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诛仙33隐藏英雄:小书店的故事(书店的灯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7:35:17
介子平
《 人民日报 》( 2011年10月11日   20 版)
做书店,尚须几分理想在其间,否则将相同面积的卖场出租或转租,效益会更好。与周边商铺相比,书店的设施与装潢似乎总是显得简陋一些,落伍一些。
我所居住的太原城,1984年前,最大的五一路新华书店也不过360平方米,这家书店1954年建成时,曾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书店。店内,柜台将读者与营业员分了开,隔山买牛,仅凭书名推测,就请营业员拿取,一本不行,再来一本,第三本时,营业员便烦了。1978年,《数理化自学丛书》开始发行,这里出现了排队抢购场景,过往交通为之堵塞,渴望高考上榜的青年,简直将能否买到这套书与能否考上大学联系到了一起。之后,每每各类报刊举办知识竞赛,这家店门前都会聚集起无数的人来,讨论难题,对照答案。其间或有雄辩者滔滔不绝,试题之外,也会论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激情。这里俨然成了城市传播新思潮的场所。
之后,图书零售业放开流通渠道政策出台,一间两间大的书店遂纷涌出现。经营者青涩外行,但个个喜欢书,满满都是信心。走进小书店,书架依墙而置,顶天立地,压弯的隔板几成弧形。小书店多为专业店,依我的爱好,进的多是文史方面的书肆。书架空当处,老板静坐其间,神闲气定,手不释卷,与进门的顾客似点头,又似没有,不热情,也不冷落。其既是老板,又是店员,有读者问及某种书,他会列出若干相同类别的作品,供你选择,三言两语,却能一语中的。买书与购其他什物不同,需长时间的摩挲比较,一泡半天一本书不买的顾客不乏其人,老板则视而不见,从无愠色。久而久之,小店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读者圈。有时落寞午后,百无聊赖,推开小店的门,只见老板已支撑不住,抱头桌边呼呼大睡了,不忍打搅,悄然退出,合门而去。隔日再来,想要的那本书业已售罄。
并州路11号出版大院对面的那家小店,招牌即“文史书店”,卖书人是一对操河南口音的父女。现在我书架上仍能找到的尼采的《悲剧的诞生》、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以及席慕容的《七里香》,都是从这家店买到的。购买这些书,多出于盲从,那时的年轻人见面,闲扯几句后,总能拐到读书上,扯到哪家店进了什么新书。尽读奇书,多交益友,因常在同一家店照面,许多陌生的熟人间难免聊聊读书的心得,热烈处,生性好静的老板也会插上几句。柳巷北口的“尔雅书店”,就位于那两棵唐槐之下,老板是我的熟人,科班出身,爱书,人厚道,所以不几年即能脱颖而出,成为当地的名店大店。
类似的小店不计其数。后来,旧城改造步伐加快,这些小店东搬西挪,最终不知所踪。再后来,一些所谓的万米书城、图书大厦等巨量书店相继落成,小书店的生存压力陡增,几乎消失殆尽。大店的硬件跟上了时代节拍,豪华得甚至有些虚荣。品种琳琅满目,一应俱全,店员整齐着装,秀色可餐,却少了小店局促空间里的精确定位与人文体验,少了小店老板不经意间的渊博学识与书卷气息。问及某书,倒是很快能在电脑上查出,却解释得如同念课本。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今这些实体大店在网络购书、网上阅读的冲击下,有一些也难以为继,或缩减面积,或另谋他业。
小书店开张快,关门亦急,匆忙之间,竟也染上了一层薄暮般的沧桑。每每翻阅这些尚不能算老的旧书,睹物所思,不免联想起购得这些书的小店,想起一段过去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