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达拉然去奥格瑞玛:劝读哲文十篇:读书使人优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00:14

来源:由  怡爽    摘自 百度文库
劝读哲文十篇:读书使人优美
阅读的意义
这世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是书。因为,书能使人抓住这个世界秘密的核心。
你读什么样的书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什么也不读,那么你的头脑就会萎缩,你的理想将因失去活力而动摇。
书籍和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心中理想世界的坚持,更是对我们思想和心灵的升华与净化,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
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评论过书籍的功能,他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阅读使文字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它比图像更空灵,比记忆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它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让你凌驾于伟人的思考之上。阅读是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人生、社会,很多都源于阅读。
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通过阅读你可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对于一个生命有限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而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即是他的心灵发育史。阅读使人超越动物性,不致沦为活动木偶,行尸走肉。停止阅读就意味着切断了与世界的沟通,与心灵的沟通,人生也就是进入了死循环,可以说,是阅读拯救了我们。
我们无力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却可以通过阅读改变人生的终点。
从读书看性格
易 芜
在美国纽约,有一个名叫“希尔塞心理咨询中心”的研究机构。它的主任霍夫曼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经过多年的研究之后发现,读书与人的性格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正因为如此,可以通过读者业余时间喜爱阅读的图书报刊种类的不同,来了解他们在个性上的一些特点以及在情绪方面的某些变化。
霍夫曼博士归纳出了喜欢阅读下面15类图书报刊的人一般具有的性格特征。
1、如果爱阅读罗曼蒂克一类的小说——你肯定感情较为丰富充实,对直觉深信不疑,感到生活充满七彩阳光。难能可贵的是,在陷于困境或者面临失败时,你能顽强抗争,不会萎靡不振。
2、倘若喜欢看传记体裁的书籍——你必定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人,既有雄心壮志,又脚踏实地。谦虑好问是你最大的特点,在作出某项决定之前会思考再三,从来不轻率冒险从事。
3、要是对小型报纸爱不释手——你的性格显得乐观快活,感情也较为外露。特别爱聊天,并以此作为一大乐事。在一起谈话的几个人当中,你必定是一个“当仁不让”的“中心发言人”。
4、如果很欣赏喜剧性的书籍——忧愁、痛苦和烦恼一定和你无缘,因为你是一个乐天派。笑口常开,青春永驻,具有潇洒的风度和风趣的性格,任何困难或阻力都无法使你为难。
!
5、倘若常读报纸和新闻性刊物——足以说明你关心国内外大事,眼观世界风云变幻,时时处处使自己的言行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愿当一名落伍者。你思维敏捷,对新事物能作出迅速的反应。
6、要是对画报或是大型画册兴趣盎然——你肯定热情好客,爱结朋友,同事、亲戚和好友都愿意到你家里造访。在家里举办的宴会上,你是一位十分称职的主人,能使每一位在座的每一位客人乘兴而来,满意而去。
7、如果喜欢拜读《圣经》——可以断言你为人诚实,手脚勤快,从不偷懒,尊敬智者,尊重知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宽厚待人、严于律己和与人为善是你的重要原则。
8、倘若爱看侦探或破案一类的书籍——动脑筋和解难题必定是你的一大特点,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是束手无策的题目,到了你的手上却能轻而易举地解开。而且对于一些令人望而止步的难题,你却兴趣倍增,以解开它们为乐事。
9、要是对科幻类的图书如获至宝——你一定思维发达、想象丰富、创造性强,总想将自己担负的工作完成得更出色,把自己的一生变得更加美好。
10、如果经常阅读妇女方面的报刊——表面你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女性当中的佼佼者,事业上富有进取性;在工作时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谨慎行事,不愿意因为自己的某种过失或是一时的疏忽而铸造大错,造成终生的遗憾
11、倘若喜欢阅读财政经济一类的书报杂志——可以看出你是一个自尊自重的人,崇拜那些在事业上卓有建树的人物,并以他们为榜样。你希望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力,登上“冠军”的“宝座”。
12、对一些广为流行的时尚杂志格外青睐、喜爱——你很有可能会比较多地关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有时甚至脱离实际地拔高自己,常常下不了台。
13、如果特别喜欢读诗歌——你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对人世间的一切钟爱有加。大自然的蓝天、大海、高山、流水、飞禽和走兽是那样的美好可爱,充满着温馨和朝气,令人心旷神怡。与此同时,你有意识地在诗的熏陶下,进行反思,使心灵得到净化,远离“假恶丑”,追求“真善美”。
14、倘若读历史书籍津津有味——尊重事实,讲究实际和重视效果是你待人处事的原则,你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用在努力工作或者认真做学问上面。你从来不会在那种毫无意义的闲聊场合里露面,也不会和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交往。
15、要是醉心于恐怖故事——你或许对生活感到厌倦而心情压抑,或许在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巨大压力面前无所适从,或许面对屡次的失败而不堪重负。为了摆脱内心的空虚焦虑,你只好用刺激使自己得到解脱,因此对这类书籍颇有好感。然而效果并非想象的那么理想,尽管能暂时使你忘却烦恼和抑郁。
读书使人优美
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地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
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读书的味道
作者:李泽贤
沈括《梦溪笔谈》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在书中放置香草,不仅可以防蠹虫咬蛀,而且还可以给书留下幽幽清香,“书香”一词便由此而来。后来人们据此加以引申,形容读书人有“书香气”,而读书人家或曰“知识分子家庭”,则被称之为“书香门第”。
由这“书香”又想到宋人程颐有语:“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有“书香气”的人,读书时若能品出书的味道来,怕是进入读书的真境界了。
何谓读书之味?窃以为不可仅以一个“香”字而言之。我曾在报刊上发表过一篇《读书与吃饭》的书话,文中说:人生是需要滋养的,吃饭,是对身体进行补养;读书,则是对精神进行补养。读书如吃饭──饭有饭、菜、汤,饭有家常饭、待客饭、筵席饭;饭有西餐、中餐、地方风味小吃……但不管是什么样的饭菜,吃的时候总要品尝一下滋味,五味俱全方能构成美味佳肴。读书亦然。读书之味乃甜酸苦辣是也。
翻阅一本好书,犹如走进一幢新房,打开一扇未知的窗户,展现在面前的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让读书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吸吮着新鲜的空气,张开思想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驰骋翱翔。臻于此境,读书人能没有甜滋滋的意味?
读书的人,有时也难免遭遇意想不到的尴尬。当书中的道理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不能呼应,书中的事与生活中的理发生冲突时,读书人便难免有迷离若失、恍惚不定的感觉,甚至于陷于进退维谷的窘迫,此时就可能有一股酸溜溜的滋味涌上心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用来形容读书人的心境,也是恰当的。一般情形之下,读书人攻城掠地,在知识的海洋中苦苦求索,都要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闷阶段,其时身临遏涩之境,前不见村后不着店,孤苦伶仃,步履维艰,那份愁苦,实难堪受。而且,读书人亦是凡人俗子,哪能没有来自书外的聒噪?若要跨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心里没有一番痛苦煎熬的争斗抉择,恐怕是难临其境的。
有读书人说,读书令人练达性灵,陶冶情趣,使媚俗不再,浮躁不再,使人宁静,高尚依然。但我以为,这般深厚绵长的意蕴,还要靠书中掺和的辣味,或说是火药味,没有一点辣味的文章,读之味同嚼蜡,不如不读。而真正有辣味的书,如同急风暴雨射向垢陋心灵一角,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终令读书人脸红心颤、羞愧难言,并猛然悟得“今是昨非”。尔后,冲破名缰利锁的困扰,灵魂因之而纯静而升华。
读书的味道虽说是酸甜苦辣,但最终给人的感觉却是愉悦快乐。人活在世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毕竟要比没滋没味不知要好多少倍。我常想,如果没有书籍相伴,漫漫一生,多少个无眠的黑夜和无聊的白日将会是怎样的难熬,而这样的人生是多么无趣和乏味。的的确确,有书相伴,且能从书中品出味道来,得到的点滴收获,都会在心中涌满喜悦,进而由衷欣慰,随即增强读书的志趣,进而坚定与书相守的信念。
林语堂曾经设想过在书房天花板上装一佛教的油灯笼,书房中要有油烟味和发霉的书味,以及无以名状的其他气味才好。看来,林语堂已经将读书味道的造化从书里牵引到了书外,从意境宕延到了环境。读书人若真能化入这般读书境界,读书的味道想必是更加醇酽了。
读书的四种境界
·万宏辉·
读书确实没有止境,然而读书却有境界。我想起了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句话,他阐述了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读书作为生命的需求,作为一种修身养性,陶冶品行情操的方式,作为一项净化、丰富、扩展人生的崇高事业,读书当然有境界,而且有四种境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乃第一境也。读书,要静心而读,守住心灵深处的宁静和纯真,耐住寂寞,甘于孤独,要潜心铸剑,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无旁鹜。柳宗元诗云:“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在明媚的春光里,小桥流水,白云悠悠,在树荫下,就是一本书,一把椅子,一杯清茶,读起来,你感到是那样的清静,那样的优雅;在寒冷的冬夜中,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在书房里,就是一本书,一个人,一盏孤灯,手不释卷,你又觉得是那样的幽静,那样的惬意。这是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乃第二境也。读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书间如梦,一尊还酹明月。书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真可谓时光现在最佳,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阅遍人间春色,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这是一种“书人合一”的读书境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乃第三境也。古今中外多少事,一切都付书本中。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读书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人的心胸就会无限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超然物外的“天人合一”的至高至上的境界。让我们的心灵在读书中升华自由之境。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乃第四境也。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人生有限,学海无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永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读书到最后,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和知识的博大精深,要毕生践履,求精图新,倡导一种不断攀登、永远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终身学习,把读书作为人生的内在需求,融化到血液、基因和灵魂中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读绵绵无绝期。这是一种
“时人合一”的超越空间的至远至臻的境界。
梁实秋 漫谈读书
我们现代人读书真是幸福。古者,"著于竹帛谓之书",竹就是竹简,帛就是缣素。书是稀罕而珍贵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垂于竹帛,便可以不朽。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用韧皮贯联竹筒,翻来翻去以至于韧皮都断了,那时候读书多么吃力!后来有了纸,有了毛笔,书的制作比较方便,但在印刷之术未行以前,书的流传完全是靠抄写。我们看看唐人写经,以及许多古书的抄本,可以知道一本书得来非易。自从有了印刷术,刻板、活字、石印、影印,乃至于显微胶片,读书的方便无以复加。
物以稀为贵。但是书究竟不是普通的货物。书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经验的宝藏,所以尽管如今满坑满谷的都是书,书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价廉未必货色差,畅销未必内容好。书的价值在于其内容的精到。宋太宗每天读《太平御览》等书二卷,漏了一天则以后追补,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这是"开卷有益"一语之由来。《太平御览》采集群书1600余种,分为55门,历代典籍尽萃于是,宋太宗日理万机之暇日览两卷,当然可以说是"开卷有益"。如今我们的书太多了,纵不说粗制滥造,至少是种类繁多,接触的方面甚广。我们读书要有抉择,否则不但无益而且浪费时间。
那么读什么书呢?这就要看各人的兴趣和需要。在学校里,如果能在教师里遇到一两位有学问的,那是最幸运的事,他能适当的指点我们读书的门径。离开学校就只有靠自己了。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有一个原则也许是值得考虑的:作为一个道地的中国人,有些部书是非读不可的。这与行业无关。理工科的、财经界的、文法门的,都需要读一些蔚成中国文化传统的书。经书当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史书也一样的重要。盲目的读经不可以提倡,意义模糊的所谓"国学"亦不能餍现代人之望。一系列的古书是我们应该以现代眼光去了解的。
黄山谷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细味其言,觉得似有道理。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人,确实是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居多。我曾思索,其中因果关系安在?何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想也许是因为读书等于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书立说必定是一时才俊,与古人游不知不觉受其熏染,终乃收改变气质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广,脸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无以名之,名之曰书卷气。同时在谈吐上也自然高远不俗。反过来说,人不读书,则所为何事,大概是陷身于世网尘劳,困厄于名缰利锁,五烧六蔽,苦恼烦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语言有味?
当然,改变气质不一定要靠读书。例如,艺术家就另有一种修为。"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成连言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偕往,至蓬莱山,留伯牙宿,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刺船而去,旬时不返。伯牙延望无人,但闻海水洞崩拆之声,山林冥,群鸟悲号,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曲成,成连刺船迎之而返。伯牙之琴,遂妙天下。"这一段记载,写音乐家之被自然改变气质,虽然神秘,不是不可理解的。禅宗教外别传。根本不立文字,靠了顿悟即能明心见性。这究竟是生有异禀的人之超绝的成就。以我们一般人而言,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是读书。
书,本身就是情趣,可爱。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书,立在架上,放在案头,摆在枕边,无往而不宜。好的版本尤其可喜。我对线装书有一分偏爱。吴稚晖先生曾主张把线装书一律丢在茅厕坑里,这偏激之言令人听了不大舒服。如果一定要丢在茅厕坑里,我丢洋装书,舍不得丢线装书。可惜现在线装书很少见了,就像穿长袍的人一样的稀罕。几十年前我搜求杜诗版本,看到古逸丛书影印宋版蔡孟弼《草堂诗笺》,真是爱玩不忍释手,想见原本之版面大,刻字精,其纸张墨色亦均属上选。在校勘上笺注上此书不见得有多少价值,可是这部书本身确是无上的艺术品。
林语堂 读书的艺术
我把有味或有兴趣认为是一切读书的钥匙。这一来,因而发生的就必然是那兴趣是自己选择的或个人的,正如对于食物的所嗜一样,最卫生的食法,终究是就一个人所嗜爱的东西吃,因为这样吃下去的东西就一定能够消化。读书也正与吃东西一样,甲的甘肥也许便是乙的毒药。在读书上,一个教员不能强迫他的学生爱其所爱,一个父母也不能期望他的子女有他们同样的志趣。如果一个对于他所读的书没有兴趣,那么一切东西都是白费的。正如袁中郎所说:"若不快意,便置之,俟他人,或别有独契者自去读。"
所以,世界上是不会有什么书是绝对必须读的,因为我们的知识的兴趣是像一棵树一样的生长,像一条河一样的流的。只要有相当的树汁,那树木无论如何都会长起来的,只要有泉源的新流,河水是总会流动的。当那水打着一座石壁时,它自会绕之而行的;当那水流到了一所可爱的低谷去时,它自会在那里停留荡漾一下,当那水流到一所深深的山涧时,它便会经常留在那里;当那水流至激湍时,它便会直向前去。这样,一点也没有什么勉强或决定的目的,它一定有一天会流入大海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是人人所必须阅读的,只有在某时某地,某个环境或某个年龄中一个人所必读的书。我颇以为读书,也正像婚姻一样,是也决定于命运或"姻缘"的。甚至有一本书是每个人必读的,如《圣经》也有一定的时期。当一个人的思想与阅历还够不到阅读一部杰作时,那杰作在他的嘴里只有一股坏滋味。孔子说,"五十而可以学易矣",这便是说一个人在45岁时便不应该读《易经》。孔子在《论语》中所说极有醇味的话,以及他的成熟的智慧,一个人在自己年龄未到成熟阶段时就不能体味到的。
读书只读一流书
我有一个看法——读书和吃饭一样,不能偏食,要有一个balanced diet,精神的脾胃才能健康。
首先,是不是要读读宗教、神学?我觉得一定要。读神学著作我们才能理解超越人性的东西,才能获得一种上帝般的眼界,才能达到一种超尘脱俗的境界。我时不时会翻出《大藏经》来没有目的地读,还有《圣经》《古兰经》及其他宗教、神学理论著作。读完神学,我觉得我理解了宇宙的神秘(如果这神秘往往被称之为上帝的话);反观宇宙,我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了人的渺小,这使我不得不变得谦卑。不要把宗教、神学等同为迷信。
第二,一定要读哲学。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寻找人之为人的存在根由的一种诘问。作为一个人,我们不得不问我们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要到哪里去。
第三,不能不读历史。历史对人类到目前为止的所有生活场景进行了最接近真实的描述。人的生命有限,如果想领略人类经历的甜酸苦辣、成功和失败、生命和死亡,就只能去读历史。
第四,心理学要读。像弗洛依德这样的心理学家,他拆解的是人的意识的存在,探寻的是一个人的意识和心灵究竟怎样协调运行的,是如何保持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的。
人是情感的动物。那些穿透情感层面,展示情感宇宙奇景的一定是好诗。所以为了情感成长的丰富,一定要读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是接近上帝的,一种是诗,一种是音乐。所以我读诗,读诗话,读乐话,“读”音乐。
文学不可不读。作家通过语言向人的想象力挑战,这是文学的基本功能。比如村上春树,他的题材和写法奇诡诱人,有人把他视为通俗作家中的摇滚乐手,但我认为他一点都不缺乏深刻性——实际上他是在试图捕捉现代文明里飘浮的现代人的存在本质和表征。我喜欢的作家有卡尔维诺,君特·格拉斯,雷蒙·卡佛,博尔赫斯,米兰·昆德拉,接下来就算得上村上春树了。我有村上的日文原版,英译本,台湾赖明珠译本和国内的林少华译本。我是村上春树迷。为读懂村上,我发誓开始学习日文这东西。
科学领域的一流读物也要读。我坚信在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方面存在着某种意义上平行发展的东西。
人的日常阅读应该融合以上种种,要学会做出一盘有利于精神和心灵健康的“沙拉”。我称这种读书为饮食平衡法读书。这样人的生存才能不偏颇,精神的林木才不会因营养匮乏而枯萎或畸形。当然这是“读书人”的读书,专家学者另当别论。从终极目的上说,读书是建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心灵的世界的过程。人读书越多,越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困扰,越不会被寂寞孤独这样可怖的东西所折服,因为书籍逐渐在人的心灵里建造了一个完全独立于外界的力量的王国,这个王国是被心灵完全拥有的,在这个世界里栖居着令人神往的古今中外丰富而伟大的灵魂。当一个人的心灵完全拥有这样一个王国的时候,他灵魂的承受能力会有多么坚强!因为他完全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力来支撑他的生命。所以我常说:I
read, therefore I am! 我读,故我在!
阅读——一个人的信仰
一个人,因为信仰而幸福;一个人,有阅读作信仰,更是他的幸福!
因为阅读,我们知道在道路的尽头,不管遭遇怎样的黑暗与不幸,他总在等待着我们。就像一个看似严厉、冷酷的父亲,在孩子疲惫无力的时候,总是张开了双臂的温柔,等待他的孩子归来,然后用无言与沉默洗去孩子的疑虑、痛苦、挫折、孤独,再赋予他永恒的光明。
阅读,是因为开始怀疑,开始彷徨。我们一直在苦苦的跋涉中找寻自己所要的答案。可是,生存是无情的,现实是残酷的,所要走的路在哪里?很多时候,自己真的不知道。尘烟四起的荒漠,可有精神的路标?谁陪我们从容地走在永恒的黑暗?
阅读,是为了找寻生存的答案,为了抵抗身边泛黄的流俗。选择阅读,就是选择孤独;选择阅读,就是选择怪异;选择阅读,就是选择边缘。我们想走的路,不只有分数,不只有公式,不只有文凭。那里有爱,有梦,有理想,有追寻。
阅读,给了我每天一张洁白的纸。希望这张纸上有外在世界的精彩痕迹,更有内在的真正的自我唤醒。唤醒灵魂,灵魂才是真正的存在。有了灵魂,我们的每一天才可能有意义。有了意义,才开始有真正的信仰。
阅读,一个人的信仰,孤独的信仰。走在平凡的日子里,它正在洗刷尘起的风暴,然后又给我宁静、希望和安慰。只有他在一遍遍地给我期许,对于一个纤弱得随时可以消失的生命,信仰变得如此地珍贵。
尽管仍然没有确定的方向,尽管仍然找不到终极的意义。但是,我却能在无边的黑夜里静静地坐下来,静静地读一本书了。阅读让我听到了自己深处的声音,大海一样的声音。尽管它很微弱,但是依然能够穿透心灵的厚壁。
我知道,它也许会消失,但是对于聆听过的人,有过哪怕片刻的安宁和顿悟,就已经足够足够。
阅读让我步履沉沉,岁月不再轻飘飘地吹散在风里。我只想做一个纯粹的自己,哪怕从此与所有斑斓的色彩挥手别离。
假如没有读书
作者: 郑俊甫
这是某电视台举办的一档谈话节目。嘉宾一共4位,都是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他们来自这个城市的各行各业,引领着各自领域的潮流和风骚。他们有房,有车,事业有成,是无数男人眼里的标杆和努力的榜样。
但他们又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无一例外地生长在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从小家境贫寒,衣食无着,完全依靠父母节衣缩食,供养着读书、上学,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了今天的成就。
谈话就是围绕着“读书和命运”这个话题展开的。4个男人的故事虽然各有千秋,却也没有多少出人意料的新意。节目在平静和缓的氛围里接近了尾声。
接下来,照例要有台下的观众来提问。第一个获得机会的是位记者,他问了一个记者们都喜欢问的问题:“假如父母没有送你读书,你觉得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第1个男人说:“假如父母没有送我读书,那我现在肯定不会坐在这里。前不久,我回了趟老家,发现村子里跟我一起长大却没有机会读书的男人,大都在家里守着几亩薄田。山里缺水,每天驮水吃饭,引水浇地,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第2个男人说:“假如父母没有送我读书,你们说不定就会在城市里随便的一个建筑工地上见到我。念高中的时候,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家里拿不出学费,背上背包出去打工了。说真的,当时,我也偷偷打好了背包,要不是母亲求亲靠友借来的钱,我也不会走到今天。”
第3个男人说:“我们那个村子现在是全乡有名的养鸡专业村,很多没有机会读书的男人,都在家里养鸡。假如父母没有送我读书,说不定大家餐桌上的烧鸡炖鸡叫花鸡,都是我养的呢。”
台下响起了一片笑声。气氛轻松活泼,一切都朝着节目预定的方向发展着。
最后,观众的目光落到了第4个男人身上。大家都觉得,在那样的场合,他也一定会照着这个思路说下去的。
没想到,第4个男人沉默了一会儿,却忽然用一种沉重得有些压抑的语气开了口,就像是迈进了某种痛苦的回忆。他说:“我念高中的时候,家乡正值旱灾,庄稼几乎颗粒无收。这对靠田糊口的村里人,无疑是个灾难,那时候,村里一共有3个人在县城读书,其他两个人都因交不起学费退了学。我也想退,父亲不让,父亲甚至为这件事打了我一巴掌。”
“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筹的钱,供我读完了高中,又让我念了大学。临毕业的那年,本想着可以挣钱养家了,没想到父母却双双病倒。他们的病都是能够治好的,要是放在今天的话。”
可是那时候,家里一贫如洗,能卖的东西都卖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为了省钱,父母都不肯住院,甚至连药也舍不得吃,就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相继离世。
“现在,每到夜深人静,我就止不住想,假如父母没有送我读书,我也就不会离开他们。就可以守在他们身边,为他们分担生活的重负,挣钱、养家、尽孝,他们也就不会这么早地死去。‘子欲养而亲不待’,一想起这句话,我就觉得,自己真是不孝啊……”
演播厅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就连一向口吐莲花、应对自如的主持人,也像是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片刻后,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潮水般的掌声里,不少观众都悄悄抹起了眼泪。
人一生要读的60本书 (经典读书计划)
摘要:生活里没有书,就好像没有阳光。在此贴上自己最喜欢的读书计划,提醒自己趁有时间多读点书。试想如果此生错过了这些传世经典,那岂不是一旷世遗憾,可不想以后空悲切啊。
60本书涵盖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社会学、成功学、文学、美学等各个领域,每部作品都是本领域的集大成者,许多都是举世公认的学习其领域的最佳读本,同时在选择书目时注重其内在联系,使得60本书组合构成一份理想的一生读书计划。实施此计划,能使一个人有效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人文素质,为走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60本书目录
1、西方寓言的始祖
《伊索寓言》        伊索
2、中国先秦时期的百科全书
《诗经》          孔子3、兵家韬略之首
《孙子兵法》        孔武
4、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论语》          孔子及其弟子
5、中国道家学说的开山之作
《老子》          老子
6、对人类影响最大最深的基督教经典
《圣经》          希伯来人
7、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          司马迁
8、历史与文学的完美体现
《资治通鉴》        司马光等
9、从地狱到天堂的旅程
《神曲》          但丁
10、穿越时空的爱情经典
《西厢记》         王实甫   《水浒传》         施耐庵
12、包含处世权谋与人生智慧的杰作
《三国演义》        罗贯中
13、驾驭与统治的教科书
《君主论》         马基雅维里
14、阿拉伯世界的百科全书
《一千零一夜》       阿拉伯人
15、东方世界的《堂吉诃德》
《西游记》         吴承恩
16、成就人生事业的大学问
《菜根谭》         洪应明
17、探索心灵与世界的距离
《蒙田随笔全集》      蒙田
18、世界文学最辉煌的殿堂      19、骑士风尚的飘逝
《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
20、便览古文发展的最佳范本
《古文观止》        吴楚才,吴调侯
21、不会做诗也会吟
《唐诗三百首》       孙洙,徐兰英
22、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
《红楼梦》         曹雪芹,高鹗
23、徜徉在幻想的天空
《格林童话》        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
24、东方宗教的神圣赞歌
《吉檀迦利》         泰戈尔
25、精神在现实与梦境中的徘徊
《变形记》         卡夫卡  《红与黑》         司汤达
27、与《孙子兵法》齐名的一代巨著
《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
28、梦回美好的童年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
29、世界女权运动的图腾柱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30、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昆虫记》         法布尔
31、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茶花女》         小仲马
32、文学大师精雕细琢的艺术品
《包法利夫人》       居斯塔夫·福楼拜
33、瞻望我们最遥远的过去
《物种起源》        达尔文  《悲惨世界》        雨果
35、生命的攀锢与放逐
《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
36、日神和酒神的至深本能
《悲剧的诞生》        尼采
37、谆谆教诲中的睿智与光芒
《曾国潘家书》       曾国藩
38、心理描写的完美巨著
《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
39、人类心灵的旅途
《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
40、民族脊梁的心血与灵魂
《鲁迅全集》         鲁迅
41、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  《尤利西斯》          詹姆斯·乔伊斯
43、清新与华美的交响曲
《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
44、随心轻扬的爱与才华
《志摩的省》         徐志摩
45、一代文学的辉煌体现
《宋词三百首》        朱疆村
46、革新生命意识的文学经典著作
《追忆似水年华》      马塞乐·普鲁斯特
47、哥萨克人的史诗巨著
《静静的顿河》       肖洛霍夫
48、爱与性的挣扎与解放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劳伦斯
49、开户人生的一把钥匙
《卡耐基成功之道全书》   卡耐基
50、《钢铁是怎样炼成》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51、随风而逝的爱情经典
《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52、爱情在现实中的残酷与辉煌
《倾城之恋》         张爱玲
53、人生的徘徊与轮回
《围城》          钱钟
54、改变命运的必修学科
《经济学》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
55、散发青春气息的现代经典
《麦田的守望者》      塞林格
56、光辉的生存法则和人生尊严
《老人与海》        厄纳斯特·海明威
57、再现拉丁美洲社会历史的鸿篇巨制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  《美的历程》         李泽厚
59、人类灵魂的独特诠释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
60、历史的回归与文化的展望
《文化苦旅》        余秋雨

来源:由  怡爽    摘自 网络 
思考成功哲文十篇

谁拉你走向了平庸
《智慧》 作者:马 德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位长跑运动员参加一个五人小组的比赛,赛前教练对他说,据我了解,其它四人的实力并不如你,于是,这名运动员轻松的跑了第一名。后来教练又让他参加了一个十人小组比赛,教练把平时其它人的成绩拿给他看,他发现别人的成绩并不如自己,他又轻松跑了第一名,再后来,这个运动员又参加了二十人小组比赛,教练说,你只要战胜其中的一个人,你就能取得胜利,结果,比赛中他紧跟着教练说的那个运动员,并在最后冲刺时,又取得了第一名。
后来,换了一个地方,赛前,关于其他运动员的情况,教练并没和他沟通过,在五人小组的比赛中,他勉强拿了第一名,后来十人小组的比赛中他滑到了第二名,二十人的比赛中,他仅仅拿了第五名。
而实际的情况是,这次各个组的其他参赛运动员同第一次的水平完全相同。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自己上学的故事来了。
在小学的时候,自己是班里的佼佼者,觉得第一名非自己莫属;升到初中后,人多了,觉得自己能考个前十名就不错了,于是一旦考到前10名,便沾沾自喜。高中以后,定的目标更低,即便考试稍有出入,也会安慰自己道:高手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就这样,我一步步从优秀走向了平庸。
是的,生活中,不会永远有人告诉我们,竞争对手的实力和能力。于是面对着周围越来越多的人,我们开始茫然不知所措,或者妄自菲薄,主动的把自己“安排”到一个较低的位置上。这也许是前进的路上,许多人都要走的一条路。
一个著名的企业家曾经说过,一个优秀的人才,他的自信力恒久不衰。是啊,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缺乏自信,不论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即便自己曾经是一块金子,缺乏自信心,也会让自己安然褪色为一块铁,甚至甘心堕落为一粒沙子,长久的淹没在沙土里,不被外人发现。
我们原本是优秀的。只不过,是我们缺乏自信心,一步一步把我们从优秀的高位上拉下来,一直拉到了平庸的位置上。自甘平庸,是人生的一场灾难,也是人生的悲剧。只是,更多的时候,是我们自己,导演了这场灾难和悲剧。
好走的都是下坡路
作者:张石平
一位农民朋友曾给我讲述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
那天,我拖着沉甸甸的板车疲惫地来到了山脚下。望着前面那一段长长的上坡路,我不禁畏而却步。心想,今天靠自己一个人绝对拉不上去了,肯定得有人帮一把才行正在为难之际,正巧过来了一个热心的路人。他看出了我的窘境,对我说:“没关系,我来帮你。”说着,便利落地卷起袖子,拉开一副推车的架势。于是,我就咬紧牙使劲地拉车。在热心人“加油,加油”的鼓劲声中,我们终于将车拉到了坡顶。当我感谢热心人的鼎力相助时,没想到他却说:“你用不着感谢我。这两天我的腰扭伤了,根本就不能用劲。我只是喊喊‘加油’而已。能将这趟车拉上去,全靠的是你自己。”
农民朋友的故事不禁使我联想到,人生之路不也同样是如此一位名人曾说:“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人生之路并非一马平川,并非无须费劲就能轻松前行。许多时候,正是由于我们放弃了努力,便白白地错失了成功的良机。结果便是半途而废,无功而返。
气质是最耐看的名牌
作者:施以诺
是香奈儿的衣服?皮尔卡丹的裤子?Gucci的背心?Hermes的围巾?还是Fendi的鞋子?提供您一个“不标准的正确答案”。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个老故事:有一次林肯总统面试一位新进的人员,后来他并没有录取那位应征者,幕僚问他原因,岂料他竟然说:“我不喜欢他的长相!”幕僚非常不服,问道:“难道一个人天生长得不好看,也是他的错吗?”林肯回答:“一个人四十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四十岁以后的脸却是自己决定的,一个人要为自己四十岁以后的长相负责任。”我很赞同林肯答的这句话。
它跟古人“相由心生”的论调不谋而合。人,常会花很多的时间和金钱去购买名牌服饰,但却很少人愿意花等量的精力去修身养性。殊不知,“气质”才是最耐看的“名牌”!
一个人若脸上有气质,远比穿上一身名牌更美,更帅,更受人肯定。而想拥有它也很简单!您甚至不必花一毛钱,只需注意自己的脾气,端正自己的品格,净化自己的思想,充实自己的内在……无形之中,您的谈吐、态度、举止……全都会披戴上一股清新而脱俗的气息。
气质,是最好的名牌。
是什么决定了你成为现在的你
作者:献 廷
浇完家里摆放的大盆小盆的花,对着花盆却常常发一些呆想:
你看,同样的土壤、水分、阳光,它们却有的开红花,有的开白花;有的结瓜,有的结豆。它们的籽和根在土里是如何寻觅、辨识并汲取、吸收自己所需要的那些东西,从而促成自己开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
从花儿也不禁想到人。同样的社会环境和生存条件,人们成长发展的结果却各不相同,如果说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遗传基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天赋,那么相同的基因和天赋就必然能有相同的表现和结果吗?事实证明也并不尽然。世上就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即使是同一种植物;同样,世界上的人也人各相殊,即使是孪生子,他们或有非常相似的模样,却无完全相同的面孔,更遑论内心的差异了。
主观条件也好,客观条件也罢,它们只能影响人而不能决定人。只有靠自我塑造和自我创造的能力,才能最后决定你要成为一个何等样的人和能否成为一个何等样的人。
懂得感恩从正确认识自己开始
作者:献 廷
你今天即使已功成名就,心里也必须明白,这并非只靠自己。仅凭你自己,你可能难以甚至永远不能成就为今天的自己。
没有前辈包括父祖们的荫护以及为你做的铺垫,你可能仍沦没于社会下层的某个角落;没有时代、时势运转的推移力,你可能已被某种劫难的巨轮碾压为无名之鬼;没有在人生路途的某些歧途转折点所际遇的援手和指引,你可能到老仍在崎岖和荆棘中跋涉;没有身边爱你之人的支持与抚慰,你可能早已被人生苦难折磨得形销骨立……
当然,没有自己的努力,上面的那些帮助可能都难以起到决定的作用,但必须看到:虽然许多成功者都喜欢说是靠了自己的努力,但放眼望去,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终生努力、矻矻不息者多矣,焉何成功者却如凤毛麟角?
懂得感恩,首先要从正确看待自己开始;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也才能正确地看待他人,看待你的世界。
我是谁
摘自《青年文摘》  编译:邵俊源
我是你永远的伴侣。
我可以是你的最佳助手,也可以成为你最沉重的负担。
我能为你成功,同时也能让你失败。
我完全在你的掌控之中。
很多事情你可以放心地交给我做,因为我既高效又准确。
其实我很容易驾驭——你只需确切告诉我你想怎么做。
几次搞定之后,我就会驾轻就熟。
我是所有伟人的仆人,可惜所有的失败者也是我的主人。
那些伟大的人都托我的福,那些失败者也拜我所赐。
我不是机器,尽管我拥有机器的精确和人类的智力,
训练我,严格地要求我,我就能把世界放在你的脚下。
放纵我,我会毁掉你。
我是谁?
我是习惯。
你不能失败
作者:刘 墉
今天我在学校体育组见到一件怪事,当时球队在为晚上的比赛做练习,忽然接到一个队员从车站打来的电话,说是因为天气一下转凉,他穿的衣服太少,如果站在冷风里等公共汽车会感冒,所以希望队友开车去接他。
从学校到车站只有十五分钟的路,真是简单不过的事,可是你知道球队的教练怎么说吗?
他居然说:“电话不要挂,先问他感冒没有,如果没有感冒,就立刻去接,假使已经感冒,再感冒一些也不要紧,就自己吹风,坐公共汽车来吧!”
我听了大吃一惊,颇不以为然。岂知教练有他的道理:“如果已经感冒,今天晚上当然是泡汤了,又何必浪费别人的时间去接,而且影响了大家的练习。本来嘛!迟到就不应该,天气多变,不注意身体,更不应该。自己不小心,且不以团体为重,谁又能管得了他!”
这件事,使我想起国内的一位企业家朋友讲的话,他说:“在我的公司里,如果一个人四十岁还没有升迁到主任,就永远不必想这个位子,因为临退休爬上来已经嫌迟,既然不可能再由主任的位子往更高阶层爬,就乖乖地待在下面,免得影响了其他有冲力的人!”
他的理论虽不全对,但是跟下面西方哲学家赫伯特的这几句话,不是很相似吗?
“一个人如果二十岁时不美丽,三十岁时不健壮,四十岁时不富有,五十岁时不聪明,就永远失去这些了!”
这个世界是不等人的,它残酷得甚至不能给予失败者一点同情心。
譬如一组人执行秘密的战斗任务时,如果其中一个人不幸受伤而无法继续前进,为了怕他被俘之后泄露军机,造成整个行动的失败,领导者可能不得不将那人灭口。
譬如几个人同去爬山,以绳索相连攀缘峭壁时,如果一人失足,悬在半空中,费尽方法不能解救,而其他人却可能因此被拖下深谷时,只有割断绳索,将那人牺牲。
谁希望受伤?谁希望失足?
谁又能责备他受伤与失足?
只能责备命运!而命运常常是残酷的!
相信你一定在电影里看过,当马腿关节受到重创时,主人常不得不将他一枪打死。我曾经问过一位马术教练:“难道那马断了腿,就活不成了吗?为什么非要置之于死地?”
他说:“当然能活!但是身为一匹马,不能跑了,就是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以上,我讲了许多残酷的故事给你听。因为你已经是可以接受这种事实的年龄,未来也将面对这些残酷的现实。
“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这是一句非常莫名其妙的话,却有耐人寻味的真理!
你也有坏的可能
作者:流 沙
一个孩子,胆小怯懦。他最害怕的是喜怒无常的父亲,每当他喝醉酒的时候,他就会和孩子的母亲争吵甚至动武。
孩子躲在角落,看着,瑟瑟发抖。
后来,这孩子长大后,参了军,成为军人,他不断得到升迁,最后成为一个国家的元首。他就是希特勒。
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说,谁也无法十分精确地分析希特勒为什么会成为恶魔?但可以肯定的是,人人心中都有“魔”,放任了,就会如决堤之海。
在美国在伊战发生虐俘事件后,斯坦利进行了一个“服从权威试验”。
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一名“权威者”命令手下对蒙面人进行电击,蒙面人发出了惨叫,当然,蒙面人身着绝缘服,“惨叫”声是电流控制的。
权威者要求施暴者增加电流强度,施暴者越来越兴奋,最后,他甚至不再按照权威者的指令了,而是自动增加电流,电击蒙面人。最后,蒙面人不断地求饶,施暴者问权威者,是不是继续?权威者说,必须继续。
施暴者再次用电棍击向蒙面人。
这个实验在美国广播公司播出后,令人震惊。斯坦利认为,人人心中都有“恶”,人性本来就是十分丑陋。
这个结论,十分沉重。
去,给这个世界瞧瞧
——给才华横溢又年轻的你
摘自《女友》 作者:沈奇岚
(其实也是写给我自己)
给siva,也写给才华横溢又年轻的你,
你小我一岁,同是狮子座,都说狮子以狮子为荣,是的,我喜欢你,siva。朝气蓬勃,才华横溢,生猛大胆,笑起来又生动美丽。看见你就恨不得希望世界为你铺好所有的路,让你开开心心地去实现你的天才梦想。
还有你,给我写信的你,从文字就能感受到你笔下隐藏的企图心——啊大大的世界我来了,我要实现我自己。
怎么能不感动,这种年轻有志的美丽。
是从看你的文字爱上你的。
你从不掩饰自己的情绪和观点,直来直去,有充满了创意的表达。你的童话让我怦然心动,久久不能忘记。和散文不同,拥有美好心灵的人才可能写出美好的童话。还有你随手画的插画,我简直不信你没有受过任何美术相关的教育,那么有想像力。我很想收藏啊,记得送我一幅你的签名作品就当给我的生日礼物吧。或者多送我几幅,我好当作传家宝。
可是你居然没有信心!总是跟我说:“我的梦想离我好远啊。”或者“你们将来肯定去做很高档的事情了,一两年后不要对我恨铁不成钢。”
而且有时候,你会忿忿不平:“那个谁谁的作品其实一点不高明,怎么媒体那么捧他!那个谁的设计,两年前我和我的朋友就想到了。”
终于开始做事了,所以终于开始比较了。你想有所成就,但是有些找不到门路,每日都还有各种琐碎的工作上的事情要处理。那些你看不上眼的人居然一个一个有了世俗认可的前途,你忍不住觉得不平不甘。
嘿,亲爱的你,想要跟你说,不要放弃,相信自己的才华,去找到可以释放的地方。不要辜负自己的才华,也不要让才华迷失了自己的生活。
你其实很看重自己。不是么,你了解自己的才华,在乎别人的评价。一点肯定就可以让你激动半天,虽然你嘴上说“只是随便画画的”,可是你心里有安房直子,你想要画奈良美智那样打动人心的画,创造一些可以流传的形象(你心里有千与千寻,还有娜乌西卡),做一些精妙绝伦的设计。不要否认,你想要掌声的,可是你似乎有些急躁,尤其是看到粗劣的东西居然也有市场赞同和媒体追捧。
亲爱的,要沉得住气呵。我们的一生,都会在这样的时代和世界里度过——纷繁复杂的,大多数人被外界或者媒体塑造头脑和品味的世界。你只有两个选择:被塑造,或者参与塑造。谁沉不住气,谁就输了。
如果你想成为不从众的那个,就首先要静下心来。那里谁和谁吵架了,那个谁得了奖了,那个谁有了大新闻……这些让你忿忿不平的事情,忘记它们吧,和你的创作无关,和你的事业无关。当你进入你的创作时,记住你是一个人,一个人的耕耘,一个人的默默低头做事。时不时看人家耕耘到哪里的人,肯定是种田种得最慢的那个。
要成为一个好的创作者,我不说作者或者艺术家,或者建筑师或者设计师,他们都是创作者,有一样东西是他们终身的敌人。是的,虚荣。
是否虚荣有两个标准——你是否能够听得进负面声音说的道理?你不必吸收这些意见的负面能量,但是你可以思量这些意见的思考角度。比如说你重复了某某的创意,你是否可以坚定自己的原创,并下次可以做得更好。你是否可以随时失去某个称号而不在意?比如某个什么协会的会长。
当然,如果你要的是鲜花掌声,不急。会来的,如果你掌握这个世界的规则和方法。
是的,有些时候为了不被这些规则伤害,我们必须在做事的时候世故了。最初的时候,你会努力推广自己的作品,你需要找画廊支持自己的展览,你要媒体知道你的优秀,你要打开局面,可是不要忘记,这些都是为了你更好地进行更高层次的创作,这些事情本身不是你的目的。
荣誉当然是好的,华服人人都爱。可是你是否穿得上,又脱得下来?开始的时候都是因为创作的快乐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是我怕你以后,会为了某些并非初衷的目的,去迎合着做些什么事情。不错,或许人人都为了生计或者什么其他的原因不得不做一些不情愿的工作,可是为了一个虚荣的目标而倾尽全力,得到那荣誉之后,剩余的只能是虚无。
你必须明白,最初打动你让你做这件事情的原因,否则到最后会迷失而不知归路。忘记自己最初感动的创作者,最后会沦为技师,固然是有精良的产品,却无法打动自己和人。
你总是会被许多看上去容易做的,似乎回报也不错的事情吸引,谁不是呢。这是虚荣又可怕又美好的地方——强大,诱惑,难以抵抗。可是你始终都不要忘记那些你真正想去创作和完成的念头。比如你说了好久的童话集,你画了几张就停下的绘本。嘿,完成它,不要因为一时没有掌声就停下,上天把念头放到了你的头脑里,你不能让那些念头寂寞而死。你对那些只有你能想出来的美丽想法是有责任的,你要实现它们,否则,才华于你,是浪费了。
没错啊,世界上的确有不少人,甚至很多人,更快地接近他们的目标,用的是二流的手段,凭的是二流的作品。你觉得你如此和自己辛辛苦苦较劲做出最好的作品又何必,随手乱弄一些说不定也是可以大红大紫,反正受众那么不加鉴别地接受档次低劣的设计和作品。
嘿,不要赌气。这样想了,你就真的被塑造了。如果他们不知道看好的作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看到好的作品。你反抗这种低劣品味的方式不是去成为他们,而是要让这些作品自惭形秽,知道自己是二流的。
你的才华决定了你的使命,就是让他们看到真正的好的作品,你的插图,你的童话,你的绘本,你的展览,你心里的那个美好世界。
我不是说你要去塑造他们,只是上天给人才华的同时必然给她使命——去,给这个世界瞧瞧,什么是美丽的。
但是亲爱的,又要提醒你,当心,还是当心虚荣。我怕你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觉得自己是去教育别人的。不不,或许的确有这样心高气傲的天才存在,可是我相信最好的诗篇和最打动人心的绘画,来自亲近世界和存在的心。
你看梵高的画,他一辈子画的是麦田,农村,梨树,农民。你喜爱的奈良美智,是个多么谦虚的人。
没错,自觉高人一等不妨碍你的创作水准,可是妨碍你的幸福和视野。美本来就不是功利的,你是去分享  你喜欢的东西给人,不是去炫耀的,不是么。
心里有一个真正的世界的人,才可能绘出一个真正的世界。不断成长和吸收的创作者,才拥有真正的生活。
或许一开始的时候,你会寂寞。会有反对声音,欣赏你的人只是你身边的几个朋友,千万要坚持。
展览必须坚持办,你看安迪·沃霍当初办展的时候摆放了多少个罐头,来看的人也就是他的几个朋友。现在这些破罐头是全世界博物馆挣抢的对象。他玩这些艺术的时候,没有想过几十年后这些罐头几万美元一个吧。我在博物馆里看到这几个破罐头的时候,就想,这老头一定在天堂笑:我的玩笑成功了。于他最重要的不是现在这些罐头很贵,而是这些罐头真的进了博物馆,他创作了他想创作的,他玩得尽兴。
比坚持办展览更重要的,是你永远不要放弃创作。你的画笔不要停,坚持一种工作密度,这一定是有好处的。随性的工作方法固然适合一些别的天才,不过多多积累肯定不是坏事。
我有时也会急躁,想快快到花花世界去赢自己的功利,这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要沉得住气,沉得住气。  我希望我的人生真实坦白丰盛,同样是狮子座的你,也是这么想的吧。
那么共勉:永远不停止学习,永远不停止旅行,永远不停止创作。
如果我的人生一直可以有这样的状态,那么任何一刻死去,我都不会觉得遗憾。
相信自己的道路,找到自己的方法,坚持到底。
年轻的才华横溢的你,我期待你给我惊喜,我期待世界大大地惊叹:天哪,这个人来了!
我期待你每一刻都因为创造又快乐又满足。
我希望自己也一样。
你在利物浦好好照顾自己。
来,大大的拥抱!
一把生锈的刀
作者:柳再义
一把刀生锈了,被弃置在一角。这把刀曾经锋利,被人天天使用,然而现在它却锈迹斑斑,被冷落了。也许是主人又有了新的刀,也许是嫌它太老不好用。一天又一天的闲置,这把刀就生锈了。
这把刀会失落寂寞吗?再也不像过去光亮了。还是庆幸退休的悠闲?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看见别的刀被宠爱,这把刀会心酸吗?会嫉妒吗?
说不定刚开始退下来时,刀会觉得无事一身轻。然而,生就的劳碌命,使它不久便闷闷不乐。沉浸于回忆,独自悲伤,锈迹是刀的眼泪吗?
谁都知道,刀是越用越快。这是刀的品格,用就是磨砺。无论是坚硬的骨头,还是柔软的肉,在刀锋之下,被切断分割!
刀生了锈,就钝了。刀一钝,人们更加懒得用它。
无论当年多么辉煌,可眼下毕竟廉颇老矣。
人说宝刀不老。活到老,学到老。人说用进废退,流水不腐。一个人怎样才能不被淘汰呢?人要劳动,要思考。不劳动就会生病,不思考容易迟钝。就好像那把生锈的刀。
你是一把刀吗?是一把怎样的刀?是一把宝刀还是一把生锈的刀?包袱就是一个人身上的锈斑。名利也会羁绊人的思想,令人越来越沉重,越来越犹豫。
如果你自信是一把宝刀,即使生锈了,那也不用灰心!完全不必自暴自弃。只要磨砺,依旧可以锃光闪亮!怕就怕斗志完全丧失,信心消耗殆尽,那样的刀,才真是一堆废铜烂铁。
我知道你不甘心,那就请除去锈迹,轻装上阵,面对荆棘,所向披靡。
其他好文
劝读哲文十篇:读书使人优美思考成功哲文十篇:谁拉你走向了平庸感悟人生哲文十篇:人生的“里程碑”智慧哲文十篇:苦难并不总是导致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