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导士本子:我的老師診脈與一般診脈者不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5:39:46
我的老師診脈與一般診脈者不同!时间: 2009-1-10 12:22:16

 

   我的老師八十五歲了,祖傳三代中醫。診脈如神!
最近我請他老人家耒我家住。我發現他診脈與一般脈法完全不同,他也說不出為什么這樣診脈,學生愚笨,悟不透,請諸賢指點一下!謝謝了!!!
我們平時無名指按到的尺部,他卻用食指按到,當成寸部,
然后再往下是關尺。
他老人家的診法歌如下\r
左屬心肝腎
右屬脾肺命 注意:不是肺脾命
萬請各位老師多多指點!德修拜謝!!!

       德修说的这种诊脉法,现在基本上是失传了,所会的人恐怕是没几个人。我以前见过的所谓五部诊脉法,也是这样的,就是现在的三部再加尺脉后面的两部,可惜只是见到过,没有学过,德修现在说的把前面的寸关都排出在外,独取我们通常说的尺脉和后面的两部,而且据说看病就靠脉象,几乎不会把病说错。有知道的不妨在此探讨一下。

       一側斷為肝火,左寸尺浮起,關脈沉弱。老師解為肝受心腎夾擊,肝火被逼起沖。大家評一下,我從未聞過。
    一側斷為腎經虛火,左寸關洪大,尺脈沉弱,老師未解釋,請諸賢指教一下!
    我會陸續發出,個人愚笨,大家的力量是惊人的!謝謝了!!!

       右手可能是按;土生金.金生水.[命门水中火]从上至下
    左手是          水生木.木生火.                   从下至上
    此其一.



    阴阳之中又分阴阳.尺以下为体.尺以上为用.真正的脏腑之病在体.表现于外的症状是用.此其二.


    个人臆测.高手指点一二.

      

    引用:
    一側斷為肝火,左寸尺浮起,關脈沉弱。老師解為肝受心腎夾擊,肝火被逼起沖。大家評一下,我從未聞過。
    一側斷為腎經虛火,左寸關洪大,尺脈沉弱,老師未解釋,請諸賢指教一下!
    我會陸續發出,個人愚笨,大家的 ...
    想问这种脉象“一側斷為肝火,左寸尺浮起,關脈沉弱。”同一只手上真的会出现?不太相信。不知道德修自己是否有碰到过。如果有人脉象果真如此,在想是不是他天生如此,是否他没生病的时候也是这样?只是觉得要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脉象之前,是否要确保真的会出现这种现象,不然讨论就好像是空中楼阁。还有记得原来看到过银杏的帖子:
    http://www.iiyi.com/bbs/viewthre ... &extra=page%3D1
    尽管那么多人看了,似乎也认同了,反正我是有所怀疑的,我的中医水平不高,也不是要人身攻击,只是就事论事。根据我的粗浅知识,人身经络是如环无端,经脉气血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地在运行。但是银杏的帖子里却让我得出这经脉气血似乎不是连续,是断断续续,或者只是一小段一小股的气血在运行而已(或许是我没有看懂这个帖子)。中医针推外治版把这个帖子放在精华区,不知道会不会误导很多人。当然,我是希望真的有人能够对经络这么敏感,倘若是我错了,银杏的体验是真实的,那么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一个针灸大家的出现吧,哈哈。

       楼的的问:“想问这种脉象“一側斷為肝火,左寸尺浮起,關脈沉弱。”同一只手上真的会出现?”
    答案是肯定的,先不说德修帖中的说法。如果寸关尺分都分不清怎么对应脏腑?又何以靠脉诊病?同一个人,三部脉一般来说都是不同的,常人寸关浮而尺沉,和缓有根有神。我倒要反问一句,有谁见过三部脉相同的吗?而病脉则不同,各有所见。

       说实在的,我是不太相信寸关尺对应脏腑的说法,记得也看过一些文章有所争论,也都是一些名老中医,其实也并不是我一个人怀疑吧。我是比较倾向于浮取中取沉取对应脏腑的观点。关于你说的“同一个人,三部脉一般来说都是不同的,常人寸关浮而尺沉,和缓有根有神”,我想很容易解释,中医诊脉以腕后桡骨头茎突出处为“关”,关之掌侧为“寸”,关之肘侧为“尺”,正是因为“桡骨头茎”的突起才造成脉象的不同。对于一个正常情况下“三部脉不同,寸关浮而尺沉,和缓有根有神”的人,后来得病,演变成“一側斷為肝火,左寸尺浮起,關脈沉弱”,我倒想问问斑竹,你是否亲身碰到过?当然也要符合他的病机。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脉数脉迟有可能在一只手上的寸关尺同时出现吗?我想这个答案很明显,不可能。因为脉数脉迟很显然,人人都能分辨。所以,如果靠寸关尺对应脏腑,那么根据脏腑的不同病机,是否会出现脉数脉迟在一只手上的寸关尺同时出现呢?

       回了这个帖子才发现自己比较倾向的“浮取中取沉取对应脏腑”这个观点也会遇到“脉数脉迟在一只手上的寸关尺同时出现”的问题,也许有些事情不能太过绝对化吧,脉象确实能反映脏腑(事实上我觉得藏象比较准确)的一些“总体”情况,至于和脏腑的一一对应关系,女娲和上帝也许都搞不清楚。

      

    引用: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脉数脉迟有可能在一只手上的寸关尺同时出现吗?我想这个答案很明显,不可能。因为脉数脉迟很显然,人人都能分辨。所以,如果靠寸关尺对应脏腑,那么根据脏腑的不同病机,是否会出现脉数脉迟在一只手上的寸关尺同时出现呢?
    脉数脉迟是以至数而言,长脉短脉是以所占长度而言,浮沉是以深浅而言,弦脉濡脉是以硬度而言。至数不可能三部脉不同,然而寸弱关强、寸关强而尺弱等等,这些脉象是常见的。
    但有结脉促脉时会有两手不一样的情况。也会有心率和脉率不一致的,比如西医讲的心房颤动。

      

    引用:

    想问这种脉象“一側斷為肝火,左寸尺浮起,關脈沉弱。”同一只手上真的会出现?不太相信。不知道德修自己是否有碰到过。如果有人脉象果真如此,在想是不是他天生如此,是否他没生病的时候也是这样?只是觉得要讨 ...
    楼上的说法似乎很有力量,关于黑兄所说的五步诊脉法,我也沒有接触过,不敢置喙。但建议德修多多记录,材料多了,自然就有了分析的基础,到亦是先生所传非正,还是別有道理,总宜先存案,后议论为妥。不管怎样,这也是中医的一部分,得也好,失也好,首先要先存下去。自古脉学理论不断变化发展,白山总觉得遇有不明,存而不论可也,非确有实据,不宜一棍打死。

        楼上所谓脉为连续而非节段性的说法,白山认为是不正确的。如果您说的是正确的,那么,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无论古还是今,都不应当有脉率的說法了,有是理乎?脉搏由心推动产生,加上大动脉弹性的调节,形成似断实连,似连实断的疏密波,其密的部分即为医者手指感知,即为脉搏。

       实际上,上古医家就知道脉的团聚性质,据白山考证,脉搏在《内经》上似本作脉“抟”,脉团。也就是说,古人发现血气在脉内是一团一团向前运行的,所以妇人重身,其脉“如盘走珠”,行乞修道珠亦团也,故《内经》云“阴抟阳別谓之有子”,今妄改作“搏”,大误,可译为“阴脉凝如团,与阳脉有了明显的医別,在妇女,是身已有孕的喜脉”,他例惎多,不烦枚举。仅以此为例說明。今妄改后搏字无法释通,故往往谈妊娠脉时,引用后就置而不论了,岂不大谬。
       可以这样理解,脉中血气既是连续的,又似是以团聚的形式存在的,是每一下脉团构成了脉流,脉流是由一个个脉团组成的,二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个人看法,敬请方家指正。

        

      引用:


             楼上的说法似乎很有力量,关于黑兄所说的五步诊脉法,我也沒有接触过,不敢置喙。但建议德修多多记录,材料多了,自然就有了分析的基础,到亦是先生所传非正,还是別有道理,总宜先存案,后议论为妥。 ...
      对于您说的多记录,先存案,后议论,我也同意。我也只是有所疑义吧,也不是(当然,也没有这个本事^_^)一棍打死。我觉得或许会出现德修所说的““一側斷為肝火,左寸尺浮起,關脈沉弱”脉象(并且正好符合这个病机),不过个人以为并不是因为脏腑对应的关系导致这种结果。因为中医里的很多东西是归纳总结得出理论,所以并不见得都是正确的或者说都实用。对于这种脏腑对应寸关尺的说法,书上是这样写,有些老中医也是这样说,但是我看很多病案,并非总是寸关尺分开来说,或者只说寸如何,或者不分部位,只说脉象。网上比如斑竹一尘和白术散,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应该也是这样(为了确认,我又翻了一遍他们的医案,似乎一尘的医案里比较有提到脉象,但是一般不分部位,白术散也是如此,我是很喜欢看他们的医案,朴实无华,辩证用药都比较精当,也都是大家知道的方子)。为什么寸关尺的说法在古代的医案里比较多使用,或者说在我们周围的中医里面却使用的比较少呢?又,为什么,既然脏腑既然对应寸关尺,为什么脉迟脉数不能出现同一只手上出现(to黑糊糊斑竹,双手迟数不同我似乎曾在焦树德老中医的书上看到过,或者心律和脉率不同,偶尔到全科版,我也看到过)?我就觉得很没道理,感觉就是因为迟数易分,其他脉象有的并非那么容易区分,所以主观往往盖过客观。看郝万山老师的伤寒论,或者其他一些有关伤寒论的文章,他们也常常是说仲景是以脉象说明病机,事实上的脉象呢,也并不一定如此。德修的帖子,里面当然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不过我还是觉得不应该过于拘泥此类问题上面。就好像这个脉象,寸关尺,我觉得桡骨头茎突的影响,人的胖瘦、人的体质的影响,远远比寸关尺对应脏腑的影响(我想就是没有这个对应关系,按理不应该用影响这个词),大得多,有意义的多。
      对于白山所说的“楼主所谓脉为连续而非节段性的说法,白山认为是不正确的”,我想应该是我没有表述清楚。昨天我仔细看了银杏的帖子,我本来想说的是他过于主观(我想是他的想象,如果是我错了,那么也请原谅,我只是说说自己的观点),好像他想着这经气走到哪里就走到哪里,经脉难道不是一直在运行的吗?白山说的疏密波自然是没有错,不过应该不是十二经脉里面只有一小段吧。既然银杏扎针以后有感觉,为什么让人看起来是十二经脉唯一的一小段经气走到牙上就牙酸呢,...,仔细看很多地方有这样的表述。难道不是一直牙齿都酸吗?我对针灸也有兴趣,自己也尝试着扎自己(也就合谷和足三里,因为记得我堂哥大学时候放假回家就是练习这两次居多,扎错了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可能我的定位不是很准确,不过以我的感觉,扎上去以后如果有酸的感觉,那么或者留针或者捻动或者提插,只要不是针刺有问题,某处的感觉基本上是一直存在的,而不是所谓经气来了才有感觉(记得也有书上说过得气与否的根据是施针刺者的感觉,而不是被刺的人感觉,不过我的水平不高,目前也就只能如此)。难道银杏真的能够感觉到体内各个部位,四肢各个部位的感觉。反正,我是对此表示怀疑的。看到一个网友回帖说“董洪志?”,事实上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前面的帖子我也说过,如果银杏所述是真实的,那么我想他肯定是会成为一名针灸大家的。当然,我是从来没有见过从古至今,现实中或者书上记载了,哪个针灸大家能够这么“”“真切”””感受到经络的运行的。

           我的诊脉水平很差,单靠诊脉摸不出脏腑病位来,因而都是四诊合参,诊脉多为八纲辩证服务。本人认为郑钦安说的脉象重在分阴阳虚实,这个说法简洁而实用。

           本人才疏学浅,也来凑凑热闹.关于脉数脉迟在同一边手上的问题,临床上我觉得是有的,但是我觉得这个数和迟并不是以至数来定义,而是以脉势来定,有时候寸或关的脉势汹涌澎湃,但是尺部的脉却是非常缓和的,感觉上是一紧一缓一数一迟的,中医脉诊本来就是以主观臆断的.

          

        引用:
        本人才疏学浅,也来凑凑热闹.关于脉数脉迟在同一边手上的问题,临床上我觉得是有的,但是我觉得这个数和迟并不是以至数来定义,而是以脉势来定,有时候寸或关的脉势汹涌澎湃,但是尺部的脉却是非常缓和的,感觉上是一紧一 ...
        迟数肯定是以至数来定,不是以势来定的。脉势指的是滑、涩、洪、弱等。

           天以六六治节.地以九九治会.天之六节;水-----水.
        左手为阳.生生不息.从下向上.如地气上.易云;一阳来复=三阳开泰=六阳无阴
        右手为阴.降而不已.从上向下.如天气下.先是土[脾]而后生金[肺]而后生水[肾]

        附件

        t0401.gif(6.07 KB)

        2006-9-15 11:20

          

        引用:
        我的诊脉水平很差,单靠诊脉摸不出脏腑病位来,因而都是四诊合参,诊脉多为八纲辩证服务。本人认为郑钦安说的脉象重在分阴阳虚实,这个说法简洁而实用。
        我同意这个,我也是这样实践着.学中医至今一直认为要四诊合参,不可片面夸大任何一诊.

        今天各路高手一味的讨论脉象,有钻牛角尖之嫌.

        中医的精华在于四诊合参(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我同意这个,我也是这样实践着.学中医至今一直认为要四诊合参,不可片面夸大任何一诊.

        今天各路高手一味的讨论脉象,有钻牛角尖之嫌.


        四诊合参.每一诊都要到位.望而知阳.切而知阴.我们不是钻牛角.任何事必须弄清了.一知半解不如不学.

           四诊合参辩证论治当然大家都是认同的,这个话题也不算钻牛角尖,因为寸关尺对应脏腑的观点,从古至今很多书上都记载,但是实际上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一个道理来,而且个人意见认为这个对应根本就不存在,不象针灸,看不到经络,但是却能够很好被人运用。如果没有讨论清楚,倒是会让很多人去钻这个“寸关尺对应脏腑”牛角尖(就好像德修说他老师不与众同的脉诊一样),而且这个比起五行来,更容易让人机械套用。既然中医有精华,有糟粕,就要积极的吸取精华,也要积极的丢弃糟粕,总不能对糟粕视而不见吧。
               我也是想弄清楚到底有多少人在临床中,真正的利用了这个“寸关尺对应脏腑”的观点,估计很多人也想弄清楚,除非你已经有所定见,如果这样的人,又有何妨说说自己的看法呢。
               德修所说的如神的脉诊方法,与正常的脉诊方法,只有一个绝对位置的不同,但是寸关尺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既然尺部可以变成寸部,那么就是说正常诊脉方法反应肾的部位变成了反映心的部位。这个怎么可能呢?同一个部位反映了两个脏腑,这本身就和一一对应的关系自相矛盾(当然是假设德修所述是事实的情况下),除非德修否认正常的诊脉方法。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所谓寸的脉象并非只是只从寸上感觉,而是从寸和关尺做比较得出的,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表述。

          

        引用:
        天以六六治节.地以九九治会.天之六节;水-----水.
        左手为阳.生生不息.从下向上.如地气上.易云;一阳来复=三阳开泰=六阳无阴
        右手为阴.降而不已.从上向下.如天气下.先是土[脾]而后生金[肺]而后生水[肾]
        古文我不是很好,不过大致的意思我想还算理解。无非左手阳右手阴,左手心肝肾(我补上的,上文看不出),右手脾肺肾。但,这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为什么要在桡骨头茎处获取脉象呢?这个问题当然有现成的答案,我也知道,无非是这里是肺手太阴所过,还有就是这里对于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的条件下获取脉象更方便。对于前一种回答“肺手太阴所过”我就觉得很奇怪,肺手太阴长了,行于表本来应该摸得到的地方多了,为啥偏要在这个地方取脉像,我看就是这里有动脉在跳而已。说白了,就是“肺手太阴所过”根本就乱盖的道理。否则被“肺手太阴所过”的地方多了,又为啥其他被“肺手太阴所过”的地方没有经气在跳呢?就是说,按照我的理解,在桡骨头茎处获取脉象是因为此处有动脉(当然有道理的爱友可以反驳),从这里向尺处延伸,还可以摸到一段动脉。如果按照上文的观点,我为啥不能向上一点儿的地方获取脉象呢,就好像德修老师一样。这样的话,就造成了多个寸关尺的问题,又要怎么和脏腑对应。

           脉是全息的.任何部位都可分三关的.还记的啸傲江湖里的平一指吗.一指即可定三关.

           平一指我记得,似乎结局不是很好。小说中的人物总是被夸大,现实中怎么会有此等人物。照色即空斑竹的说法,那么德修老师的脉诊方法(下用A代)和正常的脉诊方法(下用B代)可以同时成立,那如果B摸到的尺就是A摸到的寸脉,我想同一个中医生的同一只手的同一个手指对同一个部位(比如B摸到的尺)的感觉应该是相同的吧,是数就数,是迟就迟,是浮就浮,是缓就缓,那就假设沉吧,那到底要用来解释肺(心)呢,还是用来解释肾?倒想听听斑竹的解释。

           是相对而言的.现在是左.你动一下地方.就会变成右的.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

           呵呵,你的禅趣我不能理解。不过我知道,不管我动不动,我还是我,我的左手不会变成右手,我的心肝脾肺肾不会变成手脚头颈腰。不知道斑竹能不能从正面给予指教。

           我的本意,只是想請諸師有習得此脈者多指點一下,沒想到幾日未見此帖,竟成一爭論話題。
        我再三追問老師,此脈法為何名?為何如此診法?\r
        老師原話言:我們都是峨嵋山老道的徒弟。
        可見此或為道家脈法之一種,且另吾鄉又有一李師也如此診法,也八+一歲了。
        老師又傳脈歌如下:
        老怕洪大少怕弱 注: 指臥床者而言。
        十三十四見閆羅 注: 十三+四為脈至數而言

        在遲數分寒熱而言
        今日也有一例外:
        一患診脈斷為火症,用三黃湯加減,但脈不數。吾不解,問于師。
        師言:此脈触之頂手有力,不數,是因其年齡已大。不為奇。
        由此可見脈象也非死搬硬套。待續

           是老怕帝旺.少怕衰.中年最怕死绝苔胎.

           对于白山所说的“楼主所谓脉为连续而非节段性的说法,白山认为是不正确的”,我想应该是我没有表述清楚。昨天我仔细看了银杏的帖子,我本来想说的是他过于主观(我想是他的想象,如果是我错了,那么也请原谅,我只是说说自己的观点),好像他想着这经气走到哪里就走到哪里,经脉难道不是一直在运行的吗?白山说的疏密波自然是没有错,不过应该不是十二经脉里面只有一小段吧。既然银杏扎针以后有感觉,为什么让人看起来是十二经脉唯一的一小段经气走到牙上就牙酸呢,...,仔细看很多地方有这样的表述。难道不是一直牙齿都酸吗?我对针灸也有兴趣,自己也尝试着扎自己(也就合谷和足三里,因为记得我堂哥大学时候放假回家就是练习这两次居多,扎错了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可能我的定位不是很准确,不过以我的感觉,扎上去以后如果有酸的感觉,那么或者留针或者捻动或者提插,只要不是针刺有问题,某处的感觉基本上是一直存在的,而不是所谓经气来了才有感觉(记得也有书上说过得气与否的根据是施针刺者的感觉,而不是被刺的人感觉,不过我的水平不高,目前也就只能如此)。难道银杏真的能够感觉到体内各个部位,四肢各个部位的感觉。反正,我是对此表示怀疑的。看到一个网友回帖说“董洪志?”,事实上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前面的帖子我也说过,如果银杏所述是真实的,那么我想他肯定是会成为一名针灸大家的。当然,我是从来没有见过从古至今,现实中或者书上记载了,哪个针灸大家能够这么“”“真切”””感受到经络的运行的。
        以上是引文,见12楼。

        楼上所说,实际上涉及中医理論中一个重大的问题,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脉的本质。
        考之于内经,可以知道,内经中原始的观点是认为脉管是用来运行气血的,其本上脉就等同于现在所说的血管。
        但后釆,随着哲学对医学的浸透和指导,中医的脉学观点,当然,更核心的是五脏的观点,由实体转向了系统,从而渐渐脉与血管分幵了,脉成为高于血管的抽象而具体的东西,脉及输穴有其形体的基础,但更是功能的体现,超越了作为实体的血管及其周围结构本质,而是对人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做为人体的系统中整体的一个局部去看待了,模糊抽象,却有其更高层次上的具的,这种具体来源于祖先的临床实践的长期积累与总结。
        所以至今,我们找不到所谓经络的具体结构,朝鲜一度宣称的什麽管也消声匿际了。
        所以,我们學習中医,理解中医,必然由具体走向抽象,从抽象中再把握具体,也就是,让系统论的观点指导我们的学习与褥践,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中医师。

           恩,同意你的观点,“由具体走向抽象,从抽象中再把握具体”,其实每一门学科都是如此。

           藏医诊脉是以碗后高骨定寸,一指各半候两个脏腑。
        我还认识一个民间医,三关候的脏腑也完全不同。
              以上均我亲见、亲问而得之。

           道门内流传的太素脉法,以高骨为真正的寸口脉所在,只用左手诊脉,我也就知道这么多,楼主赶紧学,现在会的人不多了!

           以我所学,脉象多以整体势至定,以三部定的较少,如肝脾不和肝郁乘脾之脉,必左关脉强而右关脉弱,若出现此脉,以肝郁乘脾之症问之,多应。或者吾见识少,尚未见反例。

        李时珍《濒湖脉诀》有男子寸脉略强于尺脉,女子尺脉略强于寸脉为顺,反之为逆的说法。

        吾曾见一老伤寒教授查一病人,患者年龄65,低烧并黄疸三月,食入即吐,病因不明,其人衰弱,其脉数而散大无根,然此教授探其趺阳脉,尚有根而神不失,并言其腕关脉虽散大无根,然半沉半浮,病在少阳,遂以少阳证辨治,四日后患者热退,舌苔由光滑如镜面且干无津液变为舌周围长出少量白苔,可少量进食。

        可见脉象之说,非仅有腕关寸关尺三部一系,三部九候、六经辩证皆可用之,若仅拘于腕关脉脏腑对应,岂非舍本逐末?何况尚有脉证不合之病,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皆需细细分辨。

         

        本文摘自:http://www.iiyi.com/bbs/viewthread.php?tid=1057719&extra=page%3D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