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安86牙膏好不好:动讯解析UWB坎坷路_动讯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0 06:24:18

UWB倒闭风暴
2008年10月,WiQuest宣布倒闭,这家公司主要产品是基于UWB技术的无线USB控制芯片产品。公司倒闭的原因是由于无线USB产品并没有得到市场的广泛接受。
2008年11月,英特尔不动声色的终止了已经持续五年的UWB技术研发,解散了UWB开发小组。
2008年11月,Alereon收购了UWB软件公司StonestreetOne,StonestreetOne公司当时仅有不到10名员工了。
2009年3月,TZero被证实已经停止了UWB相关业务的运营。
2009年3月,UWB标准组织WiMedia联盟宣布解散:该组织将原有技术分拆给蓝牙SIG和USB执行论坛(USB Implementers Forum)。WiMedia联盟随即官方表示“停止业务运营。”
UWB的三条“借道”之路
目前摆在UWB技术及UWB厂商面前的路主要有三条:融合进蓝牙,无线USB以及无线HDMI。第一条路是把自己的命运寄托给蓝牙SIG,第二条是借助USB创出一条路,第三条则基本上是炼狱。3月20日动讯网独家分析,随着WiMedia联盟宣布解散,近期关于UWB技术是死是活的争论也消减下来。一直以UWB标准组织姿态示人的WiMedia联盟一旦退出,UWB将面临一个没有统一全球贸易组织的状态。(WiMedia联盟分拆)参照以往技术兴衰的经验,如此境地下UWB很难再翻身。因此在业界眼中,UWB在目前在技术竞争中,无异于提前弃权。(UWB:美梦大厦将倾)
WiMedia联盟将UWB技术分拆给了蓝牙SIG和USB执行论坛(USB Implementers Forum)。从这一点来看,UWB虽然不大会实现初期的愿景,但至少还不至于一败涂地。WiMedia联盟的解散,不仅仅影响着UWB技术的推广态势,甚至还影响到了蓝牙和无线USB的未来。动讯网认为,这是UWB技术一次重要的转折,不仅对蓝牙和USB而言,对UWB本身也是一个机遇。UWB或可通过“借道”而重生。
蓝牙如愿以偿
众所周之,蓝牙SIG对UWB技术垂涎已久,曾数次公开表态希望在新的蓝牙标准中融合UWB技术。蓝牙最致命的弱点之一正是传输速度慢,以至于其在面对视频等大文件时显得束手无策。UWB技术给蓝牙描绘了一个美妙的前景----100Mbps~1Gbps的传输速率,10~20米的传输距离。据蓝牙SIG称,早在UWB广泛推广以前两个组织就一直在合作开展试制工作,试制成果将应用到大部分蓝牙产品上。如果蓝牙能够借助UWB实现高速传输,就可以实现大文件的传输,开拓更广阔的家用和工业用市场。
可后来的结果如大家所见,UWB技术迟迟未能达到预期,意味着蓝牙在融合UWB道路上遇阻。在UWB推出数年后,蓝牙都没有成功将UWB技术融合进来。于是蓝牙SIG不得不更改初衷,于2008年2月,在巴塞罗那移动世界大会上,宣布了新架构。新标准将允许蓝牙联姻Wi-Fi,用以实现更大数据的传输。蓝牙SIG执行董事迈克尔-弗利博士(Michael Foley)表示:“这对我们目前来说是最唾手可得的无线技术。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将由基于蓝牙协议建立的经典蓝牙连接与当下最高端的802.11技术联姻,以求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将庞大的娱乐媒体数据传送地更快些。”
联合Wi-Fi实为蓝牙SIG的无奈之举。IDC的无线通信分析师弗林特-帕斯卡普(Flint Pulskamp)曾分析道:“蓝牙和802.11在移动设备无线通信上都有非常抢眼的表现,那么这个整合方案倒不失为一个过渡期的好选择。蓝牙SIG还是会继续UWB的研究,以求在未来得到更大发展。”蓝牙和Wi-Fi的竞争必将进一步加剧。在过渡期之后,蓝牙SIG很可能还要仰仗UWB这把利剑来斩杀Wi-Fi呢。
由上分析,动讯网认为,这次WiMedia联盟解散后,将部分UWB技术分拆给蓝牙SIG,可以说正中其下怀。蓝牙SIG将在UWB和蓝牙的技术融合研发上占据主动权。蓝牙3.0标准迟迟未发,高速蓝牙尚未出世,反而给了蓝牙SIG机会。蓝牙SIG如果可以尽快整合UWB技术,力争在半年内将“蓝牙+UWB”走上快车道,那么在半年后新蓝牙技术公布之时,业界将迎来“大地震”。
据动讯网获悉,蓝牙十年累积下来,出货已经达到20亿件。拥有这么雄厚的市场做后盾,UWB的研发可以更有市场针对性,也将更容易快速进入市场应用角色。如果蓝牙和UWB的融合进展顺利,蓝牙和UWB技术都会发展到新的层次,对两项技术而言,值得庆幸。
无线USB值得期待
无线USB是之前UWB技术发展最好的应用领域,也是最早实现了商品上市。(无线USB开始悄然上架)这类商品包括笔记本电脑的内置无线USB、笔记本电脑的无线底座和无线外置硬盘等。虽然市场反应没有预期那么火爆,但是业界普遍反应这对于UWB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开始,是第一个真正的机会,能够让消费者接触到UWB产品。WiMedia联盟解散之后,相关UWB部分将归USB执行论坛。这情况和蓝牙一样,可以说是找到一户“好人家”。UWB是目前相对成熟的无线USB解决方案,正合USB执行论坛之意。
UWB在无线USB方面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到目前为止,尽管众多UWB厂商纷纷破产。(WiQuest倒闭UWB创建者之一TZero确认破产)但是主攻无线USB市场的Staccato却在兼并了Artimi后表现出顽强生命力。(Staccato新推65nm UWB芯片)TZero破产的原因,很大部分在于其推广的是独家架构,并且过于专注视频传输应用,而这个市场目前仍处于多种技术惨烈竞争局面。
在今年1月举办的CES 2009上,USB执行论坛公布了无线USB新标准,给UWB在无线USB的应用上扫清了标准障碍。而且无线USB也是被大厂商所看重的。英特尔虽然关闭了旗下的UWB部门,但是据动讯网了解,其仍然一直保持投资Staccato。正因如此,Staccato在面对同行先后倒闭的时候,还能保持自信。
目前以UWB技术打造的无线USB能实现50 Mbps的速率表现,比Wi-Fi快两倍,比蓝牙快50倍,仅落后有线USB一点点。在目前技术而言,在高速率和低能耗上完胜UWB的几乎没有。更重要是UWB解决方案能提供全球互通的优势,目前日本、美国、韩国、欧盟以及中国,都已经核准UWB使用频段,因此市场上的障碍可说都已经消除。动讯网认为,UWB的技术优势,应该可以借无线USB复兴。
不太看好无线HDMI
无线高清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应用,然而UWB在无线高清领域的表现,也是最让人失望的。UWB不能过于期望无线高清视讯传输,TZero的惨淡收场就是例子。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整个高清市场目前都并不成熟;其次,UWB在无线高清视讯传输上并不具备绝对优势,竞争对手过多且自身发展缓慢,限制了UWB快速抢占市场。
2008年,随着蓝光DVD击败HD-DVD,许多业内人事开始欢呼高清时代到来。可是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平均购买力,严重拖慢了高清市场的发展。就目前国内市场而言,不仅高清电视不普及,就连有高清电视的家庭也绝大多数仍旧使用标清视频信号。国外情况略好,却也不是繁荣景象。有线HDMI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都尚且昂贵,更何况无线HDMI呢?将命运赌在一个未成熟市场上,很危险。
尽管高清市场普及远慢于预期,但是无线高清的潜在技术在近几年却百花争鸣。WiHD(Wireless HD)和60GHz无线通讯芯片都是UWB的强劲对手。(无线HDMI招亲 谁夺“绣球”)据动讯网了解,要想完美实现无线高清视频讯号的传输,速率至少要达到1.5Gbps。UWB到目前为止,480Mbps尚算稳定,1Gbps都还未成熟。而WiHD最初的传输速率便高达4Gbps,完全能提供可靠地传输高质量、高清晰度无压缩视频所必要的频宽。虽然技术都未成熟,但更具优势的60GHz显然更受到无线高清的青睐。
UWB要“借壳重生”
综上分析,动讯网认为,目前摆在UWB技术及UWB厂商面前的路主要有三条:融合进蓝牙,无线USB以及无线HDMI。第一条路是把自己的命运寄托给蓝牙SIG,第二条是借助USB创出一条路,第三条则基本上是炼狱。UWB走到今天,不能在沉醉在最初描绘出来的美好技术前景上,而是应该实实在在的以终端产品为主。无论是高速也好,无线USB也罢,甚至目前不被看好的无线HDMI,都应该加速抢占消费品市场。1Gbps固然是UWB最大的优势,但如果480Mbps不能为其抢占足够的市场基础,也是空谈。
UWB处境尴尬 美好前景成空谈?
在进入市场两年后,市面上UWB的相关产品依然少得可怜;UWB技术改进引不起厂家的大兴趣;在打印机、相机、PC及硬盘驱动器等领域也很难看出UWB带来的性能风暴。种种不利迹象使得业界个别人士对UWB技术的未来产生了怀疑。
UWB(Ultrawideband,超宽频)作为个人局域网技术的未来前景,最近不免令人担忧,11月5日Onewires获悉,UWB芯片商WiQuest上周宣布倒闭(http://www.onewires.com/article/show-68941-1.html);在进入市场两年后,市面上UWB的相关产品依然少得可怜;UWB技术改进引不起厂家的大兴趣;在打印机、相机、手提电脑、台式、和硬盘驱动器等领域也很难看出UWB带来的性能风暴。种种不利迹象使得业界个别人士对UWB技术的未来产生了怀疑。
但是,UWB技术不太可能从此没落消沉,甚至就此“消失”。UWB技术还具有其他多种用途,在某些方面,UWB技术依然展其不可抵挡的魅力,以及令人憧憬的市场潜力。比如现在业内就普遍认为,UWB将在无线高清视频传输中,成为取代HDMI线缆的首选。
另一个芯片制造商Alereon近日宣布,他们收购了Stonestreet的无线USB认证部门。Stonestreet公司致力于移动设备中的UWB技术测试,比如智能手机。Alereon的CEO艾里克.布鲁克曼(Eric Broockman)表示要继续编写UWB的神话。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绝大多数新技术的普及都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一定会因此而发财,而享受大餐的人也不一定就是那些先驱者。”
很好,我们不得不佩服布鲁克曼的心态和勇气。但是他不得不面对UWB目前的尴尬处境:UWB最重要的支持者英特尔的兴趣已经发生了转移;领先的UWB芯片制造商颓然倒闭;产品商中也只有联想和东芝还在他们的产品中加装UWB可选项;预计于圣诞节前推出的UWB外设寥寥可数。
布鲁克曼对这次小衰退不屑是可以理解的,但令人担心的是,UWB技术尽管一直在发展,在完善,但市场布局始终没有做成,尤其是相关产品,一直没有在市场中找到适当的位置。对比其他技术,如Wi-Fi的情况就有很大不同。早期那些钟情Wi-Fi的厂家,在Wi-Fi标准制定下来前好几年就陆陆续续地推出了很多搭载Wi-Fi技术的产品。举Airgo为例,其MIMO(多入多出)技术就领先竞争对手很早提出,直至后来被高通所采用。尽管后来Airgo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其在吸引投资者注意以及传播MIMO使其成为802.11n标准中的一项基础元素等方面都是非常成功的。
不久前,同样面临发展低迷期的蓝牙技术,宣布将会在新的协议中融入802.1x标准。(http://www.onewires.com/article/show-63392-1.html)这意味着蓝牙与Wi-Fi将正式联姻,以提高蓝牙在大文件传送方面的表现。而UWB技术一直是蓝牙SIG(蓝牙技术联盟)最感兴趣的,早在2006年就曾经表态要选用UWB作为蓝牙高速通道的解决方案。蓝牙SIG表示,将不会放弃对UWB技术的继续研究,这对UWB来说算是一个小宽慰。
虽然目前UWB面临的困难确实让人揪心,不过业界对UWB技术在远期的应用前景依旧表示乐观。最近势头很猛的MID(移动互联网设备:http://www.onewires.com/2008/MID/)就是一个很好的机遇。ABI Research预计,到2011年,当UWB芯片可以做到足够小的时候,MID将会采用其作为主流无线技术,在无线设备市场上将大有作为。(http://www.onewires.com/article/show-65076-1.html)
另外一个发展比较迅速的应用是FMC家庭网络(http://www.onewires.com/2008/FMC/),在这一领域,UWB的融合对象是另外一个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术----RFID。(http://www.onewires.com/article/show-63465-1.html)
从分析可以看出,UWB技术的发展备受关注,却又跌跌撞撞。美好的应用前景是UWB最吸引人的地方,各种现有无线技术都把其作为日后融合的目标,都希望UWB可以在将来大文件、高速率传送等方面成为解决之道。但是针对现有市场而言,只有无线USB设备才算是对UWB技术的直接应用。产品市场不好直接影响了UWB先驱企业的ROI(投资回报率),致使业界不敢轻易触碰这块烫手山芋。
UWB会否仅仅成为我们的“望梅止渴”呢?UWB给我们打造的美好的高速无线体验是否真的只是“海市蜃楼”呢?
   无线HDMI招亲 UWB和WiHD谁夺“绣球”
在高清电视和蓝光播放器逐渐抢占家庭娱乐阵地之后,无线HDMI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渴望,而实现无线HDMI可采用的两大技术----UWB和WiHD,成为个人与业界关注和期待的焦点。
对热衷于视频娱乐的发烧友们来说,在自己的客厅里摆脱线缆带来的烦恼,不是奢望,而是一种强烈的需求。告别线缆的束缚,一直以来是人们的梦想,随着Wi-Fi、蓝牙等无线技术的普及化,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然而,这些无线技术目前的传输速率都不是太高,在大文件及高清视频传输上略显力不从心。在高清电视和蓝光播放器逐渐抢占家庭娱乐阵地之后,无线HDMI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渴望,而实现无线HDMI可采用的两大技术----UWB和WiHD,成为个人与业界关注和期待的焦点。在这场无线HDMI设下的“比武招亲”游戏中,UWB和WiHD都将全力出演。究竟谁会“抱得美人归”?待看两强的近日与明天。

UWB:渐渐步入成熟
在无线个域网技术中有一项非常吸引人的技术,那就是UWB。UWB(ultra wideband)是超宽带无线技术的简称,其是一种使用1GHz以上带宽的最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UWB在无线个域网中的应用)虽然是无线通信,但其通信速度可以达到几百Mbit/秒以上。UWB的特点在于不使用载波,而使用脉冲电波,因而其耗电量远低于Wi-Fi技术。目前,WUSB、无线HDMI、蓝牙3.0、无线IEEE1394等新兴的无线标准都将其做为了基础标准。
其中,WUSB是无线USB促进联盟(Wireless USB Promoter Group)推出的基于UWB技术的标准,其主导厂商包含Agere Systems、惠普、英特尔、微软、NEC、飞利浦半导体、三星等业界强者。其可实现每秒480Mbps的传输速率,可通过WUSB网络集线器实现组网,在所有的通过主机传输的数据,都可连接上WUSB Host(WUSB主机),然后分配给每个设备不同的地址和带宽,通过点对点来传输数据,最大的连接距离不超过10米,可良好的实现数码相机、扫描仪、手机、PDA、DVD刻录机和其他设备与个人电脑的连接。据动讯网了解,虽然近两年来,WUSB技术的发展多少有些缓慢,但从一些厂家的展示的无线USB样品上,仍让用户看见了USB接口无线化的一种希望。
而无线HDMI也是UWB应用中值得关注的无线技术。凭借高达5-10Gbps的速度,HDMI已成为影音联机传输的首选之一,而无线HDMI则是HDMI和UWB技术结合的产物。无线HDMI允许装置穿透墙壁、延伸到多间房间进行无线通讯,其传输速率虽然不能达到有线的5-10Gbps,但也可达480Mbps。视频装置的输入可以是HDMI、component视频、合成视频与模拟音频,支持完整的HDCP(高清数字内容保护)规格,可在认证过的显示设备上播放保护内容。目前一些厂家已推出了无线HDMI的成品,可支持720P及1080I无线高清信号传输,可将DVD播放器中的视频讯号通过HDMI无线讯号传输至液晶电视、投影仪等显示设备,最远传输距离10米。
此外,UWB还获得蓝牙技术联盟的垂青。目前困扰蓝牙技术向前更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仍主要是其传输速度问题,据动讯网了解,目前蓝牙标准提供的只有几Mbps的传输速度,难以满足越来越频繁的设备间高速传输的需求。为此,蓝牙SIG在未来的Bluetooth 3.0协议(蓝牙3.0,代号西雅图/Seattle)中计划将蓝牙和UWB超宽带技术结合,从而可提供比目前版本高上百倍的传输速度(480Mbps)。(蓝牙未来高速技术)
WiHD:期待美梦成真
WirelessHD(无线高清,简写为WiHD)技术是一种很让用户期待的高速无线技术,这主要在于它运用了60GHz频段(毫米波)的频谱,能够取得更大的数据传输速率,其最初的传输速率便高达4Gbps,从而能更可靠地提供传输高质量、高清晰度无压缩视频所必要的频宽。
动讯网获取的数据表明,WirelessHD标准的主导厂商有英特尔、LG、松下、NEC、三星、SiBEAM、索尼、东芝等行业领导性厂商,该标准主要针对的用户群包含HDTV电视机、机顶盒、DVD播放机、数码相机、游戏机、HTPC等,让消费者可在多台电子设备之间传送、播放以及携带高清内容。
动讯网了解到,在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后,目前WirelessHD 1.0 Specification技术规范已经发布,其确立了无线高清的基本标准,通过智能天线技术的运用可克服60GHz下的视线限制问题,并加强了数字传输内容保护(DTCP),得到了众多国际性消费电子制造商的支持,支持真正的无压缩视频流传输,强制性的使用了通用控制技术,用户可以容易的构建和管理自己的无线视频局域网(WVAN),传输距离10米内。
目前WirelessHD的定位是做为其他所有WLAN及LAN技术的补充,LAN或WLAN被用来在家庭内传输数据,而当内容传送到室内进行无线显示时,WirelessHD则将凭借其能够显示高质量的,高清晰度的,无压缩的、无损的视频的特点而成为最佳选择。
目前WirelessHD芯片组已展出。SiBEAM在2008年初在CES2008消费电子展会上宣布推出全球第一款WirelessHD芯片组,该芯片组采用了SiBEAM公司独有的OmniLink60技术(可以实现对传输内容的动态监控,以应对有可能出现的路径阻碍,从而保持稳定的连接,提供更长的传输距离以及更高的传输带宽),其中SB9120网络处理器、SB9110射频收发芯片两款芯片主要作为发送器用于影碟播放机、机顶盒以及多媒体电脑等源端设备中;B9121网络处理器以及SB9111收发芯片则主要作为接收器用于数字电视机以及投影机等终端设备。
“比武招亲”演变出“战国争霸”
这场温和的“比武招亲”现在看来似乎不会这么安稳地走下去,未来的高速无线技术竞争已然进入战国时代。802.11n、240M MIMO、WirelessHD、WUSB、蓝牙3.0、无线IEEE1394等都是其中的竞争者。就目前来看,WLAN(802.11n、240M MIMO等)在其固有的WLAN联接、电脑互联方面的地位仍短期内难以替代,所以WirelessHD、WUSB、蓝牙3.0、无线IEEE1394等技术都将竟争的主要方向瞄向了家电及家电与IT混合的领域。无线HDMI很有可能从一个万千宠爱的珠玉美人,演变成一块兵家必争之地。平板电视、高清影碟机、打印机、硬盘盒、机顶盒、手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音响系统,这些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都将卷入这场争夺战。
WirelessHD标准很诱人,这主要来自其4Gbps的传输速度,这样的无线速度足已笑傲有线HDMI,所以其未来的主要替代目标将是HDMI等有线高清传输接口。而值得关注的UWB系列标准及产品的前景更美妙,WUSB、无线HDMI、蓝牙3.0、无线IEEE1394等标准只需能实现1/3的同类接口无线替代有线、高速替代低速,其市场都将是巨大的。
当然,这两大标准目前都离完美还有段距离,离成熟还需走很长的路。WirelessHD的无线传墙能力、版权问题,UWB技术的功耗问题(比如采用UWB技术的蓝牙设备在激活状态下功耗比原有标准设备高20倍)都会成为竞争中的软肋。两大标准的竞争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是一个更需要注重自我完善的道路。随着高清视频的普及,无线HDMI的市场将进一步膨胀。这颗大“绣球”终落谁手现在还很难说,谁能保证半路不会杀出程咬金呢?
UWB和其他无线技术在速度和传输距离上的比较

UWB知名企业
6位初创公司:
Staccato Communications
Wisair Co.
Alereon Inc.
WiQuest Communications Inc.
Artimi Inc.
TZero Technologies
十大UWB芯片供应商排名:
WiQuest Communications Inc.
Alereon Inc.
Pulse LINK
Wisair Co.
Realtek Semiconductor
Sigma Designs
TZero Technologies
WiLinx LLC
Staccato Communications
General Atomics Aeronautical     Systems
UWB技术简析:
技术综述 技术优势 技术缺陷
“UWB”(ultra wideband)是超宽带无线技术的缩写。UWB技术是一种使用1GHz以上带宽的最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虽然是无线通信,但其通信速度可以达到几百Mbit/秒以上。
UWB不用载波,而采用时间间隔极短(小于1ns)的脉冲进行通信,也称做脉冲无线电(Impulse Radio)、时域(Time Domain)或无载波(Carrier Free)通信。与普通二进制移相键控(BPSK)信号波形相比,UWB方式不利用余弦波进行载波调制而发送许多小于1ns的脉冲,因此这种通信方式占用带宽非常之宽,且频谱的功率密度极小。
WiMedia规范把UWB频谱分成6个频段组,其中5个(第1个到第4个及第6个)频段组由3个频段组成,第5个频段组由两个频段组成。每个频段的带宽为528MHz。物理层采用OFDM技术,在528MHz的每个频段中有122个音调。然后使用时间频率代码(TFC)分布OFDM包。它一共定义了两种扩频:一种用于三个频段上的跳频,称为时间频率通道复用(TFI);另一种在单个频段中发送,称为固定频率通道复用(FFI)。
(1)系统容量大。带宽在1GHz以上,高达几个GHz。可以和目前的窄带通信系统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信道容量的提高远远大于信号功率上升所带来的效应。UWB系统用户数量大大高于3G系统。
(2)传输速率高。UWB极宽的频谱,使UWB系统传输速率可达1Gbps以上,即使把发送信号功率密度控制得很低,也可以实现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3)功耗低。间歇脉冲发送数据,持续时间在0.20~1.5ns之间,有很低的占空因数,使系统功耗很低。一般只需要50~70mW的电源,是蓝牙技术的十分之一。发射功率小,其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也会很小。
(4)成本低。UWB无线通信系统接收机没有本振、功放、锁相环、压控振荡器、混频器等,结构简单,设备成本将很低。
(5)多径分辨能力强。高频率和低占空比带来高分辨率,窄脉冲多径信号在时间上不易重叠,容易分离出多径分量,使Rake接收更容易。
(6)信号衰减较小。对常规无线电信号多径衰落深达10~30dB的多径环境,UWB信号的衰落最多不到5dB。
(7)定位精确。高定位精度,可在室内和地下进行精确定位。超短脉冲定位器可以给出相对位置,其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
(8)抗干扰性能强。不独点新频谱,在7500MHz的大带宽内,严格限制功率,避免对其它系统干扰。跳时扩频信号,抗干扰处理增益在50dB以上。
(9)穿透力强。由于基带窄脉冲中含有较多的低频分量,所以在室内传播悍可顺利地穿过墙壁等一般的障碍物。
(10)保密性好。功率谱密度低,信号难以被检测,加上采用跳频、直接序列扩频等多址接入技术,使非授权者很难截获传输信息。
(1)需要更好地理解UWB传播信道的特点,建立信道模型,解决多经传播等问题;
(2)前向纠错编码、低复杂度信道补偿算法、快速捕获和同步方法、容量分析;
(3)需要进一步研究高速脉冲信号的生成、处理等技术;
(4)高速脉冲收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如高精度的匹配滤波、UWB天线、板上微控制器噪声的处理等;
(5)研究新的调制技术,进一步降低收发机结构的复杂度;
(6)多址方案的研究和设计,如TH-CDMA、DS-CDMA或CSMA等;
(7)接收时每个脉冲位置的检测精度;
(8)研究它与GPS等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干扰问题;
(9)在定位应用中还需要研究位置测定技术等。
UWB技术发展道路

1942年,UWB被作为军用雷达技术开发。
1960年,UWB开始用于军用雷达技术领域。
1972年,UWB脉冲检测器申请了美国专利。
1978年,出现了最初的UWB通信系统。
1984年,UWB系统成功地进行了10公里的试验。
1989年,美国高级计划局(DARPA)首次使用UWB这个术语,并规定若一个信号在20dB处的绝对带宽大于1.5GHz或分数带宽大于25%,则这个信号就是超宽带信号。
1990年,美国高级计划局(DARPA)开始对UWB技术进行验证。
2002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颁布UWB频谱规划,规定只要一个信号在10dB处的绝对带宽大于0.5GHz或分数带宽大于20%,则这个信号就是超宽带信号。UWB限制在3.1-10.6GHz和低于41dB发射功率。
2003年,英特尔在“日本2003年春季英特尔开发商论坛(IDF Japan Spring 2003)上,首次演示UWB数据传输。
2005年,UWB在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首度亮相。
2006年,UWB相关产品开始陆续进入市场。
UWB技术应用
军用方面:
主要应用于UWB雷达、UWBLPI/D无线内通系统(预警机、舰船等)、战术手持和网络的PLI/D电台、警戒雷达、UAV/UGV数据链、探测地雷、检测地下埋藏的军事目标或以叶簇伪装的物体。
民用方面:
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及可穿透障碍物的传感器;汽车防冲撞传感器等;家电设备及便携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等。
大规模UWB应用场景主要包括:
1.高速无线个人网(HDR-WPAN): 每个房间的活动设备为5~10,在1~10m范围内,数据速率为100~500Mb/s,主要基于点对点拓扑。使用现有的有线或者无线标准,通过中继与外部相连。
2.无线以太网接口链路(WEIL): 可以将HDR的概念扩展到更高的数据速率,如1Gb/s,2.5Gb/s。WEIL应该满足以下需求:从PC厂商方面,需要以太网线的替代品;从消费者角度看,在PC和LCD屏之间要求高质量的无线视频传输能力,可以传无线数字视频。
3.智能天线区域网(IWAN):在室内或者办公室等有高密度设备的地方,覆盖范围为30m。设备的要求是:低成本,低功率消耗,如1~10mw,给用户提供家庭/办公室的智能分布网。设备的功能有:准确定位,跟踪,支持环境敏感的设备,在当前的窄带短距离网络中不太容易实现。这种情况,无线最后一英里或者到外部的可用连接可以用来发送报警、控制信号,或者远程检查家庭周围传感器的状态。
4.室外点对点网络(OPPN):UWB设备部署在室外,主要适用于PDA上行和信息交换,新闻文本,图片和视频的下载。采用何种标准将决定OPPN结构使用集中式还是分布式的,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5.传感器,定位和识别网(SPIN):设备密度高,每层几百个,主要在工厂或者仓库,发送带有定位信息的低速数据包。SPIN设备使用范围较大,如果为主从拓扑,在单独设备和主站之间可达100m。在工业应用中,SPIN需要高级链路可靠性和自适应的系统特征,以对动态改变的接口和传播环境作出反应。UWB将起到的重要作用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有效的业务。



UWB与其它无线技术的比较

(1)IEEE802.11a与UWB
IEEE802.11a是由IEEE制定的无线局域网标准之一,物理层速率在54Mbps,传输层速率在25Mbps,它的通信距离可能达到100M,而UWB的通信距离在10M左右。在短距离的范围(如10M以内),IEEE802.11a的通信速率与UWB相比却相差太大,UWB可以达到上千兆,是IEEE802.11a的几十倍;超过这个距离范围(即大于10M),由于UWB发射功率受限,UWB就性能就差很多(目前从演示的产品来看,UWB的有效距离已扩展到20M左右)。因此从总体来看,10M以内,802.11a无法与UWB相比;但是在10M以外,UWB无法与802.11a相比。另外与UWB相比,802.11a的功耗相当大。
(2)蓝牙(Bluetooth)与UWB
蓝牙技术是爱立信、IBM等5家公司在1998年联合推出的一项无线网络技术。随后成立的蓝牙技术特殊兴趣组织(SIG)来负责该技术的开发和技术协议的制定,如今全世界已有1800多家公司加盟该组织。蓝牙的传输距离为10cm~10m。它采用2.4GHz ISM频段和调频、跳频技术,速率为1Mbps。从技术参数上来看,UWB的优越性是比较明显的,有效距离差不多,功耗也差不多,但UWB的速度却快得多,是蓝牙速度的几百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蓝牙唯一比UWB优越的地方就是蓝牙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随着UWB的发展,这种优势就不会再是优势,因此有人在UWB刚出现时,把UWB看成是蓝芽的杀手,不是没有道理的。
(3)ZigBee与UWB
ZigBee是专门针对家庭住宅环境而开发出来的无线网络技术,借用了802. 11规范中支持TCP/IP传输的协议;而其语音传输性能则来自DECT(无绳电话) 标准。ZigBee定义的工作频段为2.4GHz ,这是不需许可证的公用无线频段。ZigBee使用了跳频空中接口,每秒跳频50次,即每秒钟信道改换50次。收发信机最大功率为100mW,有效范围约50m,其速率为1Mbps至2Mbps。与UWB相比,各有优势:ZigBee的传输距离远,但速率太低;UWB传输距离只有ZigBee的五分之一,但速度却是ZigBee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
UWB标准——两大阵营的对抗
2000年,美国的FCC开始超宽带标准的征集工作。2002年,FCC批准了免牌照的超宽带。
美、欧有关标准化组织,如IEEE 802、ETSI等都曾进行过UWB的标准化工作。其中IEEE 802.15 TG3a关于UWB应用于高速无线个域网(WPAN)低层协议的标准化工作成为全球业界关注的焦点。那些UWB的先创者们努力想把他们的技术变成IEEE802.15.3a高速WPAN物理层的基础。竞争主要集中在两种方案中:以英特尔和德州仪器为首的多频带OFDM联盟(MBOA)所提出的多载波频分复用(OFDM-UWB)方案,和以摩托罗拉为首的一些公司支持的单载波直接序列(DS-UWB)方案。
以惠普为首的在无线网络、消费电子、微电子和UWB方面处于领先的九个业界巨头,于2002年9月成立了WiMedia联盟,致力于开发和采纳基于标准的、连接高速数据和多媒体设备的WPAN规范的制定。以飞思卡尔为首的部分芯片制造商,于2004年2月成立了UWB论坛,旨在推动直接扩散方式的UWB传输技术(DS-UWB)标准制订进程。两大方案在ISO中开展着长达四年的标准之争。
在MB-OFDM和DS-UWB两种体制之外,Pulse LINK推出了自己基于CWave体制的产品。CWave技术采用窄带载波的BPSK调制解调,而发射采用的UWB,原始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35 Gbit/s,其演示系统具有比MB-OFDM和DS-UWB更好的传输性能。Pulse~LINK宣称CWave技术独立于传输介质,可用同轴电缆、电力线和无线传输超宽带信号,并可用作室内传输多媒体内容的一个公用平台。
从2003年7月开始,ITU(国际电联)相继为UWB标准问题召开数次会议,但无论是摩托罗拉还是MBOA都没有获得75%以上的赞成票,因此UWB的标准一直悬而未决。IEEE 802.15 TG4a也于2004年3月成立,开始进行UWB应用于低速无线个域网(WPAN)低层协议的标准化工作,目标是低速、超低功率、低成本的通信和高精度测距/定位设备。
与此同时,欧洲、日本等国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也不甘落后,纷纷启动了超宽带领域的一系列研究项目,一个波澜壮阔的UWB的研发热潮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一些公司开始演示他们开发的穿地探测雷达、手持穿墙成像雷达、速率114Mbps的同时传两/三路HDTV的通信系统,以及一些高速UWB芯片。
2005年初,WiMedia联盟遂与欧洲计算机制造联盟(ECMA)联合讨论基于MB-OFDMUWB体制的标准,同年12月ECMA批准了MB-OFDMUWB体制,并作为ECMA368和ECMA369标准公布。随后,IEEE 802.15.3a任务组于2006年1月宣布解散。
2006年6月WiMedia联盟推出ECMA-368标准定义分散式系统的PHY和MAC层,同时又提出规定MAC-PHY接口的ECMA-369标准供ISO讨论。随后WiMedia标准被WUSB有关组织、W1394有关组织和蓝牙特别兴趣组等采纳。
2007年3月,WiMedia联盟的MB-OFDM标准最终通过ISO认证,正式成为第一个UWB的国际标准,而另一个提案DS-CDMA事实上已经被放弃。倡导DS-CDMA提案的阵营UWB论坛也随着摩托罗拉和Freescale的退出而宣布解体,但是其成员Freescale和Belkin等仍然在推动自己的“Cable-FreeUSB”的生产和发展。

支持组织 UWB论坛(UWB forum) 多频带OFDM联盟(MBOA),WiMedia联盟
组织目标     通过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和规范,以确保不同厂商UWB产品的互操作性。     通过在UWB标准和多提供商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统一,以及UWB商业化的市场发展促进UWB的快速使用。
重点厂商     飞思卡尔、摩托罗拉、XtremeSpectrum、Pulse-LINK     德州仪器、英特尔、微软、诺基亚、三星、索尼
标准特点
这一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同时使用整个1.7GHz。
一种单载波UWB方案有两个可用频段:低频段和高频段,UWB信号可以通过对载波的调制,在这两个频段之一传输,或在这两个频段同时传输。为了避免与UNII频段系统的干扰,两个频段之间的部分没有利用。该方案与传统的通信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具有UWB的特点和优点。
多径效应相关的时延将导致符号间干扰,这一特性是单载波方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要克服多径衰落干扰影响,信道所传输的最佳信号形式也应是具有白噪声统计特性的信号形式,而PN序列周期愈长,接收端同步所需时间必然加长,因此在信号设计时应当合理选择。另外,单载波方案传输带宽大,对应接收部分需要快速转换电路。
基本思想是多个波段分时使用,波段之和为1.7GHz。
OFDM技术属于多载波调制技术,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并且各个子载波并行传输。在OFDM系统中,将可用的频段分为多个子带,每个子带带宽大于500MHz,由多个正交的子载波信号“堆积”成一个UWB信号。
每条链路都可以独立调制,因而系统不论在上行还是在下行链路上都可以容易地同时容纳多种混合调制方式。由于信号包络的不恒定性,使得该系统对非线性很敏感。对OFDM系统,在一般的衰落环境下,均衡不是改善系统性能的有效方法,因为均衡的实质是补偿多径信道特性。而OFDM技术本身已经利用了多径信道的分集特性,因此该系统一般不必再作均衡。
其他优势     标准成熟较早,产品上市较早。     蓝牙SIG同意加入UWB定义 USB-IF采用WiMedia联盟规范作为CertifiedWirelessUSB的基础 2007年3月,ISO正式通过了WiMedia联盟提交的MB-OFDM标准。
UWB相关组织的成长

2002年,WiMedia联盟成立,由消费者电子,移动装置,个人电脑以及软件的生产商组成。
2003年6月,多频带OFDM联盟(MultiBand OFDM Alliance,MBOA)成立。主要厂商有:英特尔、HP、飞利浦和诺基亚等。
2004年1月,多频带OFDM联盟(MBOA)将建立一个正式的特殊利益集团(SIG)来推动近距离高速无线通信UWB技术。
2004年2月,英特尔在IDF论坛与数家业界领导厂商宣布成立无线USB工作组,并表示将无线USB与UWB技术结合,为用户提供高速的无线连接、安全性与易用性。无线USB工作组的成员包括英特尔、杰尔、HP、微软、NEC、飞利浦半导体以及三星电子等。TI希望与英特尔联手,让IEEE承认基于多频OFDM技术的UWB标准,从而对抗以摩托罗拉为主的基于CDMA的UWB标准。
2004年2月,UWB论坛(UWB forum)成立,以对抗英特尔为首的WiMedia联盟。UWB论坛成员包括旨在推动直接扩散方式的UWB传输技术(DS-UWB)标准制订进程的企业和团体,飞思卡尔、摩托罗拉和Pulse-LINK是其核心企业。
2005年3月,通信规格“WiMedia”相关业界团体与旨在推进UWB传输方式标准化的“多频带OFDM联盟(MBOA)”宣布合并。MBOA这一名称将来有可能不再使用,而统一采用“WiMedia”。
2008年7月,索尼、三星、日立、摩托罗拉和夏普等巨头宣布成立家庭无线数码界面组织(WHDI)。


UWB在中国
2004年9月,首届中国超宽带无线技术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海尔展示应用UWB的高清电视。
2005年11月,由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联合主办,南京邮电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承办的“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UWB'05)”在南京召开。
2006年10月,WiMedia联盟中国分支机构在北京宣布成立。
2006年7月,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发布《UWB和TD-SCDMA系统的干扰分析研究》报告。
2008年9月,在杭州东部软件园举行的中国无线个域网标准组第十一次工作会议上,中科院微电子所针对OFDM超宽带物理信道划分的提案从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最终被标准组完全采纳,成为即将出台的中国超宽带标准的物理信道方案。
2008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副所长胡坚波在第八届中国无线技术大会上指出:“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RFID和UWB的融合将会给未来的无线通信技术带来非常大的活力。”
2008年10月,2008年WiMedia超宽带中国高峰会议召开。

曾经的预测数据
ABI:2007年全球基于UWB的电子产品和芯片组的出货量将达到4500万个。
Parks Associates:2008年将有1亿5000万台装置采用UWB技术。
In-Stat/MDR:2005~2008年UWB设备将以每年400%的增长率增加。
Unstrung Insider:2007年全球基于UWB的电子产品和芯片组市场会增长到6.3亿美元。
富士CHIMERA总研:2012年支持UWB的芯片全球增至2007年的190倍,达950亿日元。2009~2010年将配备到大部分笔记本上。此后,进一步配备到多功能打印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硬盘、投影仪等电脑外设上。2008年UWB支持芯片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0亿日元。
In-Stat:2007年交付了近10万WUSB设备,2012年,总数将超过1.9亿。
ABI Research:到2011年,UWB也将进入MID市场。
IMS Research:2011年家庭娱乐用UWB出货量将从2007年的270万个增长到近1.04亿个。
Alereon:2007年UWB产品出货量大约为2,000万个,2008年达到8,500万,2009年为2亿。
UWB技术成果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Northern Sky Research(NSR)的报告显示,2006年是UWB技术从研发到推向市场的重要一年。2006年以前,UWB相关企业和组织主要在从事技术的研发;而2006年以后,UWB的相关产品已经在全球大量涌现,并陆续进入市场。
2003年1月,Philips和GA联合开发出速率达480Mb/s的UWB芯片组,并支持IEEE802.15.3a标准。
2003年2月,PulseLink公司推出了传输速率达400Mb/s的UWB芯片组。
2004年1月,三星展示了采用飞思卡尔UWB XtremeSpectrum芯片组的无线电视广播系统。
2004年5月,日本的情报通信综合研究所(NTCT)试制的UWB无线传送装置实现最大320Mbit/秒数据传送试验。
2005年1月,飞思卡尔展示基于摩托罗拉手机,采用“XS110”UWB芯片组的同种试制机型。该芯片组由采用130nmCMOS技术的2个芯片组成,利用3GHz~5GHz频带,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it/秒,工作时的平均耗电量低于50mW。
2005年2月,飞思卡尔试制出与三星电子共同开发的配备UWB收发功能手机。手机依然采用飞思卡尔的UWB芯片组。
2005年5月,飞思卡尔展示业界唯一实现正常操作的UWB方案。其中包括UWB XtremeSpectrum芯片组、移动平台架构MXC以及视频技术的i.MX21的应用处理器。
2005年12月,NEC面向UWB的RF收发IC,为OFDM方式IC,可用于将USB2.0无线化。
2006年1月,WiQuest开发出最大数据传输速度达1Gbit/秒的UWB收发芯片组。符合WiMedia联盟物理层及MAC层传输方式,可用于旨在实现无线USB2.0接口的“CertifiedWirelessUSB”。
2006年1月,Intellon与Wisair演示了将高速电线通信(PLC)与UWB组合在一起的家庭内部网络,房间之间的网络采用PLC,房间的万能插口和个人电脑之间通过UWB联接起来进行HDTV影像信号传送。
2006年5月,阿尔卑斯电气展出了UWB通信模块,并进行了影像传输演示。该模块依据多频带OFDM方式WiMedia联盟规格。此次共开发了用于通信终端和主机端的两种模块。在2~3米的距离时,最高传输速度为480Mbit/秒。
2006年7月,日本YRP泛在网络研究所和日立制作所中央研究所联合开发出了使用脉冲方式UWB进行通信的超小型无线标签“UWBDice”。UWBDice在边长1cm的正方盒中集成了1cm见方的主板、天线底板和钮扣电池,主板上配置了控制用的微控制器和UWBRF芯片。
2006年8月,日本YEDATA开发成功了利用UWB的“WirelessHUB”,采用自主标准。
2006年8月,Fractus开发出了在天线方向图中采用分形结构的UWB天线,
2006年9月,欧姆龙开发出了供UWB使用的树脂材质小型天线,
2006年9月,Focus Enhancements开发成功了面向家电设备的UWB芯片组“Talaria”。可使用3.1G~7.2GHz的频率收发信息,同时可使用低频带(3.1G~5GHz左右)以及部分高频带。采用Focus自主开发的“DS年OFDM”技术。可将7m--8m远的实际数据传输速度最大提高到880Mbit/秒。
2006年9月,Tzero和Analog Devices开发成功了使用UWB和JPEG 2000的HDMI无线模块。主要应用于数字电视、配有光驱的影像播放设备、游戏机和机顶盒等AV设备。
2006年11月,富士通元件开发了厚度仅0.1mm的UWB天线。
2006年12月,Staccato与SK电信合作,采用Staccato研制的WiMedia规格UWB芯片开发WPAN(wirelesspersonal area network,无线个域网)服务。用途包括“PASN(personalareasocialnetworking,个域社交网络)”、采用近距离无线的各种社交网络服务,便携终端与电视机和个人电脑等之间的连接,以及通过互联网接入点对便携终端的内容发送。
2006年12月,Staccato与SK电信合作实施一项手机UWB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同时用于蓝牙、UWB和多点WiNet服务。SKT将采用Staccato基于ARM9的UWB芯片组,以及Staccato的协议无关(protocol-independent)内核来实施UWB解决方案。
2007年1月,Tzero的UWB技术出现在多家厂商的CES展品中,包括笔记本电脑、高清电视、机顶盒、汽车和小配件等。Tzero和ADI携手推出的无线HDMI(UWB+HDMI)解决方案被海信和华硕等采用。
2007年4月,Ambit/Netwave的UWB缆线数据机为网路电视 (IPTV) 服务提供世界最快的上行/下行浏览速度,给有线电视系统经营业者 (Multiple System Operators,MSO) 留下深刻印象。
2007年5月,Sigma Designs开发出“UWB-over-Coax”技术,利用在家庭中铺设的同轴线缆传输HDTV影像。物理层及MAC层依据WiMedia规格。上层协议使用旨在UWB上利用TCP/IP的“WiNET”。
2007年7月,联想发布的高端商务笔记本电脑ThinkpadT61p,戴尔公司的DellInspiron1720中集成了UWB;美国贝尔金公司(Belkin)则发布了基于UWB技术的新款无线USB集线器。
2007年10月,WiMedia联盟公布了首批经其UWB通用无线电平台(Ultra-Wideband Common Radio Platform) 认证的硅产品。来自WiMedia的八位成员Alereon、Artimi、英特尔、瑞昱半导体(Realtek)、Staccato、Tzero、WiQuest和Wisair的12个平台已经成功完成了该联盟的遵规和互操作性测试阶段。WiMedia获得认证的平台均按照联盟的国际UWB标准(ISO/IEC 26907和26908)经过两个阶段严格测试。
2007年12月,百佳泰(Allion)展示了完整的测试设备,实际展示了WiMedia PHY-EVM/PER、Wireless USB-EVM/Downstream SQ以及WiMedia Platform Debug Solution。
2007年12月,日本YRP UNL(Ubiquitous Networking Laboratory)研究所开发出了支持UWB的便携式基站,为当时全球最小。
2008年1月,Radiient演示世界上第一款UWB无线音频解决方案,可支持高达675Mb/s的数据率。
2008年3月,OctoScope公司的AirHook技术已经将UWB的吞吐量提高到1.6Gbps,足够支持15英尺以外的非压缩HD视频传输。
2008年6月,泰克宣布为新的UWB WiMedia物理层测试规范1.2版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执行方法(MOI),同时为DSA/DPO70000系列示波器发布了一种新版UWB分析软件,向UWB WiMedia 1.2 www.tek.com/wimedia提供了额外的测量功能。泰克AWG7102任意波形发生器和RFXpress信号生成软件为处理v1.0和v1.2及规划v1.5的工程师提供了最佳选择。
2008年6月,Macnica展示了使用同轴电缆的UWB传输系统“UWB over Coax”。该系统使用Sigma Designs的UWB传输芯片组,以约100m的同轴电缆为传输介质,在设备间传输了HDTV视频。实际传输速度约为120Mbit/秒。
2008年6月,Alereon推出面向Windows Mobile和Windows CE嵌入式平台的无线USB方案。Alereon初期双芯片组解决方案,10万个批量采购的单价为13.13美元。Alereon的AL5000产品系列是唯一一款量产的认证无线USB芯片组,可以满足世界范围的频谱要求,包括韩国、日本和中国要求的高层带群。
2008年7月,索尼、三星、日立、摩托罗拉和夏普等宣布采用UWB的无线HDMI解决方案----WHDI,带宽达到300-480Mb/s。
2008年9月,Atmel和苏瑞士黎世应用科学大学嵌入式系统研究所(InES)推出一款UWB收发器,是InES在爱特梅尔AT91CAP9S客制化微控制器上进行个性化处理而实现的。其中,CAP将UWB媒体访问控制器(Media Access Controller, MAC)实现在其逻辑金属可编程模块中,并由在嵌入式处理器ARM926EJ年S上运行的软件驱动。
2008年9月,Staccato推出Ripcord2芯片。该UWB芯片使用了65nm加工技术,在尺寸、能耗和成本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突破。主要针对新一代无线USB应用。
2008年9月,阿尔卑斯电气展出了支持UWB的车载无线通信模块。
2008年10月,Time Domain推出最薄有源UWB证件标签PLUS 2.0 OEM,用于实时定位,外部电池供电,定位精度达到英寸级。
2008年10月,DecaWave发布ScenSor芯片。ScenSor支持IEEE 802.15.4a标准,可嵌入应用于无线接入点,并能在半径20米范围内追踪定位11,000件资产,可精确到10厘米。芯片价格低于2.7美元,加上天线和电池的价格介于4-4.5美元,寿命为10年。
2008年10月,一些家庭办公室UWB产品上架。这些产品主要是无线USB类,是UWB的第一个最主要的市场应用,包括笔记本电脑的内置无线USB、笔记本电脑的无线底座和无线外置硬盘等。
2008年12月,Tzero运用该公司的UWB影像传输技术“ZeroWire 2.0”,实际演示了1080p、60帧/秒、24bit彩色影像的传输。
2008年12月,泰克宣布其UWB WiMedia一致性测试解决方案已被领先的测试和认证中心Testronic实验室采用,提供无线USB互操作性测试。
2009年1月,Gefen发布无线式的类HDMI适配器产品UWB,能够向单一位置发送三个独立的高清影音信号,并且不会有信号丢失和干扰的问题,该适配器能传递的信号距离可达30英尺,零售价不到1000美元。
2009年1月,THX和Radiient联合宣布利用UWB的THX Roomcaster技术标准,可为高品质环绕声音响制造者提供最可靠的解决方案。技术由Radiient研发,运行在3-10GHz频道,不会对无绳电话、Wi-Fi和微波传输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2009年2月,Staccato的Ripcord2系列65纳米CMOS UWB单芯片产品获得WiMedia官方平台认证,达到了最新的SER(Spectrum Extension Release)规格。Ripcord A-200系列也获得WiMedia第一、第三和第六频段组官方物理层认证。同时,Ripcord2和Ripcord A-200都被认证为官方物理层测试床。其他ITLs(Independent Test Labs 独立测试实验室)可以利用这两款产品来进行WiMedia认证测试。
2009年2月,三星开发出全新的无线USB(W-USB)系统级芯片(SoC),工作在3.1-10.6GHz频带宽度,使用COMS技术,包含ARM核心,UWB物理层,SD卡,MMC,NAND闪存等内存控制器,和一个高速USB2.0 OTG(ON-THE-GO)接口。吞吐量能达到480Mbps,平均速度为120Mbps左右。
2009年3月,Atmel推出UWB评测工具包,帮助基于ARM926EJ-S的AT91CAP9可定制微控制器快速开发低成本的UWB应用,价格为8,000美元。
2009年3月,格芬推出一款UWB无线HDMI延长器,可将1080p(24fps)的高清分辨率信号和5.1环绕立体声信号发送达10米的距离,适用于天花板安装的显示器、户外应用,以及任何不想使用延长线的场合。
2009年4月,罗德与施瓦茨公司推出的新型R&S AFQ100B,是研发和生产UWB器件的理想信号源。

文章来源:
http://www.onewires.com/2009/UW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