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魂2 多结局:中国白银产量居世界第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22:30
中国白银产量居世界第一  来源:GAF

中国是全世界第一大产银国,近年矿山银产量节节上升,2002年突破2000吨大关,2004年中国矿山银产量为2000.4吨,占世界总产量11%左右,到了2007年白银产量约为2563吨。这是美国报告的数据,实际上中国统计的2007年白银产量高达9091.58吨,2008年为9587吨,其中有一少半是回收和再生白银。

一、废料回收的再生银,是重要原料之一

除矿山银外,再生银也是重要的供给源。据国际权威机构(GFMS、UBS)统计,2008年世界回收废旧银料5599吨,比2007年降低4.24%,其中美国再生银量约占全球的1/3。日本、德国和英国也是三个废旧银料回收中心,2006年再生银供应分别达808.68吨、423吨和339.02吨。

另外,独联体国家、印度、韩国等,2006年再生银供应量也均在200吨以上。

中国白银生产包括四部分:独立银矿产银、铅锌铜金矿副产白银、进口银矿冶炼白银及再生白银。

近几年进口银矿和再生白银增长较多,2008年,我国规模以上银矿采选企业31家,纳入统计的规模银冶炼企业有85家。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进口银精矿18.87万吨,银粉979吨,半制成银4241吨,国内银矿产量仅418.51万吨。估计有35%~45%是从尾矿、废旧物品或下角料中回收的再生银,仅湖南郴州市的再生银产量就达2699.6吨,其永兴县是全国再生银生产第一大县,2007年,其再生银产量达到1980吨;浙江省仙居县的再生银生产居全国第二,每年回收生产白银及白银制品800多吨,两地合起来再生白银产量达到3499.6吨,占全国白银总产量的34.19%,再加上江西、云南等地的企业的产量,估计我国再生白银产量占银产量的45%以上。

二、我国独立银矿较少,伴生白银资源较多

我国有较多的白银资源,2007年可经济开采的探明白银储量达到23247吨,占世界的8.63%,居于第五位,而储量基础约为12万吨,占世界的21.08%,仅次于波兰,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独立银矿山较少,所占比例不足30%,而大部分是伴生银矿,占60%多,主要伴生在金、铅、锌、铜矿床,也有与镍、钨、锡、钼等矿床伴生的。所以我国白银产量增减与这些金属产量的增减有直接关系。近些年由于我国金、铅、锌开采量的快速增长,白银产量也大大增加了。

我国白银资源分布广泛,但探明储量相对集中。目前我国已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并探明有银矿储量,但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基础储量占全国19.96%)、江西(10.62%)、云南(8.69%)和湖南(6.95%),独立银矿储量较多的省份有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河南、山西和内蒙古等。近10年我国白银资源探明储量增长37% 以上,我国累计探明储量或远景储量超过5000吨的矿主要有:广东凡口和富湾、四川夏塞、云南白牛厂、乐马厂等。

   “十五”期间我国新查明大型伴生银矿8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阿尔哈达银铅锌矿床、河南栾川县冷水北沟铅锌银矿床、河南嵩县土地庙沟铅锌银矿床、河南栾川县百炉沟铅锌银矿床、西藏察雅县都日—优日铅银多金属矿床、西藏那曲县尤卡朗铅银矿床、西藏嘉黎县蒙亚阿铅锌银矿床、辽宁凤城市青城子铅矿外围金银矿床,另外还有8个未经评审的大型银(多金属)矿床。

三、我国白银消费上升,但大部分还是用于出口

2008年,全球白银的需求量为27340吨,比2007年增加3.78%。世界白银消费构成是:工业应用消费15427吨,感光材料消费3670吨,珠宝首饰银器消费5132吨,铸币印章消费1244吨,总需求约27340吨。这些领域的需求分别占总需求量的56.43%、13.42%、18.77%和4.55%。白银在工业中的需求最大,比2007年增加1057吨,主要来自电器、电子生产领域对白银的需求的增长,增幅为7%。德国、美国、日本、印度及中国在该领域的需求增长较快,日本工业用白银连续多年增长。美国消费量最大,2006年其制造业消费量达5778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22.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白银的消费逐年上升,1985年白银约为900吨,1987年达到1000吨, 2001年1525吨左右,2003年2050吨左右,2005年达到2600吨。据安泰科公司统计,2006年全国白银消费量达到3000吨,2007年达到3600吨,2008年国内白银消费达到4500吨。多年以来国内白银消费年均增幅超过10%。其中电子电器消费领域约占33%,电工合金焊料占31%,银质工业品、首饰银币占26%,照相感光材料占5%,其他用量占5%。

世界白银主要出口国有墨西哥、英国、加拿大、秘鲁、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等,这些国家白银矿山产量大,本国消费水平低,多用于出口创汇;主要进口国也是全球主要的白银消费国,有日本、意大利、德国、瑞士、英国、印度等。2008年,中国进口银粉1511吨、银锭941吨、半制成银3709吨、银精矿7.01万吨;出口银锭4043吨。我国白银产品的出口量大于进口1000多吨。

中国的白银出口配额增长较多,这一增长是由于主要矿山生产都有所增长,以及来自进口和国内贱金属的伴生银的日益增长,而且近年来,国外颁布了更严格的环境法规,导致许多生产商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再生银的回收利用上,2006年中国香港流回内地的白银量超过1200吨,中国香港和内地之间银锭交易流的激增使总进口达到近4384吨。我国国内白银消费量约占产量的47%,白银出口仍占产量的大部分。

近两年我国出台了一些政策:如,从2007年11月19日起废止《白银进口管理暂行办法》等、2008年7月30日取消白银(银锭、半制成银)的5%的出口退税,这些政策缓解了我国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从而使白银产量、出口量增幅继续回落。

四、金融危机下白银供需形势及对策

2008年,虽然世界白银价格呈下降趋势,但白银的市场价格走势与黄金基本同步,金融危机对其影响不大。2008年全球工业应用消费白银增长7.36%,该领域连续第七年快速增长。全球白银矿产量上升4%。

中国白银市场表现为:一方面,初级产品供应严重过剩,需要大量出口;另一方面,需要花大量外汇进口电子工业所需的银粉、银浆料等高科技产品。另外,还大量进口银精矿冶炼成银锭再出口,不仅消耗了我国大量能源,而且把污染留在了国内,得不偿失。

我国贵金属再生行业整体上处于无序状态,第一,国内贵金属再生行业的技术力量薄弱,先进设备较少,很多落后的且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在一些小企业中仍在使用。现在从事贵金属再生行业的企业大部分是小企业,技术进步比较缓慢,金属回收率不高,环境污染也很严重。第二,贵金属再生业所需的原料不足,很多企业开工率不高。特别是由于市场秩序混乱,一些正规企业在原料回收竞争中困难重重。第三,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国内贵金属再生行业现在的发展形势是中间很发达,两头跟不上——虽然提炼技术发达,但原料供应和深加工环节很薄弱。

我国仅消费银产量的一半,严重依赖出口市场,但2008年进口同比增长10%,而出口却同比下降14%,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建议适当减少产量,尤其是从废旧物回收的白银产量,以减少废物排放和环境污染,如果为了生产再生银而大量进口尾矿和废碎料就更不可取了。

同时,我国白银生产分散、集中度低,产业多头管理,生产、销售情况不够明晰,管理相对薄弱,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集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