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王座神兽6升7:第四章 盆景艺术的风格流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08:14
 

第四章  盆景艺术的风格流派

    中国盆景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自然地形成了
许多艺术流派。中国盆景艺术就是由这许许多多的艺术流派汇集
而成的,它们都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不可缺少的财富。学习和
研究中国盆景艺术流派,对中国盆景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
盆景事业的繁荣,对中国盆景走向世界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流派是指文化艺术上的派别,也就是说,盆景艺术在某一时
问和范围内,由于艺术家们在思想倾向、艺术追求、表现手法等
方面不同,而形成许多不同的派别,这些不同的派别就叫流派。
盆景艺术是一个总的流域,流派则是这个总流域中的各个支流。
大凡一个流派的出现,必须具备与其他流派有明显的不同风格和
创作方法。还要有相当数量的代表作品,要拥有比较成熟的艺术
家,形成一大批技艺熟练的创作队伍,经过较长时期的实践和考
验并且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和艺术特
色,显示出作者的艺术追求。由于作者的生活阅历、文化素养、
审美观点、个人气质等不同,在处理题材、描绘形象、表现手法
等方面也就不同。每个艺术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个人艺术特色,
所完成的作品都会具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标志着作者的
艺术成就,代表着作者的个性风格开始形成。许许多多的相同或
相似的个性风格就形成了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和其他
类型的风格。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就促成了流派的形成。
    中国盆景艺术流派及其命名是以地域来划分的,如扬州的扬
派、苏州的苏派、上海的海派、四川的川派、岭南的岭南派、安
徽的徽派等。这是由于中国盆景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受地域、交
通、文化交流等因素影响的缘故。中国盆景艺术流派的特点主要
是表现在地方特色或地方风格方面,今后新出现的盆景艺术流派
还会采用地方命名这个习惯。不管怎样,有了盆景艺术流派的形
成与发展,才能促进盆景艺术的发展,由此更加体现盆景艺术的
多样性,使盆景艺术的花朵开放得更加辉煌灿烂。
    当前所说的盆景艺术流派,是专指树木盆景的流派。按地域
来划分,长江水系有四川的川派、苏州的苏派、扬州的扬派、上
海的海派、安徽的徽派、南通的通派、岭南(主要指广东、广西)
的岭南派;按加工方法来划分,采用棕丝法的有扬派、苏派、川
派、通派、徽派,采用金属丝扎法的有海派,仅采用修剪方法的
有岭南派;按造型来划分,规则式的有川派、扬派、通派、徽
派。半规则式为主的有苏派,不规则式的有海派,自然式的有岭南
派;按枝片的形状来划分,圆片类的有长江水系的苏派、川派、扬
派、通派;自然类的有岭南派;不规则的有海派;圆锥类的有川派。
1.岭南派盆景 
    岭南派是我国岭南地区的一个盆景艺术流派,以广州为中 
心,范围主要包括广东、广西、香港。福建、台湾盆景也受岭南 
派的影响。 
    岭南地区自然环境较为优越,终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林 
术葱郁,百草滋荣。植物生长期长,可供作盆景的树木种类很 
多。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从建城到现在 
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南方的经济和文化中心,素有 
“花城”之称,广州附近的佛山石湾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产地,有 
“南国陶都”之称,自明代中期就生产釉瓷盆。有所谓“钧窑以
紫胜,广窑以蓝胜”的说法,所有这些都为发展岭南盆景艺术提
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岭南派的形成与发展     岭南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据文
字记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宋哲宗时,苏东坡被贬至广东,他
未到惠州时,曾赋诗称赞“岭南万户皆春色”。清初岭南诗人屈
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写道:“九里香,木本.叶细如黄杨,花
成艽,花白有香,甚烈。又有七里香,叶稍大。其木皆不易长,
粤人多以最小者制为古树,枝于盘曲作盘盂之玩”。可见那时的
岭南盆景也是枝干皆蟠曲的规则式类型。
    最初的岭南盆景和长江流域的盒景在风格上差别不大。本世
纪20年代至30年代之间,不满足简单的盆栽。开始制作一些象
形盆景,如人物、动物。后来孔初泰、素仁和尚等盆景艺人,从
树木的自然分枝形态得到启发,又吸取了岭南画派的技法,进行
大树微缩的创作研究。从果树年年采果后,年年修剪,使得枝条
屈曲,形如角、爪,躯干嶙峋,苍劲古拙,得到启发。将果树的
短截修剪技术用来修剪盆景树木,创造了截干蓄枝的新型盆景造
型技法,至40年代初,岭南派大树型造型的盆景问世。以后也
出现了木棉型、双干型树木盆景等等,此时修剪技法十分严格,
如同精雕细刻,一枝一爪都有讲究,不能乱剪。不过此时仍处于
形势发展阶段,接着转向神似方面研究,构图着重取意,崇尚神
韵。表达作者的感情,以至岭南派(现代)盆景形成。 
 

(2)岭南派盆景的风格

      岭南盆景的形成与发展,所经历的
时间虽然不长,前后只不过几十年时间,但已相当成熟,且形成
了三种艺术风格。一是以孔泰初、陆学明为代表的一种风格。作
品有大树型、木棉型,干直枝繁、冠满叶密,构图十分严谨,枝
干布局疏密有致,再现了南方巨树野木之风姿。一般多用九里
香、福建茶之类萌发性强的树种造型,表现参天古木平地拔起,
巍巍古松屹立于山崖,作品挺拔、苍劲、雄伟,而又纯朴自然。
一是以广州三元宫道士为首的一种风格。擅长采用枯干形式,将
一快要枯死的树木,经过精心培育,使之枯木逢春,表现自然
界中饱经风霜的树木。模仿自然界树木的千姿百态,形式多样,
不拘一格,孤飘潇逸,极富天然野趣。三是以广州海幢寺素仁和
尚为首的一种风格。其代表作品属“高耸型”。树形孤高挺拔,
有单干与双干两种,干身清瘦,枝片稀少,参差不齐,且不交叉
重叠,干枝比例恰到好处。构图简明,疏而不散,虚而有实,作
品扶疏挺拔,潇洒轻盈,笔直而生,枝叶简单利落,以示其清高
超脱之意境。
  (4)岭南派盆景造型形式 (3)岭南派的艺术特点  岭南地区风景秀丽,气候温和湿
润,旷野古木生长繁茂,葱翠可人,除少数山区外,绝大多数地
方,没有真正的冬季,植物处于终年生长状态。岭南盆景多以高
大的木棉和苍古的榕树为创作题材,选择萌芽能力强的树种,采
用“截干蓄枝”的独特造型方法,使岭南盆景艺术达到了一个崭
新的高度。树木成型后,树形
   
自然,枝干粗细匀称。脉络清
晰流畅,神韵有致,刚劲有
力,雄伟挺拔,苍古自然,飘
逸豪放。
    (4)岭南派盆景造型形式
    ①大树型主干(干身)
形态欹曲自然,自下而上主干
的粗度逐渐变细,且过渡自
然。树皮粗糙呈老树开裂状。
枝条(枝片)为树分四枝,
主、侧、细枝呈直枝式分枝,
且粗细过渡自然。根部(足)
似老树悬根露爪。树木造型之
后,狒如自然界古树缩影。主
要表现雄伟挺拔、巍然屹立、古木参天之气概(图4一1)。
    ②木棉型此型是模仿木棉(红棉)树的一种形式。表现树
木的雄伟挺拔、巍然屹立之气势。树千正直,亦可略具欹曲。树
顶为平顶者,表现老树型的形态;树顶为尖顶者,则反映幼壮年
的树木。木棉型还有单干木棉型与双干木棉型之分。双千者要~
主一辅、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一正一欹,相互呼应。对门枝与
单枝、垂枝与风车枝要合理布局,为增加垂枝的动势,可抬高~
点垂枝的枝位,以便增加垂枝的下垂程度。通常配以长方形浅
盆,若用长方形盆,则树木不能植于盆的中央(指长边),要略
偏一侧(图4—2)。
 
  ③双干式树木一本(株)双
干,拔地丽长,整形用大树型,或木
棉型。两干之间必有一主一辅、一大
一小、一高一矮,相依而立,相互呼
应,俗称公孙树,亦有称之为情侣之
木。两干根(足)部相连接者为上品,
根部略有分离者次之,在离地面(盆
面)高处分生双干者更次之。配盆有
长方形、椭圆形、圆形浅盆各种。
  ④一头多于式树木~本(株)
多干,大小不一,拔地(盆面)而
起。画面要有主有从、有远有近、有
聚有散、有疏有密、有露有藏。最忌
树干呈平行排列,或呈正三角形而
                                                          图4—2木棉型
生。构图要有变化,力求具有神韵。干数以奇数为好。若是连根
且又聚散得宜者为最佳。整形同大树型或木棉型。可选长形、椭
圆形盒,植于一侧。
    ⑤飘斜式为斜干式的一种,主于斜侧于一边生长,或左或
右。主干(于身)可微弯曲。树之弯斜,目的是加强树势之动
感。表现飘逸潇洒之态。枝型有鹿角枝、飘枝、垂枝、跌枝、平
行枝、风吹枝。此式倾斜角度(与盆面的夹角)45。一60~之间的
称飘斜;斜度在45℃以下者称横斜。横斜的动势比飘斜更强,
命名“横空出世”,飘斜式要注意画面平衡,树头偏向一侧,如迎风
而进,则另一侧以树根咬定盆泥,且要适当增加枝叶的分量,以求
动静平衡。形成“危而不坠”之形势,但又有气势迫人之感。
    ⑥卧盆式主干横卧盆面,如醉翁仰地之势,又如卧龙、卧
虎。树梢则昂然崛起,似倒木逢春,醉翁醒酒,卧龙、卧虎昂首
腾空。这一静一动,使画面更具生气。构图要注意动静平衡。
    ⑦蟠曲式主干自然向左或向右弯曲,形如蛟龙,枝型与大
树型、木棉型相同。此式属曲干式类型。
    ⑧悬崖式  主干自根(足)部附近弯曲下垂,侧挂飘出盆
外,枝型属自然式分枝,是一种动势很强的造型形式。悬垂的树
梢不超过盆底者为半悬崖,悬垂树梢超过瓮底者为全悬崖。
    ◎风吹式所有的枝条都要顺着风势向一方弯曲,枝梢用自
然枝,直中有曲。此式动势极强,构图要注意平衡。表现“风
势”越大,气度越高,动感越浓,境界愈高。但也要注意树的重
心平衡,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概,才能产生“风雨不动安如
山”的境界。此式是表现刚劲、顽强性格,显示出“疾风”的神态。
    ⑩附石式将树木附植在岩石缝隙之中,石依树而立.树抱
石。而生,主要表现生长在山岩石隙中的树木的顽强奋斗精神。
    此外,岭南盆景还有将数株树木合栽在一盆内的合栽式,也
有数株树木合植于一盆之中,枝叶掩映,自然成林,表现山野情
趣的丛林式。
 

(5)岭南派盆景的主要树种

      岭南盆景以榔榆、雀梅、九里香、福建茶为代表树种,其他还有满天星、朴树、栀子、细叶榕、山橘、罗汉松、紫薇、三角花、马尾松、黄杨、石榴、黑松、罗汉松、相思树、银杏、枸骨、金钱松等,其中大多数种类
生长旺盛,萌芽能力强。
(6)关于岭南派盆景的截干蓄枝,岭南派盆景一般先在田问
培养树胚,称“养胚”。树胚有通过育J苗获得,亦有自山野掘取。
选择树胚时,首先应选树干形态好的植株。树干自基部至树梢要
均匀地由粗渐细。忌树干中部突然隆起,形似肿瘤一般。另外蛇
形干、死曲干也不能选用。树干的基部称树头,树头不能过大、
过小或偏头,树根向四方自然生长。根偏向一边者只适合悬崖式
造型,回根者不宜采用(图4—3)。养胚的时间有三五年,也有 
    图4—3不良树头与不良树根
    1偏头.2头大.3无头.4偏长.5回根
十年以上者。待主干(干身)长到所需要的粗度时,再进行“改
胚”。改胚就是截干和整根。所谓截干就是“截干蓄枝”,是岭南
派的独特的造型手法。截干是在所需要的高度处,将主干上部截
去,或将不符合造型要求的主干上部截去。此时亦将长短不一的
主枝留2个芽或3.3厘米长或据造型需要进行短截。有时因所留
的各主枝不符合要求,干脆把所有的主枝全部剪去,只留下一个
主干,让它重新萌发、生长,然后再行短截。截于后的主干上的
最上面主枝(横桠)代作主干,通常称以侧代干。按照以上方法
反复进行,使主干自下而上,由粗逐渐变细,粗细过渡自然。
    在改胚时还要注意选留好适当的主枝,作将来的“枝片”,
这叫做“定托”。改胚后仍要将树胚栽于地上培养,通过蓄枝处
理,直至基本成型方可上盆。
    蓄枝是在改胚、定托之后,待各主枝长到所需要的粗度时
(通常比主干稍细时),将主枝留3.3厘米长或两个芽位,进行短
截,待留下的主枝长出新的侧枝(横枝),此侧枝长到比主枝稍
细时,再以上述方法短截。如此反复进行。在侧枝上形成各级细
枝,最终把枝剪成“鹿角枝”、“鸡爪枝”。这种截干蓄枝的修养
剪法,如同绘画,一枝接一枝绘成。每剪一枝,约需一两年时
间.一件成品往往需要十几二十年工夫或更长时间。这真是“一
寸枝条生数载,佳景方成已十秋”。
 

(7)关于岭南派盆景的枝法        岭南派盆景特别讲究枝法,枝
法是枝托、枝条的构图法则。枝托就是“树法”一节中所讲的枝
片。枝托在主干上的布局,如枝托在主干上的位置,各枝托之间
距离,各枝托的体积大小等,都要因干的形态而异。且通过枝托
来调整画面,扬树胚之长,避树胚之短。枝托、枝条之间讲究疏
密,不能密得令人窒息,疏得松散无味,要求达到有争有让,互
不纠缠。各枝之间应有主次,相互呼应,树势贯通。岭南派还讲
究枝脉,枝脉是枝条脉络,是对每一个枝托的解剖分析。枝脉有
主脉(指主枝,着生在主干上)、次脉(指侧枝,着生在主枝
上),横角是由侧枝上发生的各级细枝。脉是树木的树势,只有
主、次各脉分枝有序,曲折有度,疏密适宜,作品才能流畅自
然,气韵不凡。
    枝法的类型有脱衣换锦法,凡此类树木盆景,可带叶观赏,
也可摘去叶片(称脱衣)观赏,因此对枝托的造型要求严格,此
其一。第二是虚枝实叶法,此法是观叶不观枝托,对枝条的造型
要求不高。第三是丛枝法,造型简单,不讲究枝脉和层次,不考
虑疏密等关系,有一枝留一枝(图4 4)。
    岭南派盆景树木分枝属树分四枝,枝托、枝条多为四方出
技,枝托的形状是自然形式,不像规则式盆景通常为左右分枝。
所以岭南派盆景,任意剪下一个枝条,几乎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
的盆景。 


  图4—4枝法类型
    1.脱衣换锦 2.虚枝实叶 3.丛枝

(8)关于岭南派盆景枝片的类型
    ①鹿角枝主脉比较瘦长,节与节之间的大小相差不大,与
主干之间的夹角较小。枝直伸向上,呈鹿角形(图4-5)。


    图4—5鹿角枝    图4—6鸡爪枝
    ②鸡爪枝枝条粗壮,枝形刚劲虬曲,呈鸡爪形,故名鸡爪
枝(图4—6)。
    ③回旋枝枝条柔顺,回旋流畅,曲折、向外扩散足够的空
间时,发生次脉,次脉末端发生横角,形成一多头干的树型枝法
(图4—7)。 


    ④自然枝枝条直伸向上,仿野外树木枝条着生状态。此枝 
多出现在飘逸的树梢或枝梢,此枝接近自然,具有较强的活力 
(图4—8)。 
    ⑤飘枝枝条形状基本呈水平状,其稍端略向下飘落。主脉 

 

    图4—7回旋枝    图4—8自然枝
回旋跌宕,曲折流畅。此枝多出现在飘逸的斜树或自然式大树的
一侧。增加画面的动感(图4-9)。

 


  ⑥平行枝又称摊手
枝,此枝主脉近水平曲折
延伸,与次脉组成一个水
平片状。此枝通常出现在
术棉型树顶部,形成平顶
(图4-lO)。
  ⑦跌枝此枝主脉向
下曲折跌宕,枝的状态比
垂枝更加苍劲有力,为树势添加动感与险峻感。跌枝如用在适当
位置确能加强画面险势(图4一11)。
    ⑧垂枝  主脉略呈弧形向下垂落,姿态柔和,与跌枝相比
较,静势加强,此枝多表现在高耸直干型和木棉型树中。枝条下
垂,生长势弱(图4—12)。
    ⑨对门枝此枝在主干上对称生长,形态较呆板,一般不宜
采用。多在木棉型中出现,因为对门枝是木棉(红棉)树的分枝
特征,所以在木棉型中适当采用

 


对门枝,才能充分突出该型的艺
术个性。各对门枝,在处理手法
上,要在枝托长度、大小方面有
所变化。增加画面活力,避免呆
板(图4—13)。
    ⑩风车枝将枝托蟠曲弯向
树干空虚部位,或避免枝托对树
干的遮掩,此枝多见于木棉型盆
景,增强立体感。这也是一种常
见的枝法(图4—14)。



  (11)风吹枝全株枝脉全部

 


弯曲,向一个方向延伸飘拂,
似在疾风吹拂中飞舞荡漾。此
枝形式表现了一种虚实关系。
弯曲了的枝,表示了风的存在,
而且能够标出风向、风速、风
力等等,画面上的风通过枝托
告诉观赏者。这体现了“无画
处皆画”的意境(图4—15)。 
  (12)回头枝此种情
况多见于枝托基部缺少
横枝,形成空虚部位。
在枝托中部、中上部, 
选择适当枝条蟠曲,弯
向枝托基部空虚部位,
似回头状(图4—16)。
  (13)后托射枝位于主干
后的后托枝,由于树干遮掩
得不到观赏,故将此枝托蟠
弯,向左或向右,使之由藏
变露,得以观赏。此法叫后
托射枝(图4—17)。 
  (14)顶心枝此枝托位于
树干的正面,面对观赏者,
其枝托形态酷似伸出的拳头,
顶着欣赏者的心,形似顶心枝。将此枝托蟠曲,使之向上、向下,或者向左、向右延伸,可以减少对欣赏者的不良刺激,又保留了观赏的部位,增加树的立体感。这也是实现“树分四枝”的
一种手法(图4-18)。 
  (15)点枝在主干某一空

 


虚部位,如配一大托枝,画
面就会给人密不通风之感,
不配枝托,又会使这一部位
空虚乏味。因此采用一小小
的枝托,点在此空虚部分,
称点枝。起调节疏密的作
用,点枝很有讲究,要从画
面总体来看,决定点枝的分
量,不能大,也不能小。如
同绘画完毕后,在某一空虚
处点上一两笔(图4—19)。 
    (16)补枝  由于某些枝
托,体量较小,与树干相比
不合比例,为了加快成型,
在其附近处利用一枝作为补
托,填空枝托分量不够部
位,以达快速成型(图4—
20)。
    岭南派盆景的历史不
长,但发展的速度很快,在
国内外的影响很大,原来的
岭南派盆景属于规则式类
型,多用罗汉松等树种,形
式为“古树”、  “将军树”,
主干直立,蛇形,两侧的臂
垂横生,五托或七托,一般
成对布置于门厅左右。此式
严谨工整,但姿态略欠活
泼,成型费工,现多不采用,因此少见。 
  (17)不良枝的类型见图4-21 


    图4—21不良的枝形
    1死曲枝2.脊枝3.腋枝4.贴身枝5大肚枝
  死曲枝:此枝曲度过大,多呈直角,俗称死曲。线条呆板,
小够流畅,有失美观,是岭南盆景的一大忌讳。如出现此种类型
的枝条,又无其他避免办法,可在曲顶之上适当部位,蟠一曲
枝,以弥补不足,增强画面活力。
    脊枝:在平行或接近平行的枝条上方着生的枝条称脊枝。脊
枝破坏了树势,因此在造型时,要将此枝蟠歪(带歪)。 
    腋枝:指着生在干、枝弯子的凹面(即弯内),即干、枝的
“腋窝”内的枝条称腋枝。通常腋枝都要清除。    
    贴身枝:此枝贴着树干生长(横生),通常也要除去。    
    大肚枝:此枝是枝条(或树干)的中段突然肿胀成大肚子状
态,影响了线条的流畅,如有此枝也要设法加以改造。 
2.川派盆景    
    
    (1)概述川派盆景是以四川省名来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
其中又分为川西与川东两处地方风格。川西以成都为中心包括温
江、郫县、灌县、崇庆、新都、什邡等县。川东以重庆为中心,
包括重庆周围各县。    
    四川位于长江上游,东部为四川盆地,西部为青藏高原,盆
地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中国富饶地区之一,素有“天府之
国”称号,高原海拔较高,山岭重叠,尖峰深壑,耸人云霄。还
有风景秀丽的峨嵋,山势巍峨,峰峦挺秀。这些风景资源和植物
等材料,都是川派盆景艺术创作的源泉,对川派盆景艺术的繁荣
起着很大的作用。    
    成都是我国历史名城,位于四川盆地西北,成都平原中心,
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成都建城于春秋时代,自秦汉
至现在一直是西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三国的蜀汉和五代时的
前蜀和后蜀,均在此建立都城。成都是一个著名的诗人之乡,历
代诗人无不为巴山蜀水所哺育,无不为巴山蜀水纵情讴歌。历代
画家无不以四川名山胜迹为题材。许多著名的诗人、画家都在此
留下了传世佳作。成都又是一个著名的“花乡”,青羊宫花会已
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不少川西农户,都有种花植草,蟠扎盆景
的习惯。还有花草“赛市”之风气,在成都郊区,世代相传,以
蟠扎桩头盆景为生的“盆景世家”,就有60多户。现在成都一带
还保存了许多百年以上的珍贵古桩盆景。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为我国西
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重庆是一个美丽的山城,城市被群山
环绕.市内岗岭起伏,依山而建,道路、房舍参差排列,层层错
落极富诗情画意。重庆盆景艺术开始是受成都的影响,但后来
发展很快,在川派盆景艺术中自成一体,与成都盆景形成两种地
方风格。
    此外四川多名山大川,除峨嵋外还有号称“青城天下幽”的
青城山和长江三峡等。山势雄、秀、奇、险,山中还多古木、奇
石。这些都是盆景造型的范本。
    川派盆景的代表树种有金弹子(瓶兰花)、六月雪、贴梗海
棠、垂丝海棠、梅花、紫薇、罗汉松、银杏、偃柏等,其他还有
虎刺、黄桷树、紫荆、山茶、桂花等,竹类品种繁多,有绵竹、
邛竹、风尾竹、观音竹、琴丝竹和佛肚竹等。
 

(2)规则式造型形式

      川派盆景的造型有规则式与自然式两
种形式。以规则式为主,因为它是川派盆景艺术的代表。规则式
讲究“身法”,所谓“身法”就是蟠缚主干的造型方法,它是川
派盆景艺术的主要特色。和扬派盆景一样,自幼培养以蟠扎技艺
见长,表现了川派盆景严谨、奇雄的风格。在川派盆景中,不同
的造型有不同的“身法”。规则式主干有十种表现形式(身法)。
    ①掉拐法先选择从未蟠扎过的小树,带土掘起,斜栽于盆
中,倾斜角度大约在300~40。之间。斜栽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蟠
缚第一个弯子。如果树向右斜栽,则第一个弯子蟠向左边。若树
1日左斜栽,则第一个弯子向右边。第二弯是全株的主要弯子。如
树梢向东方倾斜,第一弯则将树梢蟠向西方。此时若作者以背靠
北方,面对南方而站立,第二弯将指向西方的树梢掉转头指向北
力,第二弯的弯内面向作者,这是正面对着作者;相反,将树梢
转向南方,则弯背对着作者,作者看到的是弯子背面。这就是将
第一弯横拐成第二弯,“掉拐”由此而得名,所以第二弯有两种
蟠扎的方法。掉拐通常是一对,一株弯内向着作者,一株弯背向
着作者。陈设在门厅两侧。第三弯是再将第二个弯子拐回来。四
弯、五弯是来回弯曲,五弯做成顶片,有时还再加一个六弯做成
顶片。习惯蟠成五个弯子,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弯、二拐、三
出、四回、五镇顶,或称一弯、二拐、三怀、四抱、五照足。镇
顶和照足都是做成顶片的意思,并且要求顶片和干基部(足)在
一条与地面的垂直线上。
    造型完毕后,从正面看,可以看见第一个弯子和第二个弯的
一部分,三弯以上看不见了,是一段直干。所以称“一弯大,二
弯小,三弯、四弯看不到”。由侧面看,第一个弯子看不到,是
一段直线条,第二个弯子可见一部分,第三个以上的弯子全部可
以看见。此种形式在主干蟠曲方面确实下了很大功夫,具有很深
的道理。巧妙地运用了露藏关系,从正面转侧面,各个弯子渐隐
渐现,隐现交替,不论站那一面,都不可能见到所有的弯子,确
实使人有一种变化莫测的感觉。
    ②对拐法又称正身拐,主干在同一立面上来回弯曲。弯子
的大小,自下而上逐渐变小,无带子。从正面可以看到全部弯
子,在侧面看不到弯子。此式适合于陈设门、厅两侧,左右各
一,颇为壮观。
    ③滚龙抱柱法又称螺旋弯。第一弯与第二弯的蟠曲方法与
掉拐相同,第三个弯子以上是盘旋丽上,经过蟠缚,主干呈螺旋
状,如古代宫殿中龙柱形状,故称滚龙抱柱。又如旋卷的螺体,
故又称螺旋弯。
    ④方拐法又称汉文弯,此形与对拐相似,只是对拐的弯子
呈弧形,而方拐的弯子是方的“弓”字形。流传于川西郫县、灌
县、彭县、新繁等县。此型多用垂丝海棠、紫薇两个树种。蟠缚
时,先在主干两侧各立小竹竿一根,再扎以横的小竹竿,扎成方
格形。待嫩梢长到适当的时候,将嫩梢捆缚到方格上,并使嫩梢
的转角成为直角,形成方格状的弯子。因为嫩梢不易断裂,成型
需要10—20年时间,费工较多。但形态别具一格,还是会给人
以一种新的艺术感受。
    (5)三弯九倒拐法方法先是自茎基部(足)起向上,如对拐
法一样.蟠扎九个弯子至顶端。再在与九拐垂直的立面上蟠曲三
个大弯子,三个大弯子形成正面,九个小弯子是侧面。故称三弯
九倒拐。树种有罗汉松、垂丝海棠、紫薇、石榴、水杉等。此式
盛行于川西重庆、大邑、温江、灌县等地。
    ⑥大弯垂枝法先将主干蟠蓝成一个大弯子,将大弯顶部以
上的主干剪去,留下的弯子上的枝条也全部剪去。如果在弯背
上。靠近弯顶处有可以蟠成后足盘的枝条也可留下不剪。此后足
盘的要求是,下垂,且能蟠三个以上的枝盘,否则这个枝条也不
要留下,用巴接(一种高接法)法接一枝条作后足盘。前足盘用
倒接巴接法,在大弯的弯内顶部,后足盘枝条上一点的部位,倒
接一枝条,蟠成前足盘,促其下垂,其上需蟠三至五个枝盘。大
弯顶部也巴接一枝条做成顶及四至五个枝盘。此法技术性强、难
度大、时间长、用工多。蟠缚一株,需用四株,即主干大弯一
株,前足盘、后足盘、顶部巴接各一株,巴接植株宜栽植在高l
米的六方形花台内,高接者用花盆。此形动势较强,垂枝倒
挂。
  ⑦接弯掉拐法又称逗身掉拐法,先将树干自40~50厘米
高处截去,大树可高一些,小树要低一些。掘起斜栽,倾斜度
50度--70度为宜(与地面的夹角)。待新枝萌发后,选一粗壮枝条蟠
作主干的延伸,最好在主干上,选一侧枝作前足盘,再选一后足
盘和一个带子。主干蟠缚近视三弯九倒拐。顶部与掉拐的上部相
同,因此称接弯掉拐。上半弯子是逗上去的,故又称逗身掉拐
法。此法适用于树干不能蟠成弯子,或虽能蟠成弯子,但缺少枝
条的桩头,此造型别具一格。
    ⑧逗身照蔸法又称立身照蔸法,立身照足法。选择没有主
干的树蔸,掘起,根据树形栽植。待萌发新枝后,选二三根生长
位置合适的粗壮枝条蟠为主干。选两根枝条的一主一辅,选三根
枝条的一主二辅。主干蟠三至四个弯子,副干两至三个弯子。树
蔸似山,主副于则是山上之小树。
    ⑨直身逗顶法又称直干接头法和直身加冕法,此法适用于
大中型树桩。主干不宜弯曲,干的基部具有能蟠缚成三层以上枝
盘的枝条。截去顶端,选留主干延伸的枝头要具有两至三个可蟠
扎成枝盘的枝条。
    ⑩巧借法  又称综合法,主干一部分似掉拐法或对拐法,或
滚龙抱柱法,或主干某一段为直干处理。此法根据树木的形态特
点。至于选择何种造型,要灵活自由,以画面的需要为准。这也
是一种有趣的造型方法。
 (3)规则式出枝(枝盘)的形式 


    由上面所述不难看出,川派树木盆景规则式造型是以主干的
形态来区分和命名的。但是不同的造型形式,出枝也不~样,也 就是配以不同的“枝盘”。川派盆景规则式出枝形式主要分平枝、滚枝、半平半滚三个类型。
    (1)平枝式
    ①平枝式  “出枝”亦称侧枝,也叫“枝盘”,属于树木盆
景中的“枝片”。每一出枝必须做到无拱翘,分枝排列均匀,形 如叶脉。初期为卵形或狭卵形,数年后枝叶增多,即成阔卵形、 扇形、圆扇形。每一出枝即为一枝盘,又称“平盘”。每株通常 蟠10—14个枝盘,也就是前后各5。7盘(从观赏面看是左右出
枝),属左右分枝类型。处于最下部着生在弯背的第一出枝称后
足盘,第二出枝位于弯内称前足盘。后足盘以上的出枝,习惯上 称二盘、三盘、四盘……七盘。位于树顶的一盘出枝称顶盘,各 个出枝之间的距离,不论在主干上着生的位置远近,均以枝盘的 末端之间的距离为准,同一植株各枝盘之间的距离应相等或接近 相等。若在应蟠出枝的部位缺少枝条,形成了空虚部位,此时可 借上方粗壮的长枝,使其延伸下垂增加一枝盘,以填补画面中空 白之处,此枝称“飞枝”。此手法不仅使画面平衡,而且十分美 观(图4 22、图4 23)。

 


  ②花枝平枝式此式除将
过于稠密枝条剪去外,基本上
是“见枝蟠枝”。不仅左右出
枝,而且可以前后出枝,属树
分四类类型。枝盘交错,层次
紧密,尚可在同一发枝处齐皤
三、四枝盘,其枝盘的蟠扎方
法与平枝式一样。下部枝盘长
大一些,向上渐渐减小。此式
适用于掉拐法、接弯样拐法、
滚龙抱柱法。全株枝盘要疏密
均匀。


    图4—23枝盘平面图
    1初蟠后的枝盘2老树枝盘
  (2)滚枝式又分大滚枝式与小滚枝式两种,通常根据传统
的习惯和树木的特性,不同的树种采用不同的枝式。
  小滚枝型:此种形式的蟠扎方法基本上与花枝平枝式相似,见枝蟠枝,所不同的是这种形式有立弯、斜弯和回曲三种枝。树
顶为尖顶形,主干顶端不蟠枝盘。此型蟠成的枝盘组合成一个圆 锥形树冠。从上往下俯视为椭圆形,整个树冠连成一个枝片。
    立弯枝是将主干或枝盘上的枝条,向上蟠扎,使之与主干并
立,填补主干上没有枝的空处。立弯与主干并列,犹如副干,在 树冠空虚部位蟠扎枝盘。
    斜弯枝是将着生在枝盘上的向上生长的直立短枝与向下生长
的短枝,往旁边蟠一至两个弯子。由于弯子倾斜,所以称斜弯
枝。又因弯子如悬挂的弓,故又称挂弓枝。
    回曲枝是在出枝蟠曲时,在出枝附近发生空缺,可将此枝条
蟠曲回去,填补空白,这弯曲回去的枝条叫回曲枝。
    此型的要求是各出枝间的排列均匀或基本均匀,多余的枝条
可以剪除,适用于观花的树种,如蜡梅、桃花、梅花、樱花、榆 叶梅、郁李等。
    大滚枝型:此型的主干处理,用掉拐法与滚龙抱柱法。枝法
是见枝蟠枝,所有的枝条均不剪除,所有的枝条都要蟠完。蟠枝 时弯欹自由,主要是填平补齐,哪里缺就往哪里蟠。上、下、
左、右均可蟠枝。唯一要求是树冠是一个枝叶均匀分布,没有空 缺的圆锥形。叶的正面和枝的顶端只能向外,不能向内。从上向 下俯视为椭圆形。
    此式适用于常绿阔叶树种和枝顶开花的树种。如杜鹃、山茶
花、桂花等。亦可一盆两花或三花合栽,使其枝条交错蟠扎。如 杜鹃花、白杜鹃、疏节夏花杜鹃三花合栽;红、白、粉三色山茶 花及丹桂、金桂、四季桂的合并,就会显得更加五彩缤纷(图
4—24)。
    (3)半平半滚式此式又称代平代滚式,是介于平枝与滚枝
之间,为一种综合性的形式。蟠扎时采用花枝平枝式与滚枝式小 滚枝型的扎法,不同之处是不蟠回曲枝和连续几个弯子的立弯
枝,或偶尔蟠立弯枝。适用于此式的树种有垂丝海棠、西府海
棠、贴梗海棠、木瓜海棠、海棠等(图4—25)。 


    图4—24滚枝式    图4—25半平半滚式
  川派规则式树木盆景的剪扎方法,全部采棕丝扎法,称为
“丝法”。丝法又有“双丝”与“单丝”之分,成都多采用双丝 法,重庆则采用单丝法。
    川派自然式树木盆景,取法自然,造型形式自由,不拘格
律,讲究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此式有直立式、斜立式、平卧 式、悬崖式和其他形式等。 

 3.苏派盆景 

    (1)概述

    苏派盆景以苏州为中心地,包括长江以南许多地方,如无锡、常州、常熟、吴县等地,上海、杭州也曾受过苏派盆景的影响。苏派盆景是以苏州命名的盆景艺术。
    苏州地处长江下游,太湖东北,沪宁铁路沿线,大运河与吴凇江在此交汇,水陆交通便利。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 河叉成网,丘陵连绵。山下是江南鱼米之乡,山上是青山秀水的 风景胜地。可供制作盆景的植物丰富,还盛产太湖石、昆山白
石、钟乳石、砚石、沙积石,为盆景制作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条
件。
    苏州自吴越春秋以来,就是我国东南地区的著名历史文化名
城。历代都是人文荟萃之地。自唐代起就是中国东南地区经济、 文化中心之一。苏州精巧雅致的古典园林,素有“甲天下”之美 称。苏州附近的瓷都宜兴是盆钵的著名产地。苏州的木刻精雕工 艺也很发达,出产的盆景儿座也是久负盛名。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苏州做太守时,曾写过咏假山的诗,描
绘了山水盆景。明代苏州人,文震亨在他的《长物志》中记载了 明代苏州树木盆景盛行的景象。当时就具有模仿中国山水画的画 意,来进行盆景造型,以形写神,神形结合。明代成化、弘治年 间的沈石田、文征明、唐伯虎、仇十洲四大厕家,被后人称为
“吴门画派”,对苏州盆景的风格影响很大,使苏派盆景形成了独 树一帜的风格。至清代,苏州盆景更加盛行,盆景已为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和普通市民所喜好。据记载,当时已采用棕丝剪扎的方法,并具有很高的水平。清代陈溴子在他的《花镜》一书中曾记载吴县盆景仿倪云林山树画意,用白石盆和紫砂盆种植桧柏、枫树、六月雪和虎刺等植物。并在盆中配以各种山石或配件,形 成了苏州盆景的特色。清光绪年间,苏州人胡焕章是一个盆景艺术家,他将古老的梅树截取根部一段,移植在盆中,然后用刀凿斧砍,雕琢树身,使其观赏面呈枯于状。再有树身之上,仅留2~3枝,多余者全部砍去,不加束缚,听其自然发展。经过多年培育之后,刀斧之痕迹消退,更显苍老古朴,点以青苔,配以山石自然就成为上品了。
    苏州附近有许多风景名胜,如虎丘、灵岩山、天平山、洞庭
东山、洞庭西山、光福等。在光福景区,邓尉山司徒庙内有
1900多年的“清、奇、古、怪”四株古柏,是四株天然的盆景。苏派盆景的代表作品,多以江南古木为题材,是姑苏老树形象的 概括。(2)苏派盆景的特点  

苏派盆景的特点一是古雅,苏卅I盆景 
树木虽然是高不盈尺,但表现的却都是百年“寿星”。其势苍古拙朴、老而弥健,生机勃勃。二是精巧,苏州盆景制作细腻精 
致,灵巧人微,典雅、绮丽、明快流畅。三是意韵,苏州盆景讲 究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情中有韵,使人觉得余韵悠扬,浮想联
翩,这也是苏派盆景的一大特点。    、 
    (3)苏派盆景的造型形式 

    ①以主干(干身)和根(足)的姿态分 
    直干式:树干直立挺拔,其势高耸,顶天立地,雄姿飒爽, 
表现刚的性格。 
    蟠曲式:主干自根部至顶回蟠折屈,枝也是蟠曲生长,“屈 
作回蟠势,蜿蜒蛟龙形”,表现柔的性格。 
    卧干式:主干横卧斜生,似醉翁欲寐、卧龙欲腾。表现动势 
较强的画面。多用长方形盆,常配以拳石,以保重心平衡。 
    枯梢式:树干顶部枯秃,树皮剥落,但树木仍十分矫健苍 
奥,犹如山巅之傲霜,斗雪之青松,有苍古朴拙之感。 
    靠贴式:类似贴石式,树木上部很佳,但下部不够理想,在 
劣拙部位贴以拳石,或以一同类树木贴靠,遮掩不足之处。 
  枯峰式:树干枯朽斑剥,似一嶙峋的枯峰,犹如死木,然而 
春风和畅万物苏醒,绝而复苏,新生翠枝一二,以示枯木逢春之
势。 
    劈干式:将树木撕劈一片,带根栽植,正面看去是枯干一 
株,然而背后伸出翠枝绿芽,别有情趣。 
    悬崖式:主干凌空倾斜而生,起盆而出,呈悬挂于山崖状。 
    附石式:树根附在山岩上生长,似生长岩石缝隙中之顽树。 
    露根式:树根裸露,形如龙爪,表现苍老质朴,顽强不屈之 
性格。 
    此外,按树干的数量分还有单干式、双干式、多干式、合栽式。
    ②按枝片(叶片)形状分
    规则式:苏派盆景规则式的枝片剪扎,采用的是粗扎细剪,
以剪为主,以扎为辅的方法。通过栽剪将枝、叶有机地组合成片 状(馒头状),此片状习惯称之为“叶片”。片子大小应根据树的 上下左右姿态和重心位置而定。一般离树干基部(足)近的片子
要剪得大一点,反之片子要小一点。片子的形状以扁圆形为主, 片子中心部位要凸出一些,四周要低一些,呈馒头形,不能剪作 绝对平面或中心部位凹陷而四周高的形态,根据枝片在主干上着 生的情况和数量又可分为:
    传统式:又称“六台、三托、一顶”式,此型是苏州树木盆
景的传统式样。首先主干自然地弯曲成六个曲(弯子),在每一
个曲的部位出一枝片,左右各三个枝片共六片,每片称台,六片 称“六台”。在树干观赏面的背面另扎三个片子,称“三托”,树的顶部扎一片作盖,称顶。因此称之为“六台、三托、一顶”,全部用棕丝扎成,全株共计十片,一片不能多一片不能少,有“十全十美”之意。此型端庄稳重,层次分明。成对布置在门厅两侧,顿有庄严隆重之气氛,但造型过于严谨,工艺难度较大。
    现代式:与传统式不同之处是突破了“六台、三托、一顶”
的框框,画面较为自由,枝片的数量不作硬性规定,可多可少, 这样造型自由多了,使苏州盆景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现代式对 片子的“馒头形”的高度也不做硬性规定。
    其他形式
    屏风式:主干属直干式,枝条向左右两侧蟠曲,形成一扇
形,又像一个屏风。
    顺风式:主于斜向一方,而所有的枝条向另一侧飘斜,似被
风吹弯曲状。
    垂枝式:开花后,将老枝剪去,使之萌发新梢,然后将枝条
扎弯使之下垂。 
    自然式:苏派盆景对松柏及石榴、黄荆、枸杞等树种的枝片
可不用圆片(云朵形)形式,仅稍加剪扎,任其枝叶自然伸展,
以保持自然形态。
  ③按主干的加工方式分
  全扎法:此属自幼培养类型,用小树造型。从树干(主干)
蛰l树枝(枝片)都要蟠扎。主干与枝条可斜可曲,其枝片分台、
托、顶三种类型。台是指主干两侧的枝片,属左右分枝。着生在 主干后面(即观赏面的背面)的枝片称托。顶是处于顶部的一片
枝片。蟠扎时先扎主干,后扎枝片。主干先扎下部,然后向上蟠 扎。扎时还要注意选好树干的观赏面。造型形式应根据树木的自 然形态确定造型形式,一般有蟠曲式、卧干式、悬崖式等。
    半扎法:此法多采用自山野掘取的老树桩,因其主干粗大,
难以蟠曲,一般不易进行弯曲之类改动。但其上所萌发的枝条,
仍可进行蟠扎造型,因此称半扎法。造型时应根据树桩的自然形 态,选择最好的造型形式,主枝蟠扎时,先扎半弯,后扎一弯, 再扎~弯。一般采取“一弯半”、“二弯半”,少有“三弯半”。弯
枝顶部应略向下垂,主枝通常作水平弯曲。此法多用于雀梅、三 角枫、榔榆等树种(图4—26)。 
(4)蟠扎与修剪

    苏州盆景树种主要有榔榆、三角枫、梅
花、雀梅等,其他有石榴、黄荆、小叶冬青、瓜子黄杨、桧柏、 虎刺、六月雪、五针松、黑松等。
    近几十年来,苏派著名的箍景艺术家周瘦鹃、朱子安等人,
主张自然为美,反对矫揉造作,使苏派盆景有了新的发展。他们 对苏派的传统形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注重师法自然,讲究涛情 画意,造型形式更为自然,逐步形成了“粗扎细剪”,“以剪为 主,以扎为辅”的蟠扎枝法,使苏派盆景艺术前进了…步。
    十、枝蟠扎大多数是二曲半造型,仅蟠曲式采用呈螺旋形造
型形式。树从分枝处先扎一曲(一弯),后往上再扎一曲半。
    以蟠曲式为例,其特点是主干呈“s”型,盘旋向上。攀扎 


    图4—26苏派盆景全扎法与半扎法乐意图
    1.主干第一曲 2.主干第二曲 3.主干第三曲 4.顶
    5.台 6.托 7.一曲 8.二曲 9.半曲 10.棕线
时树干正面朝前,根据主于的粗细选择适当的粗细棕丝,固定在 主干下部的适当部位上,最好是扎在节疤处,棕丝不易滑动,然 后把棕丝左右移几下,选择主干上部适当部位打结固定,“便完成 主干的第一曲。第二、三曲是攀扎的关键,第二曲下棕位置一般在第一曲中问向上约五分之一处,把棕丝固定后,左右绞几下,选择主干上部适当部位打结固定,第三曲只要顺“s”型向上攀扎即可。一般三曲后即可结顶。主干攀扎完成后,即可攀扎枝片。枝片的取留,要根据造型姿态的角度而定,一般不宜多留,以免日后枝片过密和重叠,有碍造型。必须先扎主干下部的枝片,然后逐渐向上,最后扎顶片。攀扎时,先用棕丝把所扎枝条固定在稍低的主干上,将棕丝扭旋上劲,右手轻轻把向上枝条压弯,呈水平状或略低于水平状。然后选择适当部位,用棕丝固定成一小曲,为半曲,接着用棕丝穿过半曲,扭旋上劲,在枝条上部适当部位打结固定成一曲;再按此法扎一曲,完成二曲半。顶部叶片,一般可照主干蟠曲扎法。
    “粗扎细剪”的剪扎方法比较容易掌握,一般只要开始造型
时扎一次,就可通过不断修剪完成造型,通常3—5年时间使树
木成型。较为符合自然,且容易成型。
    苏派盆景对用盆、几座都很有讲究,从苏州近郊吴县澄湖一
带出土的黑皮陶器和红皮陶器来看,早在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 代苏州就有制陶业了,宜兴陶瓷款式多样,质地细腻,古朴雅
致。大型树木盆景多用大理石盆。盆景几座也很有特色,最著名 的有“香山帮”,木作,又称“苏做”,用料考究,缕刻细巧,专配苏派盆景。 

4.扬派盆景

    (1)概述

     扬派盆景以扬州为中心,包括泰州、泰兴、泰
县、兴化、高邮、东台、盐城、宝应等苏北县市,是以扬州命名 的盆景艺术流派。
    扬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建于2480多年前的春秋
时代,曾称过广陵、江都等名,6世纪末的隋代称扬州。扬州位
于长江下游北岸,南隔江与镇江相望,北靠蜀岗,东沿京杭大运 河,长江与大运河在此处交汇,是苏北水陆交通枢纽。自古以来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隋唐时期就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都市。清 代为两淮盐运中心。市内有春秋时代开凿的古运河;有1 500多 年历史的古刹大明寺;有隋唐时代的瘦西湖;有明代古建筑文昌 罔;以及清代园林。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写道:“杭州以湖 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 观赏扬州园林,则有湖石假山,回廊曲径,波光月影,桥畔箫
声,景色宜人;无论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以及长堤春柳,均得园 秫之趣,景色迷人。
  古代扬州曾是人文荟萃,风流人物辈出之地,许多帝王将
相,骚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他们的踪迹和美好诗句,如:“故人 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等。清代中叶,“扬州八怪”画派的大胆、泼辣的艺术风格对扬州盆景艺术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如大画家石涛和尚,又是著名的园林专家,他善于垒石植树,他的作品至今令人赞美和推崇。
    扬州盆景相传在唐代就在社会上流传。元、明两代就有了扎
片的造型技艺。清代扬州盆景进一步地发展,形成了形式多样的 盆景。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有多处记载扬州盆景的内容。
“扬州八怪”画家郑板桥曾绘过梅花的盆景。现在陈设在扬州盆 景园的一盆古桧柏盆景,是明朝末年的盆景,几经转折,保存在 扬州天宁寺,后转至园林。树干高二尺许,枝干屈曲,形如虬
龙,树皮仅存l/3,枝片为云片,形若伞盖,枝繁叶茂,苍翠欲 滴,此型是扬州盆景的代表作品,由此可见,扬派盆景的形成, 一定在明代之前。
(2)扬派盆景的特点

      扬派盆景的艺术特点是“严整而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扬派盆景采用棕丝“精扎细剪”的造 型方法,如同国画中的“工笔细描”。扬派盆景还特别讲究“功 力深厚和自幼培养”,这就是“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由于受扬州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扬州盆景和扬州园林一样,既有北方雄建的特点,又有南方秀美之特征。这也是形成扬州盆景艺术特点的原因。
    (3)扬派盆景造型 

     扬派盆景造型形式有规则式和其他形式两类。
    ①规则式,规则式是扬派盒景的主要造型形式,在一般情况
下,她代表着扬派盆景。其造型方法如下。
    枝片造型:其造型显著特点是“云片”,云片是采用棕丝扎
法,将各级枝条蟠扎在一个水平面上。形成圆形、扁形、掌形的 “薄片”。薄片上的叶片平面而列,平而仰卧,却似飘浮在树干上的片片云彩,“云片”由此而来。云片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水平,如将盛满水的碗置于云片之上,不会使水从碗中流出来。
    云片乃是对自然界的古木、巨木形象的一种仿效,属平顶、
平枝式类型,表现的是深山之中的苍老的占木。如黄山、泰山等 名山大川之中的古树枝叶平展,冠盘偃盖,形如云彩朵朵。“云 片”就是从此种画面中提炼、概括、升华而来的一种艺术现象。 云片式也是吸取了中国山水画中松、柏远景绘法经验,不求细节 描绘,而是注重画面总体构图形象。如将高山上的古松,山水画 中的古松,扬派盆景中的古松,作一比较的话,不难看出她们之 间的“血缘”关系了。云片式盆景给人的清秀、宁静、新奇的感 觉.也体现了艺术的多样性。
    云片式的每一个枝条,都是根据中国山水画“枝无寸直”的
画理.运用了扬派11种棕法,来进行蟠扎的。一般都扎成很细
很密的呈游龙形式的弯子,最密部分每寸枝条之间可达三个弯
子。所以又称“一寸三弯”,一般顶部云片形状为圆形,中下部 者多为掌形或扇形,主干上所分布的云片大小及多少,一般以主 干的形态及植株大小来定。即要从整个厕面的构图来安排,大者 如缸日,小者似碗口,一般是在1~9片之间。主干上分布l~3
层云片者为“台式”;分布多层者为“巧云”。云片的分布要疏密有致,高低相宜,左右出枝,层次分明,云片之间,空虚无物,确实可以跑马。而在每个云片之内,则丰满实在,密不透风。云片分布亦非平均,而是疏密相间,富有变化。
    主干造型:规则式的主干造型多呈螺旋状弯曲,形似游龙,
故又称“游龙弯”。弯子上下、前后、左右自由弯曲,没有一定 的限制。但要求自然得体,变化多端,时若苍龙探海,时若金龙 腾空,切忌生硬。
    扬派盆景棕法:扬派盆景贵在自幼培养,精扎细剪,经过历
代盆景艺术家们的努力,创造一套剪扎枝法,即是扬派十一种棕 法,棕法又称“棕路”。其内容如下(图4 27)。


图4—27扬派盆景规则式造型棕法十一种示意图
1阳棕2撇棕3底棕4挥棕5拌棕6平棕
  7套棕8吊棕9下棕10连棕II缝棕

    一是阳棕,主枝已成形,侧枝放平后,在侧枝的细枝整平
时,把棕丝系在侧枝上,使下垂的枝条向上扬起,成水平状弯
曲,棕丝结口在枝条下部,棕丝在枝条的阳面上行走,所以,称 为阳稼。此棕法大都用在黄杨、榆桩、雀梅等树种上。
    二是撇棕,把棕丝系在水平状的向上或向下的枝条基部,向
不平枝条的反方向绕水平枝转360。后,系在不平整的枝上,使其 枝条弯曲成水平状。此棕法又分为上撇棕、下撇棕、左撇棕、右撇棕,大多用在枝条比较硬的树种上,如黄杨、银杏、紫薇等。
    三是底棕,又称阴棕,为使侧枝上向上的细枝扎成水平状.
把棕丝系在侧枝上,在细枝条的上方打结,扎成水平状,为底
棕。此棕大都用在黄杨、六月雪、金雀、榆桩等树种上。
    四是挥棕,将棕丝系在水平枝一边的枝条基部,转180。,再系在另一个不平的枝条上,使转后系的枝条能弯曲成水平状,此棕为挥棕。有左挥棕、右挥棕,大都用在榆树、桧柏、绒针柏等枝条比较软的树种上。
    五是拌棕,此棕丝用在双生叉枝枝条上,用棕丝以8字形系
在两个枝条上,棕丝走向为S形,使两个叉枝不撕裂开。
    六是平棕,把棕丝系在水平枝条上,使枝条左右弯曲呈水平
状,此为平棕。大多用在松、柏、黄杨、六月雪等树种E。
    七是套棕,有的树种枝条表面光滑,棕丝系在枝条上系不
罕。在这种情况下,就用套棕。即把棕丝由中间对折,系在枝条 上,用不连接的两点套到连接的那一头圈内,将枝条弯曲变向, 有时也起一定的撇棕作用。此法大都多在紫薇、蜡梅、老桩黄杨 等树种上。
.  八是吊棕,使较粗的下垂枝,或使侧枝上过多的下垂枝上
升:而其他棕法无法解决,这就要用棕丝或棕绳系在主枝上,将 其枝吊成水平状,此棕法为吊棕。又分为上吊棕、下吊棕。此法 大都用在松、柏等树种上。
    九是下棕,因为植物大多数枝条都有向上性,为使水平状枝
条不易向上生长,便要把棕丝系在枝条的下面,棕丝在枝条下向 前系扎,这和底棕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底棕是系在枝条的基 部,下棕一般是系在枝条的中、上部位。此棕法大多用在枝条比 较硬的向上性强的树种上,如黄杨、六月雪等。
    十是连棕,此棕~般用于长枝条的树种,一年生的长枝条,
如要弯曲成螺旋状,开始要用套棕手法,把棕丝系在枝上,扎枝 后而不剪断棕丝,继续不断向前扎棕,这就叫连棕。多用在梅、 迎春、紫薇等树种上。
    十一是缝棕,在细毛枝比较多的树种,剪扎成云片状后,
如云片较大,片不易整平时,就用两根棕上下对缝,把云片上
的细毛枝缝连好(一圈)。缝棕大多用在桧柏、绒针柏等树种
上。
    扬派盆景游龙弯剪扎枝法:树木剪扎时,第一棕用扣套法,
尽量扎在树干贴近盆上面的位置,以使主干下部见弯曲。然后用 活结扎第一弯,调整棕丝松紧,待弯曲达到理想角度(一般120
左右),系死结,剪去余棕。然后运用以上方法扎第二弯,第三
弯……,至势若游龙的蟠龙弯形成。倘若树干较粗或木质较脆的 树种,为防止折断,先在需要弯曲部位缠上麻皮或布条,加以保 护.然后再进行弯曲,亦可在需要弯曲的树干的内侧,用小锯拉 几道小口,深度不可超过树干直径的1/3,然后再进行扎弯(图
4—28)。 扬派盆景云片的剪扎枝法:在树木剪扎的基础上,先将留作 顶片的主枝或小枝用底棕法拿弯带平,然后应用平棕进行水平状 弯曲。随后将主枝下第一侧向上呈反方向,应用平棕法水平状左 右弯曲,形成圆形的顶片骨干枝,必要时再用主枝下的第二、第 三侧枝进行弥补充缺。然后因枝制宜地应用棕法,使寸长之技能 有三弯(俗称“一寸三弯”),将枝叶剪成平行排列,叶叶具平而 抑.形同“云片”。
    顶片扎成后,再由上而下剪扎中下片,中下片一般留在弯曲 
    

 

               图4~28扬派盆景系棕与打结法
    l、单套(将棕线交叉套在树干上,多用于有节疤或枝桠处,不易脱滑的位置)2。双套(将棕线双套在树干上,此套用于树干光滑无节疤处) 3、扣套(多用于主干基部的第一个弯于的底部,用单结扣紧)4、活结(在弯曲主干或主枝时,先打一个可以调节松紧的括结)5、死结(弯曲主干或主枝时,打好活节后,调节松紧,使主干或_丰柱弯曲至适当的位置时,即将活结收紧.打一死结,使之固定不变)后主干的凸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阳面。扎片时,先用底棕或吊棕法,将中央主枝拿弯拉平,然后运用平棕左右弯曲,形成骨干枝,随后依次运用棕法进行剪扎成掌状的“云片”。
    ③其他造型扬派盆景的造型并不是都用“云片”、“游龙
弯”,而是根据造型的需要和材料的特点,顺其自然,灵活处理。
通常还有以下几种形式
    疙瘩式:此式也是扬派盆景中的一个特色。造型时将主干基
部弯一个圆圈,后随着树木的生长,主干增粗,圆圈愈来愈充
实,形成了一个大疙瘩,故称疙瘩式。这样一株2年生小树,经
过2一3年后,即成一株大树、古树,其疙瘩更引人注目。疙瘩
有两种类型,一是硬疙瘩,造型时硬性地将主干基部弯成一个
圈,此式多产于离扬州较远的郊县。另一是活疙瘩,造型时将干 基劈去一半树干,然后弯圈,经过撕裂、攀扎迫使主干部分木质 劈裂裸露,形成了一个半枯干式的疙瘩,当地人称此为“九死一 生”,不过确实可谓饱经沧桑。从而大大增加画面的生气,使树 木更显苍老古朴,其疙瘩更具新奇之感。疙瘩的形式很多,如每 盆一株一干绕一个圈者称“单疙瘩”;每盆一株两个于,绕两个 圈者称“双疙瘩”;每盆一株三干,三个疙瘩称“三疙瘩”。两疙瘩高低不一致者称变形疙瘩等。
    此式多用于梅花、桃花两类。活疙瘩仅产于扬州北郊,唐城
遗址堡城村,生产疙瘩梅的农户有上百家。唐时已开始盛行,鼎 盛时期年产多达10万~20万盆,远销全国各地。
    挂口式:此式为悬崖式,按照主干悬挂的程度不同,又分为
大挂口、小挂口和半挂口三种形式,枝叶多数为云片形式。
    过桥式:此式为连根式的一种形式,将幼小的树木主干压弯
平卧栽植,并使主干上有一定间隔距离的两个枝条插入土内,使 之发生根系(这是一种压条繁殖),待生根后,再截去主干上的
根部,以两枝为主干,形成“门”形的主干,然后选配枝片。此 式所有树种为萌发能力强的六月雪、爪子黄杨等。
    提篮式:又称花篮式或花篮梅。造型时先将小树掘起,去掉
土壤,用利刀自主根中央向上将主根连同主干的下部一段劈成两 半,主干顶端一段保留不劈,也就是将主干的下部及主根分割成 各半,每半都应具有一半根系。再将各半向两侧弯曲向上,形成 一个根部向上的长圆形的半圆圈,并将主干上部包围在半圆圈之 内,然后将根部向下栽入土中,这样主干顶部就变成向下了,由 于植物所具有的“极性”作用,向下的枝条上萌生之芽便会自然 弯曲向上生长,此时就势将枝条攀向四方,犹如水面溅起的向四 方均匀散射的水花。此种形式酷似花篮,别有风味,给人以新奇 之感,多用于梅花造型。
    垂枝式:此式多利用一些垂枝树种,如金银花、枸杞、金
雀、迎春、凌霄、紫藤等树,稍加剪扎,作成枝条下垂的形
式。
    顺风式:表示“风”的存在的一种造型形式,通常主干逆风
而上,即向着风向倾斜,而全部枝条随着风的方向弯斜,犹如随 风飘拂姿态。多用于梅花造型。
    三弯五臂式:此式将主干攀成三弯,作五个枝片,主要用于
桃花造型。
    丛林式:扬派盆景还常用虎刺作成具有山林风趣的丛林式。
    扬派盆景造型,也很讲究提根,民间有“干粗、根露”的谚
语,将树木根系逐年提起,露出根爪,此式称提根式。此式要根 据画面要求,对所露之根精心处理,使其与枝干相互取势。达到 表现主题的目的。也就是说提根式通常是与其他造型形式综合处 理的,凡是表现古树、老树造型皆需提根。提根方法多采用逐年 换盆提根。
    扬派盆景的主要代表树种是松、柏、榆、杨(瓜子黄杨),
其他树种有五针松、罗汉松、铺地柏、六月雪、银杏、梅花、虎 刺、金雀、杜鹃、山茶、枸杞、凌霄、桃花、紫藤、南天竹、蜡 梅、石榴、金银花及竹类等。
    扬派盆景用盆,多采用宜兴产的紫砂陶盆,盆的形状有长方
形(马槽形)、方斗形、金钟形、椭圆形等。扬派盆景还常以石
块点缀在树木盆景之中,称之为“点石”。石之作用是助长树势,增加山野性趣。有时一块小小点石,往往使咫尺树木更显参天之 势,更具自然之气,更富诗情画意,更加突出主题。用石主要有黄石、斧劈石、宣石、石笋石等硬质石料。
    扬派盆景艺术大师有万觐棠、王寿山等人,他们继承和发扬
了扬派盆景的传统技艺,擅长云片造型。精心培育了前人遗留下 来的古老盆景,保留了许多艺术珍品,其中一些是无价之宝。疙 瘩梅技艺有扬州堡城村的陆志和、王林甫大师。
5.海派盆景
    (1)概述    海派是以上海命名的一个中国盆景艺术流派,它
的分布范围主要是在上海及其周围各县市。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 商业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地处长江下游的三 角州地带,长江由此处人海,水陆交通方便。气候温和,四季分 明,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自然条件的优越,经济文化发展都 是海派盆景流派形成的主要因素。
    据考证上海盆景也有400多年历史,集众家之所长,在学习
和研究我国传统盆景艺术的基础之上,师法自然,刻意求新,逐 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成了海派盆景艺术。
(2)海派盆景的造型特点  海派盆景造型的特点是形式自
由,不拘格律,无任何程式,讲究自然入画,精巧雄健,明快流 畅。海派盆景分枝有自然式与圆片式,虽然有些树木盆景成圆 片,但与苏派、扬派的云朵、云片不同,主要表现在片子形状多 种多样、大小不一、数量较多等方面,且分布自然、聚散疏密, 注意变化,因此形式仍倾向于自然。海派盆景还以自然界的千姿 百态的古木为摹本,参考中国山水画的画树枝法,因势利导,进 行艺术加工,赋予作品更多的自然之态。因此有“虽由人作,宛 若天开”的效果。海派盆景是我国首先使用金属丝加工盆景的流 派之一。采用金属丝缠绕干、枝后,进行弯曲造型,剪扎枝法采 用粗扎细剪、剪扎并施,成型容易,成条流畅,刚柔相济。
 

(3)海派盆景的造型形式

     海派盆景的造型形式比较自然,不受任何程式限制,因此其造型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直于式、 斜干式、曲千式、临水式、悬崖式、枯干式、连根式、附石式, 还有多于式、双干式、合栽式、丛林式,观花与观果盆景。此外 还有一种“点石式”盆景,在树木盆景内结合树干的蟠曲,根系 裸露配以山石,以增加山野情趣。
     海派盆景干、枝造型(蟠曲)均采用金属丝缠绕法,造型基
;本完成后,对其发生的各级小枝,均采用修剪剥芽方法,使其最 一后成型。此法类似于粗扎细剪,剪扎并施扎法。此法简便、自由,成型容易,线条自然,明快,流畅。枝条的直与曲变化多  端,比较接近自然。
    微型盆景也是海派盆景的又一特色,其特点是形简意赅,玲
  珑精巧,其志生机勃勃,犹如旷野千年古术。这也是适应上海高  楼建筑,场地有限的结果。
    海派盆景所用树木有140余种之多,如松类有黑松、马尾
  松、锦松、五针松等;柏类有桧柏、真柏等;阔叶树有榔榆、雀  梅、金雀松、三角枫、樾(木迷)木、六月雪、胡颓子、枸杞、黄杨、黾甲冬青等。用盆以宜兴紫砂盆为主,花果类盆景也有用釉陶盆,盆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多用浅盆,以取得更好的画面效果。(4)海派盆景的剪扎技术

  金属丝攀扎法的特点是操作简  便,容易掌握,节省用功。但扎后不能立即观赏,这一点不如棕  丝扎法。此外,拆除也比较麻烦。此法和棕丝扎法一样,不适用  于过分粗大的树干。金属丝以铜丝为好,但成本较高,目前多用  12—24号铅丝。选用的铅丝应根据于或枝的粗细而定,若铅丝过细,则其弯曲力度不够,会使弯曲后的干、枝复原;若铅丝过粗,则易使干、枝折断,而且也浪费铅丝。扎绕前,干、枝该修剪者应加以修剪。绕主干时要先将铅丝一头插入靠近主干基部的  土中,尽量插到盆底,以增加固着力,并在于基部位绕一圈,加以固定。缠绕枝条时,应将铅丝一头固定在主干上,或固定在上一级枝条上,方法是在主干或上一级枝上先缠绕一圈,然后紧贴
  干或枝的树皮,但不能过紧,与树干或枝成45。角均匀缠绕.注意用力不能过猛,缠绕直至顶端。铅丝缠绕的方向要与干、枝的弯曲方向一致。如于枝条往右扭旋下弯,则铅丝应顺时针方向缠绕。反之千枝,要向左扭旋下弯,铅丝则应逆时针方向缠绕。弯枝时应注意用力均匀,以防断裂(图4—29)。
    ①主干造型较细的主干缠绕铅丝同枝条,较粗的树于,弯   

   

                          图4 29海派金属丝整形法
    1.金属丝外面卷纸或布2卷纸后的金属丝3.金属丝与枝干成45度夹角 4.绕到枝端时,将金属丝弯过来斜压在金属丝下面,勿使它翘出来5.两根相连树枝缠绕法6.连枝缠绕法7.连干缠绕8.弯干矫直9.金属丝整形完毕
曲前先用麻皮包扎,并用一条麻筋,以增加主干的韧性,防止主 干断裂。若树干更粗,弯曲的难度更大,可在主干要弯曲的这一 段内,用凿子纵向开一个深槽,深度达木质部的.1/3以上。然后再用上法包扎麻皮。应注意所凿之槽,应在弯曲方向的旁侧,避免弯曲时伤日会开裂。树干弯曲后,用铅丝结扎,方法类似棕丝扎的式样。粗的主干也可用铁螺栓固定。
    海派盆景处理主干时,还用雕凿主干方法,凿去部分或大部
分于皮及木质部,使其裸露枯朽,表现苍老、古朴类型的树木。 造型时要注意不露人工斧凿痕迹。此法适用不宜弯曲的主干,也 可与可弯曲的主干配合使用。
    ②枝的造型造型时要剪去有碍造型的枝条,如平行枝、交
叉枝、重叠枝、反向枝、辐射枝、、r叉枝和徒长枝。缠绕方向同上所述。石榴等树种的树皮较薄,缠绕铅丝时易受伤害,所以应在枝外包以麻皮或在铅丝外卷纸(图4—30)。 

   

                   图4 30海派盆景造型前枝的调整
    1.重叠枝2.轮生枝3.丫叉枝4.直立枝(徒长枝)  5.反向枝
    6.交叉枝7.对生枝8.平行枝
    ③根的造型海派盆景根的造型有提根和盘根两种方法,提
根是将根系上部逐渐提出土面,使之裸露,表现自然界的古老树 木悬根露爪的形态。提根时对露出土面的粗根还要进行适当的修理,如修剪、攀扎,使之更富画意,如“苍龙舞爪、鹰爪高悬”。盘根是将小树的部分根系进行蟠曲,使其形成“盘根锗节”之状态,然后裁人土中。数年之后,所蟠根部增粗增大,再将其逐渐提出土面。其盘曲之美态,立即显露。 6.徽派盆景
    (1)概述
   徽派是以安徽省徽州(今歙县)命名的盆景艺术
流派,主要分布在歙县的雄村乡洪岭村(卖花渔村)一带,绩
溪、休宁、黟县等县制作的盆景,也属于徽派。
    徽州辖歙县、休宁、祁门、绩溪、黟县及今江西婺远等县,
位于新安江上游,黄山东南,又与浙江杭州相连,气候温和,雨 量充沛,四季分明。境内山明水静,风景秀丽,自然资源十分丰 富。南宋时,徽州经济文化迅速发展,至明代经济更加繁荣。一 些富商大贾,在徽州建造私家园林,培植花草树木,玩赏盆景, 这种风气一直延至今日。境内名胜古迹有太自楼、许国石坊、太 平桥、长寿寺塔、陶行知纪念馆等。
    徽州盆景产地是在歙县卖花渔村(雄村乡洪岭村),海拔
2()o米左右,村庄四面环山,土壤肥沃,适宜种植花木。据《洪 氏世谱》记载,唐乾符六年(公元879年),村里有位号称梅窗
处士的洪必信:“嗜书史,善吟咏,尝于室右建小楼数楹,植梅 于前,作梅花百韵以自悦”。从上面记载可知,这里种花的历史 是很长久的了。南宋时出现“花梅”,至明代“栽花种竹”,“桂 馥兰芳”在村桩已相当盛行。卖花渔村的花农世世代代在山坡上种植花木,培育树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由于新安画派的影响,使卖花渔村的树桩盆景在艺术上形成一个新的派别。其代表作品以梅桩最为名著,曾与徽墨齐名,称之为“徽梅”。以苍老、古朴、雄浑、奇特见长。
 

(2)徽派盆景的造型

      徽州地处风景地黄山、九华山与百丈峰之间,离浙江杭州很近,所以徽派盆景多以本地名山大川之中的古木为创作题材。造型形式有规则式与自然式两类。
    ①规则式主要产于卖花溪村,树木定植于坡她,自幼小时
就开始培养。蟠曲时用棕皮包裹,树筋绑扎,有时还要借用树棍 支撑,石块顶压,才能完成造型。剪扎方法属“粗扎粗剪”类
型。每隔l一2年调整重扎一次,仍作粗剪。待主干定型后,再
加工侧枝(枝片),方法仍是先扎后剪,对于细小枝条~般不作
扎剪处理。此种培育方法,在初培育的时候往往看不到有什么美 的地方,但等树木长到~定年龄的肘候效果就很好。此种造型方 法仍别具一格。其用工少,成本低,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规则式造型有很多式样,通常有如下几种:
    游龙式:又称“之字弯”、“游龙弯”。树木主干在一个平面上,左右来回弯曲。此形式相当于川派的“对拐”,从正面可观赏到树木主干上各个弯子,从侧面看是一条直线状的主干,正面观赏,侧面一般不作观赏。通常成对加工,陈设于门厅的两侧.如同卫待一般,此式多见于梅花与桃花盆景。
    扭旋式:又称“磨盘弯”。树木的主于扭曲向上,形如磨盘。此式见于桧柏、紫薇、罗汉松等。
    三台式:主干较矮,蟠数个弯子,做三个片子(枝片),每
片形状剪成半球形。此式树种有桧柏与梅花。
    屏风式:将树木枝干数根蟠扎成一个似屏风状的平面。此式
形态奇特,别具一格,开花时犹为美观。树种多紫薇。
    疙瘩式:在树木幼小时,在主干下部攀一个结或一个圆圈.
随着树干的生长,便形成了一个疙瘩,此式类似扬派疙瘩式。
    ②自由式在绩溪、休宁、黔县等县民间制作的盆景,有很
多属于此类型。自然式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创作时注意师法自 然和画意,主干造型时,通常将主干蟠曲成大小形式不一的数个 弯子。主枝也同样蟠弯,小枝条仅用修剪一种造型方法,力求接 近自然,模仿自然。此式所用树种有梅花、桧柏、黄山松、罗汉 松等。 
    徽派盆景造型多从小树开始,称自幼培养,这一点和扬派差
不多,但徽派是将幼树栽植于山坡上,就地进行造型,每年一
次,平时管理用工要省得多。隔数年之后,移一次苗,以切断
主、侧根系,防止吸收根向外围扩展,不适宜上盆。这样培养若 干年后,即可完成造型。然后再定植于盆中。除上述自幼培养
外,也有从野外掘取树桩的做法,以在悬崖、巨山之上,或在特 殊的环境中,获得的苍老、古朴、奇特、株形低矮、已基本成
型,不需要再作过多的加工的树桩为多。不少名品都是从大山深 处获取的。
    徽派用盆多采用泥缸、泥盆,外面再加套盆。外套盆多为江
苏宜兴的紫砂盆,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瓷盆。
    据记载绩溪县原存五盆古柏盆景,相传为元、明遗物。主干
自根部至顶蟠回柔曲,柔中含刚,静中藏动,维妙维肖,引人人 胜。其中一盆名为“一缕烟”,一盆为“仙人撑伞”。黔县山间.有一盆景是从深山石壁之上,将树木连根附石掘回,经过多年栽植,至今50余年,根附石生长,石依根而生,其势如鹰爪抱石,苍龙腾飞。这是一盆附石式盆景。歙县郑村西园郑家,世代为医,且喜爱画山水画,属新安画派。园中盆景受画派影响很大,模仿黄山古松,其态有如悬崖,或如游龙或为卧地古木。均为百年古桩,可称精品。
7.通派盆景
    (1)概述  通派是以南通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以南通为中
心,包括周围各县及如皋一带。此派曾被划为扬派盆景的东路
“派系”。但是通派盆景历史悠久,造型具有明显的与众不同的特点,且分布的范围较广,影响较深。因此本书将南通盆景列为一派介绍。
    南通地处长江下游出海口的北岸,也是一个经济文化较为发
达的古老城市,南靠长江,东临黄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 跳肥沃。五代时在此设静海郡,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建
城,称通州。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
    南通和扬州位于江苏省境内,长江北岸,两地相距不远,由
千地理的原因,通派和扬派之间原来的关系是很近的,因此有人 认为南通盆景和扬州盆景是同属一个流派的两个分支。一是“东 路”,以南通为中心的一派;另一是“西路”,以扬州为中心包括周围各县市。两派均采取棕丝剪扎枝法。以扎为主,主干蟠曲,枝片为圆片状。取材均为小树,讲究“自幼培养”。但是两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通派主干造型均采用两弯半形式,是一个主要的特色。南通现在仍保存四五百年的两弯半造型的小叶罗汉松盆景。因此,南通盆景自成一派还是有一定理由的。南通、如皋一带的农村,不少农户多以生产各类盆景为主要副业。这也是通派盆景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因。
(2)通派盆景的艺术特点  通派盆景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
在:一是丰满,成型后的树木盆景要上下枝叶丰满,郁郁葱葱层 次分明,顶(树顶)呈“镘头顶”,片干(枝片)呈“鲫鱼背”,
“两弯半”式盆景枝片尤其要丰满。二是清幽,秀丽幽雅,僻静 幽邃.意境深远。三是奇特,表现奇松怪石,奇异而特别,新奇 而精巧。四是古朴,苍老朴实,刚劲坚毅,庄重肃穆,朴实无
华。
    (3)通派盆景的造型  通派盆景以小叶罗汉松为代表树种,
这也是一个特色,其他树种有白皮黄杨、六月雪、圆柏、迎春、 紫杉、璎珞柏、五针松、榔榆、杜鹃、金雀、石榴等。
    通派盆景的造型形式,以规则式的“两弯半”为主。现在盆
景艺人在规则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对传统技术进行了一些 改进,创作出了一批自然型的盆景作品,如站飘式、悬崖式、直 林式、斜干式等多种形式。传统的“两弯半”形成造型方法如
下:
    加工“两弯半”时,首先将树木向一边斜栽,如向右斜栽
5厘米处截去上部。截口下留1~2个小枝条,促其生长形成新
的主干。所截部位不能平滑,要高低不平,若干年后,伤口愈合 包.住新的主干基部,形成上部细枝嫩叶,枝叶繁茂,基部粗壮,替老古朴。此为“钉头柱尾”式,通派称此为上品,颇具“老当益壮”之势。
    茶壶嘴,此式是将起手干与出手干按照一定的角度扎成茶壶
嘴形式。
    通派盆景传统扎法以“棕丝法”为主,其棕法有头棕、躺
棕、抱棕、怀棕、回棕、飘棕、竖棕、拢棕、悬棕、套棕、平
棕、侧棕、带棕、扣棕、勾棕等。“两弯半”扎法第一弯(坐地
弯)在根部(足)下棕,树高2,3处收棕,形成第一弯。第二弯
在第一弯顶部下棕,树高2,3处收棕。半弯收顶。
    通派盆景的另一特色是,两盆一对,讲究对称造型,陈设在
门厅左右。但也有三盆、五盆、七盆一堂(或称一组),一盆陈
设在中间,三盆者在其左右各设一盆,五盆者在左右各设两盆, 七盆者在其左右各设三盆。中问的一盆主木称“文树”,株形高 大,在其左右两侧各对树木称为“武树”。造型左右对称,中间 的高大,向两侧顺次渐小。文树为主体,武树用来烘托文树,犹 如众星托月。此形式能增加环境的庄重、威严之气氛。
    通派盆景用盆多与“两弯半”造型相配合,通常用颜色较深
的江苏宜兴紫砂盆,形状有圆形、六角形、八角形、正方形等。
8.其他盆景艺术流派
    上面列举了中国几个地区的盆景艺术派别。但是,除了上述
各个盆景艺术派别外,中国还有许多地区的树木盆景,经过盆景 艺术家们的辛勤耕耘,盆景艺术风格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这对 丰富我国的盆景艺术和盆景艺术的多样化是有积极意义的。
    浙江盆景分布在杭州、温州一带,盆景的发展历史悠久,南
宋时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曾记载有关浙江盆景的内容。浙江位 于我国东南部的东海沿岸,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杭州是世 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有美丽的西湖风景区,湖面明澈如镜,青 山四面环抱,景色四季绮丽。温州是位于瓯江下游城市,除了受 当地自然与文化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苏派、海派的影 响。发展起来的树木盆景,干有直有曲,枝扎成云片(云朵)。
同时采用了金属丝的剪扎枝法。浙派盆景具有自然、明快、挺
拔、秀丽的特色。浙江盆景树种多采用五针松、黑松、真柏、桧 柏、罗汉松、鸡爪槭、黄杨、南天竹、紫薇、枸骨、石榴等,其 中以桧柏盆景较多,奉化三十六湾是著名的生产五针松产地,每 年都有大量五针松苗木由此销往全国各地。
    福建盆景分布在福州、厦门、泉州一带。福建位于我国东南
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尤其在南半部冬季和暖如春。境内多山, 丘陵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95%。这些都是福建树木盆景发展的
有利条件。
    福建盆景南受岭南派盆景的影响,北受长江水系规则式盆景
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造型自然、豪放、古朴、刚劲。枝 片有岭南派的自然美,也有长江派圆片美,盆景树种以榕树为主 要代表品种,其他有雀梅、榔榆、九里香、水杨梅等。
    台湾位于东海与南海交界处,是中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山脉
纵贯全省南北,山地占全岛约2,3。峰峦挺拔、峭壁悬岩、古木 荫翳、云海碧泉、风景秀丽。四季温和,雨量充沛,植物种类极 其丰富。这些都是创作盆景的有利条件。台湾盆景也已自成一
派,主要受长江水系盆景的影响,如枝片形式多为圆片形和川派 滚枝式的圆锥形。其次受岭南派的影响,枝片呈自然形。台湾盆 景技艺精湛,制作严整、精巧,刻划细腻。其盆景作品,浑厚雄 健、细腻典雅、苍古朴掘、挺枝秀丽、青翠欲滴,具有很高的艺 术水平。
    湖北盆景、山东盆景、河北盆景、河南盆景、江西盆景,近
几年来发展很快,各有特色,多以苍劲古朴、雄伟见长,兹不多赘。

9.盆景的继承与创新
    我国的盆景艺术有如此众多的地方风格和艺术流派,在一定
程度上表明了盆景艺术事业的繁荣昌盛。流派林立是艺术创作上 “百家争鸣”、个性解放的表现,是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的一种方式。“流”是承“源”而来的,是“源”的发展。同时, 一个时代的“流”又将是下一个时代的“源”,成为下一个时代艺术流派发展的基础。所谓源远流长。盆景艺术就是在“源”和“流”的不断的承继过程中得到发展;各种流派都能起到在创作理论上的集体提高,并促进盆景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因此,地方风格和流派存在的主流是肯定的,对发展中国盆景事业大大有利。有的同志则认为提倡创派、创风格就是“光在国内搞区域间的小圈子”,而奢谈创造什么新的民族风格?人为地割裂地方风格、流派与民族风格的关系。其实,提倡创立地方风格和艺术流派,实质上是调动各地进行盆艺创作的积极性,促使各地将当地最优秀的盆景艺术精华贡献给民族大家庭。中国的盆景将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走向世界,同样地,各地的盆景艺术亦将以其鲜明的地方色彩使中国的盆景艺术更加绚丽,为最终创造中国的盆景风格添砖加瓦,提供艺术基础。地方与全国,中国与世界,或说:地方一中国一世界,只不过是范围不同的全息元而已!
    当然,我们肯定地方风格与流派存在的优秀一面,并不否定
也存在一定的保守性和局限性。而且,这种保守性的存在对盆景 艺术的发展也十分不利。由于它出自于盆景流派的师承性和门户 观念,往往使得一些文化艺术素养不高的盆景艺人会局限在传统 的框框中,固步自封,有碍盆景的发展。但必须说明,这种保守 性的根源仅在于盆景艺人的思想观念。著名画家齐白石说:“学 我者生,像我者死”。只要盆景艺人明白这句话的道理,不死守 样板法式,树立创新意念,一样能创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盆景佳作。仅以扬州赵庆泉创作《八骏图》盆景为例,尽管扬州迄今仍 保留“一寸三弯,云片平圆”的传统技法,他却没有因此而受到 传统的掣肘,而是对扬州传统的技法进一步革新,适当吸取了苏 派盆景技法,其形态几乎完全摆脱扬派的束缚。盆景用六月雪组 成一片疏林,八匹骏马歇息其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构图布 局自然优美,极富山林野趣,寓意深长。在当前由人工强制造就 的规则式向大自然缩影式转变的新趋势、新潮流中具有新的活力 和竞争力。这一事例不仅说明刨派、创风格与盆景艺术的创新不 相矛盾,总结各地盆景流派的特色,有利于我们继承过去盆景艺 术的优良传统和精华;同时也说明了一个尚未引人注意却已存在 的事实,即一个地方盆景艺术的风格与流派可以流动于不同的地 域之问,可以发展到许多地方和城市,甚至发展到国外,这就象 油画中的印象派、抽象派可以流行于各国一样。这些面貌、风格 迥异的盆景艺术流派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可以促进各个流派 本身的发展和创新,从而推动整个盆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百川 归大海。各地风格,不同流派尽可以在不同的小圈子里千变万
化,但由于它们又同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语言、思想、风 俗习惯相通,有着共同的民族意识,因此,就必然能在不同流派 的个性之中找到全民族一致的艺术共性。而且,形形式式的地方 盆景艺术风格和流派的相互综合(不等于数学意义上的和),将
不断地强化这种民族共性,也就是盆景艺术的民族特性、中国风 格,从而使中国盆景艺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