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利智汇何时复盘: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薄伽梵歌》及其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44:24
       克利须那(黑天)向阿周那讲述《薄伽梵歌》(Krishna Instructs Bhagavad Gita to Arjuna)。
       《凯坦亚的桑克尔坦》(Chaitanya's Sankirtan)。500 多年前,孟加拉的凯坦亚(Chaitanya Mahaprabhu,1486-1534)在印度东部的孟加拉地区掀起了一场社会改革运动:歌舞运动,复兴了印度的宗教和文化。
       桑克尔坦(Sankirtan)的梵语意思是“合着拍节舞蹈”。       这场社会改革的舞蹈颂歌,歌名歌词都非常简单:       《嗨儿克利须那》(Hare Krishna,右图)
       Hare Krishna Hare Krishna    嗨儿克利须那嗨儿克利须那 
       Krishna Krishna Hare Hare    克利须那嗨儿嗨儿
       Hare Rama Hare Rama          嗨儿拉玛嗨儿拉玛       Rama Rama Hare Hare         拉玛拉玛嗨儿嗨儿
       克利须那=《婆罗多王朝的伟大故事》(Mahabharata)的主角(黑天)。
       拉玛=《罗摩王子的传奇》(Ramayana)的主角(罗摩王子)。
       
       载歌载舞,亦歌亦舞。
       这场社会改革,随着夜以继日歌舞,传遍了印度的北方。然后又蔓延到印度南方的最南端各邦。
       这场歌舞运动,挽救了几乎被穆斯林摧毁的梵语:与希腊文,拉丁文并列的世界三大古文。
       这场歌舞运动,把克利须那,推到了印度多神文化的核心地位:克利须那崇拜。
       这场歌舞运动,正是今天风靡世界的印度电影的起源。
       在此之前的几千年里,佛教太苦闷了,穆斯林太枯燥了。
       终于,500 年前开始,能歌善舞,受到穆斯林严酷统治200 多年的印度人民受不了了。
       美国的中小学课本,对佛教和伊斯兰教的描述,非常简明扼要: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公元622年发明的一种复杂严格的祷告系统和清规戒律系统,每天必须几次面向圣地麦加方向祈祷。穆罕默得发明这套系统后仅仅100年,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军队的征战传遍中东,北非,印度和巴基斯坦,北上通过西班牙传入法国。查理带领一支法国军队,阻止了阿拉伯军队和伊斯兰教在欧洲的继续扩散。这种最年轻的宗教至今仍然传播速度很快,已经成为仅次于基督教的第二大宗教。
       佛教
       佛教的创始人诞生于公元前600多年前。据说他是一个国王的儿子,从来没有出过宫殿,20岁时娶了一个美女并生了一个儿子。后来出宫看见穷人,病人和各种不幸的人们,本性善良的王子希望帮助他们,就放弃王位和妻子儿子,四处流浪寻求解脱人们苦难的方法。但是他很久没有找到。于是他不吃不喝静静思考了49 天,终于悟出四大真理:
       (1)所有存在都是痛苦。
       (2)痛苦根源来自欲望。
       (3)消除欲望是克服痛苦的唯一办法。
       (4)消除欲望的方式有8 种。
       于是他开始宣传他的四大真理和八种方法。去世后,追随者们奉他为释伽摩尼并继续传播他的信仰。
 
       印度,当时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可耕地,适合农业的气候。很少发生天灾,基本都是人祸。
       印度,需要载歌载舞,日夜不停,不分男女,不分老少。       桑克尔坦运动(Sankirtan Movement),迅速传遍整个印度次大陆。

       凯坦亚(Chaitanya Mahaprabhu,1486-1534)被视为毗湿奴派(Vaishnavism)的圣人。他要人们通过简单四句的《嗨儿克利须那伟大颂歌》(Hare Krishna maha mantra)净化灵魂,向克利须那奉献。
       16 世纪,歌舞运动传遍Bengal,West Bengal,Bihar,Jharkhand,Manipur,Assam,Orissa等地。
       17 世纪,歌舞运动传到印度南端Telugu(泰卢固语)Tamil(泰米尔语)Kannada(埃纳德语)地区。
       18 世纪,穆斯林的弯刀溶化在歌舞里……《古兰经》也被越来越多的印度教信仰者抛弃……    ……克利须那的故事,毗湿奴派崇拜的故事,是从3500-4000年前的印度史诗开始的……
       克利须那出生和童年的故事

       克利须那出生和度过童年的地方,位于印度人口最多的北方邦(Uttar Pradesh,右图)的Mathura district 地区(图中黑点)。
       北方邦,存在很多印度教的圣地。 
       北方邦,存在佛教“四大圣地”中的两个圣地。
       北方邦,存在莫卧儿帝国时代的最漂亮的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包括举世闻名的泰姬陵。
       北方面积243,290 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达到1.99亿:人口数量印度第一。如果作为一个单独国家,名列世界第五:仅次于巴西。
       克利须那(黑天)的故事,来自印度史诗《婆罗多王朝的伟大故事》(Mahabharata,旧译:摩诃婆罗多)。这部史诗讲述了印度历史上的一场惨烈的大战:俱卢之野大战。
       这场大战最核心的一位主角是克利须那(黑天)。
       黑天的出生,类似摩西和基督。
       黑天,罗摩王子,释迦摩尼都是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的阿凡达(Avatars of Vishnu)。印度教是多神教。在所有的神明中,毗湿奴受到最多的崇拜:
       印度的两大史诗,都是歌颂毗湿奴的阿凡达。
       世界古代最大的毗湿奴派寺庙是柬埔寨的吴哥窟,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现代最大的毗湿奴派寺庙是印度德里的斯瓦米纳拉扬神庙(Swaminarayan Akshardham

       世界文化遗产,柬埔寨吴哥窟:1500 X 1300米,人造河宽度190米。这座毗湿奴神庙中的巨型浮雕,描述了印度两大史诗《婆罗多王朝的伟大故事》(Mahabharata,旧译:摩诃婆罗多),《罗摩王子的传奇》(Ramayana,旧译:罗摩衍那)的主要内容。这座古建筑群,建于12 世纪,曾长期被遗忘。19 世纪法国人访问日本,在日本寺庙看到这座建筑群的图形和说明,回到柬埔寨在密林深处找到这个建筑群(当时称印度支那,法国殖民地)。       印度,德里,2005年新建的世界最大的毗湿奴派寺庙,斯瓦米纳拉扬神庙(Swaminarayan Akshardham)。这座神庙的名字,来自一位毗湿奴派宗教领袖,斯瓦米纳拉扬(Swaminarayan,1781-1830),他编著的《Shikshapatri》成为斯瓦米纳拉扬信仰的经典。一般认为,印度教分为四大派别(下面又分为很多分支派别):
       毗湿奴派(Vaishnavism):维持主神,阿凡达包括罗摩王子,黑天(Krishna)和释迦摩尼。
       湿婆派(Shaivism):毁灭主神(由于毁灭蕴含创造,三大主神中的创造主神梵天逐步淡出)。
       性力派(Shaktism):源自梵语=能力,起源印度河文化,认为性是根本动力,万物起源等。
       Smartism:无译名,尊崇不特定,崇尚所有梵(Brahman),尤其《薄伽梵歌》和吠陀哲学(Veda)。

       《Kamsa ready to kill Devaki Kamsa》(国王卡姆萨准备杀死他的妹妹德瓦基)。
       卡姆萨(Kamsa)是Vrishni 王国的国王,这个王国是雅度族(Yadu)的后裔之一。卡姆萨(Kamsa)打算杀死他妹妹德瓦基(Devaki)的原因:一个预言家告诉卡姆萨说,你妹妹的第八个儿子将会杀死你。卡姆萨闻言打算立刻杀死妹妹,后来改变主意,把妹妹和妹夫关进监狱,杀死他们所生的孩子们。
       这部印度史诗和宗教经典里的几个关键的亲属关系,解释如下:
       1. 卡姆萨(Kamsa)的妹妹嫁给Vasudeva,成为Vasudeva 的第二个妻子,生出克利须那。
       2. Vasudeva 的妹妹Kunti 嫁给班度(Pandu),生出班度五王子中的前三个王子,包括阿周那。
       3. 所以,克利须那两兄弟,和阿周那五兄弟是表兄弟关系,在俱卢之野大战中属于同一阵营。
       4. 当时的吠陀文献中,多次提到印度-雅利安人的五大部落,包括班度,雅度,俱卢。
       5. 这些吠陀历史在前10-前5世纪形成文字。佛教伊斯兰教兴起后曾淡化,歌舞运动后再兴起。
       也就是说,印度史诗《婆罗多王朝的伟大故事》(Mahabharata)讲述了印度-雅利安人的各个部落,在四千多年前逐步迁徙到印度地区后,内部之间的一场惨烈大战:俱卢之野大战(Kurukshetra War)。
       这些名词,都是梵语(Sanskrit=refined speech=优雅的说话),意思如下:
       Maha=伟大的     bharata=婆罗多王朝
       Kuru=俱卢          kshetra=圣地
 
       这部史诗,被西方类比《荷马史诗》,《圣经旧约》,《圣经新约》,《古兰经》。
       这部史诗,雅度族克利须那两兄弟,和班度族阿周那五兄弟,打败和全部杀死了俱卢族100个兄弟(非常类似中国的神话传说:黄帝炎帝两个部落,打败了蚩尤及其80多个兄弟的部落)。        

       《Vasudeva 把婴儿克利须那抱过Yamuna River 河》(Krishna as a baby Carried over the Yamuna River by Vasudeva)。史诗故事:“克利须那(黑天)的出生过程险恶,类似摩西和基督的出生”。
       Vasudeva 的第一个妻子是Rohini ,当他娶第二个妻子Devaki 时,刚刚举行婚礼就被双双关进监狱。
       与《圣经》中的圣母玛利亚类似:Devaki 是克利须那(Krishna)的亲生母亲,她的哥哥是国王卡姆萨(Kamsa)。他们结婚时,一个预言家告诉卡姆萨 :你妹妹生出的第八个儿子将会杀死你。于是国王卡姆萨(Kamsa)立刻把新婚的妹妹Devaki 和妹夫Vasudeva 关进监狱并连续杀害了他们生的前六个儿子。
       第七个儿子转移到Vasudeva 的前一个妻子Rohini 的子宫而得救,第八个儿子则正是克利须那。
       克利须那出生的时候是毗湿奴的模样(Vishnu form):四只手,身穿丝绸珠宝,带着四件武器(conch=海螺壳,disc=盘子,club=大棒,lotus=莲花)。为了避免国王Kamsa 的杀害,他的父母祈祷他变成一个普通的婴儿。
       毗湿奴把克利须那(黑天)变成普通婴儿模样,只是皮肤比较黑,毗湿奴指示他的父母:把他送给Yamuna River 河对岸的Vrindavana 村的一对夫妻,Yasoda和Nanda Maharaja,交换他们新生的女儿。
       克利须那的父母照办了:Vasudeva 带着婴儿克利须那,交换了Yasoda 的刚出生的女儿。
 

       《养母亚索达与婴儿克利须那》(Mother Yasoda and Baby Krishna)。
       克利须那横空出世:他的形象是卡姆萨国王(King Kamsa)监禁中的Devaki 和Vasudeva 夫妻的儿子。
       为了克利须那的安全,他被送给Yamuna River 河对岸的一个Vrindavana 村的人家,收养克利须那的夫妻叫作亚索达(Yasoda) 和Nanda Maharaja。上图是克利须那和养母亚索达的形象。
       一位预言家Gargamuni 告诉克利须那的养父母:你们的儿子是超人,他将保护你们免受卡姆萨国王(King Kamsa)的各种迫害,只有他能克服你们的所有困难,很多邪恶势力会来攻击他。这些预言全部成真。
 

       《在大树倒下之后,小神仙们向婴儿克利须那祈祷》(Demigods Pray to Baby Krishna After Trees Fall)。 
       克利须那出生的经历,与《圣经》的故事非常类似:
       在《旧约》中,摩西出生后,埃及法老下令杀死所有三个月的婴儿,摩西被父母放在尼罗河上的一个筏子上,被法老的女儿救起;《新约》中,基督出生在伯利恒(Bethlehem)后,希律王下令杀死伯利恒地区所有的孩子,基督的父母带着基督避难到埃及,直到希律王死去。
       卡姆萨国王(King Kamsa)的大臣们建议:杀死所有婴儿。于是,卡姆萨派遣Putana 去杀死所有婴儿。
       Putana 化身一个美女,给所有婴儿送去带毒的母乳。养母亚索达不知真相,把克利须那递给Putana 哺乳。刚刚出生的克利须那,闭着眼睛,一口就吸走了Putana 的魂魄。失去魂魄而死的Putana 现出真身:巨人女巫,死去倒下时,撞倒了一大片大树,这些被撞倒的树木延绵了12 英里。
       这个婴儿创造的奇迹震惊了所有人,村里老年妇女向克利须那膜拜,小神仙(Demigods)也向他祈祷。
 

       《克利须那看着他所有的朋友们进入一条巨蟒的嘴里》(Krishna Looks as all His Friends Walk Into the Mouth of a Giant Snake)。这个妖怪Aghasura 是被克利须那杀死的女巫Putana 的兄弟。
       有一天,当孩子们在玩耍的时候,Aghasura 化身为一条身长8 英里的巨蟒,张开大嘴。孩子们错误地以为,蛇嘴是一个山洞,大家都钻进了这个山洞。克利须那知道:这是卡姆萨国王(King Kamsa)的又一个诡计。他立刻决定杀死巨蟒。他钻进巨蟒嘴里,身躯变得越来越大。无法呼吸的蛇怪Aghasura 也不断涨大蛇身。
       克利须那的身躯越变越大,直到蛇怪窒息而死。克利须那打破蛇怪的脑袋蹦出来,全部孩子也得救了。
 

       《克利须那被蛇怪卡利亚缠住》(Krishna Captured by the Coils of the Serpant Kaliya)。
       在Yamuna river 河边的一个池塘里,盘踞着一条巨蛇妖怪卡利亚(Serpant Kaliya):一条很多蛇头的巨大毒蛇,它的毒液污染了水源,牛喝了会得病,池塘附近的树也死了。黑天毫不畏惧的跳进池塘,与蛇怪卡利亚进行了一场激烈搏斗,最后他在卡利亚的头上挑起奇异的舞蹈,蛇怪卡利亚在舞蹈中不得不屈服,答应回到大海,不再祸害当地。
       克利须那神(黑天)的神赐天性,在很小的时候,就多次显露出来。

       《花丛中的克利须那》(Krishna Amidst Flowers)。
       春天的绚烂的花丛中,克利须那正在微笑,蝴蝶围绕着克利须那飞舞,有一只蝴蝶甚至落在他的竹笛上。
       一个吹着竹笛的孩子:这是最常见的克利须那的形象。
 

       《克利须那王子举起Govardhana 山》(Lord Krishna Lifts Govardhana Hill)。
       Vrindavan 村的居民,每年都要祭拜因陀罗(Indra,又译帝刹天):战神,雷神,雨神。
       克利须那告诉他的养父Nanda 国王:可以祭拜Vrindavan 村附近的Govardhana 山,不必祭拜帝刹天。
       克利须那的理由:Vrindavana forest 森林和Govardhana 山,给我们恩惠,而帝刹天什么也没有做。
       这件事情使得帝刹天非常生气:Vrindavana 地区的牧人们,竟然听信一个孩子的话,挑战他的权威。于是,他发动了倾盆大暴雨,扑向Vrindavana 地区的牧民。所有人和动物,都来请求克利须那的庇护。
       克利须那,只用一个手指就举起了巨大的Govardhana 山,成为阻挡暴风雨的巨大的伞。
       帝刹天认识到自己错了并向克利须那道歉。此前,他没有想到宇宙中还有比他更有威力的神。
 

       《克利须那,巴拉拉玛和牧牛的孩子们在森林里玩耍》(Krishna, Balaram and the Cowherd Boys Play in the Forrest.)。在监狱里,第七个儿子是巴拉拉玛,第八个儿子是克利须那。
       他们最后相认了,后来他们两个人,又与他们的亲生父母相认了。
       两个孩子的故事曲折复杂,两人都参加了俱卢之野大战。
       在克利须那去世后,巴拉拉玛“在地上坐着沉思,然后突然消失了”。

       克利须那,巴拉拉玛和其他牧牛的孩子们,一起度过了幸福的童年。
       他们两人多次保护了自己所在的村庄的安全,他们非常淘气,喜欢打打闹闹,带着牛在田野玩乐。每一次回家吃饭都要爸爸妈妈呼唤他们很多次。他们就这样无忧无虑长大了,神力使得他们总是战胜一切。
       在一场游戏中,他们意外杀死了他们的舅舅,国王卡姆萨国王(King Kamsa)。
 

       克利须那,巴拉拉玛兄弟两人长大后,在一次游戏比赛中意外杀死了他们的舅舅,国王卡姆萨(King Kamsa)。这就实现了当年的预言家对卡姆萨(King Kamsa)的预言:你妹妹的第八个儿子将会杀死你。
       一位智者Narada Muni 告诉卡姆萨(King Kamsa):克利须那,巴拉拉玛兄弟两人,正是你妹妹Devaki 和妹夫Vasudeva 所生的第七个和第八个儿子,你将死在克利须那的手里。
       国王卡姆萨(King Kamsa)非常紧张,他把他的妹妹Devaki 和妹夫Vasudeva 再次关押起来,再次派出一些妖怪去杀害克利须那,但是都被轻而易举的挫败了。他又把克利须那,巴拉拉玛兄弟两人诱骗到王宫,找出最勇猛的大力士与两个兄弟比赛,也被轻而易举的打败和杀死了。这时,国王卡姆萨(King Kamsa)跳起来吼叫道:把他们赶出这座城市!把Devaki 和Vasudeva (注:克利须那的父母)杀死!把我的父亲Ugrasena 及其追随者也全部杀死!(注:他是篡位国王,老国王被推翻和监禁)
       克利须那,一步跳上王座,国王卡姆萨(King Kamsa)的八个弟弟都来攻击克利须那和巴拉拉玛兄弟两人。
       克利须那,拉着篡位的邪恶的国王卡姆萨的头发,来到角斗场,只用几拳就打死了这个卡姆萨。
       从此,克利须那结束了童年进入成年,并成为雅度族的王子。
       角斗胜利之后,克利须那,巴拉拉玛兄弟两人,终于与他们的亲生父母相认(右图):这时克利须那已经整整15岁了。
       克利须那的父母Devaki 和Vasudeva 深感惊讶:所有预言都实现了。
       克利须那打死了老国王Ugrasena 的儿子,邪恶的国王卡姆萨(King Kamsa)后,老国王Ugrasena 出狱,建立了一个王国:King of Mathura 王国,后来他把这个王国的王位交给了克利须那的父亲Vasudeva。 
       班度与五位班度王子的故事
 
       班度(Pandu)是Kuru dynasty 王朝的首都位于Hastinapur 的王国的国王,位于今天的北方邦。
       班度娶了两个妻子,生下五个儿子(合称Pandavas=班度族),一个女儿:
       妻子Kunti:Yudhishtira(=Lord Dharma),Bhima(=Lord Vayu),阿周那(Arjuna=Lord Indra)
       妻子Madri:双生子Nakula和Sahadeva(=双生的神Ashwini Kumaras)
       上述五位王子,都是通过班度的妻子生下的神的儿子
       班度无法生育:他是神箭手,征服过很多国家。但在一次狩猎中,因为植物阻挡视线,他一箭射死了圣人Rishi Kindama 夫妇两人。这位圣人在去世前诅咒:只要班度作爱,就会死去。
       从此以后,班度不敢作爱=他没有后代继承王位,只好把王位让给了弟弟,自幼双目失明的盲人Dhritarastra。
       班度没有做爱生子而让位:在他不再担任国王之后,他的两个妻子通过念咒语而怀孕,生下了五个神的儿子。这时班度突然想作爱,他在与Madri 做爱时果然立刻死去,Madri 自焚殉夫,Kunti 负责照顾五位王子。
       事实上,班度族的王子,总共六位,原委如下:
       Kunti 因为曾经殷勤招待印度神话中的一个古怪的圣人杜尔瓦萨(Durvasa=湿婆的阿凡达),从这位神仙手里获得一种咒语:通过咒语可以怀孕。她要了三个儿子,她帮Madri 要了一对双生子。
       在俱卢之野大战中,俱卢族曾三次更换总司令。第三任总司令是班度族五王子的亲哥哥卡尔纳(Karna):Kunti 得到杜尔瓦萨(Durvasa)的咒语后,首先从太阳神苏利耶(Surya)那里要到第一个儿子Karna(在此之后,她才嫁给班度,又生下三个儿子)。Kunti 把卡尔纳(Karna)用小筏子悄悄送到河里,这个太阳神的儿子后来成为班度族的可怕敌手。
 
       盲人国王Dhritarastra 的朝廷
 
       在克利须那出现的时代,这个王国的王位问题,变得比较复杂了:
       班度和Madri 死后,Kunti 带着五位王子,搬进王宫。
       这座都城Hastinapur, 属于月亮王朝(lunar dynasty),国王是班度的弟弟,盲人Dhritarastra,王后叫作Gandhari:她生了100个儿子,他们的名字叫作俱卢族(Kauravas),长子是Duryodhana。
       班度族五王子有权继承王位,盲人国王Dhritarastra 也指定五王子中的老大,Yudhishtira 继承王位。
       盲人国王Dhritarastra 的儿子,尤其是长子Duryodhana,坚决不愿意王位被别人继承。矛盾愈演愈烈,班度族五王子之一,Bhima 曾被俱卢族兄弟捆起来丢进大海,他后来设法回来了。
 
       五位王子的母亲Kunti,则是克利须那的姑姑(他父亲Vasudeva 的妹妹)。
       两群王子共同的叔祖父毗湿摩(Bhisma)组织训练孩子们箭术,著名神箭手德罗那(Drona)担任教师。
       德罗那(Drona)是一个无敌于天下的勇士,他的所有学生中,阿周那的箭术最为高强。
       在后来的俱卢之野大战中,俱卢族的三任总司令分别为:
       1. 毗湿摩(Bhisma)=两个王族共同的叔祖父。
       2. 德罗那(Drona)=两个王族共同的战争艺术导师。
       3. 卡尔纳(Karna)=班度族的亲哥哥,俱卢族长子和国王Duryodhana 最好的朋友。       这三任司令,都被阿周那兄弟杀死了。
 
       班度族五王子的一个妻子
 
       Duryodhana 为首的俱卢族100位王子,多次设计谋害班度族的五王子,都没有成功。最后一次,Duryodhana 为班度族修建了一所含有易燃物的房子,然后偷偷点燃了房子。他以为五王子都死了,其实五王子悄悄躲到森林里去了:       他们的母亲Kunti 带着他们,教导他们分享艰难或幸福。
       当时最强大的王国之一,Panchali 王国,为美丽的公主Droupadi 进行比武招亲(svayamvara):必须为一张巨弓上弦,然后五箭都射过挂在院子里的一条鱼的眼睛。各地的王子都去参加,最后阿周那赢得了比赛,娶回了公主Droupadi。当他回到森林里告诉母亲Kunti 说,他赢回一件大奖的时候,他母亲尚不知道大奖是什么,就决定“必须五位兄弟共享”。于是,班度族五兄弟都成为新郎。
       比武招亲的消息传来,所有的人都为班度族五王子还活着而高兴,而且家族成为强大的Panchali 王国的亲戚。       这样一来,Duryodhana 不得不把班度族五王子再次请回王宫,大家再次和平的生活在一起。       王国被平分了:班度族五兄弟一半,俱卢族100个兄弟一半。当然,俱卢族诸兄弟很不甘心。
 
       朝圣引起的祸端
 
       俱卢之野,Kurukshetra,原本不是战场,而是朝圣的圣地。
       这一年,所有人都到俱卢之野(Kurukshetra)来会见亲友,“人们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克利须那的父亲,国王Vasudeva ,会见了他的妹妹,俱卢族五王子的母亲Kunti。
       克利须那和巴拉拉玛兄弟(Krishna and Balarama)会见了Vrindavana 村赶来的童年玩伴,他们的养父母Nanda,Yasoda 和Rohini,他们的亲生父母Vasudeva 和Devaki 则把他们的身世告诉了大家。       …………
       始终对班度族怀恨在心的Duryodhana,下决心要把班度族赶走,占有他们的一半王国。        于是,他向班度五王子的老大,Yudhistira,挑战投掷骰子游戏。Yudhistira 输掉了一切,包括五位兄弟和他们的妻子Droupadi。俱卢族把Droupadi 找来,试图扯开她的莎丽(sari)羞辱她。克利须那显示神通,使得Droupadi 的莎丽成为一件无穷无尽的长纱,羞辱才没有发生(右图)。这段故事是高潮之一:       俱卢族兄弟把Droupadi 找来,告诉她:虽然你的丈夫们拿回了王国,但是现在他赌输了,先输掉马和大象,又输掉军队,金银财宝,最后把他们自己也输掉了,把你也输掉了!你是我们的奴隶了,你的衣服也是我们的了!我们要脱下你的莎丽!Droupadi 是一个性格刚烈的公主,她平静的回答:原来是这样,不必你们动手,我自己来脱。她一步一步解开莎丽,开始向下脱,俱卢族惊呆了,班度族也惊呆了……盲人老国王Dhritarastra 来到现场,他把班度族的一切还给他们,让他们回自己的宫殿。
       但是,Duryodhana 再次向Yudhistira 挑战投骰子,Yudhistira 再次输掉一切。赌输的条件:班度族五位王子,他们的妻子Droupadi 和母亲Kunti 必须到森林里居住12 年(亦即流放12年),外加1 年隐姓埋名。 
       班度族迁移到北边,甚至到达喜马拉雅山的北边,待了若干年。然后回到临近的地区。
       结束流亡之前,双方的战争,再次迫在眉睫:班度族申明他们对王国的权益(半个王国),但是Duryodhana 为首的俱卢族100 个兄弟坚持寸土不让。王室里的很多人也都曾经设法避免战争,都失败了,
       克利须那,最后一次出面调停妥协,也失败了。
       战争爆发了,克利须那作为阿周那的战车的车手,参加了战争。 
       克利须那向阿周那讲述《薄伽梵歌》(Krishna Instructs Bhagavad Gita to Arjuna)。        俱卢之野大战        这是一场“命中注定的战争”,一场“不可避免的毁灭”。       开战之前,克利须那,向阿周那讲授了《薄伽梵歌》(Bhagavad-gita)。       十八天之后,战争结束:俱卢族王朝(Kaurava dynasty)的所有伟大武士以及“数百万军人”(原文)成为躺在战场原野上的尸体。只有班度族和一小批其他人,幸存下来:“史前最大规模的一次屠杀”。       100个俱卢王子之首,国王Duryodhana,因为巨大的悲伤而死去。       右图:印度电视剧镜头,俱卢之野大战场景。
       幸存的武士之一,Asvatthama,乘着Draupadi 的孩子们在睡觉,杀死了这些孩子(班度族的五位王子在12年流放期间,与他们共同的妻子Draupadi 生了五个孩子)。班度五王子逮捕了Asvatthama,交给Draupadi 惩处,Draupadi 竟然饶恕了他。无耻的Asvatthama 还想杀死阿周那的妻子Uttara 的肚子里的孩子,他向Uttara 发射了一个brahmastra(核武器),导弹飞向Uttara 时,克利须那用Sudarshan-chakra (精神核武器)保护了Uttara。       王后Gandhari 来到俱卢之野(Kurukshetra)看到自己所有的儿子都死了,她将这一切归罪于克利须那,诅咒说:克利须那将在36 年内失去一切并死去,家族的女人们会哭泣,就像她们在哭泣一样。       盲人国王Dhritarastra,,王后Gandhari 和班度五王子的母亲Kunti,离开都城,搬到森林里居住。              王朝的终止和克利须那的死亡        班度族五王子失去了所有的亲戚,生活笼罩在悲痛中,梦想着再见死去的亲戚们。       班度族五王子的一个孙子辈,Vyasa 是一位智者,与班度五王子生活在一起。       Vyasa 建议他们去恒河(据说,这位Vyasa 正是印度史诗《波罗多王朝的伟大故事》的作者)。       于是,在大战结束6 年后,班度五王子带着盲人国王Dhritarastra 夫妇和母亲等人来到恒河,看到Karna,Duryodhana和所有人都在岸边。甚至盲人国王Dhritarastra 也看到了这些景象。在他们回到Hastinapura 两天之后,一场森林大火烧死了盲人国王Dhritarastra,,王后Gandhari 和班度五王子的母亲Kunti。       大战之后,班度五位王子的老大,Yudhistira 成为国王,几年后,阿周那的儿子Pariksit 成为国王。       班度五王子和他们的妻子,Droupadi,准备离开物质世界,结束生命(maha-prasthana)。       他们前往天堂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大家排成一行:老大Yudhistira 走在最前面,他的兄弟们,Droupadi和Yudhistira 的狗顺序跟在后面。Droupadi 第一个死去了,他的兄弟们也陆续死去了。       因陀罗(Lord Indra,雷神,战神)迎接了Yudhistira:只剩下他的狗跟随着他。Yudhistira 不愿独自进入天堂,因陀罗告诉他:其他人都在天堂等他们,于是两人带着狗和Gandhari 的诅咒,进入天堂。        克利须那的死亡        随着Gandhari 的诅咒灭亡的,还有克利须那的王朝。       克利须那的儿子们在玩耍,大家把Samba 打扮成一个孕妇,询问来访的智者Visvamitra,Kanva 和Narada Muni:他会生出一个什么?智者说:他会生出一个铁棍,这个铁棍将会消灭这个王朝。第二天,Samba 生出一个铁棍。        惊恐惶惑的雅度族(Yadavas=克利须那的儿子们),把铁棍磨成粉,丢进大海。但是各种灾祸仍然不断,最后铁粉被海水冲上岸,长成像箭一样的密密麻麻的铁草。雅度族孩子们都喝醉了,拿着铁草,互相残杀。       克利须那的Sudarshan-chakra 武器飞到天上不见了,他的后裔们在这场内部残杀中,全部死了。       克利须那曾经让儿子们戒酒,曾经大发脾气,都无济于事。       克利须那派遣信使Daruka 前往Hastinapura 城去给阿周那送信:他的雅度族都死了。       然后,克利须那告诉他的妻子们:他要离开,阿周那会照顾她们。
       《克利须那离开,他的妻子们悲伤》(Krishna Leaving, His Wives Lamenting)。
        克利须那离开王国,来到森林。他和他的哥哥巴拉拉玛(Balarama)坐在一棵树下的时候,他的生命之气像一缕白蛇一样的白烟从他嘴里出来,进入了大海(his life air came out of his mouth like a white serpent and entered the sea)。克利须那在森林里散步,然后坐下沉思。一个名叫Jara 的猎人路过,以为克利须那是一只鹿,射中了克利须那的脚。克利须那立刻死去并升到天堂。       阿周那火葬了克利须那,他的几位妻子同时自焚身亡,他其余的妻子被阿周那带回到Hastinapura 城,路上遭遇森林居民的袭击,这些女人都投入了Satasvati River 河。       当时的哲学家和学者都知道:克利须那的死亡标志着Kali-yuga 瑜伽的开始,即现在这种堕落的时代。       为了保存克利须那的这些遗产和故事,学者们与智者Vyasa 在Forest of Naimasharanya 森林里开会讨论,后来把所有的事情都写下来,成为《Bhagavata Purana》(又称Srimad-Bhagavatam)。这部书18,000诗节(36,000行),成为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Vedas 的浩瀚文献之一,克利须那的主要参考资料。        印度文化圈:印度原来不是一个统一国家,只是一个地区的称呼。       例如,印度尼西亚,原来叫作东印度: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统治了三百多年。       又如,柬埔寨原属“南天竺”地区,日本僧侣把吴哥窟告诉访日的法国人,法国人在密林里找到了吴哥窟。       再如,现在的印度可耕地和已耕地的面积均为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第三)。如果按照印巴分治以前的英属印度地区计算则超过美国:世界最大一片可耕,曾被誉为“女皇王冠上的宝石”。       所以,要了解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印尼等国家地区,必须了解印度的文化。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Vedas        2009年9月,Vedas(梵语:知识,中国旧译:吠陀或韦达经)列入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Vedas 是2400-3000年前(公元前5-前10世纪)的印度的一大批古代文献的合称:最古老的梵语文化艺术资料与印度教的教义(the oldest layer of Sanskrit literature and the oldest scriptures of Hinduism)。       Vedas 在形成文字之前,已经口头流传了1000-1500年以上。       也就是说,这批文化遗产的历史大约3400-4500年以上。       Vedas 主要包括四个类型的文献资料:       1. Rigveda(本集):中心部分,颂歌各种(赞歌,歌词,祭词等)。       2. Yajurveda(祭祀仪式书,梵书):散文形式的文书资料,解说祭祀顺序及其意义等。       3. Samaveda(森林书):离开人群,在森林讨论的事情,包括祭祀仪式说明和哲学说明等。       4. Atharvaveda(奥义书):哲学部分,梵语原意是《Vedas 的最后》。       以上内容的名称,直接来自日语。国内尚无正式名称和翻译。       本博文不讨论复杂的历史,仅仅介绍最为著名的《薄伽梵歌》。这是克利须那亲自讲述的话:唯一的神直接说的话。其他的《圣经》《古兰经》等,都是神的先知或代言人代为编著的。        本博文也不涉及神学。本博文仅仅从文学艺术角度,介绍这个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遗产,并且本博文将翻译整部的《薄伽梵歌》。        关于《薄伽梵歌》的评价        《薄伽梵歌》,梵语:Bhagavad Gīta,意思是“绝对真理的神之歌”,简称《神歌》(Gita)。这是印度乃至世界的文字记载中唯一的一处记录神本人,而不是神的代言人或先知的经典。 《圣经》《古兰经》都是先知或神的代言人编著的。 《薄伽梵歌》,共700诗节(1400行),定义了五个基本观念的真理涵义: 
       Ishvara=至高无上的控制者:God or Supreme Being。
       Jiva=生命,个体的不朽灵魂,与其肉体死亡无关。
       Prakrti=自然:Nature,primal motive force)。
       Dharma=根据神赐法则,应负的责任(音译:达摩)。 
       Kala=时间,梵语。
       生命,灵魂,自然,达摩,时间……难以计数的新观念和新思想及其不同的诠释,随着这部史诗,也传入了中国和亚洲各国。大战爆发之前,阿周那的问题几乎是世界上每一个战士的问题:
       Why should I fight?(我为什么而战斗)
       What is the meaning of life?(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What happens after death?(死亡之后会发生什么)
       神(黑天)的《薄伽梵歌》回答了知识的真谛,宇宙的本质,涵盖了阿周那的简单的(人的)问题。
       赫胥黎(Huxley)对《薄伽梵歌》的评论:The Bhagavad-Gita is a true scripture of the human race, a living creation rather than a book, with a new message for every age and a new meaning for every civilization。       爱因斯坦(Einstein)阅读《薄伽梵歌》后深深感慨:When I read the Bhagavad-Gita and reflect about how God created this universe everything else seems so superfluous。
       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姆(Robert Oppenheimer,1904-1967)在试爆之前的日子里,脑海里总是浮想起《薄伽梵歌》的一句话:“一千个太阳的光芒”(splendor of thousands of suns )。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一瞬间,发出的巨大光芒,好像千百个耀眼的太阳,奥本海默脱口而出:“现在我们都成了狗娘养的”(Now we are all sons of bitches)。他后来回忆说,他当时想起了《薄伽梵歌》里的另外一段话:“我是死神,世界的毁灭者”(I am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       圣雄甘地(Gandhi)离不开《薄伽梵歌》,每当疑惑或沮丧时他就要阅读《薄伽梵歌》去思考答案:When doubts haunt me, when disappointments stare me in the face, and I see not one ray of hope on the horizon, I turn to Bhagavad-gita and find a verse to comfort me; and I immediately begin to smile in the midst of overwhelming sorrow. Those who meditate on the Gita will derive fresh joy and new meanings from it every day。       印度著名哲学家,政治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1936-1952),印度的第一位副总统(1952-1962),印度的第二位总统(1962-1967),萨瓦帕利·拉达克里希南博士(Sarvepalli Radhakrishnan,1888-1975)认为:在浩如烟海的印度古代吠陀文明的大量典籍中,“神的原话”《薄伽梵歌》代表了“古代印度的最高智慧”。
 
       《薄伽梵歌》       The Bhagavad Gita       Translated by Ramanand Prasad       American Gita Society, 511 Lowell Place, Fremont, CA 94536-1805 USA       The following translation is reprinted here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translator, Dr. Ramanand Prasad, of the American Gita Society.        译注1:这个英文版本来自美国的国际薄伽梵歌协会,英文版中《薄伽梵歌》的全部18章700诗节1400行的每一章节行都编出序号,易于查找,英文简明易懂并有注解,所以这个中文译文也很通俗易懂。       译注2:中文翻译,遵守国际翻译协会的有关规定。中文翻译全部直译,因为梵语单词的意思“非常微妙”“涵义往往取决于上下文的意思”,欧美日本的译本也采取保留梵文原词的办法(中国自汉唐以来的翻译,编造出一大批试图对应和反映梵文原意的中文名词,结果是极不理想的,这也有时代和技术的限制。不述)。       译注3:美国的国际薄伽梵歌协会全名:The American/ International Gita Society(非营利组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登录这个网站阅读欣赏英文原版,以及其他围绕这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       美国国际《薄伽梵歌》协会的网站:
       http://gita-society.com/index.html

       Chapter 1: Arjuna's Dilemma
       第一章: 阿周那左右为难
 
       Dhritaraashtra说:
       啊Sanjaya,聚集在俱卢(Kurukshetra)的神圣田野上,渴望着战斗,
       我的人民和班度族的人们,他们想要干什么?(1.01)       【Dhritaraashtra=老国王,盲人,100个俱卢王子的父亲,他不知道发生战争。《薄伽梵歌》就是老国王的顾问和战车的车手Sanjaya,向老国王Dhritaraashtra讲述战争过程开始的】
       Sanjaya说:
       看着班度族的阵法,国王 Duryodhana走向他的老师Drona,说了这样一些话 (1.02)
       【译注:Duryodhana=100个俱卢王子之首,俱卢国王,战争主要启动者】
       【译注:Drona=双方王族的战争艺术导师,极度反战,后来担任俱卢军队的第二任总司令】
       啊老师,你看班度的儿子们的趾高气扬的军队,正由你聪明的学生Drupada排列阵法。(1.03)
       众多的英雄和意气风发的弓箭手,武艺与Bheema和阿周那不相上下,
       例如Yuyudhaana和Viraata,伟大的武士Drupada(1.04)
       Dhrishtaketu,Chekitaana,英雄的国王King of Kaashi;Purujit,Kuntibhoja和伟人Saibya;(1.05)
       勇敢的Yudhaamanyu,可怖的Uttamauja, Subhadraa的儿子和Draupadi的儿子都是伟大的武士。(1.06)
       我们这一边还有死而复出的杰出之辈。我要指定我的军队的司令官。(1.07)
       你,毗湿摩,Karna和战无不胜的Kripa,Ashvatthaamaa,Vikarna和Somadatta的儿子(1.08)
        还有很多人,准备为我而献出生命。他们配备了各种武器,他们娴熟战争技术。(1.09)
       我们的军队,由毗湿摩指挥,不可战胜;他们的军队,由毗湿摩保护,易于被征服。(1.10)
       【译注:Bheeshma=毗湿摩,两族共同的叔祖父,反战并曾努力化解矛盾,担任俱卢军队第一任总司令】
       因此,你们所有人在前线各自负责的位置上都要注意保护毗湿摩。(1.11)
       伟大的毗湿摩是俱卢王朝最老的人,他像狮子一样狂笑,吹响海螺,给Duryodhana带来欢悦(1.12)
       随后,海螺,半球铜鼓,钹,圆鼓,喇叭,一起奏响。骚动喧闹,极其恐怖。(1.13)
       【译注:Kettledrum=半球形状的铜鼓,Cymbal=钹,drum=圆鼓,trumpet=喇叭】
       然后,克利须那王子和阿周那,坐在白马拉着的华美战车上,也吹响了冲天的海螺。(1.14)
       克利须那吹起他的海螺,Paanchajanya,阿周那吹起他的海螺,Devadatta,
       Bheema,恐怖行为的实干家,吹起他的海螺,Paundra。(1.15)
       Kunti的儿子,国王Yudhishthira,吹起(他的海螺)Anantavijaya,
       Nakula和Sahadeva,分别吹响各自的海螺,Sughosha和Manipushpaka(1.16)
       Kaashi的国王,伟大的弓箭手,Shikhandi,,伟大的武士,
       Dhristadyumna, Viraata 和不可战胜的Saatyaki;(1.17)
       国王Drupada,和Draupadi的儿子们;Subhadraa的伟大儿子;
       他们全都吹响了各自的海螺,啊,大地的上帝。(1.18)
       狂暴的喧嚣,回响在大地和天空,撕裂了俱卢族的心。(1.19)
       看着Dhritaraashtra的儿子们站立着;战争即将爆发,
       阿周那,他的旗帜上是哈奴曼的象征,拿起了他的弓箭;(1.20)
       【译注:哈奴曼(Hanuman)是神猴,神通广大,印度的“三小神”之一】
       他对克利须那王子说:啊王子,(请)把我的战车停到两军之间,
       直到我能看清哪些人站在那里急于战斗,必须与我作战的是谁?(1.21-22)
       我希望看到,正在这里排兵布阵,甘愿为Dhritaraashtra的邪恶心肠的儿子作战的是哪些人?(1.23)
 
       Sanjaya说:
       啊国王,王子克利须那按照阿周那的要求,把所有战车中最好的一辆,停在两支大军中间(1.24)
       面对着毗湿摩,Drona和所有其他的国王,对阿周那说:看清楚这些布阵的俱卢王朝的人!(1.25)
       【译注:Kurus=俱卢王朝的人,Kauravas=俱卢族,专指100个俱卢王子】
       在这里,阿周那看到了他的父辈们,祖父辈们,老师们,母亲家的父辈们,       兄弟们,儿子辈们,孙子辈们,亲密的朋友们。(1.26)       看到了岳父们,所有男性亲属,其他亲密关系的人,站在两支军队的行列里,(1.27)       阿周那被伟大的怜悯征服了,悲伤地说:啊克利须那,看到我的男性亲属们,站着渴望战斗,(1.28)       我的四肢无力,我的嘴唇发干。我的身体在颤抖,我的汗毛直竖到底。(1.29)       我的弓Gaandeeva,从我手中滑落,我的皮肤在剧烈燃烧。我的头在发晕,我无法站稳,       啊克利须那,我看到不祥的预兆。我觉得在战场上杀死我的男性亲属,没有作用。(1.30-31)       我既不渴望胜利,不渴望享乐,也不渴望王国,啊克利须那。       王国,或享乐,甚至生命,有什么用,啊克利须那?(1.32)       因为我们渴望的王国,享乐和喜悦,都要通过这场战役中,       站在这里的所有的人,放弃他们的生命和财富,才能得到。(1.33)       老师们,父辈们,儿子辈们,祖父辈们,母亲家的父辈们,       孙子辈们,姻亲兄弟们,和其他的亲戚。(1.34)       虽然他们也准备厮杀,即使为了三个世界的统治权,我也不希望杀死他们,       何况仅仅只是为了一个地上的王国,啊克利须那。(1.35)       【译注:three worlds=三个世界,三界:地下地上天上】       啊王子,克利须那,我们杀死Dhritaraashtra的儿子们,能找到什么快乐?       杀死这些严重犯罪的人们,也只能导致我们产生罪孽。(1.36)       【译注:felon=重罪(英美普通法系=Common law)。sin=罪孽,原罪】       因此,我们不要杀死我们的兄弟,Dhritaraashtra的儿子们。       杀死我们的男性亲戚们之后,我们怎能感到幸福,啊克利须那?(1.37)       虽然他们被贪婪蒙住眼睛,没有意识到毁灭家族是邪恶,欺骗朋友是罪孽。(1.38)       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毁灭家族是邪恶,为什么我们不设法扭转这种罪孽,啊克利须那?(1.39)       如果家族被毁灭,永恒的家族传承也将被毁灭,       不道德的行为,随着家族传承的毁灭,将会大行其道,(1.40)       当不道德的行为大行其道时,啊克利须那,家族的女人们就会堕落,       一旦女人们堕落了,社会问题就泛滥了。(1.41)       这将把家族和杀害家族的凶手们,都带入地狱,       因为一旦弃绝祭祀的米饭团和水,祖先们的魂灵就会遭殃。(1.42)       摧毁家族的那些家族的瓦尔纳和家族传承的永恒质量,       也会被不合情理的罪孽行为所毁灭。(1.43)       【原注翻译:Varna=瓦尔纳,系指思维色彩(hue of mind)的颜色与构成;某种社会秩序或者社会结构,例如印度的社会等级结构(caste in India)】       【译注:spirit=魂灵,rice-ball and water=大米饭团和水,祭祀的供奉】       【译注:sinful act of illegitimacy=不合情理的罪孽行为,这里指家族内斗】        我们曾经被教导说,啊克利须那,破坏家族传承的人,势必长期住在地狱。(1.44)       Alas!我们正在准备犯下一个巨大的罪孽,       我们为了贪婪于享受一个王国,正在努力准备屠杀我们的男性亲戚们。(1.45)       如果在战场上,我没有武装,放弃抵抗,而被带着武器的Dhritaraashtra的儿子们杀死,       对我来说,那样可能会好的多。(1.46)              Sanjaya说:       在战场上,说完这些话以后,阿周那把他的弓箭放在身边,坐在战车的座位上,心里充满了悲伤。        Chapter 2: Transcendental Knowledge       第二章  超自然的知识        Sanjaya说:       阿周那眼含泪水,情绪低落,被怜悯和绝望笼罩着,王子克利须那对他说了这样的话。(2.01)        超凡王子说:       【译注:Supreme Lord=超凡王子,在“克利须那崇拜”中,克利须那既是毗湿奴的一个阿凡达,又是毗湿奴和湿婆之上的更高层次的神,这个神的名称至今没有翻译,常称Supreme Lord。也就是说,印度教中最高的神是克利须那。有时湿婆(Shiva)和毗湿奴也被译为Supreme Lord】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你怎么能如此沮丧?       这个样子,与一位阿周那(或崇高思想和行为的人)不相称。       这是可耻的,不会把一个人带到天堂,啊阿周那。(2.02)       不要成为一个懦夫,啊阿周那,这个样子,与你不相称。       从你的心中丢掉懦弱,起来(去战斗),啊阿周那。(2.03)        阿周那说:       我怎能在战场上,用我的箭攻击毗湿摩和Drona?       他们值得我的崇拜,啊克利须那?(2.04)       真心地说,我即使乞讨活在世界上,也比杀死这些尊贵的人杰更好,       因为杀死他们,我无法享受(他们的)血玷污的财富与快乐。(2.05)       我知道,对我们来说,(乞讨和杀戮)两种选择都不比另一种更好,       我也知道,征服他们或被他们征服,也都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杀死了站在我们面前的Dhritaraashtra的儿子们以后,       我们甚至都不希望继续活着。(2.06)       我的心已被同情的弱点压倒,我的思维已被达摩搅乱,       我请求你,明白无误的告诉我,我怎么办才好?       我是你的门徒。我恳求你的教导和庇护。(2.07)       【原注翻译:Dharma=达摩,系指支配,支撑和管理宇宙万物和世界秩序的永恒的法规;有的时候,达摩系指责任,正义性,理想的方式,道德的原则与真理。Adharma=达摩的反义词。达摩在危机时刻可以带来专业指导】        即使获得世间一个繁荣兴旺的王国,或者众神之上的统治威权,       我也不觉得,可以驱除使我万念俱灰的悲伤。(2.08)        Sanjaya说:       啊国王,向克利须那王子说完这些话之后,       阿周那对克利须那说:我不会战斗,然后默不作声了。(2.09)       啊国王,王子克利须那一边微笑着,       一边对两军之间沮丧不已的阿周那,说了这样的话。(2.10)        超凡王子说:       你在为那些不值得悲伤的人而悲伤,但是你说着理智的话。       明智的悲伤,既不是为了生者,也不是为了死者。(2.11)       我,你和这些王国从来不曾存在,我们未来也会停止存在。(2.11)       正如Atma在一生中曾获得了一个孩子的身体,一个年轻人的身体和一个老年人的身体,       类似的,在死去以后,Atma还将获得另一个身体。       智者不会被这些欺骗。(See also 15.08)(2.13)       【原注翻译:Atma or Atman=意识,魂灵,灵魂,自我,生命之源泉,身体-思维综合体之后的宇宙能力。正如我们的身体存在于空间,我们的思想,智慧和心灵存在于Atma,意识的空间里。Atma 无法被五官的感觉(senses)所感受, 因为五官的感觉存在于Atma 之内】       接触被感受的物体的感觉,出现了热和冷,痛苦与快乐的情感(feelings)。       它们是转瞬即逝的,并非永恒的。       因此,(学会)忍受它们,啊阿周那。(2.14)       因为一个心平气和的人,不会受到这些情感(feelings)的影响,       平静面对痛苦与快乐,成为与不朽的声名相称的人,啊阿周那。(2.15)       没有一个Sat (or Atma)的不存在,也没有一个Asat 的存在。       只有真理的预言家,才能确定无疑看到这两种现实。(2.16)       【原注翻译:Sat=永远的存在,过去,现在和未来。Atma被称为Sat。Asat是永远不存在的观念(就像兔子的角,或者镜子中的水)。一个事物,有一个开始和一个结束,就不是一个Sat或者Asat。身体,既不是Sat也不是Asat,或者既是Sat又是Asat,因为身体有一个短暂的存在。Mithya是第一眼就会看到的Sat,但是它是一个真正的Asat。身体,正像宇宙或者Jagat,被称为Mithya】       所有这一切(=universe=宇宙万物)都是弥漫遍及各处,成为不可毁灭的。       没有任何人,可以毁灭不可毁灭的(Atma)。(2.17)       身体是易于腐败的,灵魂是永不停息的,万世不朽的,难以理解的,       因此,战斗吧,啊阿周那。(2.18)       有的人认为Atma 是杀人者,有的人认为Atma 是被杀者,       两者都是愚昧无知,Atma既不是杀人者,也不是被杀者。(2.19)       任何时候,Atma 不会生,不会死,也不会停止再一次的存在。       它是非出生的,永恒的,永久的,太初的。       当身体摧毁的时候,Atma 是不会摧毁的。(2.20)       【译注:It is unborn, eternal, permanent, and primeval=原文】       啊阿周那,如果Atma 是不可摧毁的,永恒的,并非出生的,万世不朽的,       那么,一个人怎么会是杀任何人或者是被任何人所杀?(2.21)       正像一个人丢掉旧衣服,换上新衣服,       类似的,Atma 是抛弃那些旧的身体之后,获得一些新的身体。(2.22)       刀劈不开Atma,火烧不着Atma,水浇不湿Atma,风吹不干Atma。(2.23)       劈不开,烧不着,浇不湿,吹不干。       Atma 是永恒的,无处不在的,不会改变的,不会移动的,太初的。(2.24)       Atma 是无法明晰表达的,不可思议的,不会改变的。       当你知道Atma 是这样的话,你不应该感到悲伤。(2.25)       【译注:It is eternal, all pervading, unchanging, immovable, and primeval =原文。unmanifest, unthinkable, and unchanging=原文】        即使你只是想到,这个(身体)将会不断的出生和死去,       啊阿周那,你也不应该感到如此的悲伤。(2.26)       因为,一个死亡无疑将是一个诞生,       一个诞生无疑将是一个死亡,       所以,你不要为无可避免的必然而悲恸。(2.27)       所有生物,啊阿周那,       在出生之前和死亡之后,是无法明晰表达的。       它们只是在诞生和死亡之间,可以明晰的表达。       你的悲伤,到底是为了什么?(2.28)       有人认为Atma 是神奇,有人把它描绘成神奇,还有人听说它是神奇。       即使有人听说过它,也没有人真正的了解它。(2.29)       啊阿周那,Atma 居住在所有(生物)里,永恒的不可毁灭。       因此,你不应该为了身体而悲痛。(2.30)       想一想你的责任,作为武士,不应该动摇。       对一个武士来说,没有任何事情比一场正义的战争更加荣耀。(2.31)       只有幸运的武士,啊阿周那,才会遇到这样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战争机会,       这就好象是打开了一扇通向天堂的大门。(2.32)       如果你不为这场正义的战争而战,你就没有履行你的责任,       你将丧失你的名誉,造成(你的)罪孽。(2.33)       人们将永远议论你的可耻。       争取你的荣誉吧,丢失荣誉,比死亡更可怕。(2.34)       伟大的武士们,将会以为,你是因为恐惧而逃离战场。       原先非常尊崇你的人们,也将会丧失对你的尊重。(2.35)       你的敌人将会说出很多不堪入耳的话,蔑视你的能力。       还有比这一切,更痛苦的事情吗?(2.36)       你如果被杀,你将进入天堂,你如果胜利,你将享乐大地。       所以,带着战斗的决心,起来,啊阿周那。(2.37)       苦和乐,失与得,战胜与战败,视同一样,只要完成你的职责。       只有完成了职责,你才不会造成罪孽。(2.38)       (未完待续,正在一边翻译一边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