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物娘祭典有ons版吗:佛经故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13:08
 紡織匠的故事    從前有個國家物產非常豐饒,而為他國覬覦,面臨戰爭的侵略。所以國王大舉徵兵,動員國內十五歲至六十歲的男子參戰。    有位年近六十的紡織匠也在徵召之列。他的妻子相貌莊嚴,卻對丈夫輕慢無禮。依國家規定,出征者必須自備兵器與盛裝糧食的容器,而紡織匠的妻子竟然只為丈夫準備了盛裝糧食的五升器和一把一尺長的織杼木,並且告訴他:「家裡沒有其他東西了,就拿這個去打仗吧!你若把這兩樣東西弄壞或弄丟,我就不和你一起生活了。」紡織匠出發後,心裡想著:「作戰時受傷並不可怕,打敗仗時也頂多撤退就好,但若失去這兩樣東西,就會失去我的妻子呀!」    抵達前線,面臨聲勢浩大的敵軍,大部分的人都因為害怕,不戰而退,而紡織匠一心想著妻子所交代的話,始終把織杼木頂在頭上,不知不覺中還朝著敵軍走去。敵軍看到紡織匠的行徑,被他「勇猛」的氣勢所震懾,反而向後退怯。就在此時,本國軍隊趁機重新整合,大眾齊心進攻,大獲全勝。    凱旋歸國後,國王論功行賞,大眾都推舉紡織匠的功勞最大。國王詢問紡織匠:「兩軍交陣時,為何你能奮勇直前而不畏懼?」紡織匠回答:「我並非武士,只是出征前妻子給與兩件東西,要我妥善保護不可毀損,否則將棄我而去。所以我拚了命也要保護這兩件東西,實在不是因為我勇猛過人。」    國王告訴大臣們:「雖然此人的本意是怕失去妻子,但還是幫助國家取得了勝利,應該給予重賞。」於是國王不但賜與他官位,還賞給他許多金銀財寶、田地舍宅。後代子孫亦因此而世世富貴。    此則故事中婦人交與丈夫的五升器及織杼木,譬喻如佛以五戒與十善傳授弟子,佛弟子若能一如織匠護守己物之心,護守五戒、十善而不毀失,乃可與佛同居清淨國土。    典故摘自:《雜譬喻經卷二》    省思——    五戒十善是人天乘之福因。故事中的織匠能退卻敵軍而得封賞,嚴持五戒、進修十善之人亦可以消弭煩惱業障,後世得享天福。戒為無上菩提本,是邁向解脫自在的法門,若佛弟子能像織匠以生命守護,持守戒律,精誠專一,最後必能成就佛道。  放下     以前,有一個修行人,    雙手捧著一束鮮花,以最虔誠的心供養佛。    佛陀一眼即看出他的來意,便問:    「你今天來此供佛,是否心有所求?」    修行人就講:    「世尊,我只是個修道人,我什麼都不求,我只是求道。」    佛陀就告訴他:    「好!你既然是來求道,那就放下吧!」    於是,    修行人就把花放下,雙手合十。    佛陀又告訴他:「再放下!」    修行人覺得奇怪,    於是,把兩手也放下,    佛陀又說:「還要放下!」    此時修行人不解地說:    「世尊!花和手我都已放下,還有什麼要放下的呢?」    佛陀說:    「你有求的這念心也要『放下』。」    修行人,當下大徹大悟。 分家产    從前摩羅國有一位富翁,    得到重病知道自己將不久人世,    就把二個兒子喚到床前說:    「我死了以後,你們兄弟二人要好好的平分財產……」    話未說完,富翁就往生了。    兄弟二人望著萬貫家財,    心生貪念,    便開始你爭我奪,    無論怎麼分配,    二人始終都有意見。    這時有一位愚笨的老人就說:    「我教你們如何把東西平均分成二份,    只要把你們所有的財物通通從中間切成二份就成了!」    聽完後,    二人異口同聲高興地說:    「真是好方法!」    於是迫不及待地取出衣服、碗盤、花瓶、錢幣……等家產,一一把它從中間,小心謹慎地分成兩半。    轉眼間,    萬貫家財,    卻成了一堆堆一文不值的破銅爛鐵。    改寫《百喻經》    省思——    如果將所有人事物,一味地以相對的好惡、愛憎……二分法,往往將會是失去最多的人。  分那度主    從前,有一個靠近南海的國家,名叫那梨,人民以採集珍珠及種植栴檀木為業。其中,有一對兄弟自父母雙亡後,就想要分家創業,而雙親所留下的除了財產外,還有一位名叫分那的僕人,他年少聰明,對於買賣貿易或入海尋寶等事無所不知。於是,兄弟倆將財產當成一份,僕人分那也劃為一份,並以擲籌的方式決定繼承的東西。結果,弟弟得到了僕人分那,卻失去了繼承財產的權利,只好帶著妻兒和分那,空手離家。    當時的環境非常艱困,人們都過著貧苦節儉的生活,對於只有分得僕人的弟弟來說,一想到家人未來的生計,不免擔憂起來。分那知道後,對主人說:「請主人不用擔心,我會想辦法讓大家的生活永保無虞,並且在不久的將來,讓你們的財富勝過你哥哥。」主人聽了雖半信半疑,但也別無他法,於是對分那說:「好吧!只要你能夠做到,我就恢復你自由之身。」說罷,弟弟便將妻子存的一些珠寶交由分那,作為生意的資本。    當時,正逢海水漲潮,城內的人民紛紛到海邊去撿拾木柴。分那也來到城外,眼尖的他,看到一位乞丐所扛的一大捆木柴中,有著非常珍貴難得、可以當藥治病的牛頭栴檀。於是他二話不說,就以兩枚金錢買下這塊珍木,並且將它剖成數十段。此時,聽說城裡正好有位長者生了重病,需要二兩的牛頭栴檀配在藥裡服用,才有痊癒的希望,但是大家都遍尋不到這種珍木,正在為此發愁。於是,分那馬上帶著一段牛頭栴檀來到長者家中,長者的家人喜出望外,馬上以二千兩金換取分那手中的牛頭栴檀。後來,分那又陸續將剩下的牛頭栴檀賣出,所得的財富比主人的哥哥還超過十倍之多。主人為了感謝分那的恩德,並且遵守當初的諾言,於是還他自由之身,隨他前往任何想去的地方。    分那離開主人後,一心向道,於是來到舍衛國拜見佛陀,請求出家。分那頂禮佛陀後,長跪佛前:「弟子雖然出身卑賤,但求道之心卻是堅定不搖的,希望世尊能慈悲救度我!」佛陀聽了分那的祈求後,說道:「善來分那!鬚髮自墮,法衣著身。」分那示現比丘相,佛陀為他開示佛法的道理,分那一念相應,即證阿羅漢果。    分那心想,今日能證得六種神通,達到生死自在的羅漢果位,全要感謝主人給予自由,才有機會親近佛法,所以我應當去度化主人一家及該國的國人。於是分那回到那黎國的主人家,主人一見到分那,非常高興,馬上準備豐盛的菜餚款待他。分那食畢,將手洗淨後,便飛至空中,分身變現,身上出水,身下出火等種種神通,光明晃耀,從空中緩緩降下。分那告訴主人:「今日我之所以有種種神德,都是因為主人賜我自由,所以我才有機會跟佛陀學道。」主人聽了回答:「佛陀的智慧、神通如此廣大!我願拜見佛陀,聽聞教法。」分那聽了非常高興,告訴主人:「只要你發至誠懇切心,設齋供養佛陀,佛陀一定能感受到你的誠心,前來接受供養。」    於是,主人馬上準備供養佛陀的齋飯,並且向著舍衛國的方向稽首長跪,燒香祈請佛陀能夠屈駕至此度化眾生。佛陀知道他們的心意後,即帶領五百位證得羅漢果位的沙門,運用神足通抵達。那梨國的國王與人民見到如此殊勝的景象,莫不升起敬畏之心,紛紛來到佛前,頂禮佛陀。待用齋後,佛陀便為主人和國王百姓開示法要;大眾聞法後,也都歡喜受持五戒,成為佛弟子。    此時,主人懷著感恩之心,來到佛前讚歎分那:「分那從前在家時,就非常勤勞,出家證果後,也不忘救度我們。他的聖德高遠,讓全國人民都得以親近佛法,我們該如何報答他的恩德呢?」於是佛陀為大眾說了一首偈子:    「心已休息,言行亦止,從正解脫,寂然歸滅。    棄欲無著,缺三界障,望意已絕,是謂上人。    若聚若野,平地高岸,應真所過,莫不蒙度。    彼樂空閑,眾人不能,快哉無望,無所欲求。」    主人和國王聽到佛陀的偈語後,更加法喜,於是又懇請佛陀留下接受供養七日,最後他們亦證得須陀洹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二》    省思——    任何事情的成就皆需眾緣和合,絕非一己之力所能完成,所以對每一個人,我們都應懷著知恩、感恩、報恩的心。所謂「成道方能將親度」,什麼是報恩的最好方式?唯有精進修行,進而帶領有緣大眾親近佛法、聽聞佛法,找到人生的真理,這才是最究竟的報恩。  蜂王菩萨    旭日緩緩昇起,照亮了大地。祇樹給孤獨園裡的比丘們,早在太陽射出第一道霞光前,已經開始一天的精進修行。    佛陀經常慈悲垂示弟子:修行要有所成就,必須發精進勇猛的道心,不斷思惟所聽聞的道理,重覆薰修,使其根深蒂固;不但如此,還要身體力行的落實,才能漸漸破除自己無始劫來的煩惱與染垢,恢復本來清淨的法身。有一天,佛陀對大眾開示了一樁發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    過去久遠劫前,在一切度王佛弘化的時代,有兩位比丘,一位是精進辯比丘,一位是德樂正比丘。那時,一切度王佛正在宣說無上甚深的佛法,法會上聚集的大眾,上至諸天天人,下至大地一切眾生,都前往聆聽法要,會場充滿了祥和與光明。    精進辯比丘心念專注的聽聞世尊說法,剎那間忽然契悟,當下證得菩薩的果位,具足一切神通妙用。一旁的德樂正比丘,努力的睜開眼睛,卻敵不過昏沉與瞌睡,他總是提不起精進修行的動力,所以到現在還是一事無成。    精進辯比丘走到苦撐著眼皮的德樂正面前說:「德樂正!德樂正!別再睡了!千萬億年之久,才能遇到佛陀住世,因緣實在是難遭難遇,是甚為希有難得的,要趕快提起道心修行,如果讓時間從瞌睡中空過,這輩子如何解脫生死呢?睡眠是個大煩惱,人一昏睡,覺性就沉下去了,你應該有所了解。要去除煩惱,就是要常常不忘記自己的初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要時時自我勉勵,早求明心見性才是。」    精進辯比丘這番護念的話,德樂正比丘聽了有些省悟。日後,常常看見他抖擻精神地在菩提樹下經行。但是,時間久了,走著、走著,眼皮又沉重了,瞌睡蟲好像揮之不去的蒼蠅一般,實在很難克制。    「好吧!我就坐下來思惟佛法的道理好了。」德樂正為了對治自己想睡的煩惱,於是走到水邊的石頭上結跏跌坐;他認真地端正姿勢,調整呼吸,告訴自己:「睡眠障礙道法,唯有超越它,才能有所成就,我這次絕對不再睡了!」他發奮圖強的安禪靜慮,經過了一段時間,漸漸地,意識又開始模糊,睡魔又悄悄的佔據心頭,他的身體不自覺的開始晃動起來,這正巧被精進辯比丘看到。    精進辯比丘知道德樂正是在努力的改變自己,但由於累生累劫累積的習氣是非常地厚重難除,習氣的力量遠遠超過初初萌芽作主的心。為了善護念德樂正的道業,精進辯比丘從慈心三昧顯發神通,化身為一隻蜜蜂王。牠鼓動著小翅膀,發出嗡嗡嗡的聲音,朝著德樂正的眼睛直飛過去,好像就要螫刺他的眼睛似的。德樂正勉強地與瞌睡進行拉鋸戰,他瞇著的雙眼忽然一睜!瞧見這光景,剎那間警覺心除去了昏沉,他又開始用功。    漸漸地,他又想睡了!當想睡的念頭剛閃過時,蜜蜂王就俯身下飛,作勢要螫他的胸口,德樂正嚇壞了,連瞌睡都被嚇跑了,他忽然間醒了過來,再也不睡了。    水邊花兒嬌美的綻放著,濃郁的馨香隨風飄來。蜜蜂王停在鮮粉色的荷花瓣上,吸食著甘甜的花蜜,飽食後的牠不知不覺地睡著了。風徐徐吹過,花兒迎風搖曳,失去覺性的蜜蜂王連翻帶滾的掉落到泥沼中,牠奮力地飛出泥沼,將身體洗淨。德樂正見著這般情景,心中忽然有些體會,他向蜜蜂王說了一偈:    是食甘露者其身得安隱    不當復持歸遍及其妻子    如何墮泥中自污其身體    如是為無黠敗其甘露味    又如此華者不宜久住中    日沒華還合求出則不能    當須日光明爾乃復得出    長夜之疲冥如是甚勤苦    蜜蜂王聽了,便飛上花瓣,    對德樂正也說了一偈:    佛者譬甘露聽聞無厭足    不當有懈怠無益於一切    五道生死海譬如墮污泥    愛欲所纏裹無智為甚迷    日出眾華開譬佛之色身    日沒華還合世尊般涅槃    值見如來世當勤精進受    除去睡陰蓋莫呼佛常在    深法之要慧不以色因緣    其現有智者當知為善權    善權之所度有益不唐舉    而現此變化亦以一切故    慚愧的德樂正比丘終於明白,蜜蜂王作勢螫他是為了幫助自己提起修行的道心,而示現貪吃、昏沉、陷於泥沼,是為了讓自己明白不認真修行的果報,好比現在自己的處境一般。    德樂正比丘由衷地感恩蜜蜂王的巧智,真正是菩薩的大慈大悲,處處引導著自己向前邁進。此刻,德樂正比丘已不再為昏沉煩惱所障礙,每天禪坐、經行、精進不懈,很快就證到不退轉的聖人果位。    釋迦牟尼佛說:「精進辯就是我的前生,德樂正是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省思——    修行的路上,一切苦樂境界都是助道的因緣。如果只偏執順境的快樂,厭惡逆境帶來的磨鍊,那麼將無所成長,自性光明也無所啟發,心量也無從提升。要相信自己本具的佛性,要發大願,不斷超越自己的習氣,才能逆轉直上。 佛教故事选    人与鬼    从前,有5个道人一同在路上行走,碰上下大雪,便到一座寺庙中住下来。这座庙中有鬼神的木像,国内的官员百姓都信奉这些鬼神像。其中4个人说:“今晚上太冷了,我们可以把这些木头鬼神像点燃来煮饭。”    其中一个人说:“这是人们所信奉的神,不能损坏。”    于是,他们便没有毁坏这些木鬼神像。这个庙中的鬼神经常吃人,晚上它们便互相商议说:“这个人可以吃掉,因为就他一个人怕我们,其他4个人不怕我们,太厉害了,我们惹不起他们。”    那个阻挡不让烧鬼神拿来的人半夜听到鬼神说的这些话,便立即起来,把同伴们叫醒,说:“你们为啥还不把这些鬼神木像拿来煮饭呢?”    于是,大家便将木鬼神像烧了,吃人的鬼便逃跑了。     药草     天下的草木皆可入药治病,只是不善于识别的人不知道它的用途而已。从前,有一位神奇的医生,名叫耆域,他能和合药草,做成小孩子的形状,凡看见的人都很喜欢,各种病都能治好,有时他用一种药草治许多病。凡天下的草,没有不被用来治病的;天下所有的病,没有不能治的。后来耆域死了,天下的药草一齐放声痛哭,齐声说道:“我们都能用来治病,只有耆域能认识我们。耆域死后,就再没有人能了解我们了!后世人或者用错了,或者用量多了少了,使病不能痊愈,却说我们不灵验。想到这些,所以痛哭流涕呀!”     无我    从前有一个人,奉命到很远的地方去,一天晚上,一个人住在一间空房子里。    半夜时分,有一个鬼扛着一个死人来,把死人放在他面前。后面又来了一个鬼,追来怒骂前面来的那个鬼说:“这个死人是我的,你为什么把他扛来?”    说着两个鬼各抓住死人的一只手争夺。    前面来的鬼说:“这里有个人,你可以问他,看这死人是谁扛来的?”    这个人想:“这两个鬼力气很大,我如果照实说也是一死,如果胡说也免不了一死,两者都是一死,我何必说谎呢?”就说道:“是前面来的那鬼扛来的。”    后来的鬼听了大怒,便抓住那人的手臂拔了下来,扔在地上。前面来的鬼就拿死人的一只手臂给他补上了。就这样,他的两只脚、头、腿都被鬼拔了出来,又用死人的身体给他安上,和原来的一样。于是,这两个鬼一起把换下来的人身共同吃完了,擦擦嘴走了。    那个人想道“我父母生养我的身子,眼见被两个鬼吃尽了,现在我这个身子全是别人身上的肉,我现在是有身子哩,还是没有身子哩?如果说有,可全是别人的身子;如果说没有吧,现在又有一个身子在这里。”想来想去,越想心里越糊涂,就好像发疯一样。第二天早晨,寻路而行,到了前面一个国家,见到有佛塔和许多僧侣,他不问别的事情,只问自己的身体是有是无。许多和尚问道:“你是什么人?”    这个人回答道:“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人不是人。”于是就向众僧把遇到的事情说了一遍。    众僧说:“这人自己知道无我,可以很容易地得道了。”     佛像之始    在很久很久以前,佛祖释迦牟尼佛曾居住在波斯匿王的国土上,并受到波斯匿王虔诚的供养。    一天,佛陀升上忉利天,去为其生母摩耶夫人讲法,以报答母亲养育之恩。这一去,就是九十天。    波斯匿王是极其虔诚的佛弟子,一连九十天没有见到佛陀,未听到佛陀说法,他感到怅然若失,心中似乎无依无靠。波斯匿王思念佛陀,吃不下,睡不着,急切地盼望着能早日见到仁慈的佛陀。    波斯匿王实在忍不住了,便用珍贵的牛头旃檀雕了一尊如来像。此佛像雕得精致无比,容貌神态与佛陀维妙维肖,双目慈悲地注视众生,如同佛陀在为众生说法一般,且芳香四散,沁人心睥。波斯匿王见到这尊如来像,就如同见到了佛陀一样,心生欢喜。    波斯匿王将雕好的佛像置于佛陀的座位上,每天供养、礼拜。如此,他想念佛陀之心才得到了安慰。    却说佛陀释迦牟尼在忉利天宫为母亲说法,不觉一晃就过去了九十天。其母劝佛陀赶紧回去,因为众生不能离开佛陀的教诲。佛陀深以为然,便辞别摩耶夫人,回到自己的精舍。    佛陀一进房门,只见一尊佛像离座起身,前来迎接。佛陀用法眼观这佛像来历,心中释然,便恭敬地对佛像说:“请您坐回原来的座位吧。”    随即,释迦牟尼佛对众弟子宣布道:“我涅檠后,此佛像可以为四部弟子,即此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做法事。”    佛陀说完,那佛像便坐回原来的座位。    这尊佛像就是众佛像之始祖。后人凡做佛像,均仿效这尊佛像。    之后,佛陀不再住原来的精舍,而将佛像安置于精舍之中,自己则移到一边的小精舍中居住,与佛像相距二十步左右。    释迦牟尼佛的祗洹精舍本有七重,渚国崇敬佛法,争先恐后供养佛,来听佛讲法之人络绎不断。    有一天,精舍有一老鼠偷灯油,碰翻油灯,引燃幡盖,大火遂起。一刹时,熊熊烈火便吞没了七重精舍。诸王及臣民见状,无不捶胸顿足,痛心不已。众人只道那殊胜的旃檀佛像必毁无疑,日后再也雕不出第二尊如此美好的佛像了。    大火接连烧了五天。火灭后,众人惊喜地发现,东边小精舍竟幸免于难,一点儿也没有燃烧的痕迹。众人推开小精舍之门,那旃檀佛像仍端坐无恙,毫无损伤。    众人均以为是奇迹,心生大欢喜,遂礼拜供养,重新建造精舍。那尊佛像又被安置在精舍中。  佛度比丘     佛陀時代,一位沙門在山中修苦行,一天,忽然看見山間到處散佈著金銀財寶,他心中暗自思惟:「我在這山裡苦修了七年,每天餐風露宿、衣不蔽寒,但是到現在依舊沒有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今生成道看來也不可能了。既然如此,不如先運用這筆意外之財,修建一個可遮風避雨的落腳處,再作打算吧!」於是將這些寶物藏了起來。    佛陀觀察到此比丘是可度之人,只是一時迷失而造此罪業,於是將自己變為一穿金戴銀、濃粧豔妝的比丘尼出現在沙門面前,正當比丘尼向沙門問訊之際,沙門對著這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比丘尼痛聲斥訶:「既已出家,為什麼還要用世俗的裝飾品來妝點色身?這不是顛倒嗎?」比丘尼立即反駁說:「是啊!既已出家,就該好好的持戒修慧,為什麼還要貪著非分之財?這不也是顛倒嗎?」比丘尼一說完話,就現出佛的三十二相,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沙門此時才了解原來自己是如此的愚癡,於是至誠向佛頂禮懺悔,乞求佛陀開示。佛陀藉著這個因緣,就告訴比丘六妙門的觀法,比丘依此法門修行,不久就證得了阿羅漢果。    省思——    我們的心之所以有諸多的煩惱,乃是貪執外在的種種財、色、名、食、睡。所以佛陀不斷地告訴我們要放下,這些身外之物畢竟都是無常。來去之間,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呢?    唯有透過外相上的捨離,才能幫助我們去除貪執的習氣。當習氣漸漸減少時,也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自在。  佛度二王     佛陀時代,有兩位國王彼此不和,經常發動軍隊,互相襲擊,危害百姓甚深。當時,波斯匿王看到這兩位國王常為瞋心所絆,處於生死流轉之中,不可自拔,心生悲憫,於是向佛陀請教,希望能化解這兩人的怨恨,不再互相傷害。佛陀聽了,即答應波斯匿王的請求。    這一天,佛陀知道兩國正召集軍隊,準備交戰,於是特意帶領弟子們前往波羅奈國,於鹿野苑中為眾比丘開示法要。開戰後,忽有一國兵力不敵,心生怯弱,於是撤退至佛陀所在的地方。他們至誠頂禮佛陀,佛陀即為他們開示生死無常的道理。國王聽了之後有所領悟,心開意解,便決定在佛陀座下出家修行。出家後,由於日夜不斷地精進用功,不久即證得阿羅漢果。    另一位國王得知這個消息後,知道心中大患已經去除,甚是歡喜,於是也前往精舍,頂禮佛陀,聽經聞法。由於佛陀說法圓融,辯才無礙,使得國王法喜充滿,準備了許多美味佳餚供養佛陀及眾比丘;並且在佛前發廣大誓願,希望以此供養功德,回向於未來世,令一切眾生都能安隱,有所依歸,進而解脫,趣入涅槃。    佛陀聽了,微笑允諾,並於口中散發五色光芒,光芒繞佛三匝後還入佛頂。阿難見此殊勝景象,即向前請示:「世尊,諸佛如來威儀莊重,無因緣則不破顏微笑,今日世尊以何因緣微笑?希望世尊慈悲開示。」佛陀告訴阿難:「槃遮耶王今日供佛功德,不僅不會墮入惡道,還能常享天上人中的諸多快樂,並於三大阿僧祇劫後成佛,名為『無勝』,廣度眾生,不可限量。我因此而感到歡喜啊!」眾比丘聽聞開示後,依循佛陀教法精進修行,無有疲厭。    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卷一》    省思——    佛經云:「值佛世難」,三寶住世,普度眾生,如同佛陀住世一般。因此貧窮之人,若能恭敬供養三寶,人生如黑暗轉為光明;富貴之人,若能供養三寶,就是光明再添光明,富貴再增富貴。所以,要把握供養三寶的因緣,為自己種下良善的福德之因,待因緣成熟,必能獲得不可思議的福德之果,進而解脫自在。  佛度憍陳如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後,便前往王舍城宣說佛法,以度化憍陳如等人。    當時,釋提桓因、頻婆娑羅王也各帶領了八萬四千大眾,一同來到王舍城聽佛陀說法,也都因此因緣而成道證果。比丘們看到這個情形,個個莫不感到疑惑,他們恭敬地請示佛陀:「為什麼這麼多人,都能夠拔離三惡道的輪迴之苦呢?」    佛陀說:「事實上,這些人不是只有今天才被救拔,在過去生中,他們也曾經獲得救拔。」    比丘們又問:「那麼,過去生他們又是怎麼樣被救拔的呢?」    佛陀便向比丘們開示過去生的因緣:    久遠劫以前,有一群商人到海上採集寶藏,在回程途中,來到一個空曠的平原,遇到了一條約十二里長的大蟒蛇。大蟒蛇看到了這群商人,便團團地將他們圍住,使得這些商人完全無路可逃。商人們無不感到驚惶失措、恐怖害怕,每個人都高聲、至誠地求著、念著:「天神、地神,還是哪位大慈大悲者?請快來救我們!」    就在千鈞一髮的危急時刻,有一頭白象和一隻獅子,一起出現在眾人的面前,只見獅子往蟒蛇身上一跳,咬傷了蟒蛇的頭,才使得這群商人躲過了這場死亡災難。    蟒蛇受到攻擊後,便以口中的毐氣,加害於白象和獅子。在牠們還有氣息、尚未斷命的時候,眾商人問牠們:「您們解救我們脫離險境,我們該如何報答?您們有什麼心願嗎?」白象和獅子回答:「只願能夠成佛,度盡所有的人。」眾商人聽了大受感動,也發願:「如果您們能成佛,願我等人在初會的時候,就能夠聽聞您所證得的妙法,並且開悟得道。」聽完這席話,獅子和白象便命終了。商人們將白象和獅子火化,並為牠們建了一座塔。    佛說:「當時的獅子,就是我的前身,白象就是舍利弗,當時的商主就是如今的憍陳如,而當時的帝釋就是現在的頻婆娑羅王,至於其他的商人也就是你們眼前所見這些得道的天人。」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六──度阿若憍陳如等說往日緣》    省思——    在這個公案當中,我們看到了佛陀的慈悲,不但無所求的布施性命,來感化憍陳如等人,更發「唯求作佛度一切人」的大悲願心,啟發憍陳如等人的菩提心。由於佛陀的慈悲示現,使得憍陳如等人對於佛前身所言說者,生起堅定不疑的「信心」,並從信心當中長養善根,種下久遠劫後,於佛陀初轉****時,聽聞佛法、開悟證果的殊勝因緣。  佛度懒惰的人     過去舍衛國城裡有一位富翁,擁有無數的財產和一個獨生子——難陀。難陀非常怠惰不振,喜歡賴在床上睡覺,別說下床走走,就算起身坐一會兒也不肯。難陀雖然懶惰成性,卻有聰穎絕倫的智慧,躺在床上聽人講解經書,就能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    富翁看著兒子這麼善解經論的道理,便邀請外道六師如富蘭那這些人來家裡教導難陀。在一頓豐盛美味的宴席之後,富翁便對富蘭那等人說明自己唯一的兒子的情形,希望他們能調教這位生性怠惰的兒子;於是,幾位外道師就隨著富翁一起來到難陀的房間,沒想到難陀躺在床上理都不理。富翁看著兒子這麼不受教,苦惱地以手托住雙頰,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候是釋迦牟尼佛化導眾生的時代,佛陀經常不分晝夜觀察眾生,只要發現有苦難的眾生,便慈悲前往為其宣說佛法,使能心開意解,遠離煩惱與痛苦。此時佛陀遙見富翁正為孩子憂愁不已,便和比丘們一起來到富翁的家裡。說也奇怪,難陀一見到佛陀,便立刻起身為佛陀鋪設坐具,並至誠恭敬地頂禮佛陀。於是,佛陀為難陀開示種種法要,並且呵責他賴床、貪睡,又怠惰不振的種種過失。因為難陀非常尊敬、相信佛陀,因此對自己過去的惡習深深自責,並生起慚愧懺悔的心。    最後,佛陀贈予難陀一根檀杖,並且告訴他:「你今後如果能夠勤奮,那麼你只要稍稍用心扣打這檀杖,它便會發出美妙的樂聲,樂聲結束後便能看見地底下所埋藏的一切寶物。」難陀聽了佛陀的話,立刻試著扣擊這根檀杖,果然聽見了美妙的樂聲,也看到了地底下所埋藏的寶物,歡喜得不得了,便在心裡想著:「我現在不過是稍微努力一下,竟然能獲得這麼多好處,如果以後更勤勞,一定會獲得無上的大利益。」    從這刻起,難陀一改賴床好睡的個性,他甚至邀約眾人一起去大海採集寶物,每次都平平安安地滿載而歸。更以種種飲食供養佛陀及諸比丘。佛陀因而再度為難陀宣說種種佛法的道理,難陀聽得法喜充滿、心開意解,立即五體投地禮拜佛陀,並且發大誓願:「願以此供養善根功德,作未來世迷愚痴暗眾生之眼目;無歸依者,為作歸依;無救護者,為作救護;無解脫者,令得解脫;無安隱者,令得安隱;未涅槃者,令證涅槃。」難陀發完弘願後,佛陀聽了微微一笑,口中並放出五色祥光。    這時隨侍在側的阿難尊者看見佛陀微笑,恭敬請問:「如來尊貴莊重,一向不隨意笑,現在是什麼因緣讓佛陀微笑呢?」佛陀問阿難:「你可有看見懶惰的難陀入海採集寶物、滿載而歸,還以飲食供養佛及眾僧?」阿難回答:「是的,看見了。」佛陀繼續說:「難陀再經過三阿僧祇劫的未來世中,就能成佛,佛號『精進力』,將會度化無量的眾生,我因此微笑啊!」在座的僧眾聽聞佛陀此番開示,都明瞭精進的重要性,個個歡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卷一》    省思——    難陀從原本的懶惰,到未來能成就精進力佛的果德,當中是很大的改變。而這改變就在一念之間,一念善根的顯發,便可袪除累劫的惡習,種下成佛之因。    所以不論是看到自己或是別人的粗惡習氣,都要相信「佛性本具」的真理,相信自己能夠改過向上,別人同樣也能夠改過向上;而不自認卑微,也不看輕任何人,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成佛。」  佛度力士     昔日在波羅奈國有八位大力士,每一位都力大無窮,堪與六十頭大象匹敵。其中有一力士雖然文武雙全,精通謀略兵法,但也因此有恃無恐,目中無人。    一天,佛陀於定中觀察到這位力士將會墮入惡道,即前往他家度化。守門人一見到佛陀的到來,趕緊入內稟告:「主人,佛陀已經來到我們家門口,他想和您見面。」力士說:「佛陀所擅長的是智慧,他的力氣哪裡能勝過我!請他回去,我不想見他。」就這樣,佛陀連續來了三回,力士都拒不相見。    對於力士的心思,佛陀早已看透,所以隔了幾天,世尊便以神通力化作年輕力士前來比武。守門人詳細詢問年輕力士的來意後,便進屋通報:「主人,有位力士前來拜訪。」自大的力士一聽,就問:「是和我齊名並列八大的力士嗎?」守門人回答:「不是,是一位從來沒見過的年輕力士。」於是力士出於好奇,出外接見。    年輕力士表達來意後,兩人便一起到武場比試。自大的力士看對手年輕,心生輕慢,覺得要打敗對方簡直易如反掌。於是他輕蔑地告訴對方:「出手吧!我們就赤手空拳比劃比劃。」就在兩人擺好陣勢,即將交手之際,佛陀以神足力,騰空而起。此時遍地火出、刀劍如林,力士害怕地無處可逃,才對自己的貢高我慢、輕蔑無知感到非常後悔,連忙跪地求饒。    這時,年輕力士從天而降,恢復佛身,至此力士才知道原來這位年輕力士是佛陀的慈悲示現。力士不僅至誠頂禮佛陀,更真心懺悔過去的傲慢與無知。當下佛陀即為他宣說佛法大意,力士亦對佛法產生無比信心,也因此發心得以不墮惡道,生生世世勤行佛法,無有退轉。    典故摘自:《雜譬喻經?卷一》    省思——    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眾生因不明三世因果的道理,所以總是憑藉現世福報,造作種種惡業而不自覺。一旦無常到來,仍須墮入六道當中,輪迴不已。    佛陀悲心廣大,不捨一眾生,即使眾生根器薄弱,冥頑難化,仍以權巧方便善心調伏,令入佛道。今生有幸聽經聞法,實屬莫大福報,更應把握因緣,精進用功,虛心領受,如此才能真正了脫生死,身心自在。 佛度猎户不杀生    過去,在羅閱祇國外五百里處有一座山,山中住著一戶人家,男女老少共有一百二十二人。他們以打獵為生,過著穿皮吃肉從不耕種的生活。他們只知敬奉鬼神,不知世上還有佛法僧三寶。    一天,佛陀以聖智觀察,知道他們得度的因緣成熟,於是來到這戶人家附近,並於樹下打坐。當時,這家男子都去打獵了,只剩婦女在家。她們看到樹下坐著一個人,身上散發出的光芒照耀著天地,連樹林、石頭都變成金黃色。一家大小非常驚喜,認為此人必是神人,於是趕緊前往禮拜供養。佛陀除了為她們開示殺生的罪過以及護生的福報外,也解釋無常的道理,即使恩愛非常,也難免有別離之時。婦女們聽了都覺得深得法益,十分歡喜。    婦人們對佛陀說:「我們雖然貪心殺生,以肉為食,但還是希望您能接受我們微薄的供養。」佛陀回答:「諸佛慈悲,不以肉為食,而我也是飽食才來,你們就不必為我準備了!」又說:「人生在世,可以賴以維生的東西非常多,你們為何不選擇一些有益的食物呢?如此殘害眾生以養活自己,死後會墮入惡道,對自己只有損害沒有幫助。人們應當食用五穀雜糧,並且悲憫眾生皆有貪生怕死之性,屠殺牠們來養活自己的罪業是無法消滅的,唯有心懷慈悲不殺生,才能世世吉祥無患。」於是佛陀說了一首偈語:    「為仁不殺,常能攝身;是處不死,所適無患。    不殺為仁,慎言守心;是處不死,所適無患。    垂拱無為,不害眾生;無所嬈惱,是應梵天。    常以慈哀,淨如佛教;知足知止,是度生死。」    此時,外出打獵的男子正好回家,卻發現婦女們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出來迎接,心想:「平常回家,妻子都會出來迎接,怎麼今天連一個人影也沒看到,不知是否發生了什麼變故?」情急之下,將獵物丟下,四處尋找。沒想到,自己的妻子坐在樹下,合掌聆聽佛陀的開示。男子們非常生氣,衝動地想要毆打佛陀,婦女們趕緊勸道:「這位可是大神,千萬不可以對他亂來。」男子們一聽,趕緊向佛禮拜懺悔。於是,慈悲的佛陀又為男子們再說一次不殺得福、殺生有罪的道理。男子們聽了非常慚愧,長跪向佛說道:「我們自幼生長於深山,以殺獵為生,罪過如山,有什麼辦法才能免除我們的惡業?」於是佛陀又說了一首偈子:    「履仁行慈,博愛濟眾;有十一譽:福常隨身,    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仁愛,不毒不兵,    水火不喪,所在得利,死昇梵天,是為十一。」    說完之後,在場的一百二十二個人都歡喜信受,受持五戒。佛陀並且請羅閱祇國的瓶沙王,賜給他們田地與糧食。從此以後,整個羅閱祇國和國家邊境外的人民,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一》    省思——    《大智度論》云:「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世間眾生莫不貪生怕死,愛惜自己的生命,所以我們要秉承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長養平等不二的慈悲心,不但不殺生,還要積極地護生、救生,令一切眾生皆能遠離怖畏,獲得安樂。  佛度七位老比丘    一天,在舍衛國祇樹精舍,正當佛陀在為天人、國王及大臣、百姓等四眾弟子開示佛法時,有七位遠道而來的婆羅門長老突然出現。他們一到精舍,便恭敬地向佛陀問訊頂禮。    婆羅門長老稟告佛陀:「世尊,我們雖處遠地,卻一直想要前來接受您的教導,但因諸多阻礙而未能如願。直至今日,我們終於來到這裡,見到景仰已久的聖者,懇請佛陀收我們為徒,教導我們了生脫死的聖法。」佛陀聽了之後慈悲應允,並且為其剃度,婆羅門長老終於得償所願,跟隨佛陀出家修行。    七位老比丘出家後,同住一間寮房,不但不用心思惟世間無常之理,反而經常在寮房閒聊出家前的種種俗事,逐漸忘記當初捨俗求法的決心。低語談論時,還不時發出大笑的聲音,毫不考慮他人的感受。    佛陀以甚深的智慧觀照,得知這七位老比丘的壽命將盡,但他們卻絲毫不知無常即將來臨,仍迷失於世俗往事、共相嬉笑之中。佛陀心生憐憫,來到這七位老比丘面前,慈悲地對他們開示:「出家應當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你們為什麼要大聲嬉笑呢?一般眾生皆認為自己有五種事物能夠依靠:第一、仗恃自己年紀尚輕,第二、認為自己形貌端正,第三、以為自己身強體健,第四、依靠世間金銀財寶,第五、憑藉社會地位名望。你們七個人在這裡談論俗事、大聲嬉笑,又是憑仗著什麼呢?」此時,佛陀為他們說了一首偈語:    「何喜何笑,念常熾然,深蔽幽冥,不如求定。    見身形範,倚以為安,多想致病,豈知不真。    老則色衰,病無光澤,皮緩肌縮,死命近促。    身死神從,如御棄車,肉消骨散,身何可怙!」    佛陀說完偈語後,七位老比丘體悟佛陀的教誨,心開意解,真誠懺悔,當下證得阿羅漢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三》    省思——    《佛遺教經》云:「若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得脫。」故事中的七位老比丘,當初因渴慕佛法,突破種種障礙,才得以出家修行。後因一時迷失,沉溺於俗事戲笑,忘卻無常逼迫。所幸在佛陀的教誡下,提起精進求法的道心,終能證悟道果。    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了脫生死,發菩提心,廣度眾生。若能不忘初心,珍惜種種善緣,捨離亂心戲論,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不僅在菩提道上能有所契悟,更能利樂一切有情眾生。因此,我們要時時警惕自己,提起道心,精進用功,方不負此生得人身、聞佛法之無上福報。  佛度歧路商人     綿亙數里的高山峻谷間罕有人煙,除了入山採寶的商人外,就剩些亡命之徒藏匿其中。    這天,一列滿載珍寶的商隊取道經此。當中有一商人正得意地做著發財的美夢,但是所乘坐的車輛卻因寶物過重,車輪不時發出抗議的聲音,於是他漸行漸慢,與同伴間的距離愈拉愈遠。    商人眼看著前行的同伴早已不見蹤跡,後方又無來者,心中不禁一陣悚然。擔心被劫的商人在慌忙之際,突然瞧見路邊一條小徑,顧不得許多的他,便轉向前行;然而徑窄崎嶇,未行數里,一不小心便連人帶車摔落山澗。    商人身雖無傷,但看著軸毀輪散,曠野無人相助,忍不住搥胸頓足,倒臥地上嚎哭了起來。萬念俱灰的他,不但不想方設法尋找出路,也不肯修治朽車,只是任己涕泗橫流,哀訴不絕。    此時,在祇洹精舍說法的世尊,以天眼觀察到這位失伴落難的商人度化因緣已經成熟,便化現一人,端坐於曠野虛空當中。商人一見即大呼救助,於是化人運用神通,將他及車上的財寶送至祇洹精舍前。    奉佛命而出的比丘,領著在精舍門口的商人入內進覲世尊。商人一見佛面,心生歡喜,善根現前,即懇請佛陀為其剃度出家,世尊隨即為他說法。新進比丘聞法清涼,離諸熱惱,決定將所有財寶供養三寶,並且歡喜讚歎地說:「今日我逢大難無有損傷,皆因過去修善積福,才能有三寶的護祐。」世尊知其心已調柔,便又開示:「修行當依正法,遠離欲愛不淨垢穢之處,如御車時當行坦大寬正之途,若捨大道而行邪徑,則將有翻覆折毀的危險。」比丘一聽,驚覺:「世尊神力真是難以思議,竟知我今所遭遇之難。」於是信心倍增,一心諦聞法理,從聞,而思,而修,豁然開解,次第證得初果二果三果聖位,最終證阿羅漢果,不受輪迴後有。    現場共同聽法的比丘中,恰有些心志不堅者,欲破犯戒法。佛陀以他心通知其所想,於是藉此因緣方便開化:「離開正法、忘失正念的人,因愚昧蔽心,如同行岔道之車,有折毀的危險。今日眾中異心之人貪欲心熾盛,且於如來面前欺瞞覆藏,以為無人所知,真正是最愚癡的行為。殊不知老死若至,無法可救,對天號哭也是徒然!縱然淚如雨下,氾溢於四海,也不能免墮惡趣。我今出現於世,說究竟滅苦的方法,令眾生不受貪火燒身的痛苦。你們若在我法中執意犯戒不悔,饒是恆沙諸佛也救你不得!」    比丘們聽完身毛皆豎,心中驚怖並深自懺悔。佛陀知道這些比丘已捨棄惡法,便再進一步開示微妙法義。世尊開示畢,多人證阿羅漢果,得六神通自在,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典故摘自:《出曜經˙卷六》    省思——    《金剛經》云:「汝等比丘,知我說法,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者,指的是清淨、無染、解脫的道理,如同堅牢穩固的大船,能運載行人至安穩地;非法者,貪瞋癡等造作不淨,將牽人墮入惡道。修行須先以善法捨棄惡法,最後善法也要放下,心中沒有一絲的執著才是真功德。  佛度慳貪长老    昔日,在舍衛城有兩位長者,一位名為「最勝」,一位名為「難降」。這兩人雖擁有無數珍寶,馬車、僕從、奴婢、穀食、家產不可稱計,卻是城中最慳貪吝嗇之人。    長者家中門禁森嚴,設有七重圍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還特別囑咐守門者不可讓乞丐入內。此外,為了怕飛鳥來啄食稻穀,房舍周圍特別以鐵網圍遮;牆壁更以鐵鑄而成,以防老鼠鑿牆進入咬壞器物。    當時,佛陀的五大聲聞弟子為了度化他們,特別示現神通,從地涌出,先後來為長者說法,然而長者聽了卻不受感化,依然舊習不改。佛陀了知二人應當得度,便親往長者家,於虛空中示現坐臥如意等神通自在,並且放大光明,為長者宣說微妙聖法。長者聽完後,還是無法理解佛法大意,只是想到:「佛陀既然來了,不應該讓佛陀空手而返。」於是決定去庫房取一條白氈布來供佛。    沒想到,長者在庫房挑了一條差的氈布,拿出來後卻變成上等的毛氈。不捨的他,又轉回庫房仔細挑了一條次等的,豈知取出細看,卻又變成極好的毛氈。就這樣,長者選了又選、挑了又挑,最後看上的氈布都比之前的還要更好。平時慳吝不捨的長者,一方面想要布施,一方面又捨不下自己的慳貪之心,就這樣猶豫不決、天人交戰許久。當時,天上的阿修羅與忉利天人正巧交兵,打得昏天暗地,有時天人佔上風,有時阿修羅得勝。佛陀用天眼觀察長者的心念,也發現長者的慳貪心與布施心正在交戰,於是說了一首偈子:    「施與戰同處,此德智不譽,    施時亦戰時,此事二俱等。」    長者在屋內遠遠地聽到佛陀所說的話,頓時慚愧非常,心想:「佛陀所說的,正是我的寫照,我應當改過向善。」於是挑選了一條上等氈布來供養佛陀,而難降長者也至誠供養佛陀五百兩金。擺脫了與慳貪交戰的兩位長者,因施得福,福至心靈,對佛陀的妙法皆心開意解,有所領悟。    典故摘自:《出曜經?卷二十七》    省思——    慳貪會障蔽我們的清明自性,就像故事中的兩位長者,即使聽聞到無上大法,仍無法心領神會,獲得法益。唯有放下慳貪的執著,起慚愧懺悔心,心清淨了,心量廣大,自然能容受佛法無量法益。 佛度退心比丘    昔日,佛陀在王舍城郊區的靈鷲山精舍裡,為天、人、龍、鬼等眾生宣說微妙法義。當時,有一人捨去了家宅、妻兒,來到精舍求見佛陀,希望能於佛陀座下出家修行。佛陀慈悲應允後,為其剃度,並且教他於樹下禪修靜坐,思惟佛法義理。比丘領受佛陀的教誨後,遂前往離精舍有百里之遠的深山中精進用功。    就這樣,比丘獨坐樹下修道三年,因不見任何成就,不禁起了懷疑與退悔:「我捨棄了家宅、妻兒,不就是想要成道嗎?但三年了,看來是毫無所成,再這樣下去,簡直是浪費時間和生命。我倒不如回家和妻兒團圓,再享天倫之樂。」想畢,便準備下山回家。    此時,佛陀以神通力觀察,得知此人應可得道,只因一時愚昧而想放棄解脫之路。於是,佛陀化成一位尋常沙門,並以神足通來到比丘修行的山中。果然,一到該地,只見比丘行色匆匆地往山下走,沙門即向前問道:「對不起,我恰巧從這路過,見您所來方向,請問您可是從山中而來?這邊剛好有一平坦草地,不如我們坐著休息一下,也可藉此因緣向您請法。」    比丘點頭答應,兩人坐下之後,比丘感嘆道:「不瞞您說,三年前我一心求道,捨離了家宅、妻兒,來到這深山修行,但幾年過去卻一事無成。所以我想與其在這吃苦、浪費生命,倒不如趁早回家與妻兒重溫天倫之樂,然後再做打算!」兩人在談話之際,發現有一隻老獼猴竟然離開樹林,在平地生活。沙門問比丘:「這老獼猴真是奇特,為何會出現在這兒呢?這附近並無大樹可供牠棲止、休息,為何牠樂意這樣做呢?」比丘回答:「我很早以前就注意到這隻獼猴了,根據我在山中的觀察,牠選擇在這兒生活有兩個原因:第一、因為妻子眷屬眾多,就算日夜辛苦奔波,所得飲食仍不得飽足眾口。第二、為求飲食,每天都要上下攀爬樹木,不僅腳底容易磨破受傷,也難有片刻空閒。所以老獼猴選擇離群索居,住在這個地方。」    兩人才剛講完這番話,卻發現老獼猴竟然又爬回林中的樹上。沙門問:「你看到了嗎?這隻老獼猴又回到樹上,和同伴一起生活了。」比丘回答:「這隻老獼猴實在太愚癡了!既然能遠離喧囂,又不用再為三餐奔波勞苦,為何還要捨棄這樣自在的生活,回去自找煩惱呢?」沙門聽了比丘的話,便說:「其實您與這隻老獼猴又有何差別?當初您也是因為兩個原因而捨家修行:一是妻子、家庭猶如牢獄一般,令人不得自由;二是兒子眷屬如同枷鎖,為其奔波,難有喘息之時。所以您出家求道,就是為了了斷生死輪迴之苦,但今日您卻想要捨道歸家,猶如將枷鎖再套回身上,走入牢獄之中。所以貪戀不捨的情執,將會帶您走向地獄之路。」沙門說畢,即還現佛陀丈六金身,光明普照,大地震動,飛鳥走獸皆循光來到佛前,懺悔過往的罪業。於是佛陀為大眾說了一首偈語:    「如樹根深固,雖截猶復生;愛意不盡除,    輒當還受苦。獼猴如離樹,得脫復趣樹;    眾人亦如是,出獄復入獄。貪意為常流,    習與憍慢井;思想猗淫欲,自覆無所見。    一切意流衍,愛結如葛藤;唯慧分別見,    能斷意根源。夫從愛潤澤,思想為滋蔓;    愛欲深無底,老死是用增。」    比丘見到佛陀的光明瑞相,又聽到佛陀所說的偈語,不禁慚愧汗顏。於是,比丘恭敬地頂禮懺悔,不再起諸惡念、妄想,並且一心思惟佛陀教法,當下即證得阿羅漢果。諸天人眾亦聽聞佛陀說法歡喜不已,所以散花供佛,同聲讚歎佛陀無量功德!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三》    省思——    《四十二章經》云:「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本為生死輪迴之根,欲脫輪迴之苦,當先斷除情愛枷鎖。倘若不能透得此門,則終日勞碌,難有成就,猶如水上落葉,隨波逐流,一旦情浪翻至,又復沉沒生死苦海。修行之人但捨情愛執著,將其轉化為對無盡眾生的菩薩悲心,於種種方便化導中,自能成就自利利他之菩薩行願。  佛度五百盗贼    古印度羅閱祇國的南邊有座大山,距離城市約二百里之遙,凡欲通往南方諸國,皆需通過此山。然而,此山山路崎嶇險峻,有五百位盜賊藏身其中,打劫傷人之事時有所聞,過路商賈莫不心驚膽顫。盜賊橫行囂張,目無王法,倚恃山高谷峻,肆意害人,阻斷王路,即使國王派兵擒討,仍無法遏止他們的惡行。    當時釋迦牟尼佛在羅閱祇國內,聽聞此事,哀憫人民受賊之苦,並念賊人造罪甚深,心想:「眾生業障深重,有佛出世,福薄不能得見;正法住世,充耳不聞。如是罪人我若不度,來日惡業果熟,他們將如投石沉淵,受苦無盡。」    於是,如來以神力化作一富貴官人,身著錦衣華服,騎馬帶劍,手執弓箭;馬鞍勒口皆以金銀裝飾,並以明月寶珠、緞帶瓔珞嚴飾馬身,一路往山中前進。及至谷口,五百盜賊虎視眈眈,見其樣貌豪貴卻無任何護衛,暗自竊喜:「我們行搶多年,從未遇見如此便宜之事,如同以卵擊石,到手擒來實在是太容易了!」群賊立刻將富人團團圍住,挽弓搭箭,刀劍齊出。只見富人不慌不忙,張弓一射,突然間,一箭化成千百箭,瞬時五百賊人皆中箭倒地;再以寶刀令其身各受一瘡,瘡重箭深,盜賊個個哀嚎臥地,叩頭求饒:「大德究竟是何方威神?但願慈悲赦我一命,速拔此箭、治療刀瘡,我今痛苦難忍……」    佛陀所化的富人見因緣成熟,便說:「此瘡不是天下最痛之事,箭傷亦不為深,世間最毒之瘡莫過『憂惱』,害人最深莫過於『愚昧』。你們心懷貪求之憂惱與殘殺無辜之愚昧,如同此刀瘡箭毒,是無法痊癒的,即使今日找來力拔山河的勇猛力士,也不能除去這二件事。唯有持戒淨心、多聞智慧,明悟正道才能治療垢濁的心病;唯有拔除心中的愛恨愚癡、貢高之根,制伏剛強、貪欲,積累功德、廣修智慧才能得到長遠的安隱快樂。」    言畢,富人回復佛身,相好莊嚴,金顏殊妙,並對大眾開示了一首偈子:    「斫瘡無過憂,射箭無過愚,    是壯莫能拔,唯從多聞除。    盲者從得眼,闇者從得燭,    示導世間人,如目將無目。    是故可捨癡,離慢豪富樂,    務學事聞者,是名積聚德。」    所有盜賊皆為佛陀光明妙相所攝受,聽到這首偈子,紛紛匍伏在地,至誠懺悔,並且皈依佛陀座下,當下他們的刀瘡箭傷悉皆痊癒。五百賊人歡喜無比,進而洗心革面,求受五戒,從此羅閱祇國終得安寧,人民皆大歡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一》    省思——    「滔滔苦海內,三寶為舟航。冥冥闇夜中,三寶為燈塔。炎炎火宅中,三寶為雨澤。」見佛、聽經、聞法,心存恭敬,就能轉變錯誤的知見和觀念,修正偏差的行為舉止,如同懸崖勒馬,不致鑄成大錯。  佛度五比丘    一天,佛陀帶領弟子來到迦毘羅衛國,國人看見世尊相好莊嚴、巍巍堂堂,紛紛虔誠禮拜供養,並且讚歎在旁的憍陳如等五比丘有大福報,最先聽聞佛法,成道證果。眾比丘聽到國人的讚歎,即懇請佛陀慈悲開示,為何五比丘今日能獲此殊勝果報?於是世尊將過去的因緣娓娓道來。    久遠劫前,波羅奈國中有位經商的長者,名為勒那闍耶。一日,這位長者外出辦事,在郊外正巧遇到一位涕淚悲泣、準備上吊自殺的窮人。長者好言勸慰,並且詢問原因,窮人回答:「唉!我貧窮如洗,但為了生計,只好舉債度日。現在債主日夜催逼還債,讓我生不如死,非常痛苦呀!」長者聽了心生悲愍,告訴他說:「不要擔心,我來幫你還債,你可千萬不要再尋短了。」然而窮人積債如山,令長者散盡家財。從此,長者陷於窮困,不但令妻小以乞討為生,也讓親友無法諒解,紛紛訶責。    就在此時,有一群商人為邀長者一起出海採寶,特地登門拜訪。長者說:「入海採寶雖可致富,但要先打點船隻及糧食。現在的我如此窮困潦倒,已經沒有財力採辦了。」商人們答道:「錢的事情包在我們身上,您只要負責帶我們入海採寶就好了。」於是眾人聚資採買大船、糧食等所需用品,剩餘的錢則留給長者的妻兒維持生計。    出發前,長者以七條大繩將船繫在岸邊,並且告訴大眾說:「入海雖然可以採得許多奇珍異寶,但在海中也會遭遇狂風巨浪、大魚、惡鬼……等種種艱險,大眾都有父母妻兒,不妨多加考慮是否真要入海採寶。」說完便砍斷一條繩索。就這樣,長者每天對大眾重述一遍相同的話,並且砍斷另一條繩索。到了第七天,七條繩索全都砍斷了,這群商人還是堅決要去採寶,於是大船便啟航入海,展開驚險的尋寶之旅。    出發後沒有多久,果真遇上了大風暴。在狂風暴雨中,船隻完全被浪摧毀,眾人掉落海中,有些人抓到浮木,便在海面上載浮載沈,有些人則不幸溺斃。    危難之中,有五位商人對長者說:「我們跟著您入海採寶,現在遇到海難,性命垂危,希望您能想辦法救救我們。」長者回答:「我聽說在大海中,屍體是不會下沈的。為了救度你們,我願意布施我的身體,你們只要好好抓住我就行了。」於是,長者以至誠心誓願:「若我成佛時,當以無上正法之船,度汝生死大海之苦。」說完便以刀自盡。於是商人們緊抓住長者的身體,得以漂浮在海上,海神隨即起風將他們吹至岸邊,這五人也因此保全了性命。    佛陀告訴弟子:「那位長者就是我的前世,而五位得救的商人就是現在的五比丘。我於過去世捨身救度這五人免於死難,所以今世得以成就佛道,這五人也因我的誓願,能夠最先聽聞無漏正法,遠離生死煩惱大海。」    眾比丘深受啟發,發自內心讚歎如來的大慈悲心,彼此互相勉勵,歡喜奉行佛陀的教示。    典故摘自:《賢愚經?卷十》    省思——    《華嚴經》云:「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無始劫以來,眾生總是在我執、我所當中追求,處處以己為考量,因此永遠跳不出三界的藩籬。而佛菩薩秉持大悲願心,以救度眾生為己任,所以捨身、命、財無有吝惜,相對的也因此而能破除我、法二執,並從中累積福德資糧,感召不可思議的福德因緣。    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所以在因地修菩薩道時所發之誓願,成道時均一一實現,從憍陳如等五比丘一例,即可得到驗證。所以大眾對佛法要有深切的信心,只要如法修行,將來必定能夠成道證果。  佛法不离世间法    佛陀時代,有一獨生子從小備受父母的疼愛。父母竭盡心力培育他,並且讓他跟隨良師益友學習,一心希望他將來能有一番成就。但是獨生子態度傲慢,沒有恆心毅力,不肯用心學習,常常早上才學的東西,下午就放棄了,結果幾年下來,沒有學到任何的知識,父母只好失望地教他回家治理家業。    獨生子為人慳貪,行為放縱,變賣家產供自己揮霍,致使家道中落,淪為貧窮。驕傲虛浮的他,做事魯莽沒有智慧,又不肯接受別人的意見,平日蓬頭垢面,不修邊幅,所以大家都很厭惡他,沒有人願意和他說話。面對這些境遇,獨生子不但不知反省檢討,反而還埋怨父母,責怪師長、朋友,覺得都是祖先神靈沒有庇祐,才讓自己諸事不順,落到今日的地步。所以,獨生子心想:「既然如此,我不如去跟佛陀學道,或許還可以得到一些利益。」    獨生子來到精舍,向佛陀頂禮後,說道:「佛陀啊,您的教法寬大,可以包容所有的人,請允許我做您的弟子吧!」佛陀說:「想要求道,就要力行清淨的行為,你現在仍有種種惡習,如同帶著一身的污垢,若不改過,即使跟隨我修行,也是無益。不如你先回去孝順父母,研習老師所教導的東西,並且好好治理家業,讓家裡富裕起來。還有,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儀容,不可不合節度;做任何事都要專心一志,勤勉努力,那麼必然會受到大家的稱讚與羨慕,這才是真正的道。」    於是世尊為他說了一首偈語:    「不誦為言垢,不勤為家垢,不嚴為色垢,放逸為事垢,慳為惠施垢,不善為行垢,今世亦後世,惡法為常垢。垢中之垢,莫甚於痴,學當捨此,比丘無垢。」    獨生子聽了之後,醒悟自己驕慢愚痴的習氣,歡喜地聽從佛陀的教誨回家,並且經常思惟偈語中的涵義。從此之後,他不但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誦習經典、勤修家業,並且以戒法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凡是不合正道之事他就不做。親族及鄉里看他改變這麼多,都非常讚歎,於是他的名聲傳遍各地,國人都稱讚他是賢人。    三年後,獨生子又來到佛陀的面前,以至誠恭敬心頂禮佛陀,並向佛陀稟告:「世尊,過去三年我聽從您的囑咐,尊敬父母師長,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改惡行善,所有的人都替我感到高興。懇請佛陀慈悲,允許我出家修行。」    佛陀應允後,獨生子的鬚髮自動落下,馬上現出清淨的僧眾形象。出家後,他日日精進,思惟止觀、四聖諦及八正道的道理,不久即證得阿羅漢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三》    省思——    佛法微細清淨,眾生若以散亂心及輕慢心來求道,便如同一只裝滿了泥砂的杯子,想要再盛裝清水是不可能的。故事中的獨生子在佛陀的指引下,從一個行為放縱且不知恭敬父母師長的人,轉變為人人所稱讚的賢者;從一個想要藉由出家從中獲利的人,成為真心想要尋求真理的人。唯有如此清淨的行為及心念,才能夠真正領納佛法,與真理相應,從中獲得真正的利益及解脫。  佛法從恭敬中求    久遠以前,有一個國家叫月氏國。國王栴檀罽尼吒非常崇尚佛法,所以當他知道罽賓國內有位證得阿羅漢果位的衹夜多尊者,就一直想去請示佛法。一日,國王帶領王宮大臣前往罽賓國拜見衹夜多尊者,途中卻生起傲慢之心,心想:「我貴為一國之尊,統領天下,臣民百姓無不對我恭敬禮拜。倘若不是真正有德行的的尊者,怎能堪受我的供養?」    月氏國浩蕩莊嚴的車隊抵達罽賓國後,有人告訴衹夜多尊者:「月氏國王率領大臣遠道而來,希望尊者您也能換上莊嚴的衣服,好出去迎接國王及貴賓。」衹夜多尊者回答:「出家人以道業為重,所要追求的是如何提昇自己的修行,而不是虛華不實的外相。」說完便端坐靜默,毫無起身迎駕之意。    國王來到尊者的住處,見到衹夜多尊者攝眾的威儀及德行,油然敬信,於是向前恭敬頂禮,並且靜候一旁。後來,尊者想要吐唾,國王見狀連忙遞上唾盂給尊者使用。尊者告訴國王:「貧僧道業德行淺薄,怎能堪受國王的供養,作國王的福田,今日還勞駕國王親自前來看我?」    國王聽了非常慚愧,暗自忖度:「尊者必定是覺察到我在來的途中,心中起了傲慢的念頭。他若不是得道證果有了神通,又怎會知道呢?」於是對尊者更加敬重。衹夜多尊者見國王已心生懺悔,於是說道:「國王,您以敬信之心來此求道,回去後也要像來的時候一樣。」    國王得到法益後,便率領文武百官回國。回去的路上,群臣抱怨:「我們跟隨國王長途跋涉來到罽賓國,竟然沒有聽聞任何佛法,一無所獲地回國。」月氏國王對臣子正色說道:「你們誤會了,尊者已為我說了重要的法。他要我回國後,要像來時的道心一樣,你們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嗎?我過去持戒布施、造寺修塔、安僧度眾,所以才有種種功德福報,享有今日的地位。回國後,我還是要秉持過去對佛法的信心,廣積福德資糧,來世才能再享這些福報。所以尊者是告誡我『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的道理啊!」群臣聽完國王的解釋,皆心生歡喜,紛紛伏地叩謝感恩:「臣等真是愚昧淺見,只有國王的威德智慧,才能契悟尊者所言;亦因福德深厚,所以才能成為一國之君。」說完,群臣便歡喜而退。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七》    省思——    古德云:「佛法從恭敬中求。」能有一分恭敬,便能消一分業障,增長一分福慧。眾生流轉六道,無不因貪、瞋、痴、慢、疑、邪見六毒所致,所以唯有藉由修行返觀自照,從恭敬中降服我慢,虛心求法,才能深體佛心,契悟法要。    佛經亦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當作佛。」若是深信此理,身口意三業自是恭敬和悅,人與人之間必定相互敬重,社會必能安詳和諧,開展光明和樂的未來!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     佛陀時代,在舍衛國的東南方,有一條大江,這條江水又深又廣,在江河的岸邊,住了五百戶人家,他們從未聽聞過道德的精神及佛法的真諦,人民個性剛強,難調難伏,橫行無忌,以貪污欺詐為事業,違法犯紀,並以此為樂。    一日,世尊了知此五百戶人家,因宿世累積的福報,如今得度因緣已到,於是世尊來到江邊,坐在一棵大樹下準備度化他們。村民經過此處,看到佛陀莊嚴的三十二相,無不為之攝受、歡喜讚歎,並前往佛陀身前禮拜問訊,殷勤問佛陀是否用過齋飯,希望能藉此殊勝因緣供養佛陀。佛陀慈悲地引導大家席地而坐,並且為大眾宣說佛法真理,但是這五百戶村人,由於欺詐習氣深重,對佛陀的教誨無法生起正信。於是佛陀便化作一位修行人,從江的另一岸踏著水面來到此岸。此人到岸邊後,便走到佛陀面前,用虔誠恭敬的心向佛陀頂禮,並長跪合掌,希望能聽聞佛陀說法。    大家看了,無不感到驚歎。其中有一個人向前問道:「行者,我們家族住在這江邊,已經有好幾代了,從未見過有人能夠行在水面上的,您是什麼人?竟然有如此神通,能在水面上行走,請您告訴我們好嗎?」行者答:「我住在此岸對面的村落,因為深信佛法,一直殷切期望能求無上智慧,當一聽到佛陀在此岸說法時,馬上想搭船來見佛陀。但是,當時並沒有渡船,便急著問那岸邊的一戶人家:『這條河水有多深?』他答:『這水只不過到您的腳踝,您可以直接涉水而過。』聽完他的話,自己並沒有懷疑的念頭,就從那邊走了過來,我根本沒有什麼神通啊!」    佛陀便讚歎道:「善哉!善哉!人若能夠堅持信受佛法,便可以渡過生死苦海。能踏水面渡過這條數里寬的江面,又有什麼好驚奇的呢?」於是世尊,即說偈道:「信能渡苦海,攝持為船師,精進除苦惱,智慧到彼岸;士有誠信行,為聖所稱譽,愛樂無為者,一切縛皆解;信乃得道行,奉法致滅度,從聞得智慧,所到皆光明;誠信與戒律,慧能行世道,健夫度因慧,從此脫苦海。」    村裡的人聽完佛陀的偈子,並親眼看到對佛法信心的證明,便一同在佛陀的座下,受持三皈五戒,從此對佛法更加深信不疑,不再退轉,並依佛陀的教誨,歡喜奉行。因此佛法在此村落普遍傳揚,人們也改惡向善,勤修善法,整個村莊到處呈現富樂歡喜的景象。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一——篤信品》    省思——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只要對佛法的真理堅信不疑,自然智慧開顯,得到心中的清涼、自在,獲得佛法真實的利益與解脫。因此修行人,不論遇到順境、逆境,乃至任何惡劣的境界,都能信心不退,並依著正信,精進不懈怠,最後一定能成就道業,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佛法恭敬求    從前,有一位比丘於波羅梨國的雞頭園昇座說法,數千萬人圍繞左右,聆聽開示,無不法喜充滿。    當時法律規定:入寺聽法及禮佛者,皆須脫帽,以表示恭敬。結果,國王因頭髮稀少,又長了膿瘡,所以仗著自己的權勢,裹著頭巾、穿著鞋子,就想要進去聽法。國王粗聲地告訴比丘:「趕快為我說法!」比丘回答;「佛陀教敕,開示時若有人不肯脫鞋,不可為其說法。」國王聽了雖然很生氣,但還是忍下瞋心來把鞋脫了。懷著怒氣的國王接著說:「快點說法,讓我歡喜,否則我就把你的頭砍了。」比丘回答:「佛陀也有規定,不可為不脫帽者說法。」國王聽了火冒三丈:「你竟然敢侮辱我!好,我今天就脫帽聽你說法,如果你不能解答我的疑惑,就將你斬成三段。」這時比丘為國王說了一個偈子:    「不以不淨意,亦及瞋怒人,    欲得知法者,三耶三佛說。    諸有餘貢高,心意極清淨,    能捨傷害懷,乃得聞正法。」    國王聽了之後,感到非常慚愧,於是五體投地禮拜懺悔,請求比丘滅除自己的身口意過失。國王長跪合掌:「尊者,您的修行真是高深,竟能洞悉我的心念而說出這首偈子。」比丘回答:「這首偈子其實是如來很久以前說過的,不是現在才說的。」國王心想:「佛陀真的是太有智慧了,那麼久遠之前就知道未來有像我這樣的人,心懷瞋恚,以不敬心聽法。從今以後,我絕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於是,比丘為國王開示佛法大要,國王因此心垢滅除,通達法理,證得初果,從此對佛法信受不已。    典故摘自:《出曜經˙卷二十八》    省思——    佛法從恭敬當中求,「有一分恭敬心,就能消一分業障,增長一分福報。」倘若心中驕傲自滿,就如同一杯盛滿水的杯子,再也容不下任何東西。相反地,如果我們能帶著一顆恭敬虔誠之心,虛懷若谷地求法,必能入寶山滿載而歸。  佛化沙门度七比丘    從前,有七位比丘一起到深山裡修行參道,然而歷經了十二個寒暑,還是不能與道相應。一天,七人共坐一處,討論是否要繼續修行。    一位比丘首先說道:「我們出家修行不畏艱苦,不懼寒熱,不但放棄了世間種種享樂,還要持守種種戒法、終身乞食,雖然如此,仍堅守著出家人的志節,然而……」    另一位比丘接著感嘆:「雖是如此忍耐,道業卻未有成就,往昔所造的罪業,似乎也難以滅除。」其餘比丘聽聞此語,皆面帶愁容,沉默不語。    這時,一位年輕比丘奮然起座,說道:「既然如此,與其老死山中而無所成,倒不如各自下山回鄉,娶妻生子,建立門戶。」    「是呀!再有一番事業,從事些許生意買賣,生活自是無虞。如此有妻有子,衣食豐饒,這後半輩子也就不怕沒有依靠了。」比丘們協議後,便一起下山回鄉。此時,佛陀雖在遠處,卻以神通力知道這七位比丘的得度因緣已經成熟,且不忍見他們因無法忍受修行上一時的辛苦,而終將造下墮入地獄的罪業,於是化身成一位尋常沙門前去度化。    佛陀所化身的沙門來到谷口,正好遇到下山的七位比丘,於是開口問道:「比丘們,請問你們在山中修行多久了?你們又要前往何處呢?」    「我們在山中已經修行十二年了!不過,我們已經決定放棄修行。」    「你們已經精勤修行這麼久,為何還要放棄平靜的修行生活,回到喧囂的塵世呢?」    一位比丘率先答道:「我們雖然修行已十二年,道業卻無所成就,看來罪業也難有除滅之日。而且山中人煙稀少,少有供養之人,每每托缽乞食,還要遭受別人的冷嘲熱諷,如此虛耗歲月,枉自困苦,縮衣節食,仍不知『道』在何處,又有何意義?」    「那你們下山有何打算?」    「我們打算就此還鄉,各自建立門戶,並且創造一番事業,等到上了年紀再來學道。」說完此話,七位比丘即欲離去。    沙門隨即阻止:「且慢!且慢!各位請聽我說幾句話吧。人的生命是很無常的,猶如水中泡沫一般,朝不保夕。雖然修行學道很苦,卻能以一時之苦換得永久的安樂。各位如果就此返鄉還俗,其後居家之艱辛困苦,將是窮盡萬劫無有止盡。難道你們以為妻妾、子孫皆能常相左右,一切欲望皆能隨心滿願,從此不再憂愁苦惱了嗎?這種妄想如同生病之人錯服毒藥,不僅無法治癒,還會加重病情。」比丘們默然而立,沙門繼續說道:「三界眾生皆有煩惱,唯有信守戒法,精進不退,不放逸懈怠,才能真正永離眾苦。」沙門說畢,即現佛身相,並且放大光明,為大眾說了一首偈語:    「學難捨罪難,居在家亦難;    會止同利難,艱難無過有。    比丘乞求難,何可不自勉;    精進得自然,終無欲於人。    有信則戒成,從戒多致寶;    亦從得諧偶,在所見供養。    一坐一處臥,一行不放恣;    守一已正心,心樂居樹間。」    七位比丘見佛慈容相好,又聞此偈,皆心生慚愧,五體投地頂禮佛足,自此收攝身心,誠心悔過,並且決定繼續修行。七位比丘於山中精進不懈,無有疲厭,並且認真思惟偈語之義理,守心一處,最後證得阿羅漢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三》    省思——    《四十二章經》云:「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人的一生總是掛念著家庭、事業、健康等事,一旦無常乍到,生離死別之際,也只能隨業流轉,無法相伴。修行雖是一條漫長孤寂之路,卻能帶領我們邁向光明的未來,只要信守發心修行的初衷,精進不退,最後必能漏盡煩惱,成就道業,得到真正的解脫自在。 佛火中救梵志    久遠以前,在印度羅閱衹城南方四千里處有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人民尊崇外道,侍奉數千名的修行人。當時,國內正遭逢前所未有的大旱災,整整三年都沒有降下一滴雨水,無論人民如何祈求禱告都沒有改善,生活苦不堪言。    為此,心急如焚的國王召來國內所有的梵志,請他們向天神請示:何以降下如此巨大的災厄?這些梵志稟告國王:「等我們齋戒完畢,就立即派人向梵天請示,詢問其降災的原因。」國王聽完,高興地說:「你們有什麼需要的物品,儘管提出來,我都可以為你們一一辦理。」梵志們回答:「我們需要二十車的柴火、酥酪、蜜、膏、油、花、香、幡蓋、金、銀及祭祀器具,一樣都不能缺少。」於是國王馬上派人準備,並且送至城外七里遠的一處空地上。    梵志們在寬廣平坦的空地上,用帶來的柴火堆成一座小山。他們認為不惜犧牲性命的人,死後必可生至梵天,於是推選出七個人,準備以火化的方式前往梵天詢問旱災的原因。七人接受完種種的祝禱儀式後,便在大家的簇擁下登上柴堆頂端,旁人則從下燃起熊熊的火焰。    當熾熱的火苗漸漸竄升,被火焚燒的恐懼和痛苦,使得柴堆上的七個人不停地向左右圍觀的同伴求救。然而,無論他們如何呼喊,始終沒有人對他們伸出援手。在炙熱烈火的煎熬下,七個人絕望地喊道:「天啊!三界內若真有大慈大悲的人,可以解救我們脫離危難的話,我們願意馬上皈依他,請救救我們吧!」    佛陀在遠方得知了這件事,便循其音聲前來救苦。佛陀於虛空中展現種種光明瑞相,七人見到佛陀來救度他們,莫不悲喜交集,感激地說:「我們願意皈依您的座下,請幫助我們脫離烈火的危難吧!」於是佛陀為此七人說了一首偈語:    「或多自歸,山川樹神,厝立圖像,    禱祠求福。自歸如是,分吉非上,    彼不能來,度汝眾苦。如有自歸,    佛法僧眾,道德四諦,必見正慧。    生死極苦,從諦得度,度世八難,    斯除眾苦。自歸三尊,最吉最上,    唯獨有是,度一切苦。」    佛陀說完偈語後,大火隨之熄滅,當下這七個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心安與喜樂。而在旁圍觀的梵志及百姓見到如此景象,深受震撼。光明巍巍的佛陀,示現種種神通變化,或分身無數、或忽隱忽現、或全身湧現水火,五色光明閃耀,所有人見了莫不五體投地,至誠頂禮。    劫後餘生的七個人從柴堆上走了下來,百感交集地說了一首偈語:    「見聖人快,得依附快,得離愚人,為善獨快。    守正見快,互說法快,與世無諍,戒具常快。    使賢居快,如親親會,近仁智者,多聞高遠。」    說完偈語後,所有的梵志都希望能追隨佛陀出家修行,佛陀亦慈悲應允為其剃度,最後皆證得阿羅漢果;而國王、大臣及百姓也都皈依佛陀,信奉佛法。不久,天空即降下了大雨,解除了長久以來的旱象,國家從此富饒安樂,人們樂聞法要,勤修道業。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三》    省思——    古德云:「只貴汝知見,不貴汝行履。」修行學佛若知見偏邪,盲修瞎練,只會走錯路、走遠路,不僅白費時間、心力,且容易種下三塗苦因,戕害法身慧命,甚者一盲引眾盲,相偕入火坑。所以修行一定要確立正知見、親近善知識,才能得到光明圓滿的人生。  佛经故事    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主光临了圆音寺,看见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 兴。离开寺庙的时候,不轻易间地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蛛蛛。佛主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有什么真知拙见。怎么样?"蜘蛛遇见佛主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佛主问到:"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点了点头,离开了。    就这样又过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旧在圆音寺的横梁上修炼,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主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你可还好,一千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找你的。"又过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 蛛网上。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三千年来最开心的几天。突然,有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这时佛主又来了,问蜘蛛:"蜘蛛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对佛主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我让你到人间走一朝吧。"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蛛儿。一晃,蛛儿到了十六岁了,已经成了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长的十分漂亮,楚楚动人。    这一日,新科状元郎甘鹿中士,皇帝决定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蛛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状元郎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被他折倒。但蛛儿一点也不紧张和吃醋,因为她知道,这是佛主赐予她的姻缘。过了些日子,说来很巧,蛛儿陪同母亲上香拜佛的时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亲而来。上完香拜过佛,二位长者在一边说上了话。蛛儿和甘鹿便来到走廊上聊天,蛛儿很开心,终于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没有表现出对她的喜爱。蛛儿对甘鹿说:"你难道不曾记得十六年前,圆音寺的蜘蛛网上的事情了吗?"甘鹿很诧异,说:"蛛儿姑娘,你漂亮,也很讨人喜欢,但你想象力未免丰富了一点吧。"说罢,和母亲离开了。蛛儿回到家,心想,佛主既然安排了这场姻缘,为何不让他记 得那件事,甘鹿为何对我没有一点的感觉?    几天后,皇帝下召,命新科状元甘鹿和长风公主完婚;蛛儿和太子芝草完婚。这一消息对蛛儿如同晴空霹雳,她怎么也想不同,佛主竟然这样对她。几日来,她不吃不喝,穷究急思,灵魂就将出壳,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赶来,扑倒在床边,对奄奄一息的蛛儿说道:"那日,在后花园众姑娘中,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应。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说着就拿起了宝剑准备自刎。就在这时,佛主来了,他对快要出壳的蛛儿灵魂说:"蜘蛛,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由谁带到你这里来的呢?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它带走的。甘鹿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对你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当年圆音寺门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爱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却从没有低下头看过它。蜘蛛,我再来问你,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听了这些真相之后,好象一下子大彻大吾了,她对佛主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刚说完,佛主就离开了,蛛儿的灵魂也回位了,睁开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马上打落宝剑,和太子深深 佛看病比丘     佛陀降生於古印度,    成道後,四處遊化,闡揚著人生的真理,    廣說佛法之要,教化了無數的弟子。    他就像是慈父,也如同黑暗中的一盞明燈!    這一天,佛陀親自巡視著弟子的房間,    看見一位比丘躺在床上。    於是問道:「你的身體是否安好、心中是否有煩惱?」    這位比丘很想向世尊恭敬地禮拜,於是努力地想撐起身子,    但是因為疲憊不堪,所以根本無法起身。    世尊見狀,慈憫地來到比丘身旁慰問:    「你怎麼病得這麼重,卻無人照顧呢?」    比丘說:    「出家至今,我生性懶散,看見病人也不曾細心照料、關懷他人,所以自己生病了,也就沒有人願意前來關心,我真是感到慚愧啊!」    佛陀聽完後,    便親自清理比丘的排泄穢物,    把比丘的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    這時帝釋天看到佛陀的慈心,也前來用水洗浴比丘的身體,    而佛也以手輕輕地撫摸比丘。    頓時,比丘身心安穩、全身舒暢,一切苦痛頓時化為清涼。    佛陀這時對比丘說:    「您出家至今甚為放逸,不知勤求出離生死、解脫煩惱,所以才會身染疾苦,希望你從今天起,要精進用功。」    當比丘聽完後,便至誠向佛陀頂禮懺悔地說:    「佛啊!承蒙您的探望與庇佑,如果不是佛光普耀、慈悲攝受,恐怕弟子早已身亡,輪迴六道了。弟子從今日起,一定會發大心,上求佛道、普度群迷。」    比丘因為知道真心懺悔並且精勤辦道,    後來即得證阿羅漢果。    改寫自《法句譬喻經》刀仗品第十八    省思——    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在繁忙緊湊的生活步調中,    我們總是冷漠多於關懷,批評多於讚美,    因此何妨駐足片刻,關心一下周遭的人,    你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佛涅槃五百力士得度    今日此時,大地突然出現不同尋常的六種震動,萬山木落,鳥獸哀鳴,草木含悲;拘尸那城四方的娑羅樹群在一夜之間,轉瞬成白。有一名叫須拔陀的行者,率領五百力士一同修行,覺察天地間透露出異常的訊息,忽聽路人奔走相告:「徹悟世間真理的覺者就要入涅槃了,人天法眼將滅啊!」須拔陀當下毫不思索,立刻帶著五百力士奔向釋迦牟尼佛示現入滅的地方。    須拔陀等五百人眾頂禮佛陀後,即向佛陀請法,希望獲得解脫生死的法藥,於是佛陀即說:「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服著身。」五百人立刻轉為出世清淨的儀表,聽完佛的說法,各各心開意解,證得道果。    在旁的比丘們見此殊勝的法筵,不禁上前請示:「此眾等以何奇特因緣,能於佛垂般涅槃危急時刻,蒙佛濟度,且能速證果位?」佛陀回答:「凡事有果必有因,隨緣現起,我早於過去世為度化眾生,寧捨身命,令他們種下今日得度的因緣。」    「很久以前,有一王國名『波羅奈』。一日,梵摩達多國王帶領他的大臣出城狩獵,見到一片大好山林中,有五百頭鹿於河岸邊恣意遊戲。國王大樂,號令屬下各持弓箭刀矛,圍狩鹿群。此時鹿王瞥見四周人影幢幢,心中大驚,發出警訊,但是群鹿見河水深不見底,倉皇失措不敢渡河。鹿王為了幫助鹿群脫困,於是張開牠的四足橫跨在河的兩岸,充作橋樑,大聲疾呼:『快呀,踩在我的背上過河!』於是大鹿、小鹿一個接著一個,都從鹿王的背上踩踏而過。鹿王的皮破了、骨折了,痛不可言,但卻咬緊牙關都無怨恨;鹿群幾近全數渡河時,只剩一母鹿帶著小鹿慞惶驚恐地落在最後,鹿王以不可思議的堅忍力等待兩鹿渡河,方才嚥氣命終,轉生忉利天中。」    說到這裡,世尊停了下來,問大眾:「你們可知道那時的鹿王與鹿群各是何人?」大眾一片默然,佛說:「鹿王即是我的前身,而五百頭鹿則是今日須拔陀等五百比丘。我在畜生道中猶能不惜勞苦度脫眾生,何況今日超出三界,獲大自在無礙,更是不以度眾為勞。」    「再者,須拔陀等人能在我的教法下證果,也是有其前因:此賢劫中在我之前,曾有一佛出世化導,名號『迦葉』。在其化緣將盡,欲入涅槃時,有五百比丘遊方在外還未得道,正於山林中坐禪行道,不覺不知;忽然聽到林間樹神嚎啕哭泣的聲音,比丘們奇怪而問,樹神說:『迦葉世尊將入涅槃,我等心生懊惱悲傷而哭泣。』五百比丘一聽身毛皆豎,心神遽失,喃喃自語:『世尊入滅,我等不知不覺!何忍見世尊滅度,我等應先自取滅。』樹神知比丘心,便使其閉目,運大神通將他們送至佛前。    五百比丘涕淚頂禮迦葉佛後,懺悔過愆,隨即端坐兩旁各取涅槃。此五百比丘即是此世須拔陀等五百力士,因為他們能出家持守淨戒,今天才能在我法中獲果證道。」眾比丘聽聞開示後,皆依循佛陀教誨,精進修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卷四》    省思——    諸佛不忍三界眾生常淪生死苦海,化現十方,慈悲濟度而不憚勞苦;佛佛授手,為諸眾生廣作得度因緣。吾等於佛法中若有幸能聞知信解,亦當仿效世尊菩薩因地之行,發宏大願,於一切六道等處,廣結善法因緣,自利利他,無有疲厭,莊嚴自他未來的佛國淨土。  佛说四事度梵志    過去,印度有一婆羅門教徒聚集的村落,村內有五百多戶人家,並有五百位年少梵志。少年們年輕氣盛,為人驕慢,不僅目無尊長,且出言不遜,自恃甚高。一天,他們聚在一起討論:    「聽說,瞿曇沙門自稱是佛,通達一切世間、出世間的道理,沒有人能勝過他呢!」    「真的嗎?我不相信!我們何不辦一場齋會,趁此因緣和瞿曇辯論一番,這樣就可以知道傳言是否屬實,甚至還可以讓他無地自容呢!」    因此,五百年少梵志準備了豐盛的齋飯,請世尊前來應供,世尊也慈悲地接受他們的請求,希望藉此因緣度化他們。於是,世尊帶著弟子來到婆羅門村,接受年少梵志的供養。當時,村子裡正好有一對老夫婦在路邊乞食,佛陀知道他們原本非常富有,而且還做過大官,於是故意問年少梵志:    「你們認識那對乞食的長老梵志嗎?」    「當然知道呀!他們原本是國王的大臣,有無數的財富呢!」    「既然他們曾經財富無數,又為什麼現在必須乞食維生呢?」    「因為他們不懂節制,任意揮霍,將家產敗光,所以今日才淪落為乞丐啊!他們是自作自受。」    佛陀告訴年少梵志:「你們不也是如此嗎?不僅自恃甚高,甚至不懂得禮敬長上。要知道世間有四件事情是要謹慎小心的,如果能夠注意,自然就能福德具足,免離貧窮,不會像這對夫婦一樣落得貧困的下場。哪四件事呢?第一、年盛力壯時,切莫驕慢;第二、年老時要精進,不貪婬欲;第三、有了錢財珍寶,要常行布施;第四、要親近善知識,接受別人的忠告與勸導。像那對行乞的老者,就是沒有做到這四件事,以為世間一切都是恆常不變,有了錢就永遠不會變窮,沒想過成敗是在一瞬之間,一旦家產耗盡,就像池中的天鵝,死守枯竭的池子,永遠也抓不到魚。」佛陀為大眾說了一首偈子:    「晝夜慢惰,老不止婬,有財不施,不受佛言。    有此四蔽,為自侵欺,咄嗟老至,色變作耄。    少時如意,老見蹈踐,不修梵行,又不富財。    老如白鵠,守斯空池,既不守持,又不積財,    老羸氣竭,思故何逮?老如秋葉,行穢鑑錄,    命疾脫至,不容後悔。」    接著,佛陀告訴年少梵志:「你們應當要知道,若能在人生中的四個時期精進行道,則能免離一切苦難:第一、年少有勢力時,第二、富貴時,第三、得遇三寶能種福田時,第四、思惟萬物無常,聚散離別時。如果能把握這四個時節因緣,努力修行,則能所願皆得,道業也能成就。」於是佛陀又說了一首偈語:    「命欲日夜盡,及時可勤力,世間諦非常,    莫惑墮冥中。當學然意燈,自練求智慧,    離垢勿染污,執燭觀道地。」    佛陀說完此偈,舉身放大光明,普照大地。五百年少梵志頓時心開意解,頂禮佛足,願為佛陀座下弟子。世尊慈悲應允,說道:「善來比丘,袈裟自著,鬚髮自落。」而這五百位年少梵志也應時成就羅漢聖果。村民們聽了佛陀的開示後,亦法喜充滿,決心遵照佛陀的教誨,奉行正法。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三》    省思——    《易經》云:「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勞謙,君子有終吉」,謙恭是一種美德,若能在年輕時心不驕慢,問師從道;年老時常行精進,心無貪婬,努力耕耘心田,人生自然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佛说贪嗔痴害    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洹精舍度眾時,城中有一大富長者,育有一子,年約十二、三歲。當長者夫婦往生時,其子年紀尚幼,不善理家,所以沒有幾年便散盡家產,落得以乞討為生。一天,他父親生前的一位好友,同樣也是大富長者,在街頭見到這位晚輩落魄的情景,詢問詳由後,心生憐憫,便決定幫助他脫離這樣的困境。父親的好友不但將女兒許配給他,並送給他車馬、奴婢及巨額的財產;不但如此,還幫他建立房舍,另立門戶。    但是長者子生性懶散,又不善於理家算計,所以不久又坐吃山空,家財耗盡。長者不忍女兒受苦,只好又給了他一筆錢,沒想到長者子故態復萌,無可救藥,最後還是將錢花光。父親的好友認為既已多次救濟他財物,他卻始終揮霍無度,無法造就,便想要強迫女兒改嫁他人。正當父親與族人商議此事時,女兒不小心聽到這個消息,回去即告訴丈夫詳情,並說:「我家財勢強大,一定能夠逼你答應。你又不會謀生,若不想分離,一定要趕緊想想辦法。」長者子聽到妻子的話,慚愧不已,心想:「我天生福薄,早年失怙,又不擅理家營計,今日必定失去愛妻,重當乞兒。往日恩愛,已難分難捨,若要生離,無異死別,情何以堪?」長者子想來想去,心生惡念:「死也要死在一起。」便將妻子騙入房中,並且拿出預藏的尖刀,刺死妻子後再自殺,最後雙雙畢命。奴婢發現後驚嚇不已,飛也似地跑去告訴長者,長者知道後連忙前往探視,但已無法挽回。斂葬時,長者一家為女兒的猝逝哀傷不已,不忍離去。後來聽說佛陀在世間教化眾生,只要見到了佛陀,皆能心生歡喜,除去憂惱,於是長者帶著一家大小前往精舍,參見佛陀。    長者一行來到精舍後,至誠禮拜佛陀。佛陀問長者為何而來,怎麼如此愁憂不喜?長者回答:「女兒嫁了一位愚癡的丈夫,因為無法自立謀生,又不願分離,所以殺了自己的妻子後自盡,造成家門不幸。我們剛剛就是去參加他們的葬禮。因為聽聞佛陀慈悲,能解人憂惱,所以特地前來覲見佛陀。」於是佛陀為長者及在場大眾開示:「貪欲及瞋恚是世人的常病,愚癡無智是禍害之門,眾生因此墮落三界五趣的深淵中,流轉生死,無有窮盡,卻仍不知悔改,更何況是愚癡之人,哪能看得清呢?此貪欲之毒能喪身滅族,害及眾生,而不僅是這對夫妻。」接著,世尊說了一首偈語:    「愚以貪自縛,不求度彼岸;貪為財愛故,    害人亦自害。愛欲意為田,婬怒癡為種;    故施度世者,得福無有量。伴少而貨多,    商人怵惕懼;嗜欲賊害命,故慧不貪欲。」    長者聽了佛陀的偈語後,憂惱頓消,法喜充滿。與其他族人等在場聽眾,破二十億惡,證得須陀洹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四》    省思——    癡愛便是生死根,不拔其根難解脫;癡愛若能念念斷,心心彌陀全身現。世間一切情欲貪戀,都是癡愛所造成,繫縛著人們不得解脫自在。情癡愛染愈重,負擔就愈重,如商人伴少而貨多;又如牛負重行深泥中。遠離生死苦惱繫縛的根本,便是要以佛法的智慧光明破愚癡黑暗,才能究竟解脫自在。  佛说真吉祥    過去,在王舍城耆崛山南麓、恆河岸邊,住著一位名叫尼揵的外道修行人,他不僅年高望重,博學多聞,更具足五種神通,通曉古今之事。尼揵門下有五百位弟子,在他的調教下,個個也是精通天文、地理,知曉星象、民情,並且擅長占卜吉凶禍福等事。一天,弟子們相約至恆河邊討論各國的吉祥物,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激辯不已,最後還是無法得到結論,於是決定向他們的師父請益。    弟子們來到師父的住所,行禮後即合掌請示:「弟子從師學道已久,雖已無所不通,但仍不知什麼才是各國人民所認為最吉祥的東西?」尼揵梵志回答:「你們問得很好!南閻浮提有十六大國、八萬四千小國,各國都有其所珍視的吉祥物:有的是金、銀,有的是水晶、琉璃、明月神珠、象、馬、車輿、玉女、珊瑚、鳳凰、孔雀,也有以日月星辰圖案為裝飾的寶瓶。這些都是各國人民所喜愛的吉祥物,如果你們看到這些東西,一定要加以讚歎,因為這些都是吉祥的感應,也是國家祥瑞的標幟。」    弟子接著請示:「請問師父,世上還有沒有更特殊的吉祥物,有助於我們的生命,死後能夠往生天界?」尼揵梵志回答:「自創教以來,從來沒聽說有這樣的祥瑞之物,典籍上也沒有記載。」弟子告訴師父:「聽說有一位釋迦族人出家修行,六年苦修後,在菩提樹下靜坐思惟,並於定中降魔得道,證得天眼、宿命、漏盡三達智,也許他所知更為淵博,我們何不去請教他,師父您覺得呢?」    於是師徒一行五百餘人,跋山涉水來到佛陀的住所,至誠頂禮後即長跪合掌,向佛請示:「請問世尊,各國都有其代表的吉祥瑞物,當中不外乎金、銀、水晶、琉璃……,不知世上還有比這些更為殊勝的嗎?」佛陀回答:「誠如你們所說,這些都只是世間吉祥之物,人們認為擁有它即能獲得吉祥;反之,則會招致禍殃,但這些都無法究竟救度眾人之苦。我知道有一吉祥妙法,若能依之修持,則能永離三界輪迴之苦,證得清淨解脫涅槃。」於是世尊為大眾說了一首偈子:    「佛尊過諸天,如來常現義,有梵志道士,    來問何吉祥?於是佛愍傷,為說真有要,    已信樂正法,是為最吉祥。亦不從天人,    希望求僥倖,亦不禱神祠,是為最吉祥。    友賢擇善居,常先為福德,敕身承貞正,    是為最吉祥。去惡從就善,避酒知自節,    不婬於女色,是為最吉祥。多聞如戒行,    法律精進學,修己無所爭,是為最吉祥。    居孝事父母,治家養妻子,不為空乏行,    是為最吉祥。不慢不自大,知足念反覆,    以時誦習經,是為最吉祥。所聞常欲忍,    樂欲見沙門,每講輒聽受,是為最吉祥。    持齋修梵行,常欲見賢明,依附明智者,    是為最吉祥。已信有道德,正意向無疑,    欲脫三惡道,是為最吉祥。等心行布施,    奉諸得道者,亦敬諸天人,是為最吉祥。    常欲離貪婬,遇癡瞋恚意,能習成道見,    是為最吉祥。若以棄非務,能勤修道用,    常事於可事,是為最吉祥。一切為天下,    建立大慈意,修人安眾生,是為最吉祥。    智者居世間,常習吉祥行,自致成慧見,    是為最吉祥。」    尼揵師徒聽了佛陀開示的偈語後,心開意解,法喜充滿,於是至誠頂禮佛陀,並且說道:「這真是世間稀有的無上妙法!我們長久以來為煩惱、執著所覆蔽,沒有因緣聽聞如此殊勝之法,懇請世尊慈愍救度,我等願皈依世尊座下,出家修行。」佛陀讚歎大眾的發心,並且說道:「善來比丘!」尼揵師徒即現清淨比丘相,精進修持禪定,不久即證阿羅漢果。而其他在場的聽眾,也都領悟佛法大意,獲得正法眼藏。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四》    省思——    什麼是真吉祥?真正的吉祥不是向外攀求,而是在這念心中,因為善念是天堂,心地光明是淨土,這念心才是真正安身立命之所。然而世人長迷,不在因上努力,反而汲汲營營追逐外在的空花水月,徒增苦惱。眾生若能樂信正法,受持五戒、十善,並且歸於中道實相,那才是真正的富貴與吉祥。  佛陀的慈悲    佛陀降生於古印度,    成道後,四處遊化,闡揚著人生的真理,    廣說佛法之要,教化了無數的弟子。    他就像是慈父,也如同黑暗中的一盞明燈!    這一天,佛陀親自巡視著弟子的房間,    看見一位比丘躺在床上。    於是問道:「你的身體是否安好、心中是否有煩惱?」    這位比丘很想向世尊恭敬地禮拜,於是努力地想撐起身子,    但是因為疲憊不堪,所以根本無法起身。    世尊見狀,慈憫地來到比丘身旁慰問:    「你怎麼病得這麼重,卻無人照顧呢?」    比丘說:    「出家至今,我生性懶散,看見病人也不曾細心照料、關懷他人,所以自己生病了,也就沒有人願意前來關心,我真是感到慚愧啊!」    佛陀聽完後,    便親自清理比丘的排泄穢物,    把比丘的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    這時帝釋天看到佛陀的慈心,也前來用水洗浴比丘的身體,    而佛也以手輕輕地撫摸比丘。    頓時,比丘身心安穩、全身舒暢,一切苦痛頓時化為清涼。    佛陀這時對比丘說:    「您出家至今甚為放逸,不知勤求出離生死、解脫煩惱,所以才會身染疾苦,希望你從今天起,要精進用功。」    當比丘聽完後,便至誠向佛陀頂禮懺悔地說:    「佛啊!承蒙您的探望與庇佑,如果不是佛光普耀、慈悲攝受,恐怕弟子早已身亡,輪迴六道了。弟子從今日起,一定會發大心,上求佛道、普度群迷。」    比丘因為知道真心懺悔並且精勤辦道,    後來即得證阿羅漢果。    改寫自《法句譬喻經》刀仗品第十八    省思——    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在繁忙緊湊的生活步調中,    我們總是冷漠多於關懷,批評多於讚美,    因此何妨駐足片刻,關心一下周遭的人,    你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