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大继续教育改职培训:中国古代毒药 中毒以及解救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59:29

断肠草

看过《神雕侠侣》的同志一定会记得杨过中了情花之毒后是怎么解毒的,那就是用断肠草以毒攻毒。断肠草原来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根本不是象书中说的那样是小草,而是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具原书上记载,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用碱水和催吐剂,洗胃后用绿豆、金银花和甘草急煎后服用可解毒。
断肠草—还有一说是雷藤(《中药大辞典〉)绿豆、金银花和甘草实际上是万用解毒药,同样的还有荔枝蒂、生豆浆等。
雷公腾
雷公腾生于山地林缘阴湿处。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区。根秋季采,叶夏季采,花、果夏秋采。
【功能与主治】雷公藤有杀虫、消炎、解毒之效,是我国江浙一带菜园中广泛使用的杀虫剂,有祛风,解毒,杀虫功能。也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麻风等。其根、叶、花均可捣烂外敷,但用根敷后,过半小时须取去,否则起泡。
【中毒症状】潜伏期一般2小时左右如煎服或同时饮酒的症状就出现更早,且更严重。一般死亡时间约在24小时左右,最多不超过4天。中毒开始出现头晕头痛、心悸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肌肉疼痛、嚎叫挣扎、四肢麻木或抽搐、肝肾区疼痛。血便、少尿、浮肿,偶有血尿、尿储留、血压下降、唇甲发绀,严重时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偶因心肌损害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鼻出血、吐血水、全身及寒丸疼痛,后期毛发脱落,皮肤接触时可引起炎症。
【解救方法】1、毒后能度过5天,预后较好。接触中毒者应立即脱离现场。。
2、治疗中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肝肾区疼痛、尿中出现蛋白及血清转氨酶升高时应立即停药。
3、尽快催吐、洗胃、导泻、灌肠。
4.、静脉输入10%葡萄糖水或5%葡萄糖盐水。
另;对症治疗:如肺水肿、心原性脑缺血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钾及严重尿毒症等均应按常规方法进行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钾及严重尿毒症时,立即应用透析疗法常有良效。腹痛用阿托品,神经症状可用安定等。
另一种断肠草—钩吻,也就是葫蔓藤,又名野葛、毒根、胡蔓草、除腥、黄藤、断肠草、吻葛(这两个见于《梦溪笔谈》)朝阳草、大茶药、大茶藤、虎狼草、梭葛草、大炮叶,黄花苦晚藤、黄猛菜、发冷藤、藤黄、大茶叶(广西名)大鸡苦蔓等。是马钱科植物(荆蛮兄,我见到的资料如此)一年生藤本。喜阳、卵状长圆叶对生,开小黄花,5萼漏斗状,卵状蒴果,花期8-11月、果12-2月。浙、闽、粤、滇、黔、桂都有分布。全株含钩吻素子(最多)、寅(最剧)、卯、甲、丙、辰、乙等生物碱。
钩吻素寅动物实验致死量为0.8mg/kg(够狠)症状为呼吸麻痹,钩吻素乙症状同,但有趣的是,此时动物心脏仍跳动,而且麻黄碱等物质无明显的解救作用,这就证明钩吻素不是作用于中枢神经或末梢神经,根据中毒后有肌肉虚弱表现,故一般认为其是作用在脊髓运动神经元上的。钩吻素甲毒性较弱,可用作镇痛剂与阿斯匹林合用效果更好,但它们都没有麻痹神经节的作用,这与箭毒科不同。对肾上腺素和平滑肌也有抑制作用,也就是说可以抑制心脏和使血压下降。
钩吻素类(主要是钩吻素甲)可以治疗神经痛尤其是三叉神经痛(好啊!有点医学知识的都知道三叉神经痛有多讨厌!)还可治疗急性脊髓灰白质炎(更好了!)不过要命的是这东西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差无几,用起来总叫人提心吊胆的,一旦呼吸有异常就要赶快采取措施。(它还真能治一些讨厌的病,看来金大侠胡扯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根据)外用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痛、痈疽、金创等
中毒症状为:神经肌肉麻痹、复视、消化道灼痛、呕吐、腹泻、腹涨或便秘、心跳先快后慢、呼吸困难、虚脱等。前面提到钩吻素作用在脊髓运动神经元上,这就使对它的处理比较棘手,无特效药,一般的急救方法是洗胃、催吐、导泻等,中药可用三黄汤(黄岑、黄莲、黄柏、甘草)灌服,或金银花榨汁和黄糖灌服等,还有一个偏方:鲜羊血乘热灌服也有效果。
鸩酒

鸩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其羽毛有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但考虑实际情况,估计这只是传说,久而久之鸩酒就成了毒酒的统称。一种说法:鸩不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实际存在,即食蛇鹰,小型猛禽比鸡大不了多少,在南方山区分布较广,如武当山地区。因其食蛇故被误认为体有剧毒,道士做法时的“禹步”经考证即为对其捕蛇时动作的模仿。还有一种说法,鸩是一种稀有未知鸟类,被人捕杀干净。

鹤顶红 也常在小说中出现,但查阅所有书籍,都没有这个条目,鹤有鹤肉、鹤骨和鹤脑可入药,但都无毒,而且都是滋补增益的药。比方鹤脑,可增强目力,使人夜能见物。鹤顶红究竟是什么,查了一些不太正式的文章,说鹤顶红其实是红信石。红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种天然矿物,加工以后就是著名的砒霜。可能是因为红信石是红色的就用了鹤顶红这个名字,传说古时为官者将它藏在朝冠中,必要时用来自杀,方为可信。砷进入人体后,会和蛋白质的硫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可以阻断细胞内氧化供能的途径,使人快速缺少ATP供能死亡,和氢氰酸的作用机理类似。

番木鳖 就是马钱子,是马钱科植物马钱子和云南马钱子的种子。扁圆形或扁椭圆形,直径1.5~3cm,厚0.3~0.6cm。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表面有茸毛。边缘稍隆起,较厚,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坚硬。毒性成分主要为番木鳖碱(Strychnine,C21H22O2N2,即土的宁)和马钱子碱(Brucine,C23H26O4N2)。主要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据说还可用于重症肌无力。中毒症状是最初出现头痛、头晕、烦燥、呼吸增强、肌肉抽筋感,咽下困难,呼吸加重,瞳孔缩小、胸部胀闷、呼吸不畅,全身发紧,然后伸肌与屈肌同时作极度收缩、对听、视、味、感觉等过度敏感,继而发生典型的土的宁惊厥症状,最后呼吸肌强直窒息而死。解毒方法是使用中枢抑制药以制止惊厥,如阿米安钠、戊巴比妥钠或安定静注。然后洗胃,再后用甘草、绿豆、防风、铭藤、青黛(冲服)、生姜各适量水煎服,连续服4剂。

天然砒霜

化学成分As2 O3,等轴晶系六八面体晶类。 单晶晶形为八面体, 也有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星状、皮壳状、毛发状、土状、钟乳状。 白色有时带天蓝、黄、红色调,也有无色, 条痕白色或淡黄。玻璃至金刚光泽, 亦有油脂、丝绢光泽。摩氏硬度1.5,比重3.73-3.90,解理完全,断口贝壳状,性脆,溶于水,有剧毒。

砒 石

为天然产含砷矿物砷华、毒砂或雄黄等矿石的加工制成品。又名信石。主产于江西、湖南、广东、责州等地。商品有红信石及白信石之分,药用以红信石为主。凡砒石,须装入砂罐内,用泥将口封严,置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或以绿豆同煮以减其毒。研细粉用。砒石升华之精制品为白色粉末,即砒霜,毒性更剧。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少数为选取天然的砷华矿石,多数为加工制成。加工方法很多,兹举老法和新法各一种如下:①老法 将毒砂砸成小块,除去杂石,与煤、木炭或木材烧炼,然后升华,即为信石,此法设备简单,但有害健康。②新法 选取纯净的雄黄,砸成10厘米上下的块,点燃之,使雄黄燃烧,生成气态的三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硫,然后通过冷凝管道,使三氧化二砷得到充分冷凝,即为信石。二氧化硫另从烟道排出。

【炮制方法】:去净杂质,砸碎,装入砂罐内,用泥将口封严,置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研为细粉。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砒石,用小瓷瓶子盛后,入紫背天葵、石尤芮二味,三件便下火煅,从己至申。便用甘草水浸,从申至子,出,拭干,却入瓶盛,于火中煅,别研三万下用之。” ②《日华子本草》:“砒石,醋煮杀毒乃用。”
【考 证】:出自《开宝本草》①《纲目》:“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为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医家皆言生砒轻见火则毒甚,而雷氏治法用火煅,今所用多是飞炼者,盖皆欲求速效,不惜其毒也,曷若用生者为愈乎。”②《内科新说》:“信石有大毒,服之令胃热剧,骤生大炎,甚至溃烂而死,至痛至苦。信石虽有大毒,少用些微入药,则大有功力。作信石水母,用上等信石一钱二分,加盐二钱,雨水一斤,微火熬至十二两,碱与信石融合,两俱不见,是为信石水母。每用信石水母一两,加清水十二两,每服一两,日服二、三次,计服每一两,雨水中仅有信石十二分厘之一耳。此水治发寒热疟证,大有效验,并能治皮病各种癣。”
【生药材鉴定】:有红信石、白信石两种,药用以红信石为主。①红信石 又名:红矾、红砒。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白色,有黄色和红色彩晕,略透明或不透明,光泽玻璃状、绢丝状或无光泽。质脆,易硕碎。气无。本品极毒,不可口尝。以块状、色红润、有晶莹直纹、无渣滓者为佳。②白信石 又名:白砒。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无色或白色,透明或不透明,光泽玻璃状、绢丝状或无光泽。质脆,易砸碎,气无。本品极毒,不可口尝。以块状、色白、有晶莹直纹、无渣滓者为佳。以上药材,产江西、湖南、广东、贵州等地。显微鉴定: 本品于偏光镜下:无色透明。高正突起。折射率N=1.75,具交错解纹理。正交偏光镜下,显匀质性。

【中药化学成分】:砒石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或名亚砷酐(Arse-nous oxide, Arsenous acid anhydride, As2 O3),白色,八面体状结晶,三氧化二砷加高热可以升华,故精制比较容易;升华物普通名砒霜,成分仍为As2 O3。红砒是除含AS2 O3外尚含红色矿物质的一种砒石。 主含六氧化四砷,As4O6,如含三价铁及硫化物则显红色;天然品经分析尚含少量锡、铁、锑、钙、镁、钛、铝、硅等元素;加工品的杂质成分取决于原料和加工过程。

【中药化学鉴定】:取本品少许置闭口管中缓缓加热,有白色升华(As4O6)(纯品137℃升华)生成。(1)取少许上述升华物加水2ml,加氢氧化钠试液4滴,煮沸使溶,冷后加硝酸银试液2 滴,产生黄色沉淀。(2)另取上述升华物少许,加少量水煮沸使溶解,即生成亚砷酸,加硫化氢试液及浓盐酸后生成絮凝状黄色沉淀。尚可用X射线衍射法、差热热重分析法和红外光谱法进行鉴定。

致死剂量0。1-0。2克
麻痹型:当极大量的砷进入体内,出现中枢神经麻痹症状,发生四肢疼痛性痉挛,意思模糊、澹妄、昏迷,数小时内死亡,此型少见。急性型:出现明显的胃肠炎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水样,有时带血,严重者酷似霍乱,一两天内死亡。此型多见。——引自《中国法医学〉

金刚石具有疏水亲油的特性,当人服食下金刚石粉末后, 金刚石粉末会粘在胃壁上,在长期的摩擦中,会让人得胃溃疡, 不及时治疗会死于胃出血, 是种难以让人提防的慢性毒剂。文艺复兴时期,用金刚石粉末制成的慢性毒药曾流行在意大利豪门之间。

夹竹桃,据法医学资料,致死剂量20-30 片叶子,全身有毒

乌头,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60-120cm,叶互生,革质,卵圆形,三裂,两则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再3裂,边沿有缺刻。5萼圆锥花序,花瓣2,果实为长圆形,花期6-7月、果7-8月。辽、豫、鲁、甘、陕、浙、赣、徽、湘、鄂、川、滇、贵、都有分布。
乌头这个名称一般指的是川乌头,还有草乌头,一般指的是野生种乌头和其他多种同属植物,比如北乌头(蓝乌拉花)、太白乌头(金牛七)等,是中药学上的名称。
乌头含有多种生物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川乌碱甲、川乌碱乙(卡米查林)、塔拉胺等。
乌头碱的毒性表现为:
1、可突然加快心率、引发心率紊乱,解剖证明死于乌头碱中毒者的心脏收缩如桑椹状。
2、可扩张血管,迅速使血压下降。
3、影响肾上腺的活动,特别是能显著的降低抗坏血酸的含量。
4、抑制中枢神经,呼吸中枢。
中毒表现为:呕吐、腹泻、昏迷、肢体发麻、呼吸困难、脉搏血压体温下降、心率紊乱(这好像都是些废话)
急救一般用大剂量阿托品(托品碱可缓解心脏中毒,类似还有普路卡因、抗组织胺、奎宁丁)、利多卡因、干姜和甘草、金银花、绿豆、犀角等中药。黄芪、远志、牛奶等也有一定效果。
古时的标准军用毒药,涂抹兵器,配置火药,关公刮骨疗毒就是疗得乌头的毒.

短柄乌头(雪上一枝蒿)
附子是乌头(特指川乌头栽培品)的旁生根,也叫子根,中医讲究在夏至和小暑之间发掘,好像是因为什么“其性辛甘,大热”的缘故,这时的未加工品称“泥附子”。之后用盐卤和食盐混合液浸泡再晒干的叫“盐附子”,用卤水煮沸再用较稀的卤水浸过后用黄糖、菜油调色再蒸熟晒干的叫“黑顺片”(黑附子),不用黄糖、菜油调色直接蒸熟晒干用硫漂白的叫“白附片”(明附片、雄片)。因其“性辛甘,大热”中医多用于各种“寒疾、风疾”比如伤寒、中风、风湿等,现在还多制成注射液用来治疗心力衰竭。

附子的毒性同乌头,但比较弱,只不过它是一味常用药,所以中毒情况也较多见,但是很少有死亡的。一般的附子中毒多有患者本身因素在其中,比如有过敏体制什么的,只要抢救及时不会有危险的,具体措施和对付乌头中毒一样。
另外参附汤是中药中最后的急救手段,用来调命的。但那个东西不能急用,需要久煎,所以中医院就只能整天煎着那么一锅。

见血封喉
又名“毒箭木“、”剪刀树“,国家保护的濒危植物,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种类之一。
树汁呈乳白色,剧毒。一旦液汁经伤口进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险。古人常把它涂在箭头上,用以射杀野兽或敌人。秒杀。
原产东南亚。我国海南,西双版纳植物园中可见。
摄于儋州海南热带植物园.据估计,理论上这棵树足以放倒全海南人民

奎宁,这是什么东西就不用我多说了,地球人都知道的。它除了能够有效杀灭疟疾原虫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堕胎,(一向很怀疑那帮骄奢淫逸的欧洲殖民贵族要那么多的奎宁究竟实干什么用的,尤其是耶稣会的那帮道貌岸然的家伙们)
奎宁可以破坏平滑肌肌原蛋白,使平滑肌发生有节律的收缩,(有些像疟疾打摆子啊,有趣)想一想妊娠中的子宫平滑肌发生有节律的收缩会有怎样的结果?但同时,过量的奎宁会抑制心肌并引起血管扩张,还会扰乱汗腺分泌会导致脱水,刺激消化道引发内出血。最后导致心肺等的功能衰竭。
奎宁的致死量为8g,因其易于吸收,一般30min内即出现耳鸣、眼花、恶心、呕吐、头昏、口唇发青、体温下降、1-2h内即可死于呼吸麻痹。奎宁还会引起视网膜细胞的变性,严重的会导致视神经萎缩,也就是说奎宁中毒的后遗症很有可能是失明。
奎宁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药(就我所知)急救仍多为洗胃、灌肠,因为它易于吸收,同时又不是高效毒药,(想一想那么苦的东西没人会把它当毒药的)当出现症状时就已经晚了。同样急性酒精中毒也几乎是没救的,而对付比它们厉害的多的砷毒、蛇毒却都有特效药,真有意思,这就是辩证法吧。

最后是最常用的两味中药解毒药。

甘草,中药称为药王,能解各类药物中毒,可惜现在为了挖它,破坏了大片草原,发菜、甘草,宁夏之宝,但为了挖他们,却破坏了宁夏的环境。

金银花,全国大多数地方都有,是很好的饮品.  

  
有毒植物大集合
巴豆  


中毒症状:  
     皮肤接触后能引起急性炎症,24小时后发泡,感到灼痛。眼鼻等接触后亦引起急性炎症。如内服首先感到口腔灼痛、咽喉肿痛、恶心呕吐、腹绞痛、吐出血样物、大便水样,或米汤样并带血、里急后重。由于剧烈泻下,肠壁腐蚀糜烂引起脱水,刺激肾脏引起血尿、尿闭,后期呼吸困难、脉搏细弱、体温下降、谵语、发绀,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解救方法:  
     1.中毒早期可刺激咽部或注射阿扑吗啡等催吐。  

     2.用1:5000高锰酸钾液洗胃,或用橄榄油或温开水洗胃。动作务必轻巧,若口腔粘膜有水泡则不宜洗胃。洗胃后服活性炭或通用解毒剂。  

     3.服冷稠米汤或面糊、蛋清、牛奶、豆浆、鞣酸蛋白、阿拉伯胶浆,或大豆煮汁,或芭蕉叶根捣汁,或小野鸡尾草90g捣汁,或花生油60~120g,或绿豆120g煎汤内服。  

     4.未发生下泻症状者可给硫酸镁导泻(如有呼吸抑制情况可给硫酸钠)。  

     5.大量饮水,轻症可灌服冷水,每次500ml。  

     6.静脉输液。  

     7.黄柏、黄连或菖蒲煎汤冷后内服。也可用菖蒲15g、苦参12g,加水煎至200ml,4小时1剂,共服3~4剂。  

   8.生绿豆90g,甘草9g,黄柏9g,水煎2次合并,每3小时1次,2次服完,连服2~4剂。  

     9.下痢不止时可用黄连、黄柏、菖蒲、寒水石各9g,大豆120g,煎汁冷服。兼有冷汗如雨时可用参连汤(人参9g,黄连6g)水煎服。  

     10.皮肤红肿灼痛用黄连1.5g,泡水搽之即消。发泡时,用3%硼酸水外敷,入眼引起角膜炎,结膜炎可用5%黄连汤洗眼。  

     11.板蓝根120g,水煎即服。  

     12.土白术9g,蕃稔干9g,石榴皮9g,加清水1碗半煎成1碗顿服。  

预防:  

     1.加强宣传巴豆毒性,妥善贮藏巴豆及巴豆油,并有明显标签。  

     2.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  

     3.加工制作时应先曝晒,再用木棍敲裂去其外壳,不可用手去剥,禁止儿童参加。  


苍耳  


中毒症状:  
     中毒的潜伏期因食入物不同而异,一般为2~3天,快者4小时即发病。例如,直接吃生苍耳子者食后4~8小时发病,食苍耳子饼者10~24小时发病,食幼苗者,1~5天发病。  

     轻度中毒一般有头晕、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口干、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颜面潮红、结膜充血、荨麻疹等。此时如即时停服苍耳子,有时可不经治疗,数日后能自行恢复健康。较重时,可见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嗜睡,肝区痛、肝大、黄疸、发热、高血压,鼻、胃肠道等广泛出血。尿常规改变或少尿,眼睑浮肿。严重者发生中毒性肝病,出现腹水,有的中毒者惊叫一声迅即发生惊厥进入昏迷。抽搐、休克、尿闭、血压下降、颈部强硬、痉挛、口吐白沫、手不停摆动。对中毒者如能及时有效进行救治,大多数可迅速恢复,少数中毒严重或抢救不及时者,可因肝细胞大量坏死而致肝昏迷,或肾功能衰竭,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有人在尸检中发现进食苍耳幼芽数天后,肠内仍有残存幼芽,表明导泻十分重要。  


解救方法:  
     1.无胃肠道出血时,可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液洗胃,内服硫酸镁导泻,若服大量超过4小时者,应及早用1%~2%食盐水作高位灌肠。  

     2.静脉滴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并大量饮糖水。如有心力衰竭、肺水肿及尿闭者应限制输液量。  

     3.有出血时给以维生素K等止血剂,必要时输血。  

     4.肝脏明显损害时,可给激素及维生素B1、B12、C等保肝药物。在治疗期间暂禁脂肪类食物,其他对症治疗。  

     5.甘草30g、绿豆120g,煎汤内服。  

     6.板蓝根120g,水煎分2次早晚服。  

     7.芦根60g,绿豆30g,金银花15g,葛花9g,甘草9g,水煎2次,合并一起,每日早晚分服,连服3~6剂。  

     8.有肠胃道出血症状时,用甘草30g,远志9g,沙参15g,血余炭9g,三七粉1.5g(冲服),水煎2次,合并一起,每4小时1次,2次服完,连服2~6剂。  

       9.针灸  
     (1)解毒:取曲池、三阴交。  
     (2)牙关紧闭:取颊车、合谷。  
(3)呕吐、腹痛取中脘、内关、足三里。  
     (4)昏迷:取人中、承浆。  
     (5)呼吸困难:取内关。  

预防:  
     1.不可与猪肉共食。  

     2.不宜做苍耳饼吃,更不得随意生食嫩叶或果实。  

     3.严格掌握剂量,按医嘱服用。  


独活  


中毒症状:  
     头昏头痛、舌发麻、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烦躁哭闹,严重者出现恐惧感,燥动不安、语无伦次、膝反射亢进、全身抽搐、昏迷,可能导致死亡。  

解救方法:  
     1.催吐、洗胃、导泻、灌肠。  
     2.口服甘草煎剂。  
     3.静脉输入5%葡萄糖盐水。  
     4.其他对症处理。  
芦荟  


中毒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性肠炎、里急后重、血便、流产、腰痛、肾脏损害致尿少、蛋白尿、血尿等。长期应用本品可致结肠炎,孕妇导致流产。  


解救方法:  

     1.早期进行催吐、洗胃后再服盐类泻剂导泻。  

     2.服蛋清、乳汁、淀粉糊及活性炭。  

     3.静脉输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休克等。  

     4.孕妇中毒应给黄体酮和维生素E。  

     5.腹痛剧烈时,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或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梁门等穴。  

     6.大量饮服浓糖茶。  

     7.党参9g,白术9g,云苓9g,陈皮9g,半夏9g,木香6g(后下),砂仁3g,地榆炭15g,甘草3g,水煎2次,合在一起。每6小时服1次,2次服完。  

     8.妊娠中毒,除上述处理外,应注意保胎,可服用黄芩9g,白术15g,党参9g,云芩9g,甘草6g,水煎分2次服。可连服3~5剂。  


马桑  


中毒症状:  
     马桑中毒的最初症状,是在食后0.5~3小时内出现头痛、头昏、胸闷、口涎增多、恶心呕吐、全身瘙痒、疼痛、灼热腹痛等,常可自行恢复。严重者遍身发麻、心跳变慢、血压上升、瞳孔缩小、呼吸增快、反射增强,常突然惊叫一声,随即昏倒,接着出现阵发性抽搐,间隙期间病人意识可呈半清醒状态或昏睡。如见烦躁不安、双手抓胸等表现,即是再发抽搐的先兆。一般于惊厥停止后意识逐渐清醒恢复,于2~3天后恢复正常,亦有报道于半年内可有计算力降低、言语障碍、发呆、傻笑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可于多次反复发作性惊厥后终于呼吸停止。一次服大量者可由于迷走神经中枢过度兴奋而致心搏骤停。  

解救方法:  
     1.立即进行催吐,再用温开水反复洗胃,然后取碳酸氢钠10g,溶解于温开水中灌胃。之后导泻,并用蛋清灌胃。  

     2.可服用水合氯醛、苯巴比妥钠等。也可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或用10%水合氯醛灌肠,如未见效,可吸入少量乙醚(5~15ml),可迅速制止抽搐。另外可酌情应用硫酸阿托品。  

     3.静脉输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如心搏缓慢或有虚脱现象时,可用苯甲酸钠咖啡因等。  
4.酌情应用抗生素,防止呼吸道感染。  

     5.在中毒解救过程中,禁用吗啡类麻醉药物,因吗啡类可提高脊髓兴奋性;禁用可拉明,因可拉明可促使惊厥;禁用酊剂及其他含酒精的药物,因其结晶性毒素极易溶解于酒精及其他溶媒中。  

     6.连翘、银花、绿豆煎服。  

     7.黑豆30g,莲蓬蒂15g,水煎即服。  

     8.紫河车60g,研为细末,分6次冲服。  

     9.甘草60g,水煎服。  

     10.知母9g,生石膏60g,甘草24g,梗米12g,水煎分2次服,每4小时1次。  

     11.鼻饲甘草、石膏水。  

     12.其他对症治疗,补充维生素C、K并大量服白糖。  

预防:  

     1.马桑果毒性剧烈,临床不用,更要防止儿童误食。  

     2.马桑叶仅供外用,不作内服,马桑根刮去外皮按规定剂量煎服,不可超量。  


人参  


中毒症状:  
     婴儿超量用人参煎水内服,晚上出现间隙哭闹、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有时则郁抑不动,继见唇面发绀、眼睛上翻、双手握拳、抽搐、呼吸急促。成人长期服用人参可产生心悸、失眠、头痛、血压升高、抑郁等。停药后症状即消失。内服超量可出现神经系统的高度兴奋、烦躁不安、失眠、心率减慢。高血压病人服用大量易引起脑充血,甚至脑血管意外。另外可见胃肠道、耳鼻大量出血。  

解救方法:  

     1.洗胃:适用于成人及较大的小儿,婴儿可用鼻饲管小心洗胃。  

     2.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或内服适量葡萄糖。  

     3.如惊厥或抽搐时可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或安定,也可用10%水化氯醛液灌肠。  

     4.如过敏反应严重,可用地塞米松10mg,或氢化考的松100~300mg加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5.出现明显呼吸抑制时可吸氧或肌肉注射尼可刹米、山梗菜碱等。  

     6.有内出血时用止血药。  

     7.烦躁不安时给镇静剂。  

     8.萝卜120g煎水服。  

     9.甘草120g煎水服,蔗糖60g溶于水中内服。  

预防:  

     1.严格掌握适应证、剂量及服药时间。  

     2.气滞、火旺、湿阻的病人不宜服用人参。作为补益药最好不要长期服用。  

     3.不要给新生儿服用人参。如须要服时,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不得服用人参0.3g以上。  

     4.收缩压在24kPa以上的病人禁用人参。  

     5.不可与黎芦、五灵脂同用。  

     6.注意鉴别真伪人参,严防假冒品种。已知较常见的伪充人参品种有:  
     (1)豆科植物野豇豆Vigna vexillata(L.)Benth.的根。有豆腥气,不分枝或有少数分枝,顶端不具人参样的根茎部分。  

     (2)菊科植物山莴苣Lactuca indica L.的根,多自顶部分枝,顶端有圆盘形的芽或芽痕。  

     (3)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的根,顶端有地上茎的残基,切面呈现数层同心性木化的环,有毒。  

     (4)茄科植物华山参Physochlaina infundibularis Kuang的根,无树脂道与草酸钙簇晶,含生物碱,有毒。  

     (5)马齿苋科植物锥花土人参,Talinmm Paniculatum(Jocq.)Gaertn.的根,无芦头、芦碗、树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