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钊华:刘一平:远行的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19:08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行为应有所规矩,思想的天空应当无边无际

      人在路上,思想在路上,喜悦在路上。

      有了目的人就累了起来——目的是一种背负。

      目的可以细分,因而产生了背负中的痛苦以及快乐。

     卑下的目的,比如一味追逐一已之私,可以在精神中诞生狭隘、偏执与狂躁,使生活堕落。

     崇高的目的,可以在精神中诞生义勇,诞生宽厚与达观。那么,这样的目的,其实将我们导入了一种学习和修养,其结果将达成一种释放,背负成为积极的需要。

     思想是不同于肉体生命的另一种生命,它有生长、成熟、轮回的一切特点。它借助肉体生命产生,却不依赖其存在。

     放弃了思想就放弃了一种有质感的快乐,放弃了多种可能,放弃了希望,放弃了唯一可以自己固守的阵地。

     思想是可以放飞的,放飞思想就是放飞希望。

       思想除了有重量,亦有轻盈飘逸之美感。

     行为应有所规矩,思想的天空应当无边无际。

       思想一旦有了拘束就失去了创造的源泉。没有了思想的自由,生活的乐趣已失去了大半。

     头可及云彩,但脚须在地上。

     梁漱冥被打入冷宫二十多年,“思想”被无数次、无数人批判,他仍公然宣称:“‘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匹夫乃一个人也”。

       志是思想的结晶,是精神独立的支点。

     我们也是自身的孩子,也需要方式和技巧,来诱导、引领自身向着正确的方向。这将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许多时候,自行其乐是在自由的思想之中,自寻烦恼也是在自由的思想之中。

     智显于巧,智显于有,智显于露。知藏于拙,智藏于无,智藏于隐。

     发现一些对“古老”的误读。我认为,不是说只要古老的就是高价值的。人性的劣根很古老,人类的罪恶也很古老,一些腐朽的思想也很古老。

       价值在于时间的痕迹,是人性或人类的屐痕,凭借对此回顾、反省、借鉴,以保持趋向正确的信念。

     我们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前途制订计划,但那都是陆地的计划,而灵魂是长了翅膀的。计划之外,我们还需要梦想。

 ○良心是长了胳膊肘的东西,摆正了就正了,摆不正就不正。良心没有信誉。

    ○也许因为“心是肉长的”。当良心偏离了它的轨道,常常是受了原始本能的利己的蛊惑和招引。

    ○良心亦难泯。它是人性历程中永恒的因素之一。

    ○良心为我们提供了观照与反思,提供了法律规则之外的一种补充。

    ○良心有诸多层面。诸如市民的良心是生活层面的,公民的良心是国家层面的,而行政人员的良心是社会方向层面的。

    ○相对于文明以及文明的必然方向,有人性的缺陷、教育的缺陷、社会环境的缺陷。这些缺陷都对良心的质量与高度发生着或挑战或制约其成长的问题。

    ○良心埋在身体里面的情形,就像金子埋在土中的情形。主动的开掘是一种德行与善行。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谈论“人性”。但一些人所谓的“人性”其实质是“本能”,是原始的欲望。我喜欢一位历经坎坷的领袖说的:“责任,乃是人性成熟的证明”。

    初始的人性已经伴随我们前行了很久很久,我们现在所呼唤和倡导的,是升华的人性。

    ○智慧可以引导和改良人性。

    ○总是感叹一个寓言:一只狼见到了河边饮水的小羊,产生了食欲,对小羊说:“你喝了我的水,所以我要吃掉你!”狼凭借相对于羊的巨大力量,它本可以不要任何借口。

    可见,即使是最恶的人,在实施某种恶行时也往往要找一个借口,哪怕这个借口不足以服人都不要紧。为什么呢?是不是做恶之人都有心虚之处,那借口是给自己提供庇护灵魂的理由。

    掩耳盗铃,其实要掩的是自己内心的巨大恐惧。

    ○生活在虚伪之中是一种堕落。

    不同程度的虚伪是不同程度的堕落。而对此毫无知觉的人,将是虚伪生活的主要创造者。

    ○虚伪使具体的事态以及我们的生活变得复杂。虚伪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增加了我们的社会成本和精神成本,并丑化生活。虚伪体现在政治层面与权利层面,则是社会与国家灾难的孕育。

    ○我愿意把时下一些人的状态称作“热情的冷漠。”他们追求轻松、方便与快乐,但抱持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对责任与担当不愿意思考更不愿意触及。这种现象,也可以称之为身体的热情与灵魂的冷漠。这是一种心智退化的现象。

    ○春秋战国人才辈出,宛若群星,无数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演绎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一页。那时的民风呈现一种豪气、英雄气,人们敢爱、敢恨、敢笑、敢怒,重情重义、一诺千金。

    仅这种回想,就宛如阅读一部恢弘的童话。

 

 

    ○形式主义往往把一件严肃的事情弄得滑稽,深刻的事情弄得浅薄,就像一种把戏,但你看着却笑不出来。

    ○形式主义是一种丑恶却有效的仪式,它可以把一个原本正确的东西搞得面目全非,迅速煽动人们的逆反心理。

    ○健康的宗教是一种神圣的概念,它为人类精神的清洁提供平台。

    ○真正的宗教信徒,我们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清洁的精神。

    一些所谓的信徒,他们遵循宗教的表面性法则,从来没有机缘触及宗教的本质。这样的人虽为所谓的信徒,却甚至不能说他是“具有宗教性的人”。

    ○在生活中,那些“具有宗教性的人”,虽然没有阪依某一宗教,但他们有高尚的观念,他们也是信徒,是人类精神的信徒。

    ○在现代社会,动机是人的所有思想活动中隐藏得最深同时也是最复杂的一部分。有时一个人表象化的行为与其动机甚至完全相反,有时多种动机并存交织,有时相互否定发生变化。

    因而,依据客观行为进行判断的时候,纯粹的公正很难实现。

 选择的自由是一种权力,自由的选择是一种能力

     ○自由是人的本质,是生存的根本理由。

     ○自由与不自由永存于人类社会,人便有了选择自由的权力和接受不可自由选择的制约。

     ○选择的自由和自由的选择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自然法则层面,二是社会法则层面。

     ○自由是在一定的信仰之内、一定的法度之内,如果自由失去了明确的指向,人就失去了自由。

     ○在不违背人类社会公理的前提下,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所谓公理,就是每一个体的合理要求和权益被大多数人认可并予以保护的原则。

     公理包括道德的、法律的两个范畴。

     ○一般而言,没有经济的独立便没有人的真正独立,当然,也就没有了选择的自由。

     ○对自由的解说以及如何实现人的自由、怎样才算是充分实现了人的自由的争论仍将旷日持久,不同的人对自由会作出不同的选择,也会自觉或被迫接受强加的自由解说,并因此或梦想或遗忘或感受自由所赐予的阳光和空气,在各自的命运中品尝生活的滋味,走过人生的历程。

     ○作为个体,当自由深植其灵魂,成为他生命的第一要义时,他可以不依附于任何客观条件,不惜作出任何牺牲保持选择的自由,奉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自由,毋宁死”的做人原则。

     这样的人是人之英杰,是泣血的杜鹃。

     ○视自由高于生命的人,虽然会失去许多,却完整地保存自已的灵魂,拥有真正的自由。

     ○自由是如此高贵。认为自由是一种赐予,是对自由的亵渎;认为自由就是随心所欲,同样是对自由的亵渎。

     ○自由选择的首要条件是拥有自由的精神;自由选择的必要条件是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健康的、先进的法律秩序是自由选择的一个重要保证。

     ○顺从自己的欲望不是自由的本质意义,只是一个短暂的自由、浅表的自由,无限制地顺从欲望,还可以最终失去自由。

     ○幸福不是宫殿的巍峨,不是缤纷的彩虹和鲜花的簇拥,不是珠光宝气与美味珍馐的累加。幸福不是遥远的地平线,幸福是饥饿时的面包、久旱的甘露、黑夜里的北斗、寒冷时的一把火……以及自由。

     ○选择的自由是一种权力,自由的选择是一种能力。

     ○对自由的忠诚可以造就一个人的勇敢。对自由的捍卫,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勇敢。

○自由不是鸿毛,它是雄鹰的翅膀,是有重量和力度的,它驮负信念和责任。因而它不是一个轻浮之人所能真正拥有的。

     ○我喜欢运动。我喜欢感受体能的存在、消耗和增长。在运动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秘密:真正轻松的感觉是体能消耗到一定程度才能获得的;而体能的增长是以消耗来做开端。我想,自由也是这样,它需要专注而自然的付出,才能感受并得到。

     ○许多人的自由,往往建立于同一块基石。当你不尊重别人的自由,就如同撼动了那块基石,自己的自由也很难获得。

    自由的选择必须以尊重法律为前提,每一个自由的人可以对法律的具体内容提出异议,并通过合法的程序去修改它,但没有改变之前去违背它,那么,通常情况下自由与法律的碰撞将如卵击石。

     ○许多时候,自由的选择与遵守法律之间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自由的本质使人希望冲破一切藩篱,而社会秩序要求对自由加以限制,于是二者之间冲突不断,难分难解。愚者力图取消一方,智者拥有它们并把它们安放在适合的位置。而居于高境界者游弋其中,从容自如。

     ○先哲说:自由把人抛向痛苦的深渊。有人因此放弃自由,甘愿做囚徒。这是人的一种奴性。

     ○令人感叹的是,放弃自由的本意是要舍弃痛苦,可是痛苦并未因此消失,反而伴生其中,不弃不离。

     ○尽管有人愿意放弃自由,进而放弃选择的权力,甘愿为奴,但仍难于不作任何选择:为奴者需要有主子,当然,还可以放弃选择主子的自由。

     对甘愿为奴者而言,最好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主子。

     ○如果问:自有人类以来有无一句最为震撼人心的语言?我说,有。那就是:“不自由,毋宁死”。

     如果问:有什么值得为之献出一切?我同样说有,那就是追求自由。

     ○没有选择的自由是痛苦的,有了选择的自由也是痛苦的。前者是没有快乐的痛苦,后者是快乐中的痛苦。

     法律的先进性表现在它不仅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志和理性,而且随着时间更趋于充分地体现人性的合理内涵,即对自由的正确捍卫。

     ○在这个世界上,以法律的名义、打着法律的幌子干残害人勾当的行为罄竹难书。苦难者的血迹警示我们:法律必须健康,并行进在一个先进的方向上。

     ○失去以健康、先进为准则的法律只会成为自由的枷锁。

     ○有了自由飞翔的双翼,你才能面对天空的无垠。

     ○自由不是反文化、反秩序,优良的文化和秩序恰恰可以作为实现自由的阶梯。把放任称作自由,是对自由可憎的玷污。

     ○ 对自由没有正确理解的人,或者说,不懂自由本质的人,即使给了他自由,他也会因为运用不当破坏了自由的正确与美好,甚至根本就没有能力碰触自由。

     ○斯宾诺莎认为只有“神是绝对自由的”,“神的行为没有任何目的”。而正常人的行为却不可能脱离目的而存在,既然有了目的,自由就会被限制,也就是说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自由。这也正是自由的一种魅力。自由里面的限制,是人迸发气力的原点。

     ○自由的思想就像生命本身一样有其客观上的脆弱,需要自由的雨露浇灌。

     ○对自由的理解,不能离开自由存在的土壤和背景,把它当成抽象的和孤立的存在。

       实际上,任何自由都不能脱离具体的现实,它是在土壤里才会开出的美丽花朵。

     ○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就必须给人以选择的自由。获得了自由选择的权利也就获得了实现发展的途径。

    伟大的思想源于思想的自由。

     ○主体意识是人的自由的一种体现。

     ○ 只有主体意识广泛存在于民众之中,理性社会才可能产生,并进而进入智慧的社会。而只有智慧的社会才能把人的主体意识正确化。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就开始了对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为实现自身彻底解放而不懈奋斗。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获取自由发展的史诗。

     ○个体的自由发展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的人组合而成,要实现人的自由发展,首先应当重视实现个体的自由发展。

     ○个体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逻辑起点,任何时候“社会”都不能忘记这一点。

     ○个体的自由发展必须符合人的自由发展的一般要求,必须体现人的共同的理性,任何极端个人主义都不可取,否则,个人解放和自由发展就要步入歧途。

     ○人的本性从根本上说是不可改变的。社会的责任是把人的本性加以区分,然后明确哪些东西可以拥有充分张扬的空间,哪些东西需要引导,哪些东西必须限制。当然,如何区分人的本性,人们的认识大相径庭,碰撞便由此开始。

     努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建设的崇高目标。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是发展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让人们吃饱穿暖,拥有起码的尊严,进而构建科学的分配体制和健康的法制环境,使人的尊严进一步升华。

     ○现代民主和法制是维护人们自由和其他权力的产物,但人们正当的权力无时不被侵犯,包括来自人们自身的侵犯和法律方面的侵犯。

     ○ 有人说:“如果没有好的民主体制设计,必然是个人或少数人创造历史,而不是人民创造历史。”此话深刻。人民只有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才可能创造历史,否则只能苟活在别人创造的“历史”中。

 生命的顽强即是生命的高贵让每一个人都有尊严   

     ○ 仅存思想的自由,既是一种悲壮,也是一种无奈;既是精神境界的崇高,也是生存的卑微。

    ○人应该持有尊严,持有了尊严才具备了做人的资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没有尊严的人,他已不存在。让每一个人都有尊严!

    ○每个人都有尊严,这是社会文明的根本所在。

    ○予尊严于人和维护人的尊严的社会才是有尊严的社会。

    ○检验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就看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们拥有了多少尊严。

    ○持有尊严便拥有了一片自由而且灿烂的天空。

    ○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我还要说:倘若没有表达思想的自由,思想就成为被削去四肢的躯体;倘若没有表达思想的自由,思想又如同被禁锢的囚徒,尊严可以随时窒息。

    ○热爱生命和贪恋生命是两个层次,虽然都是对生命的爱惜,但却如火与冰之别,是高贵者与卑贱者的分水岭。

    ○记忆中,北京的夏天格外美。

      经过萧瑟的严冬和沙尘暴的肆虐,仿佛树显得更绿,草显得更翠,花显得更红,天空显得更加晴朗。万物迸发出勃勃生机,生命充满了张力。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之美,一种大起大落的美,一种死而复生的美。

       生命的顽强即是生命的高贵。

    ○ 磨难可以成为有益的经历,那是一种锤炼方式。但磨难太过则另当别论。

       人和铁一样百炼成钢,千炼则化为乌有了。

       万事万物,过则为害。

    ○ 痛苦和磨难只有被战胜后它才是财富,否则就是致命的毒药。

    ○莫邪为春秋人名,后转为宝剑名。相传莫邪奉楚王之命铸剑,久久未成,得知需鲜血溶入。于是,莫邪投身炉火,剑遂铸成。

      这个传说具有象征意味,叙述了为信奉而献身的壮烈之美,让我相信,一种生命可以剑的形式存在为永恒。

    ○ 罗曼罗兰说:伟人们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们没有卑劣的情感,而在于他们不断地同自己内心深处的卑劣情感进行斗争而且总是取得胜利。

     是的,伟人的伟大是他们走在一条通向伟大的路上。

    ○1999年春节,一个边城的一批老知青聚会,打出“青春无悔”的巨幅标语上街游行。其实这种自恋心态是对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蹉跎之后的一种无奈或是虚幻的追忆。

      少数人今天所获成功,远远抵不过整整一代甚至两代、三代人无法挽回的损失。

      遗憾与缺失是一个事实,它不是“悔”与“不悔”能够扭正的。对历史的正视与接纳,常常表现为沉静与从容,激烈与突兀往往是一种证实了伤痕与失落的行为。

    ○可以有些屈辱,但决不丧失自尊;可以有些屈从,但决不沦为窝囊;可以有些妥协,但决不失去自我;可以有些糊涂,但决不迷失方向;可以有些灵活,但决不放弃原则。

    ○尊严有时候不需要外界的认定,当一个人感到了尊严的存在,哪怕他是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那尊严肯定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拥有自主意识,你便会永远站立,永远持有尊严。

做人是要有底线的。没有底线就如断了线的风筝只有随风来去。

    ○无限的宇宙使思想自由飞扬,而巨大的地球吸引力使翱翔天空的双翅沉重难展,于是蹒跚在天地之间成为正常状态。

    ○法律的尊严需要有尊严的法律的维护。

    ○宽容使我们拥有广阔的天空,制暴使天空得以明净。

    ○就某些人而言,他们和禽兽的区别仅仅是穿了裤子和没穿裤子。

○文明社会的形成与演进,不仅需要文明的教化,也需要制暴的警示和震慑。文明的奠基石必须由扬善和惩恶两个方面铸成。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民主与集中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实不然,二者之间不存在对立属性,因为民主的对立面是专制,集中的对立面是涣散。民主与集中是顺向的,民主作为一种政治体制或管理制度,其运行程序包含了集中这个环节,换言之,集中本来就存在于民主之中,是民主的应有之意,而不是游离于民主之外的独立体,实施民主的结果必然是获得一定方式的集中,否则民主就成为无果之花。

    ○迷信君主的民族是迷失了自我、丧失了灵魂的民族。不崇拜英雄的民族是失去了脊梁的柔弱之物。

    ○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信誉也是最不可靠的。因此,道德须以“契约”辅之、制之。

    ○据说古往今来许多思想泰斗对人是什么作了解释和定义,但还是没弄清人究竟是什么。柏拉图说:人,就是两足无毛的动物。后来又有伟人说:人是能够制造工具的动物。显然,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自然界存在的事实都表明,两脚无毛的动物以及会制造工具的动物都不仅仅是人。

      那么,人到底是什么呢?是否可以这样简单定义:人,就是既不是牛也不是马,既不是猪也不狗,既不是这也不是那的一种动物。

      我想说的是人的复杂与微妙,难于被精确定义。

    ○在某种意义上说,会演戏才是人与其它动物根本决裂的标志。

    ○长年在贫困线上挣扎无幸福可言,如果有,也不过是在寂静的大海上偶尔荡起的一朵浪花,稍纵即逝,属于生活的一种意外,而不是生活的常态。

    ○基本的物质财富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没有这个基础,所谓人的自由只能是“乞丐的自由”。

    ○物质基础既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具体体现,但如果只重视人的物质解放,而忽视其它方面的解放,那么,所获得的物质解放不过是实现了“猪的温饱”而已。

    ○助弱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扶强则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充分体现了扶强助弱的社会才是合理的社会。

    ○同情作为美德需要受到关注和培育。它在社会中的普遍程度与深刻程度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优化。

    ○当我们不能分担别人的痛苦时,我们小心地不要惊扰别人的痛苦,这时候,同情就像一种默默的花开,一种暗香的珍贵与美丽。

    ○最近读了一篇诗圣杜甫热情追逐权力不惜以诗谄媚权贵,低头哈腰,追风逐蝶的文章,心中泛起的滋味就像一碗鲜美的汤喝了一半后突然发现碗底躺着一只苍蝇。

      这种不愉快不是因为看到杜甫他老人家不够高尚而引起,而是恶心那个年月别有用心的愚弄国人,把历史彻底弄成政治的婢女,或是如胡适先生调侃的把历史当成“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女孩”的行为。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几乎所有的文章、书籍、绘画、教科书等都把杜甫老人描绘为时刻心系贫民,时常为人民“鼓与呼”的正面人物,因而把他归为圣人之列。实际上杜甫心系和“鼓与呼”的不仅仅是社会底层的人。这种愚弄作践人的宣传结果,使人们看不到事物的立体面,判断事物只有“是”与“非”两个概念,白与黑两种颜色。而古往今来的事实都告诉人们只用“是非”两面和“两种颜色”判断事物的纯属弱智。

      其实杜甫有他的崇高,也有他的卑微;有他的平凡,也有他的超拔。

      想起在社会舆论争论托而斯泰人格分裂的所谓行径时,罗曼罗兰说了大意是这样的话:我们爱他整个,因为我们本能地感到在这样的心魂中,一切都有个立场,一切都有关联。

      杜甫就是这样一个人。

    ○人们不停的追求平等,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或者将来,怎么努力探索,答案终归只有一个:平等是相对的。

      人在被孕育的那一刻起,不平等就已经开始。

    ○从生物和自然的法则层面来说,人生来不平等。比如,生来漂亮的人,就多了一个天然的通行证。报道说一个女孩得绝症要死了,如果这个女孩貌若天仙,冲击力就大了。再比如,一个体质瘦瘦小小和一个五大三粗的,干同样的力气活就平等不了。

      也因此,我们要打破人为方面的不平等,追求、创造社会层面的平等。

    ○平等作为社会全体的事实是难以实现的,但平等的思想却得以永恒存在。平等既是精神的一种基于尊严的起码要求,也是不可企及的理想。

    ○真正的平等只有“死亡”,然而即使死亡其方式也不平等,平等的只是“死”之本身。无论高贵还是卑贱,无论长寿还是短命,无论穷困还是富有,每个人最终都要站到人生舞台向世人谢幕,然后化为一缕轻烟。

      除此,没有真正的平等。

    ○二十世纪中叶的中国,因为有了顾准一类仁人志士使得苍白的社会有了血色,凝寒的大地有了火种,柔弱的躯体有了支撑。

    ○“子规夜半尤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为了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地追求,对拥有如此信念的人,我唯有敬仰。

    ○顾准是火红的生命旗帜。

      他的血性、他的智慧、他的理想,竟同时处在一个令人景仰的高度,成为我们这个世界不被逾越的价值之一。

 ○完美是最后的诱惑。

    ○追求完美者是填海的精卫。其壮烈与壮丽从来都是对人类精神的提携。

    ○没有完美,一旦完美,美也就完了。完美是一种终结。

    ○再富的人也有给不出去的时候,再穷的人也不会没有东西可给。

    ○我始终认为人最重要、最可贵的品质是善良和正义。善良既是人特有的品质,也是人所有良好品质的基础或源头。所以,我们要大力培育并努力呵护善良这一可贵同时也是十分脆弱的树木。

    ○从某种意义上说,吸毒者失去了与我们的精神联系。他们生活在一个岛屿,执拗地仰望自己的天空,忘记了远处的帆影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吸毒,是人类现象中的一种无序和动荡,和战争一样残忍,它损伤人类的精神。

      吸毒是肉体与灵魂的全然遗弃现象。

    ○那些身陷苦难的人,是我们身心的一部分,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对他们的援助就成了对我们自己的救赎。

    ○有很多压力是自己制造的,那些压力是自身的垃圾。当你对自己说我必须爱这件事,这件事便成了压力。而当你用发自体验的需要和兴奋去面对这件事,这件事将变成你的活力的一部分。

    ○对物质的追求近乎于终极目标,一定是严重精神缺失的表现。物质可以一定程度地给精神提供便利条件,却永远无法真正的填补那份缺失。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擦肩而过是随时可以发生的,我们知道我们要表达的意思,但那意思一旦形成了语言,就一定程度地独立于我们,被别人接受后,就不一定再是原来的那个意思。因而,交流需要各种方式,诸如肢体语言、神情语言、人格语言等。还需要诚恳、宽容,敏感和技巧。

    ○在经历的磨难使你没有回旋余地时,就体验磨难吧,那个过程在某种角度说不仅是必然,更是精神的炼狱。从那个炼狱里走出来,你便不是从前的你,你可以有更温暖的精神和更坚韧的心灵。

    不要放弃磨难的价值,那是深藏的矿脉。

    ○我们很容易关注有形象指标的事件,比如一个建筑的崛起,比如一个人的职位升迁。但内心的业绩常常被忽略。

      内心的业绩也必须有它外化的成果,比如对自己的可塑造以及对别人的精神的影响。它将缔造人的精神环境。

    ○愿望需要信心和意志支撑,还需要爱神的护佑,失去他们,愿望便随风而逝,不会成就一个事实。

    ○一个人的精神能够成为另一个人的精神启迪。因而对社会的精神贡献值得赞颂。

    ○正常情况下人首先明确的是为自己活着。但仅从客观上说,人人也是为了彼此而活。彼此成就,才有了人类延绵的历史和文化。

    ○人类对自己的生存境况的反省,使“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越来越成为一种自觉。

    ○人要为自己生活也要为别人生活,如果不是特别的情形,就不应该过分地强调任何一个方面,否则将导致偏颇,影响人类精神的健康与天然。

    ○与自然的斗争曾经是人类生存的一个鲜明的主题。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在理念上成为“探求”与“和谐”。而斗争的主要对象变成我们人类自身的深藏于精神中的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