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之墓在哪可以看:教师要读点经典,让经典活在当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8:11:17
教师要读点经典
  《中国教育报》曾经公布过一份全国部分城市中小学教师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教师阅读的书籍种类中,教学参考类的书籍位居第一。回想我们每年订阅的书刊,回想我们的阅读生活,还真是这样,关注的更多的是“授业解惑”。师者,应当拥有文化,应当是文化的传承者,长年太过功利阅读,是难以承担“传道授业解惑”之任的。
  孔子周游列国,几经磨难,曾经被围困于匡。在被软禁的时候,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怎么说的呢?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大致意思是:周文王已经死了,文化难道不在我这里吗?上天要想把这个文化毁掉的话,那么后来的人就得不到这文化了;如果上天不想毁灭这个文化的话,匡人软禁我又有什么用呢?在有生命之忧的时候,孔子仍然以文化的传承者自居,他认为文化就在他那儿。
  我以为,教师面对学生,也应该有“文不在兹乎”的底气。要拥有这样的底气,最佳途径就是读经典,敞开自己的胸怀,跟古今中外那些最高尚、最精致、最伟大的灵魂对话,让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语)
  什么是经典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有个特别节目——“我读经典”系列讲座,几位名嘴也有自己对经典的理解。于丹说:“什么叫做经典,其实经典所完成的,就是在生活方式中的一种'化’。”钱文忠说:“在世界上有必须用一生的时间和整个生命去阅读和理解的书籍,而这类书籍就叫'经典’。”易中天说:“经典就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所以我们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呢?就是经典!”
  可见,大浪淘沙之后,那些历久弥新的,足具“种子能量”(卡尔维诺语)的作品,就是“经典”。其实,经典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她就在我们身边,活在每个人的生命里。
  怎么读经典
  经典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基因,它是内在的,深植在我们日常习俗之中的。经典处于沉睡状态——沉睡在时间和历史的丛林,沉睡在书橱里,沉睡在纸页上,读经典就是用一种外在的语言把它激活,把它唤醒,让它活在当下。
  首先,读经典是从虚静心态开始的。面对经典,我觉得一定要超越功利,超越职业,一定要拥有一种古典情怀,让我们的心静下来,让我们的心灵虚空,不要让太多太多的东西蒙蔽了我们轻灵的悟性。只有这样,最终才能真正到达通透之境——捧读经典就仿佛穿越时空在某一个时空点上与那些高尚的灵魂进行着对话。
  其次,读经典需要潜心会文。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再次,读经典应力求熟读成诵。不要认为做教师的我们,背诵经典没有多大价值,其实这种古代的学习办法,乃是当今我们学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的古人,从开始上学的时候就在摇头晃脑地进行背诵,曾经我们对此进行了鞭挞甚至批判,殊不知,他们幼年时候的背诵,却给他们提供了整个文化成长的奠基工程。这太重要了!大家也许有这样的感受,对一些经典作品,在看了一遍、两遍、三遍乃至更多遍之后,未必能够知道它的要义,但是背诵之后,则是两个天地,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最后,读经典需正确对待误读。有时候出现误读,也不必惊慌。如果因误读就认为经典的意义已经不适合于现代,那只能说这个阅读者还没有进入到经典的生命里,或者说经典还没有进入到阅读者的生命里。一旦当你有一种心里不安的行为,你突然在经典当中找到了一句话似乎可以让你自己心安的话,那么请你再往下读一到两行,马上就会击破这种幻想和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