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诺干红葡萄酒价位:中国传统元素与汉服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7:59:37
    

    话说今天看了新闻后便很欣喜,感觉这套衣服的确设计得很让人眼前一亮,虽然没有运用汉服标志性的交领右衽,但整体从配色和裁剪方面我都觉得挺有汉服感觉的,同时将传统的仙鹤纹和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元素运用得很的当,上身小细节的处理和后背大胆裁减是亮点,将现代与古典的感觉融合得恰到好处,比去年的龙袍装好看多了,这次的仙鹤装个人觉得作为引用传统元素创作的晚礼服来说是非常成功的,范美人美得也很霸气,整个唐风浓郁啊。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总算不是一提到“中国风”就来什么旗袍马褂群魔乱舞了,这次力挺范爷,同时也觉得对于我们汉服宣传改良也很有借鉴的价值,(当然,其实我一直不赞成改良)
然后觉得这套衣服要是在布料的选择上更讲究点就更好了,胸前的蝴蝶结也可以再大点、再做点小花样,最好加个交领右衽的元素,这样衣服的前头就不至于太空,也能将视觉中心引上去。
—————————————————————————

接着就是想来驳斥一下那些说什么“和风”的人,大红配色、仙鹤腾云、梅兰竹菊均是我华夏的传统元素!跟日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当然,这件晚礼服依旧只能算是成功添加了传统元素的西式礼服,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汉服,总之先来扒一下范美人的衣服,接着楼主我再来细细介绍一下传统的汉服知识。

先来说一说冰冰的这套改良来的西式礼服中所运用的传统元素吧。

仙鹤
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它是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丹顶鹤是典型的候鸟,每年随季节气候的变化,有规律地南来北往迁徙。它多栖息于开阔的芦苇丛或多草的沼泽地带,主要以鱼、虾、贝类和植物根茎为食。

丹顶鹤羽色素朴纯洁,体态飘逸雅致,鸣声超凡不俗,在《诗经·鹤鸣》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精彩描述。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被誉为“仙鹤”,成为高雅、长寿的象征,在诗词和中国画中,常被文学家、艺术家作为主题而称颂。由于丹顶鹤的寿命可达50—60年,所以自古以来人们把它同松树绘在一起叫做《松鹤图》作为长寿的象征。
道教故事中有羽化后登仙化鹤的典故:传说晋时,辽东有个叫丁令威的人,学道后化成鹤仙。又说,松是百木之长,长青不朽,千年古松之脂能变茯苓,服食者可长生,所以学道者爱在古松之下修行。《神境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荥阳郡南郭山中有一石室,室后有一高千丈、荫覆半里的古松,其上常有双鹤飞栖,朝夕不离。相传汉时,曾有一对慕道夫妇,在此石室中修道隐居,后化白鹤仙去。这对松枝上的白鹤则是他们所化。这样,“松龄鹤寿”和“松鹤长春”的吉祥寓意,就衍生出许多吉祥祝寿的图画来,成为从古至今民间美术作品中常见的题材。

在明清时期一品文官官服上的补子也正是绣的仙鹤,可见在中国传统里仙鹤的地位有多高了,同时一品文官的官服也是大红色,仙鹤配大红,范爷这次的衣服上也难掩野心呀~嘿嘿~。

 再来介绍一下古代官服上的补子,就是衣服中间那个大大的补丁啦。

    古代的衣饰不同于今天,衣服的样式、质料、装饰都有等级划分,不可越礼而动。如今通过电影、电视、绘画、蜡像等视觉传媒,常看到明清两代官员的服装上饰有鸟和兽,这种徽饰叫“补子”。补子是标志官员品级的,多以金线彩线绣成鸟和兽,缀于前胸和后背。
    明代官员服装分朝服、公服、常服三大类,常服即平时上朝、办公所穿,补子只缀于常服上。常服分紫红蓝黑等,紫为宰相国老所穿,红为巡按、府道所着,蓝为知县,都用补子,黑色是衙役门官所穿,无补子,所以有“黑色无补”之说。
    明代文武官服补子,洪武二十六年(1393)以后,朝延官吏,不论文武,不论级别,都必须按规定在袍服的胸前和背后缀一方补子,文官用禽,武官用兽,以示差别,这是明代官服中最有特色的装束。
    文职补子上绣鸟,一品为仙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云雁,五品为白鹇,六品为鹭鸶,七品为,八品绣黄鹂,九品绣练雀。五品的白鹇产于我国南部,是有名的观赏鸟。七品是水鸟,体型大于鸳鸯而色多紫,又称紫鸳鸯。文官补子上的鸟都是常见的吉祥鸟,观赏鸟,当然有祝福之义。武职补子上绣兽,一品二品为狮子,三品四品绣虎豹,五品绣熊罴,六品七品绣彪,八品为犀牛,九品为海马。罴是棕熊,彪是小虎,海马有两种,一种是鱼,很小,头像马,身体像虾,全身包在硬壳中;另一种很大,体长可达3米,头圆无耳,嘴短而阔,上齿宛如象牙,也称海象。补子取后者。武官补子上的兽都是深山大海中的威猛之兽,自然对武官有褒扬之意。同时这些官服上的补子也隐含对文臣武将安邦定国的厚望。这也就是“衣冠禽兽”这个成语的由来。

再来说说配色
汉民族向来是重色彩的民族。《礼记》里讲:“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后来秦灭周,又尚黑;汉灭秦,武帝“易服色”,改为尚黄。到了魏晋,情况比较复杂,天子和群臣要按春、夏、季夏、秋、冬五个时节穿戴五种朝服,其色依次是青、朱、黄、白、黑,真够烦的。隋唐建立后,正式把服饰的颜色作为区别贵贱尊卑的一种手段。太宗贞观年间规定:皇帝就穿黄色的龙袍,百官中,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绯(深红),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以后各朝代均大体沿袭此法。由此可知红色官服为较高官员的服色,“红得发紫”这个词汇亦是由此而来,在民间,红色自古以来便是喜庆的象征,这一点更不用多做解释。
因此关于说什么这套衣服配色有问题的,纯属无稽之谈~

另外个人觉得这套礼服胸前的点缀与后背的裁减都是有借鉴汉服元素的,(当然,这一点汉服吧里部分同袍觉得有争议,但我还是想来亮出我个人的观点。)
前胸的蝴蝶结有点借鉴汉服中的齐胸襦裙的味道,而后身的裁减则有点借鉴了冕服里的蔽膝,当然貌似也借鉴了披风的感觉,设计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要创新多变的,不可能完全照搬,用这一点来吹毛求疵纠结形制,我觉得实在没必要

接着就是对梅兰竹菊中的菊瓣纹这里有争议,先撇开菊在古代文人眼中有着怎样特殊的地位,单就中国对菊瓣纹的运用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
菊瓣纹瓦

当敦煌菊瓣团花图案
菊瓣·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寿字十六瓣菊瓣盘

大明衣冠皇妃服饰中的菊瓣纹样

汉服
乃汉民族之传统服饰,绝对不是什么“汉朝服饰”“古装”!
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此不能与“唐装”、“和服”相混合。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代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汉人汉服由此得名。
汉服,即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称为华夏衣冠,现代称为汉服。自炎黄时代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衣、裳概念,历经周朝代的周礼制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因推崇周礼制而趋向完善并普及,汉朝因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及光武中兴,使汉朝的影响力到达鼎盛,汉人称谓由此产生。

随后各朝代的汉服虽有局部变动,但其主要特征不变,均是以汉代为基本特征。汉朝是中国最重要和杰出的王朝之一,也是中国封建王朝以中央集权的国家概念最早、最完备、最先进、最强大的王朝,汉人的称谓由此而来。在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汉域本土民族文化蓬勃发展,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和审美成就。在经济,科技,文化上全面领先于世界的汉帝国为华夏儿女留下了永远的自豪。今天,占据绝大多数的中国主体民族-汉族,就是以汉朝的名字命名的。

 

汉服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

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客观上的汉族人的某些过渡历史阶段的穿着服饰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汉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一直没有灭绝,直到现代汉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边远山民,还有国内许多少数民族都还保持着汉服的特征,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等仍能看到汉服的身影。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除日本的和服,朝鲜、越南的民族服饰也受到汉服的影响,朝鲜、越南立国上千年来,在文化上,一直把中国当成效法的模式,文化、典籍、服饰、发式都和中国相似。(朝鲜、越南上千年来,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其中,越南古称交趾,或交洲,自秦至五代,一直是中国的直属郡县,公元939年,吴权建立吴朝,成为独立的封建王朝。)在服饰上,尤其是宫廷礼服,国王、大臣的朝服,几乎就是中国汉族王朝宫廷礼服,皇帝、大臣朝服的翻版,不过造型显得小气而已,因为朝鲜、越南是中国的藩属国,在衣冠服制的使用上,有一定礼数,不能超过宗主国。以汉式帝王的正式礼服——冕旒兖服为例,明代皇帝的冕旒是十二旒的,朝鲜、越南是六旒的。朝鲜的民族服饰至今还在延续,越南的民族服饰持续到法国殖民者入侵之前,今尚有存留。清王朝统治中国之后,日本、朝鲜、越南与中国的文化联系逐渐减少,心理隔阂逐步增加。尤其是朝鲜人,表面上,迫于清廷的兵威,按期前来朝贡;实际上,对清廷充满怨气,背地里把清廷称为“虏朝”,把满清皇帝称为“胡皇”,并坚持使用明王朝的崇祯纪年,一直延续到崇祯374年。朝鲜人认为,清王朝统治中国,“华夏已亡”,所以自己以“小中华”自居。

而我们中国人自己,上千年汉唐衣冠丧失殆尽,穿个满人的马褂,却叫“唐装”。至于“旗装”,可以望文生义,也就是旗人妇女的袍服,虽然今天的“旗装”和清代满族女子的旗装比较起来略有变化,但仍然保持其基本特点:立领、紧身、衣袖窄小,用衣扣。真正见到汉人发明、创造的宽衣大袖是却称为“和服”,而和汉人的传统服装没有血缘联系的马褂、旗装,反登堂入室,鸠占鹊巢,成为中国的“国服”,甚至也获得了洋人的认同。面对这种历史的捉弄,实在令人苦涩不堪!汉服复兴也面临着种种误解与分歧,实在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