黑色弥撒剧照: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21:19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
(前475年——前221年)战国时代
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起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止,共计254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
在当时就有战国一词:“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战国之事也”(《战国策?楚策二》)。“今取古之为万国者,分以为战国七”(《战国策?赵策三》),可见当时把七个大国:秦、齐、楚、燕、韩、赵、魏中的任何一国,都可叫做战国,到西汉武帝时期,《史记?平准书》说:“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还没有作为时代的名称。到西汉成帝时刘向编辑《战国策》,他说:“并大兼小,暴师经发,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战国策?叙》),从此以后战国成为时代称谓。
战国时代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时代,七个大国并峙称雄,合纵连横,争战不断。兼并战国的结果是统归于秦。这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时代。从春秋到战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新的根本的变化。还是从诸侯割据称雄的国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过渡时代。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完成了这个历史的转变。总之,上承春秋,下迄秦,完成了从诸侯割据称雄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转变。第一节各国封建政权的建立和变法运动一、魏国李悝变法
魏国在战国初年的魏文侯(前445-前396年)时期,进行了改革,他招纳了一批政治军事人才,前后有子夏、田子公、段干木、吴起、西门豹等一批人帮他治国,其中尤以李悝变法影响为大。
李悝(约前455-约前395年),公元前422年被任命为相,实行变法,其主要内容有:
1、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封建官僚制度。按着“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削弱贵族特权,建立封建官僚制度。
官僚:广义地讲统治阶级国家的国官吏都可以称为官僚。在贵族制下,大夫或士以上的人才能称为官,庶民或奴隶出身的家臣是不在官的范围之内的。《周礼?春官?大宗伯》:“六命赐官。”郑玄注:“使保自置其臣,治家邑如诸侯。”《礼记?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孔颖达疏:“其诸侯以下,设三公至士,总而言之,皆谓之官。官者,管也。”僚与官同义,同官又称同僚。《左传?文公七年》:“同官为僚。”僚,在春秋时代还是对奴隶的一种称谓。《左传?昭公七年》:“隶臣僚,僚臣仆。”孔颖达疏:“僚,劳也,共劳事也。”官僚组成为一个词,初见于《国语?鲁语下》:“今吾子之教官僚。”韦昭注:“此景伯之属下僚耳,非同官之僚也。”官僚实即官奴。官僚制是从君主的家臣发展出来的,就其实质而言,所有的官僚都不过是君主的奴才。
官僚制与世袭制的区别:①官僚是由君主随时任命并可随时撤换,甚至处死的奴仆;②官僚领取俸禄而没有世袭的封地;③君主授予官僚权力,是用印、符、节作为信物,授予这类信物就有权,一旦收回就失去了权力;④对官僚进行监督和考核,立功者赏,有过失或犯罪者给予惩罚。
2、推行尽地力之教
尽地力,并不单纯指发展农业生产,而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一次革命。他针对当时残存的井田制,提出了“废沟洫”的主张,铲除了井田的疆界,有利于水利建设的发展,使封建的生产关系占了支配地位,解放了生产力,为各国的变法开创了先例。他指出:“农事害,则讥之本也。”因此勤劳耕种与经营不善关系甚大。他提出根据土地好坏分给每个农民一百亩(约合今三十一亩)或二百亩土地,鼓励个体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力提高,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增加粮食生产,从而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
3、实行平籴法
平籴法,就是年成好的时侯,政府以平价收购粮食为储备,保证粮价不至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暴涨,用“收有余以补不足”的办法来平衡粮食价格。目的是防止商人垄断粮价,造成“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现象,以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经济基础。
4、作《法经》
李悝认为:统治者的政事,最要紧的是对付“盗、贼”,所以《盗法》和《贼法》列为头两篇。盗贼必须在监狱中囚禁起来,所以又有《囚法》。囚禁必须捕捉,所以又有了《捕法》。除了盗贼之外,惩治盗取兵符官印,议论国家法令、越城逃跑、赌博、官吏贪污等为《杂法》。凡是违犯了上述法令,还要根据各自情况,加重刑罚或减轻刑罚的称为《具法》。《法经》六篇,是李悝调查研究了各个诸侯国的法律,集其大成,才制定的这部法典,是现在可考的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地主阶级的成文法。
此外,魏文侯还任用吴起进行了军事改革,制定标准,严格挑选训练和考核,分类编制,交互使用,互相配合,后人称为武卒制。二、楚国吴起变法
背景:楚国衰落,楚悼王用吴起变法。吴起(约前440年-约前381年),卫国人,在卫国谋求发展不成,投奔鲁国,在曾申门下学习,取齐田居儿为妻,因未回家奔母丧,曾子中断了师生关系。鲁穆公用他为将,他杀妻求将。到魏后参与李悝变法。前383年,因与商文争相失败,投奔楚国。变法内容是:
1、明法申令:即制定一系列法律并公开宣布,对各级官府的命令严加审查,实行层层监督,以保证新法的贯彻执行。
2、收夺爵禄:凡是封君过三代的就收回其爵禄,废除公族中疏远者的特殊待遇,把一些旧贵族迁移到荒凉的地区。
3、裁减官吏:减少俸禄开支,把节省下来的经费用到训练军队上。
4、整顿吏治,堵塞私门:要求官吏私不害公,行义不计毁誉,一心为地主政权效力。
变法的作用与失败。(参见讲义182-183页)。三、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前的秦国社会:前408年“初租禾”,奉献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下令求贤,商鞅从魏国来到秦国。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贵族后裔,姓姬,氏公孙,以国为氏称卫鞅,以封邑为氏称商,鞅是其名。是魏相公叔痤的中庶子,好刑名之学,为痤所欣赏,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不用,建议杀之。闻秦孝公求贤令而西入秦。通过孝公宠臣景监见秦孝公,谈帝道、王道;孝公欲睡,谈霸道,稍表欣赏;谈强国之术,两人促膝谈心。战胜了甘龙、杜贽的反对,徙木赏金(南门徒木)取得了人们的信任。从公元前359年(当时商鞅为客卿,一切变法措施由秦孝公来推动)开始变法。公元前356年,孝公拜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大规模的变法。主要内容:
1、废井田,开阡陌封疆。
阡陌,是耕地的田界,原来每人有份田,都没有固定的田界,因为休耕地是大家的公田,耕地也常要重新划分。商鞅变法鼓励人民扩大耕地面积发展生产,开阡陌,就是对人民扩大了的耕地,设立阡陌作为固定的田界,这就对土地使用者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封疆,是天子、诸侯国境上及贵族采邑上或大田上的疆界,在疆界上聚土为封,封上又植树以为标志,称为封疆。开封疆,就是对当时贵族私有田宅设立的界划。开阡陌封疆,就是破除旧的封疆阡陌,重新规划,不得私自移动。这样维持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2、奖励军功,禁止私斗
奖励军功,凡是有军功的,均可以得到赐爵、赐地、赐官的奖赏。杀得敌人甲士一人,并取得其首级的赐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庶子一人,可当五十石俸禄的官。制定了军功二十等爵,(1)公士;(2)上造;(3)簪象(又称谋人);(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长;(11)右庶长;(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驷车庶长;(18)大庶长;(19)关内侯;(20)彻侯。按爵位高低授予种种特权、减刑、服饰、坟墓。严格禁止私斗,违犯的各以轻重施刑大小。以此鼓励人们为国家作战,并产生了大批的自耕农和地主,形成了“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局面。
3、重本抑末,奖励耕织
当时把农业称为本业,是国富兵强的基础,而把商业和手工业称为“末业”。商鞅对努力经营农业的免除赋役,而对从事商业或怠惰以致交不起租税的,没收为官奴婢。这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好处。为了增加税收,鼓励一家一户的生产,规定家中有两个成年男子结婚后必须分家,另立门户,女子到一定年龄必须出嫁,否则,多交纳赋税。在客观上促使了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发展,从而成为封建经济的重要特征。一家一户成为生产经营单位,分家析产,使阶级经常在变动当中。
4、推行县制
秦孝公以前存在县一级行政机构,但不普遍。商鞅变法普遍推行县制,万户以上县设令,不满万户的设长,俸禄由三万石到一千石不等,在县令、长以下设丞等,官吏领取国家俸禄,国君有权任免。这一套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成为中国封建国家机器的雏形。
5、编造户籍,什伍连坐
秦献公时就把人民用军事的组织形式编制起来,并登记在户籍上。商鞅变法规定得更详细、更严密: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五家互相监督告发奸人,告发者有赏,不告者有罪。由于人民编制于伍什之中,实行什伍连坐,因此较远的往来和留宿房舍(旅馆)均需有凭证。这种制度长期在中国实行,一直到民国年间的保甲制度均受其影响。
6、统一度量衡
统一的方法:一是规定全国的度量衡都必须统一进位制度,即把升、斗、权、衡、丈、尺作统一规定。二是制造统一的标准度量衡器发到全国各地,如:“商鞅立升”,政府不断下令用标准器检验和校正各地的度量衡。其目的是要加强对人民的剥削,但对当时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改革了奴隶制旧制度,确立了封建制新制度,是重大的进步,对秦国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并且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关东六国。
变法中的斗争与商鞅之死。(见讲义184-186页)四、其他各国的政革
1、赵烈侯的改革
倡仁义,行王道。采纳荀欣的建议,在用人、财政上进行改革。
2、韩昭侯的改革
前355年,韩昭侯任用韩国京(今河南荥阳)人申不害为相,建立了“循功劳,视次第”的按功行赏制度,修术行道,国君平常要无为,不要暴露自己的欲望,有智慧和观察能力,使臣下揣摸不到君主的意图,而决策时要“独断”,这样,臣下就只能按君主的决定行事,各尽其职。君主则以静观考察臣下,任用官吏要使其称职,不许官吏越职为事,要经常监督和考察官吏,君主要操生杀大权。君主要用出其不意的办法,慑服臣下。这一套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但没有抓住主要问题,用“术”来处理政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因此,韩昭侯一死,韩国陷入混乱的局面,国力始终赶不上魏、赵两国。
3、齐威王的政策
齐威王是田和的孙子,名叫田齐,九年不理政事。淳于髡以隐语谏王,邹忌鼓琴谏王。齐威王改革:(1)广开言路,提倡进谏;(2)赏罚分明,任用贤才,设立稷下之学。
4、燕国禅让的悲剧
兹王哙让位于相国子之,太子平和将军市反对,齐宣王武装干涉。“赵国令公子职为燕昭王,燕昭王铸黄金台,出兵伐齐。
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前325年-前299年)是赵国第六个国王。赵国发展了骑兵,骑兵的扩大,要求对士兵的服装武进行相应政策,否则,就不适应作战的需要,因此,赵武灵王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采用胡人的短衣、长裤(胡服)。轻装的骑兵行动迅速,战斗力强,适合于北方草原地区作战,因而成为封建国家的一个重要兵种。沙丘之变。
6、改革的意义:
见讲义188页五、中央集权制政体的初步形成
我们一般讲,中国封建社会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中央集权,是指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关系,君主专制是指君主与大臣的关系。这种制度的初步形成,就是在战国时期。
1、郡县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郡县制度,产生于春秋时期。县,春秋初期是秦、楚、晋等国把兼并或没收的土地与小国改设为县,是由君主直接统治的区域。春秋中期以后各国设县逐渐多起来,最初的县设在边地,带有军事设防的性质。后来变成了一级行政区划。
郡,在春秋末期出现,最初设在戎狄杂居的地方。
郡和县的区别,开始时不在地域的大小,而在郡远而县近,郡荒凉而县富庶,所以这时郡的地位要比县低。晋国赵简子誓师说:“克故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战国时,除齐国外,各国都设立郡县。战国初,郡、县平行。战国中期以后,从三晋开始,随后在楚和燕,都在郡下设县,成为郡县两级制。
郡、县制的推行,使各国(齐国除外,设都,设五都)形成了中央、郡、县、乡、里、邑、伍等一套比较系统和健全的金字塔式的行政机构,农民、奴隶和手工业者被压在最底层。郡县的官吏由中央委派,国君直接掌握着郡、县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大权,这样加强了中央集权。
2、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
上次课,我们已经讲过官僚制和世卿世禄的区别,因此这里不再详细讲,大家参看讲义189-190页的内容,掌握中央文武分职,文以丞相为首,或以将军为长,这样既有利于各自发挥其长处,又分散了大臣的权力,有利于互相监督,便于国君控制。
官僚制度建立后,以俸禄为报酬,经常进行考核,并用玺、印、符作为任免官吏、传达教令、调遣军队、派遣使者的凭证。第二节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战国时代,封建生产关系代替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农民的劳动兴趣和积极性比奴隶高,与手工业者一道成为封建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水利事业的发展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以农业立国的中原各国,在铁制工具发展的条件下,发挥了共建大型水利工程的经济作用。虽然处于七雄并立的局面,不可能联合起来兴修水利,而互相利用水势进攻敌国。但所修的水利工程还是有些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
1、堤防的建筑
齐、赵、魏各自治黄河修堤防,虽然是以邻为壑,但对保障多个局部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展农业生产还是有好处的。
2、开凿运河
魏国的大沟—-鸿沟,使济、淮、泗和黄河贯通,在黄淮平原形成以鸿沟为主干,以自然河流为分支的完整的运河网—-鸿沟系统运河。有利于航运,国家统一,和农业发展。
3、农田灌溉工程
西门豹治理漳河
李冰都江堰
郑国渠二、农业生产的发展
1、铁制工具的进一步推广。
各地大量铁器出土,表明其广泛性。方法有所提高,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条件
2、畜力耕田的推广
除了牛耕外,还有马耕,地区更为广泛。
3、耕作技术的进步
识别土壤,施肥技术,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4、粮食作物种类与分布
由于各国土壤、气候等不同而种植不同的庄稼,粮食作物品种也有所不同。
5、农业方面的提高
当时一石相当今60斤,从而可知,中国的农业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在当时已奠定了基础。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的发展
种类:战国时代的手工业,有作为农业副业的家庭手工业,有独立经营的个体手工业,有豪民经营的大手工业,也有各国政府经营的官营手工业。
人员:有农民、手工业者、依附贫民、雇工(佃农)、奴隶、官奴。
技术:纺织业有新产品,并有地方特色。木工有规(圆规)、矩(曲尺)、绳(墨斗)、隐栝等。采矿、寻矿技术。
产品:琉璃(即玻璃)制作的璧、剑首、印玺等。
2、商业的发展
因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带来了商业的发展。政府也承认了商人的合法存在,征收各种税捐。
商人的种类:(1)坐列贩卖的普通商人和小本经营的贩夫贩妇。(2)富商大贾,既有政治地位,又有雄厚的财力。战国时代商人的详细情况,请参见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3、城市的兴起
随着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引起了城市的发展,有代表性的是齐国的临淄、燕下都、楚国的郢、定陶、赵国的邯郸。城市是统治阶级对农村行使统治权的据点,又是官吏、地主、商人、高利贷者聚居的场所。城市从政治上统治农村,从经济上剥削农村。
4、货币关系的活跃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关系活跃起来。战国时,不仅各国铸造货币,而且很多城市也铸造货币,因此各地货币的样式不同,种类繁多。解放后发现的战国货币,不下几百种之多。从其铸造材料看,有铜币和金币。从其造型上分:刀币,流行于齐、燕等国;铲币,流通于三晋等国;圜钱,流通于秦和东、西周等地;铜贝(蚁鼻钱),流通于楚国。楚国还有铸金币:郢爰、陈爰。种类多、流通量大,反映了当时商品交换的发达。货币种类繁杂,也反映了有很大的地域性。
随着货币的发展,高利贷也风行起来。此外还有重农抑商政策。
总起来说,战国时社会经济处于飞速前进当中,但各地区是发展不平衡的。齐、魏不仅自然条件好,而且社会改革早,因而成为战国初年比较发达的国家。秦国原来比较落后,因地处关中沃野,变法比较彻底,因此后来居上,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国家。楚国疆域最大,土地肥沃,手工业、商业也相当发达,曾与齐、秦并为强国,但因社会改革不彻底,落后了,被秦国灭掉。四、地主与农民
战国时的三种社会矛盾: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的内部矛盾,地主和奴隶主残余势力的矛盾。
主要矛盾是地主和农民的矛盾。并且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1、地主的类型
封建国君,是地主阶级的总代表,也是最大的土地占有者。
贵族食封地主:战国四大公子:齐孟尝君田文、赵平原君赵胜、魏信陵君魏无忌、楚春申君黄歇,他们有政治地位,经济上收取封地里的民户租税,又可放高利贷,家中养有食客,拥有奴隶,是地主中的保守阶层。
军功官僚地主:主要靠战功和政治才能获得土地、权力,来源有的是原来的将相,如魏国公叔痤一次得赏田四十万亩,王翦求田。有的用君主赏赐的钱购买田地,如赵括。
豪民地主:依靠经济手段起家,主要是大手工业主和大商人,以末致财,用本守之。
布衣地主:自耕农通过做官或做买卖发财而购地成为地主。《吕氏春秋?博志篇》记赵国中牟自耕农宁越为摆脱种庄稼的劳苦,学习后当了西周君周威公的老师,得到不少土地,成了地主。
上述地主虽然在政治、经济上并不完全一样,但他们共同组成社会的统治阶级,势力在不断扩大。
2、农民的类型
公民:是当时农民的主要部分,由国家授田,农民向国家缴纳租税,服徭役和兵役,有独立的经济和生产能力,但不能迁移,可以称为农民。
佃农:没有土地,但还有一些生产工具。租种地主的土地,是依附农民。
自耕农:一般著述在自耕农内,包括着公民,而我们的讲义一分为二。来源有二:一是士,二是立了军功。
雇农:不仅没有土地,连最基本的生产工具和种子也没有,只好出卖劳动力。
3、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受封建国家“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等各种赋税徭役的剥削,受高利贷的盘剥,横征暴敛,激化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农民反抗的方式:逃亡、聚众反抗。第三节各国的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封建诸侯割据和互相争战,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当时的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更为激烈和频繁,规模也更大。一、战国时代封建战争概述
1、武器的进步:表现在(1)钢铁武器种类品种日益增多。(2)弩机的发展,鲁班的云梯、钩拒。
2、兵种的变化:春秋时代主要是车兵,战国时代步兵和骑兵是主要兵种,车兵退居次要地位。
3、兵员增多:春秋时代,晋文公有三军二万余人,齐桓公有三万余人。战国时,秦、楚兵过百万,韩国最弱也有二十余万。
4、总的战争方式的变化:步骑兵的野战、包围战代替了车阵作战。因为兵员增多,补充兵力较易,战争也就带有持久、长期的性质。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交战国的经济、政治、人口数量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而且决定于一国的民气了。进攻方式也比较带有运动性了。武卒制、兵之后发而先至、迂回的战略开始应用。战争的指挥成为一种艺术,兵法比以前更讲究。春秋时代的军队,都由国君或卿大夫亲自鸣鼓指挥,到春秋与战国之际产生了专门指挥军队的将帅和军事家。
5、防御手段的进步:由于战争的频繁,战争规模的扩大和运动战略的开始运用,各国不得不防备敌人的突然进攻,因此防御手段也跟着进步。春秋时代作战避开困难的地形,战国时利用险要之地防御和进攻,加强了关塞亭障的防守。修筑了长城,中原地区有楚长城、齐长城、魏长城、中山长城、赵国南长城、燕国南长城。在边境地区有赵、燕、秦长城抵御匈奴、东胡、林胡、楼烦等族。
6、军事学的发展
孙武的军事理论,孙膑兵法,尉德、吴起、商鞅等均有军事著述。《汉书?艺文志》中把军事家分成兵权谋家、兵形势家讲军事行动的运动性和灵活性,兵阴阳家带有迷信色彩,兵技巧家讲武艺的训练和体育的锻炼。
7、战争的性质和发展的趋势
性质:封建性的兼并战争。
发展趋势:从兼并战争逐步转化为统一战争,从封建割据走向封建统一。
主要阶段:1、魏国称霸时期,六国互相混战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前334年,齐、魏是作战的焦点。2、东西角逐,山东六国抗齐、秦时期,从前333年到前231年,表现为秦齐对峙。3、秦赵大战;4、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国统一时期。二、魏国独霸中原
魏文侯时国力强盛,西攻秦,北攻中山,又联合韩、赵东攻齐国,三国联军又败楚军。
魏惠王巩固霸业的措施:①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②兴修水利,开发山泽;③外联赵、韩;④加强防备、控制交通。国力恢复,又成为诸侯的领袖。
魏、齐、赵、秦的战争。前353年,围魏救赵、桂陵之战、逢泽之会(公元前344年)。
齐、魏马陵之战减灶诱敌和魏国霸业的衰落。前342年魏攻韩,韩向齐求援,齐孙膑在马陵(炎城子陵山)大败魏军,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齐、秦、赵从东、西、北三面夹攻魏国。前340年,商鞅用计捉魏公子卬,大破魏军。魏惠王不得不到齐国的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向齐威王屈膝约和,至尊为王,也就是“会徐州相王”。齐威王也会诸侯,朝天子,代替魏国而称霸。三、秦、齐对峙时期
1、合纵连横――外交战
马陵之战后,形成了秦、齐两国东西对峙的局面,两国不断发动战争,为了争取与国,孤立敌国进行斗争。而魏、赵、韩等国,也分成联齐抗秦派和联秦抗齐派,各国之间的相互结约联盟不断变更,既没有稳定的朋友,也没有世代的仇敌,这种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结约活动,被称为“合纵”或“连横”。
所谓合纵连横,从地域上看,当时那些弱国是以三晋为主,北连燕,南连楚为纵;东连齐或西连秦为横。合纵可以对秦,也可以对齐。从策略上说,是“合众弱以攻一强”,是阻止强国兼并的策略。连横是“事(从属)一强以攻众弱”,是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的策略。随着兼并战争形势的变化,合纵连横的具体内容也跟着有了一些变化和发展。到长平之战后,变成了合纵是六国并力抵抗强秦,连横是六国分别投降秦国的意思。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纵横家,他们讲究权变,积极为各国君主出谋划策,鼓吹依靠合纵、连横的活动来称霸,来建立王业。他们重视依靠外力,不象法家那样从改革政治经济和谋求富国强兵入手,过分夸大了计谋策略的作用,把它看作是国家强盛的主要关键。张仪、公孙衍、苏秦等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一般人都认为:苏秦、张仪同为鬼谷子的学生,是合纵、连横的倡始者。苏秦比张仪大,是张仪的政敌,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中这么说。1973年长河子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却死于公元前310年,苏比张迟死26年。当张仪在秦国为相时,苏是个年轻的游说者,根本没有和张仪打过交道。张仪的对手是公孙衍,公孙衍是合纵说的倡始者。)
2、张仪、公孙衍的连横合纵
魏惠王因为受齐、楚的打击,只好采用秦相张仪提出的魏与秦、韩联合攻齐的策略。公元前322年,用张仪为魏相,张仪推行的是“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的连横策略,魏惠王不肯听,秦出兵攻占魏的曲沃(山西闻喜东)、平周(山西介休县西),对各国威胁很大。因此,关东五国支持公孙衍的合纵策略,公元前318年,魏改用公孙衍为相,把张仪逐回秦国。
公元前318年,公孙衍发起合纵,联合东方各国以抗秦,有五国伐秦之举,有三晋及燕、楚五国,楚怀王为纵长,燕、楚不热心,三国出兵。公元前317年,秦击败三国,随后,迫使韩国屈服,干涉魏的内政,令公子政为太子。
打败了五国伐秦后,秦暂时注意扩充后方,公元前316年,灭巴、蜀,获取了天府之国,对日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齐国在东方,也乘燕国内乱,于公元前314年,齐宣王出兵干涉,仅50天就攻下了燕国国都。但由于过于强暴,遭到燕国人民反对,只得从燕退出。又和楚结盟,互相支援,加强了齐和秦争雄的力量。
3、张仪拆散齐楚联盟
齐楚联盟对秦是一种威胁,秦派张仪入楚游说,离间齐楚。张仪到楚国收买了贵族靳尚等,然后向楚怀王许意献出商斺之地六百里,使楚与齐断交。楚怀王不听屈原等人的劝告,与齐断交,当楚人向秦讨取土地时,秦国不给,楚怀王大怒,在公元前312年发兵攻秦,秦在丹阳(河南丹水北岸)大败楚军消灭八万,俘主将屈匄以下七十余人。进而占领了汉中,加强了关中和巴蜀的联系,免除了楚国对秦本土的威胁,使秦国国力更加强盛。楚怀王反击,又大败于蓝田,张仪的连横对秦的强大和以后完成统一全国的使命,有积极作用。
齐国也乘机与秦结盟,联合魏、韩进攻楚国,在垂沙大败楚军,宛、叶土地被魏、韩占领,使楚大受挫伤。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被张仪邀请相会于秦,一直扣到死。
4、齐韩魏合纵攻秦和秦攻韩、魏
公元前298年,齐约韩、魏合纵攻秦,赵、宋与秦联合,但赵、宋没有帮助秦国,齐韩魏经三年奋战攻入秦函谷关,迫使秦割地给韩、魏请和。
公地前294年,因齐孟尝君指使田甲劫王没有成功,逃到魏国为相。齐改变政策和秦、赵配合,想在秦赵支持下灭宋,秦也想在齐妥协后攻韩、魏。公元前293年,秦白起消灭魏、韩联军24万。前294年、前291年,秦连续攻韩、魏,韩、魏被迫献地求和。
5、苏秦合纵攻秦
就在齐、秦争斗时,赵国得到发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灭中山国,成为齐、秦争夺土地的对手。为了对付赵国,公元前288年,秦怀王与齐湣王决定同时称东、西帝,并准备联合五国攻赵,三分赵国,约定了出兵日期。但这一计划被苏秦破坏,苏秦劝齐主动去帝号,用以孤立秦,拉各国反秦,以便乘机灭宋。齐湣王采纳了这一建议,联名燕、韩、赵、魏等国西攻秦,迫使秦昭王废帝请服,退还所攻占的赵、魏部分土地。
6、燕攻破齐国
公元前286年,齐湣王灭宋(宋偃王当政),势力大振,引起三晋和楚的不安,秦乘机约各国攻齐。
五国合纵伐齐。公元前284年,乐毅统率燕、秦、韩、赵、魏五国军队攻齐,占领了大部分土地,攻克齐国70余城,齐湣王被楚军杀死。后来因燕昭王死,惠王立,疑乐毅,用骑劼,齐国将军田单用火牛阵破燕军,恢复各国。但齐国受损失太大,从此一蹶不振,秦、齐对峙的局面打破了。
公元前278年,白起攻下楚国都城郢,楚被迫迁都,秦国势力发展到湖南一带,楚国也就削弱了。四、秦、赵大战时期
战国后期,魏、齐、楚各大国一个个地衰落下去了,唯独经过赵武灵王改革后的赵国还有相当的力量,成为秦的唯一劲敌,于是秦把进攻的矛头指向赵国,兼并战争进入了秦、赵大战阶段。
1、范睢的远交近攻
由于秦国大权掌在宣太后和其弟魏冉手中,出兵为魏冉扩大封地定陶,影响了秦国事业的发展。范睢主张远交近攻,对晋秦国远的齐、楚讲和,先把近的三晋攻下来,二是不仅要夺其地而要消灭其有生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削弱敌国,夺取统一战争的胜利。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十大军事原则,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秦昭王听取了他的建议,驱逐魏冉,用范睢为相。
2、赵、秦阏与之战
前270年,秦中更胡阳攻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前269年,赵奢救援伪装不敢救的样子,利用间谍给秦军造成假象,然后以两日一夜的急行军赶到与阏于50里的地方驻扎,占领制高点,大破秦军。赵奢被封为马服君。
3、秦、赵长平之战
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国都(河南新郑)的联系,韩国想献上党郡向秦讲和,但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请赵国发兵取上党郡。廉颇坚壁自守,白起、王龁进攻,相持三年。公元前260年,赵国换赵括为主将,败。四十万赵军被坑杀于长平,前后损失四十五万人。
4、邯郸之战
公元前259年9月,秦派王陵率兵围邯郸。公元前257年,楚、魏准备救赵、魏信陵君魏无忌请如姬窃符救赵,赵平原君胜率20人赴楚求救兵。毛逐自荐。赵、楚、魏三国里外夹攻,大败秦军,秦将郑安平投降,秦相范睢被杀。
5、五国合纵攻秦
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周赧王死后,挂名天子不复存在。前249年,灭东周,并在同时夺取的韩国成皋、荥阳等地设三川郡。公元前242年,秦夺取魏的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等地,设立东郡,与投靠秦国的齐地相连,把韩、赵、魏拦腰斩断。秦军距楚都陈(今河南准阳)仅160里,对东方各国威胁很大。前241年,楚、赵、韩、魏、燕五国合纵反秦,推楚为纵长,攻到蕞(今陕西临潼东),秦军反攻,楚军闻讯逃跑,各国军队纷纷撤退,这是最后一次合纵。五、秦统一六国时期
战争的性质,逐渐由诸侯兼并战争转为封建统一战争。当时,赵、魏、齐、楚、秦等国都想统一天下,但最后由秦统一了六国,这其中既有时代因素,也有秦国的客观条件。
1、秦统一六国时机的成熟
首先,从经济方面来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有所加强,交流广泛。
其次,从民族关系来看,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一个基本上有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具有共同风俗和习俗,具有共同的语言和文字为主体的民族,在中国境内出现。
其三,各国各阶层各阶级的人都希望统一,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其四,经过兼并战争,秦国势力扩大,成为统一的中心力量。
秦国的条件:变法彻底,中央军权的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快,军队战斗力强。从秦孝公,经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直到秦王政继位时六代123年,秦据有天下三分之一的土地,十分之六的财富,秦国具备了统一的条件。
2、统一的经过
秦王政公元前238年亲政后,从吕不韦、嫪毐手中夺回权力,听取李斯等人的意见,选择弱点正面突击,首先灭韩,再灭两翼,最后灭齐,完成统一。
灭韩:公元前230年,俘虏韩王安,置颖川郡。
灭赵:公元前229年,王翦攻赵,间谍降李牧,前228年,入邯郸,赵王迁降。
破燕:公元前226年,王翦破燕,燕王喜杀太子丹头献之。
灭魏:前225年,王贲用水攻破大梁,魏王投降。
灭楚:前224年,王翦灭楚。
灭燕代:前222年,王贲攻下辽东,俘燕王喜,破代城,俘虏代王嘉。
灭齐:前221年,王贲灭燕后灭齐
统一的意义
第四节战国时期的文化一、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
A、阶级基础:战国时代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对许多重大社会问题,如社会如何变革?在列国兼并战争中如何富强国存?都有自己的态度和主张,愿望和要求,这样就形成了产生百家争鸣的社会条件。
B、人员准备:随着社会大变革,作为贵族下的士开始分化,有些士无田可食,失去原来职守,他们凭借六艺知识,或者成为传授知识的老师,或者成为举行典礼时的赞礼者,或者参加政治活动,谋求一官半职,总之,转化成不同阶级的知识分子。但他们不是一个阶级,但都依附于某一个阶级,代表某一个阶级的利益。他们到各国游说,或者著书立说,宣传自己及其学派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这样,他们就成了各阶级、阶层在思想上的代表人,就为百家争鸣准备了人员条件。
C、文化政策:战国时期是各国割据争雄的时代,作为统治者虽然有的曾推行文化专制政策,但各国发展不同,并没有全部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各国君主和统治者都以礼贤下士、招徕人才相标榜,以巩固其统治,因而形成了布衣卿相之局和礼贤下士之风。所以,当时的士可以各持一说,在诸侯之间奔走游说,“合则留,不合则去”,有相对的自由。在这种文化政策下,才有可能进行百家争鸣。
D、聚徒讲学:随着学在官府的改变,聚徒讲学成为当时的风尚,著名学者几乎没有不聚徒讲学的,而多数知识分子也把从师作为进入仕途的重要门径,这应使各个学派有了发展的机会。
战国时代的各个学派之间既互相批判问难,又互相影响吸收,名学派内部也在不断的分化,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各派都著书立说,这样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荀子称:“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荀子?解蔽》)西汉初年,司马谈把诸子百家归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作《六家要指》。西汉末年,刘歆又总括为十家,即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及小说家。《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收录189家4324篇,举成数为诸子百家。后来在四部分类中,成为一大类,经、史、子、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2、墨子和墨家
墨子(约前468—约前376年),名翟,鲁国人,一说为宋国人,他曾接受儒家教育,当过木匠,创立墨家学派。
墨家特点: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领袖称为巨子,所有墨者都听从其号令。他们热衷工艺技术,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军事知识,是从手工业者、农民中上升起来的,占有一定财富但还没有脱离生产劳动的私有者。他们代表手工业者。富裕农民和中、小地主的利益。
墨子的十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核心是兼爱,认为社会上一切人只有“兼相爱”,才能“交相和”,因此反对战争,主张“非攻”。“非攻”和“兼爱”联在一起。“尚同”、“尚贤”是实现“兼爱”、“非攻”的具体办法。也就是要求打破阶级限制选拔贤才,实现统一。“节用”、“节莽”、“非乐”、“非命”,既是对当时掌握国家政权的“王公大人”奢侈腐化生活和垄断政权的批判,也是墨子对自己“兼爱”贤人政治的具体设想。“节用”,反对王公大人奢侈腐化的生活。“节葬”,是反对儒家鼓吹的厚葬,认为贵族们厚葬成风是浪费社会财富。“非乐”,他生活俭朴,认为音乐、舞蹈都是无用的,主张“非乐”。他认为“农与工肆之人”都可以当官,反对“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命定论,主张“非命”。“天志”、“明鬼”,则是墨子宣传自己政治主张所利用的宗教迷信工具。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鬼是存在的,把天和鬼作为制裁、恐吓当时掌权的“王公大人”们的一种工具。这当然是一种宗教迷信,但墨子是把它作为推行自己整个学说的一种舆论工具而提出来的,实际上天和鬼的意志代表的是墨子自己的意志,既有进步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十大学说有机地连结在一起,构成了墨子的完整思想体系。
三表法:在认识论上,墨子提出了判断是非真假标准的三表法,第一要“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其次要根据“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要“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这属于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认识论。有积极性,也有其局限所在。
现存《墨子》五十三篇,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集录,是研究墨家思想的可靠材料,比较好的本子是清朝孙治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本上、下两册。其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六篇,与《墨子》其他篇有所不同,人们称为《墨经》或《墨辩》。谭戒甫有《墨辩发微》,王雍庭有《墨辩会诠》。
3、道家和庄子
道家,是由老子创立的。战国前期继承老子思想的有关尹(环渊)等。战国中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
庄子(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邱,一说为山东曹县)地人。曾为漆园吏,即管理漆园,又征收漆税,有时以打草鞋为副业,可能出身于没落奴隶主贵族。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但又有所发展,在政治思想方面,表现了对前途完全绝望的情绪。
1、在哲学上,继承老子的哲学思想,创立了先验的主观唯心主义,并以“道”作为他哲学观点的核心和基础:“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上)而不以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也就是说,道是真实有信验的,没有作为也没有形迹;可以心传而不可口授,可以心得而不可以目见;它自为本自为根,没有天地以前,从古以来就已存在;它产生了鬼神和上帝,产生了天和地;它在太极之上却不算高,在六合之下却不算深。先天地存在却不算久,长于上古却不算老。这和老子的解释是一致的,但他进而认为人通过修养可以得道,得了道就可以与道同体,我就是道,道就是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这样,就是修养出来的“有道之士”,就是“真人”,就是庄子最理想中的人。从这时可以看到与老子的区别,老子的“道”是一个独立的精神性的东西,而庄子所说的道是主观精神的东西了。
2、相对主义:老子哲学中有辩证法的因素,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间存在着种种矛盾对立并且会彼此转化,而庄子要否定世界上的一切差别和对立,人为高下、好恶、是非、真假、贫富、祸福、生死等等什么都是一样,对立双方没有什么绝对的界限,否认相对之中的绝对,这样,就走到绝对的相对主义上去了。庄子认为,首先认识对象本身是相对的,例如美和丑、高和下、生和死,最后都是一样,因此它的性质是无法认识的;其次,主观认识能力是相对的,如庄周化蝶,他认为一般人没有认识事物的能力。他又说:毛嫱和丽姬是美人,但鱼见了她们吓得深入水底、鸟高飞、麋鹿跑,那么美不美究竟以谁的判断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呢?因而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相对的。第三,真理的标准也是不可知的,因为万事万物没有什么是非、真假之分。庄子从人的认识都不免带有局限性、片面性出发,加以无限的扩大,把相对论绝对化,引导人们走向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和神秘主义的错误道路上去。总之,庄子取消了老子思想中积极性的东西,而把他的消极思想发展到了极点。
3、逃避现实,精神麻醉。
《庄子》文章写得很好,想象丰富,优美动人,从文学角度来看,有一定地位。
《庄子》分为内7篇,外15篇,杂11篇。其中既有庄子自著也有百家的掺杂。后代注解研究甚多,台湾严灵峰撰成《庄子集成初编》和《续编》。在大陆上也有很多种注释本子。张恒寿老先生积40年精力完成《庄子新探》一书,1983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4、儒家和孟子
儒家,是孔子创立的,到战国初年墨家学说很流行,儒家受到了批判和破坏。到战国中期,儒家大师孟轲出,补充、发挥和改造了孔子的学说,使儒家学说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后来,经汉代儒生们的改造,构成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孔孟之道。
孟子(前371-前289年),名轲,是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孟孙氏后裔。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教育甚认真。他得孔子孙子思门人的传授,自以为是子思的学生。曾到宋、魏、滕、齐等国游学,也曾为齐国官员。后以讲学为主。
1、政治思想:主要是兴王道,行仁政。王道就是先王之道,他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政治作为王道,反对霸道,反对暴力改革,为了兴王道,建议实行仁政。仁政就要从井田起,在井田内建立男耕女织的社会,实际上是封建的井田制。建议给农民五亩上宅和百亩之田,并种桑养猪牛等,使劳动者要居本业,经济者也就可以王天下了。主张:“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又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论,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性善论:这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基础。他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也,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也就是说,从天生的资质来看,可以使它善良,这便是我所说的人性善良。到于有些人不善良,不能归罪于他的资质。同情心,每个人都有;羞耻心,每个人都有;恭敬心,每个人都有;是非心,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由外人给与我的,是我本身就具有的。上述四种之心,孟子称为四端,四端如发展起来,就成为仁义礼智的四德。恻隐之心是四端之首,仁是四德之首,孟子认为统治者把这种内心固有的恻隐之心发扬出来,推行到行政措施中去,每办一件事,就都能想到老百姓的痛苦,这就叫“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也就是所谓仁政了。这种性善说,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是超阶级的人性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但他认为庶民的人心也是善的,只要培养这种善心,“人皆可以为尧舜”,从人的本性上否定了贵族与庶民之间的天生的界限,也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孟子的晚年,整理了自己的著作,写出了《孟子》七篇,宋代立为十三经之一。
5、儒家和荀子
儒家,在孔子后分为八派,荀子是其中的一派的创始人,即孙氏之儒。
荀子(约前313-约前238年),名况,字卿,又称孙卿,赵国人。三次入齐在稷下学宫担任祭酒,曾入秦、居赵、到楚,为兰陵令,因春申君黄歇被杀而免官,定居兰陵,并死于此。
荀子生于赵国,在齐、楚、秦、赵等国积极进行过政治、学术活动。这些国家进入封建制度较早,有法家、道家的思想传统,为他综合先秦诸子提供了条件,他立足于儒家,吸取道、墨、名、法,特别是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和充实,别开一代新的学风,从而成为先秦集大成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史记》中有《孟子荀卿列传》。说明荀子在战国时与孟子具有同等的显著地位。汉初儒学的传播和荀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当时荀子后学说:“今之学者,得孙卿之遗合余教,足以为天下法式表仪”(《荀子?尧问》)。秦汉时代的《诗》、《书》、《礼》、《乐》、《春秋》、《易》,均于荀子抟授有关。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实际上是孔表荀里。清末谭嗣同说:“二千之学,皆荀学也。”
荀子的思想很丰富,我们只能介绍其主要思想。
A、政治思想:隆礼、重法。这里的礼,是封建的道德规范、社会制度和秩序。法,指封建刑法。教化与刑法的关系:“礼者,法之大分类(类似法的条例)之细称也”(《荀子?劝学》)。礼是根本原则。法是具体措施,法根据礼来制定,二者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他主张法后王,就是学习当世的君主。
B、认识论:他反对性善论,提出了性恶论,因为人生下时的天性是恶的,为了自己的欲望而争斗,争起来就会乱,因此用礼义教化,用刑法惩罚,他以此说明封建制度的必要性。强调了人性的善恶是由生活的客观环境所决定,物质利害决定了人的一切,从这一点上看,也有进步性。但无论性善性恶,都是超阶级抽象的人性论。
C、自然观:荀子肯定天是自然的天,物质的天,“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克服自然界的灾害,改善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他提出“戡天”,即征服自然的学说,他说:与其尊崇天而整天仰慕它,不如积蓄财物而来控制它!与其依从天而来称颂它,不如掌握天的规律而来利用它!与其空望无时而坐得恩赐,不如顺应时节而来利用它!这是人定胜天的思想。
D、朴素辩证法因素:一是认为事物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二是自然界变化生生不息。但主要是为论证封建统治服务的。
荀子的著述为《荀子》,有些自己的著述,有的是弟子整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汉朝刘向整理后的32篇。注释本子有:梁启雄《荀子简注》,中华书局本;北大《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
6、法家和韩非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前期法家李悝、吴起、商鞅等是政治改革家,后期法家韩非等是政治理论家。
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出身于韩国贵族家庭,和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韩非多次劝说韩王采用富国强兵的方法,但韩王不用他。他写的书传到秦国,被秦王政所欣赏,发兵攻韩而得到韩非。秦王政采用了韩非的政治理论,但由于李斯、姚贾等人的打击、陷害,韩非被秦王政所杀。
韩非的政治理论,尤其是君主专制理论非常完备,我们仅说一下其主要理论。
A、历史进化观:针对儒家的法先王和道家的崇古言论,韩非指出历史是进步的,时代是变化的,在古代是合理的进步的东西,到后世就会变得荒谬背理,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世事,因为之备。”也就是说,不要效法古代的老规矩,要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制定政策,以此来论证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地位变动和财富权力转移的合理性。
B、法、术、势合一。前期法家商鞅注重法,申不害注重术,慎到注重势,韩非集诸家学说的大成,提出法、术、势结合的学说。他认为:法,就是武文法,“法者,编著之图籍,设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三》)。术,就是君主驾驭臣民的权术、方法,“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公端而潜御君臣者也”(《韩非子?难三》)。势,就是势位,指国君的威势,即政权,“势者,胜众之资也”(《韩非子?八经》),“主之所以尊者,权也。”(《韩非子?度刀》)。
三者关系:法是公布出来要人民遵守的,而术则只由君主秘密掌握用以保证法的贯彻,势是贯彻法、术的先决条件,没有势(政权)自然谈不上法的实施。他用比喻来说明三者的关系:国家是国君的车子,势是拉着车前进的马,术是驾驭的方法,刑法是赶车的鞭子。有势无术,就会出乱子;有术无势,臣下就不一定听指挥;光有势和术还不行,还要有过去没有颁布过的成文法来保障这种权势。国君必须全面地掌握法、术、势,才能巩固新的封建国家政权。对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他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致。”(《韩非子?扬权》)。
韩非还有唯物主义自然观,注重参验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朴素辩证法观念(矛盾)。
韩非的理论,被秦王政所采纳,一方面取得了兼并战争的胜利,一方面也因严刑酷法导致了二世而亡。后来他的法术势结合的法治思想为统治者所采用,但因其只讲刑法而不讲教化,不利于巩固统治。因此,秦朝以后的统治者虽继承了法家思想的精髓,但却不再公开打出法家的旗号,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封建统治者便采用了儒表法里或阳儒阴法的形式。
韩非事迹,载《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著作被汉朝刘向编为《韩非子》55篇,其中多为韩非所著,但也掺杂有其他人著作和资料。现在整理较好的本子,是南京大学历史系周勋初等整理的《韩非子校注》,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
8、其他学派
A、阴阳家:
有两派,一是五行相生,一是五行相胜,相胜以邹衍(公元前305年—前240年)为代表,他提出了阴阳消长、五德终始的学说,简称为阴阳五行说,在当时以及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中起了一定影响。
战国时统治者需要借助于邹衍的理论,来说明周代的灭亡,新兴国家的出现是必然的、合理的、符合天意的,因而成为七雄争胜、展开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一种舆论工具,受到各国统治者的欢迎。虽然这种学说证明历史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变化的;但却没有说明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所以不得不归结为天的意志;另外,五行相胜,不是辩证的发展,而是历史的循环周而复始,今天是土德的朝代,过了五代后,还会重新出现这样一个朝代。因此,五德终始说,虽然可以为当时新兴的封建国家代替奴隶制国家提供理论根据,有一定可取之处,但实质上还是一个唯心主义的体系,必然发展为宗教迷信。
关于纵横家、兵家,我们已说过,其他的名家、农家、杂家请参见讲义237-239页。二、史学
1、《左传》
中国第一部较为详细的编年史。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悼公十四年(前464年),比《春秋》多出十七年。现在有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可参考。
2、《竹书纪年》
该书是战国时期魏国编年体的史书,因原本写于竹简而得名,现在有范解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在王国维本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方诗铭也有新本出版,可供参考。
3、《战国策》
汉朝刘向编辑的一部关于战国时代纵横家游说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分为十二国(除七雄外,有东周、西周、宋、卫、中山)。现在流行的本子,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战国策》,巴蜀书社《战国策新校注》等。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可订正其错误。三、文学艺术
诸子散文,屈原和《楚辞》,艺术,参见讲义四、自然科学的发展
1、天文历法
《甘石星经》:齐国的甘德著《天文星占》八卷,魏国石申著《天文》八卷,后来合编为一书,名叫《甘石星经》。观测上:在木星三号卫星发现上,比意大利伽利略等早二千年,甘、石星经所测定的恒星纪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
2、司南的发明
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一种正方向、定南北的仪器,就是司南,后来发展成为指南针。
3、医学
了解了人体解剖,知道了内脏、血管和血液循环情况。分科更细,诊断方法较齐全,医疗器械有:针、石、熨等。用药除汤药外,还有药酒、药膏。专门的医学著作:《素问》、《灵枢经》、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脉法》等。名医扁鹃。
4、光学。
5、数学。加、减、乘、除、分数、比例。
6、地图绘制(均见讲义244-245页)第五章参考书
除原来所列举外,再说几种:
1、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1版,1980年第2版。
2、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1936年。
3、郭沫若《十批判书》科学出版社1965年。
4、《战国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5、《墨子闲诂》,中华书局1986年版。
6、《庄子》、7、《孟子》、8、《荀子》9、《韩非子》,均在课中说过,此不重复。
10、《战国纵横家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
11、屈原《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