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主要销售渠道:试析尾闾中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3:23:55

试析尾闾中正

邓师太极学习笔记之二

邓师多次讲到尾闾中正的重要性:内家拳最重要尾閭中正;安般太极拳法之要: 尾闾正中;怎样炼出基本功呢?没有多复杂,简单说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尾闾中正……尤其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這世间懂得尾闾中正的人原本不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最重要的一把钥匙。个人理解,这把锁应该指的是太极入门(具体定义是:上虚下实,松沉到脚;能离师自练,功夫日见进步而毫无偏差)。我这人固执,模糊不清的东东,无论如何也要想法子弄个明白,所谓的阴魂不散,死缠烂打。直到讲给文盲也能听懂的程度,才肯放手。这里应用书法与人体生理构造等知识来加以阐述。

世间万物,都围绕着平衡来运作(所谓的能量守衡定理):股市是寻找涨跌的平衡线;管理是平衡各种资源以得到合理的产出;人际关系处理实际上是一种微妙的平衡尺寸的把握……自然,太极也跳不出这个圈子:它是一种不管外在如何变化,个人始终得以保持自身平衡(即重心)的技击艺术。换言之,解决了重心问题,就解决了太极的根本问题。

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都有一条尾巴。这尾巴起着平衡作用:维持重心不失,掌握运动方向,都要它来完成。人的尾闾,就是那条退化掉的尾巴,自然,它应该担务类似的作用:维持人体重心,掌握运动方向。问题是,人与其它动物不同。人的脊椎是直于地面,而其它动物是与地面平行。角度不同,作功的方式当然也不会一样。

让我们转到书法。对于好的书法,我们只有一个评价:力透纸背。通俗地说就是:字是站在纸上的,不是趴着的。一个站字,把书法和人体连在了一块。书法,归根结底,精髓只有两点:骨力,神采。神采是骨力到家的自然流露。因此,书法的根本,在骨力。所谓骨力,即是每个字的基本笔画都筋力十足,富有含蓄韵味;整体结构在自然平稳的基础上,争妍斗奇。书法的魅力,就产生于这两者的完美融合上。何绍基对包世臣(两人都是清代前十位的书法大家)的评论是:余以横平竖直四字勒之,知其于北碑未为得髓也。苛刻,但是是事实。对于人体,就是把基本功练好:练好腰腿功夫,练到有弹性,能蓄劲;在练用太极时,守中用中,虚实相济,就是书法创作时以中线为重心中轴,参次变化而灵动天际(清大学士翁同和描述露禅祖师的功夫为:“杨进退闪躲神速、虚实莫测、身若猿猴、手若运球”。和杜甫所写:“张旭一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笔如云烟”。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人体运动不留痕迹,在天地间倏忽而过。人体自身,就是那支生花妙笔,脚底下多留一分自然敏感,健身技击时就多生一份莫测变幻。归根到底,基本功是最重要的。因此,要勤练腰腿功夫。但勤练是有讲究的,要不然,练残你没商量。这方法就是:尾闾中正,松胯沉胯。

不知道哪位前辈说过:人两条腿是火车的车轮与载重系统,上半身是火车车厢。实在是非高手莫办。个人理解,是说人的上半身得虚掉,不用半点力;两腿的胯关节完全松沉开来。就好象和上半身已经分散,仅通过皮筋连在一块。沉胯,只有通过尾闾中正才能做到。因此,又合并成了一个问题:尾闾中正。

作为人体重心控制台,尾闾应该怎么样调控呢?首先,上半身必须保持中正,勿庸多言。具体到尾闾,居中,是不用多说的了。人体因为直立的关系,脊椎已有几个弯曲,尾闾,也是有一点向后翘。通过把这些弯曲纠正过来,脊椎受力,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都会增大很多:纵向,立木顶千斤;横向,通过夹脊把两臂相连,会形成一张大弓,通过运动,肺部得到充分锻炼,不管是养生还是技击,都大有助益。所以,尾闾得扳正:尾闾梢往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即根部有向地下插的沉意。当然,作为人体的一部分,其它动作也要同时做出:松沉两胯,提肛敛臀。这样一来,全身劲气团聚于小腹,通常所说的丹田发动机就有了着落。全部都有了,还得有个中心。所谓蛇无头不走,这个中心就是尾闾中正。有丹田发动机带动,尾闾中正领头,其他部位跟着做功就是了,不需用力,更何须用拙劲?

中华武术的根本,是练习脊椎。换一句话说,尾闾中正的根本目的,是使脊椎正直(它本身就是脊椎的末梢),进一步练出一条富有弹性的大龙来。作为脊椎的末梢,利用地心引力顺势往下沉拉纠正,是不二之选。但身体其它部分一起配合,会得到最佳结果。这就是1,虚灵顶劲:头部轻灵,如线上引,让劲气上提,顺便打通玉枕。2,含胸拔背,让劲气上提下送,打通夹脊。3,沉胯裹臀提肛(与中正的尾闾一起托着丹田),让丹田获得生养,又打通尾椎。三关通过正确身法打通,人体就在真正意义上成了一个整体,劲力自然大增。再勤奋巧习,出手丈二,想来也不会是啥天方夜谭,水到渠成而已。

尾闾中正方法:走猫步。收臀,头部平稳,找两腿一波三折的感觉。两脚之间的重量,如溜溜球一样交接(0到100)。要注意点,是人体要基本保持在同一高度,上半身好象始终坐在一张无靠背的椅子上一样,正直自然。全身六合,重心放在尾闾,走时想着尾闾处的重心向前平移,就好像人坐在轿车里,两腿好像车轮向前滚动,完全不用力(或者说像站立时一样,只用承受身体重量的力,不用推动身体前进的力)。要走快,只要想着重心前移加快就可以了。正所谓步步莲花,毫不亏欠,自然走得又平又稳又久。时间一久,就达到了邓师说的:猫步关键是要走量。良性循环之下,尾闾就会越来越正。尾闾为重心,解放了腿,身体得到调养,丹田自然也就得到滋补。慢慢会有气沉丹田的感觉。日积月累,就有了深厚内力。

以尾闾中正为身法的关键(正常站立管重心,运动时管前进后退),通过调身形(内家拳都是以身法打人的),以外带内,自然就出了功夫。一年不能打人,三年是一定可以的。太极十年不出门,就成了往事。当然,前提是得苦练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