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七夕朱淑真诗意:中国文化概论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3:23:07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 

绪 论 

    “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广义文化: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因此,人类文化学、文化哲学取广义的“文化”定义。) 

    广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狭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关注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有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事象的类型性、文化事象的变异性)

    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文化政策:指在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正因为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

处于平等的地位。

    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中国文化的性质: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两个文化层面——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即文化传统。

    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及其历史阶段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其次,文化是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因此,我们描写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只有在各阶段文化纵向比较的基础上,探求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总结文化发展的规律,才能对民族和国别文化有清醒的认识。

    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前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错误态度的分析: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中国文化的四个类别: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中国地势和地形特点: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自西向东形成三个落差显著的阶梯状:第一个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第二个阶梯是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第三个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历史

上,曾居住过吐蕃和羌人。云贵高原——崇山峻岭,地势复杂,是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四川盆地——西南夷(南);古巴人、氐人、羌人(北);汉人(盆地中央)。黄土高原地带——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蒙古高原——一个草原、沙漠、戈壁交错的地带,历来也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山西高原——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作为亚欧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虽然地形复杂多变,但不失大陆的整体性。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其次是地理通道四通八达,形成了便利的交通。

    气候变化大势:中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相关的蝗灾病虫害等等。著名学者竺可桢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又暖变冷。他将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温暖期(前3000—前1100)、寒暖交错期(前11001400)、寒冷时期(14001900)、“仪器观测期”(1900— )

    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地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而晋北地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广阔地域的人群众多: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中华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在中国,战争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

    “天下”观念:“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

    地缘特征与文化命运:自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就一直存在着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这些北方的少数民族从文献记载看,最早的人群是猃狁,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金以至蒙古、满族等。这些民族除满族外,基本上都是在前一个民族迁徙、草原出现真空状态时,从原来的居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高原主人的。在中原政治兴旺时,它们逡巡于它的周围,学习着中原文化制度,有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徙或内迁;当中原王朝政治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而入主中原,

造成中原固有居民的向南迁移,而他们则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创造者。在短暂的停滞后,文明沿着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温、繁荣。隔一二百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上述的情况再重复一次。虽然这样的反复,已经有许多次,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这就是中原文化在一直带动着各地域文化的同步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地理的历史舞台与文化的悠久: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姿回旋的舞台。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因此每当北方进入民族融合的时候,南方则进入开发的高潮期。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了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广阔的回旋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

    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古代的“九州”: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尚书》之《禹贡》篇]

    形成地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先秦时期几个重要文化区域: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与楚辞文化,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秦汉时期农业与农牧交错区的大致界线: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山西”(关中)地区、山东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史记.货殖列传》)

    唐初南方文化状况的概观:唐朝初年,南方的情况已有较大的改观。丹阳、毗陵、吴郡等地,已经属于开化之地。岭南二十余郡,已经有南海、交趾等荟萃一方的人文、物产的都会。

    地域文化几方面的作用: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1)农忙季节,不征调百姓服役,以保证粮食的丰收;(2)在大池塘捕鱼,不用过密的鱼网,以保护鱼类繁殖。而一些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一般都安排在秋季进行,也是为了保护兽类的繁殖;(3)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时候砍伐,朝廷甚至禁止擅自砍伐山林,并把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森林不受滥砍滥伐的伤害;(4)皇家大量修建大

规模的园囿和灵寝,也对保护环境起了相当的作用;(5)由政府提倡和领导的植树造林运动,使全国进行大面积绿化;(6) 在西北地区广建牧马的场地,使唐朝中期以前的黄土高原地区有良好的植被状态。

    古代利用自然的成就: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

    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被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一些湖泊渐趋淤塞,而最终导致它们淤平的是黄河挟带的大量的泥沙。没有这些湖泊的吞吐作用,黄河的为害更加严重。到了明清以后,黄河夺淮入海,造成了淮河流域的大灾难;而淮河在此以前,一直是一条河床很深便于航运的“利河”。明清统治者片面地保护大运河交通,不从根本上对黄、淮加以治理,最终酿成更大的灾害。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为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黄河由母亲河变为灾难河,固然与自然方面气候变冷、植被不易恢复有关,但无视自然规律“自作孽”的人为因素还是更主要的。

    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桢把从公元1400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寒冷时期。

    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桢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地缘:此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 

    (先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泉)

    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大约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的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

    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是河南省滢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间。以彩陶文化最为著名。

    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间。以黑陶文化最为著名。

    三大文(明)化成就: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的发明者。“五帝”的人物则有相当的确定性,他们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羲和敬顺昊天:传说尧命羲和到四方去测量一年的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闰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

    敬授民时: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按着时节的序列敬奉上天的。日月星辰运行中任何反常现象,都会引起他们的恐慌。然而正式在对“天序”的尊奉、恭敬之中,却有着古代天文学科学实践活动。人们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着把握农时的努力。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夏、商、周的年代:夏,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历时近五百年;商朝始建于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共历1731王;周朝,公元前11世纪的中叶——

    夏文化的重要特征是“遵命”、“近人”而“远鬼神”。

    商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尊神”、“事鬼”,“先鬼后礼”。

    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在一个广大的地域上,在众多的人群中,粘平了他们各自的族姓界限,在相互融合中“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干由此生成,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建立,都仰仗这一基础

    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和意义: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生存的权利。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励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但是考察周人的重农,他们不时仅把农耕当作简单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某种“政道”的含义。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然而,农耕作为一种政道,还有它更深刻的内涵。所以,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经》的《周颂》、《大雅》、《小雅》中,保存了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百家争鸣的特点: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但也有前后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春秋时的思想家,老子像学者,孔子、墨子像老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争辩的论说。(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

    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和各家思想的特征: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孔子的 “仁”和孟子的“仁政”,他们提倡积极入世的观点。

    道家:重要人物有老子、庄子。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齐物”,他们提倡追求个体精神解放的观点。

  法家: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智力国家。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墨家: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墨子的“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

    阴阳家:战国时期的邹衍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德终始”说。他以此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

    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邓析的“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公孙龙、惠施的“离坚白”、“合同异”的争辩,都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它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一实际(即“名”和“实”)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 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 

    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有三条:(1)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将家财在躲闪万以上的郡国豪富和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之家迁往长安附近的皇陵地区;(2)任用酷吏,惩治那些地方的豪侠;(3)“内朝官”地位逐渐取代“外朝官”,皇帝剥夺了丞相的权力。

    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次战争:在汉武帝数十年对匈奴战争中,大的战役有三次—元朔二年收复河套地区的河南战役,元狩二年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及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

    西域:分狭义的西域和广义的西域两种。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汉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的西域,除新疆外,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打击匈奴的后果: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和战后对内附异族的大量赏赐,使王朝经济不堪重负,从而引起内政的变化和内在矛盾的激发,甚至导致王朝的颠覆。 两汉边地民族持续内附,终于导致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

    文景之治:西汉文帝、景帝年间,由于采取了与民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是历史上小农少有的太平日子,史称“文景之治”。

    独尊儒术:在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多信奉黄老之学,从道家“清净无为”思想出发,实行“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治民之策,这样的政治理念特别适宜汉初社会经济恢复时期的现实。但当西汉国力强盛,“清心寡欲”的无为思想就不适宜了。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要“兴太平”,就要制作礼乐,要“改正朔,易服色”要举行封禅大典,大兴繁

文缛节的建置,而儒学最能符合这种要求。所以,在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察举制: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它有许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重学问。像汉代的晁错、董仲舒、公孙宏等皆出于此。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

    分封制向郡县制度的转变: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反复。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的爆发及其平定,标志分封诸侯的做法彻底过时。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有许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三科取士是政治,也是文化行为,对化导社会以文化立身、以学问扬名,有着非常实在的作用。

    两汉经学的作用及变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实行的是内法外儒,安抚与镇压并用的政策。他利用儒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而到汉元帝上台后,提拔了一大批名儒来主政,使得西汉儒生一套宽政减刑、不与民争利的言论不顾实际地得到实行。建国二百年的王朝腐败以十分严重,现在全用“宽政”使得王朝政治如脱缰之马般向更腐败的地步堕落。本来汉代儒学就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的宇宙论模式是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是“五德终始”之说。政治的腐败透顶,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汉家的“失德”该有新王朝代汉的说法渐渐传开来。于是王莽利用这种说法,代竿建立新朝。但王莽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书呆子,他完全按照《周礼》治理国家,所行的大政没有一样切合实际。当时由于天灾人祸,人民无法生存,开始造反,他还只顾和大臣们议制度,以为礼制一定,天下自然太平。所以王莽的失败,是一场经学的失败。东汉建立后,像“尧舜禅让”一类的经论被皇帝“受命于天”的论调代替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谁敢提起过。

    士大夫阶层的养成:两汉独尊儒术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士族阶层的养成。从汉武帝开始儒学之士被提拔任用,特别是元帝以后,经学兴盛,儒学起家的士人开始分享国家的权力和利益。在这个阶层身上,有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有中国的政治,作为社会的清流显要,又对时代风尚施以重要影响。许多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与这个阶层有关。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 

    永嘉之乱: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晋永嘉二年(308年),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十六国:西晋之后,初期进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p; 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潮。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宴、王弼。他们倡导玄学,竞事清谈。清谈的内容是谈玄论道,剖析妙理,提倡放荡,是老庄思想的发展。但到稍后的嵇康、阮籍时,因他们极端厌恶司马氏以道德的“名教”欺世,于是标举“自然”大唱反调,在行为上更是放纵,不守礼法,为世人树立了一种名士形象。西晋立国后,一些清谈名士如向秀、郭象屈从于司马氏,著文否定嵇、阮的主张,使玄学完全变成了为西晋统治及门阀利益服务的思想工具。

    般若学:这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代表人物早期有道安,之后有鸠摩罗什及其学生僧肇。

    涅槃学:涅槃意译为“圆寂”, 涅槃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的阶段等。在中国,涅槃学的代表人物是道生。

    《神灭论》:由佛教引起的争论。最富于观念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这场争论以范缜《神灭论》最著名,在诸多争论中也最为激烈。

    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统一西晋王朝的旋生旋灭,是大一统帝制文化阶段性走到尽头的结果。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实际上是曹魏以来皇权建立不合法理的恶果。八王之乱争夺皇权,弄到家族内部骨肉相残的地步,实在是政权的“继统”一事上失去了道德的表现。但继统问题的道德沦丧只是结果和表象,深层的原因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根本妨碍着统一王朝的稳固。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奢侈腐朽。所以,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就是:从西汉重儒术起,几百年培育起的一个对维系社会政治有重要职责的阶层,到汉晋之际,已经被权力腐蚀,负不起它应负的政治责任,因此,西晋的灭亡是必然的。

    南朝士族政治及士族文化:东晋是世家大族势力获得更大发展的时期,高门大族完全掌握了政权。东汉以后,是士族操纵地方权力,经西晋到东晋,中央权力几乎都操纵在大族手里。大族在政治及其他方面的得势更助长了他们的门阀观念,士庶之别,判若云泥。高傲的世家大族有一个心理依据,即他们是书香门第。士族起家于两汉经学,而国家需要经学之士的原因在于平治天下。但因此起家的士族在魏晋之际却发生了转变。他们日益向虚旷的方面发展,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学术、文学和艺术,同时也越发放浪形骸。当世家大族把政务实权避让出去的同时,也更牢固、更出色地把文化大权操纵在自己手里。

    开发江南的过程:长江中下游地区(即一般所谓的江南地区)开发的加快,是从三国时的吴国开始的。东吴政府注意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农业和商业也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吴都建业成为繁华的都会。(江南大族阶层也随之出现)永嘉之乱后上百万的北方农民迁移江南,为江南开发带来了生力军。南方的开发,为后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固的经济后方。

    佛教的传播及南北特点: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传入中国。汉武帝通西域,中国与中亚的道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而早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汉魏之际佛教的传播依托的是本土固有的长生不老宗教,魏晋之际,佛教更在玄风大畅的背景下,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从那时起,教义已经为大乘经论为主。大体而言,魏晋南北朝佛教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

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槃学为主。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是有南北之分的。在南朝,皇帝和士族对佛教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北朝“偏于教”,其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所说的去修行,以摆脱轮回,所以特重禅法。(在北朝是寺院经济妨碍国家利益,在南朝则表现为义理的冲突)

    南北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不仅是北朝的现象,也发生在南朝境内各民族之中。中原人群的南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程,也正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开发所至,也就是融合所至。北方边地民族内迁的过程同样也是融合的过程。十六国时代许多政权的建立者,都对中原文化有较深的熏染。就在混乱的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政权就已经开始仿照汉族王朝的政治文化模式,建立自己的国家体制,提倡文教。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地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  

第四节 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 

    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是隋、唐朝廷行政机构。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是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统称尚书,各司其职。

    科举制:科举制是隋唐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新制度。大致分为制科和常科两类,制科有皇帝临时安排,以待非常之才,官员和平民子弟都可参加。常科基本每年一次,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等六科。其中进士一科要考经典、诗赋和时务策论,难度大、录取率低,中举后前程却好,所以特别受士子重视。

    唐朝的北方文化背景及其作用:(1)尚武精神。唐朝精良的府兵以北方传统为背景。从北朝带来的尚武精神和能征善战的习性,是唐朝建立赫赫武功的重要原因。(2)开放的民族政策。(3)崇佛教与重诗文。

    唐朝在民族关系上开放精神的体现及给北宋带来的影响:不论是对边地民族还是异国之人,唐朝基本能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一视同仁。心态开放决定着唐王朝在处理与边地民族关系上,采取宽松的方式。唐王朝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导致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在东亚前所未有的以强大的唐朝为中心的部落民族大联合,以及日益高涨的学习唐文化的运动。唐代的边疆民族政策带来的历史结果,是北宋立国的艰难,北方的辽、西北的夏,使它的边疆压力十分沉重。安史之乱及随后的藩镇拥兵自重,致使北宋王朝忌讳武人。外有并立的敌对政权,北宋不得不大量养兵;忌讳武将,又养就了一个庞大的食禄阶层。两者及其他奢侈浪费,造成北宋财政的极度困难。这又引发了改革的浪潮并激起士阶层剧烈的党派之争。

    两税法:中唐时期制定的赋役制度。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施“两税法”,它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了多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收关系。两税法的实施,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后来两税法历代相沿,至名不改。

    两税法的作用:不仅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它还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

的改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

    中唐时期:从中唐起,知识分子的思想所系明显变化。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争文化正统的意识,一是更关注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

    古文运动:是中唐时期一场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主要倡导者是韩愈、柳宗元,参加者有李翱、皇甫湜、刘禹锡、白居易等。其主旨是为了恢复和发扬先秦、两汉散文质朴流畅的传统,使散文更适宜于叙事、说理和抒情。因为先秦、两汉的时间比六朝更古,所以,文学史上称这次运动为“古文运动”。

    新乐府运动:新乐府是一种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在中唐,经白居易、元稹的大力倡导下,加上李绅、王建、张籍等一批诗人的积极参与,形成一场规模不小的诗歌运动,史称“新乐府运动”。它以“但歌生民病”为宗旨,实际是有意恢复《诗经》和汉乐府开辟的文学传统。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企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保守派(旧党)的固执反对,新法推行迭遭阻碍,总的来说推行新法是失败的。

    新党旧党的分歧:北宋有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试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属于新党,以“扰民”、“生事”、“与民征利”为理由反对这种变法的为旧党。新党代表士大夫积极有为的精神,旧党也不能简单视为“反动”。两派的分歧产生于对现实的不同理解。

    理学:理学是北宋兴起的一门学问。它以阐发孔孟学说中天道性命内容为主,讲究成贤成圣。理学代表人物在北宋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在南宋则有朱熹、陆象山。他们要复兴儒学,就是要从精神的层次救败。像先秦儒家一样,他们承认人性中有道德的根源,这根源就本于创生万物的天地。成贤成圣就是要修养成一种成天地合一的“天地境界”。但这境界不是要出世,也不是要逍遥,而是像天地那样“曲成万物”,也就是本着一种大公精神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南方经济的高涨:(1)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南方转移。在南方的长江中下游流域,“进入全面开发耕地的时期”,显示着实行新税法对农业开发的刺激作用。中唐以后,水稻业、经济作物,还有盐业、矿冶业,南方都有长足发展。(2)生产的高涨一定带动商业贸易和都市文明的发展。在许多交通要道,集市贸易空前发展,大运河和长江沿岸及东南沿海大都市纷纷出现,十分繁荣。长安、洛阳、开封、扬州、成都、广州等都是当时著名都会,而且扬州、成都、泉州、明州等城市,都是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达起来的,是富甲一方的经济中心。

    市井文化的兴起:城市不仅积累着财富,也荟萃着人文。市井文化方方面面,其中最适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新文艺的兴起,最能观察当时社会文化之一斑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宋进入“黄金时期”。戏剧的发达同样令人瞩目。  

色目人: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二等人,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色目人包括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欧洲人。他们归顺蒙古人最早,所以,元朝政治深深打上了西域商人的烙印。

    南人: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最低下的一等人,即四等人。南人就是南方最后被蒙古人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

    回回:它是元朝进入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相互学习后,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现在称回族。

    孟德高维诺:孟德高维诺是13世纪末期意大利方济各会士。1291年他乘船到达中国泉州,数年后又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今北京)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

    八思巴:西藏喇嘛教萨迦派的领袖,被忽必烈奉为国师,除“做佛事”,为皇帝及后妃传授佛戒外,并在宗教、文化等方面备皇帝咨询。朝廷又设宣政院,让八思巴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事务,加强了中原与西藏地区的联系。

    儒户:元朝社会阶层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名目“儒户”。这是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等同等级,可以免除赋役。

    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在元朝,原来辽、金统治下的臣民被通通视为汉人,久之他们之间原有的区别消失了。部分进入中原的蒙古人逐渐变为农业居民,在元朝中原统治崩溃后,改用汉姓,也融合在这北方新形成的汉族之中了。今天北方人大多是元朝新融合成的汉族后裔。同元朝征服者一起进入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学习,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所有这一切都表现出元代民族融合不同以往的特色。

    基督教与穆斯林的传入:1291年,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孟德高维诺乘船到达泉州,数年后又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今北京)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另一位意大利方济各会士鄂多立克也曾到达北京,在那里建立教堂,据载信教者高达三万余众,受洗者有六千人。伊斯兰教在甘肃、新疆、云南及在北京等地的广泛传播,也是在元朝开始的。特别是甘肃、新疆一带,作为西域的一部分,那里曾经是佛教东传的地方,现在则变为穆斯林世界。

    元朝政治及经济政策: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在地方设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省之下还有路、府、州、县各级行政机构。元朝在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在北方的生产的恢复。蒙古人是在南方经济持续高涨的情况下入主中原的,元朝统治伤害了这一势头。在北方,元朝恢复经济的办法是广开牧场,实施屯田;大多数土地是强夺民田而来的。在这些土地上盛行的是农奴制。在江南,原来属于南宋的官田变成新王朝的官田,强占土地的现象同样严重。但元朝统治者从不贱视商业,相反特别优待和利用色目商人。他们利用的商人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对“战利品”的掠夺行为。

    利玛窦:西方基督教传教士,明朝时进入中国传教。

    徐光启:明朝著名科学家,有农学著作《农政全书》。

nbsp; 一条鞭法:它是明朝张居正实行税制改革的名称。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众多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简化手续。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摊丁入亩:它是清朝的一种赋税制度。“丁”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入亩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因为康熙五十年以后出生的人口不纳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税监:明朝万历皇帝曾派亲信太监到全国各地做“税监”,所到之处,工商业者被弄得断绝生计,在苏州、潮州、景德镇及锦州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税监的起义。

    朱元璋出身与明初政局的关系:朱元璋是位下层农民出身的新朝皇帝,在他缔造明朝政治规制时,受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蒙古贵族政治的混乱给他的教训;一是他贫苦乡村生活所经历、见闻的官吏鱼肉小民之事,给他造成的心理影响。前者使他极度专权,后者使他对官僚阶层极度地不信任;替农民做主,是贯穿朱元璋二十余年皇帝生涯的主导倾向,他是一个农民意识强烈的皇帝。有鉴于元朝宰相的专权,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和元以来的中书省。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将原中书省在地方上的权力分割为三,设主管地方行政的承宣布政使、负责监察的提刑按察使和负责军事的都指挥使。这影响了明朝乃至清朝政治。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东西方的相遇,是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流。西方人狂热的普救主义宗教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着特殊作用,因此继商人之后东来的是基督教士。(西方教士,明朝以利玛窦,清朝以汤若望、南怀人最为著名)除宗教典籍之外,大量西方天文、历算、物理方面的著述及钟表和天象仪器、火炮制造术传入中国。传教士的影响不仅在一般民众,也在士大夫阶层。在18世纪趋向高潮的中西交流中,西方世界受惠更大。在18世纪,西方形成过一个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的高潮。中国的养蚕和陶瓷技术大约在1705年传到欧洲,此外还有大量的花草、树木品种。除此还有观念层面的内容。

    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重农抑商的国家观念,具体的表现是国家商税繁重;政治上腐败导致的经济上的以权谋私。

    明清利用民间宗族关系加强统治的表现:明清两代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少皇帝在文化上都是泛道德主义者。一般的文教政策,是重儒教,表现在地方上就是特别注意将民间宗族组织与政权相结合,结果是专制精神贯彻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明清两朝更看中宗族关系在社会治安、收取赋税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清朝则大力提倡“移孝作忠”,利用宗族道德对普遍的民众进行控制。同时,族长权力也因政权的支持而变得牢固,其结果是朝廷的专制与宗族的专制联成一气。

    王阳明:明代著名哲学家。因为他把“心”当作宇宙万物之本,所以,他的理论被称为“心学”。心学的宗旨是“心即理”、 “知行合一”、“致良知”。也就是说,只要注意自己的内心修养,即可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这种理论,明中叶后影响很大。

    文字狱:清朝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多发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熙朝的文字狱主要针对那些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人物及著作,但《四库全书》编纂的进行,从搜集来的图书中,他们发现了大量对清

朝统治不利的东西,于是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文字狱更加残酷。文字狱使清朝的知识分子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中去了。

    乾嘉学派:清朝实行文化高压政策,为使知识分子不问政治,走纯学术研究道路,让学者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考订、校勘、辑佚、注释,由此考据学大盛。这一工作在乾隆、嘉庆年间最兴盛,被称之为“乾嘉学派”。

    明朝士大夫群体的分野及学术活动:明朝士人群落基本可以分为正统与非正统两大分野。此处正统与非正统之分主要指生活道路和思想状态。生活道路上的正统派指那些走着唐宋以来科举仕途老路的群体;思想上的正统则或是信仰程朱或陆王之学的人士。非正统一流有不少也是仕途中人,区别的是他们不只在官场中兜圈子,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当时的生产科技及其他有关国计民生的事业上去;还有一些文人处于下层,但不少了不起的文学、科技名著都完成于他们手中。道德意识浓重而又伴随着异端思想澎湃,是明代思想文化的明显特征。

    清初三先生的思想与著作:明朝的灭亡,对仁人志士产生了强烈的刺激,所以在明末清初有以“三先生”为代表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以孤臣孽子之心反思宋明以来的心性之学,反思整个中国历史,著有《船山遗书》。顾炎武曾长期到西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等,其重文献考据的方法,为后来的清朝“乾嘉学派”奠定了基础。黄宗羲著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在《原君》一文中,痛斥封建皇帝是万民痛苦之源,显示出可贵的民主色彩。

    明清之际学风变化的原因:明朝的灭亡,对仁人志士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以明末清初的 “三先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再者,清王朝实施文化高压政策。但清朝学风的变化还有着学术史本身方面的原因。明朝的灭亡,教训了人们不能只是空谈性理,还应该博学以致用。正是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考据之风渐渐兴旺起来。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了大量的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因为这样的工作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以称之为乾嘉学派。这一时期的学术成就,对后代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是有很大帮助的。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生产经济文化 

    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经济的多元文化因素: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除此之外,还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

    社稷: “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后来用“社稷”代表国家。

    农耕自然经济:依靠种植农作物以自给自足的经济。

    中国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1)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    农耕灌溉文化:农耕灌溉是中华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

    农耕灌溉文化的主要部分: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粱、玉米、谷子、裨子、豆类,以犁耕为主和井渠双灌等。南北方的农耕文化也具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二十四节气文化。

    农业岁时历法的文化价值:至西汉中期,历法定型,二十四节气同时确定下来,成为统一的历法定制。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动变化所制定的一种计时方法。每到重要的节气来临,当朝皇帝都要亲自举行农耕示范意识,表示启动全国的农耕生产。两千多年来,我国的农民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业生产生活,促进了农业社会的发展。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农书对农耕文化思想的概括:在我国古代,出现了许多农书,这些农书对古代农耕操作的经验和农学思想做了阐述,标志着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文化思想正在得到归纳和整理。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汉崔寔《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陆龟蒙《耒耜经》、宋陈敷《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祥《补农书》等。这些书的内容,包含了官方生产管理和地方生产知识两部分的内容,并概括了一些基本的理论思想和操作方法,表现了很高的文化意识。其中,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以下几点:第一、统筹水土利用规划;第二、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第三、“荒政”思想;第四、人力胜天说。

    农政思想的历史地位: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因为国家经济即农业经济,社会生产即农业生产,所以在上层文化中,形成了一套农政思想。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

    “政绩”观: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作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

    “勤农”观: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

    (唐《开元占经》和《四时纂要》是比较重要的农政文献)

    我国商业发展的过程:在商周时期,我国市商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开始使用货币。春秋时各国都城均设置了市场。战国时商业都市崛起。秦汉以后长安、洛阳等地以形成商业网点。到唐代以出现专卖店。宋元以后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至明代中叶,我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商业经济更加显示其活力。

    我国民族商业的两个文化特点:一是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内贸活动频繁,商路通达,推动了各民族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二是中国与东方邻国和西方国家对外贸易的兴起,历史悠久,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

    传统市商贸易的文化特征:限于农业生产经济框架内的发展,也使我国的民族工商业更富于农业文化色彩,这反而成了一个特点。我国很早就开始管理市商

贸易,并从礼俗制度上,规定了它的经营秩序,这对后世的商业活动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文促商的传统,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今天也有它的现实作用。

    市商贸易的四种模式:(1)市,即集中贸易的场所,明代以后逐渐形成街市;(2)墟,南方把定期的场所称作“墟”;(3)集,北方把约定俗成日期的贸易场所叫做“集”,为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4)会,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庙会不全是官办的,而是官民合办或民间自发的。赶庙会不仅仅是购物,还有朝圣、游玩、娱乐,带有集体性、类型性的民族传统文化事象。

    市商贸易的方式:(1)农商兼营,从业者称摊贩。经营方式是把货物摆在道边、路口或集市地面上,也有推车、挑担或设架放货的。其中有些是以物易物的、与赢利无关的互惠行为。(2)行商经营,即由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商业经营方式,也就是从产地进货,到需地销售。靠行商运销,甚至长途贩运赢利。历史上的徽商、晋商都很有名气,晋商以“船帮”、“车帮”等长途贩运方式,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以至日本、俄国等。(3)坐商经营,即以定点店铺经营,是一种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从前的坐商经营都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相对稳定的劳资关系,形成了一些钱庄、银号、商行等规模教大的贸易集团。

    市商的经营之道:市声;商幌;牌匾、字号。

    商业习俗:敬财神、经销、广告

    工匠集团:手工技术工人,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

    行会组织:亦称行业组织,是手工业者自发组成的同行业组织。其职能是互相共济,保护行业利益,也叫同业公会。(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祖师崇拜、师徒传承、行业禁忌。)

    “匠技”的文化史意义: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三个特点:(1)具有手工艺性,讲究手的巧慧、手的经验、手工的审美效果,肯定用双手实现大脑想法的工匠能力。(2)缺乏大机器生产的合作性,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是小规模的,超出了一定的控制范围扩大经营,产品就会变形。(3)惟一性,指一些手工产品被认可后,人们随之形成比较固定的欣赏习惯;一样的活儿,换了别人干,就不认了。

    民族手工业对农业文化的促进作用:手工业是农业社会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假如没有手工业,中国的民族经济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就不能借助大机器和新思想的力量,向现代社会转型,在世界竞争的轨道上就无法提速。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 

    (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文化)

    民居:民居是承担居住、祭祀、婚姻、财产分配、权力继承、家庭义务和社会职能的场所。

    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居住方式、居住建筑格局和仪式。

    居住方式:我国的居住用房主要有五种形式;半穴式、井干式、干栏式、石室、土木结构或土石结构式

居住建筑格局:我国古代民居建筑格局的文化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1)确定居室周围边界的院墙。(2)家庭与社会联结的通道,居住的入处、院门,必是神灵的把口。(3)庭院。是院墙与居室之间的空地,是人神相处、人与自然相处的场所。(4)居室。居室建造、使用的原则:一是睡处,二是接神、待友、议事的公共空间——正房。

    居住建筑仪式:选址仪式、上梁仪式、贺新房仪式、使用家具的仪式、搬迁仪式、居住

    仪式。

    饮食:从中国文化史上说,研究饮食,就是研究在中国文化的系统内,人们吃什么和怎么吃。

    饮食的文化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民本思想(饮食,是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组成部分;足食,是让国民吃饱,是传统社会稳定秩序的一项国策);(2)节约粮食:(3)人格教育(4)食疗观。

    饮食文化:饮食行为,从本质上说,不是指个人餐饮的选择,是指共同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基础,指人们在这方面连续重复的群体实践。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仪式饮食;(2)阶层饮食;(3)节日饮食;(4)民间组织饮食;(5)待客饮食;(6)馈赠饮食。

    服饰的功能:服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独有的创造和技巧。服饰起源于双重性格,第一重性格是实用,第二重性格是装饰。(服饰的构成要素是:质、形、饰和画)

    服饰的形制有四种基本类型:第一,衣着;第二,附属装饰品;第三,人体自身的装饰;第四,带有装饰性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用品。

    服饰的自然与人文文化含义: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包括环境标志、性别标志、体形标志、年龄标志。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包括信仰标志、阶层标志、礼仪标志、政治含义、职业标志和审美标志等。

    交通行旅文化的两个组成部分:交通行旅是伴随着人类迁徙的脚印、生产运输的路线和彼此沟通的需要发展起来的。我国的交通行旅文化显示了复杂的内容,:一是民族文明的发展、前进;二是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文化心结,

    我国交通行旅的文化心结:我国交通行旅文化,表现了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文化心结,这主要表现在:(1)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2)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3)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与传承。

    家庭:是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

    家族: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其中包括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

    中国家庭结构的文化要素:我国传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重心的家族体系,姻缘关系服从于血缘关系。家庭成员的地位在血缘关系中找,具体可分为血缘九族制和血亲五服制。孝祭的规定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是同宗。

中国家庭文化管理的要素主要有:(1)字辈谱,这是记忆性的文化链,它表示了家族内部的角色差别和地位等级。绝对地从血缘系统上“论资

排辈”。(2)家谱,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是维系家族文化的经典。(3)家风,是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习,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的习惯法。(4)人生礼仪,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和葬礼。(5)家庭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体,又称家族共同体,它有以下两个主要的文化功能:血缘凝聚力、地缘凝聚力。

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互助;二是生活互助;三是在公共地的建设上实行基层民主制,用以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

社区(与地方圣地)文化活动的特征:对神仙、圣贤所在地的崇拜;交换农副产品;赌胜;吃喝;娱乐。

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1)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跨越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2)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3)社区文化活动可以可以保护地方文化遗产。

第三节 中国的民族科技文化 

传统科技: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是一个历史概念,就广义而言,就是在中国社会中曾存在的各种传统科学和技术成果。

中国传统天文学:中国传统天文学就是天象观测和历法制定两方面的知识和研究。

阴阳合历:亦称阴阳历、夏历,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但设置闰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跟太阳年的平均天数相符合。

中国传统历法的基本元素是日、气、朔三点。

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首先是其应用性;其次是独特的筹算记数法;三是以算术、代数为主,几何学不发达。(保留至今的传统算学知识:七巧板、韩信点兵。)

中国医药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瑰宝。中国医学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对临床医疗经验的归纳,一方面与整体民族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例如神仙方术、道教思想、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宋明理学等,均对中国中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相当深刻的影响。(1)医学:在古代被视作“方技”,它包括、“神仙”、“房中”四部分。后来 “经方”和“医经”逐渐成为传统医学的主体。两汉时期传统中医学的理论筐架定型,直至今日。后来相继出现了一些经典医学著作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两汉时还形成了中医的“四诊”的诊断技术,即望、闻、问、切。其中的切创立了中国独特的脉学理论。从汉到宋,医学理论一剖有了发展,相继出现了关于切脉、针灸以至于法医等专著。明清时代在探索免疫治疗上有重大突破。中国至少在16世纪时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2)我国的药学是传统医学的一部分。西汉时出现药学理论,出现了“本草”一词。中国古代药学又称“本草”之学,主要是记述药物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及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后来的“本草”著作中还附有治疗的范例。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完成了集中药学大成的伟大著作《本草纲目》,这是一部中药学百科全书。

四大发明的内容、发明者与发明时间:造纸术,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印刷术,唐代初年,我国出现雕版印刷技术,宋仁宗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火药的发明至迟在唐朝;指南针,战国时期,我国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到北宋末年,指南针以被用于航海贸易。

四大发明的对外交流:四大发明在我国发明后,均传至国外。造纸术发明于公元2世纪初,公元8世纪传至中东阿拉伯国家,12世纪传至欧洲。雕版印刷创于公元7世纪,公元8世纪就传入日本。活字印刷术创于公元11世纪,自公元1314世纪传至欧洲。指南针在12世纪中国用于航海后,中国商船在印度、南洋和波斯湾一

带活动,于是先是阿拉伯人学会了指南针技术,继直传入欧洲,导致世界市场的出现。火药约产生于公元9世纪末期,公元10世纪先传入蒙古、阿拉伯,13世纪传入欧洲。火药在世界政治、商务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四大发明的民族成就感与历史局限: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为中国和世界的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尽管有四大发明这样的科技成果,但这些发明创造始终未成为社会前进的主流。中国古代的许多科技发现都无法得到社会的推广和应用,往往出现中断、失传的现象。这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性质和制度分不开的。  

第四章 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的伦理政治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 

制度文化: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留存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宗法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周代。周王自称天子,周朝王位的传递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王自称天下的大宗,是同姓贵族的最高家长,也是政治上的共主,掌握着国家的政权与军权。

宗法制的特点:宗法制的特点在于,一方面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

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三公九卿:秦朝统一之后,建立起来的中央官吏系统。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有九卿分理中央事务。

三省六部制:隋唐以后,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三省同为国家最高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等政务。六部为行政事务的职能管理机构,六部隶属于尚书省。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表明了传统社会中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成熟。

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的系列变动,土地兼并战争到处发生。在大国吞并小国之后,政府者大都将小国变成县郡,以隶属于自己的行政系统之下。这种郡县制在战国时代,以成为各国国内一般行政区划。秦汉时代以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建立起天下一统的王权体制,君主集权达到空前的高度。

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秦汉以后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皇帝总揽天下大权。封建帝王全面控制着行政、财经、司法、军事等国家权力;第二,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第三,严密的人身控制。(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是专制王权严密控制人身的最重要措施。什伍里甲制度是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 

家天下的含义:宗法观念对王权政治的最大影响是它确立了绝对君权下的“家天下”的政权模式,使传统中国的社会政治出现“家国同构”的格局。

宗法观念对秦汉以后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家天下”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宗法制度原则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第二,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第三,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家国一体、父权与君权结合的政治结构,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形成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1)它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持久凝聚力的精神保障

,也是中华文化历经磨难而未中绝的文化动力,是中华民族从分裂重新走向聚合的社会基础。(2)宗法制度原则与君主制度的结合,也给中国文化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在伦理政治的限制之下,人们固定在一定的名分之内,循规蹈矩是社会对个人的一般要求,易于养成唯上、唯书、唯亲的被动性格,人们大多缺乏文化创新的活力。

宗法制与王朝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植于农业社会的宗法制度与宗法观念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们是王权政治的沃土。一方面,在王朝出现危机的时刻,宗室贵族每每自觉地担当起匡扶社稷、复兴王朝的政治使命,使家天下的王权政治模式得到不断的复制与再生。在中国古代,皇室贵族拥有封地与优厚的待遇,人口众多,他们对外有一致的家族利益。而一般臣民习惯于视皇族为国家利益的代表,在国家出现危机时,皇室宗亲自然成为他们拥戴的目标。西汉末年刘秀就是依赖王室后裔的特殊身份而重建汉家天下的。另一方面,在宗法文化的浸染下,人们将家天下的王权政治视作天经地义的统治模式,不仅旧贵族要重建家门,就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也模仿着旧有的宗法模式,构建新的王朝。两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王朝国姓屡经更迭,王朝政权模式却一如既往,宗法制是维系王朝政治的重要力量。

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科举制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汉代)察举制——(曹魏)九品中正制——(唐代)明经、诗赋取士、行卷——(宋代)策论

察举制:汉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举荐贤士。这种由地方官僚察访人才,向朝廷举荐的方式,称为“察举”。汉代察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它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的出现作了重要的铺垫。

九品中正制:在曹魏时期建立的一套较察举制度严格的选官制度。中央在各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人士,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九品中正制从其本质上看,同样维护的是士族的利益。

明经科:在于察举通晓儒家经典的人才,东汉开始设置。隋唐以后,汉代察举考试中强调的儒家经学仍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诗赋取士: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是进士科,进士试主要是诗文,是一种文学考试,因此唐代崇尚文学成为一代风气。在诗赋取士的利益驱动下,唐人创作热情高涨,唐诗时代的形成与科举制度有相当的关系。

行卷:唐代的科举考试没有后代那样严格,考前的举荐相当重要。为了获得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的赏识与推荐,士人们在应试前,带着自己平时所作的诗文投献给名公巨卿,这种诗文称为“行卷”。

科举制的特点: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与前代选官制度比较,具有以下三个显明的特点:一、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试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推荐;二、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三、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声名德望以不再是任职的主要依据。

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在科举制度之下,古代中国建立起稳固的文官体制,这种文官考试制度在人类制度史上有着重要的开创意义,它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科举制造就了文官政治,文官政治又培育了一个超越地域、家族与军事势力的知识阶层,这一阶层的利益、活动都与中央集权相联系,因此科举考试的价值导向与精神意旨对社会文化形态发生着直接的影响。(1)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传统文化。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动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的

优秀人才。这是其正面作用。(2)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知识阶层在科举制的牢笼之下,缺乏主体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这是其负面作用。

法律:是由国家统治者为协调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秩序而创制出来的带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

(商朝的《汤经》大概是中国最早的国家法律,西周有《九刑》、《吕刑》,郑国子产铸《刑书》开创了公布成文法的先例)

《法经》:战国时期,在各国普遍制定与公布成文法的基础上,魏国李悝对诸国的成文法进行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唐律疏义》:唐高宗命长孙无忌对《唐律》进行考证、疏议,著成《唐律疏议》一书,公元454年唐高宗颁行《唐律疏议》。它是汉代以来对于法律注释解说的集大成著作,它具有与法律同等的效力,是儒家经义法典化的范本。

“春秋决狱”:从董仲舒开始即以《春秋》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律,《春秋》经义不但成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性甚至还高于法律。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第一,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第二,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重要地位;第三,皇权至上,法自君出;第四,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性: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其一,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其二,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其三,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

第二节 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俗规约 

传统礼俗规约的起源:作为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与规范的礼俗规约,它起源于人们群居的社会需要。传统的礼俗规约有着鲜明的农业—宗法社会的特色。

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传统礼俗的核心是保障宗法伦理关系,因此传统礼俗规约有着鲜明的伦理色彩。其特点是:第一,传统礼俗的等差性,严整的的礼俗制度维持的是不平等的社会秩序;第二,传统礼俗的调和性,注意等级之间的协调;第三,传统礼俗的规范性,这是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礼俗对社会生活的规范是通过礼义原则与礼俗规制的内外结合实现的。

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区别与关系:(1)礼起源于俗,但礼不同于俗。两者的区别在于:俗是民众自发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纷繁的复杂性特点;礼是自上而下的一套社会行为规范,其中贯穿着特定的整合社会的理念。礼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2)礼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文化混沌未分时,不存在俗与礼的区别;伴随着阶级分化、文化分层的过程,礼逐渐从原始习俗中提纯出来。礼最初是人神关系的调节,后来扩展到人,最后扩展到社会,成为严格的社会行为规范。

通过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关系,体会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礼制化为民俗,与中国古代家族势力通过家法、族规对礼制的维护有关,古代社会的家礼是国家礼制精神与庶民日常生活的结合。在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下,家族制度上升为国家礼制,然后又由国家礼制下降为民间家礼俗规。

“五礼”:是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约定制于周代。五礼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种。

祭祀典礼的类别:天神、地袛、人鬼

天神祭祀包括天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三种。

地神

祭祀主要包括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等。

人神祭祀主要有宗庙祭祖、祭先王先师等。

冠婚礼的意义:周公六礼、冠礼

“周公六礼”,古代贵族婚礼的六道仪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冠礼是古代的成人礼。

皇家贵族礼仪的文化特性:皇家贵族礼制可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不以明示等级尊卑为宗旨,皇家贵族的礼仪活动注意规模与程式,将礼仪过程视为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强化王权,明晰统治集团内的等级与名分关系,礼制成为维系传统社会的强有力的文化纽带。

庶族平民礼俗的轨范性有如下三方面的表现:(1)岁时礼俗的伦理性。岁时节日礼仪对民众的伦理轨范有两重意义,一是自然伦理属性,二是社会伦理属性;(2)人生礼俗的家族性,人生礼俗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在个体的人生礼仪上,有着浓厚的家族色彩;(3)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礼俗规范具有一定功能。

家训族规的规范功能:一是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二是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三是以劝戒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

庶族平民礼俗与社会上层礼制的关系:民间的礼俗虽然在形式与内容上与贵族礼制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首先,它们来源于同一文化母体,所依托的是同一宗法社会结构,贵族不过是特殊家庭,皇帝是特别的家长,贵族社会的礼制精神,以及相当比重的礼仪行为都是从家族文化中产生出来的,如“亲亲”、“尊尊”等宗法原则,一直是传统社会礼法制度的思想基础。其次,统治阶层非常重视礼仪的示范作用,以严格的礼制规定,与公开盛大的礼仪形式,向社会显示礼法的森严,达到软控社会的目的。因此上层礼法思想渗透民间,家族社会模范国家礼制,制定自己的家法族规。其三,随着社会的变迁,朝代的更替,士庶差别的消失,贵族礼制除保留在统治集团内部外,相当部分俗化为庶民的行为规范,如“周公六礼”成为一般婚俗模式。  

第四章 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的伦理政治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 

制度文化: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留存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宗法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周代。周王自称天子,周朝王位的传递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王自称天下的大宗,是同姓贵族的最高家长,也是政治上的共主,掌握着国家的政权与军权。

宗法制的特点:宗法制的特点在于,一方面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

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三公九卿:秦朝统一之后,建立起来的中央官吏系统。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有九卿分理中央事务。

三省六部制:隋唐以后,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三省同为国家最高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等政务。六部为行政事务的职能管理机构,六部隶属于尚书省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表明了传统社会中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成熟。

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的系列变动,土地兼并战争到处发生。在大国吞并小国之后,政府者大都将小国变成县郡,以隶属于自己的行政系统之下。这种郡县制在战国时代,以成为各国国内一般行政区划。秦汉时代以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建立起天下一统的王权体制,君主集权达到空前的高度。

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秦汉以后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皇帝总揽天下大权。封建帝王全面控制着行政、财经、司法、军事等国家权力;第二,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第三,严密的人身控制。(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是专制王权严密控制人身的最重要措施。什伍里甲制度是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 

家天下的含义:宗法观念对王权政治的最大影响是它确立了绝对君权下的“家天下”的政权模式,使传统中国的社会政治出现“家国同构”的格局。

宗法观念对秦汉以后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家天下”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宗法制度原则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第二,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第三,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家国一体、父权与君权结合的政治结构,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形成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1)它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持久凝聚力的精神保障,也是中华文化历经磨难而未中绝的文化动力,是中华民族从分裂重新走向聚合的社会基础。(2)宗法制度原则与君主制度的结合,也给中国文化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在伦理政治的限制之下,人们固定在一定的名分之内,循规蹈矩是社会对个人的一般要求,易于养成唯上、唯书、唯亲的被动性格,人们大多缺乏文化创新的活力。

宗法制与王朝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植于农业社会的宗法制度与宗法观念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们是王权政治的沃土。一方面,在王朝出现危机的时刻,宗室贵族每每自觉地担当起匡扶社稷、复兴王朝的政治使命,使家天下的王权政治模式得到不断的复制与再生。在中国古代,皇室贵族拥有封地与优厚的待遇,人口众多,他们对外有一致的家族利益。而一般臣民习惯于视皇族为国家利益的代表,在国家出现危机时,皇室宗亲自然成为他们拥戴的目标。西汉末年刘秀就是依赖王室后裔的特殊身份而重建汉家天下的。另一方面,在宗法文化的浸染下,人们将家天下的王权政治视作天经地义的统治模式,不仅旧贵族要重建家门,就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也模仿着旧有的宗法模式,构建新的王朝。两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王朝国姓屡经更迭,王朝政权模式却一如既往,宗法制是维系王朝政治的重要力量。

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科举制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汉代)察举制——(曹魏)九品中正制——(唐代)明经、诗赋取士、行卷——(宋代)策论

察举制:汉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举荐贤士。这种由地方官僚察访人才,向朝廷举荐的方式,称为“察举”。汉代察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它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的出现作了重要的铺垫。

九品中正制:在曹魏时期建立的一套较察举制度严格的选官制度。中央在各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人士,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九品中正制从其本质上看,同样维护的是士族的利益。

明经科:在于察举通晓儒家经典的人才,东汉开始设置。隋唐以后,汉代察举考试中强调的儒家经学仍作

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诗赋取士: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是进士科,进士试主要是诗文,是一种文学考试,因此唐代崇尚文学成为一代风气。在诗赋取士的利益驱动下,唐人创作热情高涨,唐诗时代的形成与科举制度有相当的关系。

行卷:唐代的科举考试没有后代那样严格,考前的举荐相当重要。为了获得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的赏识与推荐,士人们在应试前,带着自己平时所作的诗文投献给名公巨卿,这种诗文称为“行卷”。

科举制的特点: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与前代选官制度比较,具有以下三个显明的特点:一、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试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推荐;二、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三、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声名德望以不再是任职的主要依据。

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在科举制度之下,古代中国建立起稳固的文官体制,这种文官考试制度在人类制度史上有着重要的开创意义,它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科举制造就了文官政治,文官政治又培育了一个超越地域、家族与军事势力的知识阶层,这一阶层的利益、活动都与中央集权相联系,因此科举考试的价值导向与精神意旨对社会文化形态发生着直接的影响。(1)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传统文化。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动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的优秀人才。这是其正面作用。(2)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知识阶层在科举制的牢笼之下,缺乏主体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这是其负面作用。

法律:是由国家统治者为协调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秩序而创制出来的带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

(商朝的《汤经》大概是中国最早的国家法律,西周有《九刑》、《吕刑》,郑国子产铸《刑书》开创了公布成文法的先例)

《法经》:战国时期,在各国普遍制定与公布成文法的基础上,魏国李悝对诸国的成文法进行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唐律疏义》:唐高宗命长孙无忌对《唐律》进行考证、疏议,著成《唐律疏议》一书,公元454年唐高宗颁行《唐律疏议》。它是汉代以来对于法律注释解说的集大成著作,它具有与法律同等的效力,是儒家经义法典化的范本。

“春秋决狱”:从董仲舒开始即以《春秋》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律,《春秋》经义不但成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性甚至还高于法律。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第一,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第二,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重要地位;第三,皇权至上,法自君出;第四,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性: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其一,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其二,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其三,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

第二节 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俗规约 

传统礼俗规约的起源:作为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与规范的礼俗规约,它起源于人们群居的社会需要。传统的礼俗规约有着鲜明的农业—宗法社会的特色。

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传统礼俗的核心是保障宗法伦理关系,因此

传统礼俗规约有着鲜明的伦理色彩。其特点是:第一,传统礼俗的等差性,严整的的礼俗制度维持的是不平等的社会秩序;第二,传统礼俗的调和性,注意等级之间的协调;第三,传统礼俗的规范性,这是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礼俗对社会生活的规范是通过礼义原则与礼俗规制的内外结合实现的。

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区别与关系:(1)礼起源于俗,但礼不同于俗。两者的区别在于:俗是民众自发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纷繁的复杂性特点;礼是自上而下的一套社会行为规范,其中贯穿着特定的整合社会的理念。礼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2)礼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文化混沌未分时,不存在俗与礼的区别;伴随着阶级分化、文化分层的过程,礼逐渐从原始习俗中提纯出来。礼最初是人神关系的调节,后来扩展到人,最后扩展到社会,成为严格的社会行为规范。

通过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关系,体会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礼制化为民俗,与中国古代家族势力通过家法、族规对礼制的维护有关,古代社会的家礼是国家礼制精神与庶民日常生活的结合。在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下,家族制度上升为国家礼制,然后又由国家礼制下降为民间家礼俗规。

“五礼”:是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约定制于周代。五礼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种。

祭祀典礼的类别:天神、地袛、人鬼

天神祭祀包括天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三种。

地神祭祀主要包括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等。

人神祭祀主要有宗庙祭祖、祭先王先师等。

冠婚礼的意义:周公六礼、冠礼

“周公六礼”,古代贵族婚礼的六道仪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冠礼是古代的成人礼。

皇家贵族礼仪的文化特性:皇家贵族礼制可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不以明示等级尊卑为宗旨,皇家贵族的礼仪活动注意规模与程式,将礼仪过程视为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强化王权,明晰统治集团内的等级与名分关系,礼制成为维系传统社会的强有力的文化纽带。

庶族平民礼俗的轨范性有如下三方面的表现:(1)岁时礼俗的伦理性。岁时节日礼仪对民众的伦理轨范有两重意义,一是自然伦理属性,二是社会伦理属性;(2)人生礼俗的家族性,人生礼俗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在个体的人生礼仪上,有着浓厚的家族色彩;(3)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礼俗规范具有一定功能。

家训族规的规范功能:一是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二是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三是以劝戒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

庶族平民礼俗与社会上层礼制的关系:民间的礼俗虽然在形式与内容上与贵族礼制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首先,它们来源于同一文化母体,所依托的是同一宗法社会结构,贵族不过是特殊家庭,皇帝是特别的家长,贵族社会的礼制精神,以及相当比重的礼仪行为都是从家族文化中产生出来的,如“亲亲”、“尊尊”等宗法原则,一直是传统社会礼法制度的思想基础。其次,统治阶层非常重视礼仪的示范作用,以严格的礼制规定,与公开盛大的礼仪形式,向社会显示礼法的森严,达到软控社会的目的。因此上层礼法思想渗透民间,家族社会模范国家礼制,制定自己的家法族规。其三,随着社会的变迁,朝代的更替,士庶差别的消失,贵族礼制除保留在统治集团内部外,相当部分俗化为庶民的行为规范,如“周公六礼”成为一般婚俗模式。  

第五

节 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 

古代教育思想的三大基本特征:(1)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2)强调教育的必要性;(3)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把“明德”发扬光大,使自己始终要保持向善之心;要求人们将向善之心推广开来,去亲爱广大的民众;要求人们不懈地修养自己,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大学》提出教育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就是八个学习阶段的具体目标,反映了儒家所设计的从加强个人修养开始,然后推己及人,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程序。其中“格物”是整个教育程序的起点,“修身”是中心环节、关键环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

古代教学的主要原则和方法:(1)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各尽其材。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孔子。(2)启发诱导: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从古到今一直深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欢迎。(3)学思结合:就是要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既重视学,又重视思。学、思结合的原则也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4)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六节 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 

有关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基本常识:

1)文学艺术:《诗经》现存305篇,依据不同的音乐风格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雅、颂的划分,反映了当时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密切关系,体现了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后世又称楚辞为骚体诗)骚体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楚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汉赋和汉乐府民歌是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学样式。汉赋是由楚辞演化而来的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汉乐府民歌则比较贴近当时下层人民的现实生活。唐代的格律诗是中国诗歌形式美的极致,这种诗体字数、句数固定,讲究平仄押韵和粘连对仗,形式整齐,韵律和谐,具有强烈的音乐美感。词的起源,再次反映了中国诗歌与音乐密切关联的文化传统。其他如元代的散曲、明清的章回小说等等,都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样式,它们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2)戏曲:中国戏曲发端于远古时期祭祀鬼神的仪式。后来,经过汉魏时期的百戏,隋朝时期的歌舞。唐代的鼓舞戏和参军戏,已经开始以故事情节为主。北宋时期的“杂剧”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南宋时期,杂剧在宋、金分治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在南宋统治地区出现了以南方曲调作为唱腔的南戏,在金国统治地区则发展成为以北方曲调说唱故事的诸宫调。元杂剧以唱为主,以白为宾,故有宾白之称。元杂剧已经有了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剧本主要由曲词和宾白组成。明清两朝,中国戏曲的发展高潮迭起,成果辉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戏曲虽然剧种纷繁、流派众多,但在总体上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其表演方式的程式化。表演方式的程式化首先表现为角色的模式化,其次表现为动作的虚拟化。 

3)音乐:中国古代音乐在其他艺术的伴随下逐步成长起来的。最初,乐和舞是密不可分的,“乐”

时必有 “舞”,“舞”时必奏乐;乐、舞作为一种姊妹艺术相辅相成,并肩发展。在《诗经》时代,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乐、舞又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传统。战国时期的楚辞、汉代的百戏和乐府民歌、隋唐的歌舞,宋代的词曲等,都和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戏曲产生后,音乐又成了戏曲的必备要素之一。中国音乐发展的另一个特点表现为多民族的融合。周代楚国的地方乐歌就十分流行,并且出现了风格上的高雅与通俗之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后来分别成了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的代名词。秦统一六国后,秦地本土音乐和东方六国音乐出现了大融合,胡地音乐也对秦乐产生了一定影响。魏晋至唐代,南北方少数民族音乐进一步与汉族音乐交融,流行在北方的相和歌与南方的吴歌、西曲相结合,形成了新的音乐形态“清商曲”。此时,还出现了中国佛教音乐。

4)舞蹈:中国舞蹈最初起源于原始人对狩猎、农耕场面的模拟以及向导性表示爱慕的动作。后来,受自然崇拜、神灵崇拜以及巫术的影响,舞蹈便成了娱乐神灵,向神灵祈求幸福的主要方式,从而使原始舞蹈具有了强烈的宗教巫术气息。周代正统舞蹈的巫术气息逐渐淡化,而被赋予很强的教化性质。(当时的宫廷雅乐体系分为文舞和武舞两种)秦汉时期,随着民间百戏的繁荣,舞蹈开始和武术、杂技等技艺结合起来,并不断和异域舞蹈相交流,逐渐成为一种不同阶层人们都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使舞蹈艺术更加丰富多彩。唐代的舞蹈可谓盛及一时,无论是舞蹈的种类还是舞蹈的普及程度都是空前的。可以说,中国古典舞蹈发展到唐代,基本上以达到了顶峰。宋元以后,随着戏曲的兴起,舞蹈逐渐成了戏曲的附庸。从总体上看,中国古典舞蹈主要有三个特点,即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 

5)绘画: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四五千年前,原始社会彩陶上的美丽图案就已经开启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先河。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上的精美图饰,标志着当时的绘画技艺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秦汉时期大规模的宫室建筑,进一步促进绘画艺术的发展。特别是东汉时期,绘画艺术以从专业画工发展到文人士大夫中间这种转变对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佛教绘画美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唐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全面繁荣的时期。在内容上,唐代绘画更加面向现实生活,表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倾向;在体裁上,人物画登上了艺术顶峰,山水画得到了迅速发展,花鸟画也逐渐成为独立的画科;在风格上,异彩纷呈,各有千秋,工笔和写意竞盛,疏体和密体同兴。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在当时兴起了一种现实主义的院体画风。元代是文人画统治画坛的时期,元代画家还明确提出书法入画的主张,强调诗、书、画的结合。明清两代的绘画主要是继承元代的传统,在思想上趋于崇古保守,因循模仿。在民间,以木版画为主的民间绘画得到了蓬勃发展。总的来说,中国画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追求神似,注重意境;二、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三、与诗书、印密切结合。

6)建筑:建筑本来是一种实用的物质产品,但中国建筑却以其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并以其所寄寓的丰富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中国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 

有关古代艺术致用精神的几个重要命题:(1)“诗言志”;(2)“文以载道”(3)“乐以教化”。

中国古

代艺术的致用精神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的具体表现:

1)“诗言志”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现在《诗经》的诗歌创作中,而作为一个艺术命题,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诗言志”的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

2)“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

3)“乐以教化”: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悠久,并且从很早的时候就与道德教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古代艺术的几种重要的审美观念:

1)中和之美: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不能超越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义”。 中和之美突出表现在中国古代的音乐思想中。(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对于促进中国古代艺术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2)尚意追求:《周易》是最早讨论言意关系的历史文献。魏晋时期的尚意追求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魏晋以后,意境和神韵一直是中国古代艺术的追求目标。

3)尊崇自然: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原则。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反映作家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之作。在陶渊明等人的倡导下,追求自然的风尚在晋宋之际出现了一个高潮。膛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游记,这些作品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造化的憧憬和向往,抒发了作者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思想感情。  

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 

第一节 语言文字及其特征 

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现代中国境内使用的语言种类至少有80多种。

语系: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语系之下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再细分为语族、语群、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同层次。

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

我国多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语文平等,即宪法中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汉语使用的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七种工作语言之一。

汉语的特点:(1)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靠词序和虚词表示语法关系;(2)汉语是有声调

的语言,声调是汉语构词的一种手段;(3)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

音节对应多个词(语素)。

汉字的特点:(1)就汉字的表意方式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2)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3)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主要的汉字造字方法:汉字在造字之初,以象形、指事、会意为手段,后来随着汉语词汇的

扩大,逐渐发展出形声的造字方法。

汉字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汉字形体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变化。

对汉语共同语的不同叫法:

1)存在方言的同时,也一直存

在着共同语,汉语共同语一直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共同语的书面语一直以先秦作品为典范。

2)春秋时代,共同语被称为“雅言”;汉代把共同语称为“通语”;元代称为“天下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命以后称为“国语”;现在称为“普通话”。

“域外方言”: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这三种语言,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以至有“域外

方言”之称。

朝鲜、日本、越南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日本借用汉字作为音符,书写日语,形成了日语音节字母;朝鲜创制了谚文;越南创造了字喃。

汉语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汉语文字为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进程中,汉语一直发挥着统一工具的作用。对中华文化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 

语言崇拜:原始人类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它奉若神明,这就是语言崇拜。语言崇拜起源于语言巫术,在巫术中,用咒语就可以降妖除魔,这样语言就有了特殊的魔力。

避讳: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

避讳的主要方式:(1)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删字等;(2)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近义字代讳字;(3)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通过同音字、近音字代替讳字。

“名实”之争: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表示称谓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名词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引起了先秦诸子对“名”、“实”关系的注意。“名”即是指名称、词语,“实”是指“名”所指示的观念、实际。最早提出“名实”问题的是孔子。

在语言和实际的关系问题上,“约定俗成”理论是荀子提出来的。

中国人的修辞观:在言语形式方面,一向存在着追求质朴和追求华美这一对矛盾。

对语言崇拜观念的认识:语言崇拜源于巫术,是一种迷信,这是我们对这一事象本质的认识。但因为它以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行成了许多民间俗信,成为一种礼仪,所以我们又要“入境问禁”、“入乡随俗”,尊重和理解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和习惯,以便和人更好地交往。

从古至今的汉字观念主要有:汉字崇拜、汉字否定和对汉字的多维思考。

河图洛书说:是文字神赐说的一个典型代表。“河图”说认为,汉字是神派龙马、灵龟、凤凰等灵物驮到人间的。“洛书”说龙马之文画成的八卦是汉字之源。

仓颉造字说:是圣人造字说的典型代表。认为汉字是远古圣人仓颉所造。

20世纪后期人们对汉字进行思考和论争的成绩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重新评价汉字;第二,拓宽了汉字研究领域。

我国历史上主要的语言文字规范行为:古往今来的统治者都很清楚语言文字在文治、教化方面的功用,因而都大力推行语言文字、特别是文字的规范与统一。仓颉是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周宣王时,太史籀整理大篆,作《史籀篇》,为西周及春秋列国文字的统一工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汉代是隶书成熟期,当时的经典是用隶书写成的。东汉灵帝熹平年间,面对隶书无标准字体、文字失范的情况,批准蔡邕等用汉隶刊刻成著名的熹平石经,为《易》、《尚书》、《鲁诗

》、《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种经书提供了石刻标准本,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唐代以后,楷书通行,历代政府仍通过刊立石经来对汉语汉字进行规范、统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亲自领导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开展了简化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保证了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在大陆地区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长时间的广泛范围内的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统一。

许慎和《说文解字》:东汉许慎面对文字使用和讲解中的混乱情况,以小篆字形为主,作《说文解字》,展示出汉字的形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妄自解说。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1)南北朝时期,梁周兴嗣编《千字文》,自隋唐至明清,借被采作儿童教材;(2)北宋初年出现了识字课本《百家姓》;(3)元朝初年王应麟编写了《三字经》。

传统识字读物的特点:一是知名的知识分子很重视教材的编写工作;二是儿童教材流行的时间长、范围广;三是注意初学儿童的特点,把识字内容编成韵语,便于记诵。

传统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1)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2)传统的语言教育包括句子训练和作文训练。

传统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中国传统的汉语汉字教学,一方面充分注意了汉语汉字的特点和学习者的特点,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另一方面,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对语言文字教育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以汉语汉字为载体的文化事象 

修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

对偶、顶真、回文、析字、复叠等修辞格的概念:

1)对偶: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对语句,表现相对或相关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格。

2)顶真:是将前一语言片段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语言片段开头的词语所形成的一种修辞格。

3)回文:是指调换词的排列次序,正读、倒读都能成文的修辞格。

4)析字:是利用汉字形体可拆分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机智巧妙的表达方式。

5)复叠:汉语中词的重叠形式比较发达,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形成复叠的修辞格,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因汉语汉字而形成的中国文学在形式方面的特点:汉语汉字的特点,影响了中国文学在形式方面的特点,形成了中国文学特有的形式美,即形式整齐、节奏抑扬。(1)汉语诗歌发达,汉语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表示的特点,使诗歌每行的长短一致,整首诗歌整齐划一。对仗是汉语格律诗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仗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作品的整齐美。(2)骈体文是汉以后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是举世无双的汉语文学样式。(3)散文虽不追求形式上的骈俪、工整,但也经常使用排比、对仗等手法,体现出一定的形式美,形成特有的汉语言散文风格。

汉字的独特艺术魅力,形成了我国的书法艺术和玺印艺术。

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汉语汉字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民俗事象,如利用语言文字特点来制作对联、字谜,并形成了具有汉民族特点的姓名文化。  

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 

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的有两次:一是从汉到唐几百年间,南亚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一是从明清之际到近现代,欧洲西方文

化的传入。

中国文化对印度佛教的消化吸纳与中国化: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与中国化过程,是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隋唐时期佛教达到鼎盛,其中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都是中国化的佛学宗派,特别是禅宗。禅宗的主要思想如“心性万物”说、“佛性”说、“自语”说、“顿悟”说、“无念”说、“佛法不离世间”说等,对世界佛学改革特别是中国佛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禅宗在中国哲学史、文化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都受到过禅宗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以及民间风俗等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中国文化以其开放的胸襟与海纳百川的消化吸收能力,将印度佛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使之具体地中国化。作为佛教核心的佛教哲学思想经过与中国本土儒、道的渗透、融合,最终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佛、道“三教合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哲学精神。宋明理学,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创造性转化的一个典范。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主要阶段:东汉魏晋时期的初传阶段;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隋唐时期的繁荣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的衰落阶段;近代以来的革新阶段。

西方欧洲文化对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冲击: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16世纪末叶,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初期传教的耶酥会士的东来。第二次大交汇有以下特点:第一,交汇对象起了变化,不再是过去相对落后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西域草原文化与南亚次大陆文化,而是整体水平超过中国的西方欧洲文化,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第二,交汇兴趣起了变化,中国人对外来宗教本身表示出莫大的冷淡,而对天文、数学、舆地、水利、火器等科学知识兴趣十足,致使西方不得不采取迂回策略。第三,交汇时间长,从16世纪末叶开始以绵延四个世纪,至尽仍在继续进行之中。第四,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的震撼。

按其发展说,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有: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汉学以及近代的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东西文化和学术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具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一)中国物质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有中国的器物、科技、制造、作物、创造、发明等。(二)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度。(三)中国精神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的发展主要有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汉学以及近代的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东西文化和学术的交流与融合。

四大发明、科举制度、儒家学说对世界文化的具体影响:

1)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于彻底的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任何占卜术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成功所起的作用更大。

2)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对西方的议院制、考试制产生过实质性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西方现代行政管理格局的形成。

3)中国的儒家思想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尤其对日本、朝鲜、越南以及东南亚等的影响更为明显。

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不断的交流、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不同质的文化的刺激、碰撞、影响、吸收、整合与变迁,从而共同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这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

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源自《毛泽东选集》)

19世纪以来对中国文化有重大而深远影响的文化观点和主张有:“中体西用论”、“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和“综合创新论”。

20世纪中国文化的三大主要思潮:“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综合创新论”。

1)“全盘西化论”:是一些自由主义者的文化主张,其核心内容是“现代化=西方化”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一无是处,与现代化水火不容,主张不预设任何人为的限制,照搬西方欧美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意识作为民族自救的根本出路。全盘西化论既反对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也反对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表现出对待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和极端化倾向。其代表人物有毛子水、吴稚晖、胡适等。

2)“儒学复兴论”:其核心内容是“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这是一个保守主义的学术思想流派。是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服膺宋明理学为主要特征,力图用传统儒家学说融合、会通西学,从文化上探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学术思想流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文化建设基本战略的重大问题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和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正确主张。这一文化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经过长期探索和缜密思考的结果。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这就是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体文化,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中国现代化为主体目标,借鉴中西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1)有鲜明的时代性;(2)有浓郁的民族性;(3)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性;(4)有吸纳百川的开放性;(5)有深广的群众性;(6)有勇于改革的创造性。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与特征:中共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作了这样的表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这是一项根本原则。(2)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设的目标。(3)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思想主潮。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日起,就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相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先进文化的结晶,一经传入中国,就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起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深深的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沃土之中,顺应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宝贵结晶。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全)1-30

1.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的含义⑴文的本主是错画,也就是花纹的意思⑵化的本义是改易⑶文化很早就已合成 
2.广义文化应该把握的要点⑴是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⑵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⑶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
3.狭义文化应该把握的要求⑴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⑵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历史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⑶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4.文化现象与文化事象的区别:文化现象所反映的是文化展过程中的外中状态和联系,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而文化则指的是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是群众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和不断给予陶冶的结果。它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特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现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发概括的认识产物 
5.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统一性表现在:多元性在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境内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统一性在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文化就是在统一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其形成原因⑴有着共同的文化源⑵多元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渗透、互相促进⑶汉族文化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6.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上层文化是由统治阶级和上层文人创造的,其传播途径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是由广大人民创造的,它主要是*人们的口头才得以传播的;联系:无论是上层文化不审底层文化,它们的来源都是原始文化的,虽然在后代有分化,产生了差异甚至对立,但深究其内在的精神又互相关联、互相补充。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都是这由这两个文化面联合构成的。两个文化层面缺一不成其为完整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就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荟萃 。
7.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是:传统文化指历史上贵留下来的所有人文精神的总和,是全部的文化遗产,带有整体性。文化传统就比较概括一点,它指的是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精神,具有稳固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产生,并与那个时代相适应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又通过不断的传承逐渐积淀下来,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因而就带有各个时代的普遍特性 。
8.文化传统有那些性质和特点:特点: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时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性质: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的。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
9.如何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基于文化的本源和沿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文化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但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10.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⑴一切文化事象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⑵文化是在历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 
1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如何对待西方文化: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不能与西方文化截然对立的,而应该是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才是符合时代文化潮流的 。
13.如何掌握中国文化的理论体系:⑴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⑵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⑶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⑷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⑸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 
14.地理地人类文化发展当中的作用: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着自然提供给它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化的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因此,了解一个文化的总体特征,从地理环境方面进行观察是十分必要的。要注意的是,为了解文化所作的地理观察,必须是历史的,文化与地理是互动的。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地理条件;越到后来,人类施加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越深。同时,地理对人文的影响,也不是简单的人与物质自然的关系,其间还有复杂的中介内容 
14.中国地形地势的特点:自西向东构成了三个落差显著的阶梯。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第二阶梯是从青藏高原往东往北;第三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整个中国的地势和地形就像一把巨大无比的躺椅,西北背*欧亚大陆,东南面向太平洋 
15.中国古代的几条交通线:我国古地理专家从新石器文化遗址的颁布,发现了远古中国的交通线。大致沿渭水、黄河、济水一线,从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一条联系东西的交通线。与这条东西线相交,还有三条南北方向的交通线,一条在太行山以东不远,北起河北的曲阳,南至河南新乡,都有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存在。另一条在太行山西侧的汾水流域。列西的一条,则在今陕西境内,南起西安,向北穿山越岭,北达榆林、府谷一带 。
16.中国近千年气候变迁的趋势和分期: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由暖变冷,具体表现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主要有温暖期、寒暖交错期、方志时期(寒冷时期)、仪器观测期。
18.气候变化与饥荒有没有直接关系?为什么?中国气候的变化与灾荒疾病是有直接关系的。中国的灾害性气候非常多,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关的蝗灾病虫害等。特别是自中国的气候转入寒暖交错期后,灾荒疾病随之增多。大水之后往往有瘟疫,大旱之后往往有蝗灾 。
19.从地理条件说明中国为什么不能走古希腊式的文明道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虽然是黄河流域,但不同于西亚文化的是,它所依赖的不是黄河干流本身,而是它众多去流河汊所形成的河曲湿润地区。地理特征决定着中国古代不可能走古希腊式的文明道路。古希腊文化产生于地中海的半岛和岛屿,各地理单元都有着很大的独立性,而地理环境的独立性决定着每一个地域上的人口构成的相对单纯;而且那里不太适宜农业,这又决定着它经济上对外依赖性,海上贸易及掠夺盛行,曲此一个商业形态的城市民主文明得以形成。而中华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大地域上的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和融合。中国的文明道路既不同于古埃及、巴比伦,更不同于古希腊,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 
20.中国大一统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天在大一统的观念是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统治者追求统一而逐渐形成的。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在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这样的追求来源于广大地域上人群的迁移及人群间许久以来的相互交流。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论,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要作用 
21.中国文化的地缘特征:中国文化的地缘特征不同于现代的观念。它所指的是当中国文化中民调整期怕,与北方范围更加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地理的角度观察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应该特别注意与北方边地草原人的地缘关系,那里蔵着中国历史命运的重要秘密 。
22.中国的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移动的趋势: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实际上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南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对峙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23.元明清时期中国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是互相对峙的形势:元明清时期,南北对峙的现象起了新的变化,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北方在经济上相对落后,主要表现为单一农业经济占上风;而在南方,早已经过去这样的阶段而进入农工商留全面兴旺的局面。处在北方的王朝政治中心,它的立国精神都是陈旧的得小农的,因此它从来不懂得在国家政策上保护南方经济的发展势头,从而南对峙,变成政治与经济上的对立和矛盾,中国文化发展的迟滞真正开始 
24.九州的划分及不足:九州分别是冀、讼、青、扬、荆、豫、梁、雍。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时代限制,中国其他的地理上自成一体的区域没有涉及到。 
25.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因为人得向提供物质的自然讨生计,这是自然环境决定地域人群文化样式的第一个层次,越是人类生活的早期,这一层次的内容起的作用越大。西方有史学家曾经提出自然的挑战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原因。中国古代文明国家最早在黄河中下游兴起,就不能理解了 
26.典范人物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我们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感知,乡土意识由此而来,一个地区典范人物的业绩,能持久地感动他的乡亲,中间起得要作用的就是这种乡土意识。典范人物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 
27.司马迁史记里把中国划分为: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的经济区来论述地域文化习俗的。一是山西地区(即关中)二是山东地区(大臻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三是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 
28.宋元明清以后地域文化的主要特色是:地域文化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外在条件的变化,可以使一个地方经济及附着在经济之上的文化现象兴衰起落。精神方面,一些没有被一方人民重视的东西,也容易淡漠甚至遗忘。新的因缘,则带来新的现象。宋元明清以后地域文化的新现象,是东南沿海一带因海洋贸易所发展起来的一些影响一方的商业都会,如广州、福州等,在与西方的商贸往来中,文化观念首先发生变化。近代革命先从南方兴起,不是没有道理的,那里得风气之先 
29.中国古代文化基干包括:先秦时期主要有三大区域文化,即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在晋的法家文化和源于南楚的道家文化及楚辞文学。它们后业经过汇集融合,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30.地域文化是隋唐文化的一个重要资源: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但我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的凉州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论稿中,认为凉州文化是隋唐文化的一脉重要的资源 

31.中国古代保护自然方面的观点:孟子的不违天时的观念。孟子的一些言论在古代有相当的代表性,明显的包含的保护自然的意识在内。不过,总体看来,古代许多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都是与其他观念相关的行为 
32.中国古代是如何重视土地的深度利用的:先秦时期的魏国曾有李悝的尽地力之教,由政府督导农民提高单位亩产量,表现出信纸经营的特点。汉武帝时期曾 有代田法和区田法的推广,大幅度提高了亩产量。区田法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深度利用土地的意识加强,导致了一种量力而行的经营观念的出现。西晋的傅玄和北魏的贾思勰,都提出过注重提高单位产量,而不过分依*开垦土地增产增收的主张 。

33.运河的开通和使用对两岸人民的经济生活的影响:⑴随着沟通南北东西的大运河体系的开通,一系列大小城市沿河兴起⑵历代统治者为保证漕运畅通,甚至严禁东北、山东一带的农民引用沿线支流溉田,致使广大的华北地区河道淤塞、沟渠荒废,农业经济日趋停滞 
34.中国古代利用自然的同时有哪些失误:主要是土地的过度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35.山西为何历来天下形势之说:⑴山西高原的东西两侧是太行山和吕梁山,中间夹着一条宽平的谷地,即汾河谷地⑵山西高原的北部与蒙古高原相接,蒙古高原是一个草原、沙漠、戈壁交错的地带,历来也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⑶太行山脉中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 。36.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和作用①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人们的生存质量②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③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的区域文化最具有历史的深度和广度和高度④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地区典范人物的业绩,能持久地感动他的乡亲,中间起重要作用的就是这种乡土意识。37.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以下几项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这三项成就,都是根植于中国的地利条件,是古代正德、利用、厚生精神的体现,也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体现。
38.大一统文化观念与地域文化观念是否冲突?它们的关系:没有冲突。中国这样一个辽阔广大的地域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和人群构成的不同,存在区域性的文化颁布是必然的。地域文化与大一统文化观念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资以为用的。脱离开地域文化,大一统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水之水,不能发展下去,而地域文化又是在大一统中不断发展的,它受其影响、制约,沿着大一统的文化观念的方向前进,并为它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资源 
39.新石器时代特征: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的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 
40.传说时代的文化线索是什么:在原始社会文化里,宗教信仰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五帝时期的历史,实际是宗教中心的形成和发达。它所以能将众多的人群辐辏到在一起,是因为这求教中心涵盖着先进的文化。可以这样说,五帝时代的历史线索,是文化带动着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 
41.夏代文化的特征:遵命、近人,而远鬼神 
42.商代文化的特征:尊神、事鬼,先鬼后礼 
43.西周文化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在一个广大的地域上,在众多的林立的人群中,拉平各自的族姓界限,在相互融合中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干由此生成,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建立,都仰仗这一基础 


44.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条件:一是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这又引发了各国在君主主持下的变法,及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大思考、大争论,构成百家争鸣最重要的部分。另一方面是民力的大展。各国的强权竞争,有意刺激了本国的经济,更重要的是列国林立,加之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面求的大增,为民间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隙、机会和条件。民力发展激发出的思想意识也是百家争鸣极其宝贵的部分 45.儒家的思想的主要特征: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孔子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仁的最基本要求。孟子发展为仁政就是要求君主制民之产 
46.道家思想的主要特征:对中国人的影响与儒家旗鼓相当。道家讲究超然物外。先秦道家重要的人物是老子、庄子,需要注意的是老、庄之间在思想倾向上有相当的差异。在人生观上,老子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在政治上崇尚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 
47.法家的思想的主要特征:分前后两期,前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管仲、李悝、吴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民、下约君,以一种公平的治理国家。后期的法家代表是韩非子,他主张法、术、势结合在一起使用,成为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48.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墨翟。主要思想特征是:墨子的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子的主要观点。它标志私营蔻阶层已经开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 
49.阴阳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邹衍的五行相生相克五德终始说。他以此来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 
50.名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邓析的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公孙龙、惠施的离坚白、合同异的争辩,都具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它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51.汉代是如何选拔官员的:汉代选官的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有许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三科最显著。汉代用人权是中央、地方并行,这就是征征辟的内容。在中央皇帝征辟和公府的征辟,地方有州县的征辟。汉代的考试是与察相伴而行的,察举出来的人是否任用,还须经过种种考试,种类有皇帝的策试、公府考试、博士弟子课试等 
52.汉代独尊儒术的方针是如何确立的: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是熔阴阳家、黄老、名法等多种学说为一炉的新儒学,讲阴阳五行、好言灾异及天人感应使之充满了神学色彩 
5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大势⑴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融合不仅发生在北方,也发生在南方;融合是汉化,也是胡化⑵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开发之功在当代更在后世,唐代中国文化的鼎盛与此有直接关系⑶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立互相激荡与玄学一起共同构成此期显著的文化现象 
54.两晋时代为什么发生民族的大迁徒原因是西晋的永嘉之乱带来的北方边地民族的大内侵的结果 
55.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它不仅起着中国与西域乃至欧洲物质交流作用,也起着文化交流作用。而文化交流则具有更深远的历史意义 
56.魏晋时期士人在文化上有什么特点:在哲学上崇尚玄学、佛理,一个重要的现象是清淡;在艺术上是诗赋、书法、山水画的兴起 

57.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主要流派:佛教教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槃学为主。般若学也就是佛家空宗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涅槃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 
58.佛教在南北朝时期有哪些争论:佛教在中国大规模流传时,必然地与中国固有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产生矛盾和冲突。在北朝是寺院经济防碍国家利益,在南朝则表现为义理的冲突,计有沙门是否应向王者致敬之争,黑白之争,神灭不灭之争以及夷夏之争等 
59.中唐以后门阀贵族衰落的原因⑴南北朝以来旧门阀贵州衰落以至从历史上销声匿迹。原因应该当从两税法以财产等级征收赋税的规定,极不利于大家庭的存在,势必造成大家族的分门析户的趋势⑵两税法造成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动,也不利于大家族经济⑶唐未农民大起义的打击和五代时北方民族的入侵,都给这个垂死的阶层以致使的一击 
60.中唐以后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 :一是争文化下统的意识,一是更关注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 
61.元代行省制度的内容: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省之下还有路、府、州、县各级行政机构 
62.元代的民族是如何分等级的:一等人是蒙古人,他们是征服者、是主人;二等人是色目人;三等人是汉人;四等人是南人 
63.明代文人的正统和非正统的含义:正统与非正统之分主要是指走着生活道路和思想状态。生活道路上的正统派指那些走着唐宋以来科举仕途老路的群体;思想上的正统则或是信仰程朱或陆、王之学的人士。非正统一流有不少也是仕途中人,区别是他们不只是官场中兜圈子,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到当时的生产科技及其他有关国计民生的事业上去;还有一些文人处在下层,但不少了起的文学、科技名著都完成于他们的手中 
64.肖初三先生的主要贡献:包括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曾参加过南明抗清活动,失败后隐居在湘西的山洞里发愤著书,以孤臣孽子之心反思宋明以来的心性之学,反思整个中国历史,著有《船山遗书》。顾炎武早年也参加过抗清活动,入清后拒不仕清,治学主张经世致,并曾长期到西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等,其重文献考据的方法,为后来清朝乾嘉学派奠定了基础。黄宗羲参加反魏忠贤的斗争,抗过清并终身不仕,著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在《原君》一文中,黄宗羲痛斥封建皇帝是万民痛苦之源,显示出可贵的民主色彩 
65.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是如何发展⑴秦朝为中央集权制奠定了规模⑵在地方,秦与西汉是郡县两级制;东汉是负责检查州县政务的刺史,逐渐固定为地方行政最高长官,地方行政体系变为三级⑶在中央的权力上层,是内朝官地位逐渐取代了外朝官,皇帝剥夺丞相的权力。

66.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情况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不仅是北朝的现象,也发生在南朝境内各民族之中⑵民族融合的道路并不是直线型的,其间经历过反复和曲折⑶不过,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地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 
67.唐朝两税法的意义:不仅限于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这一点,它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变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两税法首次以官方政令的形式,公布了一种与传统重农主义大不相同的国家观念。两税法的核心是唯以资产为宗,它改变着将工商业视为浮末,不道德行业从而严加限制的做法;也改变着将土地的占有,视为威胁国家安定从而严历打击的旧做法 
68.道统观念对唐宋时期的文化发展的影响⑴韩愈在原道等一系列文章中,提出了一个从尧、舜、禹、汤以迄孔子孟子的道统,并认为这个道统至孟子而失传,今天得由他加以继承光大,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文化的主体意识⑵道统在宋代演变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为尤世开太平的精神气慨;心性内容则由深感唐末五代无廉耻的士人发展为理学、道学 
69.元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⑴蒙古人的征服范围横跨欧亚大际,古老的丝绸之路在其势力范围之内,重新获得了重要地位⑵交流不是意向的,也有相当多的中国人前往西亚和欧洲 
70.明清两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的交流情况⑴西方人狂热的普救主义宗教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着特殊作用,因此继商人之后东来的是基督教士⑵从后来历史发展看,在18世纪趋向高潮的中西交流中,西方世界受惠更大 
72.明清时期中央集权是如何进一步加强的⑴明代,朱元璋有鉴于元朝宰相的专权,废除了丞相和元以来的中书省⑵明朝的政治制度,在清朝不仅全盘继承,而且加进不少更狭隘的内容⑶明清两代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少皇帝在文化上都是泛道德主义者 
73.简述明清时期之际学风变化的原因⑴明朝的灭亡,对仁人志士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以明末清初的三先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⑵清初对知识分子实施文化高压政策,以文字狱来迫害他们,使他们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中去了⑶清代学风的变化还有着学术史本身方面的原因 
74.我国农政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政绩观和勤农观。政绩观,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作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和失政的一个标准;勤农观是指历代统治者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 
75.我国的主要农业著作有:汉代崔实《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际龟蒙《耒耜经》、宋陈敷《农书》、元王桢《农民》、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详《补农书》等 
76.我国民族商业有那些特征⑴一是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贸易活动频繁,商路通达,推动了行民族之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⑵中国与东方领邦和西方国家对外贸易的兴起,历史悠久,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 
77.市商贸易的方式⑴农商兼营。从业者称摊贩⑵行商经营⑶坐商经营 
78.我国市商经营有哪些传统的方式⑴市声,指行商招徕顾客的传统代号⑵商幌。从商招徕顾客的传统标志就是商幌⑶牌匾、字号。坐商经营,讲究牌匾

80.行业的管理方式有哪些⑴祖师崇拜⑵师徒传承⑶行业禁忌 
81.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众不同的特点:既有创造性,又有依附性;个性与集体性、等级性与秩序性、平均性与民主性的界限不大清楚 
82.服饰起源于双重性格,第一重性格是实用,第二重性格是装饰。两种性格的顺序不能颠倒 
83.我国居室的室内格局大体分睡处、神位、照明、取暖和贮藏几块 
84.饮食的文化观念包括民本思想、节约粮食、人格教育、食疗观 
85.服饰的构成要素有质、形、饰、色和画 
86.服饰的形制有:衣着、附属装饰品、人体自身的装饰 
87.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与含义①字辈谱。这是一个记忆性的文化链,可以把家庭成员的传衍系统跨时空地记忆几百年、上千年②家谱。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③家风。这是一种习惯法,由家庭共同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庭内部的行为和秩序④人生仪礼。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习惯,在一个家庭成员的幼年、成年和老年等不同人生阶段,要分别举行各种仪式 
88.中国人的人生仪礼有: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和葬礼 
89.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一是生产互助二是生活互助三是公共地上的建设实施基层民主制,用以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 
90.社区文化的历史价值⑴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⑵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⑶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遗产 
91.我国传统的天文学包括天象观测和历法制定 
92.我国的传统算学特点:首先是其应用性,其次是独特的算筹记数法。三是算术,代数为主,几何学不发达 
93.我国的方技包括:医经(经学理论)、经历(治疗方法)、神仙(长生不老术)和房中(性技术) 
94.中医四诊法:望、闻、问、切 
95.中国药学的基础理论有:腑脏学说、经脉学说、针灸学说 
96.中医腑脏学说包括心肝脾肺紧,统称五脏;腑包括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统称六腑 
97.什么是家风,它的影响:家风是一种习惯法,由家庭共同体时代沿袭,用以规范家庭内部的行为和秩序。家风可以创造亲密祥和的生活气氛,约束了家庭内部成员的不良行为,维护了优良的家庭传统教育 
98.为什么说夏商时期的中国的农耕生产已经达到了新的水平⑴在二里头遗址中,聃一批青铜制造的农兵乐器,种类多,技术成熟,说明农事活动的频繁⑵在殷墟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多种农作物字样,说明已经实行分类栽种⑶殷商时还制订了测查岁的纪时法 
99.明代是如何加强中央对全国土地、人口的控制的:清丈田亩、制订赋税、继而又编造了赋役画册和钱鳞图册,从而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全国土地和人口的控制 
100.我国传统的医学有两在体系:一是神农草药为主脉络的药物学治疗体系,和以黄帝、伏羲针砭为脉络的针灸学的治疗体系

101.我国农民提出的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⑴统筹水土利用规划⑵调整好农业生 产关系⑶荒政思想⑷人力胜天说 
102.我国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有⑴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⑵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⑶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103.服饰的自然范围内的文化标志⑴环境标志⑵性别标志⑶体形标志⑷年龄标志 
104.人文范围内的文化标志有⑴信仰标志⑵阶层标志⑶仪礼标志⑷政治标志⑸职业标志⑹审美标志 
105.居住建筑有哪些文化标志⑴居住方式⑵居住建筑格局⑶居住建筑仪式 
106.皇帝对相权的限制一般采取的手段一是架空二是分权 
107.汉代察举制度与科学考试制度的区别:汉代察举制度是中国科学制度的锥形,它为时期的科学制度的出现作了重要的铺垫。需要指出的是,汉代察举考试与后代科举考试有着重大的区别:察举以兴趣荐为主,考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由察举而来的士人,没有落选的忧虑,对策、射策等考试只对任职等级发生作用。士族通过把持察举的方式,从而维持了士族的政治特权 
108.科学制有哪些特点:⑴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考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举荐⑵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⑶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声名德望已不再是任职的主要依据 
109.十恶包括的内容:一维护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打击危害封建国家和危及皇帝人身安全与尊严的行为;二是维护父权、夫权为中心的家庭制度,严厉打击危害家庭伦常的犯罪行为 
110.礼包括的内容:礼包含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仪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

111.礼与俗的联系与区别:俗是民众自发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纷繁纷的复杂性的特点;礼是自上而下的一套社会行为规范,其中贯穿着特定的整合社会的理念。礼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 
112.礼的调和作用表现在:一是对尊者、贵者、长者而言,要遵循礼制;对待从属人员,要宽厚、慈爱、避免因过分的压制导致矛盾的激化。二是对社会从属者而言,礼制的主要宗旨是要他们节制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的欲望,服从尊长,安于本分 
113.古代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114.山川祭祀的方式主要有一是亲自前往山川所在地祭祀,称为就祭;二是在京城南郊设名山大川五岳四渎祭坛,远望山川面祭,名为望祭 
115.祭祖的原则一是将家庭历史上有着特殊功绩的第一代祖先确定为世代祭祀的,称为太租;二是传神祭祀近几代的祖先 
116.冠礼的内容就是古代的成人礼,加冠的年龄一般在十九岁或二十岁,加冠的地点汉代在宗庙,魏晋南北朝以后在王宫大殿,但在冠礼前都要去宗庙祭告 
117.周公六礼的内容:是指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亲迎 
118.民间礼俗与贵族礼制的联系表现在:⑴它们来源于同一文化母体,所依托的是同一宗法社会结构,贵族不过是特殊家族,皇帝是特别的家长,贵族社会的礼制精神,以及相当比重的礼仪行为都是从家庭文化中产生出来的⑵统治阶层非常重视礼仪的示范作用,以严格的礼制规定,与公开的成套的礼仪形式工,向社会显示礼法的森严,达到软控社会的目的⑶随着社会的变迁,朝代的更替,士庶的差异的消失,贵族礼制除保留在统治集团内部外,相当部分俗化为庶民的行为规范 
119.周期性出现的岁时节日礼仪对民众生活的伦理轨范的意义:一是岁时礼俗的自然伦理属性,人们遵循自然时序,以岁时礼仪活动调整人与自然。二是岁时礼俗的社会伦理属性,周期性的岁时礼俗是对宗族社会关系的反复确认,以及宗法伦观念与情感的不断强化 
120.中国三大悼忘节的区别:清明为首,后世一般不直接清明为鬼节,而对于中元、十月则普遍以鬼节名之。其中的细微区别在于,清明重在祭墓祖,表达孝思,其他二节重在祭亡,对孤魂野鬼也一起关照,希望通过祭祀安抚鬼灵,防止游魂作崇 
121.社日的内容:是古代调节乡社关系的重要节日,时间分别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戍日,一般以春社为重 
122.家事的主要内容:一是教梯,二是耕读为本,三是修身,四是整肃门户,五是严守尊卑秩序,六是善择婚姻,七是慎先继子,八是丧葬宜俭 
123.宗法制的特点:一方面用于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在守法制度之下,社会结构以宗族为基本单位,每个社会成员依据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确定其在宗族中的位置。对于一般家庭成员来说,他们很少有个人的权利,他们的个性几乎全部淹没在血缘宗族中 
124.君主是两在职能的体现者:家族祭祀与军事征伐是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君王就是这两在国家职能的体现者 
125.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⑴皇帝总揽天下大权⑵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⑶严密的人身控制 
126.宗法观念对秦汉以后政治结构的渗透表现在:⑴家天下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⑵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⑶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127.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主要有:⑴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⑵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有重要地位⑶皇权至上,法自君出⑷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 
128.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表现在⑴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⑵贯穿德主型辅、明刑弼教的精神⑶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使儒家经典法典化 
129.传统礼俗的特点⑴传统礼俗的等差性⑵传统礼俗的调和性⑶传统礼俗的规范性 
130.婚姻仪礼的家庭原则⑴婚姻关系能否订立,须取得家庭祖先的同意⑵以聘娶的形式实行家庭间婚姻包办与人财交换⑶拜见尊长,庙见祖先,家庭对新成员的接纳 
131.中庸的含义:为中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它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之道又可称为中和之道,它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陂 
132.中和的含义为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要在两端里面允执其中,即确实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地调整以渐趋于和谐 
133.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三基德或三母德 
134.中国古典舞蹈的特点有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 
135.中国画的特点⑴追求神似,注重意境⑵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⑶与诗、书、印密切配合 
136.中国古代整体思维的内涵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137.老子关于对立变化的规律内容⑴损有余而补不足⑵利而这害⑶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137.老子关于对立变化的规律内容⑴损有余而补不足⑵利而这害⑶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138.易传关于对立变化的规律内容⑴相反而相成,易表述为穷则变,变则通⑵生生与日新⑶趣时
139.中国古代在天人关系方面的观点⑴天人合一⑵天人交胜⑶天人之分 
140.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正面影响⑴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⑵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⑶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人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负面影响⑴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够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⑵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⑶空想的理论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实⑷心性之学,重体悟,不重客观观察,把首先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141.中国古代知行学说有⑴知易行难⑵知经行重⑶知先行后⑷知行常相须⑸知行合一⑹行先知后 
142.中国古代知行合一的特点⑴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⑵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是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⑶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从天人合一说派生出来的 
143.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有⑴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⑵启发诱导。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从古到今一直深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欢迎。孔子就特别善于运用这一方法,他善于对循循诱导,用文献去丰富学生的知识,用礼节去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⑶学思结合是要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既重视学,又重视思⑷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144.中国戏曲的共同特点是表演方式的程式化⑴表演方式的各式化首先表现为角色的模式化。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基本行,每一基本行又可以进行多层次的划分⑵表演的各式化其次表现为动作的虚拟化。中国戏曲并不强求道具的齐备,而是用虚拟化的动作来做象征性的提示 
145.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⑴中国音乐没有自己的独立性,而是依附于其他艺术形式以游散的形式发挥其艺术功能⑵中国音乐发展的另一个特点表现为多民族的融合 
146.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⑴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⑵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⑶中国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 
147.中国古代艺术的精神体现在⑴诗言志⑵文以载道⑶乐以教化 
148.中国古代艺术有那些审美观念⑴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不能超越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义⑵尚意追求。中国古代艺术特别重视对内在精神的追求,把艺术所表现的意境和神韵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⑶尊崇自然。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 
149.为什么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⑴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是文化传播的媒介⑵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促进其他文化事象的产生和发展 
150.文字产生的前提条件⑴语言的产生⑵人类已具有制造工具的能力 

151.中国语言分那几大语系⑴汉藏语系⑵阿尔泰语系⑶南亚语系⑷南岛语系⑸印欧语系 
152.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 
153.汉字的特点⑴就文字的表意方式来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⑵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⑶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成的 
154.少数民族是如何仿造汉字⑴字形结构虽受汉字影响,但有自己的特点,借用汉字不太多。属这类的有契丹文字、西夏文、女真文⑵大量使用音读汉字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语言,也用形声和其他方法创制表达本民族语词的新字。方块壮字、方块白字和方块瑶字都属于这一类 
155.中国人的语言文化观念包括一方面是对语言这一文化事象的看法。另一方面是对语言交际能力的不断追求 
156.20世纪后期人们对汉字进行思考和论争的成绩表现在⑴重新评价汉字。人们不定了以往把汉字改革生硬地纳入社会改革、政治革命轨道的错误思想和做法,客观地评价汉字的优劣,肯定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也说明汉字繁难给文化普及和信息处理带来的消极影响⑵拓宽了汉字研究领域。这一时期提出了许多有关汉字的新课题,将汉字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 
157.中国传统语言教育的特点⑴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言学习的规律⑵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意语言应用的教学⑶传统语言文字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特点,注意趣味性 

158.语言文字与民俗关系突出地表现在⑴作为各民族人们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语言文字无疑是民俗传承的工具;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文字本身又是重要的民俗事类,各个民族都会利用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一定的民俗事象 
159.传统识字读物的特点⑴知名的知识分子很重视教材的编写工作⑵儿童教材流行的时间比较长、范围广⑶注意初学儿童的特点,把识字的内容编成韵语,便于记诵 
160.汉字构形特点为艺术审美提供的变与常的可选择条件表现在⑴书写单位的变表现在汉字书写单位种类很多,富于变化⑵书写单位的常表现在:书写单位,尽管多变,但有很强的规律性;尽管汉字笔画多样,但各种笔画相互配合的,形成一个和谐又便于书写的系统⑶基本构件数量多,富于变化,但又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⑷构件间摆布灵活多变。同时,构件的摆布又处处追寻对称平衡⑸字形繁简差异大⑹字形异体字多⑺字体多样 
161.建国后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162.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有⑴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事象,指的是语言的诞生意味着人类文化的诞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⑵另一方面,语言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都与其他文化事象联系在一起,社会政治、文化对语言的发展和使用起着直接的作用 
163.为什么说文字是重要的文化事类⑴文字是文化的产物⑵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164.为什么说历代的统治者对汉字的规范力度比较大⑴汉字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⑵汉字具有超方言的性质,各方言区的人可以超越各自的方音通过书面语进行隐障碍的交流,对中华文化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⑶汉字承载着解经的作用,字形的不同会带来语义的不同 
165.什么叫避违?通过汉字进行避讳的方式: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方式有⑴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删字⑵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字、近义字代替讳字⑶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用同音字、近音字代替讳字 
166.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主要有⑴一是从汉唐几百年间,南亚印度文化的传人⑵一是从明清这际到近现代,欧洲西文化的传人 
167.佛教在中国发展过程大致分为⑴东汉魏晋时期的初传阶段⑵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⑶隋唐时期的繁荣阶段⑷宋元明清时期的衰落阶段⑸近代以来的革新阶段 
168.中外文化的第二次交汇的特点⑴交汇对象起了变化,是整体水平超过中国的西方欧洲文化,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⑵交汇兴趣起了变化,第二次与第一次不同,中国人对外来宗教本身表现出莫大的冷落,而对天文、数学、舆地、水利、火器等科学知识兴味十足,致使西方不得不采取迂回的策略⑶交汇时间长,绵延四个世纪⑷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震撼 
169.中国近代以来传统社会在外国冲击下向现代社会变迁经历了三大阶段:对应文化由表及里的器物(物质)、制度、价值(精神)三个层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构成变迁的三大阶段。
170.现代儒学的新特征⑴以儒家为中国文化的正统主干,在儒家传统里又特重心性之学⑵以中国历史文化为一精神实体,历史文化之流程即此精神实体之展现⑶肯定道统,以道统为立国之本,文化创造之源⑷强调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应有敬意和同情⑸富根源感,因此强调中国文化的独创性或一本性⑹有很深的文化危机意识,但认为危机的造成主要在国人丧失自信⑺富宗教情结,对复兴中国文化有使命感 
17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要建设,繁荣艺术和文艺。建立立足中国社会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72.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着重做了⑴向中国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文化,包括西方的自然道学、古代哲学、史地、音乐、美术等⑵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 
17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总要求⑴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变指导。在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是坚持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是一项根本原则⑵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设的目标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特征 
174.新世纪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和综合创新应该做出的十大创新是⑴创造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⑵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明⑶开创一体两翼式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体制,即新型市场经济—新型民主政治--新型科学文化⑷开创体制改革—经济起飞—国家统一文化复兴四大潮流有机统一的跨世纪中国主潮⑸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和新模式⑹创造现代革新的中华民族精神⑺创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价值观体系⑻努力创造富有时代精神与东方神韵的大成智慧学这一新型方法论体系⑼创造大器晚成、现代复兴的中华文明新动态⑽创造现代新型主体性,以熔铸21世纪新型世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