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女儿多多近照:魏书生:培养自学习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54:02

培养自学习惯

自学能力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立体的范畴,它不是属于一般的能力,而是属于特殊的能力,并且是较为复杂的特殊能力。这就不能幻想通过一两次自学行动的过程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每次自学过程好象点,自学习惯好象线,线才能组成面,最终构成自学的体。培养自学语文的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这个关键一接通,学生大脑这部机器就持久地运转起来了,怎样培养自学习惯呢?

(一)首次慢动

用学生脑子里上进的火花去推动他大脑机器的旋转是一种节省能源的办法。做为首次推动的准备工作,先要点燃学生养成习惯的欲望。有两种学习方法,一种是心血来潮式,一种是习惯式。我让学生讨论这两种方式能使人产生什么样的心理效应。学生体验到前者学习活动始终处于点,不能连成线,这不是没有习惯在支配而是没有好习惯在支配,是那些好奇、贪玩、惰性、散慢的习惯控制着人的心理。国外研究学习方法的专家认为,每个人的学习时间有80%是由习惯来支配的。学生也从切身体会中感觉到培养习惯的重要,产生了培养好习惯的欲望。

学生最初没有自学习惯,好象一部静止的汽车,产生培养好习惯的欲望好象打着了火,第一次推动不能性急,要慢,慢才符合运动规律,才符合人的心理状态。以速读为例,刚入学只能要求达到300字/分钟。写日记既不讲格式,也不要求中心集中,至于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就更不用提了,只要写就行,一天写两句话、三句话都可以。其余自学要求也都降低知识台阶,各种类型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台阶,大家都能攀登上。看起来慢,但每部大脑机器毕竟还是转动起来了,比起原来有的转,有的停,还是快了。这个阶段要防止的是站。我常跟学生说“不怕慢,只怕站。如果我们一直坚持朝前走,不站住,半年以后前进的里程就可观了。

(二)逐步加速

经过一两个月慢而不站的自学训练之后,最差的学生也由适应静达到了适应动。既然大家都动起来了,下一步就应研究动的速度问题了。这时速读由300字1分钟,提到400字1分钟,日记要求有一个中心,写250字以上。查字典也不是不限时间,而是经常开展竞赛,说话训练也不再复述老师的话,而所有的人都说对某事的见解,并开始有了口头作文。

在加速过程中,始终让学生立足于自我竞赛,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今天的自己要胜过昨天的自己,这样能防止差生自卑和优等生骄傲。加速阶段是培养学生的困难期,这期间完成了任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这段时间必须有极大的耐心,认真地辩证地分析每个学生的心理,设身处地地想他们的困难,这样就能把学生企图拖拉的心理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系统计划

自学要向管理要效率,而管理学首要的五一节即制定系统的计划。制定计划时,我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做一个完整的系统,注意平衡德智体美等关系,就智育这一系统内容来说又要平衡语文与其余十几科的关系。学生直接用于语文一科的时间是有限的,经过系统考虑的训练活动都成为渗透性很强的活动,往往一举两得,一举几得,如德智体美等的综合渗透活动,开荒种地谈乐趣等活动。这样立足于系统思考的计划就易于执行。

计划务必明确具体。我们既有每年训练总量,又有每月、每天的具体训练数字,而且每天课外读什么,课内写什么都引导学生确定明确的目标。目标不定于一,集体有集体的目标,个人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目标。我们制定计划的时候总是要让学生充分讨论,这样他们才会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许多计划一开始是拿不定主意的,经过学生讨论才确定下来,如每天500字语文训练(包括课堂笔记,练习在内),初三时我想取消,讨论结果,大部分好学生同意取消,而有一部分差学生不同意取消,最后制定了好学生取消,十几名差生坚持的计划。有的好学生初三既无作业本,又无练习本,但语文成绩仍很突出。是因为他在用另一个方式学语文。这样讨论制定出来的计划学生感到是自己的计划,老师不再是逼迫学生的监工,而是协助他驶向理想彼岸的船工。

(四)控制时空

良好的自学习惯是在时间和空间内形成的,要保证好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就要控制坏习惯在时空内的活动范围。

我们首先提倡的自控,每个人定期填写心理病历与学习病历,病历要填清五个方面的表格:即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几个疗程。自控方法之二是每个学生都定期更换座右铭。方法之三是定期进行自我总结。方法之四是每天统计三闲数学(即闲话句数、闲事件数、闲思小时数),学生用这些自控方法改正了不少坏习惯。

其次我们使用互控的方法,在空间上夺取不良习惯的地盘。如定期评选自学最好与最差的学生;帮助自学能力差的学生组成互助组;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等等。

自控与互控的同时,我始终注意发挥我对同学们的控制作用,努力使学生每一小时都在预定的、有效地控制之内,即使野游,娱乐也决不单是玩,必须渗透进一些听说读写的自学训练内容。这样把学生自学行动渗透到他们经历的时间和空间中去、再对他们的不良习惯可能萌发的时空加以控制。他们的自学习惯就逐渐形成了。

(五)进入轨道

经过缓慢的首次推动,度过了困难期,制定了系统的计划,又创设了一个执行计划的时空环境,学习好象冲破重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运转了。那么学生有哪些自学习惯进入轨道了呢?

听的方面:由于教材讲得快,课外加的文章都是听的训练,学习初步养成了一篇短文听一遍,就试着归纳中心,分析层次结构,复述课文内容的习惯。

说的方面:我们每堂课前有个习惯,全体起立后大家都站着,或者口头朗诵诗文,或者来一次一两分钟的口头作文,每篇文章速读后养成了复述习惯;学完后养成了七嘴八舌大声总结的习惯。由于是大家同时说,没有压力,没有顾虑,都能畅所欲言,而且也是一种比较经济实惠的运筹时间方法。这些都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说的能力。

读的方面:学生养成了读书习惯。以一本书为例,教材刚发下来,他们都习惯地搞“大预习“,习惯地写教材分析。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他们习惯地查工具书解决不会的字词,查资料解答不懂的问题,自己试做书后习题,用学过的语文“定理、公式”去分析每篇文章的段义中心、写作特点等。学生养成了积累格言的习惯,班级同学轮流往黑板上每天抄一条格言,大家记下来,并且评论谁抄的格言深刻,教育意义大。同学们还养成了读课外书的习惯,很多学生读书成癖。思路越来越敏捷、开阔。通过引导,学生们还养成了读社会这本书的习惯,他们经常观察、思考、评论社会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想觉悟。

写的方面:养成了自己留作业的习惯。从入学开始,90%以上的作业都是学生自己留,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作业的内容,学生养成了自批或互批作业、作文的习惯。近七年来,我没给学生批过一本作业和作文。每个学生都有红笔,如课堂上自测之后,马上对照标准答案自己批改,评出分数,错的地方自己用红笔写上标准答案。学生养成了自己出试题的习惯。三年时间,我只出一组升学模拟题考学生,平时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必须参加的统考除外)我都让学生出试题,每人一组,大家抽签互答,既起到了复习的作用,又锻炼了学生抓重点、难点的能力。学生还养成了办《班级日报》的习惯,报纸版面象《参考消息》那么大每天一期,学生按照学号轮流编辑,轮到谁,报头、横栏、题图、尾花、中缝、稿件就全由他自己负责,每年除夕、元旦都照常出版,两个班共办报一千二百零四期,每期都有自己的特色。学生养成了道德长跑-写日记的习惯。学生把日记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最差的学生都写了十五万字以上的日记,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学能力。

学生冲破阻力,进入轨道以后,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完事大吉了。进入轨道的飞行器也有发生故障的时候,更何况所谓惯性定律适用于人的思维还仅仅是个设想。明天值得研究的问题要比昨天多。

三年过去了,人们为班级学生取得的成果感到惊奇,班级学生的及格率在全县是第一位,班级学生升入省重点高中的人数在全县是第一位,班级学生达到省级中专录取分数线的学生比镇内其它中学的总和还要多。

更使人们感到惊奇的,不是结果,而是历程。三年来班级学生的学习环境是全县最困难的,做为班主任的我外出开会314天。最多的一年是四个半月的时间,那时两班干部自己治理班级,两班学生自学语文。我在校的时候便是没完没了的交待,几年来,接待了全国近二十个省市自治区的一万多位领导,教师、专家、教授的听课、来访。学生家长埋怨说“我家学生在这个班太影响学习了,接待不完的客人,开不完的座谈会”。三年来的语文教材有一半是在公开课上讲的,这在学习心理学上显然有碍于学生的消化理解。这样困难的三年历程如果没有自我教育能力和自学能力,那么用有的家长的话说“早就把这两个班拖垮了”!

回顾昨天的历程和取得的结果,更坚定了我深入探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信心。教育是古老的事业,语文是古老的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前人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继承。但人类毕竟还是在青年时代,人类将要走的路比起已经走过的道路要长远多少倍,从这个意义上讲继承还不够,还应该开拓,开拓那比昨天广阔得多的领域。于是我空前地感到自己无知,我嘱咐自己刻苦学习,努力实践三年以后要写出的有新意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索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