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瑟兰村到暴风城:"同学公司"如何开的顺手:讲同窗情更要讲原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20:09

"同学公司"如何开的顺手:讲同窗情更要讲原则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2日14:08  荆楚网-楚天金报

  伴随着大学生创业团队越来越多,大学毕业伊始甚至还没毕业就已经创办起“同学公司”的现象,已愈来愈常见。都说同窗情是人际关系中甚为温暖的一种,当若干个感情甚笃的同学走到一起,成为并肩战斗的创业者,他们之间,又会演绎出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班长”成公司“总经理”

  作为一家文化艺术公司的总经理,小董在大家的眼中,与其说是老板,更不如说是班长更贴近。2004年,5个同学(其中有3名是同班同学)创立起团队,2006年,他们一起创办了眼下这家发展迅猛的公司。彼此志同道合,交情甚好,且在工作能力上各有千秋,公司成立了,谁来胜任总经理职务?

  据记者采访了解,当年做出这一决定时,大学时就是班长的小董最终勇挑“重担”,之所以说是“重担”,是因为作为总经理,他需要做好为大家的一切服务,“其实就跟我们大学时选班长一样,不是当官儿,而是要任劳任怨做好对内对外事务。”“当年,我们觉得谁当总经理都可以,毕竟在我们眼中,这不过是一个对外身份,最后,大家还是考虑性格和形象等因素,选择了我”,另一家“同学公司”的总经理小王告诉记者,一群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难免给人太嫩的印象,大家都认为他办事稳重,说话稳妥,而且外型成熟,更有“气场”来胜任这一职务。

  校园文化弥漫“同学公司”

  “在我们公司,大家都是直呼对方的名字,之后来到公司的新人,也只是根据角色和分工不同称呼我们,比如我一般担任导演,他们就叫我‘董导’。在外面对客户时,我们才会亮出职务身份来”,小董向记者介绍,因为公司里年轻人居多,自创办之日起就有非常浓郁的校园文化,一直延续着:工作之余,这群80后们一起去踢足球、看电影、K歌……许多和他们打过交道的客户都说,在这家企业,表面上看起来彼此是同事,但大家更像是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工作氛围特别轻松和谐。“我们有课间十分钟,我们有小食堂,我们也有像大学校园那样的员工宿舍”,于2008年和两个同学一起创立起一家文化创意企业的小姜,非常自豪地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办公和生活空间——在他们租住的商住两用楼里,一边用来办公,一边用来住宿,为保证大家吃好喝好,还聘请了一名厨师为他们张罗午餐和晚餐。开饭时间,几个人就围坐在饭桌边,抢着下筷,非常热闹,晚上的时间就像大学时的“卧谈会”,只是这时多半谈的是公司业务和发展设想,“因为是同学,我们更理解彼此,更能了解对方的想法,合作起来非常默契。”

  讲感情更要讲原则

  “现在的我好后悔,和我的同学合伙开了家广告公司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开心过,觉得很累,比当职员的时候还累,脏活累活都是我的。因为刚创业,公司就我们3个人,包括登梯爬高的活都要我来干,他们什么都不管,弄不好还要说我……”同样是开了一家“同学公司”,陈晓燕(化名)就觉得憋屈地多,甚至后悔选择和同学一起开公司,如今不仅刚起步的事业一团糟,同学间的感情也出现了裂痕。

  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对于看不看好同学在一起开公司,许多职场人持保留意见,他们认为亲兄弟不容易明算账,“即使关系再好的同学也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在某些决策或者是重大的问题上不能很好的把握的话,是很容易失败的,所以最好自己单做。”当然,也有许多职场人认为,这种志同道合的理想和根深蒂固的感情,更容易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那么,“同学公司”要想开得顺风顺水,又有什么秘诀呢?

  小董向记者分享,“同学感情是同学感情,市场原则是市场原则,所以在公司的管理和制度上,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从一开始,就要明确按原则办事的前提。还有一点,很多同学一起开公司,投资份额都是相同的,在我们公司,有的份额多,有的份额少,那么在做重大决策出现分歧的时候,参考意见肯定是有所侧重的,这样也避免了一些难以调和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