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武士 epub:山青水秀春来早 如诗如画婺源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27:38
   婺源有一种颇有特色的桥——廊桥,所谓廊桥就是一种带顶的桥,这种桥不仅造型优美,最关键的是,它可在雨天里供行人歇脚。

  宋代建造的古桥——彩虹桥是婺源廊桥的代表作。这座桥取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思取名。桥长140米,桥面宽3米多,4墩5孔,由11座廊亭组成,廊亭中有石桌石凳。彩虹桥周围景色优美,青山如黛,碧水澄清,坐在这里稍作休憩,浏览四周风光,会让人深深体验到婺源之美。

 彩虹桥设计与建造的科学特点:一是桥墩如船,能有效化解洪水对桥墩的冲击力。二是桥墩采用长短不一的条石组成,间隙小、结构牢固。三是亭、廊之间既是整体的又是独立的,便于维修。彩虹桥景区曾是电影《闪闪的红星》拍摄地之一。 彩虹桥的桥面部分是木质,不可能永久保存,它面临自然腐化。先辈们考虑到将来的维修,所以整座桥没有雕梁画栋,做工都显得粗糙、不清细。用随时可请的普通木工来建造,只要做到厚重、结实、耐用就行。因此,八百多年来。历代都有维修,充分体现了越简单实用的工艺,越容易传承与延续的哲学思想。彩虹桥的木质部分是古人围绕后人易于维修而设计的。彩虹桥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建于南宋(1137年)规模最大――全长一百四十米,保存最完整,设计最科学的一座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

     婺源上千年隶属古徽州,她的文化、建筑、民俗、菜系等都属徽州范畴。从古村落看,西递、宏村已成为世界级文化遗产,成为皖南古村落的代表。婺源的任何村落,山水、田园难以代表自己的特点,而彩虹桥在整个徽州,乃至中国仅此一桥,她是徽州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婺源的象征,是婺源标志性的建筑。 

严田古樟

      

     婺源乡村的好,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亦有文化的悠远和出奇。凡老屋、老树、老桥、老姓,皆多灵气。

    江南水乡多樟树,旧俗以樟树拦截财运,故不可伐,伐之,重则将伐者“沉塘”淹死,轻则杀他家肥猪以谢村民。旧俗的好,使一大批古樟得到了保护。

    严田村古樟,枝繁叶茂,婆娑如亭盖,覆压3亩有余。据说树龄1500余年,直径近14米,号“天下第一”,是严田村旅游经济的发家之宝。

    走近村庄,第一眼就看见了古樟,还有树下立的一面旗帜“拜神树”。香案旁站着一中年道士,仙风道骨没看出来,确有三分气宇轩昂。

    他主动过来与我攀谈,劝我给树烧柱高香,以得其庇护。我笑了,问他:江南古樟,村村皆有,此树有何神灵?他说,此樟非一般老树。南宋初年,一天夜里,康王赵构被金兀术追杀,走投无路之际,见溪水边这棵大樟树,就连忙爬上去躲进了树洞。金兀术追到樟树下不见人影,便四处搜寻。树洞里的赵构吓得暗暗祷告:“树神树神救救我,我若脱离劫难,日后登上皇位,定把你重重加封!”说也奇怪,霎时风声大作,飞沙走石,把金兀术吹得睁不开眼睛。这样,赵构就脱险了。他问救自己的是什么树,耳边隐隐听见一个声音回答“樟树”。在慌乱中听成了“香树”。待他到了杭州临安登基作了皇帝后,却找不到这棵樟树了,就遥封它为“四季长青大香树”。从此,天下樟树都有沁人的清香,这棵被封的大樟树也有了灵气,被人们供奉为神樟。

    道士煞有介事,还把树洞指给我看。树洞在树杈处,粗细仅可容身。800年前,树能有这么粗么?会不会有树洞?

     古樟旁有民俗园,是新建的徽派别墅式的建筑群,鳞次栉比,各立门户,院中有院。内有大小鱼塘,号“鱼塘人家”,恶俗不堪观瞻。婺源民间有开凿池塘养鱼的习惯,尤喜养附会许多传说的“荷包红鲤鱼”。我仔细端详了一下它的尊容,却是北方的“罗锅鲤子”!呵呵,同物而异名,这大概就是南北文化的差异吧?

    鱼塘黑黢黢的,长满青苔,一潭死水,无诗情画意。可人家朱熹回婺源祭扫时,却作了一首流传至今的好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古樟侧有小溪,溪上有古桥,名“树德桥”。村德桥亦有传说:南宋年间,某日,从南京差来一封六百里加急官函,外加一包官银。李氏族长拆封一看,大意是说要在该村在大樟树旁建一座石拱桥,还特别注明这桥名为“树德桥”。

小溪出村,有一水碓。可惜水瘦,听不到大水轮车“吱呀呀”地响。几个孩子在舂米磨房玩耍,倒是一道独特的小景。

婺源月亮湾

    月亮湾顾名思义就是一个长长的河流中半湾酷似月亮的小岛。小岛上有很多的茶树和油菜。四月间,薄雾轻纱,青的茶树、金黄的油菜花、蓝天白云倒印在山水里,竹排悠闲行走其间。还有翻飞其间的白鹭野鸭白鹅……一幅幅天然的水墨画,“小小竹排浪中游,放眼浮山似画幽”。美,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婺源有一种颇有特色的桥——廊桥,所谓廊桥就是一种带顶的桥,这种桥不仅造型优美,最关键的是,它可在雨天里供行人歇脚。

  宋代建造的古桥——彩虹桥是婺源廊桥的代表作。这座桥取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思取名。桥长140米,桥面宽3米多,4墩5孔,由11座廊亭组成,廊亭中有石桌石凳。彩虹桥周围景色优美,青山如黛,碧水澄清,坐在这里稍作休憩,浏览四周风光,会让人深深体验到婺源之美。

 彩虹桥设计与建造的科学特点:一是桥墩如船,能有效化解洪水对桥墩的冲击力。二是桥墩采用长短不一的条石组成,间隙小、结构牢固。三是亭、廊之间既是整体的又是独立的,便于维修。彩虹桥景区曾是电影《闪闪的红星》拍摄地之一。 彩虹桥的桥面部分是木质,不可能永久保存,它面临自然腐化。先辈们考虑到将来的维修,所以整座桥没有雕梁画栋,做工都显得粗糙、不清细。用随时可请的普通木工来建造,只要做到厚重、结实、耐用就行。因此,八百多年来。历代都有维修,充分体现了越简单实用的工艺,越容易传承与延续的哲学思想。彩虹桥的木质部分是古人围绕后人易于维修而设计的。彩虹桥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建于南宋(1137年)规模最大――全长一百四十米,保存最完整,设计最科学的一座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

     婺源上千年隶属古徽州,她的文化、建筑、民俗、菜系等都属徽州范畴。从古村落看,西递、宏村已成为世界级文化遗产,成为皖南古村落的代表。婺源的任何村落,山水、田园难以代表自己的特点,而彩虹桥在整个徽州,乃至中国仅此一桥,她是徽州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婺源的象征,是婺源标志性的建筑。  [
 婺源乡村的好,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亦有文化的悠远和出奇。凡老屋、老树、老桥、老姓,皆多灵气。

    江南水乡多樟树,旧俗以樟树拦截财运,故不可伐,伐之,重则将伐者“沉塘”淹死,轻则杀他家肥猪以谢村民。旧俗的好,使一大批古樟得到了保护。

    严田村古樟,枝繁叶茂,婆娑如亭盖,覆压3亩有余。据说树龄1500余年,直径近14米,号“天下第一”,是严田村旅游经济的发家之宝。

    走近村庄,第一眼就看见了古樟,还有树下立的一面旗帜“拜神树”。香案旁站着一中年道士,仙风道骨没看出来,确有三分气宇轩昂。

    他主动过来与我攀谈,劝我给树烧柱高香,以得其庇护。我笑了,问他:江南古樟,村村皆有,此树有何神灵?他说,此樟非一般老树。南宋初年,一天夜里,康王赵构被金兀术追杀,走投无路之际,见溪水边这棵大樟树,就连忙爬上去躲进了树洞。金兀术追到樟树下不见人影,便四处搜寻。树洞里的赵构吓得暗暗祷告:“树神树神救救我,我若脱离劫难,日后登上皇位,定把你重重加封!”说也奇怪,霎时风声大作,飞沙走石,把金兀术吹得睁不开眼睛。这样,赵构就脱险了。他问救自己的是什么树,耳边隐隐听见一个声音回答“樟树”。在慌乱中听成了“香树”。待他到了杭州临安登基作了皇帝后,却找不到这棵樟树了,就遥封它为“四季长青大香树”。从此,天下樟树都有沁人的清香,这棵被封的大樟树也有了灵气,被人们供奉为神樟。

    道士煞有介事,还把树洞指给我看。树洞在树杈处,粗细仅可容身。800年前,树能有这么粗么?会不会有树洞?

     古樟旁有民俗园,是新建的徽派别墅式的建筑群,鳞次栉比,各立门户,院中有院。内有大小鱼塘,号“鱼塘人家”,恶俗不堪观瞻。婺源民间有开凿池塘养鱼的习惯,尤喜养附会许多传说的“荷包红鲤鱼”。我仔细端详了一下它的尊容,却是北方的“罗锅鲤子”!呵呵,同物而异名,这大概就是南北文化的差异吧?

    鱼塘黑黢黢的,长满青苔,一潭死水,无诗情画意。可人家朱熹回婺源祭扫时,却作了一首流传至今的好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古樟侧有小溪,溪上有古桥,名“树德桥”。村德桥亦有传说:南宋年间,某日,从南京差来一封六百里加急官函,外加一包官银。李氏族长拆封一看,大意是说要在该村在大樟树旁建一座石拱桥,还特别注明这桥名为“树德桥”。

小溪出村,有一水碓。可惜水瘦,听不到大水轮车“吱呀呀”地响。几个孩子在舂米磨房玩耍,倒是一道独特的小景。

婺源月亮湾

    月亮湾顾名思义就是一个长长的河流中半湾酷似月亮的小岛。小岛上有很多的茶树和油菜。四月间,薄雾轻纱,青的茶树、金黄的油菜花、蓝天白云倒印在山水里,竹排悠闲行走其间。还有翻飞其间的白鹭野鸭白鹅……一幅幅天然的水墨画,“小小竹排浪中游,放眼浮山似画幽”。美,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坐车去婺源。
    婺源古代隶属徽州,现在划归江西。因去年(还是前年?)江泽民同志寻访祖籍而声名雀起,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在网上看到照片,心向往之。若论建筑、文化,自然是西递、宏村更好。若论自然风景,婺源当之无愧为最美的乡村。
    早上8点在酒店门口坐中巴去屯溪(黄山市区),一人10元。车行一个小时到达屯溪汽车站,买好中午12点半去婺源的票,一人20元。从汤口镇没有直接去婺源的车,要去屯溪坐。屯溪只有两班车到婺源,早6点半和中午12点半。早早吃过中饭便赶到车站。居然是卧铺。车子很破、很脏。去婺源有一段路不太好走,高高低低,弯弯曲曲,颠死人。幸好坐的是卧铺。走过这一段崎岖之后,进入婺源境内,行走在蜿蜒的盘山公路,景致不错。想到所谓的世外桃源,肯定是交通不便的地方。否则早就被现代文明污染得面目全非了。又想到西递宏村包括婺源的古民居之所以得以保存,除了与外隔绝、战乱少至之外,也与贫穷有关。如果有钱,早就把祖屋推倒重盖了。这些过着清苦的世外桃源生活的人们,在多少年前,绝对想不到,今日城市人会对这一片土地趋之若骛。
    车行2小时左右,到江湾-江泽民的祖籍。在江湾下车后,花5元钱坐摩的到晓起。因为此行时间很短,我们选择了婺源东线的晓起、李坑游览。若是时间充裕,可去北线的清华、虹关、理坑。婺源的景点比较分散。在婺源游览,包车是比较好的选择。两人包车不划算,最好有四人同往。
    晓起,一听名字,就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地方。据史书记载,唐乾符年间,歙县汪万武始居,因逃乱至此天刚破晓启明,而称晓起。
    晓起村建在一条河边,青山环绕,玉树成荫,亭阁老屋掩映在古老的樟树群中。偶见三两妇人溪边浣洗,七八顽童水边嬉戏,颇有一番“世外桃源”的意趣。黄昏时漫步在田间阡陌,看青山绿水、炊烟袅袅,真不知自己置身何处。
    晓起村并不大,背着重重的旅行包漫步了一个小时,基本上走完了。得找个旅馆放下行囊休息一会了。书上有介绍余兆鸿旅馆,到处打听,原来在村口。就是那种家庭旅馆。楼上有两个铺,灰扑扑的。楼梯又窄又陡。开价一个铺25元。我们问老板附近还有没有别的旅馆。她说前面新开了一家,不过很贵,一个房至少要100多元。100多元?正合我意。往村外方向走了二十米,左手处有一个枕溪庐度假村。一座崭新漂亮的房子静悄悄地立在一大片青葱的草地上。真没想到,偏僻的晓起还有这么现代化的宾馆。一问房价,标间最低180元。不贵,不过还是带着点希望问:能不能再便宜点。服务小姐说:刚才有个团订了9间房,我们才给了160元。这不是不打自招吗?最后我们也以160元成交。
    我们住在一楼,门口是一个长廊,放着白色的桌椅;再往外,就是一排低低的栏杆。栏杆外面是一条宽阔清澈的小溪,小溪后面是绿油油的青山。
    晚上,搬张椅子坐在外面,脚放在栏杆上,懒洋洋的,很闲适。清风习习。远山如黛,月朗星稀。种种忧思遐想袭上心头,像夜风佛过脸颊。一会又随风而逝,只剩下澄明空寂的心灵。这种感觉真好啊。静谧、安宁、喜悦、感激,还有,淡淡的忧伤。许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这种感觉,一辈子也忘不了。旅人所追求的,除了看山看水,还有这种心灵的触动吧。
 情连婺源,缘于婺源的水。
     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盛赞婺源:“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婺源之美,美在她的山光水色,美在她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婺源山水互为点缀,如诗如画,是国家著名的“生态旅游示范区”,人称最后的“香格里拉”。我们此行最早领受的也是婺源的山水,第一站就是大鄣山的卧龙谷,沿着弯曲的游道拾级而上,所见的是潺潺的流水、美妙的瀑布、浓密的树林和良好的植被,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朱熹的另一首咏颂婺源山水的诗句:“郁郁层峦夹岸青,春溪流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处,鶗鸠两山相对鸣。”有些遗憾的是,因时间有限,没有目睹华夏第一高瀑——大鄣山瀑布的雄姿。

神往婺源,来自婺源的浓厚文化味。

     婺源素有“江南曲阜、山里书乡”的美誉,这里是宋代鸿儒朱熹的故里、铁路名师詹天佑的桑梓、著名学者金庸的祖籍地,据说曾出过550余名进士、2600余名历朝仕宦。这里又是我国古建筑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被专家誉为“艺术宝库”。那一座座保存良好的古村落,被称作是中国南方生态文明的绿宝石,是江南徽式建筑艺术的博览园。两天旅程,来去匆匆,虽然我们在这里没有欣赏到“京剧的鼻祖”徽剧的韵味,也没有见识到“舞蹈活化石”傩舞的犷姿,我们却领略了徽派建筑的风貌:那鳞次栉比的屋舍,那古色古香的府第,那错落有致的民居,粉墙黛瓦,飞檐戗角,别具特色,韵味无穷。

婺源,位于赣东北,东临国家历史名城衢州,西毗瓷都景德镇,北枕国家旅游胜地黄山,南接亚洲铜都德兴铜矿,处在黄山、庐山、三清山、九华山、龙虎山、武夷山、鄱阳湖、千岛湖等华东黄金旅游区域的腹地,是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地的绿色明珠。

  婺源历史悠久,物华天宝,素有“书乡”、“茶乡”、“山乡”、“水乡”之称。

  “书乡”文化绚丽多彩

  “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书乡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荟萃,历代名人遗迹较多,有“吴楚分源”界碑、春秋吴太子鸿墓、汉长沙王吴芮墓、南宋岳飞吟诗的花桥,还有李白、黄庭坚等名人游览时留下的遗迹。走进书乡婺源,就像行进在久违了的历史风尘中,在青山里、在村道旁、在不经意中,一处年久的残壁断碣,一段弯曲的青石驿道,一棵苍翠的名木古树,一口青苔漫布的水泉深井,都有一个传说、一个典故。其中,以古文化、古建筑、古树群、古洞群为主的“四古风韵”著称。

  古文化——“古来存圣迹,从此识前贤。”婺源历代文才辈出,代有名家。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明代爱国将士汪鋐,清代音韵学家江永,科学家齐彦槐,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现代医学家程门雪……自宋至清,全县考取进士552人,仕宦2665人,历代文人学士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进入《四库全书》,7位名人入选《辞海》。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称的婺源博物馆,珍藏商至清各类文物1万余件。傩舞、徽剧、茶道、抬阁、地戏等民间文化艺术绚丽多彩。

  古建筑——境内独具徽派风格的古祠堂、官邸、民居、廊桥、亭阁等遍布乡野掩映在山麓水畔点缀于古木幽篁之间为我国明清古建筑保存得最多、最完整的县之一。其中木雕、石雕、砖雕精美绝伦堪称“三绝”。著名的“俞氏宗祠”、“百柱祠堂”气势恢宏、工艺精巧被专家誉为“艺术殿堂”。

  古树群——婺源现有古树名木2000余株。汉代苦槠、唐代银杏、宋代紫薇等古树名木,虽历经千年风雨,依然葱茏秀拔;其中,以“江南第一樟”——虹关古樟和“江南杉王”朱熹手植的文公山古杉群著称。

  
  “山乡”“水乡”风光迷人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溪流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处,鶗鴂两山相对鸣。”走进山乡、水乡——婺源,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山水国画。

  婺源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1847.9毫米。全县林地面积370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50万亩,森林覆盖面82%。

  婺源境内高峰百座,河流纵横,奇峰、怪石、古木、飞瀑、驿道等,构成一幅幅雄伟豁达与纤巧秀美于一体的山水画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乡”的每一座山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西北的大鄣山,《山海经》称之为三天子鄣,秦时,始皇将天下划分为三十六郡,其中“鄣郡”就是以大鄣山命名。东北的浙岭山头留有“吴楚分源”界碑。中部的文公山,朱熹回乡扫墓时亲手栽植杉24棵(现存古杉16棵)。西南的凤游山,传说有仙凤翱翔于此而名,山间有吕洞宾挥剑劈出的“剑泉”,山顶有鸳鸯塘,一清一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乡婺源川流密布,河流总长516.4公里,置身婺源,正是一个山环就是一个水面,一个水面即有一个山村,一个山村就有一座小桥,一座小桥即为一幅景色,即便是一条村边小溪也清澈见底。

  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生物多样性,婺源境内现有木本物种1500多种,草本物种3500多种,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动物和树种达80多种。其中有绝迹近一个世纪的世界濒危珍稀鸟种黄喉噪鹛,最近又在境内发现华南虎活动的踪迹。婺源鸳鸯湖是亚洲最大的鸳鸯越冬栖息地,鸳鸯湖栖息鸳鸯最多时达2000多对。

  婺源,这个中国美丽的乡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热爱大自然的人们。

 

秀气的婺源江湾

  “青山清水清泉,难得一方净土;徽俗徽建徽戏,自有千年古韵”。神秘的婺源纵然早已名声在外,如今终于走进娇羞于大山深处的她,虽是车行匆匆而过,却被眼前这幅至美的山水画卷深深折服。

  看窗外,山青水秀,绿意连绵,飞檐翘角的古民居蜿蜒于青山绿水之间:或依山,隐现于古树青林之间;或傍水,倒映于溪池清泉之上;与层层梯田、缭绕云雾相映成趣,如诗如画。

  婺源是江西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历史上属安徽管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也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她东连浙江衢州、南通上饶、西接景德镇、北临黄山,古为文风鼎盛之所,今为连接皖、浙、赣三省要地。以山、水、竹、石、树、木、桥、亭、涧、滩、岩洞、飞瀑、舟渡、古民居为组合的自然景观,有着世外桃园般的意境。

  

  我们来到历史上被称为千烟之地的汪口,小村庄如今仍有500来户,一千多人口,95%以上住房仍保留有明清时代特色和风格,古村处于丘陵地带,粉墙黛瓦,依山傍水。有诗云:鸟语鸡鸣传境外,水光山色入阁中。置身其中,真的是卸去一身的倦怠与躁气,怡怡然而独乐乐了。

  漫山遍野的茶林,绿得叫人垂涎。据说,婺源茶树大多生长在高山深谷中,饱受雾露的滋润,萌发的芽叶厚嫩柔软,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制成的绿茶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具有“叶绿、汤清、香浓、味醇”等优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便是朱熹赞美家乡婺源的名句。

  天色渐黑,又一次不得不抱憾而归了。来之前,上饶市委副书记就告诉过我们,来到婺源,人们永远是看不够,停不住,看来这回真的是得魂牵梦绕了。

  临别,婺源人告诉我们,婺源的“四色”(红、绿、白、黑)物产堪称四绝:红是“水中瑰宝”--荷包红鲤鱼,它肉嫩味美,具有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被选入国宴;绿是以“汤碧、香高、汁浓、味醇”扬名天下的婺源绿茶;黑是四大名砚之一的“砚国名珠”龙尾砚;白是江湾雪梨,属果中上品。

  

  车渐行渐远,那片绿,那汪水,永远地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别了,婺源,别了,最后的香格里拉!
  婺源秋色更醉人www.jdnews.com.cn   2008年09月20日 14:25:21 星期六  

         
     有人说婺源的春天最美,犹如来到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那满山遍野的油菜花与青山蓝天、小桥流水、粉墙人家、青砖黛瓦,构成一幅幅恬静自如、天人合一的画卷。


    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我都去婺源。近几年,我到婺源已有七次之多,每次到婺源都有不同的感觉,但感觉最深的还是婺源的秋色。我认为秋天是婺源最好的季节,深秋时节,抬头放眼,但见一片片红叶林映入眼帘,满山到处都是红色的枫树,满山红叶竞相争艳,似红霞缭绕,情趣盎然,灰白的民居与枫林之红交相辉映,形成了秋季婺源乡村别样的风光,五彩缤纷的颜色和谐搭配,构成一幅幅世间绝美的图画。


    秋色醉人,在婺源县里有石城程村、长溪村、江岭村等等,但我觉得石城程村为最。脚步一踏入程村山里,你就走进一个给秋天染色的颜料桶中,处处都是惊艳的美丽。有时间的话,你不妨在村里住上一晚,第二天清早起来可以拍摄山村晨景,轻烟薄雾锁在上空,如入仙境。摄影发烧友们可根据时间、光线的不同时间段变化,沿着几条山路上下往返捕捉最美的景物。(范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