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鞭泡酒怎么去腥味:横山下有林林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4:07:45
横山下有林林墓 苏州广播电视报 szgdb.2500sz.com (2011-4-2 10:34)     

    ■文/王慰

  缘起:清明期间,新闻综合频道《苏州新闻》将推出“寻访名人墓”专题,探访苏州有历史、有人文、有故事的墓地。

  苏州城历史悠远,不仅有歌哭飞扬的才子,也有慷慨赴死的义士,而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横山烈士陵园,清明小长假,不妨去怀缅下那湮灭在历史中的英魂烈魄……

  每年清明,学生们排着长队,浩浩荡荡从市里的学校徒步七、八公里,前往横山烈士陵园缅怀英雄、祭奠先烈,这是不少苏州人小时候共同的“远足”记忆,那时的生活,似乎总带着一种平静舒缓的味道。

  也因此,横山,对我们来说,并不意味着沉重,而是一次春日里的踏青。

  横山古称“黄山”,直到民国还这么称呼,当时也有“横山”一说,指的却是今天的七子山。不过横、黄吴语里同音,所以也没人觉得有啥不一样的。

  清明前后,烈士陵园里人最多,站在巍峨的纪念碑前,所有的人都会不由自主被那份庄重肃穆所感染,烈士墓穴沿台阶两侧山坡逐层排列,掩映于青松绿柏中。那一刻,不用任何革命口号,光是周遭氛围本身,就蕴藏了一种震摄人心的力量。

  最吸引人的还不是这个,或许是无知者无畏,对当时年幼的我们来说,比高高的纪念碑还好玩的,莫过于零零落落散在横山的野坟堆了。

  古墓残碑,荒冢野坟,这是盗墓小说里极为恐怖的地方,却是孩子们觉得最有野趣之处,躲在草堆里,藏在坟堆后,等同学走近了,呼的跳出来吓人一跳,打打闹闹,密林里尽是孩子追逐嬉戏的身影。

  可老人们却很悲悯,他们说,真格作孽,没有子嗣的坟是野坟,野坟里睡的是野鬼,野鬼也有清明节,上坟的时候,剩一些纸钱烧给野鬼罢,念一句:积点德,给子孙享享福。

  给野坟烧纸叫做斋孤,其实,有没有子孙,坟都只是一抔土,和土地连在一起,人死如泥。

  汪东先生写过一阕《蝶恋花》,其中有两句“峭石悬空笼细雨,横山下有林林墓”,今天因烈士陵园而出名的横山,在苏州历史上,其实也是绕不过去的一页。  《新水浒传》正在电视上热播,靠蹴鞠发家的奸佞小人高俅让人看得直牙痒痒,他逼得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背井离乡,逼得另一位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家破人亡。可很少有人知道,高俅的墓,就葬在横山。

  据《横溪录》,“俅,狎邪小人,又其冢无所考,姑附录。万历间镇人赵应奎葬父黄山北麓,掘地得古碣,书宋高俅墓,下即其冢,仍封之。”

  高俅是如何来到苏州,又如何葬在横山的,已经无从考证,横山野坟累累,他倒是免了秦桧被万人唾骂的下场。

  苏州中街路上有条高师巷,《吴门表隐》原来记载这是高俅晚年所住之地,可他的名声实在太臭,想来巷子里的苏州人不愿坏了自家清誉,就没人认这笔账,高师巷于是归于南宋名臣高定子身上,高俅墓自然也无人再提了。

  另一位葬在横山的大臣滕德懋,则是应该被苏州人铭记的。明初,据说朱元璋记恨苏州人当年苦撑张士诚,害他久攻城池不下、大伤元气,于是对苏州刻以重税。当时,苏州府一府七县田地面积,占全国可耕地面积九十分之一,而税赋却占全国十分之一。

  苏州人滕德懋时任洪武朝户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部长,对于家乡父老,他自然不忍睹其艰辛,于是“以苏赋最重,量减十万”,这下可得罪了皇帝,“论斩,后悉其冤,赐葬。”

  滕德懋的罪,是由于为苏州百姓减去了十万田赋。他死后,朱元璋吸取了“教训”,下诏,有“户部吏不许用江西、浙江、苏、松人”,这个诏令在整个大明朝都被严格贯彻。

  滕德懋赐葬黄山,这应该是朱元璋此后怀柔政策所致,因为明朝的横山,这里不但有寺有塔,还有城堞蜿蜒,风光美景无限。

  而如果追溯更早,横山还是苏州城的第一道防线。591年,隋朝开国皇帝杨素平定江南后,见到苏州城都是肥沃平原,如果被围,无险可守,于是就在横山移郡建城,也就是说,苏州的政治中心,一度迁徙在横山三十多年。

  隋末,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刘元进在余杭起兵,“据吴郡,称天子”,隋炀帝令大将王世充剿之,这便是轰轰烈烈的隋末黄山之战,因王世充在黄山黄亭涧杀降而载入史册。

  在当时,苏州的农民起义军已经准备投降,“世充于通圣寺佛像前烧香为誓,誓不诛杀。吴人闻世充有信誓,一旬之间,归首略尽。”

  可没想到,王世充却因为贪财,斩首了八千余人,挖坑埋于黄山之下,负誓杀降。而他自己,最终也被仇人追杀,终究没有好结果。

  小时候每次去烈士陵园,总要溜到山后去“爬野山”,那一片绿荫里总好像有无尽的探索乐趣。长大了,知道的多了,重又带孩子去寻访先烈,如今再去山谷中一游,见到潭深水请,峭壁倒影,觅景之余,也能发发怀古之幽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