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洪荒txt下载:魏书生:自强不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41:32
魏书生:自强不息

作者:魏书生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06(1)    点击数:250    更新时间:2007-2-21

 

   名师简介:魏书生,著名特级教师。现任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由于对基础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曾获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曾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大代表。

                          

我在语文课堂上站立了3O年了,由衷地感觉到教书是一种享受。跟同学们、老师们谈起教书的体会,我一直建议把教书放在第三位,把育人放在第二位,把自强放在第一位。

要自强不息,就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处理好和社会大环境的关系。

首先要融人为理想社会奋斗的主流中。我1950年来到世界上,读小学、上中学,受的都是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教育。那时真的相信共产主义能在几十年内实现。现在急于求成的梦醒了,但对信仰更坚定不移了。现在人类GDP人均只有5500美元,就已经为平等、公正、公平建立了这么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再过一万年,到人均GDPl000万美元的时候,谁还想让人类不平等,共产主义不到来,那都是不可能的。越站在悠长的人类历史的角度看,就越容易把自己融入追真、向善、求美的主流中,汇入主流。有了坚定正确的信仰,灵魂才不再流浪,精神才不再漂泊,思想不再浮躁,才能找到精神家园。

要处理好和社会的关系,便要多看光明的一面。要实事求是地比较。

我喜欢和父辈比,和祖辈比。这样比,感觉到是幸运的。幸运在自己确实是生活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思想最宽松的时代。

我从懂事的时候起,一直到1976年,几乎总是在政治运动中经受着折腾。10岁赶上大饥荒开始挨饿,饿得刻骨铭心。到l8岁下乡正是身体成长的阶段,又开始整年整年地挨饿,饿得头昏眼花。24岁批林批孔时,我又因为尊孔,而一场又一场地挨批判。有过这些不堪回首的经历,再面对今天改革开放,稳定、繁荣、宽松的社会环境,我自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幸福感,对比我的下乡108天便献出生命的同班好友,我成百上千次地叮嘱自己多做工作,以报答时代给予自己的恩情。

从索取、从指责的角度看社会环境,容易觉得天昏地暗,难以生存;从报恩、从适应的角度看,便觉得天高地阔,随时都有发展的空间。

二、处理好和本职工作的关系。

人活在世上两件大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做人要紧的是守住平常心,做事就要处理好和本职工作的关系。

首先,人们都盼望到最理想的岗位。人要到理想的岗位,一靠素质,二靠机遇,而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暂时无法实现理想时,就把目前的岗位当作提高自己素质的训练基地。

1968年我不愿下乡,但潮流迫使我到农村种地。我只好利用种地的岗位,增强心理和身体的素质,同时看书学习,研究土、肥、水、种、密的关系。

1969年我不愿教书,却让我去教书。我又不敢不服从。只好边教书、边看书,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很适合教书,便想教一辈子。

1971年,客观条件迫使我离开学校进工厂。我到厂第一天就请求调转,未获批准前。我把本职工作当作提高自己素质的训练场。白天努力工作,晚间读书思考。等待机遇。

第二,要在主观上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最光辉的职业,把平凡的岗位看作一个宏大的世界。

我要求教书的时候,教师地位还不高,排在地、富、反、坏、右等的后面,被称之为臭老九。但我愿意教书,我不希望在客观上教师会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实那是不可能,也是不应该的,人类不应该用一种行业歧视取代另一种行业歧视。

但对我来说,真的是最适合的,也是最光辉的。搞企业,当时计划经济,不允许有新想法;搞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不足,起步太晚;搞文体,没有先天特长;从政,我又不适应阶级斗争天天讲的政治路线。

于是我年复一年地申请,长达6年之久,多达150多次,夙愿终于得偿,来到学校教书。

当深爱一种职业的时候,就容易深入到职业的深处去观察,就感到这远看似平凡的岗位,细察其实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其中有无穷无尽的学问,有无穷无尽的科研课题。

置身课堂,探幽索微,乐趣无穷。屈指算来在教育行业30年有余了,当了几年教导处副主任,做了l9年公立或民办中学的校长,当了9年教育局长兼党委书记,当了22年班主任。不管在什么位置上,我都一直站在课堂上教书,真不是为了什么支援世界上三分之二受苦人之类的伟大抱负,仅仅是出于个人的爱好。别人觉得是小课堂,我却感到是大世界。

面对红尘滚滚,诱惑遍地,评价标准多元,评价体系多极,发展提速,信息骤增,处于转型期的社会,我有时觉得自己像一片叶子,任风吹起,时而九天,忽而黄泉,浮沉不定,思绪纷飞,无凭无依,惶然亦茫然。但只要走进课堂,我便立即像漂泊的游子回到温暖的家,立即焕发了自信。在课堂上我觉得自己像一棵树,我了解自己从哪里来,也知道自己往哪里去,清楚根须深扎的目标在何处,也明白枝叶舒展的方向在何方。

第三,不仅平凡的本职工作是一个宏大的世界,语文课堂有无穷无尽的学问,语文教学每一个简单的环节都有一百种不同的做法。

倾听学生谈理想,有一百种听法。

说“请喝水” 一句话有一百种说法。

读《满江红》一首词有一百种读法。

写教书的“教” 字有一百种写法。

这样听、说、读、写更多的内容,当然更有成百上千种做法,一旦这样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上语文课,当然就成为一种享受。

三、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类在极落后的原始社会,关系很简单,大家都是没有文化、欲望简单的文盲,自然就没有那么多利益冲撞、矛盾纠纷。

人类到了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关系也很简单,人人皆为尧舜,个个都是圣贤,知识渊博、技能突出。自然充满和谐与互助。

我们生活的这一阶段是一个比原始社会高一些,比共产主义社会低得多的初级阶,不只是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各国,美英法德,照未来的高度文明富裕的阶段比,现在也都是在一个一点都不高级的阶段。

这样的阶段注定了生活于其中的人也大多都是一些不低不高的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的心灵世界便是这个不高不低的阶段的缩影。

要处理好这个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只能是:一不神化人、二不鬼化人,三要多互助,少互斗。

先说不神化,对先贤先哲不神化,对英雄模范不神化,感到孔夫子、诸葛亮做点错事、说点错话很正常,才会觉得他们在那个时代做了那么多的好事,说了那么多至理名言是多么伟大。对优秀教师、先进学生不神化,才感到老师们、学生们不断战胜自己弱点,不断追真、向善、求美的品质是多么可贵。不神化人,才不会对普通人提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要求。我不对师生提出超出实际的要求,反倒容易引导优秀的教师、学生们迈上一个力所能及的台阶,再迈上另一个力所能及的台阶。

再说不鬼化。对小人、对坏人、对犯人都不鬼化。他们幼年、童年、少年原本心中都有善,是社会的恶先施加于他们,才诱发助长了他们的恶。既已成阶下囚,就该帮他们心中善的种子再萌发,再长大,以帮助他们重新回到人民群众之中。对后进的学生,我们更不该指责、数落、埋怨、强化他后进的一面,那只能使他更后进。我喜欢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帮助他好学、向上、勤奋、宽容的苗,长高再长高、长多再长多。

再说互助。我不认为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我一直觉得与人互助其乐无穷。

坚信每位学生心灵深处都有我的助手,我也一直认定,我是每一位学生的助手。靠什么教语文课,是靠两个班,146位学生做我的助教。我靠什么当班主任,是靠146位副班主任。

我提出,凡是老百姓能做的事,普通班委不做:凡是普通班委能做的事,班长不做:凡是班长能做的事,我就不做了。

我们班级由吃社会主义大锅饭,到建立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刘月承包教生字,陈小闯承包教生词,张颖承包教文学常识,盂欣承包教修辞方法,张雪松承包教救语知识,刘宁承包教阅读写作知识,雷蕾承包教课后练习题。1979年,我就请林华、刘诗奎、吴铮、王天飞等同学备课,分别到讲台前面讲语文课。后来全班倒数第一的同学都曾经当着外省市老师的面,到讲台上替我讲公开课。刘菁菁同学承包督促同学们写日记,甄慧同学承包督促大家自己留作业,刘品同学承包督促同学们写左手小楷,杨奕同学承包督促大家抄格言,张卓伦同学承包督促大家轮流办《班级日报》,刘洋同学承包督促大家每天带名人传记或中外名著……

我真切地感觉到每位学生都能帮我教语文,都能成为我的助教。作为班主任,我的助手更多了。20多年来,我们班级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权力分解,责任分担,大家都是管理者,又都是被管理者;一人帮助大家,大家帮助一人;每位学生都帮助我,我也帮助每位学生,尽管我这个班主任基本不管班级的事,我们班级照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当了校长我仍然觉得,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互助的人际关系,提出:教师能做的事,主任不做;主任能做的事,副校长不做;副校长能做的事,我不做。这种管理方式,使不同层次的人工作主动、关系和谐,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了局长兼党委书记,我还是尽力建立互助的人际关系,努力做到:科员能做的事,科长不做;科长能做的事,副局长不做;副局长或县、区教育局长能做的事,我不做。全体同志责任明确,职权清楚,分工具体,合作愉快。我当局长两年,市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第六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标兵;第八年被全国文明委评为先进单位。

工作能够取得一点成绩,主要不是我出了多少力气,而是我有许许多多的好助手,主要在于建立了互助的人际关系。我经常觉得,我的每位学生、每位教师、每位科员、每位领导都像天使,当我把周围的人都看成天使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天天生活在天堂里。反过来,“文化大革命” 期间,当把许多人看成阶级敌人的时候,我常觉得自己的灵魂煎熬在地狱中。

有人问:“你怎么看‘文化大革命’期间整你、批判你的那位领导?也把他看作天使吗?”我现在觉得他也是天使,是专门磨炼我的意志,开阔我的胸怀的天使。这样想来,我自己感觉占便宜,他也容易被感化。双方互助,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四、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自己和自己有什么关系需要处理吗?我觉得人生最难处理的关系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人生最难管理的,实际是自己的心灵世界。我觉得,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解放自我,珍爱自我,超越自我。

先说解放。精神罗网,全是自己编织的;精神监狱都是自己砌筑的;精神陷阱都是自己挖掘的。一个人不在精神上捆绑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会有第二种力量能捆绑得住一个人的精神。“文化大革命”中我受压抑的时候,曾痛苦忧虑过。但和成千成万的先烈一比,我便觉得幸运多了,只挨批而没有受刑,只挨整而没有丧生。那时我总引导自己这样想,不仅忘记了不公,反倒为自己庆幸了。

我经常吟诵自己写的一句话“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我用前半句话把自己从骄傲中解放出来,站在天外的位置遥望我们生存的地球,它真是一颗极小的星星,那么我当然仅是这小星星表面的极小极小的微生物。做的成绩再大,也仅是宇宙巾的一粒尘埃。这样想来,便永远没有值得骄傲的资本。另一方面,进入人体细察,每个人的心灵确实是一个宏大的世界。终其一生,对自身也认识不尽,对自身潜能也挖掘不尽。站在这样的角度思考问题,生活的大浪把自己冲向低谷,冲向岩隙,自己也永不自卑。

再说珍爱。人应该把自我正当权益这面旗帜高高举起,珍爱自我正当权益,其实也是在维护集体、维护社会的利益。

时间上,珍爱自己目前拥有的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每一年、月、日、时、分、秒。20多岁时,我喜欢着20岁的优势;40岁时,我爱感受40岁的长处:现在56岁了,我便常常发现这个年龄的独特感悟。昨天已然流逝,明日尚难预知,于是我更珍爱今天。珍爱此刻,珍爱完全在我把握之中的这一分钟……

空间上,我珍爱自己生存的每一处空间。我知道瑞士文明、富裕,但我更爱中国,因为只有中国是我自己的。我承认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我更爱盘锦大平原,因为盘锦市内有我家。我珍爱自己的特长,我的长处只有教书一条,因为少,就更加珍惜,不像人家有二十条长处,丢掉一半,还剩十条。于是我不舍得放弃,一直眷恋着课堂。

我珍爱自己的特点,前提是这些特点不伤害别人,便不放弃自己的特点去追时髦。工作程序,我喜欢简化;生活方式,我喜欢简单。不开会能正常工作就不开会;不要办公室能写书就不用办公室:不用手机能搞好管理就不用手机。

第三,超越自我。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实现对自我的超越。把工作、学习、压力、打击、磨难都当作超越自我的阶梯,踩着它,一步步地提高自己的素质。

超越不是颠覆,不是折腾。不能浮躁,不能没有根基。

对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来说,所谓超越,就是在昨天做得好的基础上,把平常的观念强化得再牢固一些,把平凡的事情做得再好一点儿。我的许多工作实际都只是一点一点量的积累,时间久了,也许会实现质的飞跃。即使没有达到质的飞跃,正确的信仰观念不断强化,有益的事情越做越多,精神家园越建越牢周,心灵自然宁静、充实。

我该继续强化哪些平常的观念和傲哪些平凡的事情呢?最主要的观念是:一靠民主,二靠科学;学习、工作、责、助人是享受:一个人的物质价值=干的活儿-吃的饭,一个人的精神价值=给别人的快乐-给别人的痛苦。最应该做的平凡的事情是:继续教书,要求学生做到七个一分钟,自己每天也全都去做:做家务、读名著、写日记、练跑步、唱军歌、闹中求静、培养定力、畅所欲言、练习说话。

在自强不息的路上,我告诫自己,处理好四个关系,守住平常心,多做平凡事,更多地享受到为祖国、为人民、为集体、为亲人尽到责任的快乐。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