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诺 老炮儿:万山不许一溪流,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22:10:41
花甲感悟

 

    随着自然的和谐,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的人活到70、80岁、90岁甚至120岁已越来越多。然而60岁以后的人,才真正是人生自由生活的开始。

    60岁以前,工作是骨干,生活是中坚,上有指示,下有请示,家有苦事,把人搞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

   60岁以后,人已与世无争,也就不再请示汇报,看人的脸色做事,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往日的争强好胜,恩恩怨怨,磕磕碰碰也都烟消云散,只求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份顺其自然的平淡生活。

60岁以后,人也不再因上有老、下有小的生计劳心费神,精打细算,把一分钱掰成二瓣用。坎坷与烦恼的生活已成为过去。知足常乐,心有,一切都有,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不过,老辈人对名节珍而重之,视之为:“人之命,木之本,水之源”。应劝谕儿孙:“不重币而富,不轻冕而贵”,要仁慈、诚实、勤奋,这精髓不能丢。当然,儿孙自有儿孙福,应大度豁达,该放手时就放手,没必要样样事必躬亲,一切包罗,生活的重担应由他们自己去历练。

60岁以后,人才真正懂得: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生活的保障,才是生命的第一财富、长寿的保证。要长寿,应调整好心态,消除欲念,不忮不求,不怨不尤,和颜悦色,心满意足,一切随缘,这是至关重要的。

60岁以后,人才会深深感悟到:万事都是由“命运”主宰,无论你对前程怎样憧憬,怎样舍命地工作,红日不高照,机遇不垂青于你,你不过是马前之卒,为他人作嫁衣,还会落下一身病,到那时谁来照顾你、同情你!一切还是别强求,命要紧!即使红日高照,机缘垂青,没有好的身体,命都没了,最多的名和利又带不进棺材,还不是像眼前飘渺的云雾!

60岁以后,人才会明白:“少年夫妻老来伴的真实意义”。过去常因家务小事吵嘴斗气;现在,夫妻鬓已雪染,老眼昏花,双耳失聪,动作迟缓,两手颤抖,到这时,人才会深深地体会到:瞎子靠棒,棒靠瞎子,谁也离不开谁!相濡以沫,难舍难离的可贵。这种关爱是通过心来传递,这时的夫妻情感才会更纯真,比亲情更温暖,比友情更执著。

60岁以后,一般来说,人的机体还健康,思维还敏捷,最宝贵的是人的工作,生活经验丰富了,成熟了。应退而不休,干一些自己兴趣中的事作为消遣,享享天伦之乐,如:陪陪儿孙,看看书报,写写字、种种花草,和人下下棋、聊聊天……因为闲暇是人心灵的驿站,可以帮助人驱逐精神的劳顿,放松疲惫的身心,让精神得到解脱,使精神得以升华,所以,对自己不能过分认真。切记,“闲”是一种心境,一种心气,一种生命状态,敢于闲下来才是胆量,才是超越红尘的气度。

生活从60岁开始,一生工作了三四十年,已画上了一个虽不满足却也满意的句号。更主要的是,人到了这个年龄,整体上已获得了身心的自由,心理空间大了,精神舒服了,一切都淡薄了,也更容易与人相处了。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严格的管理制度,你不能改变现状,最好还是能痛苦地改变自己,变得卑微些才是上策。同时送大家一首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万山不许一溪流,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作为新生活的启程吧!

总之,60岁以后的人再也没有什么驾驭、包袱,已彻底“解放、自由了!”    胡适先生说:“我将来如有工夫来写自己的传记,要用很大的一章来写我那个时代徽州的社会背景。”他还特别指出,徽州故里生活是他“个人的文化背景”。

  胡适先生说:我是安徽徽州人。

  先生在他的《四十自述》回忆录里这样描述他的家乡:

  徽州在旧制时代是个“府”;治下有六个“县”。我家世居的绩溪县,便是徽州府里最北的一县。从我县向南去便是歙县和休宁县;向西便是黟县和祁门县;祁门之南是婺源县。婺源是朱子的家乡。朱熹原来是在福建出生的;但是婺源却是他的祖籍。

  绩溪,旧制徽州的一个山区小县城,《寰宇记》上说,“以界内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回转屈曲并流,离而复合,谓之绩溪,县因名焉”。“绩”的本意是麻线绞集,潺潺溪流,缠绕往复,今天的绩溪山水依然丰饶,依然美丽。

  绩溪上庄是胡适先生的老家,至今古貌依旧,溪水潺潺,树影婆娑。“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句赞美的就是上庄美景,这也是胡适先生经常为人挥毫泼墨所喜爱引用的一首诗词。

  就是这样一个朴素的山庄,让胡适先生魂牵梦萦。晚年蛰居台湾的胡适,念念不忘的是故乡徽州。

  那么,胡适先生所生活的时代,徽州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样的呢?胡适先生所言“个人的文化背景”又是怎样的呢?

  1891年12月28日,胡适出生在上海大东门瑞馨泰茶叶店内。瑞馨泰是胡适祖上与乡人合开的一家茶叶店。其实,早在清嘉庆年间,胡适的高祖就已经在上海浦东川沙开创了茶叶店,店号“万和”,卖的是家乡名茶“金山时雨”,生意非常的好,以至于后来又发展了一家,于是当地曾有“先有胡万和,后有川沙县”一说。在胡适先生的回忆录里,详细地记录了祖上经商的历程,并且把祖上创业的艰辛形容为“一场很艰苦的奋斗”。

  1895年,4岁的胡适随母亲回到了家乡上庄,这一住就是9年。这一时期的上庄号称“小上海”。十里杨林镇,五里后岸街,米行、药铺、典当,商铺林立,车水马龙。而乡里更多的族人则在外经营,有的已是赫赫有名。汪立政去了上海,创办“汪裕泰茶庄”,成为沪上著名的茶叶大王,还在杭州西子湖畔建了别墅“汪庄”。而与胡适同一家族的胡开文墨业则走向了全国市场。清代中国有四大制墨名家,绩溪汪近圣和胡开文就占了两家,尤以胡开文墨后来居上,成为文房四宝中徽墨的代表。此外还有大量的徽厨活跃在江浙沪一带的大酒店之中。据清末到建国初的不完全统计,绩溪商人在全国各地开办的各类商号在1200家之上,绩溪旅外商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9年的家乡生活,对胡适有着极深刻的影响。1933年11月15日,胡适在谈到绩溪县志编纂的问题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县志不可但见小绩溪,而不看见那更重要的“大绩溪”。若无那“大绩溪”,小绩溪早已饿死,早已不成局面。新志应列“大绩溪”一门,由各都画出路线,可看各都移植的方向以及经营的种类。如金华、兰溪为一路,孝丰、湖州为一路,杭州为一路,上海为一路,自绩至长江为一路……

  前世不曾修,出世在徽州。年到十三四,便多往外溜。

  雨伞挑冷饭,背着甩溜鳅。过山又过岭,一脚到杭州。

  有生意就停留,没生意,去苏州。

  转来转去,到上海,求亲求友寻路头。

  同乡多顾爱,答应肯收留。

  两个月一过,办得新被头。半年来一过,身命都不愁。

  此刻,这一首徽州民谣正蔓延在徽州的山间小路。“徽杭锁钥”,又称“江南第一关”,位于绩溪伏岭,翻过这一条崎岖的山道,徽州人就可以由此通往浙江,这是徽州人去杭州的一条陆地交通要道。许多年以前,那些离开家乡的徽州人一定是唱着这样的歌谣翻山越岭,到那些被胡适先生称为“大绩溪”的地方闯荡。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州人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做出了无奈的选择。在只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徽州,山多岭众而人口稠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贯穿着16世纪至19世纪近世社会的全过程。胡适先生因此总结说:“徽州地区全是山地,由于黄山的秀丽而远近闻名。这一带的河流都是自西北向东南流的,最后注入钱塘江。因为山地十分贫瘠,所以徽州的耕地甚少。全年的农产品只能供给当地居民大约三个月的食粮。不足的粮食,就只有向外地去购买补充了。所以我们徽州的山地居民,在此情况下,为着生存,就只有脱离农村,到城市里去经商。因而几千年来,我们徽州人就注定的成为生意人了。”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商帮:徽商与晋商,他们皆处于贫困山区,种地无以生存,这种生存条件的劣势使得他们只有一条逼仄险峻的出路:经商。

  徽州是个移民社会,早期是北方众多士民迁入徽州,至明清时代,徽州人又大批外出经商。迁入徽州是走进来,经商是走出去,无论是进来还是出去,都是一种移动。

  徽州人经商的历史,我们从史料文献中可以追溯到东晋年代。

  南宋的时候,朝廷迁都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政治、经济中心下移,促使临安附近区域的经济首先得到相应发展,由于徽州特殊地理环境和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徽州人把家乡的特产,诸如木材、茶叶,还有澄心堂纸、汪伯立笔、李廷圭墨、龙尾歙砚等文房四宝,通过新安江运往杭州以换取粮食,“往者多取富”。从这一时期开始,徽州商人行买四方而声名显赫。到了大致在明代成化、弘治年间,作为一个商人集团,徽州商帮逐渐形成并强盛。从这一时期开始,“徽”和“商”或者“徽”和“贾”两个字相联成词,成为一个特定概念的名词而被时人广泛应用。

  据考证,在明成化年间,徽商一词已在上海松江一带流行。

  《云间杂识》记载了一个故事:

  一个显宦在异地搜刮民脂民膏之后,回到松江老家。

  一日,一个老人登门拜访,对他一直是打躬作揖。

  官僚极为诧异:你干嘛对我如此恭敬?

  老人笑道:我们松江一带的财富都被徽商赚走了,现在你老人家又把财富带回来了,我们怎么不应该对你表示尊敬呢。

  原文如此:成化末,有显宦满载归,一老人踵门拜不已。官骇问故。对曰:“松民之财,多被徽商搬去,今赖君返之,敢不称谢。”

  这是迄今看到的关于“徽商”最早的文字记载,松江是徽商早年最活跃的地方,徽商一词首先在这里流行是合乎情理的。

  “徽俗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明嘉靖以后,徽州从事商贾的人数大量增加,徽商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商界的一支劲旅,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乃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所谓“两淮八总商,邑人恒占其四”,说的是徽商在盐业领域开创了独执牛耳的局面。此外,徽商在茶业、木业、典当业等贸易方面也取得了不凡的业绩。康熙、乾隆年间,沿江地域流传着“无徽不成镇”的谚语,这一时期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徽商进入了鼎盛时期。

  徽州人做生意,并非“生而善买”,以明代《安徽地志》所说的“徽人多商买,其势然也。”这些都是因为当时的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徽州人刻苦经营所造就的。

               徽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