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域男外套大全:朗读与朗诵练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41:53


朗读与朗诵练习

  一、朗读与朗诵的意义

  朗读与朗诵,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一种语言再创造活动。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以书面语言为表达内容,都要求必须深入理解作品;都是以口头语言为表达手段;都要求字音正确、语句流利、语调语气和谐,充分表情达意。

    朗读与朗诵,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宣传教育的重要工具,是普通话训练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交往中,是一种比较常用而重要的口语表达形式。

    朗读与朗诵的区别:

    1.选材种类不同。朗读的选材十分广泛。诗歌、散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各种文章、书信等都可以读;朗诵在选材上只限于文学作品,而且只有辞美、意美、脍炙人口的文学精品,才适合朗诵。

    2.应用范围不同。朗读是一种教学宣传形式,主要用于课堂学习和电台、电视台播音;朗诵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多在舞台上、在文娱活动中使用。

    3.表现形式不同。朗读的口语形式平实、自然,可以依照作品边看边读,目的在于准确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朗诵的口语形式生动、优美,必须脱稿成诵,目的在于艺术表演,使听众受到思想感情熏陶和语言美的享受。朗诵要求语音动听悦耳,态势动作和谐优美,为了增强表演效果,往往还需要化妆、配乐,使用舞台灯光、背景等手段。

    由于朗读与朗诵口语表达基本功的要求大体相同,本教材暂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训练。

  二、朗读与朗诵的基本要求

  (一)深入理解整体构思

  朗读和朗诵前,必须认真研读作品,深入体察作者的意图,正确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明确作品的社会意义。作品的主题是通过段落层次来体现的,因此还必须明确作者的思路,理解作品的结构和层次安排,全面理解和驾驭作品。在分析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还需要从语音表达角度对语调语气处理和节奏变化等,进行总体设计。这是朗读与朗诵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示例]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评析]

  这首诗共分四小节,诗人通过暗喻、衬托等手法,把抽象的“乡愁,表现得生动具体、耐人寻味,集中表达了台湾人民渴望亲人团聚的强烈心愿。根据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朗读目的,可确定全诗基调为沉郁舒缓,语气多抑少扬,深长隽永。全诗选用了四个喻体:“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交织着时空事态的运动,内涵丰富细腻。从整体看,前三个诗节是对后一节的映衬,朗读时要注意语调变化。读到后一节,声音应略提高,并加重音强,放慢语速,以突出主题。

 (二)字正腔圆气足声亮

朗读和朗诵必须做到:语音规范标准,字正腔圆。

字正腔圆,指声母准确,韵母完整,字音清晰圆润、悦耳动听。朗读时,要做到不掉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中断,自然流畅,干净利落。朗诵时,还应做到声音明亮,气力充沛,富有弹性,以气托声,以声传情。只有字正腔圆,气足声亮,朗诵时,才能做到高低自如,强弱得体,激昂如大江东去,委婉如涓涓流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语调自然  夸而有度

朗读和朗诵的语调都应既朴实自然而又鲜明生动,不可拿腔捏调,改变自然的音色。但朗读和朗诵在语调的运用上又各有不同。

朗读的语调应自然平实,节奏平稳,语速适度,既有内在感情色彩的丰富变化,又保持声音形式的质朴无华。

朗诵作为一种表演形式,要用优美的嗓音、生动的语气、丰富  的感情、独特的感受和优雅自如的态势,牢牢地吸引和打动听众,  产生撼人心魄的力量。这就要求朗诵者必须掌握一定的声音技巧,  运用语调的跌宕起伏、强弱疾徐,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是,语调的艺术夸张又必须适度。这个“度”,便是内心感受的程度。

如果情感的体验没有达到一定的真切度,而一味追求声情的起落强弱,那只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

 [训练]

朗读《桂林山水》选段,体会语调表情达意作用。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这段文字描写桂林漓江水之美。应认真阅读分析,深切体会漓江水的“静、清、绿”,用情意真切、起伏适度的语气语调,力求把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画面。

 [训练]

朗诵《雪花》选段,体验语调跌宕起伏变化。

 “你来了,袅袅娜娜,悄然无声,仿佛是九天仙子降落凡尘。你玉骨冰肌,晶莹圣洁,莫不是美的精灵?

你姿态潇洒,胸襟博大,把万物包容。需要荡涤的,就去荡涤,需要滋润的,就去滋润……哦,你原是善的化身!

你没有一丝伪饰,没有半点欺蒙,你表里如一,通体透明。

这就是你最可贵的品质——洒满人间的真诚。

雪花,我赞美你,你是真善美的化身。”

这首散文诗采用拟人、象征等手法,以美、善、真为抒情层次,热情歌颂了雪花真善美的品质,表达了对人间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试声情并茂地朗诵这首散文诗,注意语调的跌宕起伏变化。

 (四)态势得体上下交流

在朗读和朗诵过程中,态势是不可缺少的辅助表意手段。但朗读的态势幅度较小,一般表现为眼神和面部表情的恰当运用。朗诵的态势则显得特别重要。得体、优雅、灵活、自然的态势是朗诵成功的必要条件。

朗诵者上台后,要全身心投入“角色”,情感要到位。切忌目光不定,眼中无神。恰当地运用眼神,可以有效地传达思想感情的细微变化,给人以强烈的感染。朗诵者眼前要有具体的“视象”,要有如临其境、如见其状、如闻其声的真实感。只有这样,眼中才能放出神采来。朗读作品时,同样要有“视象”,要充分调动感情和生活体验,用眼神和表情细腻生动地表现作品内容。朗诵过程中,需要动作配合时,要明确地把动作做出来。出势要手随音行,话到手到;停势要稳,不可乱晃;收势宜慢,灵活自如。

态势应是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必须与感情的抒发自然吻合。

朗诵的态势动作一要少而精,二要生活化。要自然、大方、得体、潇洒。

 (训练)

朗诵《回延安》诗句,体验态势表情达意的作用。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单手抚胸。)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顺势前伸。)

    手抓黄土我不放,(双手深情地捧握。)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双手向胸。)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由胸前展。)

    双手搂定宝塔山。(双手前伸,眼中要有视象。)

    (贺敬之《回延安》)

    贺敬之《回延安》,写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无限怀恋和向往,情挚意笃,感人至深。试朗诵以上诗句,并伴以适当的手势,体会诗句的感情。

  三、朗读与朗诵的技巧

  朗读、朗诵的技巧主要有:停连、重读、抑扬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标点符号:

 !停顿号,表示语句中停顿。

  1l  |表示语音稍长的停顿。

    ·  重音号,标在一句话中重读词语下面。

   ˆ 连续号,只用于有标点处,表示缩短停顿时间,或急连或缓连,可视内容需要定。

    挫号,用于句中,表短促停顿。

    高升号,表示句调上扬。

      低降号,表示句调下抑。

    平直号,表示句调平稳。

    曲折号,表示句调有波折。

    M表示慢速。

    Z一表示中速。

    K一表示快速。

    朗诵的技巧性更强,要求更高,可根据表达自行设计标记符号。

  (一)停连和语速

  停连,包括停顿和连接,是指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停连,既是生理的需要,心理的需要,也是语法、逻辑划分的需要。   

在朗诵过程中,何处停,何处连,都要紧紧围绕一个目的,即表情达意。生理上的停顿(换气)必须服从感情表达的需要,为了感情的抒发,也常常要冲破语法停顿的约束。   

 [示例]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ˆ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ˆ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地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ˆ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战斗生活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高尔基《海燕》)

语速,指说话时吐字的快慢。语速与停连关系密切:停顿多,语速就慢;连续多,语速就快。朗诵最忌过快、过慢或速度均衡,要根

据作品基调安排疾徐变化。一般讲,表现欢快、激动、紧张的感情,语速较快,声音连续也多;表现悲痛、抑郁、抒情的,语速宜慢,声音停顿也就多些。

①车队|像一条河,

    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

                      (李瑛《一月的哀思》)

②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桂林山水》)

③……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起来。   

例①抒发悼念周总理之情,语速应低沉缓慢,给人以沉痛感。

例②描绘桂林山水的秀美,抒情色彩浓郁,语调应舒缓延宕,充满喜悦。例③描写一派嘈杂声,语速宜快,声音连续较多。

 [训练]

1.根据划出的标记,朗诵下文,体会声音的停连和语速的快慢。

 “炸裂呀,我的身体! 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有形,一切的污秽,炸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屈原》)

 [提示]

这是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的一段独白。它表达了屈原对黑暗与罪恶的愤怒诅咒和誓死消灭黑暗与罪恶势力的坚强决心。朗诵时,要认真感受,投入角色,用语音塑造屈原的感人形象。  

 2.请给下面的短文划出停连符号,并反复朗读和朗诵。

麻雀

[]屠格涅夫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立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 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地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二)重音和强调

重音,是指朗诵和朗读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要着意强调的词或词组的读音。话是一句一句说的,每句话总含有明显的和潜在的目的,而这个目的又总是集中体现在个别重点词语上。

    [示例]

 

 

浪花

    

如果没有

礁石的阻拦

我怎能开得

这般地美丽

 

所以

每当我完成了

一次撞击

只有欢笑

没有叹息.

 

只要我活在海上

   就不会把礁石忘记

                                   (余守春《浪花》)

    [提示]

  这首借浪花与礁石的关系来表现前进和阻力的辩证关系的诗,显示了强者的襟怀。诗中加重音号的词语反映了诗意的重点,应当用重音突出。

重音,不可简单理解为加重音强,表现重音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1.重捶,或重读。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

    2.拉长音节。如:“让我们从地球出发,飞向太阳……”(艾青《光的赞歌》)

    3.轻拖,或轻读。如:“漓江的水真静啊……”(《桂林山水》)

    4.声轻气多,嘘声。如:“像生前,从不愿惊动我们,轻轻地从我们身边走去……”(李瑛《一月的哀思》)

重音的处理,应根据表达需要确定。

强调,是指用重音的方法来暗示言外之意,它特指在具体情境中表达话语的“潜台词”。

    [示例]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飞得很高,很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仅从字面看,这段话是快慰高兴的,但从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看,这段话却含有悲剧性的潜台词:在那个不平等的社会里,像这样穷苦人家的孩子,只能到那所谓的“天堂”里,才能寻找到温馨和快乐。

朗读和朗诵带有反语、隐喻、象征、衬托等表现手法的作品,特别要注意强调语句的目的和效果,不能让人产生误解。

 [训练]  

1.按标出的重音朗读下列段落。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桂林山水》)

2.用恰当的方法处理诗句中的重音,并反复朗诵。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音:

 “呵,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会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

    (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3.朗读下面的段落,揣摩加重音号语句的语调和语气。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又,蹒跚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三)语气和抑扬

语气,是指一句话中能够表达说话人感情和态度的音调。

人们的思想感情是丰富细腻的,因而语气是多姿多彩的:喜则气满声扬,悲则气沉声抑,怒则气足声粗,憎则气旺声硬,爱则气柔声轻,冷则气少声淡,惊则气提声颤,静则气舒声缓,强则气壮声宏,弱则气虚声微,等等。

朗诵和朗读时,传达各种语气的主要方式是句调的抑扬变化。

句子的语气有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1.高升调(  )一种由低而高的调子。多用于疑问句,或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等语气。

①“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茅盾《白杨礼赞》)

②“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就义诗》)

2.低降调( )一种由高而低的调子。多用于感叹句和一部分祈使句,表示坚决、肯定的语气。

①“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陈然《我的“自白”书》)

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3.曲折调(一种先降后升或先升后降曲折变化的调子。多用于讽刺、含蓄或表惊讶、厌恶、迟疑等语气。

①“——这些海鸭呀,享受不了战斗生活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高尔基《海燕》)

②“‘二老怪’,不用发呆,你的老规程如今没人买!”(阮章竞《漳河水》)

4.平直调(  )一种平稳无明显曲折的调子。多用于陈述句,用来说明意见,叙述事实。平直调并非绝对平直,末尾音常有些下降。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训练]

1.请参照文中的标记朗诵下列诗段,注意语气的抑扬变化。

风流哟,风流,什么是风流?

我心中的情丝像三春的绿柳!、

 

风流哟,风流,谁不爱风流?

我思索的果实像仲秋的石榴。

 

我是一个人,有血,有肉,   

我有一颗心,会喜,会愁。

我要人的尊严,要心的美好,

不愿像丑类一般鼠窃狗偷。

我爱松的高洁,爱兰的清幽,一

决不学苍蝇一样追腥逐臭。

我年轻,旺盛的精力像风在吼,

我热情,澎湃的生命似水在流。

    (纪宇《风流歌》)

2.读下面的演讲辞,注意把握语调和语气。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站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杀死了

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先生的光荣!

 (闻一多《最后一次的讲演》)

 [综合训练]

按朗读与朗诵的基本要求,依据下列诗文进行强化训练。

 

沁园春·雪

毛泽东

 [提示]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全诗通过咏雪,热情歌颂祖国的大好山河,评论封建社会的历史人物,表达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指出今日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才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是真正的“风流人物”。全诗构思巧妙,气势磅礴,表现了毛泽东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广阔的革命胸襟。因此,在朗诵时,要感情充沛,声音高亢洪亮。还应注意划分语节,把握节奏。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上阕写景。前三句颇有气势,在朗诵前,先应酝酿好感情。朗诵时要划分语节,把握节奏。“望”字统领下面几句,之后稍有停顿。“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要注意语速稍慢,之后停顿。后三句为想象,意境优美,给人以鼓舞和信心,在朗诵时要情绪饱满,充满喜悦和憧憬。上阕语调多上扬。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  )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X)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h6n),

    只识弯弓射大雕(  )。

    俱往矣,

    数(  )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下阕转入对历史的回顾和评论,语气语调发生转变,略带低沉,语调多下抑。“惜”字领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评论,贯穿到“只识

弯弓射大雕。”朗诵时应略带惋惜之情。后三句结束对历史的评述,转入赞扬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是全词的高潮和主旨所在。朗诵时

应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和信心。“俱…‘风流人物”“今朝”都应重读并充满豪情。

    黄河颂

    光未然

    [提示]

    《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组诗中的一首。它分为朗诵词和歌

词两部分。朗诵词概括地介绍全诗的主要内容。歌词通过比喻、象

征的手法,高度概括地描写黄河的雄伟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中华民

族的英雄气概。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象征着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且崇高!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朗诵词概括了全诗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引起大家的注意。声音应浑厚有力,语调平稳,音量稍低。“啊”的发音要适当拖长。但不宜过高。“黄河……‘伟大”“崇高”等应用重音加以突出。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q)连环;

从昆仑山下

到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通过描绘黄河的雄伟气势,创造出极其开阔深远的意境,象征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前三行,语速可稍慢。中间四行,朗诵时应紧凑。后三行,语速同开头,但要注意划分语节。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此节歌颂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历史功绩。“啊!黄河”一句应用赞扬的语气,充满激情引起下文。第二个“啊!黄河”主要是为了表现中华民族不容侵犯、勇敢坚强的斗争精神,因此,应用坚定有力的语气,并贯穿下文。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b)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此节继续赞扬黄河并热情讴歌英勇抗日的中国人民。“啊!黄河”应用热烈赞美和坚定的语气,以体现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信念。结束句语气强烈,重复的一句应更加坚定、沉稳、有力。

    微    笑

    杨军伟

    [提示]

    这首诗通过礼赞“微笑”,热情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和文明。朗诵时节奏应舒缓稍快,多扬少抑。语调应自然流畅,感情真挚深切。

微(w)笑是心灵上无声的问好,

微笑是淡雅友爱的花苞。

它是像蓝天一样宁(ning)静的小诗,

它是试探生的信任和礼貌。

不要只在上级面前才把微笑慷慨馈(kui)赠,

不要见到关系户才咧()开嘴角,

不要为了谋求私利去廉价拍卖,

不要因为迷惘和失望把它扔进冰窖()。

在繁忙的柜台,在拥挤的车厢,

在摩肩接踵(zh6ng)的人行道,

越是火星容易燃爆的地方,

越是需要有微笑。

前四行讲什么是微笑,也是对微笑的赞美,语气要肯定深切,音调不宜太高。接着讲不应该怎样对待微笑,四个“不要”应用否定语气,重音放在“上级”、“关系户”、“谋求私利”、“迷惘”、“失望”上,用批判和规劝的口气。最后四行讲应该在什么地方微笑,要语气肯定,感情热烈,语音加重,语速加快,以突出微笑的重要作用。

我们的事业展开了金色的翅(chi)膀,

喜悦溢出了嘴角(jia0),漫上了眉梢(shao)。

微笑应该成为我们经常的面容,

微笑应成为我们共同相处的一个信条。

朋友,微笑吧!微笑是沉静的美;

同志,微笑吧!微笑是文明的桥。

让全世界都投来惊喜和羡慕,

在中国,充满了微笑。

前四行讲为什么要微笑以及怎样对待微笑,后四行讲微笑的价值并号召大家微笑。这是全诗的重点和思想感情发展的高潮,朗诵时,要气势连贯,节奏明显,语调逐渐加强,感情热烈豪迈。最后一句,语气应坚定、有力,能引发联想,使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