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坤乾坤袋理财怎么样:[组图]盘点2011年最具争议的国际人物(卡扎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22:46
 [组图]盘点2011年最具争议的

国际人物(卡扎菲)
  2011年07月05日 11:08 来源: 新华国际 [组图]盘点2011年最具争议的国际人物(卡扎菲)[组图]盘点2011年最具争议的国际人物(奥巴马)[组图]盘点2011年最具争议的国际人物(卡恩)[组图]盘点2011年最具争议的国际人物(梅普组合)[组图]盘点2011年最具争议的国际人物(阿桑奇)[组图]盘点2011年最具争议的国际人物(穆巴拉克)[组图]盘点2011年最具争议的国际人物(贝鲁斯科尼)[组图]盘点2011年最具争议的国际人物(萨利赫)         核心提示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国际政坛总不乏争议不断、毁誉参半的风云人物。因为有他们,这个舞台才有嬉笑怒骂,才有唇枪舌战,才生机无限。        回首2011上半年的国际政坛,有那么几位显得格外突出,伴着争议声,他们艰难前行。毁誉参半的卡扎菲、“独孤求败”的奥巴马、“仕途总被风流误”的卡恩、“晃动地球”的阿桑奇、“若即若离”的梅普组合、“铁腕领袖”穆巴拉克、“被推倒的常青树”萨利赫“花花总理”贝卢斯科尼。如果要给“争议”评个指数,您觉得他们中哪位最有争议呢?

争议指数:★★★★★

战死?受审?还是流亡?卡扎菲需要做出决定。

       卡扎菲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是毁誉参半。在一些人的眼里,他是“大救星”、“民族英雄”、“革命领袖”;而在另一些人的眼里,他是“狂人”、“疯子”。

        卡扎菲出身游牧部落家庭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1942年出生于一个游牧部落家庭,是虔诚的穆斯林。 1961年开始先后在大学攻读历史,在利比亚陆军服役,在英国皇家军事学院接受系统军事训练。1969年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1977年起成为革命领导人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四十年:从反美到与美国建交

        卡扎菲的40年执政之路,在反美方面,体现了戏剧性的转变。30年前,卡扎菲热衷于各种激进活动,上台后首先做的就是关闭美国在利比亚的军事基地,将美国的石油公司国有化,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他坚决抵制英美要求交出洛克比空难疑犯的要求,一对峙就是十年。然而,执政后10年,卡扎菲变了,2003年,他宣布对洛克比空难承担责任,并对受害者家庭进行补偿,随后,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与开发,2006年,与美国建交。有评论说,卡扎菲的转变恐怕是出于实际的审时度势,多年制裁让利比亚损失巨大。

        从孤立走向融入国际社会

        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与美国建交被认为是卡扎菲带领利比亚融入国际社会的举动。本次国庆庆典也被认为是提高利比亚国际影响力卡,改善国际形象的一次机会。在此之前,卡扎菲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外交胜利。他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这被认为是努力修复国际形象所取得的成功最高点。

        从平民到“国王”

        卡扎菲自诩为“非洲领导人的领导人、非洲国王的国王”,卡扎菲领导下的利比亚在40周年庆典之日一跃成为人气最高的政府。虽然西方国家的领导人碍于洛克比空难事件,没有一个人出席国庆庆典。但卡扎菲并不在乎,他关心的是怎样把利比亚建设成一个军事大国和军事强国。

        风格独特 脾气古怪

        这是因为他从小在沙漠里长大,过惯了无拘无束的游牧生活,养成了放荡不羁的性格。1988年,他亲自开推土机推倒黎波里监狱的大墙,放出400名政治犯。2000年,他率领由200多辆汽车组成的庞大政府代表团,白天驱车赶路,夜宿临时帐篷,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前往多哥出席非统组织首脑会议。他的一些举动让世人瞠目。  (来源:央视网)

“改变”了的卡扎菲又成了萨达姆的翻版?

        2003年,与美国对抗的萨达姆家破人亡;这年岁末,卡扎菲走上了与美欧和解的道路,与美欧一起打造出一度令人瞩目的“利比亚模式”。该年12月19日,萨达姆被俘不到一周,卡扎菲就宣布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并愿意接受武器核查。几天之后,他又将利比亚掌握的几百名“基地”组织和其他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情报交给了美国和英国。12 月30 日,卡扎菲在会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时表示,他迫切希望利比亚能够摘掉“流氓国家”的帽子,重新融入国际社会。他甚至还希望过去的宿敌美国为利比亚提供安全保障。八年过去了,伊拉克重建在艰难中前行,想与萨达姆有区别的卡扎菲又成了美英法军事打击的对象,似乎又落得和萨达姆一样的下场。

        八年来,卡扎菲按照美国和西方的要求放弃核计划,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全力求“变”;在这一轮的中东变局中,卡扎菲为求自保顽强挣扎,又力求“不变”。殊不知,重要的不在于“变”与“不变”,而在于是否符合美欧的利益。只要违背了美欧的考虑和安排,等着他的就是军事打击。  

  2011年3月22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首都的黎波里的住所处公开露面,并对在场民众发表简短演讲,称利比亚绝不屈服于西方。

2003年,与美国对抗的萨达姆家破人亡;这年岁末,卡扎菲走上了与美欧和解的道路,与美欧一起打造出一度令人瞩目的“利比亚模式”。该年12月19日,萨达姆被俘不到一周,卡扎菲就宣布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并愿意接受武器核查。几天之后,他又将利比亚掌握的几百名“基地”组织和其他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情报交给了美国和英国。12 月30 日,卡扎菲在会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时表示,他迫切希望利比亚能够摘掉“流氓国家”的帽子,重新融入国际社会。他甚至还希望过去的宿敌美国为利比亚提供安全保障。八年过去了,伊拉克重建在艰难中前行,想与萨达姆有区别的卡扎菲又成了美英法军事打击的对象,似乎又落得和萨达姆一样的下场。

八年来,卡扎菲按照美国和西方的要求放弃核计划,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全力求“变”;在这一轮的中东变局中,卡扎菲为求自保顽强挣扎,又力求“不变”。殊不知,重要的不在于“变”与“不变”,而在于是否符合美欧的利益。只要违背了美欧的考虑和安排,等着他的就是军事打击。

从“利比亚模式”到第三个军事打击对象

卡扎菲要与西方和解,有很多历史上的过节需要化解。1986年4月5日,联邦德国西柏林一家夜总会发生爆炸;1988年12月美国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在英国洛克比上空爆炸,243名乘客、16名机组人员和地面11名洛克比居民丧生;1989年9月19日,法航772航班在尼日尔上空爆炸,156名乘客和15名机组成员遇难。在美、英、法、德等当事国看来,所有这些恐怖活动都是卡扎菲政权所为。而美国也在1986年空袭了利比亚,还炸死了卡扎菲的养女。其实矛盾还远不止如此,卡扎菲上台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关闭美国在利比亚的军事基地以及把美国的石油公司国有化。上世纪80年代,卡扎菲与里根兵戈相向——1981年和1986年,美国先后在利比亚近海击落击沉利比亚战机和舰艇。1984年英国指责利比亚驻伦敦使馆袭击利比亚反对派游行,因此与利比亚断交。

2003年,卡扎菲审时度势,开启了与西方的和解之路。他宣布放弃核计划,继而就20 世纪80 年代几次爆炸的赔偿问题与西方国家谈判。在打击“基地”组织和其他极端组织方面与美国的合作则在2001年就开始了,因为他们也威胁到了卡扎菲自身。布什政府将卡扎菲的变化视为一个积极的信号,美国是希望通过卡扎菲来确立一种新的模式,即在美国的压力下,从前的反美国家可以改变立场,自动放弃支持恐怖主义和发展核计划的诉求,成为美国的朋友。对美国而言,卡扎菲和萨达姆代表着两种道路,被列入“邪恶轴心”的其他国家要么学卡扎菲改弦更张,要么学萨达姆国破人亡。美国当然希望那些国家以卡扎菲为榜样,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2004年,美国和利比亚在对方首都互设联络处;2006年5月31日,双方正式恢复全面外交关系,美国还把利比亚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删去。2008年8月14日,利比亚和美国签订了解决所有历史遗留问题的协议,美方在历次事件中的受害者获赔15亿美元,利比亚在1986年美国空袭中的受害者也获赔3亿美元。2007年10月,利比亚当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此前利比亚仅在1967~1968年担任过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1995年和2000年两次竞选都因为美国的阻挠而失败,为此,在2007年投票前,美国特意表示不反对利比亚成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此外,卡扎菲还于2009年当选非盟主席。

历史恩怨得以化解,利比亚又切实按照西方国家的要求放弃核计划并合作反恐,卡扎菲似乎已经摆脱了萨达姆的命运。没想到2011年北非的变局又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使得利比亚继阿富汗和伊拉克之后成为21世纪西方军事打击的第三个伊斯兰国家。

“利比亚模式”缘何破产

美英法的军事打击标志着布什政府打造的“利比亚模式”已经破产。其中的关键不在于卡扎菲,而在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利益因中东变局而发生了变化。

2010年12月17日始于突尼斯的中东变局不断扩散,掀翻了突尼斯的本•阿里和埃及的穆巴拉克,也冲击了利比亚。2月11日穆巴拉克下台,2月16日利比亚政局开始动荡。反对派开局良好,但随后就抵挡不住卡扎菲的迅猛反击,节节败退。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恰恰是卡扎菲执政42 年来处心积虑巩固权力的结果。首先,卡扎菲自己是1969年通过政变上台的,执政期间又经历了数次政变,因此对军队不十分信任。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几个儿子逐渐成年,他将权力向自己的家族集中,儿子们帮自己掌握着实权:三儿子萨阿迪和小儿子哈米斯负责精锐的特种部队,四儿子穆塔希姆担任国家安全顾问,长子穆罕默德掌管通讯部门,次子赛义夫被视为继承人。这与埃及穆巴拉克时代军人集团执政的情况有很大区别。在埃及,穆巴拉克离开,军人集团的影响还可以维持,因此将军们抛弃了穆巴拉克;在利比亚,卡扎菲一旦离开,整个执政集团都将失去权力。其次,卡扎菲招募自己所属的卡扎法部落战士和北非、西非等国的雇佣军,由自己的儿子统领,实质上是精锐的家族卫队。而对于其他部队,则保持装备差、训练差的状态。而对于反对派来说,虽然人数众多,但基本是一群“乌合之众”,缺乏战斗力。第三,卡扎菲执政42 年来,通过不断变更国家组织管理机制,将正式的政权组织系统彻底打乱,先后建立起来的人民委员会、人民大会和革命委员会,互相交叉重叠,责权不清。在正式组织机制混乱的背后,是所有人效忠于卡扎菲个人的非正式机制。对于反对派而言,缺乏可以利用的有效政权组织机制,呈现出一盘散沙的状态。正是这些安排,特别是在部落众多这一特殊国家里,使得卡扎菲政权得以几十年来面对各种挑战屹立不倒。因此可以说,没有外部势力的干涉,反对派是不可能战胜卡扎菲的。

卡扎菲在利比亚要维持一个“不变”的局面,而这恰恰违背了美欧因中东变局而出现的策略之“变”。卡扎菲这颗倔强的孤子搅乱了美欧的整盘棋局,所以后者才会下决心对他动手。 21 世纪以来,中东地区存在着两个阵营:以伊朗为首,包括叙利亚、真主党、哈马斯在内的反美激进阵营;以埃及、沙特为首,包括约旦和海湾其他国家的亲美温和阵营。两个阵营的核心区别是对美国的立场。利比亚模式的实质,是通过和平方式使其改变反美立场,加入到第二个阵营,或者至少不支持第一个阵营。停止支持恐怖主义和核计划,只是结果和现象,其原因和实质是改变反美的立场。2003年以来,卡扎菲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亲美阵营的国家大致分为两类:以埃及为代表的共和制国家和以沙特为代表的君主制国家。不管是什么制度的国家,美国关注的核心是该国政府是否亲美,只要亲美就支持。这些国家本身,尽管在政治体制、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和外交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但是依赖美国的支持,很少受到外来压力实施变革。美国的支持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政权生存的一个支柱。

这一轮中东变局,在美欧看来,主要是中东国家内部民众政治经济诉求的表现,并非以反美、反西方为目的。因此,针对不同国家,美欧采取了三种立场。对于埃及式的亲美阵营共和制国家,顺应民众的部分诉求,改变领导人长期执政局面,扩大政治参与,以现任领导人下台和政治体制调整来维持甚至扩大美国的影响力。对于沙特式的亲美阵营君主制国家,出于石油和遏制伊朗等因素考虑,维持君主制和王室统治,在这一前提下可进行政府的微调以缓和矛盾。而对于反美阵营国家,则全力推动反政府力量通过示威游行的方式,力图达到政权更迭的目的。

这种区别对待的背后,实质上是西方国家的国家利益,即根据自身需求应对中东变局,以对自身最为有利的形式重构中东政治版图。在这种考虑面前,此前似乎意义深远的“利比亚模式”已经失去了价值。支持卡扎菲或者对卡扎菲击败反对派坐视不管,都会削弱乃至损害美欧在埃及和伊朗问题上的立场,并导致实际利益受损。为了保住埃及、打压伊朗,牺牲卡扎菲是必然的选择。这就注定了曾经风光一时的“利比亚模式”的破产。

它们盘算的都不是战场上的输赢

西方国家只要动武,就一定要让卡扎菲下台。卡扎菲军队所谓的精锐,是对于国内反对派而言;与西方国家的军力相比,卡扎菲的武装在正面战场上可以说是不堪一击。不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国家,盘算的都不是战场上能否打赢,而是全局性的利弊得失。

对于利比亚局势,美国国内发生分歧,国务卿希拉里主张动武,国防部长盖茨却一直态度谨慎。权衡利弊,美国既要参与,又不想起主导作用,其中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利比亚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所在。比起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美国与北非地区的历史渊源不深。长期以来,美国中东政策的重点在中东的东翼,即从埃及直到波斯湾沿岸的地区。包括以色列安全、海湾石油和遏制伊朗等关键问题,都不在北非地区。在北非地区遏制非法移民和保证石油供应等利益,主要是与欧洲、尤其是南欧国家密切相关;在反对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问题上,北非地区恐怖组织的主要目标都是该地区国家的政府,而非发动针对美国本土的袭击,这与阿富汗、阿拉伯半岛等地区的形势不同。总体说来,美国在利比亚乃至整个北非的利益相对不大。第二,军事行动有可能速胜,但是推翻了现政府,就有责任重建新的政治体制,同时要维护安全和恢复经济。后几项目标都不是军事目标,而是所谓的“国家建构”。在利比亚,有效的正式组织机制缺失,而且军队装备差,重建政治体制和维护安全的任务必定非常繁重。此外还要考虑利

比亚的区域差异、部落因素和恐怖主义势力渗透,美国有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教训,担心再陷进去。第三,即便由欧洲主导,只要利比亚的变化符合美国在整个中东的通盘考虑,美国也乐见其成。

与美国的谨慎不同,法国总统萨科齐把利比亚看作法国扩展势力的一个绝佳机会。从反恐、非法移民到石油出口,北非对于欧盟而言都是利益攸关,但是欧盟国家在利比亚问题上态度分歧。与法英不同,德国和意大利态度谨慎。法国通过积极行动,强化了自己在欧盟的领导地位。与此同时,由于土耳其的反对,北约在干涉利比亚的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美国、德国、意大利都不愿发挥主导作用,英国则甘愿担当配角,此次对利比亚的干涉,让法国找到了扮演西方国家领袖角色的机会。

2008年7月,包括欧盟和环地中海地区非欧盟成员国共43个国家,在萨科齐的推动下成立了地中海联盟。除了经济和安全合作之外,地中海联盟也是为了应对土耳其加入欧盟的要求,并为发展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平台。恰恰是因为以色列的因素,卡扎菲对地中海联盟持保留态度,在环地中海阿拉伯国家中,只有利比亚没有加入,而是仅保持了观察员身份。此次针对利比亚局势,法国主动介入,积极干预,先是在3 月10 日率先承认利比亚反对派,进而积极推动联合国通过1973 号决议,并率先对卡扎菲动武。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法国彰显了自己在环地中海国家中的领导地位。

历史上,利比亚曾经是意大利的殖民地,这与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情况不同。此次利比亚政局动荡,意大利犹豫不决,恰恰给了法国一个机会,得以把手伸进利比亚。未来利比亚一旦政权更迭,法国势力便可长驱直入,从而在埃及和苏丹以西打造一个法国的势力范围;而法国在利比亚的强势地位,则有助于法国进一步强化对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乍得和尼日尔等利比亚周边法语非洲国家的影响。

萨科齐政府在利比亚问题上出头,还有自己的一个盘算。在此前突尼斯和埃及的变局中,法国比较被动。突尼斯爆发游行示威的时候,法国当时的外长米谢勒•阿利奥- 马里曾经暗示法国愿意帮助本•阿里对示威游行进行镇压;2010 年底外长本人还曾经到突尼斯休假并受到本•阿里亲信的款待。法国总理菲永也在2010 年底赴埃及度假并受到穆巴拉克的款待。这些负面消息使得萨科齐政府形象受损。2012 年萨科齐将再次参加大选,因此他决心通过利比亚来提升自己的人气。

此次针对利比亚局势,阿拉伯国家的立场值得玩味。3月12日,阿拉伯国家联盟外长紧急会议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3月19日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开始后,卡塔尔和阿联酋还宣布将派战机参战。阿盟的立场实际上体现了埃及和海湾国家的立场。海湾国家希望将中东变局的压力转向利比亚,从而转移本国眼下面临的压力;同时此举可以向美欧证明,这些国家是其坚定盟友,而美欧要维护在中东的利益离不开这些盟友。埃及和海湾国家还可以就此向本国民众证明,政府是支持民众诉求的。从阿盟传出的消息,3月12日的外长紧急会议上,叙利亚和阿尔及利亚反对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设立禁飞区为西方国家就中东国家的内政问题进行干预提供了先例。叙利亚长期站在伊朗一边,在黎巴嫩问题上与沙特作对,早就是埃及和沙特的眼中钉。设立禁飞区的举动也可以对叙利亚和伊朗形成压力,压制激进阵营。3月20日,看到美英法开战之后的大打出手,阿盟秘书长穆萨提出批评,认为偏离了设立禁飞区的本意,但在随后与英国外交大臣的电话中,穆萨并没有撤回阿盟对西方军事行动的支持。只要没有在本国引发反对浪潮,埃及和海湾国家还会继续利用利比亚为自己牟利。

美、欧、阿之中无论哪一方,现在都希望卡扎菲尽快下台。卡扎菲面临的是墙倒众人推的局面,这恰似2003年时萨达姆的翻版。桀骜不驯、特立独行40多年的卡扎菲,不论如何努力,看来都会在劫难逃。(吴冰冰)

卡扎菲的支持者:他“不是该下台的那个人”

   3月31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部分民众参加保护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一个住所的“人盾”行动。利比亚国家电视台当日转引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的讲话。卡扎菲说,他“不是该下台的那个人”,相反,那些动用军队空袭杀害利比亚军人的西方国家领导人“该立即下台”。新华社/路透

利比亚妇女扛枪集会 誓言追随卡扎菲对抗北约

当地时间6月23日,数百名卡扎菲支持者在首都的黎波里集会

卡扎菲支持者不乏妇女,她们有的扛着枪,誓言追随卡扎菲对抗北约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22日的讲话录音公布,卡扎菲在讲话中强烈谴责北约参与对利空袭的国家是杀害无辜平民的“刽子手”,并誓言即使“无路可退”,也将抗争到底。卡扎菲的讲话得到了支持者的呼应,23日,数百名支持者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聚集,表示继续支持卡扎菲。据报道,这些支持者多为年轻人,其中不乏女性,他们在的黎波里市中心的“绿色广场”聚集,誓言对抗利比亚反对派武装以及北约空袭,护卫卡扎菲。 

        现场参与集会的不少妇女都持有武器。一名肩上扛着一支旧伯莱塔冲锋枪的30岁女性说,“不只是我,所有人都有他们的武器,为了防范北约、保护自己”。她表示,“每个人从高中起就接受战斗训练,就是为了应对像现在这样的时刻”。

  卡扎菲在讲话中警告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实际上是一种侵略扩张行为,其所作所为会遭到“报应”。卡扎菲同时表示将反抗到底,不管“袭击我们2年、3年、10年”,到最后,“侵略者总会是失败的一方”。

法国前外长愿为卡扎菲辩护 

法国前外交部长罗兰·迪马。

        法国前外交部长罗兰·迪马29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他准备代表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空袭中丧生、受伤的利比亚平民提起诉讼,如果穆阿迈尔·卡扎菲接受国际法院审理,他愿意充当这位利比亚领导人的律师。

        迪马在的黎波里一家酒店内告诉媒体记者,他在一家医院看到许多因北约空袭而死伤的利比亚平民。一名医生告诉他,北约空袭致死、致伤的利比亚平民大约有2万人。

        迪马当天没有交代他打算代表利比亚受伤平民提起诉讼的确切内容,但称将在返回法国、深入研究这一案件后作出更详细陈述。            不收卡扎菲费用

  迪马曾就读巴黎大学法学院,1950年在巴黎上诉法院当律师。他在弗朗索瓦·密特朗任法国总统期间出任外长,长期批评现任总统尼古拉·萨科齐的政策。

  记者问及是否会接受卡扎菲政府支付的费用时,迪马回答:“不,不,现在什么都不要。”当记者追问这是否意味着他今后会收取费用时,他说:“我们是律师,就像英国律师和美国律师一样。”

专家:北约狠整卡扎菲意在“杀鸡儆猴”

        随着国际刑事法院27日下达的一纸逮捕令,卡扎菲终于成了国际刑事法院的通缉犯。这位中东枭雄已经在西方的轰炸下撑了100天,但他没博得敬佩,这100天他大多是舆论嘲笑的对象。他的力量太小了,却对抗整个西方,阻挡中东革命,小牛拉大车,明显力不从心。有专家分析说,西方这次是要杀卡扎菲这只“鸡”,以儆天下各路不听西方命令的“猴”。

        云南大学西南亚研究所所长肖宪27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指出,从南联盟的米洛舍维奇、姆拉迪奇,到伊拉克的萨达姆,再到恐怖大亨本·拉登,西方大国的“眼中钉”通常结局不妙。肖宪解释说,这些挑战国不可能太小,否则会不堪一击,也不会太大,大国通常会考虑战略利益,避免跟美国等西方大国走极端。因此,跟西方对着干、保持敌对的通常都是些中等国家,比如伊朗、朝鲜、委内瑞拉等都是当前的例子。他们本身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国家体制跟西方不同,容易跟西方冲突,而维持一个强大的敌人对国内团结、国内政治斗争在很多时候不无好处。美国等国家喜欢干预他国事务的做法恰恰给了这些国家挑战美国的理由和机会。而美国等西方国家这次铁了心要狠整卡扎菲,也是在有意杀鸡儆猴。(●本报驻比利时、埃及、英国、加拿大特派、特约记者孙天仁 黄培昭 孙微 陶短房 ●本报记者 崔杰通)    

本网评论:卡扎菲被抛弃背后的“潜规则”

  

  5月26日,在法国西北海滨小城多维尔,参加八国集团峰会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法国总统萨科齐、美国总统奥巴马、日本首相菅直人(前排左至右)等领导人步行前往会场。当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法国西北海滨小城多维尔召开。新华社记者武巍摄

        墙倒众人推,破鼓乱人捶。本周,卡扎菲就尝到了这种滋味。

        5月27日,八国峰会闭幕,俄罗斯最终与八国集团其他成员一起签署了《多维尔宣言》,认同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应该下台。梅德韦杰夫同意担任“调解人”并派特使访问利比亚反对派大本营班加西,并表示,卡扎菲下台,“不管对利比亚,还是对利比亚人民都有好处”。6月2日,俄外长拉夫罗夫明确表示,俄不考虑向卡扎菲提供“豁免权或任何保障”。

        从曾经的“亲密盟友”到如今视作“政治僵尸”,俄罗斯对卡扎菲态度突然“变脸”。

        那么究竟为何俄罗斯选择“牺牲”卡扎菲?为何选择此时“牺牲”卡扎菲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支持北约?虽然我们不是“维基解密”,无法得知其中的内幕,但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仍可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俄罗斯态度的转变,反映出俄已经开始为“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进行布局,做好了利比亚的油气资源完全落入反对派手中的准备。除了石油资源之外,俄罗斯和利比亚还有着几十亿美元的巨额军火贸易,如果卡扎菲获胜,西方必将对其进行长期的武器禁运,而如果反对派获胜,则势必大量采购欧美产品,这两种结果都将使俄罗斯承受巨额的损失。而提前与反对派讨价还价,则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这种损失,甚至在重建过程中捞到一定的好处。

        其次,在俄罗斯态度转变的关键时刻,有三条新闻值得特别注意。

        第一,法国5月26日宣布,就向俄罗斯出售4艘“西北风”级直升机航母与俄方达成协议。法国总统萨科齐G8峰会开始之前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会面后萨科齐宣布,法俄两国已就“西北风”级军舰买卖事宜达成最终协议,而此前两国谈判曾数次经历波折而陷入僵局。法国是否拿俄罗斯一直渴望的“西北风”当做“出卖”卡扎菲的筹码,外界不得而知,但据美联社报道,G8峰会在法国多维尔召开后,美国总统奥巴马、法国总统萨科奇等人对梅德韦杰夫进行了积极的游说,从而促使俄罗斯对利比亚的态度趋于强硬。从现在的结果看,“西北风”很可能就是美欧对俄游说的重要筹码之一。

        第二,俄罗斯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27日说,俄方将向美国军方出售21架米—17型军用直升机,装备阿富汗空军,每架直升机售价1750万美元。在法俄“西北风”的谈判中,波折不断的原因之一是美国的反对,而此次之所以法俄能够谈成,美国的不再反对是关键因素。值得玩味的是,美国这次不但不反对法俄军火贸易,而且还“肥水流入外人田”的花费3亿多美元购买俄罗斯的直升机,确实是“出了不少血”。

        第三,八国集团领导人在《多维尔宣言》中称:“俄罗斯的八国集团伙伴承诺将会与俄罗斯积极合作,帮助其在年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为世界上最后一个仍未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经济体,俄罗斯希望能在2011年结束长跑加入世贸组织的心情十分迫切,虽然欧盟去年底就与俄罗斯正式签署协议,支持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去年美国也表示支持,但如果在入世的关键时刻,因卡扎菲而与美欧闹的太僵,俄也不得不有所忌惮。

        在俄罗斯抛弃卡扎菲的关键时刻出现的这三条新闻是否与之有必然的联系,虽然无法定论,但从美欧的表态和俄罗斯选择的结果来看,恐怕不单单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最后,俄罗斯态度的转变,是利比亚反对派公关的胜利。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阿里•厄萨维此前告诉新华社记者,反对派的使者已与俄罗斯代表在莫斯科会晤,反对派得到了俄方积极的回应。利比亚反对派领袖、“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5月28日也表示,反对派欢迎俄罗斯近日作出的对利比亚政策的调整。处于“相对弱势”的利比亚反对派,为了得到俄罗斯的承认,可能对其开出了十分优厚的条件,而承认了利比亚反对派政府,俄罗斯就可能从未来利比亚重建过程中获得相对较多的收益。

        我们反过来推想一下,如果俄罗斯不抛弃卡扎菲,和欧美“死磕”到底,那么很有可能是这样一种局面:与八国集团的其它七个国家关系紧张、和法国的“西北风”谈判继续陷入僵局甚至流产、和美国的直升机贸易告吹、2011年内加入世贸组织的愿望落空、在利比亚损失几十亿美元的军火贸易并且在将来的重建过程中一无所获。相信这样的局面是俄罗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俄罗斯审时度势、抛弃卡扎菲,就不那么令人难以理解了。

        如果我们把这个事件放入历史的坐标系,就会发现国际舞台上结盟与背叛十分常见,合纵连横的故事经常上演。为了国家利益或者个人利益,背信弃义,上一次战争中可能是盟友,下次战争可能成为敌人。

        从对卡扎菲被抛弃的分析和历史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国际军事政治斗争中的一些“潜规则”:

        第一,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国际间的政治军事斗争不求“以德服人”,求的是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卡扎菲正是这种利益交换的牺牲品。

        第二,军事力量才是保证国家利益的根本手段,任何时候都不应放松对军事力量的建设。只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能和对方“相互确保摧毁”,保持一种“恐怖的平衡”才是国家生存的根本,这也正是西方古老均势思想的一种延续。近年来,卡扎菲在和西方的“和解”中,对军事实力的建设有所放松,其“自废武功”是今日无能力威慑对手、给对手以致命打击的根本原因。

        第三,国家主权原则频繁成为“制度摆设”。一方面传统的国家主权原则如尊重国家独立、主权平等、互不干涉内政等仍然被看作国际关系的基石,但在另外一方面国家主权的内容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受到了侵蚀和挑战。国际人道主义干涉行为破坏了很多国家的主权,比如当今的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

        第四,大国利益仍然决定国际局势的走向。不是卡扎菲“太傻太天真”的盲目相信盟友,而是他根本就对大国决定一切、强权即是公理的现实无能为力。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