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真男人不需要很多的朋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18:29

真男人不需要很多的朋友

花随月转阴晴收录于凤凰-韩浩月博客

 

我有一个40多岁的朋友,属于满嘴跑火车、严重不靠谱的那种,有天他说了一句话把我震住了,他说“我下半辈子最高兴的事就是不必结交那么多的朋友”。我觉得,他说了一句真话,虽然这话听起来有点刺耳,对应中国传统的友情观,还显得有那么一点儿大逆不道。

 

我们为什么需要朋友?从我个人的经验看,需要朋友是男人没有安全感的表现,朋友是男人抵御孤独感的一种方式。2000年的时候我只身来到北京这座庞大的城市,除了工作之外最大的事情就是交朋友,而在中国交朋友最好的方式是喝酒,于是,回顾那段岁月,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形容,“工作”和“喝酒”。

 

十年之后我为什么会认同男人不需要结交很多的朋友?很简单,“朋友”这个词从定义到含义都变了,那种值得斩鸡头、烧黄纸、甚至托孤的朋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江湖上流窜的那种面孔可疑的家伙,这种朋友表面上仿佛深得“刘关张”的义气熏陶,但实则很有可能是背后捅刀子的那种人。以前有首流行歌曲这么唱过,“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现在可以后半句可以改成“朋友多了路难走”了。

 

那么,又是什么让我们对“朋友”如此没有信心?其实,不是我们渴望友情的心变了,而是这个时代变了,这个时代把每个人变得都很功利和势利,这让男人在结交朋友时的目的性变得太强,能不能为自己带来帮助,成为衡量一个人值不值得交朋友的重要标准。当朋友的成分中揉进了太多的算计,友情便变得不再是友情,而成了交易。

 

在我的圈子里,有一位曾经大家一致评价都不错的朋友,但后来他变了,变得有点不可理喻,做事失去了原则,成为众矢之的,他曾经广交的朋友纷纷离去,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也承受着各自家属施加的压力,甚至连请他到家里吃顿饭都成问题。即便如此,他仍然还是我们的朋友,一个40多岁的男人,可以在酒后委屈的大哭,这样的朋友,怎么会令人忍心放弃?

 

男人之间,做朋友时间长了,会如同婚姻一样,即便有诸多的不愉快,也不会轻易一拍两散。可以发现对方一身的臭毛病,可以毫不留情面的直斥对方,但却做不到绝交,这也算是真朋友吧。这份真,是时间累积的,也是彼此的了解导致的。我一直有个观点,在成年之后,男人很难再结交患难的朋友,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年轻时一起无知、一起愚蠢的机会。

 

男人的一生,有一个可以无话不谈的朋友,三五个常以家庭形式互相往来的朋友,七八个可以偶尔聚集喝点小酒的外围朋友就足够了。事实上也是如此,哪怕您人缘再广,最后发现朋友圈子也难逃这“一、三五、七八”的宿命。

 

所谓一个可以无话不谈的朋友,既是那种知道你所有过往、了解你所有性格特点、对你能够全部包容的朋友。网上曾经流传这样一个段子:何谓兄弟?50年后您躺在床上,我问您喝水不?您摇头,吃水果不?您还是摇头,我再问,给您找个妞?您睁大眼睛、闪着泪花说,兄弟,扶我起来试试……这个段子属于话糙理不糙的那种,真正的朋友就是这样,他会像对待自己的兄弟那样,想你所想,急你所急,一切只为了你能满意。

 

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里,周先生对着树洞倾诉的那一幕感动了不少观众,如果他有一个可以兄弟般的朋友,那么树洞就可以省掉了。真正的朋友会起到树洞的作用,不但负责倾听,还要负责保密,一个带着秘密死去的男人是可耻的,而你能拥有一个可以把所有难以言说的秘密都告诉他的朋友,则是幸运的,因为某种程度上,那个朋友成为了你的神父,他不对你的行为作出任何评价,会最大程度地给你以心理安慰。

 

男人的一生,只有一个朋友是不够的,不是每一个朋友,都要成为割头之交,还需要三五个莫逆之交。《庄子·大宗师》中这样写过,“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由此也给“莫逆之交”下了定义,即由性情相投的三五好友共同组成的小圈子。这个小圈子可以排解两个男人喝酒的孤独感,让男人的聚会显得更兴高采烈一些,也可以完成一些两个男人所不能完成的事情,比如打麻将,唱卡拉OK,驾车出游等等,试想一下,如果这些活动只有两个男人出现,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就相当地可疑,恐怕已经突破朋友的界限了。

 

那个一生的朋友可以成为你孩子的教父,而那三五个朋友则可以成为你家庭的世交,有了这两种朋友,你的一生就不至于孤苦伶仃,就会得到充足的友情的温暖。但是,男人的朋友圈子,还是需要有七八位外围成员,这些朋友,可能是你的同学,可能是你的同事,甚至是你的领导,除了互相不讨厌之外,你们之间有共同的社会背景和话语共鸣,会在很多问题的看法上不谋而合,但关系又不至于亲密到无话不谈,这七八位朋友的存在,是衡量一个男人社会价值的标尺,也是一个男人不会被定义成一个隐士的标志。

 

如果前两种朋友会充实你的精神世界,那么后一种朋友或会给你带来更多属于俗世的利益,你们会默契地建立互惠、共赢的友情立场,会在各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对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种朋友关系是最接近于“朋友多了路好走”这种朋友定义的,但也不宜太多,因为林子大了什么鸟多有,朋友多了未免也鱼龙混杂,而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如何分辨朋友这件事上,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在看了上述的文字之后,也许你会认同我的一个想法:要那么多朋友干嘛?网络时代虽然大大拓宽了人们的社交领域,但大多数普通人还是属于小群体生物,即便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按照一种社交理论的说法,他能最直接影响到的周边人数,也不过只有200人。也就是说,从总统到清洁工,他们的口碑,他们的幸福感来源,他们狭义上的价值,都会在这200人中间得以树立、完成或展现,如果范围扩大、再扩大,则属于政治、文化方面的事情了。

 

我们为什么重视朋友,渴望拥有数不清的朋友,到哪里都有朋友帮忙、捧场,那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任人唯亲、重心腹的传统。在一个讲究规则、一切按照程序办事的地方,朋友关系对事物的影响就不会如此之大。城市化虽然让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但也并非一无是处,没有了人情关系的存在,来源于多个地方的人们,会很快建立一个相对公平、公正、适用的法则,以取代原始的丛林法则。而当你不再需要凭借朋友的名义去托关系、走捷径时,“朋友”这个词才真正回归到它的本义。

 

如何成为一个可以被信任、令人无戒心的朋友,最重要的一条是要让自己变得独立和强大,这样的你会凭借自己的能力完全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绝大多数问题,你可以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换取你的绝大多数所需,而不用费心劳神寄托于朋友的“传帮带”。若朋友圈子中的每一个人都如此,那么这样的圈子的生命力无疑会是旺盛而长远的。遗憾的是,现实生活里这样的朋友圈子并不常见,我们大多数人,都还在纠结于朋友所带来的喜怒哀乐。

 

当我们对朋友有期望、有寄托、有怨言的时候,只能说我们还没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因为真男人向来是不需要很多朋友的。如你不明白,请认真重复把这句话读三遍。

 

最后,有很重要的一句话要提示大家:要把你的女人当作好朋友,原因无它,你是要和她相伴一生的,很难想象,和一个人之间的感情如果没有朋友的成分在,会如何熬过漫长的时间。而如果那个和你走完生命旅程的人,是一生的挚友,还有什么能比这是更幸运的事?——摘自《男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