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有名的圣骑士:《汉字学概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35:18
《汉字学》课程教案     http://bbs.zikao5.com/viewthread.php?tid=5945&extra=&page=1&sid=ZwvFtL

第一章  绪论(3学时)

第一节  汉字学(1学时)

一、汉字

在明白什么是文字学之前应首先明白什么是文字;同样,在弄清什么是汉字学之前也应该清楚什么是汉字。

“文字”连在一起使用,最早见于秦代的琅琊刻石:“同书文字。”

在现存文献中还找不到先秦连用的例子。先秦一般称“文”、“书”、“名”等。《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左传·昭公元年》:“夫文,皿虫为蛊。”《左传》称文字为“文”。《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称文字为“名”(“策”和“方”都是形状不同的竹木简)。《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郑玄注:“古曰名,今曰字。”《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谓之厶,背厶谓之公。”《荀子·解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称文字为“书”。

许慎《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文”是一个象形字,甲金文都像人的正面形,中间画有交错花纹,表示在人的胸腹部纹身,汉字形体在不断演化,隶楷以后省略了交错花纹的部分。“文”的本义是纹身之纹,纹是一个后起字。“字”是会意兼形声字,房屋内有子出生,本义是生殖(乳也是生殖的意思)。

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按照许慎的意思,从描摹物体形状的图画演变来的象形字、抽象符号形成的指事字,形体结构是独体的,叫做文。这是由文的纹饰引申为物象意义的。其后由象形字、指事字互相组合,构加部分都作为形符的会意字,即所谓形相益;构加部分都作为声符的形声字,即所谓声相益。这些合体结构的,叫做字。这是由字的本义生殖引申为文字形体孳乳意义的。并且以为“文”是仓颉初造汉字时的形体,“字”是后来“文”发展的结果。

顾炎武《日知录》:“春秋以前言文不言字,如《左传》:‘夫文止戈为武’,‘故文反正为乏’,‘于文皿虫为蛊’,及《论语》:‘史阙文’,《中庸》:‘书同文’之类,并不言字。”江永《群经补义》:“其称书、名为字者,盖始于吕不韦著《吕氏春秋》,悬之咸阳市。曰:‘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此称字之始,前此未有以文为字者也。”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也是一个一个的单字。文字作为一个系统,它包括文字中所有的符号、形体以及书写规则(笔顺、笔画)等。

汉字还有自己的特点。汉字不是纯粹的音素符号,它兼有表音、表意两种功能,它既是记录汉语语音的书写符号系统,又是直接表示语义(形声字表示的只是语义类别)的书写符号系统,所以汉字是具有记录汉语语音和表达语义层级作用的书写符号系统。这里的层级作用,指表音、表意功能属于不同的符号层级。这个定义和许慎的说法不同,许慎是从汉字的发生角度“仓颉之初作书也”讲的,我们是从汉字的功能出发的。一个个汉字是书写符号,是通过“看”来知道汉语语音的;但汉字具有表意功能,能“看”出意义来的,有时会出现知其义而不知其音的有趣现象。

二、汉字学

文字学是语言学分支之一,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字的性质、体系、起源、发展、形体与音义的关系、正字法、文字的创制与改革、个别文字的演变等。广义的文字学,全面研究字的音形义,相当于小学,即除文字外,还包括音韵、训诂等的研究。

文字学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分为若干分支。

以世界上所有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世界文字结构、性质分类、发生、演变的共同规律的,叫普通文字学,也可以称为一般文字学。这一领域研究难度较大,要通晓世界上主要文字,或掌握世界上主要文字资料,是不大容易的,尽管英、美、俄的个别学者一直在努力,但成果不多,尚无一本得到各国文字学家承认的权威性著作。比较而言,前苏联学者B·A-伊斯特林所著《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好些。此书以社会经济、文化为背景,论述了世界各种体系文字的产生、发展和相互间的影响,以及文字的类型、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关系等。书中引用资料丰富,但惟独没有汉字材料,忽略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使用的汉字,这样的普通文字学,应该是名不副实的。另外,此书对斯拉夫语系文字评述有倾向性,也是不足取的。

以某几种记录不同语言的文字为研究对象,比较其结构特点、特质、发生发展规律的,叫做比较文字学。相对于普通文字学,比较文字学成果多些。如国内一些文字学者,将纳西族东巴经中的文字与甲金文对比,即属于比较文字学的范畴。

以某一种记录语言的文字为研究对象的,叫个别文字学。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字学著述,都是个别文字学,汉字学是其中之一。

汉字学有悠久的历史,至今至少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最初称为小学。“小学”本来指学童之学宫,类似后来的初等学堂。《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又:“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人于小学。”“小艺”指书、术,即文字、计算知识。《汉书·艺文志》在诸经之后,列《史籀》以下10家45篇,均为童蒙识字课本,谓之“小学”一类。由是,“小学”从课学童的学宫之名转而指课学童之书名,“小学”也就指文字学了。“小学”者,基础之学;古人把文字学看成功业的基础,实属远见卓识。《隋书·经籍志》小学类里增加了音韵类书,至《旧唐书·经籍志》始将《尔雅》类训诂书也归人小学。“小学”则又成了传统语言学的代称,包括文字、音韵、训诂。20世纪初,理论著述蜂起,名之为“文字学”之书亦随之出现。这个时期“文字学”的含意有二:一是等同“小学”,指文字、音韵、训诂,如最早的徐政道《中国文字学》(1917年出版),就有六书、部首、反切、古音等内容,所以后来就出现了“文字学形篇”、“文字学音篇”的称呼,直到60年代,高亨先生著《文字形义学概论》,书名仍是受此影响的。另一是等同现代的“文字学”,如胡朴安先生所著之《中国文字学史》,并不评述音韵、训诂之书。至于现代,已经没有人把“文字学”理解成传统语言学了。

民国时期的中国文字学,就是指汉语文字学。今天看来,这一概念是不准确的。中国有56个民族,仅以汉字为研究对象,就称中国文字学是不全面的,所以本书称为汉字学。汉字历史悠久,至少有三千多年了,形体演变差异很大,由研究不同时期的汉字形体而产生了断代的汉字学。从小篆到隶书,汉字的形体产生了质的变化。小篆以前称为古文字,隶书则谓今文,当前使用的汉字叫做现代汉字。研究小篆以前古文字的,则是古文字学。由于出土资料的丰富和研究的深入,古文字学又产生若干分支学科:甲骨文字学、金文文字学、战国文字学等。古文字学要更多地结合考古研究,有些高校就划归史学专业。研究今文隶变规律的,应称为今文文字学。研究当前汉字的,就是现代汉字学。

汉字学与其他学科交叉,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分支。汉字与文化结合,则是文化文字学,目前已有十几种著作出版。汉字与心理学结合,形成了汉字心理学,建国前艾伟先生的研究即属于这个领域。这些是汉字的边缘学科研究,也许还会出现新的分支。

汉字的使用已不限于汉民族,日、韩、越均在使用,形、音、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一领域也有人在研究,新加坡学者谢世涯的《新中日简体字研究》即如此。

本书属通论式的汉字学,是综合古今的,即研究汉字的产生、发展、结构、性质、前途以及典籍阅读、现代社会汉字应用和研究方法的学科。

三、教材的特点

20世纪初以来,中国文字学理论著作,或当代冠以汉字学名称者,已超过200种。我们使用的教材与一般通论式的汉字学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恢复其完整体系

汉字学本来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现在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中却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现代汉语课中讲汉字的性质、形体、结构、正字法,古代汉语课介绍常用汉字工具书、汉字结构、六书与本义、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等;另又有文字学专业课,分析汉字的性质、结构、产生、演变,再加上《说文》介绍。内容重复,有时还互相矛盾,学生学习不知所从,直到毕业对汉字学仍然没有完整知识。教材恢复汉字学完整理论体系,取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教材中的文字知识,熔古、今于一炉,同时也避免重复,精简课时。

(二)更新知识,吸纳汉字研究最新成果

长期以来的汉字学教材,只是以《说文》为中心,着重讲部首、六书,而对近百年来的古文字研究的辉煌成就熟视无睹。社会上流行一种看法,以为古文字的学习是考古专业的事情,这是大错特错的。训诂离不开古文字,否则无法掌握本义及词义演变系统,仅靠《说文》是远远不够的。教材将古文字、今隶、现代汉字各列一章,介绍有关知识,讲述主要形体隶变规律,将形体演变与正字规范结合起来。汉字结构不只讲六书,还要讲三书。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兴起了文化语言学热潮,所以专列一章讨论汉字与文化。最后一章是汉字的研究方法与原则,是总结近年来汉字研究经验的。另外,全书每章后大多有附录,供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研读。

(三)突出实践性

(四)具有灵活性



第二节  汉字学的价值(1学时)



一、掌握汉字学是正确理解,古代文献的先决条件

如,“保”,本义是“背”。

“共”,金文、小篆似双手举物供给他人,本义当为“供”,“恭”、“拱”当为其引申义引起的字形分化。

二、汉字学是文献整理的必备知识

现存浩如烟海的汉文典籍,不经过整理,一般读者是无法利用的,而前人整理的仅是其中一少部分,大量的整理工作尚待今人去做。不具备汉字学的坚实功底,去整理汉文典籍,那只能是蟾蜍痴心天鹅,永远不会成功。

王念孙利用汉字学知识来校勘典籍,《读书杂志》中有不少极为精彩的例子。《管子·小匡》:“设问国家之患而不肉。”王念孙指出:“尹解肉字甚谬,刘依《齐语》以肉为疚之误,是矣,而未尽也。‘肉’与‘疚’形不相近,若本是‘疚’字,无缘误为‘肉’。盖其字本作‘灾’,隶书或从篆形与‘肉’相似,因误为‘肉 ’。《说文》:‘灾,贫病也,从宀久声。《诗》日:“茕茕在灾。”’今《诗》灾作‘疚’,未必非后人所致改。此灾字若不误为肉,则后人亦必改为疚矣。”

《敦煌变文校注·百鸟名》:“花没鸽,色能姜,一生爱踏伽蓝地。”“色能姜”句意难懂,郭在贻、张涌泉:“蒋礼鸿先生在《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能’条下引了这句话,校‘姜’为‘美’,但没有说明理由。考‘美’字俗书可作‘菱’(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美,《说文》从羊从大,经从父作菱,非也。’)。如《敦煌变文校注·父母恩重经讲经文》:‘长大了择时聘与人,六亲九族皆欢美。’原卷伯二四一八‘美’作‘菱’,是其例。‘菱’、‘姜’形至近,‘色能姜’之‘姜’显然就是‘茭’字形近之误,‘茭’又是‘美’的俗书。”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说文》、俗体字对校勘典籍的重要作用。其实,甲金文、隶书、草书也有重要作用,考虑到印刷困难不便过多举例。

校勘仅是典籍整理的第一步,还有标点、注释、翻译,都必须以正确理解语义为基础,而语义的核心是词义,仍然离不开汉字学知识。

三、汉字规范是汉字学重要内容之一

汉字发展到今天,使用的人已超过10亿。汉语方言复杂,很多地区之间不能通话。中国境内有56个民族,汉语是他们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互相交流的共同语,汉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流工具。党的文件、国家政策法规、报纸书籍、科技成果等,主要靠汉字来传递。如果不规范,用字各行其是,信息接收方又各做各的理解,将会一片混乱。那别说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发展,恐怕连维持一个现代社会也困难。

汉字积累到现在,加上日、韩用字,据《中华字海》统计有八万多;而实际上日常使用的只有几千字,就是排印典籍,也不过一万多字。不经常使用的绝大部分是异体字。异体字没有音义差别,保留只会增加辨识难度。哪些该废止?不能单单根据字形简省,还要看是否合乎演变条理。

简少笔画,也是如此。

整理异体字、简化汉字笔画,国家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天,有必要检讨过去,总结已往经验,做好下一步工作准备。

汉字的字形、字音、字量、字序研究也是汉字规范的内容,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牵头,经众多学者努力,汉字基本部件、通用字表、现代汉字频率表等都研究出来了。目前工作主要是推广和完善。而完善仍然要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四、辞书编纂离不开汉字学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被嘲笑为“大中国,小辞书”。经过几百名辞书工作者近十年的努力,出版了《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为代表的高水平辞书。

80年代,形成了辞书出版热。有的严谨认真,有的不够负责,金玉与泥沙俱下。

辞书中除百科知识类外,最多的是语文工具书,以解字、词为主。其注音、释义、举例,都得以汉字学知识为基础。此类辞书,在列义项时,一般都是按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次序排列的,本义当然要靠汉字形体结构分析和典籍用例才能做出正确判断,特别是古汉语一类的字、词典更是如此。我们举个简单例子,下面的“明” 字义项摘抄自张永言等《简明古汉语字典》。

明:①光明,明亮。②照亮。③点燃。④照明用的东西。⑤洁净,明净。⑥显明,明确。⑦明白,懂得。……

“明”是会意字,甲骨文中有两种形体。一是从月从同,同乃窗子,会月光照进窗室内明亮之意;另一是从月从日,会月未落日已出明亮之意。甲文例句中也是明亮。至西周金文才有动词照亮用法。《简明古汉语字典》义项排列次序是对的。没有汉字学基础,编者是不可能做出如此抉择的。

其他,如信息处理中汉字编码方案的研究,历史考古,文物鉴定,都与汉字学有密切关系。



第三节  汉字学发展的简要回顾(1学时)

我们这里对汉字学的发展做一个简要介绍。

一、萌芽时期

据我们现在所知,东周已有些探索汉字学的零星材料了。“六书”之名始见《周礼》,而学者大多认为《周礼》是春秋时期某人所作。仓颉造字传说,最早见于战国文献《世本》、《韩非子》等。周代出现了童蒙识字课本《史籀篇》,旧说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编者选取了当时的常用字,编成章句、韵语行文,以便儿童学习,象后来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千字文》一样。秦代天下一统后,文字也统一了。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博学篇》,这些都是推行小篆的范本。但还没有系统研究汉字的著作出现,先秦只能说是汉字学的萌芽时期。

二、《说文》学时期

汉代是汉字学的创建时期。最辉煌的成就是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常略称为《说文》,或叫“许书”)。

春秋以来。三人巳经开始进行文字分析了。如《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所言“夫文止戈为武”,《十五年》伯宗说“故文反正为乏”,《昭公元年》医和所说“于文,皿虫为蛊”,这些都通过字形去分析解释形体的。从分析字形的不断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一种分析文字结构的六书说,它被许慎加以发挥和运用,成为《说文》一书的理论基础。

《说文》全书正篆原本收字9353字,创造性地用540部首来统属,长期为后来字书效仿。每个字都分析六书结构,指明本义,至今仍然是训诂形训的基本依据。小篆及重文中保存的籀文、古文等字体,是后来古文字学发展的基础,是考释甲金文的主要比对材料。《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说明,至今还是关于汉字结构的权威解释。《说文》影响久远,成为旧时代汉字学的中心内容,直到20世纪初还有人把汉字学叫“许学”。孙锡信《中国汉字学史》把清末以前称为“《说文》学”时期,是很有道理的。

(一)形、音、义综合类字典

形、音、义综合类字典,模仿《说文》,以部首统字,每字均释义、注音(或读若,或反切,或直音),并举书证。

西晋吕忱《字林》7卷,亦540部,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收字12824个。唐代《字林》受朝廷推崇,与《说文》并列为考取书学博士之功课。可惜,宋代以后就亡佚了。今存清人辑本,提提内容太少,已无法窥其原貌。

南朝梁顾野王《玉篇》,部首基本依据《说文》,增13部,删11部,总数为542部。《封氏闻见记》所见收字16916字,今流行的张氏泽存堂本为22509字,为唐、宋人所增。《玉篇》是我国现存第一部专释楷隶形体的字书,其撰成上距《说文》四百多年,比许氏所记增多六千余字,释义更为详尽,引书53种、古注17家,对研究汉字发展、训释典籍、考核古书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反切也是研究南朝时期汉语语音的重要资料(今本《玉篇》反切已非原貌,顾野王反切保存在日本遣唐僧空海所撰《万象名义》中)。不过,要注意,今本称《大广益会玉篇》30卷,署梁顾野王撰,唐孙强增加字,宋陈彭年等重修,明显是唐宋人修订本,不只增加字头,且大删释义之书证,改动反切。欲窥原貌,比较好找的,可看1985年中华书局影印的《原本玉篇残卷》。

唐代字典,有武则天挂名撰的《字海》100卷(实为其谋臣元万顷等人代撰),唐玄宗《开元文字音字》30卷,都没有流传下来。

宋司马光《类篇》45卷(实际上也是集体编撰),分部从《说文》,部内属字不以笔画为次,而是按《集韵》次序排列,每字说解较《说文》为详。收字31319字,比《玉篇》原本增加近一倍,多有唐、宋间产生的新字新义,是阅读古代文献的重要工具书。

元代没有此类著述。

明梅膺祚《字汇》12卷,以十二地支标目。合并《说文》部首,成214部,部首排列、部内属字均以笔画多少为序。这是对汉语字典的重大改革,为《康熙字典》所效仿。全书收字33179字。释字先列反切和直音,接着释义,多有书证,最后释形,并指出俗体,常引用《六书正讹》之说。此书是明代一部重要字典,在字典史上有重要地位。缺点是反切常取叶音,释义多不标明所据,义项排列条理不清。

明张自烈《正字通》12卷,为增订《字汇》而作。分部属字悉依《字汇》,每字头下抄录《字汇》原文称为旧注,“按”以下为张氏增订之语。考据比梅氏稍博,也有不少讹误。

清张玉书等奉敕撰《康熙字典》42卷。此书沿用《字汇》体例,也以地支之名分12集,每集分上、中、下3卷,则为36卷;加上凡例、等韵、总目、检字、补遗、备考6卷,全书42卷。全书收字47035字,如加上补遗、备考则超过4.9万字。是清初以前汉字的总结,保存了大量汉字形、音、义资料,也增强了字典的实用性。注音详细,义项收录也比较完备,引证资料丰富,至今仍是翻检罕见字的常备工具书。但此书讹错颇多,清人王引之仅查其引文错讹太甚者就达2588条,至于释义、义项排列不当的,不胜枚举。

(二)规范汉字类字书

《说文》一书的写作目的,其中有一条就是针对当时有人“诡更正文,向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也就是为了规范汉字。

此后,专门规范形音、纠正俗字误字的书很多,魏张揖《错误字》、晋葛洪《要用字苑》、北齐颜之推《证俗音字略》、隋李少通《今字辨疑》等,都没有流传下来。

隋代废止了人才推荐的九品中正制,推广进士科,至唐代科举已经形成完整制度。策试卷子把汉字写“正”重要了,产生了大量的规范汉字形体的著作。

唐颜元孙《干禄字书》l卷,全书共808组俗、通、正字,以四声为次,同声调者以唐本《切韵》韵部为序。“正”是符合篆隶变化规律并有字书根据的字,“通”是通行的隶楷,“俗”是民间手写体。书名 “干禄”,乃干求功名之意,是供为官、应试用字之工具书。“俗”可用于民间,“通”可用于一般官府公文,“正”用于“著述、对策、碑碣”。

唐张参《五经文字》3卷,分部以自定的160部,收字3235字,收字除见于《易》、《书》、《诗》、《礼》、《春秋》五经之外,也兼收《论语》、《尔雅》中的字。每字多以反切或直音注音,辨每字的异体、形似、异读、假借等。

唐玄度《九经字样》l卷,为补充《五经文字》而作,收字42l字。

宋郭忠恕《佩觽》3卷,“觽”即锥,古代成人随身佩带用以解结,书名意谓随身携带此书以解识字之难。卷上叙文字形体、读音变迁的原因,卷中、卷下辨形似之字,以形似字四声关系分为10类。

宋张有《复古编》2卷,据《说文》以辨俗书之讹。但其以古律今、否定汉字形体发展的观点则是错误的。宋李从周《字通》与其类似。

明代则有焦竑《俗书刊误》12卷、叶秉敬《字孪》4卷。清代此类书更多。

(三)《说文》注释类书

注释或研究《说文》,到清末以前已有几百种。这里选择几种比较重要的略作介绍。

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40卷。前30卷是通释,为全书主要部分,与《说文》15篇相应,训释许氏说解,引证古书百余种,能以今语释古语,兼明古书通假、古今字、引申义。尤其是能从谐声偏旁、声韵相同上来探求字义,虽然受当时古音研究水平限制,多有牵强,但他的方法上承声训,下导清人“因声求义”,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因其兄徐铉也治《说文》,故其书也称“小徐说文”。

徐铉校订《说文》,通称“大徐说文”,即今社会上流行的本子。徐铉对许书详加勘正,参考当时诸本,纠正讹误,增补漏略,加注辨字之俗正,并新附402字,统加反切注音。大徐给后人留下一个公认的刊定本子,使许书以接近原貌流传。

元明时期对《说文》研究没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清代有“《说文》四大家”之说。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30卷。此书作者历时31载,倍尝艰辛,至今仍为最权威的《说文》注本,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阐明许书体例。古人著书无凡例之习,段氏从部首、属字排列次序、说解条理、亦声、阙等,一一说明,对深入学习《说文》,有指明门径之功。其次,校订《说文》讹误。第三,能从语言理论高度阐释汉字的形、音、义关系,段氏曰:“声与义同原,故谐声之偏旁多与字义相近,此会意、形声两兼之字致多也。”第四,疏证说解,在辨析同义词、通假字、古今字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缺点是武断之处不少。段氏书一出,研究“段注”之书有二十几种,其中冯桂芬《说文解字段注考正》15卷较好。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50卷,例证丰富,字义疏证精细。缺欠主要是墨守许说。

王筠《说文释例》20卷,对许书体例进行了全面阐发和细致总结,涉及部首、部首排列、列文次第、说解、重文字体、阙、读若、六书等。另有《说文句读》,亦便于初学。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18卷,打破部首属字传统,而改以古韵18部按谐声偏旁属字,便于观察音义关系,使汉字进入了形、音、义全面结合的研究阶段,并且详细分析了每个汉字代表的词义关系。

(四)古文字研究

宋代汉字学一项重要成绩就是古文字研究。首先,金文的收集和考释,著述二十多种。著名的有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20卷,收器513,以时代为序,同时代者以器别类从。每器摹铜器铭文并附释文,后附说解。此书开铜器款识之先河,至今仍是古文字学的重要参考书。其次,开始了古文字字典的编纂,有郭忠恕《汗简》7卷和夏竦《古文四声韵》5卷。郭书以《说文》为序,引书70家,每字先列古文,下注楷字及所据之书。夏书按中古韵书韵部210部排列(韵部与《广韵》稍有差异),与《汗简》互为补充,同为研究古文字特别是战国文字的重要工具书。

元明古文字学没什么重要建树。

清代又掀起了古文字研究的热潮,主要是对金文的研究。清廷将内府藏的铜器绘图、描摹铭文并附释文编辑出版,有《西清古鉴》等4部,共收录铜器四千多件。此后,私家著录之书蜂起,重要的有阮元《积古斋钟鼎款识》10卷、吴式芬《捃古录金文》3卷、吴大澂《愙斋集古录》26册等。考释古文字成就大的,当数吴大澂,吴氏另著有《说文古籀补》、《字说》,在分析金文形体结构、考订源流上成就是当时最高的。

三、科学文字学时期

清末甲骨文发现以来,汉字学的发展步人了辉煌时代。《说文》的中心地位被古文字所取代,现代汉字的研究形成了一个新的汉字学分支。

(一)古文字学

清末,光绪二十五年(1899)前后于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发现了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多为占卜记录,是商王盘庚迁殷至纣王灭国二百七十多年的资料,这就是甲骨文,过去也叫契文、殷墟卜辞、甲骨卜辞、殷墟文字等。前后经过数次发掘,总计获得甲骨有15万片左右,大部分保存在国内,有一些解放前流失海外了(以日本、加拿大居多)。各种著录书近百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70年代出版了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从已著录和未著录的甲骨文中,挑选大片字多,或小片字少但在文字、考古、历史研究上有价值的,共著录41956片。分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五个时期。每期又按阶级和国家、社会生产、思想文化、其他分为四大类。共13巨册(其中最后一册为摹本,其他为拓本)。此书吸收了前人重要成果,并经辨伪、校重、缀合。是甲骨文发现以来集大成之作,为甲骨研究提供了全面、科学、准确的资料。

姚孝遂、肖丁《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此书摹释的资料有《甲骨文合集》、《小屯南地甲骨》、《英国所藏甲骨集》等书,包括了当时已经著录的全部资料。摹释均以各书原编号为序,上栏为摹,下栏为释。此书吸取当今文字研究成果,给甲骨学及有关学科利用甲骨文资料提供了方便。

姚孝遂、肖丁《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与前书为配套之著作,可据之检索刻辞文旬。

铜器总数已发现有铭文的共一万多件,著录书众多,集其研究及著录大成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的《殷周金文集成》,共计16册。与之类似的有台湾学者严一萍编的《金文总集》、邱德修编的《商周金文集成》。其他货币文、古玺、封泥、陶文、竹简、帛书等,均有著录研究之专书。

古文字字典方面,重要的有孙海波《甲骨文编》、容庚《金文编》、李孝定《甲骨文集释》、周法高《金文诂林》、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戴家祥《金文大字典》以及徐中舒《汉语古文字字形表》、高明《古文字类编》等。古文字学理论著作也有很多,如唐兰《古文字学导论》、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等。

(二)《说文》学

综合注释《说文》再没什么突破,民国时期丁福保《说文诂林》15卷,汇集编时以前研究《说文》著述182种,仍按大徐本原部首、部内属字为序,各家之说分系每字之下,又附以已识之甲金文。此书乃说文资料汇编,检一字而诸说齐备,极便研究。

这个时期兴起了分析评价《说文》的通论式著作。重要的有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姚孝遂《许慎与说文解字》、蒋善国《说文解字讲稿》、董希谦等《许慎与说文解字研究》等。尤其是蒋先生之书,简明扼要,可以说是《说文》学的研究成果总结。

《说文》部首(宋元明人多称为字原)、六书研究自宋以来就著述不断,众说纷纭,可以参考的并不太多。学习汉字学先不要把精力放在这上面。

(三)现代汉字学

清末,由于鸦片战争失败,一些爱国人士寻找富国强兵之路,错误地以为汉字改革是基本出发点,形成了清末汉字改革热潮。民国时期学者对当代汉字更加关注,虽然没有现代汉字学的名义,实际上已开始了现代汉字学的研究。

著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写了我国第一部字量研究的专著《语体文应用字汇》,统计当时白话文语料55万多字,得出字种4261个。在其影响下,“学生分级字汇”、“民众常用字汇”等都有人仿效制定。著名戏剧家洪深还写出了我国最早的限制汉字字量的方案《一千一百个基本汉字教学法》。

字序的排列,清以前有部首、音序(按《广韵》或《平水韵》)、笔画。民国时期,按字形编排的方法蜂出,影响最大的是王云五《四角号码检字法》。音序也出现了按汉语老式拼音字母为序的方法。蒋一先《中国检字法沿革史略及七十七种新检字法表》可以参考。

字形上,民国时期开始提倡手头字、简体字,容庚先生还编有《简体字典》,收简体字4445个。正字法的书,比较有名的是顾雄藻《字辨》。汉字注音,有注音符号、国语罗马字、拉丁字母等方式,此类书有罗常培《国音字母演进史》。叶籁士提倡汉字改革的《拉丁化概论》也是一本重要著作。新中国成立后现代汉字的研究将在第七章中详细介绍。 

第二章 汉字起源和性质

第二章  汉字起源和性质(2学时)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1学时)


科学地讲,简单提“汉字起源于何时”或“汉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之类的问题,这是不恰当的。汉字是完全或基本上独立创造的文字体系,它们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汉字这一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汉字是怎样从最原始的文字逐步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

我们这里是依照传统的说法。

关于汉字的起源,自古就有许多传说,晚近的许多学者也作过不少有益的探索。从古老的传说和学者们的研究可以看出,汉字的产生是与原始记事方法有着密切关系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原始记事方法就是原始汉字的前身。因此,要探讨汉字的起源,就必须对各种原始记事方法有充分的了解。

一、汉字产生以前的记事传说

原始记事方法形式很多,相传我国古代曾经用过结绳、契刻、八卦与图画等。

(一)结绳   

结绳记事,是很久远的事。《周易·系辞下》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这个结绳时代距离现今究竟有多久远,不得而知。《庄子·胠箧篇》:“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这里所说的十二氏,可能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氏族的首领人物,其真实性虽然不能全部确定,但其中伏牺氏、神农氏,史籍中屡见;大庭氏、容成氏古书亦偶有所见。庄子未明言结绳究竟始于何时,但却说明在伏牺、神农等以前的漫长时期中都使用结绳之法。段玉裁也说:“自庖牺以前及庖牺,及神农皆结绳为治而统其事也。”(《说文解字注》卷十五)与庄子的说法一致。而许慎《说文解字·叙》中指出:“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则认为结绳记事始于神农氏之时,并在庖牺画卦之后。总之,结绳的起始时代尚不能确定。

如何用结绳来记事,只有孔颖达《周易正义》引郑玄《注》作了说明:“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古者无文字,其有誓约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大结和小结怎么区分,我们也就无从知晓了。

因为文字是最容易忘记的,因此须用结绳来记数。古文字中的十、廿、卅即取象于结绳。

(二)契刻

契刻是较结绳晚出的一种记事方法。契刻的作用主要是记数,刘熙《释名·释书契》云:“契,刻也,刻识其数也。”《墨子·备城门》:“守城之法:必数城中之木,十人之所举为十挈(契),五人之所举为五挈(契)。凡轻重以挈(契)为人数。”孙诒让解释说:“十挈(契)、五挈(契),谓该契之齿以记数也。”(《墨子间诂·备城门》)契刻更多的是记数以表示凭证,作为契约,《周礼·地官·质人》:“掌稽市之书契。”郑玄《注》云:“书契取予市场之券也。其券之象,书两札,刻其侧。”又《书·叙》孔《疏》引郑玄《易注》云:“书之于木,刻其侧为契,各持其一,后以相考合。”可见,这种用作券契的契刻方法是,先制一竹条或木条,刻齿于其侧,以齿数的多少来代表财物的数量,再将刻齿的竹条或木条剖而为二,当事双方各执其一,以相证验。这种作为契约的契刻在古代是颇为常见的,《墨子·公孟篇》:“是数人之齿,而以为富。”《管子·轻重篇甲》:“子大夫有五谷菽粟者勿敢左右,请以平贾取之子。与之定其券契之齿。”《列子·说符篇》:“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告邻人日:‘吾富可待矣。”’

有人推测,汉字的数目字一、二、三、八等即来源于契刻。

(三)河图洛书

《周易·系辞上》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管子·小匡》:“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墨子·非攻下》:“赤鸟衔畦,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国。’泰颠来宾,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先秦时期,这些叙述把“河图洛书”看成圣人应世以及帝王受命之瑞兆。“河图洛书’’的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呢?汉孔安国《尚书传》说:“河图者,伏牺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洛书者,禹治洪水,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畴。” 表明“河图洛书”可能是由数字构成的图式。魏关子明则首次明确提出了“河图洛书”的图数:“河图之文,七前六后,八左九右。洛书之文,九前一后,三左七右,四前左,二前右,八后左,六后右。”南北朝时甄鸾注《数术记遗》,更进一步地标明了“河图洛书”的数字排列方式:“河图”为“一与六共宗居乎北,二与七为朋而居乎南,三与八同道而居乎东,四与九为友而居乎西,五与十相守而居乎中”,“洛书”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总之,“河图洛书”是两个数字图式,它由“·”“。”‘一”三种符号组成,其形状与结绳极为相似,大概是先民用结绳所表示的数字排列而成的占卜图式。

(四)八卦

《周易·系辞下》云:“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八卦当是一种“通神明之德”和“类万物之情”的象征性符号,其符号是以两短横和一长横比拟阴阳两仪,每卦由三个符号互相配合而成的。

这八种符号,实际上就是由三个数字组成的一种数字图式。如果用六个数字组成不同的图式,就会得出六十四种不同的符号,这便是所谓的“六十四卦”。无论是八卦,还是六十四卦,原来当是抽象记事符号。八卦所代表的事类大致与卦名有关。乾卦古经内容代表天象。坤卦内容是大地上人的活动及对大地的认识。震卦是雷电。艮卦高亨先生以为是艮字反文,意为还视,保护身体。离通罹,战祸。坎卦古经多与坎陷获俘、狩猎有关。兑乃古悦字,兑卦内容是讲邦国之间和悦的。巽乃逊之通假,巽卦爻辞内容杂乱,四见巽字,均是伏顺之义。而八种卦象的后五种,不过是为凑足八种自然现象而附会的。而后来人们以此来作为占卜的征兆,又从哲学角度去进行阐释,形成了一种形而上的玄学。

(五)图画记事

宋代郑樵说:“书与画同出,六书也者皆象形之变。”

绘图作画也是一种古老的记事方法。以描摹事物的形象来记录事情或表达某种意愿的,艺术性并不十分重要,关键在于它帮助人们记忆和表达思想。图画记事的产生年代也是较为古老的。我国古代有很多圣人作图的传说。《太平御览》卷九七引《世本》:“敤首作画。”《世本·作篇》说:“史皇作图,仓颉作书。”《左传·昭公十七年》云:“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公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嗥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又:“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这种以龙鸟云水火等纪官的方法,大概就是以图像来作标记的发明。《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夏代初年九州献给有百物的铜鼎,就更复杂些了。

从图画到文字,是一个质变的过程。人们是怎样把二者联系上的呢?裘锡圭先生认为:“用象形符号表示族名,很可能是原始表意字的一个重要途径。”

史前社会有一种“图腾崇拜”,即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自己的先祖,把它们当祖先来崇拜。他们把这些图腾当作自己氏族的名称和徽号,并借以和其他族区分开来。在熟悉这些族的人们中间,经常指图呼名,这些图形通过族名的环节,与语言中代表这些事物的词就牢固地联系起来,约定俗成地变成了文字。原始社会,可能已有上百个或上千个不同的图腾标记陆续转成文字。



二、从文化人类学及考古中看原始记事方法

这些古老传说中的原始记事方法还可以从许多民族学资料以及考古中得到进一步证明。

(一)我国少数民族保存的原始记事

宋人朱辅《溪蛮丛谈》中记载:“结绳,今溪洞诸蛮犹有此俗。”清人严如煜《苗疆风俗考》中说:“苗民不知文字,父子递传,以鼠牛犬马记年月,暗与历书合。有所控告,必请士人代书,性善记,惧有忘,则结于绳。”李调元《南越笔记》中也说:“黎长不以文字为约,有借贷以结绳作结,可以左券。如不能偿,即百十年后,子孙皆可持绳结而问之,负者子孙不敢诿也。”建国初期,云南独龙族人远行用结绳来记事:每行一日,即打一个结;朋友约定相会,亦用结绳帮助记忆约会日期:先在一根绳子上打若干结,每过一天,解开一结,结子解完,便知道相会的日期已到。哈尼族、傈僳族则用结绳以为契约。哈尼人买卖土地,就用同样长的麻绳两根,地价多少元,就在绳子上打多少结,双方各持一根作为凭证。傈僳族人黑某某抚养侄儿成人,从侄儿进家之日起,每过一月即在麻绳上打一个结,一共打了51个结,侄儿建国后参加工作,他便拿出绳结子跟侄儿算51个月的伙食费。1955年12月16日《光明日报》载《少数民族文字的进一步发展》也说:“我国少数民族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从最原始的结绳到比较进步的拼音文字。高山族人民用结绳的方法记事或表示爱情。人们在绳上先打两个结,再打三个结,又打五个结,这就表示先借两元,又借三元,再后借五元。还钱的时候,仍然按数解结。一个青年用一样长的两条绳子各打两个结,把两条绳子的末端合打成一个结,赠给自己心爱的姑娘,这就表示求婚。”

契刻记事,在少数民族地区,也很常见。陆次云《峒溪纤志》云:“木契者,刻木为符,以志事也。苗人虽有文字,不能皆习,故每有事,刻木记之,以为约信之验。 ”诸匡鼎《瑶壮传》:“刻木为齿,与人交易,谓之打木格。”方亨咸《苗俗纪闻》云:“俗无文契,凡称贷交易,刻木为信,未尝有偷者,木即常木,或一刻,或数刻,以多寡远近不同分为二,各执一,如约时合之,若符节也。”契刻也有刻各种线条符号来记事的。

关于图画记事的材料就更多了。云南的佤族、拉祜族、景颇族以及海南的黎族常能看见一些表意性的图画,这些图画,内容大都祈求丰收。60年代,在西盟大马村一座无人居住的“大房子”的一面墙壁上有过这样一幅画:画面上仅有用石灰画的六个水牛头和一个黄牛头。据佤族人自己的解释,它的意思是:房子的主人即将有很多牛,打到很多的麂子,开出很多水田,家庭富裕了,即可请很多亲戚朋友来跳舞作乐。在陇川拱瓦寨曾搜集到两件称为“鬼桩”的东西,上面绘有原始的表意性绘画。“鬼桩”一公一母,共两个。据景颇族老人及作者本人解释,其大意为:“公桩”所绘都是男子所要的东西,如弹弓、弹丸是男子打鸟的工具;水塘、水渠、鱼、蛙、螃蟹,都是水田的象征,而管理水田正是男子的工作;牛是景颇族人喜爱的家畜,看管牛群也主要是男子的事情。“母桩”所绘则都是妇女所要的东西,如项圈、耳饰都是妇女们喜爱的首饰;各种瓜菜、包谷、棉花等旱地作物,都是妇女的收获物,管理旱地是妇女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其目的就是希望当年“五谷丰收,六畜兴旺”。

(一)考古发现中所见的原始记事方法

在地下发掘出来的古代陶器(或陶片)、青铜器上,刻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符号:一是抽象的符号,一是具体的图形。

出土于西安半坡临潼姜寨、零口、垣头、长安五楼、邰阳莘野以及铜川李家沟等仰韶文化遗址的彩陶上发现一些线条符号。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陶器上也在一些符号。

这些都是由简单线条组成的抽象符号,不是刻画某种有形之物的。甘肃半山、马厂、青海乐都柳湾等地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山东章丘城子崖、青岛赵村等地的龙山文化遗址,浙江良渚、上海马桥、青浦崧泽等地的良渚文化遗址,也都发现了刻在陶器上的类似符号。这些陶符,可能是制陶者或陶器主人的标记。

在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形象化的图形标记,莒县陵阳河和诸城前寨两个遗址出土的陶缸上,共发现刻成的四种图形。

作为氏族标记的族徽,也出现在殷周铜器上。据汪宁生先生考证,这种族徽图形大致可以分为七种类型:有的是牛、羊、猪、鱼、虎、象、犬、龟、蝎子和各种鸟类等动物之形,有的是草、木、禾、苗、山、雨等植物或自然现象之形,有的是戈、刀、弓、斧、耒、车、鼎、鬲、皿、鼓等武器、工具和器皿之形,有的是人与物件结合之形,有的是头插羽毛、头戴双角等突出其外部特征的人形,有的是表现姿态及行动的人形,有的是合各种图形于一体的复合图形。

地下出土资料表明,早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期,人们曾创造出一些抽象的或图形的记事符号。即使在已有汉字的殷周时代,还用抽象或图形的符号来帮助记忆。

三、从原始记事到汉字的产生

原始记事方法的使用,在一定历史时期,适应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交际日益频繁,日益复杂,那些原始的记事方法,已不能适应人们交际的需要。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表达语言而把客观事物和思想准确详尽地记录下来的工具。于是,先民们凭着长期使用各种记事方法所积累的经验,借鉴原有的标记方法,收集各种记事符号和图像,加以吸收、整改,并创造出更多新的符号和图像,来代表语言成分,形成了一系列有音有义的形体符号,作为记录语言符号的文字就产生了。

具体来说,我们的远古先民最初在结绳、契刻等以抽象符号记事的方法的启示下,造出原始的指事字,显然,  “l”(十)“U”(廿)是取象于结绳的,而“一”、“二”、“三”、“三”(四)“×”(五)“^”(六)“+”(七)的字则取象于契刻。这种用抽象符号表意的指事字,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先民们在图画记事的基础上推演出图画状物的方法,他们造出了以具体之形表意的象形字,如山、水、雨等。这样,自然界凡是具体可感、有形可象的事物都可以用描摹的方法记录下来,再有了固定读音便成了象形字。当然,象形文字之形也并非像艺术创作的绘画,它抓住事物的特征对其形体进行一定的减省,如“羊”重在突出它的角,“人”只用线条表现其侧立之形,这也正体现了先民已能把抽象概括思维和形象状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第二节         汉字的性质(1学时)



一、世界上文字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世界上的文字,就其发展的一般情况来看,大致可以分为表意和表音两种基本类型。

表意文字是用字形直接或间接地表示字义的文字类型。其中又有形象表意和符号表意之分,形象的表意字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象形字和比形会意字,它通过字形直接标示字义;而符号表意字的表意手段不是直观图形,而是约定的符号,我们通常所说的指事字及比意会意字即属此类。总之,表意文字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字形与字义有密切联系,因形示意,意寓形中。无论是直观图形,还是抽象的符号,我们都可以据其形体推测其所表示的意义。二是字形并不标示字音,从字形不能推断字的读音。一种形体往往不限于与一种读音挂钩,同一个形体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读音,所以,它具有超时代、超方言的性质,最适合于书面语。有人把它称为“视觉文字 ”。

表音文字是用字形(符号)直接表示字音的文字类型。它又包含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两类。音节文字是指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音节的文字,有的以符号表示语音结构的一个音节,如亚述一巴比伦文字;有的只以符号表示音节,如日语假名;有的只能以符号表示孤立的元音或辅音加元音的音组。音位文字则是指用一个符号表示言语中的单个的音位或音素的文字,如希腊文字、拉丁文字、俄罗斯文字、阿拉伯文字。无论是何种表音文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观其形即可知其音,因为字形(符号)与字音的联系是直接的,而它并不直接表示字义。这类文字最适合口头语。有人把它称为“听觉文字”。

总之,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的区别就在于是以字形标意,还是以字形标音。

二、近百年来关于汉字性质的讨论

汉字的性质是一个文字类型学方面的命题,近百年来,语言文字学界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自20世纪30年代起,一些学者在接受西方语言学家有关文字类型划分理论并重新认识和进一步研究汉字的特点的基础上,探索汉字性质。出现了多种说法。

(一)“表意文字”(或“象形文字”)说

早在30年代,学者们普遍认为汉字属于表意性质的,他们把汉字的属性定名为“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此后,这种观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比较流行。在通行的教科书和语文工具书里,一般都持这一认识,如《辞海》“表意文字”条下云:“用一定体系的象征性符号表示词或词素的文字,不直接或不单纯表示语音。通常把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和汉字看做表意文字。是文字发展中的表形文字和表音文字中间的一个阶段。”

至50年代,学者们进一步认识到:小篆及其以前的汉字是“象形文字”,隶书及其以后的汉字是“表意文字”。蒋善国在其《汉字的组成和性质》一书中说:“在隶变以前,全部汉字都是属于象形文字的体系,过去所说的‘六书’没有一书不是象形文字。……在隶变以前,汉字是象形兼表意的;在它以后,汉字变成了表意兼表音的了,把整个象形文字的形体转化了,失掉了象形文字的作用。这是个大转变:结束了汉以前的象形文字,展开了汉以后二千年来的隶楷形体。”

近年来,有的学者提出了“商周文字是以图形式文字为主体的表意字”,“从春秋中期到秦的文字是以形声字为主体的表意字”,“从汉代一直到现在的文字是以记号为主体的表意字”的观点。也有的学者认为汉字是“音节·表意文字”。

(二)“意音文字”说

50年代后半期,有的学者在对文字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深入探讨的过程中,对汉字的性质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汉字不是“表意文字”,而是“意音文字”的观点。最早提出这种学说的是周有光先生。周先生把文字发展中按照表达方法分为三个阶段:表形兼表意阶段,表意兼表音阶段,拼音阶段。认为汉字属于表意兼表音的文字,他说:“综合运用表意兼表音两种表达方法的文字,可以称为‘意音文字’(ideo—phonograph)。汉字就是意音文字之一种。在甲骨文里,象形字就有一部分已经不很象形;一到隶书,所有的象形字除非追溯来源就无法再认出原来事物的形状。甲骨文当中除象形、指事和会意字以外,已经有不少假借字和形声字。假借字是脱离原义的音符。形声字是音符(声旁)和表示意义范畴的类符(形旁,部首)的结合。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表意符号(包括指事、会意和不象形的象形字)的比重相对缩小,表意兼表音的形声字成为全部文字的主体。汉字字典里形声字的比重很早就达到90%以上了。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文字的组织原则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字在有记录的三千多年中间始终是意音制度的文字。古今的不同只是在形声字的数量和符号体式的变化上。”其后,曹伯韩先生把世界上出现的文字类型分为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两种,也认为汉字属于意音文字。

80年代以来,又有学者支持此说,并进行申述。裘锡圭先生指出:“汉字在象形程度较高的早期阶段(大体上可以说是西周以前的阶段),基本上是使用意符和音符(严格说应该称为借音符)的一种文字体系;后来随着字形和语音、字义等方面的变化,逐渐演变成为使用意符(主要是义符)、音符和记号的一种文字体系(隶书的形成可以看做这种演变完成的标志)。如果一定要为这两个阶段的汉字分别安上名称的话,前者似乎可以称为意符音符文字,或者像有些文字学者那样把它简称为意音文字;后者似乎可以称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考虑到这个阶段的汉字里的记号几乎都由意符和音符变来,以及大部分仍然由意符、音符构成等情况,也可以称这个阶段的汉字为后期意符音符文字或后期意音文字。”

形声字的形符并非全面地表示整个字所代表的词或语素的意义,而往往只表示其中的某个义素,如“妈”这个词至少包含“女性”、“长辈”、“直系亲属”三个义素,而形符“女”仅能表示其中一个——“女性”,所以,又有人认为汉字是“义素——音节文字”。 (三)“表音文字”说

早在学界开始探讨汉字性质问题之初,就有个别学者认为汉字是“表音文字”,刘大白在其《文字学概论》(1933年3月上海大江书铺初版)中指出:“中国的汉字是单音节词表音文字。”至70年代末,有的学者又重新提出汉字为“表音文字”说。1979年,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室有人撰文指出:“古代汉字,就其文字符号的来源说,也就是从其构形原则来说,它是从象形符号发展而来的。但是,从它的发展阶段来说,它已经脱离了表意文字的阶段,而进入到了表音文字的阶段。也就是说,这种文字,并不是通过它的符号形体本身来表达概念,而是通过这些文字所代表的语音来表达概念。绝大多数的古文字,其形体本身与所要表达的概念之间,并无任何直接的关系。”他们认为,纯表音的假借字在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甲骨文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也是数量最多的,它占了全部文字的90%以上,所以,“从它(甲骨文)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说,只能是表音文字,而不是什么表意文字(或象形文字)”。后来,姚孝遂先生又进一步阐述了这个观点。他说:“古汉字,包括最早的、成体系的甲骨文字在内由于其有了固定的读音,它已发展到了表音文字的表音节阶段。也就是说,这种文字符号已具备了语音符号的性质。”在他看来,古汉字是“表音节的表音文字”。

汉字为“表音文字”的观点得到了不少学者的支持。周大璞先生据汉字的假借现象而申述了这一学说,他在《假借质疑》一文中指出:“假借的出现,表明汉字已经由象形的图形开始变成标音的符号,这是汉字发展史上从象形表意阶段向表音阶段过渡的开始。”崇冈先生赞同“表音文字”说,并认为汉字是“特殊性质的表音文字”,他说:“汉字是表形的,还是表音的?文字学家明确指出,汉字早已越过了文字史上的象形阶段,进入了表音阶段。汉字虽然不是以音素为单位的拼音文字,却是以音节——词素为单位的特殊性质(即有形义成分残余的)的表音文字。”

(四)“词文字”说

几十年以前,国外的某些语言学家就提出了“词文字”或“词——音节文字”的名称。30年代,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把汉字符号的类型称为Word Writing,这一名称袁家骅等先生译为“词文字”;50年代,美国学者Gelb叉提出了“词——音节文字”说(Word—Syllabic Writing)。

1984年,王伯熙先生进一步阐明汉字为“拼符的表音文字”。王先生既不赞成表意说,也不赞成表音说,他说:“和表音文字并称的表意文字,是不妥当的说法。因为表音文字所记写的音节、音素,是脱离了意义的、独立的纯语音;而所谓表意文字所记录的并非脱离了语音的、独立的纯语义,所记写的永远是粘着语音的语义。

“ 汉字也不是什么表音节的表音文字。汉字字符所记录的不是单纯音节。古老的汉字,其符号体系和形体结构是很有趣、很有特色的。汉字有超方言性,若是表音文字,其超方言的性质就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他从汉字所记录的语言单位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了汉字是“拼符表音文字”的结论:“汉字所记录的语言单位主要是词和语素;记录语言的方式主要是记音标义,还有记义传音和记音传义;其符号形式,古汉字是象形符号及象形符号组合,现代汉字是方块符号组合。

所以,古代汉字(小篆以前的汉字)是一种象形拼符表音文字;现代汉字 (汉隶以后的汉字)是一种方块拼符表音文字,或者也可以说现代汉字是一种方块拼符语素文字。”

高明先生也认为汉字是“音节词字”,他在其《中国古文字通论》中说:“由于汉字中同音节的字数甚多,意义的区分就比较重要,这一特点在其它文字中是很少有的。汉字不仅每字各代表一个音节,而且还具有独立的词义;所以应该把它区别于一般的音节文字,而称之为‘音节词字’。”

(五)“语素文字”说

赵元任先生在《语言问题》一书中谈到语言与文字的关系,他说:“用一个文字单位写一个词素,中国文字是个典型的最重要的例子。”由此,国内学者也开始倡导语素文字(或词素文字)的说法,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1983年,尹斌庸先生发表了题为《给汉字“正名”》的文章,明确地把汉字称为“音节——语素文字”,简称为“语素文字”。他说:“近年来,汉语语法学界引进了‘语素’这一概念。所谓语素,就是语言中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汉语中绝大部分语素是单音节的。语素独立使用时就是词(单纯词),不独立使用时就是词素(合成词的构词成分)。以汉字来说,一个汉字可以表示一个语素,如‘鸟’;也可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如‘花’(‘花草’的‘花’,‘花钱’的‘花’)。以出现频率累积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以上的四千个汉字来统计,这些汉字代表了不到五千个不同的语素,平均每个汉字约代表一点二个语素。四千个汉字中约有百分之九十的汉字是一个字代表一个语索(统计学上称为‘众数’mode,即样本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因此,从平均数和众数的角度来看,我们都可以说,一个汉字又表示一个音节。因此,综合上述理由,我们建议把汉字定名为音节——语素文字,或简称为语素文字。这一名称较好地反映了汉字的本质特点。”

裘锡圭先生在认为汉字为“意音文字”的同时,对“词文字”和“语素文字”进行了新的探讨,发表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他在《汉字的性质》一文中指出:“在今天,一个汉字往往只是一个语素的符号,而不是一个词的符号。这是有些人不愿意把汉字叫做词文字,而要叫做语素文字的原因。按照这种考虑,词——音节文字这个名称也可以改为语素——音节文字。”“音素、音节、语素,是语言结构系统里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我们可以把语素文字解释为字符属于语素这个层次,也就是说,字符跟语素这个层次发生关系而跟音素、音节这两个层次没有关系的文字;语素——音节文字可以解释为既使用语素这个层次的字符,又使用表示音节的字符的文字。”在裘先生看来,汉字不应该简单地称为“语素文字”,而应该称为“语素——音节文字”。

以上关于汉字性质的讨论,其实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的。前三者着眼于汉字字符本身的特点,即汉字字形与字义或字音的联系。后二者则着眼于汉字所记录的语言单位。

在前三种说法中,表意说影响很大,较为流行。它的依据是,汉字中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以及形声字的形符表意而声符并不固定;表音说所依据的是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甲骨文中存在大量的假借字;而意音说则着眼于形声字的大量存在。三者从各自的着眼点出发,称汉字为某种性质的文字,不免有以偏概全之嫌,不过,对于汉字发展的某个阶段来说,又各有其合理的地方。因此,我们认为,要想将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汉字归为某一简单的类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后二者,“语素—音节文字”既适合于现代汉字,也适合于古汉字,因为,尽管古汉字所记录的基本上是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但是,词也是可视为成河语素的。所以,“语素—音节文字”比较适合汉字记录语言的特点。当然,无论“音节--词文字”,还是“语素—音节文字”,都还是概率性的结论,因有的汉字仅仅是记录音节的音节符号,如“蜘蛛”中的“蜘”、“蛛”。 

第三章 《说文》评介

第三章  《说文》评介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简称《说文》),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以及汉字学,《说文解字》是学者必须反复熟读的经典著作。

第一节  作者和成书

《说文》的作者许慎,字叔重,东汉豫州汝南郡召陵县(今河南省郾城县)人。许慎的具体生卒年今已不详。据考证,许慎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65年至公元122年之间。许慎是东汉著名古文经学家贾逵(30一102)的学生,博学多闻,被时人称为“五经无双许叔重”。许慎早年曾担任过“郡功曹”。由于他在任内“奉上以笃义,率下以恭宽”(《太平御览》卷二六四),被推举为孝廉。后来又迁升为洨长(即洨地之长,故治在今安徽省灵璧县南)。又曾担任太尉南阁祭酒,所以人们又称许慎为许祭酒、许洨长。许慎的著述除《说文解字》外,还有《五经异义》、《孝经古文说》和《淮南鸿烈解诂》等书,今天都亡佚不传了。

据许慎《说文解字后叙》及许冲《上<说文解字>表》,许慎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草成《说文》,到了汉安帝建光元年(121),于病中遣许冲进京,将此书献给汉安帝,《说文》开始广泛流传。东汉的郑玄(127—200)注《周礼》、《礼记》就已引用了《说文》,说明许慎的这部著作在当时就已传开。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李善的《文选注》、玄应和慧琳的《一切经音义》等书,都大量地引用《说文》。字典性质的《字林》(晋吕忱著)和《玉篇》(梁顾野王著),则是在《说文》的基础上加以扩展而形成的。

到了宋代初年,有徐铉(917-992)、徐锴(920-974)兄弟校订《说文》。弟徐锴(字楚金)重新校订《说文》,作《说文解字系传》40卷,世称“小徐本《说文》”。徐锴于书中有不少自己独到的见解,后世学者多所肯定。兄徐铉(字鼎成)奉诏与其他几位学者共同校订《说文》。徐铉等人在依据不同的版本正误补阙之外,做了以下三件事:根据孙愐的《唐韵》于每字之下增加反切,于是《说文》的每个字下才有了注音;一部分字补充了注释,注明“臣铉等日”字样;增加了一部分新字,附在每部之后,称之为“新附字”。徐铉等校定的《说文》世称“大徐本”,今天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的《说文解字》即属于“大徐本”。

第二节  《说文》的体例

一、《说文》全书的结构

《说文解字》全书共15卷。第一卷至第十四卷为正文,第十五卷是《叙》、《部首》和《后叙》。按照《说文后叙》的统计,《说文》全书收入9353字,重文1163字,说解字数133441字。许慎分全书为540部,将全书之字分别隶属于540部首之下。即凡从某个部首得义的字,都从属于该部,所谓“以类相从”(《说文解字叙》)。

每一部之内,字的排列先后大体依下述原则:

1.先列专有名词,后列普通名词、形容词等。例如石部,先列专有名词磺、碍、磬等字,次列普通名词碣、磏、碫、砾、碑等字,再次列形容词碚、硍、砝、磕、确、硗等字,最后列动词礙、硩、碎、破、砻、研等字。

2.先列带有美好祥和意义的字,后列含有丑恶灾祸意义的字。例如示部,先列礼、禧、禛、禄、褫、祯、祥、祉、福、祺等,后列祲、祸、祟等字。又如鸟部凤、鸾(皆神鸟)在前,黑部黥(墨刑)在后。

3.由部首叠加而合成的字,或与部首形体相反的字,列于该部的末尾。例如祘(示部)、甡(生部)、磊(石部)、聶(耳部)等字列于每部的末尾。

《说文》540部首的次序,大体上是依据部首的形体相近或意义相关来排列的。即所谓“据形系联”。例如上、示相次,因其皆与“上”意义相关。这样,形成了“始一终亥”的《说文》各部次序。

二、《说文》的字体

许慎的《说文解字叙》说:“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即是说,《说文》收录有三种字体:小篆、古文、籀文。

小篆是《说文》的正体,是许慎据以说解文字形、音、义的基本形体,是秦时官方规定“书同文”使用的书体,相传由丞相李斯对史籀大篆略加省改而成。基本保存了商周古文字的象形笔画和结构样式,大致能够反映出造字的本来的意图。这也是许慎采用小篆作为说解对象的原因。除去正篆外,说解中常附有“重文”(即异体字)。全书重文许慎自己说共有1163个,包括有古文、籀文、俗体、或体等。

古文是战国时期使用于东土六国的文字,其特点是形体比较简省,《说文》中古文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孔壁古文。“壁中书者,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说文解字叙》)二是汉时在民间发现的用古文书写的《春秋左氏传》、《孟氏易》、《毛诗》和《周官》等书。“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说文解字叙》)《说文》中的古文大部分附在说解之后。也有少数作为部首或正篆(字头)的。全书重文中标明古文的共510字。

籀文的名称是因其来源于《史籀篇》,又称为大篆。《史籀篇》本是西周时的童蒙识字课本,汉时已不完整,全书大约亡佚于魏晋。王国维有著名的《战国时秦国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见《观堂集林》),影响很大,学者多所遵从。但近年出土的秦国文字与之比较,形体并不一致。此说尚需进一步研究。其特点为形体繁复重叠。《说文》中注明籀文的与古文一样大部分是作为“重文”附在字条之末的,也有少数作为部首或字头。据王国维统计有219字。

小篆是根据籀文略加简化或改动而形成的。“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解字叙》)据此可知,有一部分小篆则是直接取之于籀文的。这一部分与小篆形体相同的籀文,《说文》中已经与小篆混在一起,不可区分了.

综上可以看出,小篆、籀文、古文的差异,主要是在形体的繁省上,属于同一种文字的不同书体,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说文》在每部之末都注明“文(多少)”、“重(多少)”。前者指该部正篆(字头)的数目,后者指该部中异体字(包括籀文、古文或少量小篆等)的数目。

三、《说文》的说解

《说文》对每个字的说解,包括字义、字形和字音三个部分。

(一)说解字义

《说文》对每一个正篆,首先解释其意义。许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说明该字最初造字时所代表的意义。这些解释反映出上古时期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认识,以及我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黑,火所熏之色也。

筭,长六寸,计历数者。

薅,拔去田艸也。从蓐,好省声。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

《说文》说解字义的方式,主要有直训、描写、譬况和声训等。

1.直训。即直接说解某字的意义。

祠,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从示,司声。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

琥,发兵瑞玉,为虎文。《春秋传》曰:“赐子家双琥。”

吾,我自称也。

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脘,胃府也。

秉,禾束也。

2.描写。即对被说解的对象的特征进行描述。

虫,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

籁,三孔龠也。大者谓之笙,其中谓之籁,小者谓之翁。

戟,有枝兵也。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鸾,赤神灵之精也。赤色,五采,鸡形。鸣中五音,颂声作则至。

3.譬况。即用常见的事物来比方被解释的对象。

熊,兽似豕,山居,冬蛰。

虽,似蜥蜴而大。

4.声训。声训是用与被释词古音相近、意义相关的词来进行解释。声训大多解释该事物得名的原由,具有追寻语源的作用。

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

月,阈也。太阴之精。

户,护也。半门曰户。

房,室在旁也。

帝,谛也。王天下之号。

(二)说解字形

说解字形在说解字义之后,指出该字的形体结构类型,揭示其和字音、字义的关系。《说文》说解的形体结构类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其常用的术语如下。

1.象形。《说文》的象形字的说解术语有“象形”、“象(像)……之形”、“象(像)……”等等

果,木实也。象果实在木之上。

西,鸟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

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

高,崇也。象台观高之形。

蜀,葵中蚕也。从虫,从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娟蜗。《诗》曰:“娟蜗者蜀。”

2.指事。《说文》对指事字的说解术语有“指事”、“象形”、“象(像)……之形”、“象(像)……”、“从某从某”等。

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按:以“、”指示刀刃所在处。)

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按:以“一”表示口中所含的美味。)

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从一。(按:以“寸口”把脉处至腕为一寸的长度。)

可以看出,《说文》注明指事字时,兼用了表示象形字、会意字的术语,而直接用“指事”的时候是比较少的。要注意,不要因为这些术语,而将指事字误当做象形字或会意字。

3.会意。《说文》对会意字的说解术语有“从某从某”、“从某某”等等。

具,共置也。从  ,从贝省。古以贝为货。(按:“贝省”的意思是,“具”字形体中的“目”是“贝”字的减省写法,实际上,贝字乃鼎字之讹,甲骨文从双手持鼎。)

《说文》中常用“某省”表示该形体是某一字形的减省写法。减省后的形体既可用来表义,也可用来表音,代表原来字形所表示的字义和字音(参看下面“形声”部分)。

位,列中庭之左右谓之位。从人立。

休,息止也。从人依木。

第一例是以“从某从某”说解,这是把几个字的形体合起来表达该字的意义。后二例是以“从某某”说解,这是“连文会意”,即几个字的字面意义合起来表达该字的意义。

4.形声。《说文》对形声字的说解术语有“从某,某声”,“从某从某,某亦声”等等。

吞,咽也。从口,天声。

述,循也。从走,术声。

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

上述例中的“娶”字是所谓“形声兼会意字”,即形声字中的声符同时又具有表意的作用(从《说文》对这类字的说解看,是会意字的一个构件同时又是该字的声符)。从字形的发展看,这类字多数是后起的形声字。“娶”,在甲骨文中只写做“取”,后来分化,增加了形符“女”,成了形声兼会意字。也有的学者把这一类字称为会意字中的特例,称为会意兼形声字。

《说文》的字形说解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有明确的说明。但对转注、假借二书,当今文字学家没有明确的统一认识(参看本书第四章)。

(三)说解字音

《说文》对正篆说解的第三个内容,就是指明字音。其方式有4种:注明谐声偏旁,即“某声”、“亦声”和“省声”;“读若”;“读同”;声训。

1.注明某字的谐声偏旁,这是《说文》注明字音的最重要的方式。许慎之时,反切尚未发明,有人因此认为《说文》是无音之书,除了少数“读若”注音之外,《说文》收字读音不可知,这种看法我们不能同意。许慎是利用汉字的谐声系统来给《说文》中的字注音的。谐声偏旁代表上古造字之时的语音,反映了上古语音的面貌,利用它来说解字音,正符合许慎著《说文》以;自溯古形、古音、古义的目的。《说文》正篆9353字,形声字占82.7%(据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统计)。在许慎指出某字为形声,其谐声偏旁为何以后,《说文》中约7700字我们可据以探求它们的上古音。清代著名的学者段玉裁正是据此提出了“同声必同部”(指有相同声符的字,上古音必在同一韵部)的著名论断,为上古音研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注明谐声偏旁的例子见前“说解字形·形声”)

2.读若。“读若”就是用同音字直接注明读音。许书用这种直音的方法仅给生僻字或读音特殊的字注音,约有800多个,占《说文》正篆数的1/10弱。“读若”又可分为三种形式:

A.“读若”引同音字。

觛,角匕也。从角,亘声。读若灌。

B.“读若”引经。经书中的语句是汉代人所熟悉的,所以引用经典中的句子也能起到标明读音的作用。

辵(chuò),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读若《春秋公羊传》曰“历阶而走”。

C.“读若”引方言。生活中的方言、俗语是人们所熟悉的,许慎也引用来说明读音。

,饥也。从食戹声。读若楚人言恚人。

我们可以看出,有的“读若”不仅仅是注明字的读音,有时还有兼释字义的作用。如上面例子中的“麸”同“伴”,意义都可以相通。

3.“读同”。有“读与某同”与“读若某同”两种形式。“读与某同”是注音,而“读若某同”则与“读若”一样,有时兼通其义。

A.读与某同。

雀,依人小鸟也。从小、隹。读与爵同。

B.读若某同。

丌,下基也。荐物之丌,象形。凡丌之属皆从丌。读若箕同。(兀部)

4.声训。声训是用读音与被说解字相近的字来进行说解(参见前“说解字义·声训”)。这种说解方式实际上也起到了指示读音的作用。

马,怒也,武也。(按:马、怒、武,三者古音相近。)

王,天下所归往也。(按:王、往二者古音近。)

士,事也。

门,闻也。(按:门、闻二者音近。)

裸,灌祭也。(按:裸、灌二字古同音。)《说文》中的声训在全部说解中占了一半以上,结合上古音研究的成果加以探求,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被说解字的音义,以及它与说解字的音义关系(其中有的是同源词关系)。

第三节  清代《说文》四大家

近人丁福保编《说文解字诂林》,收录迄至当时(1928年)研究《说文》的专著182种,66册。1932年又收集近代研究《说文》的著述256种,编成《说文解字诂林补遗》16册。《说文解字诂林》及《补遗》总共82册,成为《说文》研究资料的总汇。从这部卷帙浩繁的资料汇编中,可以见到历代各家研究《说文》的成果。

在历代的《说文》研究中,清代是成就辉煌的时期。在清代研究《说文》的众多学者中,最杰出的是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骏声。人称“《说文》四大家”。丁福保说:“若段玉裁之《说文解字注》,桂馥之《说文解字义证》,王筠之《说文解字句读》及《说文释例》,朱骏声之《说文通训定声》,其最杰著也。四家之书,体大思精,叠相映蔚,足以雄视千古矣。”下面简要介绍这四家研究《说文》的成就。

一、《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县人。乾隆举人。曾在四川富顺、巫山等地任知县。后来辞官归里,潜心著述。他是清代著名学者戴震的弟子,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用了32年的时间(1776—1807)来撰写《说文解字注》。书成问世,学者公认是自古以来研究《说文》成就最高的著作。同时的著名学者王念孙评论说:“盖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说文解字注>序》)意思是段氏之书直追许慎,汉以后历代学者皆不及。

《说文解字注》的突出成就在于“就古音明古义”。汉代以来,《说文》往往被看做是形书,人们多从字形去考察古字的意义。“辨点画之正俗,察篆、隶之繁省,沾沾自谓得之。而于转注、假借之通例,茫乎未之有闻。是知有文字而不知有声音训诂也。”(王念孙《<说文解字注>序》)段玉裁打破了这种局面。在注解《说文》之前,段玉裁深入地研究了古音,对上古韵部系统做了归纳,写出了《六书音均表》,然后用“因形以考音,因声以知义”的方法去研究《说文》。王念孙说:“吾友段氏若膺,于古音之条理,察之精,剖之密,尝为《六书音均表》,立十七部以综核之,因是为《说文注》。形声、读若,一以十七部之远近分合求之,而声音之道大明。于许氏之说,正义、借义知其典要,观其会通。而引经典与今本异者,不以本字废借字,不以借字易本字,揆诸经义,例以本书,若合符节,而训诘之道大明。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说文解字注>序》)段玉裁已经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到了音与义才是语言词汇的要素,而汉字主要是通过记录词的声音来表示词和它的意义的。段玉裁活动的年代,正当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发端,结构语言学尚未诞生,而整个现代语言学尚在创立的初期。这时在汉语的研究中,中国杰出的学者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词的音义与文字的关系,明确地提出其声音代表词义而不是字形代表词义。这与后来的普通语言学理论不谋而合。从最初的象形文字发展来的形体复杂的汉字研究中,独立地得出这样的结论,需要非常敏锐的洞察力。段玉裁等人是现代语言学理论和实践的先驱。

除此之外,在阐明《说文》的条例,订正《说文》的讹误,辨析同义词和清理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等方面,段玉裁都有卓越的成就。段氏“于周秦两汉之书无所不读,于诸家小说之书靡不博览”,所以能够在《说文解字注》中广征博引,钩索系联,明辨是非。亦有人批评段氏过于自信,妄改《说文》,失于武断。对于段氏改动说解、增删篆文之处,当一一考察,不能一概而论。有许多地方,段玉裁的改动已被证明是正确的。

二、《说文解字义证》

桂馥(1736—1805),字冬卉,号未谷,山东曲阜人。乾隆进士。曾任云南永平县知县。桂氏另著有《札朴》10卷等。

《说文解字义证》的特点,是大量引用古代文献资料来证明《说文》说解的意义。因此有人批评桂氏只是罗列古训而没有自己的论断。对此,王筠曾评论说:“桂氏征引虽富,脉络贯通。前说未尽,则以后说补苴之;前说有误,则以后说辨正之,凡所称引,皆有次第,取足达许说而止。非专胪古籍,不下己意。”从资料的前后排比中以见判断,客观而不失见地,这就是桂氏的深意。

三、《说文解字句读》和《说文释例》

王筠(1784—1854),字贯山,号菉友,山东安丘人。道光举人。王氏著《说文释例》,说明《说文》和六书理论的条例、体制,以帮助人掌握读《说文》的门径。在《说文释例》中,王氏常引用当时得见的一些古文字资料补充、订正《说文》,这是前人未能做到的。王氏的《说文解字句读》,是他对《说文》的注解。对于前代的《说文》研究者,王筠认为段玉裁、桂馥两家的成就最高,但两家各有所长,亦各有不足。“余又以《说文》传写,多非其人。群书所引,有可补苴。遂取茂堂及严铁桥、桂未谷三君子所辑,加之手辑者,或增、或删、或改,以便初学者诵习,故名之曰‘句读’。”(《说文解字句读》自叙)后来,王筠根据友人的意见,采辑各家,删繁举要,加上了自己的疏解。《说文解字句读》的特点,是在前人之说的基础上“博观约取”,即广泛地观览而精要地摘取,并且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因此,《说文解字句读》远不只是“便于初学诵习”的入门书。

四、《说文通训定声》

朱骏声(1788-1858),字丰芑,号允倩,江苏吴县人。曾做过黟县训导。朱骏声是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的弟子。钱大昕精于古音之学,对朱氏影响颇深。

《说文通训定声》共18卷,在“《说文》四大家”中篇幅最多。除《说文》原来的九千多字外,又增人“《说文》不录之字”七千多个。全书改变了《说文》以部首统字的编排方式,从《说文》字形中分析出形声声符1137个,按照古韵将其分为18部。全书之字按声符类聚,声符又按古韵18部归类排列。

每一字下,先列《说文》说解及朱氏自己的按语,以明本义。次列“转注”,以说该字的各项引申义。再次列“假借”、“声训”、“古韵”等项,举例说明该字的假借义、专有名词、连绵字、声训的解释,以及在《诗经》和先秦韵文中押韵的章节和押韵字。总之,是将该字在古籍中出现的各种意义全面地阐释,特别注重声音、训诂相通之理。

《说文通训定声》最大的特点,也是它最为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的“舍形取声,贯穿联缀”(《说文通训定声·凡例》)的体例。这种排列方式,使读者能够直接将古音与古义联系起来,方便寻求词与词之间的音义联系。从语言学理论上说,这是抓住了语言以音表义的实质,突出了语音,而把在《说文》原来编排方式中占得很重的字形降到了次要地位。朱骏声说:“天地之间,有形而后有声,有形、声而后有意与事。四者,文字之体也。意之所通,而转注起焉;声之所比,而假借生焉。二者,文字之用也。”(《<说文通训定声>自叙》)他又说:“造字之假借,不外书皆声。”“不知假借,不可与读古书;不明古音,不足以识假借。”(同前)这正是对语音在汉字孳乳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深刻认识。半个世纪以后,杰出的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非常赞赏《说文通训定声》,称之为“伟大的著作”。高氏的举世闻名的《汉文典》(Grammata Serica)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现代式的《说文通训定声》”。

段玉裁曾经说,《说文》一书可以按形、音、义不同的编排方式做成三部书,其中之一是:“后儒苟各类其同声者,介以三百篇古音之部分为一书,周秦汉之韵具(俱)在此矣。”(《说文解字叙》“知此者稀”下段氏《注》)段氏的设想在半个世纪后被朱骏声付诸实践,并加以增补完善,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四节  《说文》的价值

一、《说文》在文字学研究中的价值

(一)《说文》是研究古文字的重要著作

《说文》收集了小篆、籀文和古文等古文字,并对它们的字形结构和意义进行了分析、说解,这为研究古文字保存了极为珍贵的比对资料。《说文》是研究古文字的基础和桥梁,是打开古文字宝库的钥匙。

《说文·来部》:“來,周所受瑞麦来辫。一来二缝,象芒束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

《说文·来部》按许慎的解释,“来”的本义是粮食作物,即小麦,是一个象形字,后来假借为来往之“来”。据此去读甲骨文,像小麦植株之形的正是来字,与许慎的说解相符。

(二)六书理论是汉字结构规律和发展规律的总结许慎将六书理论用于《说文》的说解中,分析每一个汉字的结构,归纳汉字的发展规律。六书从此不再是空洞的概念,而成了统率九千多个汉字的内容充实的理论体系,在汉字研究的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后世影响很大。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客有难主人曰:‘今之经典,子皆谓非,《说文》所言,子皆云是,然则许慎胜孔子乎?’主人抚掌大笑,应之日:今之经典,皆孔子之手迹耶?’客曰:‘今之《说文》皆许慎之手迹乎?’答曰:‘许慎检以六文(六书),贯以部分,使不得误。误则觉之。孔子存其义而不论其文也。”……大抵服其为书(《说文》)隐括有条例,剖析穷根源。……若不信其说,则冥冥不知一点一画有何意义焉。”直至今天,我们分析汉字形体结构仍然离不开六书理论和许慎的分析说解。

(三)《说文》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排体例

《说文》是我国第一部字典。许慎从繁复的汉字形体中归纳出540个部首,将9353个汉字分别隶属其下,汉字字典的部首编纂法由此产生。后世的字典,如晋代吕忱的《字林》、南北朝梁代顾野王的《玉篇》、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张自烈的《正字通》、清代的《康熙字典》、现代的《辞源》、《中华大字典》、《辞海》和《汉语大字典》,都是按部首编排法编纂的。只是后代的字典将540部首作了归并,如《康熙字典》为214部首,《汉语大字典》为200部首,基本上仍是沿袭许慎编写《说文》的传统。

二、《说文》与古汉语词汇研究

《说文》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字典,也是我国较早的词典之一。《说文》收录了上古汉语的大量词汇,这些词汇与上古文献的用例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保存了古义,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在整理发掘上古汉语词汇的语源意义上,也具有极大的价值。

一个词有多个义项,有本义、引申义,还有仅仅是同音关系的同音词。记录汉语词汇的词典性质的专著,在《说文》之前有《尔雅》。《尔雅》的体例是将某一个义项相同的词(字)罗列在一起,而不分它们是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使人难以分辨各个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如《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与,始也。”十一个词都有“初始”的意义,这是它们的本义还是引申义,或仅仅是借用了另一个同音词的写法?它们之间意义的区别在哪里?对这些问题,《尔雅》都没有解释和辨析。

《说文》在说解词义的时候,追寻的是本义。弄清了一个词的本义,对它的众多的引申义就可以纲举目张,仅仅是同音词的假借字也就清楚了。段玉裁说:“许(慎)之为是书也,以汉人通借繁多,不可究诘,学者不识何字为本字,何义为本义,虽有《仓颉》、《爰历》、《博学》、《凡将》、《训纂》、《急就》、《元尚》诸篇,扬雄、杜林诸家之说,而其篆文既杂乱无章,其说亦零星间见,不能使学者推见本始,观其会通。故为之依形说音、义,而制字之本义昭然可知。本义既明,则用此字之声而不用此字之义者,乃可定为假借,本义明而假借无不明矣。”(《说文解字注·叙》“令长是也”下)前举《尔雅·释诂》中的一组词,在《说文》中是这样说解的:

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

哉,言之间也。段玉裁《注》:“凡两者之际曰间,一者之竟亦曰间。一之竟即两之际也。言之间歇多用哉字。若‘哉生明’、‘初哉首基’则又训哉为始,凡竟即为始。”

首,古文百也。百,头也。

基,墙始也。

肁,始开也。从户从聿。段玉裁注:“凡经传言‘肇始’者,皆摩之假借。”(按:《尔雅·释诂》“肇”为后起字,见段氏“肇”字注。)

祖,始庙也。

元,始也。从一兀声。

胎,妇孕三月也。

叔,拾也。(按:《人部》:“俶,一曰始也。”)  从《说文》的说解可以看到,

《尔雅·释诂》这一组训为“始”的词,是本义各不相同的词,只是都含有“初始”这个意义。把《尔雅》和《说文》两相比较就会看出,后者对于词义的异同分辨得更清楚。因此,段玉裁曾说:“后儒苟取其义之相同相近者,各比其类为一书,其条理精密胜于《尔雅》远矣。”

词的最初的意义与字的本义是有区别的。然而,《说文》对字的本义的揭示能够帮助我们追寻词的比较早的意义,使我们能够参考文献资料清理词义发展的脉络。《说文》是探索词的语源义的不可或缺的阶梯。从这个意义上说,《说文》是世界上最早的“词源词典”(Etyrnologimal Dictionary)。

三、《说文》和上古音研究

(一)《说文》和上古韵部研究

上古韵部的划分是清儒古音研究的重大成果。他们研究古韵部的主要方法是联系《诗经》韵脚来划分上古韵类。但是,《诗经》韵脚字有限,怎样把《诗经》的韵类归字扩大到整个汉字系统呢?《说文》原文是没有反切的,这种注音方法当时还没有发明。许慎对占《说文》总字数80%以上的形声字的“某声”、“亦声”、“省声”的说解,以及对一些字的“读若”的说明,就是用当时的注音方法给汉字注音。《说文》在字书、词书之外,又是一本韵书。清代的学者把《诗经》的韵类划分和《说文》形声字联系起来,如“怙”字在《诗经·秦风·鸨羽》中与“所”、“黍”、“羽”、“杜”字押韵,属于上古音鱼部,那么凡是和“怙”一样以“古”为声符的字,如固、涸、罟、沽、姑、辜、酤、胡、居、据、踞、苦、枯等字都应归人鱼部。同理,以户(“所”字的声符)、羽、土为声符的字,如扈、雇、妒、诩、栩、杜、社、吐、徒等字,也都应归人鱼部。这个规律,段玉裁总结为“同声必同部”。他说:“六书之有谐声,文字之所以日滋也。考先秦有韵之文,某声必在某部,至啧而不可乱。故视其偏旁以何字为声,而知其音在某部,易简而天下之理易得也。许叔重作《说文解字》时未有反语,但云某声,某声即以为韵书可也。”(《六书音均表·古十七部谐声表》)

(二)《说文》和上古声母研究

《说文》在上古声母研究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王力先生曾说:“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音韵学家一般只能根据五种材料来研究上古的声母:第一是谐声偏旁;第二是声训;第三是读若;第四是异文;第五是异切。”(《汉语音韵》)《说文》兼有上述五种材料的前四种,为研究上古声母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研究证明,汉字最初是以象形字为主的表意文字,后来经过把汉字当做音节符号使用的假借阶段,发展到以形声字为主的语素——音节文字阶段。我们知道,假借的条件就是古音相同或相近。因此,同声符的形声字之间就不仅仅是韵母相同或相近,它们的声母也应相同或相近,这是显而易见的。那么,《说文》中的形声、读若、重文、声训等现象,就为上古声母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再结合《切韵》所反映的中古声母系统,我们就可以对上古音进行构拟(或称重建)。

在中古读为不同的声母,这种现象正是我们观察上古汉语声母的窗口。

四、《说文》和古代文化研究

许冲《上<说文解字>表》说:“慎博问通人,考之于(贾)逵,作《说文解字》。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通过《说文》,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情况。

《鹽部》:“鹽,咸也。从卤监声。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段玉裁引玄应《一切经音义》引《说文》:“天生曰卤,人生曰盐。”

从盐字的解说里我们知道,在远古的时候,古人就懂得利用蒸发海水的技术人工制盐了。并且《说文》还记载了这位古代制盐技术发明家的名字“宿沙”。

《肉部》: “腥,星见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从肉从星,星亦声。”

“腥”的本义是猪肉中长出的像星星一样的小颗粒。这是猪包囊虫病(俗称“米猪肉”)的特征。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寄生虫病,人吃病猪之肉也会传染上,难以治愈,常致死亡。可见汉代以前中国的医生已经认识了这种疾病,让人们不食病猪肉来防止传染。可是对于发病的原因却不明白,解释为“星见食豕”,当夜晚天上有星星的时候去喂猪食,猪就会生这种病。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

《它部》:“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艸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蛇,它或从虫。”

远古时代,森林茂密,荒草丛生,人类侧身其间,常常遭遇毒蛇猛兽的侵害。人们相见互致问候时总是说:“没有蛇吧?”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顽强生存的情景历历在目。

鸟部:“凰,神鸟也。天老日:凰之象也,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鹳鹩鸳思(腮),龙文虎背,燕颌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从鸟凡声。”

传说中的凤,高贵优雅,仪态万方,斑斓绚丽,光华四射。举翼则高山大川莫能阻挡,万里之遥,朝发夕至。它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黑暗逃匿,阳光普照,洪水归流,五谷丰登,人民安宁祥和,尽享太平。许慎对凤的描写,反映了在困厄中苦苦挣扎的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殳部》:“殳,以杸殊人也。《周礼》:‘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旅贲以先驱。”’

《木部》:“杸,军中士所持也。”

“ 殳”、“杸”实际是一字加形符而分化的古今字。殳是一种长兵器,竖立于战车之上。战车上执殳的军人是军队中最勇敢的斗士,作战时驾车执殳,冲锋在前,用殳为全军打开前进的道路。读了许慎对“殳”的解说,我们才更确切地领悟了《诗经·卫风·伯兮》女主人公对英勇的“伯”的倾心赞美:“伯兮朅兮,邦之杰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总之,《说文》的内容涉及了历史、哲学、军事、地理、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和人体解剖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类知识领域的各个方面,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第四章 汉字结构

第四章 汉字结构(3学时)

关于汉字的结构,传统有“六书”的说法。“书”古代指写字,也指写下的字,故“六书”从字面上讲就是六种字的意思。“六书”之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至于六书的细目,到汉代才有记载。汉代记述六书细目的有三家:一为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注中引郑众的话:“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一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云:“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一为许慎,其《说文解字·叙》说:“周礼八岁人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抽,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不仅指出了六书各书的名称,还给每一书下了定义,举了例子。据唐兰先生考证,三家之说同出于一源,因为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根据西汉末古文经学大家刘歆的《七略》删节而成的,所列六书名目、次序也应本于刘歆所述,而郑众、许慎的学术师承又与刘歆有渊源关系,郑众之父是刘歆的学生,许慎之师贾逵的父亲贾徽也是刘歆的学生。然而三家的细目有两点不同:一为指事、会意、形声的称谓不同,二为各书次第不同。后世研究者认为,称谓不同反映三家对这三书的认识大概有差异,各书次第不同反映三家对各种字产生的先后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后人在阐述六书理论时,多依朱宗莱的主张,从许慎六书的名称而遵班固六书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汉代三家,只有许慎为六书下有定义,故要正确理解古人的六书说,必须弄清许慎六书说的原意。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许慎六书说的原意,并对后人存在分歧的看法作简要的评述。

第一节  象形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说,象形字就是字形画成字义所表示事物的形状,随着物体的外形而曲折字的笔画,“日”、“月”就是这种字。

日字篆文像太阳形,中间一短横是填空隙的饰画,无实义;月字篆文像弦月形,中间一画,也是饰画。如考察商周文字,二字象形程度更高。许慎主要是依据篆文来作分析的。

许慎的定义和例字,表明象形字有如下特点:

1.是独体字,即《说文解字·叙》中所谓的文。

2.由象形符号构成,字形近于图画,所画即为字义所表示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部分象形字中有饰画。

(1)人,像人体的侧视形。

(2)女,像交手曲膝跪坐的妇女形。

(3)目,甲骨文像人眼形。小篆改横为直,形已失真。

(4)臣,像竖目形。字形画顺服的奴隶注视主人的一只眼睛,本义指奴隶。

(5)自,甲骨文像鼻子形。后加声符成“鼻”,以表其本义。

(6)牛,甲骨文像牛头正视形。

(7)羊,甲骨文像羊头正视形。

(8)鹿,甲骨文像鹿侧视形。

(9)木,甲骨文像有枝干根梢的树形。

(10)水,甲骨文像流水形。

(11)申,甲骨文像闪电形,本义是电。

(12)眉,甲骨文像眼目上的眉毛形。

(13)果,甲骨文像树上结有果实形。小篆将甲骨文木上的三个果实省为一个,同时加上饰画“十”。

从 “人”到“申”,各字的结构,全部皆像物形;从“眉”到“果”,各字的结构,则将物形附于另一物形上,以后者为限忌制性条件,来让人能判断前者之所像。段玉裁说:“有独体之象形,有合体之象形。”就是指的“人”和“眉”这两类结构不同的象形字。然而凡是一物,体积无论大小,或独立,或附于它物之上,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构成的象形字都是独体字,故对象形字作“独体象形”和“合体象形”的分类,实无必要。

第二节  指事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意思是说,指事字一看就可以认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的意义,“上”和“下”就是这种字。

由于许慎对指事定义的说解含混,“视而可识”、“察而可见”适合假借字以外的各书文字,因而后世学者对指事的认识难免有异。

今人于省吾、梁东汉对指事的阐释,在众说中较为合理。他们认为,指事是一种用抽象符号来指示字义所要表达事物的字。其说是据许慎的例字“上”、“下”与小徐本中注有指事二字的“本”、“末”和“刃”等字的构形特点推论出来的,抓住了字的形义关系,故为世人所普遍采用。他们把指事分为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和在象形字上加抽象的指示性符号的指事字两类。前者基本上是由早期的抽象符号演变而来,由极简单的点画所构成,如上下二字以及一些记数字,后者有一个独立的象形字,而附以极简单的点画构成的指示意义的符号,如本、末、刃等字。据此可知指事字显然有如下特点:

1.是独体字。

2.有抽象的指示性符号,用以指示字义。

(1)上,甲骨文弧形为基准线,代表某一物体,其上方的短横为指示性符号,表示字义是位置在高处。后来改短横为竖。

(2)下,甲骨文构造与“上”相似而方向相反,本义是位置在低处。

(3)本,金文木下用点或横指出树根之所在,本义指树根。

(4)末,金文木上用一横画指出树梢之所在,本义指树梢。

(5)朱,甲骨文木中用横指出树的主干之所在,本义指树干。后加木旁作“株”,表其本义。

(6)亦,甲骨文,在正面人形(大)的两腋下加两个点,以指明人的臂腋之处,本义为腋。“腋”是从肉夜声的后起形声字,其声符“夜”是从夕亦声的形声字。

(7)寸,小篆,又下用一横指出中医所谓寸脉或寸口之所在。林义光《文源》:“又,象手形,一识手后一寸之处。”本义为寸脉、寸口。因其距手的距离,后借以表示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

(8)宏,甲骨文在一条人臂上加弧形指示符号,以指人胳臂自腕至肘的一段部位,本义是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是“肱”字案旧的初文。

(9)孔,金文子上加一符号,指示小儿头盖骨上有孔隙,也称囟脑门儿。《说文》训孔为通,应为词义的引申。

指事字和象形字都是独体字,二者区别在于字内有无抽象性指示符号。凡字内有抽象性指示符号的独体字为指事字,字内除饰画之外,只有象形符号的独体字则为象形字。例如:

旦像旭日初升,下边还连着地面(一说为云气)之形,本义为天明、早晨。字下一横由地面或云气)变来,是象形符号。因而旦字为象形字而不是指事字。

至甲骨文,像矢落下至地面形,本义是到、到达。字下面的一横像地面形,为象形符号,所以至字不是指事字而是象形字。应当指出在整个汉字体系中,并非只有六种结构不同的字,六书说并不能概括全部汉字,对于那些六书说不能概括的汉字,没有必要把它们强纳入指事一书,以坏了六书的体例。

第三节  会意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捞,武、信是也。”意思是说,会意字是并列字类即两个以上的字,会合它们的意义,来表现该字义所指向的事物,“武”、“信”就是这种字。

“武”字篆文由止戈二字组成,许慎引《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止戈为武”,把“武”的本义解释为制止干戈(即制止战争)。“信”字,由人言二字会合成意,许慎释其本义为诚实,人言必须诚实。而按现代学者研究,“止”本像人的脚,在别的会意字中多表人的行走前进,所以止戈合意是持戈前进,即征伐用兵的军事行动之意;“信”字是以“人”作声符的会意兼形声字。

从许慎的定义和例释中,可以看出会意字的特点:

1.是合体字,由可独立成字的偏旁组合而成。

2.偏旁都是形符,即都表义。

就《说文解字》中对具体字的分析来看,会意字有两种类型:

1.以形会意,即通过偏旁的形象意义来会意。例如:

休,息止也,从人依木。

2.以义会意,即通过偏旁的独立词汇意义来会意。例如:

雀,依人小鸟也,从小隹。

从汉字的实际情况看,西周春秋以前产生的会意字,绝大多数是以形会意的,战国秦汉以后产生的会意字,则大体上是以义会意的。班固所谓象意,大概是说的前一类会意字。

(5)隻,甲骨文从又持隹,表捕鸟在手。本义是猎得禽兽。为后世获字初文。《说文》释义为“鸟一枚也”,是后起义。

(6)秉,甲骨文从又持禾。本义是手持禾束。

(7)男,从田从力。力像末形。表示用耒在田间耕作的人。本义为男子。

(8)妇,甲骨文从女持帚。帚为采集的整棵植物,表示从事采集劳动的女性。本义为妇女。

(9)步,甲骨文从二止。以一前一后的两脚表示徒步行走。本义是步行。

(10)友,甲骨文从二又。以两只右手在一起表示友好相助。本义是朋友,即同志友好的人。

以上会意字均为以形会意。它们有的形符不同,有的形符相同,人们或称前者为异文会意,后者为同文会意。

劣从少力,本义是赢弱少力。

耷从大耳,本义是大耳朵。

歪从不正,本义是偏斜不正。

岩从山石,本义是山上的石崖。

嵩从山高,本义是高山。后借以表中岳山名。

昶从日永。永有长义。本义是日长。

以上会意字均为以义会意。其形符多可连读成语,即其本义。



第四节  形声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思是说,形声字是用与字义所表事物有关的字来作形符造字,取比拟新字读音的字(即读音与新字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跟它合成新字,“江”、“河”就是这种字。

“江”字,许慎认为其本义是长江,“从水,工声”。“河”字,许慎认为其本义是黄河,“从水,可声”。二字是用与其字所表事物的义类“水”字作形符,分别取音同音近字“工”和“可”作声符来配合成的。

从许慎的定义和例字,可以看出形声字的特点:

1.是合体字。

2.偏旁有表义的形符,有表音的声符。

考察形声字的形符,会发现它表示字义有两种情况:

1.表示形声字的本义。例如:“辉”、“爸”、“斧”、“狗”等字的形符“光”、“父”、“斤”、“犬”的意义,就是它们的本义。

2.表示形声字字义的类属。例如:在从玉的形声字中,据《说文解字》,“璧”本义是瑞玉环,“璜”本义是半璧,“瑛”本义是玉光,“玲”本义是玉声,“理”本义是治玉。诸字字义不同,但都跟玉有关,“玉”作为形符,表示出它们的字义类属。

在形声字中,前一种字数极少,绝大部分属于第二种。

形声字的声符,是给形声字标音的,即用它独立成字时的读音来标示形声字的读音。然而由于汉字是由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创造的,因此进入了汉字系统的形声字,声符的标音功能有的能保留,有的会减弱,有的甚至已失去。

必须指出,有些形声字的声符还有表义示源功能。由于字所记录的本源词分化出派生词,字形被假借,不少汉字出现一字多义现象,为表义明确,就在其上增加形符造出分化字来记录其某一义项,这是早期形声字的主要来源。在这类形声字中,声符是由本源字直接转化成的,自然具有表义示源功能。例如:

又甲骨文像右手形,本义为右手,常借用“有”,金文加上形符“肉”,作有,“又”既标示读音,也有表义示源作用。由形符加声符拼合构成的后期形声字中,由于受到早期形声字的影响,其中一部分也往往选择具有表义示源功用的声符。例如:《说文解字》释:“拘,止也,从句从手,句亦声。……‘钩,曲也,从金从句,句亦声。”而释:“句,曲也。……‘拘”和“钩”这种被’后人称为会意兼形声的字,其实就是由具有表义示源作用的声符;组成的形声字。

星,甲骨文初为像繁星形的象形字,当隶定为“晶”;后加声符,成为从晶、生声的形声字;隶变省形为“星”。本义指空上除太阳和月亮以外发亮的天体。晶字后来专用来表星光明

罔,甲骨文像渔猎用的网形,是象形字。小篆加声符成从网、亡声的形声字。本义是渔猎用的网。后又加形符,成为从}系、罔声的形声字,以表其本义。

以上形声字都是在一字上增加声符形成的,它们跟原字一般是一字异体的关系。增加声符的字通行以后,有的作为异体字被废弃,分化成两个字。

暮,甲骨文从日在四中(草的象形字)或四木中,是会意字,本义是日将落时,隶定作“奠”。后在“莫”下加形符,成为从日、莫声的形声字,以表其本义。

溢,甲骨文像器皿中有水漫出形,隶定为“益”字,本义是水漫出。后在“益”字旁加形符,成为从水、益声的形声字,以表其本义。

以上形声字都是在一字上增加形符形成的,它们跟原字一般是古今字的关系,其字内声符具有表义示源功能。

唯,甲骨文像鸟形,即“隹”字,与“鸟”本为一字。甲骨文、金文常借以表发语词,后世加形符“口”,成为从口、隹声的形声字“唯”,其本义为应答声。

祐,甲骨文像右手的侧视形,即“又”字,本义是右手。甲骨卜辞借以表有无的“有”、保佑的“佑”、福祐的“祷”等。后在字左加形符,成为从示、又声的形声字,其义为天神给予的帮助,是从示、右声的“祷”字的初文。

以上形声字都是在一假借字上增加形符形成的,它们跟原字虽不是异体的关系,两者本义不同,但其字内声符仍有表义示源功能,只是跟声符字所表示的本义无关联罢了。

釜小篆本来从金,父声。本义是一种锅。今省作“釜”,从金省,父声,形符被部分省略。

亭小篆从高省,丁声,本义为设在路旁有楼的公房。

岛小篆从山,鸟声,本义为水中有山的陆地。今字形从山,鸟省声,声符被部分省略。

以上形声字都是偏旁不完整,被部分省略的字。其中形符被部分省略者,后人称为“省形形声字”;声符被部分省略者,后人称为“省声形声字”。它们跟不省形或不省声的初文是异体的关系。



第五节 转注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由于除“考”和“老”二字以外,《说文解字》在释九千多字中没有明确指出哪些是转注字,许慎定义又过于简略,可以从各种角度去理解,因此从古到今对转注的不同解释非常多,争论了一千多年,至今尚无定论。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指出:“在今天要想确定许慎或创立六书者的原意,恐怕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把转注问题看做文字学史上已经过时的一个问题,完全没有必要再去为它花费精力。”我们很赞同这个意见。不过,作为文字学史的问题,了解和总结一下古今学者的研究,也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前人研究转注的方法不外乎下述两种:一是从“考”和“老”两个例字的关系人手,一是完全抛开许慎的定义和例字自己另创新说。

“考”和“老”两字,在形、音、义诸方面都有关联,有形近、同部、迭韵、同义、互训、“老”是部首而“考”是属文、“考”从“老”省等众多关系。前人有的注重两字字形的关联,据以解释转注。宋元间戴侗(《六书故》)以转变字形方向为转注。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以与形旁可以互训的形声字为转注。清代江声(《六书说》)以《说文解字》中同部之字皆从部首得义为转注。清代郑珍、郑同知父子(《六书浅说》)以假借字加注形旁滋生出分化字为转注。清代饶炯(《文字存真》)以在文字上加注形旁或声旁造成繁体或分化字为转注。清代曾国藩(《与朱太学孔扬论转注书》)以形符被省去一部分笔画的形声字为转注。近代汪荣宝(《转注说》)以用合体字作部首又省去其中一部分后再加偏旁的字为转注。有的注重两字字义的关联,据以解释转注。清代戴震(《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同义之字展转相互训释、或数字同训成一义为转注。戚学标(《说文补考》)以《说文解字》著“同意”二字者为转注。有的注重两字的字义和字音的关联,据以解释转注。近代章炳麟(《转注假借说》)以由同一语源孳乳出来的音相转而义相通的字为转注。有的综合两字形、音、义三方面的关系,来解释转注,例如:现代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以部首相同、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同可以互相注释的一对字为转注。

究竟什么是转注,目前还找不到一种是文字学者公认的合理说法。

第六节  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意思是说,假借字是语言中词义本来没有表示它的字,就依据读音去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现成字来寄托这个词的词义,“令”、“长”就是这种字。

按《说文解字》的解说,“令”字的本义是“发令也”。“长”字的本义是“久远也”。而在汉代,有万户人口之县的行政长官称“令”,不到万户人口之县的行政长官称“长”。许慎把表示县级行政长官的“令”字和“长”字作为假借的例字,这表明许慎所谓的假借字是指表示的意义与字的形体无关。从许慎的定义和例字,可以看出假借字的特点:字形结构不能表示出其字义。

清代以来的学者,多以为一字表多义可以由词义引申引起,也可以由借字表音引起,在字的本义和所借词的本义相同的情况下,字再表词的引申义不是假借而是引申,只有表另一同音词的词义时才是假借,而“令”字和“长”字表县级行政长官时应属引申,故许慎的转注定义明确而例字举错。此说源自清代朱骏声。朱氏在《说文通训定声》中,把转注说成是引申,改许慎转注定义为“体不改造,引义相受,令长是也”。把许慎假借例字移作他所谓的转注例字,而在许慎假借定义后另换上“ 朋”和“来”二例。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的假借字,似乎都与词义引申有关,其中也包括朱氏改举的“朋”和“来”二例。“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在古书中被借表来去之“ 来”,本来也只是由于音近。然而许慎却都认为是由于词义引申才被假借的。由此可见在许慎心目中,只要字形不表本义就是假借,字的本义与假借义之间,可以是一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的相关关系,也可以是两个同音词的词义的无关关系。

汉字是表意文字,古人造字是托义于形,以形表义的,造字时一字表一义而不是一字表有多义的一词,即一个字形是表一个或一种事物,而不是同时表几个或几种事物。一字在它刚刚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总是单义的,表数义是后来才出现的现象。假借说的就是一字表数义时其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是文字学问题。而引申说的是一词有数义时其词义与词义的关系,是词汇学问题。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就字而言,只有本义和假借义,没有什么引申义;就词而言,则只有本义和引申义,没有什么假借义。

假借字例如:

而,甲骨文像颔下有胡须形。本义是胡须。本为象形字,甲骨文卜辞中借以表地名,后世典籍中借以表第二人称代词和连词。

我,甲骨文像一种带有三齿的兵器形。本义是一种兵器。本为象形字,甲骨文卜辞中借以表第一人称代词、方国名和贞人名。

舞,甲骨文像人手持舞具跳舞之形。本义是跳舞。为“舞”字本字,是象形字。从西周金文起借以表有无之“无”。其本义另造“舞”字表示。  。

以上假借义侵夺了字形的本义,独自占用了该字形体。

,“ 永”字甲骨文像人在水中游泳形,本义是游泳。为“泳”字初文。后人借以表长久。直至战国文字正反字义无别,可知二字是异体字关系。《说文解字》释“辰”为 “水之斜流别也,从反永”。说其本义是水的斜出的支流,从大河出来而分流。由此可知至迟在东汉时二字形的意义已各有所属。

夕,“ 月”字甲骨文像弦月之形,字内或加一点作饰画。本义是天体之月。因月为夜之象征,故甲骨卜辞有借以表夜义之“夕”的。甲骨文一至四期“月”字多不加点,“ 夕”字多加点;五期则“月”字以加点为常,“夕”字以不加点为常。由此可知二字原本是异体字关系,后来才意义分化。

之,甲骨文上像向前的脚,下像地面,表脚离开原地前进。本义是往,到某处去。本为象形字,甲骨文卜辞中也借以表近指代词和地名。

祭,初为从又持肉的会意字,后加注形符“示”成为从示的肜声字。本义是祭祀。“祭”为殷代五种祭礼系统中一种祀典的专名。甲骨文卜辞中也借以表方国名和地名。

以上假借字假借义和本义共同占用字形。

深入研究许慎六书说的原意,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六书说从本质上讲是总结汉字形义关系的理论,阐述了六类汉字的眵义关系。 第五章  汉字的形体(上)——古文字(6学时)

汉字的产生和发展已有几千年历史,经历了一系列演变,包括文字结构和文字形体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与时代的变迁有关,也与国家区域、书写材料、文字用途的不同有关。

汉字的形体,指出现在不同历史阶段并被广泛使用的不同字符形体,即通常所说的字体。所谓真、草、隶、篆,就是对历史上各种不同字体的概括称谓。研究若干重要时代和地域的独具特色的典型字体,对于了解汉字的演变,从而揭示汉字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汉字形体的发展以秦隶为分水岭,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隶书以前的文字统称为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古文、大篆和小篆;隶书以后的文字统称为今文字,包括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

古文字依据时代的先后,可区分为原始文字、殷商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战国文字,但它们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确。按照不同的书写材料,又可区分为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文、简帛文、玺印文、货币文等类别。两种分类法不可能截然分开。例如殷商文字就包括了该时期的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文等,西周春秋、战国等各个时代的文字也都如此。本章以字体为主,兼顾时代、地域和书写材料,分为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秦系文字几节,逐一介绍。

第一节  甲骨文

一、甲骨文的名称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古老而又是比较成熟的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是契刻在龟甲、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之上,故称之为“甲骨文”。

商人(或称商殷、殷商)迷信神鬼,凡事必先占卜吉凶,其内容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祭祀、战争、农事、渔猎、出入、风雨、年成、疾病、生育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卜部》云:“占,视兆问也,从卜从口。”“卜,灼剥龟也,象炙龟之形,一日像龟兆之徒(纵)横也。”指的就是卜人(也称贞人)根据用火烧灼甲骨所坼裂成的裂痕来卜问。具体方法是把龟腹甲、龟背甲、牛胛骨经过一定的修治,磨刮平整,使其成固定的形状,而后在背面用锋刃器挖出圆形的钻窝和梭形的凿槽,卜者用火烧灼已制好的钻凿处,甲骨的正面就会出现不同形状的裂纹。竖的裂纹称为“兆干”,横的裂纹称为“兆枝”。兆干、兆枝像个爻字,故又称为“卜兆”。占卜之后,卜人根据这些裂纹的不同形状来判断吉凶祸福,并将所卜内容用文字契刻在甲骨上。因为甲骨文主要内容是占卜的记录,所以甲骨文又称为“占卜文字”、“卜辞”、“贞卜文字”。

甲骨文最早的发现地在“殷墟”,即今河南省安阳市城西北五里洹水南岸的小屯村。这就是《史记·殷本纪》引《竹书纪年》记载的“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迁都”的晚商都城殷的所在地。商朝原建都于毫 (今山东曹县南),后经多次迁徙,最后,商汤的第九代孙、商朝的第十九个王盘庚迁都到殷。至秦汉时,殷都遗址已成废墟,故称“殷墟”。在这一地区发现的甲骨文,也有的称为“殷墟甲骨文”、“殷墟卜辞”、“殷墟书契”;又因为这些文字多系刀刻,也有人称为“契文”、“殷契”、“骨刻文字”。

不仅殷商有甲骨文,西周、春秋时也有甲骨文。特别是1977年在陕西扶风、岐山两县间的周原遗址中发掘出大批周代甲骨,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在西周遗址发现的甲骨文称为“西周甲骨文”、“周原卜甲”。

二、甲骨文的发现

殷商甲骨文发现于清末光绪年间。最早挖掘出土者是河南安阳小屯村即“殷墟”的农民。罗振常说:“此地埋藏龟骨,前三十余年已发现,不自今日始也。谓某年某姓犁田,忽有数骨片随土翻起,视之,上有刻画,且有作殷色者,不知为何物。……其极大甲骨,近代无此兽类,土人因目之为龙骨,携以视药铺。……购者或不取刻文,则以铲除削之而售。其小块及字多不易去者,悉以填枯井。”(《洹洛访古游记》宣统三年二月二十三条)可见甲骨文未及问世,刻有甲骨文字的“龙骨”已大量被毁弃。

甲骨越掘越多,后经古董商人之手,逐渐流散到北京、天津等地,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最早发现和鉴定甲骨文字的,一说是王懿荣,一说是王襄和孟广慧。

据汐翁的《龟甲文》说:光绪二十五年(1899),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患病,太医的处方有一味药是“龙骨”,家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老药房“达仁堂”买药回来,王懿荣发现“龙骨”上刻有一种似篆文但又非篆文的文字。王氏是有名的金石学家,精通铜器铭文,立即派人到“达仁堂”药店以每字二两银子的高价把有字“龙骨”全部买回。经过王氏等学者的精心研究,初步断定甲骨上的刻文是一种年代久远的古文字。此说的真实性遭到学术界的种种质疑,有人调查光绪年间北京菜市口外并没有一个“达仁堂”中药店。

另一种说法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古董商人范维卿带甲骨到天津,拿给穷秀才王襄和孟广慧看,王、孟二人认为甲骨上的文字当是古代的一种契刻文字。次年,范某又携带甲骨去天津,王、孟各购得一些小块。其余大块750公斤,均为王懿荣重金收购。可以认为,孟广慧、王襄和王懿荣都是最早发现和搜集甲骨文的人。上述王懿荣买“龙骨”发现甲骨文的说法,一般认为是真实的。

据《清史稿·王懿荣传》记载:王懿荣(1845—1900),字正孺,又字廉生,山东福山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二十一年(1895)担任国子监祭酒。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兴起,他兼任团练大臣;是年秋,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王与妻子一同投井自尽。后追赠侍郎衔,谥文敏。王氏生平“泛涉书史,嗜金石,翁同毹、潘祖荫并称其博学”。

西周甲骨文的发现,是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界的一大收获。

1954年10月,在山西洪赵县坊堆村首次发现西周甲骨文,其后又在北京昌平县的白浮,陕西长安县的沣镐遗址,扶风、岐山两县间的周原遗址陆续出土。周原所出数量最多,岐山凤雏一地两次共发掘出西周卜甲约145公斤,903字。这些卜甲残片面积很小,与现在的一分或二分硬币相仿,上面所刻文字小如粟米,要用五倍以上的放大镜才能辨清字迹,可见当时刻工技艺的高超和精细,这在微雕史上也是一大奇迹。西周甲骨有不同于商代甲骨的特点,例如h甲上的凿是方形的,《周礼·卜师》说周的卜甲有“方兆”正是指此。西周甲骨文的发现为研究西周的社会和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对研究汉字的演变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甲骨文的研究

自殷商甲骨文字发现以来,一些学者孜孜不倦地对它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老残游记》一书的作者、古文字学家刘鹗(字铁云,1857—1909)将当时收集到的甲骨文拓本编辑出版,书名《铁云藏龟》,在《自序》中说甲骨文是“殷人的刀笔文字”。这是著录甲骨文拓本的第一本书。

1904年,孙诒让(1848—1908)根据《铁云藏龟》一书的资料,“究两月力”,写成《契文举例》一书。这是第一部考释甲骨文字的专著。

刘、孙二人对甲骨学有开拓之功。此后,甲骨文的重要学术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研究的学者也越来越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被学术界称为“四堂”的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号鼎堂)、董作宾(号彦堂)。

罗振玉(1866—1940),字叔蕴,又字叔言,晚号贞松老人,浙江上虞人,公认为甲骨学的奠基人。他的第一个成就是确定了甲骨文的出土地点为安阳之小屯村。第二个成就是进一步确定甲骨文的时代是殷商。第三个成就是收集并考释甲骨文字并促进其刊布流传。其著录甲骨文的专著有《殷墟书契前编》(1913年)、《殷墟书契菁华》(1914年)、《铁云藏龟之余》(1915年)、《殷墟书契后编》(1916年)、《殷墟书契续编》(1933年);其考释甲骨文的专著有《殷商贞卜文字考》(1910年)、《殷商书契考释》(1914年)等。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浙江海宁人。少从罗振玉学。他的最大贡献,是首创以甲骨卜辞证史。1917年初,他写成《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两文,根据出土甲骨文字考证了殷代先公先王的名号、世系和称谓,证明《史记·殷本纪》所载大体可靠,同时也纠正了其中个别世系错误。把甲骨文的考释和殷商历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他在甲骨文考释、断代和缀合等方面也有很大成绩。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他是第一个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研究古文字的学者,在甲骨文的搜集著录、分期断代、文字考释、断片缀合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其主要著作有《甲骨文字研究》(1931年)、《卜辞通纂》(1933年)、《殷契粹编》(1937年)等。此外,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著作中,也有许多关于甲骨文的论述,奠定了科学的甲骨文研究的基础。他晚年主编的《甲骨文合集》,是中国第一部甲骨文资料总集。

董作宾(1895—1963),原名作仁,号平庐,河南安阳人。他是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专任研究员,多次亲身参加殷墟甲骨的发掘与整理,接触第一手甲骨文资料,并著录成书有《新获卜辞写本》、《殷墟文字甲编》、《殷墟文字乙编》(上、中、下辑)。他最大的贡献是建立了甲骨文分期学说,首先提出由贞人推断甲骨文的时代。他1933年发表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提出了五期分法(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和十项断代标准(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数十年来基本为甲骨学界所遵循。

除“四堂”之外,我国老一辈的学者如陈梦家、于省吾、唐兰、胡厚宣、容庚、商承祚、杨树达等,都对甲骨文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各种甲骨文论著在3000种以上。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挑选了1899年以来80年间出土的包括公私收藏及流传海外的殷墟甲骨共41956片,出版了《甲骨文合集》13册(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另外,考古研究所20世纪70年代在殷墟发掘所获甲骨文4589片,也编印出版了《小屯南地甲骨》。这两部大书著录了现今存世的绝大部分甲骨文资料,堪称甲骨文宝库。

四、甲骨文的内容

迄今为止,殷墟出土的有字甲骨估计在15万片以上,周原出土的有字甲骨也有近300片。这些甲骨文按内容可分为两类:其中,绝大部分是占卜文辞,少量是记事及其他方面的文辞。

(一)占卜文辞

1.占卜文辞的内容

祭祀先公先王的卜辞占很大比重,祭祀种类繁多,且多杀牲用人。此外,有征伐、田猎、年成、天象、旬夕、疾梦、妇事、往来、使令等。

2.占卜文辞的文例

一篇格式完整的占卜文辞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前辞,命辞,占辞,验辞。

前辞:记占卜日的干支和卜人的名字,也叫叙辞。

命辞:即命龟之辞,记录贞问的问题,也叫贞辞。

占辞:记根据卜兆判断吉凶的言辞。

验辞:记占卜后是否应验的情况。

例如:①戊子卜,嗀贞:②帝及今四月令雨?贞:帝弗其及今四月令雨?③王占曰:丁雨,不由  辛。④旬丁酉,允雨。(《甲骨文合集》第14138片)

①是前辞:“戊子”是占卜的日子,“嗀”是卜人的名字。

②是命辞:“上帝到四月让下雨吗?”“上帝到四月不让下雨吧?”从正反两方面卜问,是为对贞。

③是占辞:商王根据兆象认为丁酉日下雨,辛卯日不下雨。

④是验辞:下旬的丁酉日果然下雨了。

在卜辞中并不是每版甲骨都具备这四个部分,更多的实例是比较简化的,特别是有验辞的甲骨为数较少。

例如:①癸卯卜,大贞:②今岁商受年?一月。(《甲骨文合集》第24427片)

只有①前辞和②命辞,没有占辞和验辞。

甲骨文的行款比较自由,可直可横,可左可右,最常见的行款为左行直书,一条卜辞用单列直书刻不完,即依次刻第二行、第三行……其走势由右向左。也有右行直书的,两列以上的直书,其走势由左向右。由于卜辞往往是对贞的,故龟甲上同版的两条卜辞,可以是相向的,也可以是相背的。相向者,左辞右行,右辞左行,两条卜辞分别由两侧向中缝刻去;相背者,左辞左行,右辞右行,两条卜辞分别由中缝向左右两侧刻去。一块甲骨上如果有数条卜辞,其刻辞的行款多依占卜的先后次序由下而上排列,以先下后上为序。各段刻辞多记日期,依干支可推算其先后,故易辨别。

(二)非占卜文辞

非占卜的甲骨文,大都刻在不作占卜用的兽骨上,少数还刻在人或兽的头骨上,既不钻凿,更无所谓灼兆,其内容主要有:

1.表谱文辞

包括干支表、家谱、祀谱等。以干支表最为重要,我国古代以干支记年、月、日,文献中以干支记日,始于甲骨文。即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始于甲子,终于癸亥,循环一周为六十日,俗称一甲子。目前发现最完整的干支表,为容庚《殷契卜辞》第165片,现收入《甲骨文合集》,编为第37986片,刻在牛胛骨上,字迹清晰,完整无缺。

2.记事文辞

包括有关纳贡、收藏的记事文辞,有关历史事件的记事文辞等。后一类甲骨文多属殷商末期(帝乙、帝辛时期),内容多为畋猎游乐、征伐方国、祭祀赏赐等,数量不多,但有极珍贵的文献价值。

五、甲骨文的特点

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已发展到意音文字的初级阶段,其形体结构有以下特点:

(一)以象形为基础

甲骨文的形体源于客观事物的图像,是原始的记事方法——图画记事法的继承体,是以象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画成其物”的象形字,尽管经过高度的概括和抽象,成为记录语言的特殊符号,但所据事物外观的大致形象依然存在,有时为增强作为文字符号的区别度,其物象的特征还被着意突出。例如:日与月突出日圆与月亏的区别;牛与羊突出犄角上直与下曲的差异;豕与犬突出尾巴下垂与上翘的不同。当这些象形字作为基础部件与另外的部件组合成新字时,它们的象形特征也带人了新字之中。这就使得一些为抽象概念所造的、原本无形可象的字也带上浓厚的象形色彩。

甲骨文通过一百多个基本形体的相互组合和变化,形成一个复杂的、具有相当规模的符号系统。所谓基本形体,就是组成汉字合体字的独体字,也就是形符。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归纳甲骨文部首时定为164个形符,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并合为149个。这些基本形体大部分来源于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它们有如许慎所说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说文解字·叙》)有:人体自身的图像,鸟兽虫鱼的图像,草木植物的图像,自然界的图像,日用器物的图像,军事武器的图像等。另一部分来源于客观事物的抽象形体,如从一到十的数目字、上、下等。

(二)结构上六书俱备

甲骨文已具备后代所归纳的汉字记录汉语的各种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法。甲骨文以象形字、会意字为主;形声字占总字数的22%左右;转注字已经萌芽;假借现象也很普遍,一片甲骨卜辞中假借字往往要占50%以上,这是早期文字符号还很不齐备时特有的现象。

它们已具备后世六书理论所总结的汉字的各种形义关系,这表明甲骨文虽然还是一种早期文字,但已脱离原始文字阶段,已经走向成熟。

(三)处于不定型文字阶段

甲骨文还很不规范,字的构形与书写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异体字繁多,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方向和部位不确定

在不发生混淆的前提下,字形书写允许部位移易,正反无别,正侧无别,正倒无别,上下无别,左右无别,同一字有多种写法。

2.构字成分不确定

在书写上允许义近的偏旁任用。基本部件所表示的事物类属相同或相通,在某些字中可以互相代替,变换使用。在不发生混淆的前提下,同一字允许笔画损益,可以增减笔画甚至偏旁。

3.异字同形现象尚存

这是指两个完全不同的字在构形上的混同,它违反了字形求别律,是文字形体在孳乳、分化过程中的一种形体交叉现象。

4.合文现象普遍

合文或称合书,就是把两个甚至三个字合写在一起,只占一个字的位置,形式上是一个字,而实际上读两个或三个音节,代表两个或三个词或词素。甲骨文中使用合文的,主要有先公先王的称谓和数字、月份。合文现象反映了早期汉字存在一个字读几个音,可以承当主谓、动宾、偏正、联合词组的现象,这是原始图画记事法的孑遗。

(四)笔画多为细瘦的直笔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写在坚硬的龟甲兽骨上的,所以线条瘦劲,多为直笔,转弯的地方也都是陡角,整体显得刚劲有力。如图形的太阳“日”,有时被刻或四方或五方形。有些肥体之物,往往只刻个轮廓或改用其他线条代替。

甲骨文中有少量刻辞是先用毛笔写好后再用刀刻的,如著名的“鹿头刻辞”(《殷墟文字甲编》第3941片)和“兽肋骨刻辞”(《殷契佚存》第518片),呈圆润的肥笔,与金文相似。

六、甲骨文在文字学上的价值

甲骨文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它的发现使古文字学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在文字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高亨先生曾说:“吾人生今之世,得见数千年前之遗文,可谓厚幸。据此遗文,可以补正《说文》之阙误,可以作金石文之印证,可以推究殷代之历史。……地下材料如此丰富,研究成果如此巨大,可谓开古文字学及商代史之新纪元。甲骨文价值之高,影响之大,于此可见矣。”(《文字形义学概论》)具体说来,其价值主要是:

(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而又系统的古文字资料

长期以来,很多古文字学家虽知《说文》所录之篆文、籀文并非最早的文字,想突破《说文》的藩篱,寻求考释古文字的新途径,但因材料所限,不可能有大的进展。甲骨文的问世,在古文字学家面前豁然洞开了一片新天地,使古文字研究领域产生了一次大飞跃。学者们把甲骨文、金文、篆文进行比较研究,既弥补了金石学、《说文》学的不足,纠正了一些谬误(这种例证很多),又给其中很多科学性的结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例如《说文》分析汉字所得出的六种条例(亦即“六书”),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到实例。

(二)为建立科学的文字学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逐步明确了文字学的范畴。过去的金石学、《说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说来,或者是经学的附庸,或者未能摆脱从属于历史学的地位。但研究甲骨文时,要从考释字形人手,以识字为先,这样,许多老一辈文字学家在实践中便确认了这样一个道理:文字研究的本体是字形。例如,于省吾强调考释文字要“以形为主”,“以文字的构形为基础”(《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唐兰也说:“文字学研究的对象,只限于形体。”(《中国文字学》)这就把作为文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古文字学彻底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使之沿着自己的研究方向健康地发展。

其次,通过对甲骨文形体结构的研究,通过对其内部规律的探索,揭示了这一古老汉字体系的特点,对认识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性质等问题有重要意义,对推进科学的汉字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还有,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重要的地位,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它可上溯汉字源头,下考汉字流变,和后来的金文、小篆、隶书乃至今天使用的楷书和行书形体相比较,可以看出一脉相承的轨迹和发展演变的规律,是汉字发展史研究的桥梁。可以说,没有甲骨文研究便没有科学的汉字学。

第二节  金文

金文是指先秦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古人称铜为金,故名“金文”,实为铜器铭文的省称。古代以祭祀为吉礼,把祭祀用铜器称为吉金,故有的学者称金文为“吉金文字”。古代青铜器中,以乐器钟和礼器鼎最富代表性,所以有的学者又称其为“钟鼎文”。古代青铜礼器通称彝器或尊彝,对某些不能恰当定名的青铜器,也往往泛称为彝,所以有的学者又称其为“彝器文字”或“钟鼎彝器铭文”。金文通常先用毛笔写好,再刻在模子上用以铸造,其字凹下去者为阴文,也叫款,款是空的意思;凸出来者为阳文,也叫识,识是标志的意思;合称款识,故金文也称为“彝器款识”。

据典籍和地下考古资料证明,我国在夏代以前已开始铸造和使用青铜器。迄今为止,所发现夏代以前的铜器有铜铃、铜刀等。

古代青铜器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以下七类:

(一)食器:烹煮用的鼎、鬲、献等,盛食用的簋、豆、盂等。

(二)酒器:盂等。

(三)水器:

盘、缶、鉴、盆、斗等。

(四)乐器:

钟、铙、鼓、钲、铃等。

(五)兵器:戈、戟、矛、剑、刀、镞、胄、盾等。

(六)生产工具:

镰、铲、锄、犁铧、锝、斧、锛、凿、削、锥、锯、锉、钻等。

(七)其他:

车马器銮、衔、当卢、轭等,度量衡尺、量、权等,杂器带钩、耳环、镜、灯等。还有建筑饰件、棺椁饰件。

铸有铭文的先秦铜器历代都有发现,至今已出土超出万件,其铸造时代从殷商一直到战国,而以商、周时代为多。据容庚《金文编》第四版载,金文已识字共2420个,未识的字有1352个,共计3722个,这个数字当与实际情况相差不会太远。

一、商代金文

商代金文和甲骨文属于同一体系的文字,只是因为所用材料和制作方法不同而各具特点:商代金文笔形圆润肥厚,显得庄重正规,有许多笔画由块面构成,显出浓厚的图画性和原始性,在比较郑重的场合使用,是当时的正规字体;而甲骨文则线条瘦劲,笔画多方折,比金文显得草率,是日常使用的俗体文字。

现存有铭文的青铜器,最早属于商代中期,只有很少几件,铭文都限于两三字。商代晚期,铭文一般仍很简短,多为一字或两三字,内容为器主的族氏,作器者的名字或受祭祀先人的称号。记族氏的,多为族徽字,来源于图腾崇拜。其中最著名的是司母戊鼎,重875公斤,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鼎腹铸有“司母戊”三个字,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其母而铸造的。至殷商晚期的帝乙、帝辛时期才开始出现三四十字的较长铭文,但未发现超过50字的。

二、西周金文

西周自武王克殷至平王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附近),历经二百五十余年。以西周金文为代表的这个时期的汉字,上承殷商金文,下启春秋金文,是汉字发展史上值得重视的过渡阶段,也是古文字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像周原甲骨文那样的俗体文字肯定不少,但因出土实物太少,对其面貌至今难以具体阐述。西周的正规字体是青铜铭文,已发展到全盛时期,内容由单纯记名发展为记事,百字以上的铭文已经习见。例如,成王时的《令彝》187字,康王时的《大盂鼎》291字,宣王时的《毛公鼎》更长达497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迄今所见字数最多的铜器铭文。1994年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出土刻铭355字的周厉王三十三年的晋侯苏编钟,是近年西周考古的重大发现。这类铭文内容极为丰富:册命赏赐,征伐铭功,祀典诰命以至诉讼契约,都在记录范围之内。例如《利簋》记述武王牧野之战获胜的经过,《史墙盘》是典型的颂祖之文,《虢季子白盬》记与猃狁的战争,《盂鼎》记策命和赏赐,《卫禾鼎》记玉器、毛皮与土地的交易,《散氏盬》记土地交易和转让,《毛公鼎》记周王诰诫及褒赏臣下等等。

西周金文有如下的特点:

(一)新出现的独体象形字很少,而形声字却大量增加

一是在原有的字形上增加声符或形符,使原来的非形声字变成形声字。二是甲骨文中很少见的一些部首的形声字大量出现。形声字在汉字发展过程中取得优势,始于西周金文时期。

(二)文字构形较甲骨文规范和固定

1.形旁之意相同或相通而混用的现象有所减少,因而异体,字相对减少。如从“舯”与从“木”不再经常混用。

2.偏旁逐渐趋于定型。例如:甲骨文的“遘”、“逆”二字,有从彳、从止、从走三种偏旁,而西周金文则基本定为从走。偏旁的位置也趋于固定。例如偏旁彳,甲骨文置于字的左或右均可,西周金文则基本固定在左。

3.合文大为减少。甲骨文中的三字合文及左右拼合式,在西周金文中几乎绝迹,常见的是上下拼合式,其次是兼体式,即某些笔画兼用于二字。同时,西周金文异字同形的现象也已经罕见。

(三)块面笔画趋向线条化,曲折笔画趋向平直化

西周早期金文完全沿袭殷商晚期金文风格,象形程度较高,一些字不是由线条构成,而是包含了方、圆等形的团块,很难涂写;即使是线条笔画,也是“随体诘诎”,出现各种婉转曲折的笔画,不便书写。这种情形在西周金文发展中逐渐变化,笔画趋向线条化、平直化。

(四)行款基本固定

甲骨文行款比较自由,到了西周铭文,已基本固定为从右到左直行书写,从而奠定了汉字书写的典范款式。一篇甲骨卜辞的字形或大或小,而西周铭文的字形逐渐趋向大小一致,甚至还出现了打格子书写的现象,力求字体方正匀称,整齐美观,从而奠定了汉字的方块形式。

三、春秋金文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诸侯国势力逐渐强盛,其中齐、晋、楚、秦等国都曾称霸一方,形成各自的势力范围和不同风格的区域文化,在文字上的反映,就是开始出现了文字书写和布局的不同倾向。春秋金文多铸刻在列国诸侯和卿大夫所铸造的铜器上。春秋初期的金文几乎都沿袭西周晚期金文的体制,字形没有显著的差别,到了中期尤其是后期,诸国文字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就比较显著了,突出的有:

(一)长条化、整齐化倾向

故意把每个字形都拉长,使整篇铭文呈现明显纵势的格局。

(二)装饰化、美术化倾向

这突出地表现在江淮流域的吴楚诸国金文中。有的在线条中段附著“块状”的粗笔为装饰,笔画也带有造作夸张的意味。有时还附加与文字构形无关的陪衬性线条。有的改造原有笔画使之成为鸟的形状,或在原有字形上加饰鸟形,这就是引人注目的“鸟书”,当时主要流行于楚、宋、吴、越等国,多见于矛、戈等兵器上。江淮一带曾是以鸟为图腾的东夷、淮夷的活动区域,这一带出现的鸟书文字可能是鸟图腾的孑遗。以上说的这些装饰性、美术性很强的字体,在历史上只是一种特殊的书法倾向,恐怕也只限用于特殊的场合,只出现在少数地区或个别种类的器物上,并不是这个时代金文发展的主流。从总体上考察,春秋金文还是沿着西周金文的发展方向继续前进,而战国文字大分化的现象在春秋晚期就已初具规模了。

四、战国金文

战国时期,秦与东方各国的文字分化大大加剧,形成秦系文字和六国文字的两大系统,这时的各国金文自然也就各具其系统所属文字系统的特色,下文另作介绍。

第三节  六国古文

六国古文,又称东方六国文字,简称古文,是我国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

秦兼并六国后,为了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规定以秦的字体作规范,“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在东方通行的六国古文由此绝灭。但当时有些学者把用六国古文书写的书籍隐藏起来,到汉惠帝四年(191)废除“挟书令”后,这些旧书重现于世,如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等数十篇,都是用六国古文写的书籍。王国维指出:“壁中古文者,周秦间东土文字也。”(《史籀篇疏证序》)这就是说,“古文”本指汉代发现的古文经书上的文字,今人则专门用来指称战国时代的六国文字。六国文字歧异纷呈,千姿百态,从文字发展的历史来看,正是六国文字歧异的特点,从反面促进了秦朝对文字的统一和改革。

从字形结构上讲,六国古文有以下特点:

(一)有声符的合体字迅速发展,形声字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二)假借现象相当普遍。

例如:借“隹”表语气词“唯”;借“乌”的异体“於”表介词“于”;借“虐”表代词“吾”,这些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又如:借“型”为“刑”;借“攻”为“工”;借“几”为“其”;借“甘丹”为“邯郸”等,属“本有其字”的通假。

(三)形体歧异繁多。

同一个字,各诸侯国写法不同。同一国、同一地写法也有差别。甚至同一题铭,也会异体歧出。字形结构也不稳定,偏旁位置不固定。

(四)形体省变、讹变突出。

由于这一时期文字书写的随意性过大,出现了大量过于省减笔画的形变,有的甚至无规律可循。这些形变后的字,其构形依据难以推断,战国文字不易释读的原因正在于此。

(五)仍有合书文字。

其表达方式比商周金文更为复杂。

除以上共同特点外,六国古文还有其各自的特点。从结构整体上看,韩、赵、魏三晋文字和西周、春秋金文差距不如楚、燕、齐厉害。从风格上看,三晋文字端庄整饬,用笔纤巧细腻;楚文字纵横恣肆,疏阔道劲,笔势圆转流畅,横画多作昂起的圆弧形;燕文字工整而呆板,笔画僵硬,多用方折;齐文字体式修长,笔画匀整,喜用繁饰。

如果说商代文字可用甲骨文为代表,西周、春秋时期文字主要以金文为代表,那么六国古文的材料就比较多样了,有简帛文、金文、货币文、古玺文、陶文、玉石文,还有《说文解字》与《三体石经》中的古文,下面分别介绍。

一、简帛文

简帛文是简文和帛文的合称。简,指狭长的竹或木片。帛,指未经染色的丝织品,也称缣或缯。简帛文,就是写在竹木片或缣帛上的文字。在纸的发明并普遍应用之前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简、帛曾是人们主要的书写材料。

简文至迟在商代已经有了。《尚书·多士》载周公告诫殷遗民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可见商代已有记录史事的典册了。甲骨文中已有“典”、“册” 二字,“册”像编连起来的竹术简;“典”像两手捧册的样子。这是商代已有简册的明证。但由于容易腐烂,故简文传世极少,至今未发现战国以前的竹简。

古代简册在历史上有过两次大发现:一次是前面提到过的西汉武帝在孔子故居墙壁中发现的所谓“古文经”。另一次是西晋武帝时在今河南省汲县古墓中发现的“汲冢竹书”。汲冢竹书由官府收藏,后经荀昂、和峤、傅瓒等人整理成书,有《穆天子传》、《竹书纪年》等75篇,都是战国竹简。这些竹简的字少部分可能已收入《说文解字》和《三体石经》,其他均早亡佚。目前所见战国竹简,属于楚简的多,皆为解放后出土。从1951年至t965年在湖南长沙、河南信阳、湖北江陵,先后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出土的三批竹简,共800余枚,计4200余字;1997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战国墓出土200多枚,计6000多字。楚简文字皆用毛笔书写,字体草率,体式平扁。

帛是优质书写材料,价钱昂贵,故帛书的应用不如简册普遍。《晏子春秋》说齐桓公封地给管仲,“著之于帛,申之以策,通之诸侯”,可见春秋时已有帛书出现了。先秦时代的

战国楚帛书(部分摹本)帛书,目前只发现一件,就是1942年湖南长沙东郊子弹库被盗掘出土的战国楚帛书,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此帛书为长方形,出土时叠成八折,放在一竹匣内。帛书文字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书写方向相反的两组字,一组13行,一组8行,四周是以旋转状排列的12段边文,每段各附有一神怪图形。内容涉及四时起源的神话传说及天象岁时吉凶,颇似历代术士所传“数术”之学,属于《汉书·艺文志》所称天文、杂占之类的著作。全篇共计952字,其不同单字为297个,文字体貌与楚简相同。

简帛文字笔画两端尖峭,中间略粗,起笔和收笔处尖细,均不藏锋,近似科斗(蝌蚪),故自两汉以来,有人称之为“科斗书”或“科斗文”。

二、六国金文

六国金文,指战国时东方六国及相邻小国铜器上的文字。

战国已经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古代青铜文化已近尾声,青铜礼器大为衰落,礼器铭文明显少于春秋时代,而兵器铭文却大量增加。兵器铭文多直接用刀刻在兵器上,而不是铸于兵器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记载督造的机构、官名和制器者名字,是典型格式。右图是兵器戈上的文字。

六国金文铭辞多较简短,但有两宗礼器铭文不仅字多,而且字形和内容都非常重要。一是1978年在湖北随县发掘的属于战国初期的曾侯墓中的几套编钟,每个钟上都有标志乐律的铭文,总字数达2800字,属于楚系文字。一是在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中发现的刻有长篇铭文的大鼎(刻有469字)和方壶(刻有一450字),铭文内容表面上颂扬相邦的贤明和功绩,实际是以燕王哙让位于相国导致国破身亡的教训,告诫嗣子警惕在中山国发生燕国的悲剧铭文文字规整,书法精美,属三晋系文字。

战国时期还有一种特别的金文——符节文。符,是作为调兵遣将凭证的兵符;节,是作为过关验证信物的金节。刻于兵符、金节上的文字,称之为符节文。最著名的是1957年安徽寿县出土的楚怀王交给鄂君启的铜竹节,共五件,分为舟节和车节,是鄂君启水陆两路从事商业活动的通行证。刻写的文字字体匀称规则,端正大方,属于楚国正规的官方文字。

三、货币文

货币文,指铸在钱币上的六国文字。又称泉文;泉,即钱。

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商业城市的兴起,促进了货币的发展。春秋后期出现的铸币,到战国时广泛流通,列国各自铸造货币,形式、重量各不相同。其形式有布币,形似农耕具中的铁镩(铲),布乃铸之假借字,主要流通于三晋;刀币,样子仿自手工作坊用的削刀,主要流行于齐、燕;圆钱,或圆廓方孔,或圆廓圆孔,主要流行于秦国,东方六国也有铸造,但主要流行于北方;金饼,又称饼金、印字金,是饼状或版状的黄金铸币,上多有戮记“郢再”、“陈再”等字样;铜贝,又称蚁鼻钱,形似海贝。金饼和铜贝主要流行于楚。

货币文字因铸范时要顾及货币的面积及形状,所以字数不多,一般铸以城市名称,或者加上币值面额,字体简略,笔画草率,变体字多。例如方足布“高都”,省作“高者”,刀币上“法货”省作“去化”,等等。

现存古货币上的不同单字共有800多个,目前已释定300余字。由于布和刀出土最多,故文字资料也很丰富。

四、玺印文

玺印文,又称玺文,是铸刻在印章上的文字。

秦代以前,玺是印章的通称,到秦始皇时才规定天子的印章称玺,臣民的印章叫印,因此,先秦的印章都叫古玺。迄今所见古玺,绝大多数是战国时代的遗物。

古玺作阳文(习称朱文),或作阴文(习称白文),种类繁多,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官玺,主要刻记官名职事,“平阴都司徒’、“庚都右司马”等等。二是私玺,主要是姓名玺,如赵均、高马重等。此外,还有吉语玺,叉称成语玺,多是套语式的祝辞,如昌、千岁等。古玺面积很小,为了印面布局美观,常将偏旁挪移穿插,减省笔画,讹变部件,所以古玺文中省变、讹变之字很多。

五、陶文

陶文,指刻或印在陶器上的文字。陶文之“陶”,本作匋《说文·缶部》:“匋,瓦器也。”后借地名之“陶”称之。

陶文在各种器物铭文中,算得上是最古老的一个门类。在陶器上刻画符号,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这里所谓陶文,是指战国陶器文字。战国陶文是晚清开始大量出土的,以’L977年河南登封县告成镇发掘和采集的较多,也较重要。现存战国陶文多属齐、燕、韩三国,有印模和刻画两类。印模陶文数量较多,其特点如玺印文,所用印有官印,也有私印。刻画陶文数量较少。

陶文多出于制陶工人之手,属于民间通行的俗体文字,故很多字偏旁移易,结构变动,简省逾常。

六、玉石文

玉石文,指刻或写在石器、玉器上的文字。目前传世的玉石文珍贵资料有两种:一是中山国石刻,二是盟书。

盟书是古代盟誓的誓词。《周礼·司盟》郑玄《注》:“盟者,书其辞于策,杀牲取血,加书于上而埋之,谓之载书。”故史籍称盟书为载书。出土的盟书多是玉质,所以也有人称之为玉简。现所见的盟书有1965年在山西侯马出土的晋国侯马盟书,1982年在河南温县发现的温县盟书。侯马盟书质料为玉片和石片,多作尖首平足长条匕首形,出土近5000片,能辨字迹的有650多片,辞文用毛笔书写,多为朱红色,盟书的时代一般认为是春秋晚期,但也有人认为属于战国早期。主盟人是赵简子,内容是他为巩固自己的宗党,团结争取更多的支持者,对政敌分化而进行的一系列盟誓的实录。

温县盟书为石片,均用毛笔墨写,时代与侯马盟书相近。主盟人是晋国六卿中韩氏,可能就是韩简子。盟书字体与竹帛文相近,起笔重而收笔轻,形似蝌蚪,异体字繁多,有的字异体达数十个之多,如亟、复、敢、腹、嘉等。盟书是春秋末的晋国文字,可以视为六国古文的代表之一。

七、《说文解字》和“三体石经”中的古文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书中所收的古文,是汉代人所见的战国文字。古文主要采自“壁中书”及民间所献古文经,《说文解字·叙》云:“古文,孔子壁中书也。”《说文》的重文中可确定为古文的为429个,异体53个,共,482个;其正文中可确定的古文仅有几个;这两项再加上据《说文》说解及《汗简》、《玉篇》等字书所引可补出的20余字,共510个左右。许慎所见古文应当不止此数,《说文解字·叙》云:“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其体例是:以小篆为说解字形的正字,古文与小篆结构相同者,不再列出;与小篆不同的,才作为重文附于小篆后,所以,《说文》中的古文,应包括重文与正字两部分。

该书所收古文有的同出土的六国文字相近,文字简易,变化较大。例如:褴作礼,堂作堂等等。但很多古文因屡经传抄,形体发生变异,失去了战国古文风格。

“三体石经”古文是三国时人所见的战国文字。石经是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241)刊刻的,故也称魏石经、正始石经。原物共35石,用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对照刻写,内容为《尚书》、《春秋》及《左传》之一部分,共有14.7万多字。石碑原立在河南洛阳魏故城朱家圪璇龙虎滩一带,经西晋永嘉之乱已崩毁。其拓本唐代尚在,现在仅剩残篇。清末至解放后陆续出土了石经的一些残石,目前所见石经古文单字为440个,其形体结构同于《说文》古文者70字,约占总数的16%;同于《说文》中篆文者155字,约占总数的35%;同于甲骨文、金文者87字,占20%;同于六国古文者56字,占13%;形体讹别不知所从者56字,占15%。这说明《说文》中的古文远非古文的全部。石经中的古文与《说文》中的古文是同一系统的文字,都源于商周而通行于战国时代。

在汉字发展史上,六国古文代表了支流,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就被淘汰了。

第四节  秦系文字

秦系文字,指秦国自春秋至战国及秦统一中国以后秦王朝的文字。

周平王东迁后,秦迁都于雍(今陕西凤翔附近),承袭了西周故地,也承袭了西周的文化,因此,春秋、战国时的秦文字和西周文字是一脉相承的。秦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局面,便以秦文字为基础规范全国文字,秦文字便成为汉字的正统和主流。秦以后汉字的演变也是在经秦规范后的秦小篆的基础上发展的,因此,对秦系文字的研究较之六国文字更为重要。

在文字学史上,过去一般习称秦统一中国以前的秦文字为“大篆”,秦统一后的规范了的秦文字为“小篆”。

一、大篆

大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大篆指所有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和其他古文字;狭义的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文字。这里系指后者。

大篆通过《说文解字》和春秋金石器物留传至今。《说文》中的籀文、石鼓文、诅楚文和秦公钟、秦公铸、秦公簋上的金文是大篆的典型文字。

(一)籀文

传说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太史籀所编《史籀篇》上的文字。《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小学类首列《史籀》十五篇,《注》曰:“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汉光武帝)建武时亡其六篇矣。”又说:“《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津。”《说文》根据残存的9篇收录了223个籀文,《叙》云:“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可知籀即史官之名,籀文就是大篆。但王国维说:“此篇首句盖云‘太史籀书’,即太史读书之意,故后人称为《史籀篇》。班、许以太史为史官,籀为人名,甚误。”(《观堂集林·史籀篇疏证序》)高亨认为太史籀为周幽王时的内史聚子,谓“籀聚古通用”  (《文字形义学概论》)。唐兰认为周宣王为周元王之音误,史籀即《汉书’古今人表》中春秋、战国之际的史留(《中国文字学》)。上海博物馆藏超鼎为周厉王十九年之标准器,铭文中有“史留”之名,何琳仪考证史留即史籀,认为厉王在位37年,宣王在位46年,史留完全有可能在两朝为官(《战国文字通论》)。

《史籀篇》既是太史籀所编,起初所用字体应与西周金文一致,但《说文》所收籀文却与石鼓文和春秋、战国时秦国金文相同,这说明汉人所见《史籀篇》已非原貌。《说文》中的籀文是根据春秋时用秦国文字所抄写的本子,字体已由西周金文改为大篆,因此,后世所谓籀文其实就是大篆。

(二)石鼓文

石鼓文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刻在石鼓上的一种文字。所谓石鼓,是10块鼓形石头,高约90厘米,直径约60厘米。每个石鼓上刻有四言韵文的诗一首,内容主要是歌颂贵族的畋猎游乐生活,又称“猎碣’’(碣,特立之石,方为碑,圆为碣)。石鼓于唐初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畴原出土,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按原石推算,10石上应有600多字,但经风化磨损,已残缺不全。现存的北宋拓本有c$65字,而今在石鼓上实存321字。

关于石鼓文刻制的年代,自发现以来便争论不休。近人马衡《石鼓为秦刻石考》云:石鼓出土于秦国雍地,鼓文中所见的水名“矸”正在雍地,故为秦国之物。石鼓为秦制已成定论,但究竟属于秦国哪一代,仍有分歧意见:一说为秦襄公八年(前720)(郭沫若);一说为秦文公时(前765~716)(震均、罗振玉、马叙伦等);一说为秦献公十一年(前374)(唐兰)。石鼓文一部分结构繁复,近似籀文,另一部分结构比较简单,接近小篆,是上承籀文、下启小篆的过渡形体,大体可以看做是春秋、战国间的秦国庄重文字。

(三)诅楚文

诅楚文是战国中后期秦国的石刻文字,其内容是祭神时对楚国的诅咒。原石出土三块:巫咸一石,北宋仁宗嘉祜年问发现于今陕西凤翔开元寺土下;湫渊一石,北宋英宗治平年间发现于今甘肃固原之湫祠遗址;亚驼一石,旧藏于洛阳刘忱家,来历不明。原石及宋拓本均不存,今传乃1944年吴公望据元至正中吴刊本(据拓刊本)之影印本。

三石文句大体相同,只是所祀神名有异,故以所祀神名分别称为《巫咸文》(382字)、《大沈厥湫文》(318字)、《亚驼文》(325字)。据郭沫若考证,诅楚文是秦惠王后元十三年,亦即楚怀王十七年(前312)的作品,当时怀王引六国之兵倾全力攻秦,惠王乃使其巫祝祈求巫咸、大沈厥湫、亚驼三神加殃于楚师,以胜楚兵,恢复边城。(《诅楚文考释》)  诅楚文的字体与石鼓文、籀文基本一致,接近小篆。(见下图)(四)泰国金文秦国金文传世不多,已发现春秋时秦公钟、秦公鎛、秦公秦诅楚文簋。  秦公钟宋时藏于御府,其图和铭文见于吕大临的《考古图》和薛尚功的《款识》。秦公簋民国初年出土于甘肃天水,盖铭53字,器5l字,共104字。据郭沫若考定,皆为景公所作,约当公元前576年至537年之间。秦公鎛3件于1978年出土于陕西宝鸡太公庙村,同时出土钟五件,均有铭文。三镩铭文连续成一篇文章,五钟分别连续成两篇文章,每篇铭文重文4字,合文1字,共135字,其字形和石鼓文相同或相似,属典型的秦国大篆。

大篆的形体结构,有以下两个特点:

1.上承西周金文,下启小篆,演变脉络清晰。

以大篆的典型代表“石鼓文”为例,其体势、章法、格调以至一些字的具体写法,上与周宣王时代的《虢季子白盘》等铭文相接,下与秦始皇时代的《泰山刻石》等小篆相通,它是西周金文演变为秦代小篆的过渡文字,是战国文字中最能继承西周金文的一派。同时也可看出,秦始皇统一六国而颁行小篆,正是以这一派字体为基础的,所谓“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的“秦文”,无疑是指石鼓文一派的文字,即指大篆。

2.形体结构规整繁复。

其规整表现在笔道形态是藏头护尾、粗细等匀的“玉箸”线条,或圆转,或笔直,字体规范,向更加脱离图画性质的小篆发展;偏旁部首的位置基本固定,笔画不能任意增减,部件不能随便移易。其繁重表现在一个字里,同一偏旁往往重复出现,有大量的形体繁叠重复的合体字。

二、小篆

小篆,与大篆相对而言,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而颁行的标准字体,又称秦篆。

秦始皇为了巩固政治上的统治,下令统一全国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为了尽快改变战国时代“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知李斯等人是以秦国原有文字作为统一的标准,首先废除一切与秦文不同的俗体、异构,只保留其中与秦文一致的部分;然后通过《仓颉篇》等字书,写出标准字体即小篆的样板,广布天下而推行的。

值得注意的是,小篆并非李斯等人有意识地“省改”“史籀大篆”而创造出来的,其中多数早已在秦国存在并广泛应用了。例如:现存上海博物馆的商鞅方升铭文,共3行32字(内含合文2字),其字体几乎与小篆全同,而此器是秦孝公十八年(前344)商鞅任大良造时颁行的容量一升的标准器,比秦始皇统一六国早了123年。又如诅楚文《大厥湫文》318字,与小篆同者占总数的95%,仅有15字不同或不见于今本《说文》所收的小篆。该文作于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楚怀王十七年(前312),距秦统一还有九十多年。另外,流人日本的秦国新郭虎符,铭文40字,已是相当标准的小篆,称秦王为“王”,而不称“皇帝”,王国维认定“当为秦并天下前二三十年物”(《秦新郭虎符跋》)。可见李斯等人不过是把秦地流行已久的比较简省的字体加以搜集、整理、加工,使之定型化、标准化,并称之为“小篆”。有了小篆一名,才把规范前的秦国篆书称为大篆。从大篆到小篆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二者之间并没有截然分明的时代界线。

现在能见到的小篆,除《说文》中保留的9353个以外,还有秦代刻石。秦始皇为了“示强威,服海内”,曾到峄山、泰山、琅琊、芝罘、东观、碣石、会稽等地巡视,每到一处,均立石刻铭以歌功颂德。秦二世也巡视各地,在始皇所立刻石上加刻诏书和随从官员姓名。现存仅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的残石,各刻石相传均为李斯以小篆书写。

小篆的特点:

(一)比较全面地保留了汉字的构形理据  早在战国文字多歧异的时代,秦国文字就较好地继承着西周金文的传统。而在秦统一六国后,李斯等人在标定小篆时,又以本国文字为蓝本并参以正统的籀文。小篆作为正体古文字的终结,较为全面而系统地保持了汉字寓义于构形的本质特征。

(二)文字形体定型化

小篆一般每字只规定一种统一的写法,从而减少了异体字。例如“草”字,小篆以前有过多种写法,小篆只采用笔画最简单的一种写法,其余的都作为异体字而废除了。特别是小篆省略的某些字的偏旁,淘汰了各种合文。小篆还固定了偏旁部首的写法和位置,不管偏旁部首在什么位置上,其写法一律相同,不得增减笔画或变化构形。偏旁部首位置一经确定,便不允许随便移易。例如“琛”,在小篆以前,“子”旁可在左边,也可在右边,甚至可以在左上方或右上方,小篆则规定只能在左边。在文字定型化的过程中,还使许多变体字取得了合法地位。例如“则”,贝字旁原是鼎字,侯马盟书或作贝,小篆取形于三晋古文;“具”,上原从鼎,取形于笔画最少的讹变字;“员”下从鼎,石鼓文仍如此,小篆当是秦整理文字时简化字形而产生的变体字。

(三)字形进一步符号化

小篆形体由粗细等匀的曲线和直线构成,书写要求整齐端正,笔画分布均衡,字的大小相同,这样一来,古汉字那些“画成其物”的象形字、象形偏旁和以形会意字就被高度抽象化、线条化和符号化,图画性就大大减弱了。

(四)结构上更多使用“形声相益”的方式

小篆时代新增加的字,绝大多数为形声字,所以,《说文》中形声字占了总字数的80%以上。

秦始皇利用政权的力量推行小篆,对古汉字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理、加工和改造,第一次使官方正式字体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很快结束了长期以来“文字异形”的局面。这对增强汉字的社会职能,对增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无疑是极为有益而功不可没的。从文字的发展看,小篆是古文字阶段的最后一种字体,是古文字通向今文字的桥梁。要研究古文字,要探究汉字的渊源,必须利用小篆,所以它的历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附录:金文研究情况简介

对金文作系统的研究,始于宋代。由于宋代大批钟鼎彝器出土和朝廷提倡,金文研究成为专门之学,青铜器及其铭文被著录成书。据王国维之统计,宋朝著录古铜器共643件。宋代研究金文并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有北宋的欧阳修、吕大临、赵明诚和南宋的薛尚功等。著录古铜器及其铭文的专书,现存的有吕大临的《考古图》,赵明诚的《金石录》,宋徽宗敕撰、王黼主编的《宣和博古图录》、南宋无名氏的《续考古图》、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王俅的《啸堂集古录》、王厚之的《钟鼎款识》等。

元明时期金文研究成果几乎是空白,有些著作也只是将前人资料重新整理,参考价值不大。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金文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清代出土古铜器比宋代多10倍以上,内府所藏青铜器已很多,高宗(乾隆)先后命梁诗正、王杰等仿宋《宣和博古图录》体例,编成《西清古鉴》、《宁寿鉴古》、《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据王国维等统计,有清一代著录古铜器7143件。研究金文的著述也很多:一类仿宋代吕大临《考古图》体例,以绘录器形为主,附以铭文和考释,如钱坫《十六国长乐堂古器款识考》、曹载奎《怀米山房吉金图》、吴云《两晷轩彝器图释》、潘祖荫《攀古楼彝器款识》、吴大澂《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端方《陶斋吉金录》及《续录》等;另一类仿宋人薛尚功《法帖》体例,只录铭文而不绘器形,专以考释彝铭为主,如阮元《积古斋钟彝器款识》、刘喜海《清爱堂家藏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吴荣光《筠清馆金文》、徐同柏《从古堂款识学》、吴式芬《捃古录金文》、吴大澂《悫斋集古录》、方溶益《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朱善旃《敬吾心室彝器款识》等。

近代和现代学者把金文和甲骨文、小篆等古文字合在一起研究,金文研究家大多也是甲骨文研究家,其中著名的专家和著述有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最重要的金文汇编)、王国维《宋代金文著录表》、《国朝金文著录表》(收录宋、清两朝所有有铭文的器物)、《毛公鼎考释序》(最早系统论述考释古文字的原则和方法的论文)、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金文丛考》、《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把金文研究与古代史、社会发展史研究相结合)、唐兰《两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容庚《殷周青铜器通论》(与张维持合作)、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等。

重要的大型金文工具书有容庚的《金文编》,初版于1925年,新版于1985年,是一部完备的商周金文字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是包罗迄今所有一切金文的资料汇编,包括铭文、图像、释文和索引,而以铭文为主体,共收有铭铜器约1.2万件,其规模和内容可与《甲骨文合集》媲美。 第六章  汉字的形体(中)——今文字(2学时)

今文字,是指秦隶书以后的字体。秦隶书,又称古隶,一般认为是古今文字的过渡字体。今文字包括汉隶、草书、行书、楷书四类。西汉通行的主要是隶书,辅助字体是草书,东汉晚期形成了行书,大约在魏晋之际形成了楷书。

第一节  隶书

隶书,是战国以后汉字演变过程中以点画结构逐渐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形成的一种新字体。

隶书的产生源于便捷书写的需要。官方的正规的篆书,因线条诘诎繁复、圆转弯曲的笔画太多,书写费时费力,人们在非郑重的场合便把字写得草率和简化一些,将本该工整的弧行笔画变成了比较平直的笔画,于是,“解散篆体”的隶书便在社会上流行开来。《晋书·卫恒传》引卫恒《四体书势》说:“隶书者篆之捷也。”即说明了隶书与篆书的渊源关系。篆书快写即成隶书。隶书突破了篆书的束缚而首先在民间产生。

隶书因“施之于徒隶”而得名。《汉书·艺文志》云:“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四体书势》又说:“秦既作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日隶字。”他们认为,隶书是为了适应官狱奏事繁多而产生的,又称“隶字”;因是避免篆书之繁复而使用的辅助字体,故又称“左书” 或“佐书”。还相传隶书是程邈创造的。《四体书势》:“下杜人程邈为衙狱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十年。从狱中作大篆,少者增益,多者损减,方者使员(圆),员(圆)者使方,奏之始皇。始皇善之,出以为御史,使定书。或日邈所定乃隶字也。”其实,在秦始皇推行小篆之前,民间已有隶书的萌芽。1979年在四川青川县战国墓出土的木牍,上有墨书文字,其形体基本上是小篆,但其中有些字已是隶书的写法。各地出土的战国时期秦国的兵器、漆器、陶器上有一些省减笔画、直笔多、弯笔少的简体字,已是隶书的雏形。即使真有程邈其人其事,也与史传仓颉造字、太史籀作大篆、李斯作小篆的性质一样,他也只能是做了些搜集、整理、加工的工作罢了。

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隶书分为秦隶和汉隶两种。

秦隶,又称古隶,是战国晚期到西汉初期使用的不成熟的隶书。它和篆书并行,是与篆书相辅而行的日常手写体,二者的区别仅仅是草率与否的不同而已。秦隶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过渡形式,在构形上多因袭篆书而小讹,多数字带有浓厚的篆书意味,点画用笔的特点也不很突出,尤其是波势不明显。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100多支,其简文可以视为秦隶的代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简和马王堆帛书,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出土的阜阳汉简,都是西汉初年之物,但文字基本上保持了秦隶的特点,是西汉初古隶书文字的代表。

汉隶,又称今隶、八分书,是在秦隶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和美化而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新字体。它在汉武帝或稍晚到昭帝、宣帝时代已趋于成熟,成为官方的正式字体,是今文字的开端。汉隶和秦隶相比较,最大的特点在笔势不同。秦隶是简捷的篆书,除笔形平直方折外,没有什么法则,残存有篆书的痕迹;而汉隶则使平折方直的笔画进一步呈现波势,每个字都用“挑法”,横画落笔处出现上仰的捺势,结构平整,布局稳重匀称,已彻底打破篆书的结构,极少见篆书的影子。为什么汉隶又叫八分书,历来说法不一:一说以为汉隶的波折向左右分开,“渐若八字分散,故曰八分”(唐张怀瑾《书断》);一说以为八分是写字的尺度,“字方八分,言有楷模”(《书断》引王倍说)。目前,同意前说的人较多。现在能见到的汉隶,主要是东汉中期(顺帝以后)的石刻文字。传世的东汉碑版近200种.其中较著名的有:《石门颂》(建和二年,148年)、《孔庙礼器碑》(永寿二年,156年)、《史晨前后碑》(建宁二年,169年)、《熹平石经》(熹平四年,175年)、《曹全碑》(中平二年,185年)、《张迁碑》(中平三年,186年)等。最有代表性的据说是蔡邕执笔的《熹平石经》,把七种儒家经典刻在石头上,立于洛阳太学讲堂门外,成为全国读书人读经的范本,实际上也起了规范文字的作用。该石经原有石碑46块,总字数20万左右,现残存不过。7000余字,书体规整精美,是汉隶发展到顶峰时的作品。

此外,在敦煌、居延出土的汉简(属汉武帝晚期到汉宣帝时代),已大量采用八分书。1959年和1972年甘肃武威两次出土的东汉早期简,1973年河北定县、1979年青海大通先后出土的西汉晚期简,文字都属于成熟的汉隶。

从篆书演变为隶书,习称隶变。隶变彻底消除了篆书中遗存的图画意味,使汉字失去了因形见义的联系,成了所谓“不象形的象形字”,从此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以东汉八分书为代表的成熟的隶书同篆书相比,“隶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线条变成笔画

就是解散篆体,把篆文均匀圆转的线条变为平直方折或截断了的笔画,把字形分解成若干基本笔画的积累,彻底地笔画化。

二、笔意变成笔势

笔意,指造字时的用笔意义,这种意义通过各种点和线条组成的形体表现出通常可以“因形见义”。笔势则是点、横、竖、钩、折、撇、捺等组成的笔画态势,这些笔画不能反映造字的意义,只是构成汉字的基本“零件”。隶变后的汉字就成了纯由笔画组成的符号,完全抛弃了小篆残留的象形因素,失掉了原有的象形和以形会意的作用,彻底地符号化了。

三、形体(偏旁)发生分合、省变和讹变

隶书对小篆的构形作了全面的调整,主要有:

(一)偏旁的异化

将篆书的同一结构形体,分化变异为几个不同的结构形态。例如手字在下的为“手”,在左侧变为提手;“赤”的下部、“光”的上部、“然”下的四点都是火字的变形。

(二)偏旁的同化

把篆书原本不同的局部形态加以归并混成为一个新的结构形态。例如月、肉、舟作为偏旁大都写作月,“玉”旁均作“王”等。

(三)省变

省简笔画,或省略字形的某个部分。例如:曐——星、靁——雷等。

(四)讹变

隶书字形较之小篆发生了显著变化,甚至变得面目全非。讹变在偏旁部首中表现尤为突出。例如:邑——阝(右),阜——阝(左),走——辶等。更多的讹变只出现在特定的文字形体上。例如:

布,从巾父声,父讹变为“产”。

志,从心之声,之讹变为“士”。

年,从禾千声,整体讹变。

更,从支丙声,整体讹变。

表,从衣从毛,整体讹变。

(五)书体风格的变化

篆书的字形为内敛裹束的竖长方形,隶书改为向两侧展开的扁平方形。篆书行笔均匀,笔画粗细一律,而隶书笔画有粗有细,提顿明显,末笔往往捺得很重,笔道粗肥而长,即通常形容为“一波三折”和“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指隶书的“横”和“捺”在写法上有起伏波折之态,写得不是过直。“蚕头雁尾”,指隶书的起笔形如蚕头,结尾的捺角像雁尾。

隶变使汉字从繁复变为相对简易,从书写不便变为比较方便,大大地提高了书写速度,这是一大历史进步。但由于形体变化太大,汉字的形义关系已很不明显,甚至被完全隐没,所以,要想了解某个字的构形寓义,必须找到它的古文字形体。正因为“因形见义知音”的难度增加了,为了弥补这一缺欠,就只能在那些难以因形见义知音的字上,增加形符或声符,这就必然增加大量的形声字。汉代以后形声字的大量出现,与汉字形体的隶变是有密切关系的。

第二节  草书

草书,是为了书写简便快捷而产生的一种今文字字体。草,是草率、潦草的意思。东汉崔瑗《草书势》说:  “ 草书用于卒追。”通常所说的草书是指从潦草书写隶书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字体。草书主要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种。一、章草章草,指汉代草书。梁武帝《草书状》记蔡邕曰:“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烽发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之草书是也。”说明章草是由秦隶的草率写法发展而来的。章草命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说因东汉章帝喜欢、重视而得名;一说是用章草写奏章而得名;一说认为垫“章”就是“程式”、“法式”的意思,章草草即合乎程式、法式的草书;还有人认为是由于西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而得名。诸说多出臆测,皆不足信。章草始于西汉,盛于东汉、西晋,延续至东晋中叶。在西汉前期的银雀山竹简、凤凰山竹简、马王堆帛书中,已见章草的萌芽。在西汉晚期与东汉前期的居延汉简和武威医简中,已出现通篇写得很潦草的文字,其实就是章草。两汉的崔瑗、杜度、史游、张芝、瞿窟、罗晖、赵袭,三国吴的皇象,西晋的索靖,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等,都是章草大家,元代的赵孟頫等,也擅长章草。现在能见到的章草碑帖主要有史游的《急就章》、汉章帝的《千字文断简》、张芝的《秋凉平善帖》,皇象的《急就章》、陆机的《平复帖》、索靖的《出师颂》、褚遂良的《黄帝阴符经》,以及赵孟頫的《急就章》等。

章草的特点是“解散隶体粗书之,存字之梗概,损隶书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书断》引王情语)这就是说章草打破了隶书的结构,只保存字的轮廓,以求书写的神速。因此,它可以省略字的某些部分,而字与字之间的笔画各不相连,这又和后来的“今草”大不相同。不过,章草既然从隶书发展而来,就不免带有浓厚的隶书意味,它保存了隶书的仰俯波势笔形,横画依然上挑,左右波(撇)磔(捺)分明,起笔住笔纯用隶法。

二、今草

今草是在章草的基础上,结合楷书书法而发展起来的。相传今草源于东汉张芝,后世称张芝为“草圣”。《书断》说:“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如流水速,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离合,数意兼包。”晋代以后,楷书已经出现,王羲之、王献之等人利用楷书或行书笔法改造草书,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今草。今草是字形结构多因袭章草、笔法因袭楷书的快写体。  今草的特点是:“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世称一笔书者,即此也。”(《书断》)这就是说,今草笔画连带,每字相呼应或相连,有如一气呵成。它的字体不像章草那样规整,或大或小,或长或扁,或圆或方,自由灵活。今草不再含有隶意,已没有“八分”的波折,而具有楷书的笔势。存世今草,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作品最为著名。

三、狂草

狂草是唐代产生的一种比今草更草率、更具随意性的字体。相传狂草开创于盛唐的张旭《冠军帖》,其后高僧怀素继承张旭笔法。二人均嗜酒,好狂饮,喜酒后疾书。世称张旭为“张癫”,怀素自号“醉僧”,故有“癫张狂素”之称,又有“以狂继癫”之说。

狂草的特点在“狂”,写起来如行云流水,龙飞凤舞,上下贯串,连绵不断,可以任意简省笔画,可以纵情随意书写,可以不拘字形字距,显得诡奇诘诎,很难辨认。

草书由于字形过于简单,偏旁混同严重,在相当程度上破坏了汉字的结构体系,普通人极难辨认,失去了文字的交际功能。因此,它尽管出现较早,却始终是辅助字体,不能够正式应用。不过,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历代均有人喜爱它。

草书由于笔画比其他字体简单,对后来汉字的简化影响很大,今天的简化字中就有许多由草书楷化而来的变体字。如书、伟、为、乐、东、车、门、会、尽、归、尧、当、学等。可见草书在汉字发展中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第三节  楷书

楷书是汉隶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一种字体,萌芽于汉末,流行于魏晋南北朝,完全成熟于隋唐,一直沿用至今。楷书原叫真书、正书。楷,指法式,即规范整齐可为楷模的意思。

宋无名氏《宣和画谱》说:“西汉之末,隶字刻石间杂正书。”据此人们多认为西汉末年已有楷书之萌芽。传世的早期楷书资料有三国魏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乐毅论》等,钟被视为楷书之祖,王被誉为书圣。可见魏晋时楷书已开始流行。当时的碑刻几乎都是用隶书书写的。不过,有的隶书已出现向楷书过渡的迹象,如三国吴《谷朗碑》。新疆出土的晋人手写本《三国志》,其字体也保留了浓厚的隶意。通常被称为“魏碑体”的楷书之所以和唐碑楷体不同,是因为它包含着隶书的成分。因此,有的学者认为,西晋时还没有成熟的楷书。魏晋南北朝是楷书逐渐走向成熟,隶书逐渐走向消亡的阶段。

楷书至唐代大盛,已成为完全不带隶意的成熟书体。唐代楷书名家迭出,如欧阳询、虞世南、李邕、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等。世称颜、柳、欧和元代的赵孟頫为楷书四大家,其所书楷字被称为颜体、柳体、欧体和赵体。他们以自己独特的风格,把楷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至今习字多由临摹他们的书法作品入门,大家常见,故不再举例。现在通行的楷书,其风格是由唐代书法家的作品所奠定的。

楷书的主要特点是改变了隶书的波势挑法,笔法平稳,横平竖直,笔画清楚,方便易认。改汉隶的扁方字形为长方字形,字体端正秀丽。楷书的点画形态比隶书丰富,增加了斜勾(隶书用波磔)、挑(隶书横画斜写)、折(隶书是横画与竖画的自然结合)等基本点画,而且每种基本点画的“个性特征”都比隶书鲜明。

从楷书开始,汉字的笔画形式和方块字形均已基本定型,成为历代正规使用的典范文字,也是当代报刊图书印刷用字的主要字体。

第四节  行书

行书,是介于正体字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早期的行书介于隶书和草书之间,现在常见的行书则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行书产生于东汉,盛行于魏晋,直到今天,仍是人们日常广泛使用的手写体。

关于行书的特点以及它和楷书、草书的区别,在一些古代书论中讲得十分清楚。张怀璀在《书断》中说:“行书,即正书之小讹,务以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 ”又在《书议》中说:“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草行’。”《宣和书谱》曰:“自隶法扫地,而真几乎拘,草书几于放,乎介两者行书有焉;于是兼真则谓之‘真行’,兼草则谓之‘行草’。”上引论述说明,流行于世的行书介于楷书(真书、正书)与草书之间,与楷书相近的叫“真行”(也叫“楷行”、“行楷”),与草书相近的叫“草行”或“行草”。行书的特点是不像楷书那样拘谨、难写,也不像草书那样放纵、难认,在保持楷书形体轮廓的前提下,适当运用草书那样的连笔,但各字保持独立,适当地省减笔画,形体结构清晰,书写自由快捷,笔法活泼流畅,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行书相传为东汉末年刘德舁所刨。《四体书势》说:“魏初有钟(繇)、胡(昭)两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异。”《书断》也说:“行书者,刘德舁所作。”但刘氏行书字迹没有流存下来。传世最早的行书作品是钟繇的《墓田丙居帖》,但经翻刻,多失其真。西晋时,朝廷设书博士,以钟繇、胡昭的行书书法教子弟,行书书法因而盛行。此后,历代名家辈出,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李邕、颜真卿,以及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皆为行书大家。其中,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行书第一”,据说真本已被葬人唐太宗墓,但由于临摹者功力深厚,其娟秀清隽的风格仍在临摹本中显现出来。颜真卿的《祭侄稿》笔势雄奇,神采飞动,被称为“行书第二”。此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丧乱帖》,颜真卿的《与郭仆射书》,李邕的《李思训碑》及米芾的《苕溪书帖》等,都是极著名的行书作品。 第七章  汉字的形体(下)——现代汉字(4学时)

第一节  现代汉字与规范汉字

一、现代汉字                  

现代汉字,并不等于现代使用的所有汉字,现代使用的汉字还包括文言文用的繁体字,港、澳、台用字中的异体字等。现代汉字指的是记录现代汉语的用字。

现代汉语用字与古代汉语用字是不同的。由于所记录的语言不同,表现在用字上就有很大差异。有些字古代汉语专用,如“弑”,古时指臣杀君、子杀父的行为,现代就不用了。也有现代新产生的汉字,如泵、氖、甩等。即使古今汉语都出现的字,也有些字古今意义不同。“购”古代指悬赏征求,现在指购买;“脸”过去指脸颊,今天指有脸面。甚至古今是完全无关的两个字,今天变成了一个字。“后”古代指君主或君主的妻子,今天成为“後”的简化字。当然现代汉字用字大部分是从古代继承下来的,所以现代汉语用字包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通用的字及现代汉语专用的字。

二、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也叫“正字”,就是结构和笔画都正确,完全符合现代汉字“正字法”所规定的汉字。

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在《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中指出:“《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依据《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确定的字形标准,规定了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数和笔顺。字表发布后,印刷通用汉字字形即以此为准。”这个通知明确地告诉我们,规范汉字应该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字形为依据。

1.它改正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存在的缺点,对《整理表》未收的通用字中的异体字进行了规范。

2.完全符合《简化字总表》的规定。对《总表》以外的字.凡是可以类推简化的,都做了类推简化。如鹎、缏、飑、苌、帱等。

3.完全采用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规定的新字形。对《字形表》未收的字也根据《字形表》的整理原则规定了新字形。如尜、虼、苤、甙、苷、峤、哏等。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共3500字,经过测试,其覆盖率为99.48%。《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包括了《常用字表》中的字,它的覆盖率自然要高于99.48%。《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以外的字,规范的标准怎么确定?按照前述三个规范字表的规定来确定就可以了。

三、现代汉字的形体

现代汉字的形体主要有两种,一是印刷体,一是手写体。

一般地说,各种形体的汉字都可以预制字模印刷出来,成为印刷体。但现代汉字印刷体的标准形体是宋体。

宋体又分为老宋、仿宋、正楷和黑体四种。

1.宋体,又叫老宋体、古宋体、灯笼体。笔画横细竖粗,结体方正严谨,是最通用的印刷体。

2.仿宋体,又叫真宋体。它比老宋体秀丽,笔画不分粗细,讲究顿笔。常用于排印诗词的正文、一般文章的引文、序言和图版说明等。仿宋体还有一种变体叫长仿宋体。简称长宋。一般用于表格的题头,或排印诗词和正文中的夹注等。

3.正楷,又叫楷体或大宋体。它比仿宋体丰满,多用来印刷通俗读物、小学课本等。

4.黑体,又叫黑头字、方头字或方体字。笔画粗壮,浓黑醒目,一般表示着重时用,常用来排标题。

印刷体根据字的大小编号,叫做字号。常用的字号有初号、头号、二号、三号、四号、小四号(新四号)、五号、小五号(新五号)、六号、七号等十种。

编辑常用变换形体和字号的手段来区分文章的性质、地位的轻重和层次。

现代汉字的手写体,是指用手执笔直接写成的汉字。手写体汉字可以是楷书、行书、草书等,但是以行书为最多,其次是楷书。手写楷书同印刷体中的楷体字形大体一致。

根据运用的工具不同,手写体可以分成软笔字和硬笔字两类。软笔字一般是指的毛笔字,硬笔字指钢笔字、铅笔字、圆珠笔字、粉笔字等。

四、汉字规范的意义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为了充分发挥文字的交际作用,必须实现规范化。规范化的核心是提高汉字使用效率。

改革开放,社会交往增多。规范化的语言文字减少方言隔阂,准确传达信息。汉语早就被定为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在国际交往中,它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世界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图书情报、印刷排版、生产管理,以及办公室事务等方面的自动化,成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课题。而其前提是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

加强语言文字的修养,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86年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规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当前的主要任务。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订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巷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当前文字工作的重点是拟定并推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通用字表,拟定人名地名用字表,确定每个汉字的标准字形,包括笔画数目、每笔的笔形、笔顺和整个字的结构方式及部首排检法等项规范,然后大力推行这个标准。

第二节    字量

汉字的字量,从20世纪初就有人用人工方法进行统计研究现在借助计算机才有了比较系统的统计研究。

一、汉字的数量估计

从殷商的甲骨文到现代汉字,历经了三千多年。我们举历代一些有代表性的字书,看看它们所收集的字数,就可以了解汉字在数量上的发展情况。

(表见教材)

从以上字书收字数的情况可以看出汉字数量上的两个特点:一是总字量大,二是总字量呈渐增趋势。总字量大,是从汉字的形体上看的,就是说只要形体结构不同就算一个字。因此,总字数中实际包含着一个字在历史演变中的各种形体,如古文、篆文、古隶等,以及一个字所发生的各种变异形体,如俗字、奇字、讹字、误字等。如果按同字异体属于同一字,那么计算出来的汉字字数的总量并没有这么多。例如《康熙字典》四万多字中,异体字占40%,如果除去异体字,它实际只有二万多汉字。总字量渐增,也并不是说历代人们使用汉字的数目在不断增多。因为过去字书收字不是以当时实际的用字为根据,而是从古今文献中把不同的字(包括已经死亡的字)尽可能收集起来,虽然除《龙龛手鉴》、《集韵》等以外,一般不收民间俗字,但历代字书中所收汉字的数量比各个时代实际使用的汉字要多得多。

从字书收集的字数来看,似乎汉字的总数已经达到五万多个了。实际上每个不同时期使用的汉字字数并没有这么多。“甲骨文所用的单字约有四五千个。”“从商代后期到周末,一般使用的文字的数量,很可能一直在四五千左右徘徊。直到现代,据近年的统计,一般使用的汉字数量也还是四五千的样子。”可见,如果以各个时代实际使用的汉字为考察对象,便不难发现汉字的总量其实是相当稳定的。

二、现代汉字的实际用量

现代汉字的实际用量是指现代中国社会文化生活中实际流通使用的汉字数量。实际流通使用的汉字,即一般所说的通用汉字。现代通用汉字究竟有多少?我们举出几种用字量和收字量来作个大概的估算。

(一)现代印刷用字量

1.北京新华字模厂的《字目表》

字模厂是制备各种凸版印刷用的铅字铜模的。1974年北京新华字模厂排印了一个《字目表》,共收6805字。其中一般图书语文报刊用字6310个,添盘字495个。这个字量,大体上代表了现代印刷一般书刊用字的数量。

2.中国科学院印刷厂的《印刷字表》

《印刷字表》是在1964年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6196字的基础上加以增补编成的,共收汉字9535字。这个字量代表了各种专科书刊的用字数量。

从以上两个表看,现代印刷用字量一般在7000~9000个。

(二)现代电报用字量

1974年邮电部编的《标准电码本》共收字9317个(其中正编7921个,补遗1396个)。这9317个字中包括已经废除的繁体字、异体字、日本字和各种新造字以及误写字等等。补遗的一千多字主要是姓名、地名、各种专科、行业、计量、方言等用字,也有些来源不明的怪字。1983年出版的《标准电码本》(修订本)对原电码本的字数作了调整,电码本的实际收字数约七千多字。

(三)现代通用字袁收字量

1.《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1965年1月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共收字6196个,这是对通用汉字数量研究的一个初步成果。这个字表基本上能满足印刷厂排印一般报刊图书的需要,后来,北京新华字模厂和上海字模厂又编印了610个添盘字,合为6806个。

2.《信息交换用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1981年5月,国家标准局发布实施的GB2313——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收字6763个。这个字量基本上反映了现代实用汉字的总数量。

3.《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1988年3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字7000个。这个字表是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的基础上增删制订的,收字数量基本上能满足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汉字机械处理、信息处理等方面的需要。因此这个字表是一个较为完备的现代汉语用字表,是现代通用汉字的定量标准。

三、现代汉字的字频统计

(一)汉字使用频率

汉字使用频率,指汉字在一定范围内的书面上的反复出现率。

从使用角度去考察,汉字可分为两种,储备状态的字和使用状态的字。静态的、脱离开使用的字是储备状态的字,各种字典收录的字就是这样的字。动态的、为交际目的而使用的字是使用状态的字。使用状态的字,人们常常根据使用频率的高低分为高频字、次高频字、低频字、罕用字。

从发展上看,高频字、低频字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往往会互相转化。

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曾对1978年至1980年出版的全国通用的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全部词汇作了统计与分析,用人工和电子计算机相结合的方法编出了反映全部研究成果的《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一书。后来又根据该书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汉字和词汇编造成《常用字和常用词》。现将该书刊出的常用字和常用词按频率高低排列的前100个分别列出:按频率高低排列的前100个汉字是:的一了是我不在人们有来他这上着个地到大里说就去子得也和那要下看天时过出小么起你

按频率高低排列的前。100个词是:

的(助)了(助)一(数)是不我在(介)着(助)个(量)有他上(名)这(代)说就(副、连)人地(助)里(名)也和(介、连)

到(补)我们来(动)去大(形)都把(介)小(形、词头)又看你还(副)那(代)得(助)要(助动)他们天很十两(数)走(动)好(形、补)能(助动)从(介)她年它没(副)什么起来(补)到(动)用中(名)出(补)时候自己

三一(副)像几(数)二们山会(助动)家(名,词尾)种(量)吃向(介)只(副)水同志头(名)革命想(动)呢[呐]叫做国主义才(副)起(补)多(形)没有(副)给(介)敌人手(名,词尾)这样人民

四声(名)而在(动)主席第吧被(介)上(补)知道五对(介)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按频率高低排列的前100个汉字大都是按频率高低排列的前100个词的书写符号。而这100个词,都是属于人们的社会交际不能离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此外是属于和语法关系极为密切的虚词。

(二)汉字使用频率统计的意义

统计汉字使用频率是试图从汉字的应用量上去考察汉字,这不仅为汉字的定量研究提供数据,而且对于语文教学、汉字的机械处理和信息处理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字频统计看汉字的总字数。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字改以自用已只从两而学十见开家中像对可老很作向又同走边工为生然什发没能后回经多想它成候还年道进民好样头动山把会前国现都主面她衅一革委员会秘书处公布过一份《现代用字统计报告》,用了七种资料(其中只有一种是动态统计),结果得到字种9163个。而根据现有的字频统计资料作出的粗略估计是一万多个。《汉字频度统计》有字种5991个,《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中的《汉字频率表》有字种。9574个,《现代汉语字频统计表》中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汉字频度表》有字种7754个,三项相加,去掉重复,大约有一万多个,这就是现代汉字的总字量。

(三)汉字使用频率统计的成果

1.《语体文应用字汇》

我国最早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汉字使用频率统计的是陈鹤琴先生(1892—1982)。20世纪20年代,他用了两年多时问,对语文课本以及通俗书报的六种语料进行了字频统计,得出了4261个字种,编成了《语体文应用字汇》,于1928年6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次字频统计对推广应用白话文起了很大作用。

2.《汉字频度表》和《汉字频度统计》

文革期间,由有关部门指定北京新华印刷厂负责,组织了北京的中学、印刷厂等19个单位的1000多人搜集了1973年到1975年间三亿多字的出版物分为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政治理论和新闻通讯四类,从中选出2160多万字作为语料,用人工进行字频统计。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得到了6374个字种。1977年10月,以新华印刷厂的名义印出了《汉字频度表》一书,供内部参考。但是此书是按频度排列的,不便检索。后来经过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郑林曦、高景成等校对,编成了《按字音查汉字频度表》,1980年8月作为内部资料出版。1984年初,原统计组的成员用计算机重新计算,并且又增加了一些新内容,由贝贵琴、张学涛编成《汉字频度统计》,1988年4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共有字种5991个。书中的《汉字频度统计表》,把汉字分为五级:

(表见教材)

3.《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中的《汉字频率表》

1979年至1985年,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成《现代汉语频率词典》,1986年6月由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本词典用人工和计算机相结合的办法,从词语应用的角度做了较大规模的词汇计量研究,同时兼及汉字字频和组词能力的统计与分析。所用语料180万字。这本词典中的《汉字频率表》,共有字种1574个。

4.《现代汉语字频统计表》:1981年11月,国家科委委托国家标准局下达现代汉语词频统计任务,这项课题由北京航空学院(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系承担。之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局又下达现代汉语字频统计任务,由北京航空学院计算机科学工程系根据现代汉语词频统计的选材内容,利用计算机进行字频统计。这次统计于1985年完成,并通过专家鉴定。文字改革出版社于1986年2月出版的《最常用的汉字是哪些?——3000高频汉字表》,即是这次统计的部分成果。全部成果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局汇编为《现代汉语字频统计表》一书,1992年1月由语文出版社出版。

这次字频统计所用的语料,是从1977年到:1982年间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1.38亿字的材料中抽取出来的,总字数为1108万字,结果得到7754个字种。这次统计抽样的面比较广,时间较长,项目分得较细,而且是用计算机进行,统计精度较高,得到的结果能满足不同方面的需要。

由于每次字频统计所用的语料和方法不尽相同,得出的结果也有差异。周有光对各家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抽象出汉字出现频度不平衡规律,也叫汉字效用递减率。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知道:常用字非常集中。字频统计中前22100字。覆盖率高达99%;字频统计中序号在6600以后的字,不管有多少字种,总的覆盖率不超过0.001%。

再一条规律是常用字笔画趋简率。我们从《汉字频度统计表》中看到一个事实,一级字的平均笔画数最少,二级字、三级字,以至四级字和五级字,平均笔画数不断在增加。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常用字笔画趋简率:应用频率较高的字,平均笔画数就较少;应用频率较低的字,平均笔画数就较多。

三、《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研制

常用字的研制,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七十多年中,较有影响的是1952年6月5日教育部公布的《常用字表》。本表的常用字2000个,这2000个常用字一直是我国扫除文盲的标准(农民1500字,工人2000字)。时隔四十多年,颁布了简化字,社会用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处从:1986年6月开始,综合利用了1928年至1986年间的20种常用字统计资料,研制《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并于1988年1月26日正式发布。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共收常用字3500个,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2500个常用字的覆盖率达97.97%,1000个次常用字覆盖率达1.51%,合计覆盖率达99.48。

在研制《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时,利用的20种常用字统计资料中就包括了14种静态字表和6种动态字表,共7000多万字。根据六种动态字表中的频度,求出每个字的平均频度。汉字处把常用字的频度资料汇集为《现代汉语常用字频度统计》一书,由语文出版社出版。

选取常用字主要是依据该字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出现的频率、构词构字能力的强弱以及在各个学科中的分布。

四、《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研制

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这个字表收现代汉语通用字7000个,其中包括《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3500字。

现代通用汉字,概括起来说,大体在6000字到9000字之间。通用字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195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了《通用字表(初稿)》,收字5709个;修订后于1965年公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收字6196个。这是通用汉字研究的初步成果。1981年国家标准局发布GB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收字6763个。研制《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时,主要根据《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参照通用字研究的成果及其他资料进行调整。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相比,删去了50字,增加了854字。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是国家公布的规范字表,它全面体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汉字整理和简化的成果。它规定了每个字的规范字形,包括笔画数、笔顺和笔画部件的组合结构。由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一书,附有《现代汉语通用字数据统计表》可供研究通用字者参考。

第三节  字形

关于汉字的形体构造,传统的“六书”适合分析古文字。隶变后的形体,“六书”说就不太适用了。为此,学者们提出了部件分析法。这种理论认为现代汉字字形以部件为核心,共有三个层面,即笔画、部件和整字。部件分析法认为现代汉字的字形结合是有层次的。对现代汉字的字形进行切分,可以分出不同层次的结构单位:整字可以切分出部件,部件可以切分出笔画。

一、笔画

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是构成汉字的各种点和线,即从落笔到起笔所写出的痕迹。现代汉字中只有个别字的三个层次结构单位是合三为一的,如“一”和“乙”;绝大多数汉字都不只由一个笔画构成的,所以,总体来看,笔画不是现代汉字字形的使用单位。

现有的笔画是在汉字书写的长期实践经验中约定俗成的。而现代汉字,无论是笔画数、笔画形状(即笔形),还是笔画顺序(笔顺),一律应该以《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及《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提供的规范汉字为依据。

(一)笔画数

在索引排序、汉字教学、汉字的信息处理等方面,都要用到汉字的笔画数。计算汉字的笔画数,首先要用规范的字形,不要使用已经淘汰的旧字形。其次,要掌握书写汉字的基本规则。这种基本规则有两条:第一,在同一笔画上,笔尖只能向前运行一次,不能重复,第二,写横从左至右,写竖、写撇、写捺只能由上向下。根据这两条,大多数汉字的笔画数是容易计算出来的。如果遇到笔画的头和头相接计算遇到困难,用以下办法解决:

1.左上角连接的,分为两画,如广、几、辰、日。

2.左下角连接的,如果是全包围的字,则分为两画,如日、国、因、团;非全包围结构的字,为一画,如山、臣、画、曷。

3.右上角连接的,是一画,如刀、句、门、鸟。

4.右下角连接的,是两画,如田、由、幽、看。

注意有些字的笔画数,凹是五画,凸是五画,长是四画,鸟是五画。

汉字记录语言要求既有区别又较简易。要有区别,笔画数就不能太少,太少字形组合的方式较少,会增加形似字;要简易,笔画数又不能太多,多了不便于书写。在这两种趋势的相互制约下,现代汉字形成了8画至12画的字数比较集中的情况。

(二)笔形

笔画的形状,简称笔形。现代汉字的笔形一般分为两大类。

1.基本笔形

第一,按传统分为八类,即点、横、竖、撇、捺、提、折、钩。“永”字刚好含有这八类基本笔形,这是从书法上“永字八法”而来的,只是名称有所变更罢了。第二,按《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的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分为五类。“札”字刚好含有这五种基本笔形,称为“札字法”。这五种基本笔形,在字的不同位置和不同偏旁中,会有各种不同的变形。有的“提”并人“横”,“捺”并人“点”,钩笔分别并入折笔或竖笔。

2.派生笔形

由基本笔形组合而成的笔画形状,叫做派生笔形。

张静贤在《现代汉字笔形论》中从识字教学的需要出发,逐字逐笔统计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所收6196字的笔形,共得基本笔形6种、派生笔形25种。

各类笔形出现的频率不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合作对《辞海》(1979年版)所收正体字(11834个)的笔形数进行了统计,依使用频率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横、竖、折、点、撇。横和撇的出现频率相差将近一半。

五种基本笔形的先后顺序,人们有不同的排法。1964年,汉字查字法整理工作组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和比较研究,建议以横、竖、撇、点、折的顺序为规范,通称“札”字法。

笔形的正确分类,对工具书的编排、识字教学、汉字机器的设计、汉字编码、计算机自动识别等都有密切关系。应该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实现标准化,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三)笔顺

书写汉字笔画时的先后顺序叫笔顺,它是人们正确书写汉字的经验总结。研究并确定现代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实现现代汉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内容之一。笔顺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再封口。

除了这七条基本规则外,还有一些补充规则和例外情况:

1.点,如果出现在字的上面或左上角,先写点,如广;如果出现在字的右上角或字的里面,后写点,如戈、瓦。

2.三面包围的结构,如缺口朝下,先外后内,如网;如果缺口朝上,先里后外,如凶;如果缺口朝右,则先写上,再写里面,最后写右下一笔,如区。

3.两面包围结构,如果是上右包围和上左包围的,先外后内,如司、厅;如果是下左包围的,有的先里后外,如逃,有的先外后里,如趋、赵。

在实际的书写过程中,有些字的笔顺存在分歧,如“乃”字有人先写撇,有人先写横折折折钩。在国家统一制订的笔顺规则公布之前,应该以《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提供的笔顺为准。

(四)笔画的组合

成千上万个汉字,除单笔字如“一”和“乙”等以外,两笔和两笔以上的字都是由笔画组合而成的。现代汉字中,笔画跟笔画的空间关系有三种基本类型:

相离:小儿三心八

相接:山石个木正

相交:十又九力七

一个汉字往往综合运用以上三种类型组合而成。例如“井”,运用了相离和相交两种;“共”,运用了相交、相接和相离三种。有些字,笔画相同,仅由于组合关系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部件。如八、人、人,刀、力,田、由、甲、申等。

二、部件

部件是汉字的基本结构单位,有的学者把它称为字根、字元或字素。部件介于笔画和整字之间,大于或等于笔画,小于或等于整字。“一”和“乙”的笔画、部件、整字是相同的,但大多数汉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组合而成的。部件往往不止一个笔画,而是一些经常凝聚在一起作为构字单位的笔画组合。例如“吕”由“口 ”和“口”两个部件组成。“口”是三笔。可见一般情况下,部件大于笔画。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有的笔画可以成为部件,这时,笔画和部件所指相同。除了“一 ”和“乙”两个最明显的字之外,处于相离状态的横、竖、撇、折,也构成部件。例如:

横:丽、丝、鱼、马、与等字中的“一”是部件

竖:旧、临、利等字中“刂”是部件,不是部件

撇:胤

折:孔、扎、乳

(一)部件和偏旁

传统的方法,一般是将合体字拆分为两个相离的部分,每个部分都叫偏旁。我们主张分析汉字字形时对所有中间层次的结构单位只用“部件”这一个名称,不再叫“偏旁”。必要时用一级部件、二级部件……末级部件来区分层次,可以收到统一而简明的效果。

(二)部件的组合层次与切分

有的部件可以再切分为几个部件,这就是部件组合。如果这下一层的部件又可再切为几个部件,就是三个层次的部件组合,依此类推。这样的部件依组合层次分别叫做一级部件、二级部件、三级部件等等。不能再切分下去的部件,叫做末级部件。如韶字可以切分为两级四个部件。

根据部件的组合层次,对一个汉字进行切分时,应从整体人手,重视部件之间的间隔,尽量利用构字的理据。既要把现代汉字的字形作为切分的依据,同时还要兼顾造字的历史。例如“颍”字,不能纯粹根据现代汉字字形先就切分成左、右两个部件,而应兼顾造字的历史先切分出“水”和“顷”两个部件,然后再切分出“匕”和 “页”两个部件。同时,对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部件切分,还要考虑组合的层次,部件间有间隔的还要依据间隔。例如“摄”,第一层是“十”和“聂”,第二层是“ 耳”和“双”,第三层是两个“又”。没有间隔的比较麻烦些。

部件切分不一定每一次都要切到末级部件,切到哪一级为止,要看实际需要。切分部件时要从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需要出发,进行不同的切分,至少要分成供计算机用的和供识字教学用的两大类。要尽量减少部件数目,特别是对那些形状特异、构字率又低的部件的切分。

(三)末级部件的确定

确定末级部件要分清两个界线,一个是部件组合和部件的界线,另一个是部件和笔画的界线。

一个笔画组合,里面的各个笔画如果是相交关系,这样的笔画组合是一个部件,像“又、车、来、申、事、井”等等。一个笔画组合,里面的各个笔画如果是相离的关系,而且相离的每个部分不是单独的笔画,这样的笔画组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动、这”是两个部件,“渠、娶”是三个部件,“营、筐”是四个部件,“ 樊、赢”是五个部件,“麓、臂”是六个部件,“戆、麟”是七个部件等等。

一个笔画组合,里面的各个笔画如果是相接的关系,有的是一个部件,有的不止一个部件,这可以用是否可拆或同形替换法来区别。“正、斤”不能再拆,所以是一个部件。“早”中的“日十”可以组成“果、卓”,“有”中的“产、月”可以组成“左肯”,所以,“早、有”是两个部件。

单笔画除前面提到的个别情况外,不管是相离的还是相接的,一般都不构成部件。“再、垂”中的横,“乞、我”中的撇,“戈、庆”里的点,“卫、寻”里的折都不是部件。

末级部件的数量,是现代汉字字形研究的重要数据。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武汉大学合作用计算机对《辞海》(1979年版)的11834个正体字进行切分,得出末级部件648个。其中成字部件327个,不成字部件321个。各个部件的组字能力不~样,使用的频度也不一样。

和部件定名相关的,还有汉字的部位的称读。根据部件在整字中所处的位置,对合体字而言,部件可以有八个部位,可称为:上“头”下“底”,左“旁”右“边”,内“心”外“框”.中“腰”四“角”。

三、整字

整字是汉字的使用单位,它是一个个单独的汉字。整字根据它所包含的末级部件的数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独体字,一类是合体字。由一个末级部件构成的字是独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末级部件构成的字是合体字。我国古代把独体称做“文”,合体叫做“字”。古代六书中象形、指事是独体字,会意、形声是合体字。现代汉字的独体字与合体字是从古代发展而来的,但又有不同。现代汉字的独体字多数来源于右代象形字和指事字,也有的独体字是因简化由繁体的合体字变成的,独体字如:龙、专、书、卫的对应繁体是合体字。现代汉字的合体字多数来自古代的会意字和形声字,少数也有来自古代的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如:泉、燕、鱼、阜、亦等。

现代汉字中,独体字在7000个通用字中只占3.4%。

《汉字信息字典》收正字7。785个,列有《单个汉字部件数分布情况统计表》,两个部件和三个部件构成的合体字最多,在静态统计中占74.361%,在动态统计中占68.543%。

四、正字法

有关字形规范的一整套规则就是正字法。汉字规范化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汉字的规范字形和推广这种规范字形。新中国建立后,国家有关部门对汉字字形进行了大规模的简化和整理,建立了新的明确的正字法。正字法首先要区分规范汉字和不规范汉字。关于这些问题,请参看本章“规范汉字”与“汉字的整理与简化”的有关内容。

这里只谈使用规范汉字,最重要的是纠正错别字的问题。吕叔湘先生曾经专门写《错字小议》,他说:“天天看书看报,天天看见错别字。”近几年来,社会用字混乱的现象很严重。具体表现为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好写异体字,随便写错别字。这四类当中滥用繁体字所占比例最高,据一些城市的抽样调查统计,滥用繁体字占几类不规范用字中的50%~60%。乱造简化字,一是个人的特殊习惯所造的简化字,二是有人仍然写已取消的“二简”中的简化字。在不该写异体字的地方,故意写异体字。随便写错别字,除了手写不注意字的形、音、义而写成了别字之外,电视屏幕、打印的书刊、广告、标语、报纸等上面的错别字也越来越多,这与校对不细有关系。

1986年5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给国务院的“请示”中,重申关于社会用字的规定:“翻印和整理出版古籍,可以使用繁体字;姓氏用字可以使用被淘汰的异体字。除上述情况及某些特殊需要者外,其他方面应当严格遵循文字的规范,不能随便使用被简化了的繁体字和被淘汰的异体字,也不能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

最近,人大常委会已通过《语言文字工作法》,惩治用字的混乱现象,纳入了法治范围。“法”代替了以前的各种“规定”,不规范用字已经是犯“法”了。



                               第四节  字音

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那么,现代汉字的读音,就必须以普通话的读音为标准。

但是,要做到字字都读标准音,是很不容易的。因为现代汉字字形大都不能准确表音,在形声字中汉字的声旁提供的语音信息是很笼统的。例如绌、拙、茁、咄、屈、黜等,没有一个字与声旁“出”读音相同;稀、熄、栖、晰、惜、蟋、溪,读音相同,声旁却不相同,这大大削弱了声旁的表音作用。加上又存在异读、一字多音现象。同学们遇到拿不准的字音,就应查工具书。

关于读音,在这里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异读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什么叫“异读字”呢?异读字指的是一个字在表达同一个词相同意义时有两个或几个读音。例如“波浪”的波,有两种读法,“三更”中的更,两种读法,“暂时”的暂有三种读法,“凹凸不平”的凹有三种读法,这些都是异读字。异读字所记录的词,称为异读词。异读字和异读词是一致的。异读造成字音混乱,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它们是汉字字音规范的对象。

异读词产生的原因很多,从来源看,主要有:

1.文白异读,指读书音和口语音的不同。

例字:贼血绿给凿液肋柏摘

2.方音影响。共同语吸收方言成分,有的方言词的读音为北京音所吸收,便同北京话中原有的读音并存,造成异读。例如“揩油”来自吴方言,。

3.讹读。有些字被人读错了,影响扩大,正误并存,形成异读。例如“商埠”。

4.语音演变背离。有些词按语音发展规律应读某音,但又恰好出现了一个不合规律的读法,两音并存,造成异读。例如“帆”字是古浊平声字,按古今音变规律应读阳平,但又出现了阴平的读法。

早在1913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就召开了“读音统一会”。建国以后,国家更加重视,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于1956年1月成立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罗常培为召集人。审音委员会对异读词审音规定了有关的原则,审音的对象以词为单位,同一个词存在异读的,原则上只规定一种读法。异读词的审定工作从1956年4月开始,编成《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在《中国语文》1963年第1期上发表,后又于:1963年l0月由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85年12月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编成《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1986年10月由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1985年12月27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广播电视部联合发出《关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通知》。《通知》要求:“自公布之日起,文教、出版、广播等部门及全国其他部门、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均以本表为准。”

修订后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共审定847个异读字的读音,审定为“统读”的有583字,占69%。有31个保留了文白异读。

二、同音字

同音字指读音完全相同,而形体、意义不同的一组字。如想、响、饷、飨等都念xiang。而那种形体相同、读音相同,仅意义不同的字,只能算作同形字。如“向”(方向)——“向”(向来),虽然都念xiang,但属于同形字。

汉字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同音字。

1.汉字音节形式少而汉字字数多。普通话有1200多个音节,现代汉语通用字按7000个计算,平均每个音节占有6个汉字左右。当然,实际上同音字的分布不是平均的。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像掰、大等音节只有一个汉字,而熬、凹、操、糙等音节则有少量同音字。

2.汉语发展过程中的语音简化,使原本不同音的字变成了同音字。以中古音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作比较,《广韵》音系有36个声母,普通话只有21个声母;《广韵》音系有92个韵母,普通话只有39个韵母;《广韵》音系有平、上、去、人四声,并各分阴阳,在普通话里,平声分为阴平、阳平,全浊上声变为去声,人声已消失,分别派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汉语语音系统的发展趋向简化。语音系统简化,音节数就减少,同音字数就相应地增加。有些字古音本不相同,今音却变得相同了。如《广韵》中“东冬”、“支脂之”、“耕庚”、“清青”读音不同,现在都分别成了同音字。

3.同源字的产生,也引起了一些字的同音。如“又”字原指右手,后加口写成右。人手劳动以右为主力,以手助人为佑,神助则为祐,。

另外,同音的字也有偶合产生的。如“盖、概、溉”与后造的“钙”音同。

根据《汉字信息字典》统计:7785个单字分属414个不分声调的音节,其中无同音字的音节有22个,其余为有同音字的音节。有同音字的音节中字量最多的是',『音节,共有131个同音字。

同音字现象是文字的自然现象,并不是什么病态或缺点。同音字一般不会妨碍语言交际。在书面语言里,同音字用不同的书写形式来区分。在口语中,同音字虽然没有字形的帮助,但是这些词出现的环境不同,一般不会造成混淆。

实际上,同音字的存在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起着一定的作用。同音字可以用来给难字注音,汉字简化中还常被用来作同音替代字。

三、多音多义字

(一)多音多义字的统计

一个字用不同的读音而表示不同的意义,这样的字叫多音多义字。而意义不变却有几个语音,这样的字叫异读字。另外还要区分现代汉语的读音和古代汉语的读音。现代汉语多音多义字有多少?据统计,《新华字典》(1971年版)有734个,约占总罕数的10%。《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3500个常用字里,多音多义字有405个,占总数的11.6%。《汉字信息字典》共收正字7785个,多音多义字有747个,占该书统计字数的9-59%。这747个多音多义字的统计情况(表见教材)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声韵调三因素中,声调最容易变化。声调变化的多音字中90%是两调字。

(二)多音多义字的来源

1.产生于词义的引申。本义和引申义用同一个字,读音一般是相同的,但也有时不同。



2.产生于字音的通假。

(1)异音通假。汉字在简化中,借用笔画少的字来代替笔画多的字,两字读音相近却不同,造成异音通假。





汉字简化中也有用同一个简化字来代替两个读音不同的繁体字的。例如,用干支的“干”代替“斡”和“乾”,用“纤”代替“缀”和“绰”,用“发”代替“鼗”和“爱”等。

(2)旧字新用。汉语产生新词,不造新字,却借用原有的汉字字形给予新的读音,这样也会产生多音字。比如对个别的化学元素,不造新字,而借用旧字来表示。如化学元素“锔”,借用“锔子”的“锔”,“钐”,借用“钐刀”的“钐”。还有一些译音词,也是借用原有的字形给予新的读音,原有的字就变成了多音多义字。如:“ 茄”, “打”。原有的字被用来记写方言词,有时也产生多音多义字。如:“瘪”。

3.产生于文白异读。有些字在古代只有一个音,后来读书音和口语音分化,读书音一般用于书面语言,多在复音词和文言成语中出现,口语音多用于口语中的单音词及少数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复音词中。例如:









(三)多音多义字读音的辨别

读文章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根据上下文的意义来确定读音;讲话时遇到多音多义字,要根据语言环境来确定。具体说来,可以从意义、词性、用法等方面来加以辨别。

1.从意义上辨别

2.从词性辨别

3.从用法上辨别

(1)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

(2)单用和用于复合词

(3)用于书面语和用于口语

实际上,读音之间的差别,往往是意义、词性、用法几个方面相互交错的。

四、正音

语音规范化,主要是根据语音发展的规律来确立和推广标准音,1955年国家就确定了以北京语音为普通话的标准音。这就要求我们读字音要符合普通话的语音规范,校正方言读音。

其次,要纠正异读词中废除的读音,不要一遇到形声字就读半边,对多音多义字要以义辨音。碰到拿不准的字音,要勤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

第五节  字序

字序是汉字的排列顺序。当今社会,现代汉字字序的应用更为广泛。编制工具书,图书馆、档案馆的目录,人名、地名的索引,汉字在计算机字库中的储存,都要用到字序。理想的字序是每个字在序列中都有惟一固定位置,所谓字有定序,并且易学易用。

不同性质的文字字序也不同。使用字母的文字,字母表规定了字母的顺序。汉字是由表意字演化来的语素——音节文字,字数多,结构复杂,字序比较复杂。汉字有形、音、义,这样就有了形序法、音序法和义序法。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字序法。

一、部首法

(一)部首法及其发展

部首法是按照部首编排汉字的方法,是形序法中产生最早的,早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就把9353个汉字按540部进行编排了。到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将部首减为214部,完全按照笔画的多少排列部首的次序和同部属字的次序,在字的归部上,明确提出“论其形不论其义”的原则。其后,明代张自烈的《正字通》和清代张玉书等主编的《康熙字典》都沿用了《字汇》的部首,成为最有影响的部首法。进入20世纪后,《中华大字典》、《辞源》(1915年)、《辞海》(1936年),都沿用214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部首法的新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魏建功主持编纂《新华字典》。《新华字典》有部首本和音序本,在音序本中也附有部首检字。《新华字典》对传统的部首进行了改动。这样部首和楷书的形体一致,便于读者查字。

1964年4月,文化部、教育部等单位组成的汉字查字法整理工作组,提出《部首查字法(草案)》。“草案”提出:“依据字形定部,一般是先取字的上、下、左、右、外等部位作部首;其次是中坐和左上角。按照以上七种部位都无从确定部首的,列入余类。部首共250个,按笔画画数排列,同画数的按横、竖、撇、点、折五种笔形顺序排列。”1979年出版的《辞海》(修订本)采用了汉字查字法整理工作组推荐的这种经过改进的部首法。

250部的《部首查字法(草案)》并没有被普遍接受,统一部首查字法的问题也还没有解决。1983年6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文化部出版局联合召开了统一汉字查字法座谈会,成立统一部首查字法工作组。工作组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汉语大字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编纂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组成。统一查字法工作组提出了《汉字统一部首表》,设立201部。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使用201部编排的字典和词典。

《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都采用部首法编排正文。共有200部。和《汉字统一部首表》的201部相比,无卓、业两部,多了黹部。

(二)部首法的标准化部首法包括立部和归部两个方面。立部指的是要建立哪些部,不建立哪些部。归部指的是如何把字归入恰当的部。解决归部的问题,也就是要确定一个字的哪一部分是部首。确定字的部首有两种不同的原则。一种是据义归部,就是把字的表义偏旁确定为部首,这样便于说明字形和字义的联系,了解了字义就能确定部首,《说文解字》建立的部首法就属于这一种。另一种是据形归部,这就是不管字义,把字形中便于辨认的部分,或者专门规定的某一部分定为部首。遇到一个生字,不知道字义,只从字形着眼,就能确定部首,找到要查的字。部首确定了,把所有的部首汇集起来就确定了全书部首系统,也就解决了立部问题。

只有解决了立部和归部两方面的问题,才能实现部首法的标准化。在立部上,应该研究确定统一的部首数目和部首的具体内容,才能符合标准化的要求。在归部上,据义归部和据形归部各有利弊,彻底的据义归部和彻底的据形归部都相当困难。部首法的改革始终摇摆在这两者之间。据义归部能把字形和字义统一起来,《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据义归部成分大,对这种源流并重、古今兼收的大型工具书好处大一些,不过有时不便检索。据形归部检索方便,对于认识和不认识的字都便于查找。但是不论据义归部还是据形归部辞书都应该统一。《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部首的数目和内容完全相同,而具体字的归部却有差异。

(三)部首法的使用

《说文解字》首创部首法,比较适合汉字的特点,根据部首能方便地查字。使用部首法查字,要分两步。第一,根据部首查到要查找的字所属的部。第二,计算除了部首之外一共有多少笔画,然后按照笔画数的多少到部内去查字。使用部首法的主要困难是有些字的部首不明显,有些字的笔画数不易计算准确。

二、笔画笔形法

这也是一种形序法。一般先按笔画数从少到多排列,内部再按笔形顺序排列,起笔笔形相同的,再按第二笔的笔形顺序排列,依此类推,直到分出先后。关于笔形的顺序有不同的主张,常见的有三种顺序:

1.横、竖、撇、点、折(札字法)

2.横、竖、折、撇、点(丙字法)

3.点、横、竖、撇、折(江天日月红法)

1964年汉字查字法工作组推荐了第一种(札字法),目前《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新华字典》(部首检字表)等都采用这种笔形顺序。但是,有时两字的全部笔形都相同,就只能用其他方法来区分了。

采用笔画笔形法,如果排序的字数不太多,比较方便。如果字数较多,数笔画,看笔形,就比较麻烦。

三、号码法

号码法其实是笔形代码法。这种方法规定了一套笔形和号码转换规则,按照规则把笔形转换成数字,然后再把数字组成代码。当我们把代码由小到大排成了系列,于是和代码相应的汉字也就排成了序列。

号码法很多,流行最广的是四角号码法,是王云五先生于1925年提出来的。这种方法把字按四角的笔形分为十种,用0到9十个阿拉伯数字来代表。即:横1,竖(包括撇)2,点(包括捺)3,又(交叉)4,插(通过两笔)5,方(即口、口)6,角(折)7,八8,小(包括竖心旁)9,头(点下加横)O。取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例如:治(3316),烙(9786)。这样确定的代码有同码字。为了减少同码字,又规定增加第五个角,即取右下角上方的笔形为“附号”。例如:治、溶都是3316,但“治”右下角“口”上无笔形,则为3316.O,而“溶”则为3316|8。

1964年汉字查字法整理工作组公布的《四角号码查字法(草案)》对王氏的方法作了几处改动,习惯上称为“薪四角号码查字法”。

号码法的优点是按代码就可以查到字,方便、迅速。缺点是笔形和代码之间转换规则是人为规定的,没有内在根据,需要人硬记口诀。在取码上还有许多补充规则,仍然避免不了同码字。加上附号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现代汉语词典》中4422.7有48个字。

号码法还有别的设计,如三角号码等。

四、音序法

音序法是按照字音来排列汉字的顺序。由于使用的表音手段不同,汉字的音序法经历了三个阶段:声韵序列法,注音字母序列法,汉语拼音字母序列法。

(一)声韵序列法

以《广韵》为代表的古代韵书,就是采用声韵序列法编排的。《广韵》是宋代陈彭年、丘雍等人编纂的,收字26194个。按声调把所有的字分为平、上、去、人四类,平声又分上平、下平,共有五卷。每卷内,再按各字不同的韵部分先后。韵部共206个,按照上平声28部、下平声29部、上声55部、去声60部、人声34部,分在五卷之中。同韵的字,再依声母的不同排列先后。《广韵》之后,宋代的《集韵》,清代的《佩文韵府》等许多韵书,只是韵部的多少有差异,但都用调、韵、声三个层次排列字的次序。

1941年10月公布的《中华新韵》,仿照《中原音韵》把字分为十八部:麻、波、歌、皆、支、儿、齐、微、开、模、鱼、侯、豪、寒、痕、唐、庚、东。每部再按照声调分开排列,用注音符号注音。

(二)注音字母序列法

1918年我国公布了注音字母(笔画式的注音方案)。当时编纂的《国音字典》(1919年)、《国音常用字汇》(1932年)和《国语词典》等工具书都按注音字母次序排列。解放后出版的《同音字典》和《国语词典》的简本《汉语词典》,也按此方法排序。台湾出版的字、词典,至今仍有采用注音字母顺序排列的。《新华字典》1953年第一版,也曾采用过注音字母音序,1958年后才改为汉语拼音音序。

(三)汉语拼音字母音序法

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自此以后.大陆出版的音序法的工具书都用汉语拼音音序。汉语拼音字母序列法又分两种:

第一种是单纯的字母序列法。这种方法完全按照拼音字母的顺序,不考虑汉字的形体,不考虑声调的不同。只有拼音字母完全相同时,才考虑声调的顺序。《汉语拼音词汇》就是这样编排的。

第二种是音节·汉字·字母序列法。先按照多音词第一个字的音序排列,同音字汇集在一起;第一个字相同的,再按第二个字的音序排列,依次类推。

汉语拼音字母的两种序列法各有各的使用场合,单纯的字母序列法适用于研究汉语拼音正词法和阅读纯拼音读物,音节·汉字·字母分层序列法适用于习惯使用汉字的普通读者。音节·汉字·字母分层序列法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分歧,一是汉语的音节究竟有多少,各家存在小的分歧;二是汉字层的内部究竟以什么为标准来安排同音字的先后,有待今后逐渐统一。

五、字序与汉字信息处理

(一)什么是汉字信息处理

汉字信息处理,就是借助于各种机器、设备对汉字符号系统进行处理的一项科学技术。汉字信息处理是中文信息中最关键的部分,是中文信息处理系统借以建立的工具。

我国早在60年代末就开始对汉字信息处理进行探索,1968年研制成汉字电报译码机,70年代中期明确提出“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的研制课题。

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一般包括编码、输入、存储、编辑、输出和传输。其输入是关键,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汉字才能进入计算机。经过计算机科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的共同努力,使汉字信息处理进入了实用阶段。

(二)汉字输入法

从目前看,计算机汉字输入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汉字键盘输入,二是汉字字形识别输入,三是汉字语音识别输入。后两种方法是要让计算机通过字形和字音自动识别汉字,将会极大地提高中文信息处理的效率,易学易用。由于实现后两种方法的难度较大,国内外都有人在研究,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在试用。

汉字键盘输入又可分为三类:整字输入法、汉字编码输入法、拼音——汉字转换法。

1.整字输入法。整字输入是把整个汉字作为输入符号。一般是将三四千个常用汉字排列在一个装有四五百个键位的大键盘上,所以又叫“大键盘方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人发明把常用汉字按XY坐标排成一大张字表,然后用电笔去点触某个字,计算机就自动将这个字的代码输入,这种输入法叫“大字表输入法”。优点是一字一键,无重码,直观性好,操作简单;缺点是需特制键盘,速度较慢,设备笨重,成本又高,所以不受欢迎。

2.汉字编码输入法。汉字编码输入是把汉字编成代码,然后利用国际通用小键盘把代码输入计算机。汉字编码方案已有700多种(包括港、台地区的方案),其中有50多种可以上机运作,而技术性能较优的只有十多种。

汉字编码方案,按抽取汉字信息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音码、形码、音形结合码三类。①音码。音码是按字音编码,利用汉语拼音方案,把方块汉字转换成拼音编码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自动转变为汉字。拼音编码输入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拼音字符的顺序编排,以字符为单位逐个输入,汉语拼音25个字符都可以对应在26个拉丁字符集之中,因此可以利用国际通用键盘输入。但该方案的击键次数较多。另一种是以拼音的声母、韵母顺序编排,以声母和韵母为单位逐个输入。称为全拼输入法,操作较方便。②形码。形码是按字形编码。它将汉字的形体分解为若干字元(如笔画、部件、偏旁、部首),再利用字元代码表和字元排列顺序规则得到汉字编码,然后在键盘上输入。常用的字形编码方案有笔画编码、部件编码、部首编码、四角编码等。③音形结合码。这类编码方案建立在汉字字序中的音序法和形序法的综合运用的基础上。其中又可以分为音形码(以字音为主,以字形为辅的编码法)和形音码(以字形为主,字音为辅的编码法)。

为了使汉字信息处理朝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1981年国家标准局公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简称汉字标准交换码)。它是根据汉字使用频度制定的,共分两级:一级3755个字,二级3008个字,共6763字。

为了满足少数用字量超过基本集的用户和港、台等地的需要,1987年3月27日,国家标准局发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第二辅助集》(GB7589--87)和《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第四辅助集》(GB7590--87)。第二、第四辅助集分别收汉字7039和7237个。这两个集都是简化集。并且先后将要推出第一、三、五辅助集,这三集是与《基本集》和第二、四辅助集相配合的繁体字集。 第八章  汉字形体与意义的复杂关系(3学时)

第一节  古今字

汉字记录汉语,汉字的形体结构所表达的意义,与所记录的汉语词义,大多是一致的(即所谓用字的本义),或基本一致的(即所谓用字的引申义)。但有一些复杂情况,同一个词义,时代不同则记录的文字不同,或同一个时代文字也不同;也有的同一个文字形体,所记录的若干词义之间毫无联系。本章就讨论这些较特殊的复杂情况,包括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等。

古今字,指表达同一个字义时,因时代不同而出现的形体不同的汉字。同一字义古今形体不同,情况复杂。有的是古今字义完全等同,如凷块,本书归人异体字;有的是通假字沿用成俗而本字不用或他用,如疆强、伯霸、颂容、谊义等,本书归入通假字,均不在古今字研究范围内。本书所谓的古今字,不仅指表达同一个字义随时代变迁而形体不同,还同时限定形体、意义上要有一定的联系。形体上,今字大部分是在古字形体上添加笔画或偏旁造成的。意义上,今字或表达古字的本义,或表达古字的引申义。由古字假借造成的今字,一定要与古字有形体上的联系,如辟避,这样就可以和由于通假古今用字不同区分开来。极少数今字和古字没有形体上的联系,如  花,但一定要有意义上的联系(注意,这里说的是意义上的联系,不包括意义等同)。本书所说的古今字,等于裘锡圭先生《文字学概要》中的“分化字”,仍称“古今字”,乃是为了与通行的古代汉语教材术语相衔接而已。最早使用古今字这个术语的人是东汉郑玄。《诗·大雅·韩奕》:“虔共尔位。”郑玄《笺》:“古之恭字或作共。”《礼记·曲礼中》:“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郑玄注:“余、予古今字。”

古代经学家所称的“古今字”,并不都是文字学意义上的古今字。《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佻,君子是则是效。”郑玄《笺》:“视,古示字也。”示乃是通假字视的本字。对于这种现象,裘先生说得很清楚:“由于讲古今字的目的主要在于注释古书字义,而不在于说明文字历史,所谓‘古今’并不一定反映一个词的不同书写形式开始使用的时间的早晚。如果A开始使用的时间晚于B,但是到后来A已经不再通行而B仍在通行的话,就可以把A看做B的古字。”“示”甲骨文就有了,比“视”出现早得多,原本为神主的象形,引申为表示、示人等意义。示人这个意义的示周代可写作视,但汉代不用了,只通行示。《笺》指明周代《小雅》中的视,其字义等于汉代的示。另如,《汉书·司马相如传》:“蒙鶡苏,绔白虎。”颜师古注:“绔,古袴字。”《诗·郑风·遵大路》:“无我魗兮。”孔颖达疏:“魗与醜古今字。”绔袴、魗醜均是因时代不同而使用的异体字。可见,经学家古今字是以义为中心的训诂术语,侧重于古今时代差异,还包括部分通假字和后起异体字。

古今字,时代在前者叫古字,或叫做本原字、初始字、母字;时代在后者叫今字,或叫后起字,其中有形体联系的也叫分别文、区别字、累增字。注意“今”不是指今天,乃是与“古”相对的概念。段玉裁说得最清楚:“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

下面介绍古今字产生的途径。

汉字的数量,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增多。甲骨文,依据《甲骨文编》可以据《说文》隶定大部可识的有1723个,合文371,共2094个,附录2949个。《金文编》可以隶定的字有2420个,附录741个。《说文解字》正篆9353个,重文1136个。《康熙字典》收字达47035个,《汉语大字典》竟有5.6万字。新中国成立后,才把汉字增多的势头控制住了。

汉字增多的基本原因是适应记录语言精密化的要求,逐渐分化。起初,本原字兼义过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后起字则分担了本原字起初时的部分意义,产生了古今字。另一个原因是俗体字的不断涌现。下面按照后起字出现以后,本原字与后起字的承担意义的关系,分类叙述古今字产生的途径。

一、本原字后来用作假借义,后起字表示本义

莫:暮。《诗·小雅·小明》“岁聿云莫,采萧获菽。”《论语·里仁》:“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国语·晋语五》:“范文子暮退于朝。”“莫”是会意字,从日从茻,日落茻中会傍晚之意。甲骨文、西周金文“莫”字均作日暮解释。《小雅》是西周时期作品,“岁聿云莫”之“莫”也是暮的意思。春秋时代“莫”产生了无定代词的假借用法。《国语》应是在春秋时期史官原始记录的基础上,汉代人编订的。由此推断,暮字可能产生于汉代(这个时期,“莫”又产生了否定副词的用法)。此后,作日暮意义的莫、暮有一段并行通用时期。至唐、宋以后,除了极个别的刻意仿古文章之外,日暮意义写作莫的就很难找到了,莫专用作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而“暮”倒表示了“莫”的本义。

然:燃。《说文·火部》:“然,烧也。”‘然”被假借作指示代词“这样”和连词“然而”,而后起字“燃”表示“然”的本义。

求:裘。《说文·衣部》:“裘,皮衣也,从衣求声。求,古文省衣。”实际上古文省衣之“求”,正是初始字,甲骨文像有兽毛之皮衣形,殷商时代已假借作“求得”之义,而加衣旁之“裘”表示本义。

衰:蓑。《说文·衣部》:“衰,艸雨衣,秦谓之萆,从衣象形。”“衰”被假借作衰退、减少等意义,加艸(或加竹)之“蓑”表示“衰”的本义。

永:泳。“永”本是会意字,甲骨文从人从彳从水。会人在水中泳行之意。《说文》:“永,长也。”乃是其假借义。后起字“泳”表示“永”的本义。

或:國、域。《说文·戈部》:“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域,或又从土。”许说“或”字意义正确而形误,甲骨文从口(音围)从戈,以戈守其疆域。《说文·口部》:“困,邦也,从口从或。”可见或、域、國三字本来意义相同,都指国家。本原字“或”假借用作无定代词“有的(人、事、东西)”和副词“或许”,则后起字“國”表示本义,“域”表示引申义。

父:斧。父字甲骨文从又持丨(丨乃像石斧形),《说文》释“从又举杖”误,本义即斧。后转指持斧劳动的成年男子。在血缘同辈婚时代,为区别辈分,成为长一辈男性的通称。对偶婚以后才逐渐成为有血缘关系的父亲的称谓。添加形符“斤”的后起字“斧”表示了父的本义。

凡:监。“凡”甲金文像盘之形,《说文·二部》:“凡,最括也。”乃其假借义。后起字“盘”表示本义,现又简化为盘(字形中所从之“舟”乃“凡”字讹变)。

虚:墟。《说文·丘部》:“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古者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谓之虚。从丘虍声。”徐铉补注:“今俗别作墟,非是。”“虚”假借作空虚,后起字“墟”表示本义。

義:儀。《說文·我部》:“義,己之威仪也,从我羊。”按“我”字乃类似戈之三刃兵器,“从我羊”像持此兵器头戴羊角之威仪武士,“義”乃威仪之仪的本原字。作意义讲是“谊”的假借,段玉裁说: “今人用义,古书用谊。谊者本字,义者假借字。”

各: 。各字甲骨文从一倒止到达所居之处,会到达之意。《史记·大宛列传》:“令外国客遍观各仓库府藏之积。”句中作“各个”讲乃假借义。”汉时方言中仍保存此字之本义。

此类例子,尚可举出很多:

要:腰,        队:坠,

無(无):舞,     孰:熟,

縣(县):懸(悬),  它:蛇,

叟:搜,        其:箕,

匡:筐,        辰:蜃,

午:杵,        段:锻,

员:圆,        前:剪,

北:背,        西:棲,

萬:蠆,        能:熊,

酉:酒,        正:征,

曾:甑,        亦:腋,

卬:抑,        蜀:蠋。

二、本原字表示引申义,后起字表示本义

丞:拯。《文选》扬雄《羽猎赋》:“丞民乎农桑。”《注》引《声类》:“丞亦拯字也。”《吕氏春秋·介立》:“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 丞辅”二字乃同义连文,词义相同。《孟子·梁惠王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句中“拯”即拯救之意。甲骨文“丞”像一人陷落阱中而有双手援拉之形,本义为“拯”,引申为辅助。后“丞”专用做辅助,职官丞相亦以此而称名,后起字“拯”则表其本义。

文:纹。“文”甲骨文像一人正面而立,而胸腹刺画有花纹,乃华夏先民纹身习俗的反映。《说文·文部》:“文,错画也。”用为文采等为引申义,纹身之纹为其本义。

益:溢。益从水皿,会水于皿中满溢之意。《说文·皿部》:“益,饶也。”乃其引申义。《水部》:“溢,器满也。”表益字本义。

禽:擒。甲骨文禽字像一捕兽之长柄田网,本义乃动词擒获。《说文》:“禽,走兽总名。”乃其引申义。“擒”表本义。

默:狩。甲骨文默字由一捕兽工具及犬组成,会动词田猎之意。《殷虚文字乙编》2352:“贞,王往默。”即用本义。后来后起形声字“狩”表示“默”之本义,“默”则引申指山兽。

原:源,奉:捧,共:拱,景:影,要:腰(“要”作重要讲是引申义,释作要求、将要则是假借义了),止:趾,暴:曝,尊:樽,塗:途,监:鑑等都属于这一类。

三、后起字表示某一引申义,本原字表示本义及其余的引申义

道:導。《说文·走部》:“道,所行道也,从走从首。一达谓之道。”段《注》:“道之引申为道理,亦为引导。首声,行所达也,首亦声。”《诗·大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句中“道”即所行之道。《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释文》:“道本或作尊。”《说文·辵部》:“導,導引也,从寸道声。”“導”表示“道”之引申义。

陳:陣。《說文·支部》:“敶,列也,從支隙聲。”《阜部》:“陳,宛丘也,舜後嬀滿之所封。從阜從木申聲。”“敶”字不通行,以假借字“陣”表示其本义。《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顾史弘式,陈诗展义。”吕向注:“陈,布。”《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陈于孔子。”何晏《集解》引孔说:“军陈行列之法。”《史记·张仪列传》:“大王尝与吴人战,五战而三胜,陈卒尽矣。”“陈”由陈列引申为“列阵”,后由“陈”字表其引申义。

荼:茶。《说文》:“荼,苦荼也。”《尔雅·释草》:“荼,苦茶。”《诗·豳风·七月》:“采荼薪樗。”郑玄《笺》:“乾荼之菜,恶木之薪。”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指出郑玄“盖读经‘采’为‘菜’,‘菜荼’与‘薪樗’相对成文。”则“荼”本是苦菜名,马氏进一步指出:“今南方人呼苦黄菜,北方呼蘑菜,有春生、秋生二种。”此即“荼”之本义。由“荼”为苦菜,引申指味苦之茶。《尔雅·释木》:“槚,苦荼。”郭璞注:“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则“ 槚”即茶树。至唐代才出现少一笔的茶字,始见陆羽《茶经》。“茶”表示“荼”之引申义。

流行之成语如火如荼之“荼”不是指的苦菜,语出《诗·郑风·出其东门》:“有女如荼。”郑玄《笺》:“荼,茅秀。物之轻者,飞行无常。”马瑞辰《通释》:“按‘如荼’与‘如云’皆取众多之义。”则此“荼”与苦菜之“荼”同名异实,乃茅草有茸毛的秀穗,风中漫飞以喻女多。

竟:境。《说文·音部》:“竟,乐曲尽为竟,从音儿。”引申为边境。《左传·宣公二年》:“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后来边境义写作境,《说文新附》:“境,疆也,从土竟声。经典通用竞。”《孟子·梁惠王下》:“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人。”此境字是后人所改,还是原有,尚不能定,然汉《张平子碑》已有“境”,其产生最迟不晚于汉代。

下面的例子都属于这一种。

支:肢,          家:嫁,           坐:座,

告:诰,          内:纳,           十:什,

两:辆,          五:伍,           反:返,

士:仕,          辨:辩,           赴:讣,

解:懈,          大:太,           取:娶,

昏:婚,          疾:嫉,           见:现,

立:位,          贾:價(价),

知:智,          从:纵





四、本原字产生的二些假借义,由本原字增添形旁构成后起字来表示

辟:避。辟,甲骨文像一跪坐之人受刑具之形,《说文》释:“辟,法也。”是对的。假借作躲避之意,《左传·隐公元年》:“姜氏欲之,焉辟害?”《论语》亦作辟。《说文》无避字,《史记》却有,许氏尚不以避为正字。

猒(厭):厭(壓)。《說文·甘部》:“猒(yan,去声),飽也,從甘從肰(ran,阳平)。”《毛公鼎》、《齊叔夷鏄》均有此字,正作飽足講。《說文·厂部》:“厭(ya,去声),笮也,從厂猒聲。”段注》:“《竹部》曰笮者,迫也。此義今人字作壓,乃古今字之殊。”徐灝《說文解字注箋》:“猒者,猒飫本字。引申爲猒足、猒惡之義,俗以厭爲厭惡,別制饜飫、饜足,又從猒加土爲覆壓字。” 猒本義爲飽,壓本義爲迫,厭用作飽本乃猒之通假。厭加土成壓表示厭的本義,加食成饜代表猒的本義。一般以爲饜是厭假借而後加食旁形成的後起字,未溯源也。

母:毋,與(与):歟(欤),戚:慼,刀:刁,舍:捨,牟:眸等都属此类。

上面所说的古今字产生情况,只是粗略分类,实际上要复杂得多。

本原字和后起字不是一对一的,一个本原字则可能有几个后起字,而这几个后起字,可能表示古字的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其类别也不是前面所举的那样单纯,可能是几类交织在一起的。

共:拱、供、恭。共甲骨文像拱举双手,金文、小篆则像双手拱起有所举,本义当为拱手。拱手有所奉,引申为供给,《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供给则尊,又引申为恭敬,《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公卑杞,杞不共也。”《经典释文》:“共音恭,本亦作恭。”双手均举,又引申为共同,《论语· 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后来本原字表引申之共同义,后起字拱表本义,供、恭也表示引申义。

奉:捧、俸。《说文》:“奉,承也,从手,从廾(音拱),丰声。”奉与共构形相近,“廾”即双手,义也相近。双手对举为共(拱),双手下承为奉(捧)。《礼记·曲礼上》:“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由捧拿引申指俸禄,《战国策·赵策四》:“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又引申为接受,如习语“奉命”。后来后起字捧表本义,俸表引申义,本原字奉亦表引申义。

也有的几个古今字有递相形成关系。如前边所举的猒——厭——饜。

另有的古今字产生之后,意义交混使用一个时期以后却互相置换,童:僮,扁:匾,酢:醋即是这样。童,金文《毛公鼎》从辛从目(用目表示首),重声,辛乃刑具。《说文》:“童,男有罪曰奴,奴曰童,女曰妾。从平重省声。”说形与金文略合。则童本义是男奴。因孩童与男奴一样不蓄发,也指童子。《诗·卫风·芄兰序》:  “ 芄兰,刺惠公也。骄而无礼,大夫刺之。”孔《疏》:“经言童子,则惠公时乃幼童。童者,未成人之称。年十九以下皆是也。”后产生僮字,《说文·人部》:“ 僮,未冠也。从人童声。”但“僮”字也常用来表示男奴之义,《汉书·司马相如传》:“临邛多富人,卓王孙僮客八百人。”颜师古《注》:“僮谓奴。”到唐代《干禄字书》:“童:僮,上童幼,下僮仆。古则反是,今则不行。”其意义已互换,并且由《干禄字书》作了规范。

第二节  假借字

汉字在记录汉语词义时,汉字的形体结构所表达的意义与词义毫无关系,只是词义的语音和该汉字的语音当时相同,这一类汉字就叫做假借字。

由于汉字的初始阶段是沿着表意系统发展的,即使到汉字的成熟阶段殷商甲骨文时期,象形字和会意字仍然占一半以上,在记录汉语时必然要出现假借情况。一般地说,文献越早,假借字也就越多。假借是汉字表音功能增强的体现,是汉字系统成熟的标志。道理很简单,语言中虚词的语法意义是无法用表意文字来体现的,就是实词的意义,完全用表意文字形体来对应,也是很困难的,假借字的大量存在就是明证。

假借字,当代学者一般分为两类。一是无本字的假借字,一是有本字的通假字。其实,清代经学家在假借、通假概念的使用上并没有什么差异。王引之说:“许氏《说文》论六书假借曰:‘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盖无本字而后假借他字,此谓造作文字之始也。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现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

下面我们分别讨论。

一、无本字的假借字

本字,这里与假借字相对。假借字指仅记词义之音而形体不表其义的字,本字则是指与假借字古音相同又表其义的字。有很多假借字使用了几千年,一直没有本字,即许慎所说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一)记录汉语里的代词、连词、介词、语气词及某些副词的汉字,基本上都是没有本字的假借,因为无法用六书造出表达抽象语法意义的本字。

而,《说文》:“颊毛也,象毛之形。”

焉,《说文》:“焉鸟黄色,出于江淮,象形。”

则,《说文》:“等画物也,从刀从贝。贝,古之物货也。”

因。甲骨文像有编纹之席,乃茵字初文,《说文》:“茵,车重席。”

不,《说文》释“鸟飞上翔不下来也”误,甲骨文像花萼之柑形。《诗·小雅·棠棣》:“棠棣之华,鄂不韦韦。”郑玄《笺》:“承华者曰鄂。不当作柎,柎,鄂足也。”

雖,《说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声。”

斯,《说文》:“析也,从斤其声。”

所,《说文》:“伐木声也,从斤户声。”《诗》曰:“伐木所所。”

我,象形字,甲骨文像有三锋之长柄兵器,《说文》“施身自谓也”,乃其假借义。

遂,《说文》:“亡也。”

它,《说文》:“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重尾形。上古艸(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蛇,它或从虫。”  也,与它古为一字。

其,本箕字初文。

之,本义是动词到。

这些常见的表示汉语虚词的字都是假借义。

(二)联绵词的用字,也是记音不表义的。秦汉文献中,一个联绵词常有多种写法,均只表音,无所谓哪种写法是本字。

萧条、萧蔡、睄窕。《淮南子·齐俗训》:“故萧条者,形之君;而寂寞者,音之主也。”高诱《注》:“萧条,深静也。”汉《张平子碑》:“对封树之萧蔡。”王逸《九思疾世》:“日阴噎兮未光,阒哨窕兮靡睹。”《注》:“睄窕,幽冥也。”

披离、被丽、配藜。《文选·宋玉<风赋>》:“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楚辞·哀郢》:“妒披离而鄣之。”扬雄《甘泉赋》:“纷被丽其亡鄂。”《艺文类聚》卷三十九引《甘泉赋》“被丽”作“配黎”。均训分散貌。

窈窕、苗条。李斯《谏逐客书》:“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晋书·皇后传注》:“窈窕,一作苗条。”皆姿容娇好貌。

黎黄、丽黄、离黄、鹂黄,鸟名,又名仓庚,即黄莺。《晋书·郭璞传》:“欣黎黄之音者。”《文选·张衡<东京赋>》:“雎鸠丽黄。”《诗·豳风·七月》:“有鸣仓庚。”毛《传》:“离黄也。”

(三)外来译音词。

古代少数民族王号:单于、可汗;国名:康居、龟兹;佛教音译词:佛陀、菩萨、般若、南无(那模、曩膜);俄语音译词:布尔什维克、苏维埃;英语音译词:费厄泼赖、摩登、伊妹儿(E-mai1)等等。由于改革开放,各国交流频繁,汉语外来音译词有增多的趋势。肯德基、德克士、奥迪、桑塔那等众多的商品洋品牌及音译的外国公司名称均是无本字的假借。

还有一些半音译半意译的外来词,迪斯克舞、啤酒、克隆羊、菩提树等用音译部分来修饰中心语的词,音译部分也是无本字的假借。

(四)方言词有些是没有本字的,特别是古代的方言词。

《方言》卷二:“仪、袼,来也。陈、颍之间日仪,自关而东周、郑之郊,齐、鲁之间曰格,或曰怀。”“袼”为“各”加偏旁所形成的古今字,各字甲骨文像止(趾)达居所之形,本义乃到来,汉时周、郑、齐、鲁方言保存古义。“仪”是“义”的后起字,本义乃威仪。“来”本义为小麦。《说文》:“怀,念思也。”仪、怀,释 “到”“来”都是无本字的假借。“来”甲骨文就释作“到来”,当然不能算方言词。一般流行看法,都以为“来”也是无本字的假借。朱骏声就将六书假借的定义改为:“本无其意,依声托字,朋、来是也。”其实金文有个“速”字,《玉篇》收此字,还收有“徕”,《广雅》还收有“傈”字,专门表示到来之义,均是后起本字,只是偶见文献没有流行罢了。所以仪、怀、来作“到来”用法,都是没有本字的假借。

《方言》卷二:“逞、苦、了,快也。自山而东或曰逞,楚曰苦,秦曰了。”钱绎《方言笺疏》案:“此条有三义:‘逞’为快意之快,‘苦’为快急之快,‘了’为明快之快。”“逞”说文释通,引申为满足、快意。“了”为“慷”之通假字,《说文》:“僚,慧也。”苦本义是苦菜,释快急为无本字之假借。

此类例子在《方言》中能找到很多。现代汉语方言中也有很多考不出本字来的,这里不再举例。

(五)古今汉语一般实词中也有些是用无本字的假借字记录的。

權(权)。《汉书·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槿,《说文》:“黄华木。”

難(难)、易。《老子》三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说文》:“鞋,鸟也”;“易,蜥易、堰蜓、守宫也,象形”。

西,杜甫《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西”乃棱字初始字。

以上的例句中的权、难、易、西等字所表达的词义是无法找到形体与之对应的本字的。

二、有本宇的通假字

有本字却不写,非要用一个同音字来代替,情况很复杂。基本原因是汉字表音功能的增强,这是一切表意文字发展的共有现象,尽管汉字在隶书以后已经不是纯粹的表意文字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通假字和本字同时流行,这在通假字中占绝大多数

早:蚤。《说文·日部》:“早,晨也。从日在甲上。”《左传·宣公二年》:“[赵盾]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战国策·齐策一》:“早救之,熟与晚救之便。”《后汉书·桓帝记》:“曩者遭家不造,先帝早世。”都用的是本字。《诗·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史记·项羽本纪》:“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说文》释“啮人跳虫”,在上面例句中是通假字,本字是早。

欄(栏):蔚(兰)。棚(栏),《说文》无,《广雅·释宫》:“栏,牢也。”《墨子·非攻》:“至人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又甚攘人犬豕鸡豚。”用的是本字。《汉书·王莽传》:“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兰。“蘭”(兰)《说文》释香草,句中是通假字,本字是栏。

叛:畔。叛,段《注》校为“半反也”。《左传·隐公四年》:“众叛亲离,难以济矣。”用本字。《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句中“畔”用的是通假义,《说文·田部》:“畔,田界也,从田半声。”本字是叛。

氓:萌。《说文·民部》:“氓,民也,从民亡声,读若盲。”《孟子·滕文公上》:“[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句中“氓”用的是本字。《韩非子·初见秦》:“彼固亡国之形也,而不忧民萌。”句中“萌”是通假字。“萌”的本义《说文》释为“草芽”。

峻:骏。峻,《说文·山部》:“高也”。《国语·晋语九》:“高山峻原,不生草木。”句中“峻”是本字。《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说文·马部》:“骏,马之良材者。”《崧高》中的“骏”是通假字,本字是峻。

伸:信。《说文·人部》:“伸,屈伸。”《易·系辞上》:“引而伸之。”用的是本字。《易·系辞下》:“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句中“信”是通假字,本字是伸。《说文·言部》:“信,诚也。”

(二)假借字从古至今一直流行,后来出现后起本字但没有通行

《方言》卷六:“叟、艾、长,老也。东齐、鲁、卫之间凡尊老谓之叟,或谓之艾。”按“叟”字甲骨文从一火又,像于室内举火把寻物,乃“搜”字初文。用为长老之称乃无本字的方言假借字。后造本字“傻”,叟又成了有本字的通假字。今本《方言》中“叟”作“傻”,然《众经音义》卷四引《方言》此条仍作“叟”。

前面提到的“来:速”也属于这种情况。

因为这类字不会成为读古籍的障碍,用不着改本字而读之。从形体结构上说也似乎应该算文字分化的一种,但其“后起字”并没有流行,一般读者很明白的字义,硬去给配个“后起字”来解释,反倒把人搞胡涂了,所以我们不把它称为古今字。从形体与意义关系出发,当成通假字的特例来处理。

(三)本字很少用,通假字使用至今。

这和上面情况类似,区别只是本字不是后来所造罢了。

伯:霸。《荀子·成相》:“穆公任之,强配五伯六卿施。”王先谦《集解》:“伯,读曰霸。”《孟子·公孙丑上》:“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说文·月部》:“霸,月始生霸然矣,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霸”本义为每月月初月牙始生之时,经典多用“魄”,而实际上魄本义《说文》释阴神也。霸王的本字是伯,今霸字流行,竟有人认为伯是通假字,王先谦“读日”实是误解,《苟子·成相》句中“伯”用的是本字。

彊:强。《说文》:“彊,弓有力也,从弓畺声。”《荀子·王霸》:“彼持国者不可以独也,然则彊固荣辱,在于取相矣。”用的是本字引申义。《说文》:“强,圻也。从虫弘声。”王筠《句读》:“牛虻,蝇类,噉牛马血。”《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是通假字。而强通行至今,“彊”义反晦而少为人所知了。

亡:無。亡字甲骨文字形不明,均用作无有之无义。而無(无)是舞之初文,用作无有义是通假字,流行至今。今简化“无”是《说文》中“無”的古文奇字。

辠:罪。《说文》:“辠,犯法也,从辛从自。言阜人戚鼻苦辛之忧,秦以辜似皇字改为罪。”“罪,捕鱼竹网,从网非。秦以罪为阜字。”《诗·小雅·小明》:“岂不怀归,畏此罪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释为“罪罟犹云网罟”,甚是。毛《传》释为“设罪以为罟”,不可从。  “皋”改“罪”许称秦改并不可靠,“罪”通“卑”,《书·尧典》、《左传》、《孟子》中均有用例。汉以后“阜”渐废,通假字“罪”通用至今。

这类字,现代用例可贯通古代,跟前一类一样,也不是阅读典籍的障碍。只是从文字学的形义角度出发,讨论其类例而已。

三、通假字的辨识

辨识通假字是重要的阅读典籍知识。《汉书·游侠传》:“[郭]解为人静悍,不饮酒。”颜师古曰:陛沉静而勇悍。颜氏依字面之义解读此句,犯了不辨通假而望文生训的错误。王念孙《读书杂志》读静为精,《艺文类聚·人部》、《太平御览·人事》引此句均作精。那么,怎么辨识通假字呢?它包括通假字的判断、考察其本字、与古今字区分等问题。

通假字的判断方法,主要是从形义上辨识。如果文字形体所表达的意义与例句用字所记录的词义毫无联系,那它就是通假字。假借字也是如此。

《盐铁论·授时》:“三代之盛无乱萌,教也。”萌,本义是草芽。按此或其引申的萌发等意义,句子均无法讲通。把“萌”讲成“氓”,即民,句意豁然通顺。萌,是通假字;氓,则为本字。萌、氓是通假关系。找通假字的本字过程叫破通假字;也叫读破(通假字按本字读音读)。那么,怎样找本字呢?即确定为通假字的本字条件是什么?

(一)古音要相同或相近

古音,指通假用例文献时代的汉语语音系统。汉语语音粗略地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上古音(先秦、两汉)、中古音(魏、晋至宋)、近古音(元、明至清中叶)、现代音(清末以后)。通假字和本字要音同或音近,先秦、两汉文献就要按上古音来观察,唐、宋文献就要按中古音来衡量,元曲就要按近古音来比较了。绝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读音判断古籍中的通假关系。不同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的详细情况,要通过学习汉语音韵学、汉语语音史来掌握。另外,也可以检索有关工具书(见本章附录)。

音相同或相近,应该标准从严。相同自不待言。相近,指韵部相同而声母相近,或声母相同而韵部相近。不顾韵部关系,只看声母的双声(或准双声)通假;或者不观察声母关系,只看韵部的所谓对转、旁转之类,我们认为都是欠妥的。声母相近,指发音部位相同而发音方法有差异的,也可以是发音方法相同而发音部位相近的;韵部相近包括主要元音相同而韵尾有差异的,也可指韵尾相同而主要元音相近的。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句中“熙”有人以为通戏。熙,晓母之部;戏,晓母歌部。声母相同,但韵母相差太远,误。一般认为熙通嬉,熙、嬉均为晓母之部。嬉,戏乐。这样,古音是说得过去了,但文意并不妥帖。其实,此句中熙通哈,嗤笑,嘲笑,与句意完全相符。

形声字声符相同的字上古音的声母、韵部必定相同(声符相同而上古音读音有差异的,是个别现象;即使这些个别字,上古读音也必定相近),这些字就不必再翻检工具书,声符相同的通假字还是很多的。

《盐铁论·复古》:“昔秦常举天下之力以事胡、越,竭天下之财以奉其用。”常通誉(尝),均为尚声。

《荀子·君子》:“先祖酋贤,后子孙必显;行虽如桀、纣列从必尊;此以世举贤也。”王念孙《读书杂志》:“先祖耆贤,即先祖曹(尝)贤,作富者借字耳。”酋、曹亦皆从尚声。

《淮南子·诠言》:“蓼菜成行,瓶瓯有堤,量粟而春,数米而炊,可以治家,不可以治国。”杨树达《淮南子证闻》:“堤当读为提,提谓用手提挈之处。”堤、提均从是声。

《韩非子·难言》:“闳大广博,妙远不测,则见以为夸而无用。”妙通眇,小也。妙、眇均从少声。

《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寤通牾,逆也,寤生谓难产。寤、牾均从吾声。

《商君书·更法》:“黄、尧、舜诛而不怒。”高亨《商君书译注》:“怒,当读为孥,一人有罪,妻子连坐为孥。”怒、孥均从奴声。

《汉书·陈胜项籍传》:“羽闻汉并关中,且东,齐、梁畔之,大怒。”畔通叛。畔、叛均从反声。

《左传·庄公九年》:“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税通脱,《史记·齐世家》正作脱。税、脱均从兑声。

声符相同,大部分是容易判断的,但少数情况,却有个辨识问题。《汉书·司马相如传》:“乘虚亡而上遐兮,超无友而独存。”友通有。友从二又,又亦为声符;有,从月(肉)又声。这就要具备汉字楷化形体变异的基本常识,要了解《说文》部首小篆与楷化字的对应情况。

(一)要有典籍证明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社会性决定每个通假字绝不可能只有一个用例(即训诂学家所谓的孤证)。只观察古音是否相通,而不管古代是否有此用例就判定本字,叫滥用通假,是常见的训诂弊病之一。《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平、评古今字)是清末著名经学大师俞樾先生的两本读经学术札记,创获颇多,然亦偶有不当之处。《庄子·列御寇》:“夫处穷闻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 《诸子平议》中俞氏曰:“馘疑   之假字。《说文·疒部》:‘  ,头痛也。’黄减,谓头痛而色黄。”俞氏以为馘通癜,于典籍无证。又此句“枯项”与“黄馘”均是定中结构,“馘”与“  ”一样,应是名词,这里指脸。把馘讲成动词,亦不合古人用句习惯。

避免犯滥用通假的错误,不只要查看古音方面的工具书,还要翻检通假字典一类的著作。如文献用例本书不同版本或引用有异文恰是本字,则不必再找其他证明。

《列子·周穆王篇》:“秦人逢氏有子,少而惠。”惠通慧,《太平御览》四九。引此句惠正作慧。

《诗·大雅·假乐》:“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假通嘉,《礼记·中庸》引此句作嘉乐。

《孟子·梁惠王上》:“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通敛,《汉书·食货志》引此句检正作敛。

《墨子·尚贤中》:“亲戚则使之,无故富贵。面目佼好者则使之。”《经典释文》:“佼字又作姣,好也。”佼本字为姣。

《书·无逸》:“其在祖甲,不义为王,旧为小人。”旧通久.《史记·鲁世家》旧正作久。

《楚辞·远游》:“野寂漠其无人。”王逸《楚辞章句》:“漠,一作寞。”漠通寞。

如无有异文可证,则必须有其他文献用例证明,并且用来证明文献的时代应早于或同于被证明文献,绝不能用后来的通假用例来证明前代的。

《墨子·非攻上》:“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情”从母耕部,通“诚”定母耕部,韵部相同声母同为浊音,发音部位也相近。“诚”在句中作副词,实在,的确。《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句中情亦通诚可证。

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别:

古今字的特征有三点:古字和今字时代有前后,古字产生在前,今字出现在后;今字和古字有意义联系,今字表示古字的本义或引申义(极少数是假借义);今字和古字有形体联系,大多数今字是古字形体上添加偏旁形成的(少数古今字可能只符合其中的两点特征)。凭此三点就可以与通假字相区别。

辟:避、闢、嬖、譬都是辟假借用法后添加偏旁形成的后起字。避、闢、嬖、譬和辟字虽无意义的联系,但有形体上的联系,并且形成时代有先后,它们是古今字关系。

华:花。华本是古花字,花是后起形声字。虽然没有形体上的联系,但有意义上的联系,并且时代有先后,是古今字。为什么不叫做异体字呢?异体字是形体或结构部件位置有差异而读音、意义完全等同的字。华和花意义并不完全等同,在汉字演变中,意义上后来重新作了分工。华表示引申义,华美、有文采;花表示本义,花朵。读音也有了差异。

通假字也可能有时间前后问题,早就存在本字不用而通假字流行,或假借用法流行一个时期产生所谓后起本字。但通假字与本字绝无形体和意义上的联系。前面谈到的伯霸、叟傻即是如此。

声符相同的通假字与少数置换形符而产生的古今字不大好区别,表面上看似乎有形体联系。其实,我们用古今字的特征照样可以区分开。说、悦是古今字,《说文解字·言部》:“说,说释也。从言兑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释即悦怿,说悦、释怿皆古今字,许书无悦怿二字也。说释者,开解之意,故为喜悦。”可见说、悦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前面提到的妙通眇、畔通叛等,通假字与本字都没有意义上的联系。

《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干应释为岸。那么是古今字,还是通假字呢?干,本义是盾。《诗·大雅·公刘》“载戢干戈”中“干”,即指盾。《说文》释犯乃引申义。盾用来要挡兵器,河岸用来挡水,岸是表示“干”引申义产生的后起字。个别教材称“干通岸”是错误的。

《孟子·告子上》:“富岁子弟多赖。”赖应释为懒。要判定赖、懒的关系,首先要清楚赖的本义,应参考最早的文献用例意义。《尚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赖,恃也,依赖。凡事依赖别人则懒,懒乃赖意义之引申,赖、懒亦应是古今字。

形声字与原声旁字没有意义联系,一般就确定为通假字,除非有确切的形体联系证明。《墨子·备城门》:“周垣之高八尺,五十步一方。”俞樾《诸子评议》:“方者房之假,五十步置一房为守者入息之所。”方为房的通假字,房是本字。辟、避是古今字,和方、房的区别是什么呢?先秦文献躲避义一般都写作辟,很难见到避字,《庄子·刻意》有避字,但属外篇,为庄子门徒所为,说明先秦时期尚没产生避字,避是辟长期假借用法而产生的后起增形字。而房义先秦文献并不一律写成方,只是偶尔为之,所以方、房是通假关系。这类字的辨识就需要对文献用字情况有基本了解,分辨稍难些。好在这种情况并不多。

第三节  异体字

异体字是形体结构不同或结构部件位置不同,但读音、意义完全相同的字。读音相同,包括古音和今音;意义相同,包括本义和引申义,有的教材称为狭义的异体字。至于广义的异体字,即意义、用法部分相同,本书不纳入异体字讨论范围,因为会将古今字混淆其中。本书异体字均指狭义的异体字。

异体字,在任何语言环境中,可以不受限制地互相替换。而古今字和通假字在特定的语句中,古字可以换成今字,通假字可以换成本字;但却不能在出现今字或本字的语句中,随意换成古字或通假字。《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句中寤、牾通过语音相近构成通假关系是临时的,而异体字的音、义等同关系是永久不变的。

异体字,按照其形体结构和部件位置的差别,可以分为三类。

一、六书结构不同

(一)象形字与形声字,有的是象形字又加声旁或形旁

鬲    韭韮  皃貌   巾

(二)会意字与形声字,此类最多

壄野  羴羶  屎    岳嶽

二、六书结构相同,但部件形体不同

(一)同为形声字

1.声符相同而形符不同,形符意义必相通。

謌歌  杯盃  覩睹  遍徧

2.形符相同而声符不同,声符读音必相同或相近。

蚓螾  煙烟  線线

3.声符、形符都不同。

村邨  蹟迹  视眂

(二)都是会意字



(三)结构和部件都相同

1.部件位置不同,构成异体字。

和咊  群羣  蟹蠏

但要注意,少数部件位置变化却不构成异体字。如含吟、命呤、和 (音怕小儿啼)等。

2.部件楷化方式的差异,形成笔画不同的异体字,个别的是由笔画讹变造成的。

春旾  珍珎  虚虗  丐匄

掌握异体字,是为了阅读古代文献。所以一般所称的异体字,均在典籍汉字使用范围之内。同一个汉字的不同字体,甲骨文、金文、小篆与隶定的楷化字,不叫异体字。书法家的笔画不同变化,也不构成异体字。至于历代书法家的碑刻作品,比较特殊。书法家追求汉字形体多变,以显示其跌宕多姿、不呆板。写一百个寿字,个个形体不同,自觉蕴含无限才华。我们看秦公辑《碑别字新编》,同一个字多笔、省笔、变形,甚至没什么规律。这些字绝大部分没有在社会上流行,碑刻外的古代文献中难以见到,只能算作异体字中的特殊类别。

历史上,某些异体字在意义、用法上产生了变化,就不能再看做是异体字。谕、喻到唐代,晓谕、比喻都是通用的。白居易《买花》:“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但上对下的文告、指示,大概在唐五代以后再不能用“喻”了,“诏谕”绝不能写成“诏喻”。《战国策·齐策四》:“请以市谕。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比喻就写作比谕,直到清代还有人这样用。只能写作比喻可能是近代的事。谕、喻意义有了分工,不再是异体字了。

汉字非一人所造,中国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存在大量异体字是正常的。有人统计,先秦文献用字才一万多一点。《说文》正篆加上重文还不到1.1万字。80年代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收字5.6万多,其中很多是异体字。异体字的大量存在,增加了阅读、交流的困难。

限制和减少异体字,我国历代政府都做了不少工作。汉字的第一次规范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书同文”,以秦原文字小篆为标准颁行天下,秦相李斯为此付出了艰辛劳动,是汉字规范的伟大先行者。可是,从赢政称始皇帝到子婴降于刘邦,才15年,“书同文”未必能在全国彻底推行。

许慎《说文解字·叙》称 “书或不同,辄举劾之。”班固《汉书·艺文志》:“吏民上书,宇或不正,辄举劾。”可以看出,汉时颁布过严厉的汉字规范法律。汉代隶书成为通行的正体,隶书破坏了小篆表意的笔迹,挣脱了象形束缚,俗体字更容易产生了。以至于许慎在《叙》中慨叹:“[世人]故诡更正文,向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反映了俗体字对正体字的冲击及汉字简化的强烈倾向。《说文解字》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第一部全面规范汉字的伟大著作,确定了字量(9353个)、字形(小篆,并保留少量异体字重文)、字音(读若)和字义(说解本义)。可惜,后人把它当成了普通字典,模仿编之,收字不加甄别,以广博为荣耀,《康熙字典》竟达4.7万字,丧失了规范字量的作用。

唐以后,不得不在字典之外又出了一些专门规范字形、字义的专书,如《干禄字书》、《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六书正讹》、《字鉴》等。

历代规范汉字、整理异体字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做法上,过分强调承继性,必须笔画符合小篆笔意,民间俗体一律排斥,则是错误的。

新中国成立后,异体字的整理很快被列入国务院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日程。1955年12月文改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淘汰异体字1055个。其整理是按从俗、从简、便于书写的原则进行的。下面举例的每组字,前面是废除的,后面是保留的。

从俗类:堃坤  匄丐  邨村

从简类:廼乃   脈脉  霑沾

便于书写类:畧略  羣群  呌叫

新中国的汉字规范,整理异体字是为了降低汉字繁难程度,不再惟篆意是从,其方针与古代相比有了本质变化。成绩是应该肯定的。

我们讲异体字,是为读古书,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不应再使用废除的异体字,那样会给交流带来障碍。

第四节  繁简字

繁简字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不只包括了异体字,还有通假字、古今字,所以我们专门讨论。

汉字的形体变化,一个是指字体的笔画形态变化,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这种变化一般不改变结构、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关系;另一个是指汉字的结构变化,使原来表达的意义关系重新调整。后一种形体变化,有加旁字,有不同六书结构或同一结构的重新造字,减省部件或笔画等等。但总的演变趋势,可以分为繁化、简化两种。文字记录语言要求精确,而写者要求笔画简省,这一对矛盾贯穿于整个汉字演变史。历代出现的大量俗体字主要是由趋简造成的。

汉字简化实乃历史之必然。

漫长的封建社会,汉字趋简受到压制。唐颜元孙《干禄字书》将异体字分为正、通、俗三类,他说:“所谓俗者,例皆浅近,唯籍账、文案、券契、药方,非涉雅言,用亦无爽。”至于官员奏章、帖试等必须使用秉承篆意的楷化所谓正体字,甚至是趋繁的字,一笔都不准差,科举试卷中如出现俗体字,会立即被取消资格,并成为天下笑谈。但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甚至是经学大师,却喜欢写简体字。黄宗羲喜用俗字抄书,云可省工夫一半。黄氏手札中議作议,凿作当,難作难。江永、孔广森也喜欢用简体字。

鸦片战争的失败,一些爱国志士思考富国强兵之策,掀起了汉字改革热潮。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文章,宣称:“余素主张此议,以为有利无害,不惟省学者脑力,添识字之人数,即写字刻字,亦较便也。”陆费逵是首先树起简体字运动大旗的人。此前,章太炎主张写章草,但他反对俗体字,不应把章氏看做是简体字运动的发起者。

民国时期,五四运动全面冲击封建文化(也有过分否定传统文化之不当倾向),大力提倡白话文。这些都给汉字简化登上大雅之堂做了舆论准备。1921年陆费逵又发表《整理汉字的意见》,主张限定通俗字范围,采用有社会基础的简笔字。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提出《简省现行汉字笔画案》,陆基、黎锦熙、杨树达等。接连出版了一批提倡简体字的书,有胡怀琛《简易字说》(1928)、杜定友《简字标准字表》(1934)、容庚《简体字典》(1936)等。

1935年,一些热心汉字改革的人发起组织了手头字推行会,选定第一批手头字:300个。当年2月,文化界200人与《太白》等15家杂志社共同发表了《推行手头字缘起》,简体字运动进入了实际阶段。

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组建了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1952年开始收集群众中流行的简体字,草拟简化汉字笔画和精简字数的方案。1956年1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包括两批简化字的《汉字简化方案》,以后又公布了第三批。1964年文改会编出《简化字总表》,总计2238个简化字,共简化繁体字2264个。1977年在“文化大革命”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匆忙公布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因为问题较多,群众意见很大,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废止。

汉字简化的具体方法有以下九种。

(1)形声字的形符换成笔画少的。

貓猫  蹟迹  礆硷

(2)形声字的声符换成笔画少的。

燈灯  億亿  擁拥  劇剧

(3)形声字的声符、形符均换成笔画简单的。

響响  驚惊  護护

(4)用笔画简单的会意字来替代笔画繁杂的形声字。

體体  筆笔  淚泪  巖岩

(5)用笔画简单的会意字替代笔画复杂的会意字。

塵尘  釁衅

(6)部分代全体,或仅保留繁体字轮廓。

滅灭  蟲虫  傘伞  齊齐  婦妇

(7)草书楷化或用简单象征符号代替偏旁。

東东  書书  趙赵  專专  漢汉

(8)借用古字。

捨舍  雲云  電电  從从  禮礼

(9)同音替代。

醜丑  後后  鬥斗  臺台

有人说,简化有十诫:“1.约定俗成好,约未定、俗未成不好。2.新字跟原字相比,轮廓相似、容易辨认好,否则不好。3.不增加近形字好,否则不好。4.手写不容易跟别的字相混好,否则不好。5.不使一字多音多调好,否则不好。6.新造声旁能准确表音表调好,否则不好。7.同音代替,字音字调相同、意义不混好,否则不好。8.草书楷化,不增加笔画形式好,否则不好。9.原来笔画不顺手,改成顺手好,否则不好。10.简化常用字好,简化罕用字不好。”这“十诫”大体说得不错,但还可以补充:11.简化字不破坏汉字六书科学体系好,否则不好。12.简化字能排印典籍不影响意义理解好,否则不好。13.简化字能减少和规范笔画形式好,否则不好。要求《汉字简化方案》全部符合这十几条要求,只能是苛求。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六书体系、不造成意义混淆及不增加笔画形式。用这个标准去评判以上九种简化方法,则各不相同。

(1)~(5)没有破坏六书结构,也不会造成意义混淆,简化得好。(6)一(9),则不尽人意。

(6)部分代全体,部件仍然表达原来意义的,如虫、灭就好;伞、齐与原来轮廓很像,也还可以。婦,原来是表示妇女从事采集劳动,帚表示采集带回的整棵植物(《说文》:“婦,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不确)。简化成妇,不伦不类,其义无从可说。

(7)草书楷化,如“专”字,增加了笔画形式。“趙”简化成“赵”,声符肖变成×,形声字变成了记号字,尤其是×在中华民族习俗中是个不吉利的符号。汉、仅、难等字都破坏了六书结构,成了纯粹的记号字。记号字无音义可循,增加了学习难度。

(8)使繁简字与古今字有了交叉。古今字本是适应文字精确记录语言需要意义重新分配而产生的。简化借用古字,有的是时代不同形成的异体字,如鼋电、徒从,此类简化是可以的。但有的是古今字,废止今字使古字重新兼义过多,违背汉字发展规律。如罢是云的加旁字,但后来二字意义有了分工,雲彩作“雲”,而“云”当说讲,或为旬末语气词。这样排印典籍遇此情况不得不启用繁体字。

(9)同音替代,可以说是现代通假字,造成了意义混淆,是简化字不能排印古代文献的主要原因。

(1)~(7)繁简字还基本是一对一的关系,排印古籍不会造成意义混淆,而(8)、(9)简化字则不是一对一关系。少数简化字形体相似,手写很难区别。如归旧、风风、设没、抡抢等。据尹斌庸等人的测查,非大陆的华人认读简化字的困难主要在记号字和部分代全体形成的简化字①。这是当初简化方案论证不够严密造成的。

我们阅读典籍,特别要注意(8)、(9)两种简化的字,和其对应繁体在古代文献中的意义差别。

後后(後,行动先後;后,君主或其妻。)

榖谷(榖,粮食;谷,山谷。)

醜丑(醜,醜陋;丑,干支名称。)

睏困(睏,疲乏欲睡;困,艰难。)

裹里(裹,裹面;里,乡里及长度单位。)

鬥斗(鬥,打斗;斗,古代酒器,也是量器,或星宿名。)

髪发(髪,头髪之髪;发,發展之發草书楷化字。)

麵面(麵,吃的麵粉或细末之物;面,脸面。)

幾几(幾,询问数量;几,矮桌。)

饑饥(饑,灾荒;饥,肚子饿。)

臺台(臺,高平建筑物;台,敬辞。)

薑姜(薑,蔬菜;姜,姓氏。)

徵征(徵,验徵;征,走路,征伐。)

另外,由于简化造成了一些同形字,也应注意。如叶、宁、适等。

汉字经过简化,平均笔画由13笔多,减少不到7笔,省力一半,在国家建设中起的作用是积极的。因为汉字简化有缺欠,就全面否定简化字是错误的。至于日常写字,除非典籍整理研究需要写繁体字外,应坚持使用国家规定的简化字。

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在批转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报告中指出:“今后,对汉字的简化应持谨慎态度,使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社会应用。”稳定汉字形体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当然,也不等于说汉字简化就到此为止了,个别简化不当、少数需要简化的,在充分调查和论证条件下,还可适当调整,但不宜太多,绝不能再重复第二次简化方案的错误。

汉字的整理与简化是关系到炎黄子孙的大事,并且涉及到汉字文化圈。海峡两岸、港澳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在使用汉字。今后,汉字的规范和简化,应加强国际和地区间的合作,求同存异,逐渐取得共识,推行合乎汉字演变规律的简化字,使汉字形体重新统一起来。这也是21世纪汉语言文字工作者的责任。 第九章 汉字与文化(2学时)

第一节  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

“文化”,在我国传统典籍中,指文治和教化。最早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不改”指用纯德文治和礼乐教化仍不能改变对方的不臣服状态。“文化”的这种含意一般人是不了解的。

我们现今“文化”一词实际上是外来的。日本明治时代,一些学者用日语汉字“文化”来翻译英语Culture。这种词来源于拉丁语,本义上是耕作、栽培。这本是为了人类自身需要而进行的衣食生产活动;18世纪以后,又引申指人类有精神活动,包括社会知识、个人修养、著作等;进而又指一定社会所有生活内容。现代汉语“文化”泛指一般知识、文艺等,是受日本汉字翻译外来词影响的结果。

关于人类文化的哲学定义,众说纷纭,有人统计,在1952年就有一百六十多种。估计现在有几百种。如果以文化概念所指的外延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限定为人类精神方面活动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或文明,就其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以及习性在内的复合整体。”现在社会流行的文化观念,大都与此有联系。(2)指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两方面的。1982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简明社会科学辞典》:“文化,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历史、考古界所常提到的夏文化、殷商文化,文化包括物质、精神两方面。(3)泛指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美国人类学家C·克鲁柯亨、W· 凯利在《文化的概念》一文中说:“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系统,即包含显形式样,又包含隐形式样;它具有为整体群体共享的倾向,或者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这个定义与第二种不同,它除了物质、精神外,还包括各种关系,即所谓的“方式文化”,人类进行生产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形式等。本章所用的概念一般指第三种。汉字也属于文化现象,这里提到的“汉字与文化”,“文化”自然排除了汉字。

二、汉字和汉语

汉藏语系对比研究证明,原始汉语并不是孤立类型语言。但就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体系甲骨文记录的汉语观察,汉语的形态变化已很少,并在逐渐消失。现代汉语形态变化,只有动词时态粘着成分“了、着、过”,人称代词复数词尾“们”,及几个名词词尾了。成了标准的孤立类型语言。

这样的语言用语素——音节文字来记录是非常合适的。

汉语的语音,音节结构简单,起首辅音和收尾辅音比较单纯,复辅音在上古即使存在也已很少,复元音也不多。音节结构([辅音]+[介音]+[元音]+[辅音])排列组合受到多方限制。现代汉语把声调算在内,可区别音节才1200个左右。上古汉语单音词占优势,现代汉语复音词虽然大量增加,但同音词仍然非常多。《新华字典》收字8500个,平均每个音节有7个同音字。汉字靠意符(形声字的意符和意符构成的字)来区别。日语无法全用假名来记录,也是因为汉字起着区别同音词根的作用。

单音词汇用方块汉字记录自然没问题,而复音词绝大多数是合成词,词义与构成该合成词的词素有密切关系,汉字能清楚地反映这种关系。“国家”是由近义词素组成的并列合成词,“老师”本是偏正式合成词,“老”字虚化,成了附加前缀式合成词。“胡椒”、“番茄”前加修饰成分说明来源,“飞机”、“冰箱”前加成分标志其性能。

汉语语法,缺少形态变化。性、数、格、时、体等语法意义,主要靠词的修饰成分、补充成分、虚词、词序等手段来体现,有时靠语言环境来确定。音义结构的方块字对此有很强的适应性。修饰、补充成分都可以用汉字表示,词序可用汉字排列顺序来表示。甚至汉语语音无法区别的语法现象,如第三人称性的区别(他、她),状语、定语标志(地、的)都可以用汉字来表示。

汉字适应汉语,反过来也影响了汉语。古代“雅言”的形成和汉字有很大关系,成语、典故和修饰中的对偶都很难离开汉字而存在。

中华大地汉语方言复杂,南方汉语方言之间不能通话,而汉字是超方言的,使方言之间有了辅助交流工具。汉字目前无法走拼音化道路,主要原因就是汉语同音词太多和方言复杂。

三、汉字和中华民族的历史

炎黄、夏、商、周是汉民族的直系祖先。在两周战国时代,融合了夷、戎、蛮、狄等部族,最晚在秦朝汉族已经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又融合了鲜卑、匈奴等部族,汉族活动疆域基本确定了下来。

为什么一些部族被汉族同化了?基本原因就是汉族文化发达。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了北魏王朝,孝文帝元宏颁布了一系列强制鲜卑拓跋部族汉化政策,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与汉人通婚,禁止穿胡服,提倡说汉语。元宏本人“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白太和十年以后,诏册皆帝文也。”(《北史·魏本纪》第三)元宏精通汉族典籍,“诏册皆帝文”用的是汉字。汉族的形成,汉字起了重要作用。

秦汉以后,中国版图大体确定。中华几千年文明史,多次出现几个政权对峙的局面,但最终却没有分裂,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有共同的文化。而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使用汉字和用汉字写的典籍则是汉族文化的核心。很多少数民族的历史,也是用汉字记载的。殷周以来,朝廷文件、文献典籍、佛经道藏、诗歌小说、碑刻楹联、鼎彝刀布……都用的是汉字。   

四、汉字与民族艺术

一些民族艺术和汉字关系密切。书法,就是把汉字写得美的艺术,并且形成了独特的书学理论。从大汶口文化陶文形体、甲骨文毛笔朱书来推断,书法艺术几乎和汉字一样有悠久历史。几千年来,产生了数以干计的书法家和书学理论家,留下了大量作品。书法也影响了汉字形体的发展。近年又兴起硬笔书法热,钢笔、铅笔、圆珠笔都能写出汉字书法的艺术风采。

中国的传统绘画,用的也是毛笔。写意的皴、披、染、点,工笔的丁头鼠尾描、柳叶描、铁线描,运笔都与书法相近。国画布局也与书法作品章法相通。

篆刻,就是用刀在金、石、木、竹上“写”汉字,现存古代印玺最早是战国时期的,字体、章法多变,妙趣横生。

五、汉字与民俗

一般认为,中国人是综合思维,重视整体观念,看重族望,崇尚古人,讲求礼仪。中国人对自己的姓氏很尊崇,常炫耀本姓氏中的名人,不肯改换同音字。章、张音同,介绍时常加上“立早”、“弓长”的解释。名、字受之于父母,寄托长辈的期望,终生不愿改换。由于汉语同音词过多,名字也同样不能随意乱写。“王寿昌” 写成“亡寿猖”、“王瘦娼”,肯定会惹官司。

中国风俗,年节、婚丧、寿诞、迁居,都要张贴对联。至于障院道观、路亭桥柱、名宅书斋、楼阁祠堂、市井店铺、墓道牌穷,更是离不开对联,现代也如此。春节写上“云霞成异彩,梅朵动春风”,显示季节伊始之喜。见到“进去蓬头垢面,出来满面春风”,则知是理发店了。文物胜迹之楹联,是对当地风物、古迹之高度概括。“园谢红桃,大哥玄德二哥羽;国留青史,三分鼎势八分书。”一看就知道是评价张飞,乃流沙河题四川阆中张飞庙联。秦皇岛山海关附近的孟姜女庙,有一幅巧妙利用汉字道假及异读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民长消。”应读为:“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长常常长常长常消。”(句中长,音zhǎng)这完全是方块汉字独具的优点。

总上所述,语素——音节性质的汉字,适合于记录汉语,也与中国文化相适应。

第二节  华夏民族的形成

汉字的形体,是华夏文化的反映。我们见到的甲金文并不是原始汉字,而原始汉字中的象形、会意结构是由复杂的记事图画演变来的,而汉字产生之前的记事图画,大多是当时社会事物的反映,有的则可能是更古老传说的记录。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现存的古文字形体,窥视远古文化。据现有资料,原始汉字至晚在夏代以前就已经成熟了。汉字发展是个缓慢历程,逐渐积累,是不同时代沉积的结果。甲金文是原始汉字的直接继承者,因此我们认为甲金文某些占文字形体,反映了夏以前社会情况。也就是说,反映了新石器时期的华夏文化。

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考古成就,已经能建立较完整的我国古人类进化序列。云南发现的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北京周口店发现的70万年至2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山西襄汾发现的八九万年前的丁村古人,周口店发现的约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新人等几十处古人类化石,体质特征随着进化系列逐渐接近蒙古人种,是黑头发黄皮肤华夏民族的直系祖先。

新观点:以上结论主要是依据传统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方法得出的。这种方法通过观测古代人类的骨骼形态的相似程度以确定人类祖源和分支。近年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特别是对人类遗传基因DNA进行分析,海内外遗传学家提出了与上述传统观点不同的意见。这种意见认为:现代全世界的人类来源于约万年前走出非洲的共同祖先。这些人类分布到世界各地以后,适应当地的环境,逐渐发展成了今天世界上有不同肤色和外形特征的各种人群。这些人类祖先(智人)来到亚洲东部地区在约6万年前,上述古代人类只有山顶洞人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其余的应属于直立人,在进化的竞争过程中湮灭了。

参考资料:人类大迁徙,[美]L.卡瓦利·斯福扎/F.卡瓦利·斯福扎,1995英文;科学出版社1998。



新石器遗址已发现七千多处,可以划分为若干单元序列。

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中游文化区:前仰韶文化(前6000~前5400)——仰韶文化(前5000~前3000)——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前2900~前2000)——夏文化(?)。

以泰山为中心的黄河下游文化区:青莲岗文化(前5400~前4400)——大汶口文化(前一4300~前2500)——山东龙山文化(前2500~前2000)——岳石文化(前1900~前1500)——商文化。

以太湖平原为中心的长江下游文化:河姆渡早期文化(前5000~前4000)——马家浜、松泽文化(前4300~前3300)——良渚文化(前3300~前2200)——商文化。

以江汉平原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文化可能是:皂市下层文化(前5000~?)——大溪文化(前4000~前3300)——屈家岭文化(前3000~前2600)——湖北龙山文化(前2400以后)。此外,尚有燕辽文化区、甘青文化区、华南文化区等等。

华夏民族均奉炎帝、黄帝为始祖,《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竹书纪年》:“自黄帝至禹三十世。”禹约在公元前2l世纪,那么,黄帝应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帝、炎帝都发祥于陕西一带,按地域和时间推算,是仰韶文化末期,属原始公社的母系社会晚期。

(甲骨文字形见教材)

甲骨文姓字,《说文》:“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日:‘天子因生以赐姓。”’姓是会意兼形声字,应为“女所生也”,是一母所生而繁衍的家族系统称号。段《注》:“《五经异义》,《诗》齐、鲁、韩,《春秋公羊》,说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吕氏春秋·恃君览》:“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姓产生于知母不知父的母系社会时代。所以流传下来的古姓多从女,如姚、媿、姒、赢、姜、姬等。

(甲骨文字形见教材)

炎帝姜姓,例(2)、(3)乃姜字,例(4)羌字,姜、羌本一字之分化,甲骨文亦常互用。《说文》:“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例(3)从7,正是尚没有定居游牧生活的反映。姜姓应当是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汉代人将炎帝、神农误合为一,《帝王世纪》:“神农在位百二十年,凡八世: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哀、帝榆罔。”而帝榆罔为黄帝所灭,神农早于黄帝,也早于炎帝。《说文》:“姜,神农居姜水,以为姓,从女羊声。”这只能是汉代人的臆测,很可能相反,姜水因姜姓部落所居而得名。《水经注·渭水注》:“岐水,……水北即岐山矣。岐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内,属考古新石器时期黄河中游文化区。

黄帝何以得名?《淮南子·天文训》:“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以为其名与土有关,活动于姬水(今渭水上游),由陕西黄土高原而得名,此是一说。《说文》:“皇,大也。”《广雅·释诂》:“皇,美也。”《广韵·唐韵》:“皇,天也。”黄帝就是天帝,是人们赞美的称呼。此又一说。黄帝是一位原始部落首领的名称,不大可能神为天帝,前说较为可信些。

黄帝姬姓,例(5)甲骨文姬字,像一梳有发髻的女人旁置梳篦。对比姜字,则炎、黄是由女人妆梳不同而区别的两个母系社会原始部落。按时间推算,5000年前正是仰韶文化末期,炎帝、黄帝很可能是两位女性部落首领。

例(7)甲骨文美,从大从羊,像一成年人头戴羊角或羽毛之饰。《说文》:“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从吃的角度解释美,《说文》是错误的。美的观念明显是炎帝部落之流俗。例(7)甲骨文每,像女人头梳发髻加笄之形,甲骨文母、每、女在成熟女性意义上通用,每的本义应是成年女人,字形明显是黄帝部落的遗风。

炎、黄两大部族所在的黄河中游文化区是华夏文化、中华民族的主要源头。炎帝属古羌族。古羌族大部分与黄帝互相融合,成为汉族的直系祖先。另一部分古羌族则西行、南下,与当地土蕃融合,成为汉藏语系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的先民。

“华夏”二字连用最早见于《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但《武成》篇系东汉人王肃伪托,不可信。《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唐孔颖达《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日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传、说的解释大多与此相近。例(8)金文夏字,像一侧立人形对空拜日之形。《说文》:“夏,中国之人也。”《礼记·祭义》:“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后氏祭其暗,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暗。”孔颖达《正义》:“而主日配以月者,谓天无形体,悬象著明不过日月,故以日为百神之主。”夏、商、周都有祭拜太阳之习。出土文物、神话传说中有关华夏先民崇拜日神的证据很多,值得注意的是后羿射日的故事:“尧乃令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乌尽死。”(《山海经·海外东经》郭《注》引《淮南子》)后羿射的是谁?《史记·夏本纪》:“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讷,作《五子之歌》。”《集解》引孔安国:“[太康]盘于游田,不恤民事+为羿所逐,不得返国。”善射的后羿凭武力驱逐了只知游玩田猎的太康兄弟,射的是这群“不恤民事”的夏朝统治者。这个神话暗示了夏与日的关系,或以日为其图腾。金文夏字八个,有七个从日,“夏后氏祭其暗”,夏字像黄昏时面西祭日的中原人。

华是花的古字,“华夏”连文的意思是有教化的中原人。

由禹建立的夏使华夏民族历史跨人了一个新纪元。《史记·夏本纪》:“禹行自冀州始。”《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大致指今山西一带。禹都阳城,阳城在今河南登封附近。夏朝相当于前2100年~前1600年,和河南龙山文化相接,夏是新石器时期黄河中游文化区的直接承继者。夏在我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正式国家政权,由炎、黄通过战争融合东夷,尧、舜又融合了苗蛮,至夏代统一的华夏民族已经出现了。

第三节  民俗与亲属称谓

婚姻制度的演变,经过了群婚杂交、同辈血缘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几个阶段。传说、人类学调查、考古都证明了这一点。

《吕氏春秋·恃君览》:“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列子·汤问》:“老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这种群婚杂交是漫长的旧石器时期猿人的婚姻形式。

唐代李亢《独异志》:“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这种族内血缘同辈婚,大概开始于旧石器晚期的直立人(早期智人)时代。白、彝、侗、布依、傈僳、佤、苗、瑶、土家等民族盛行姑舅表兄弟姐妹优先婚配习俗,就是血缘同辈婚的遗留。

《三国志·魏书·乌桓鲜卑东夷传》记载了高句丽对偶婚习俗:“其俗作婚姻,言语已定,女家作小屋于大屋后,名婿屋。婿眷至女家户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解放前纳西族的“肖波”、普米族的“阿注”(异性同居朋友),都是男性夜晚到女方居住,白天离去的走访婚,属于对偶婚的一种形式。炎、黄相当于对偶婚时期。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墓葬特点是多人两次同性合葬,没有发现男女合葬墓,说明当时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一夫一妻制。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居住区中央是广场,周围有若干组房子;每组都有一座较大的房屋,附近有几个小房子。这种小房子就是族外对偶婚居住的场所。炎、黄以后向父系社会过渡,出现了一夫一妻制。属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华县泉护村遗址出土了对男性崇拜的陶祖,大汶口文化晚期年龄相近的男女合葬墓已相当普遍。和传说的时代相比,看来尧、舜以前已经是父系制社会了。

华夏民族历来尊重祖训,汉字虽然不大可能产生于母系社会,“然后人造字之观念,必根于前人思想”,可以根据汉语古文字探讨母系社会向父系制过渡的一些情况。

(甲骨文字形见教材)

例(1)是甲骨文族字,从大在  下。  即有飘游之旗,大是成年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孔颖达《正义》称男子“二十,成人,初加冠”。先秦20岁举行成人加冠礼,肯定是远古社会习俗之遗留。云南纳西族13岁举行男孩“穿裤子”、女孩“穿裙子”的成丁礼,羌、基诺、瑶、高山、裕固等民族也有类似习俗。举行过成丁礼的少男少女正式参加氏族里的劳动和社交活动,取得了恋爱资格。所以“族”的意义就是同一图腾徽号旗帜下的全族成年人。《说文》:“族,矢锋也,柬之族族也。从  从矢。”解释的应该是例(2),从矢射于  ,矢锋即箭头。“从大在   下”与“从矢射  ”二字小篆讹为一字,结果民族之族写作“族”,而为“矢锋”义另造新字“镞”。

例(3)家,《说文》:“居也,从一,豭省声。”甲骨文家从宀豭,豭亦声。甲文家所从之豭是象形字,由豕字腹部下加一斜线表示雄器,《说文》:“豭,牡豕也。”即公猪,个体较大。《诗·豳风·七月》:“言私其豵,献豭于公。”豭是六个月的小猪,豵是三岁的大猪,这句话是说田猎捕获小野猪归个人,捕获大野猪要交给公族。《周礼·大司马》:“大兽公之,小兽私之。”与《七月》的话意思基本相同。家,就是献交大野兽的地方,即女头领平均分食大野兽的公房,也是同母所生族人公共活动的场所,也可代表同族之人,甲骨文有时用如宗庙之宗。

新观点:家,字形是屋下有猪,表示家有财富。羌藏民族的民居今仍是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或人畜同居一室(彝族的部分地区)。羌藏彝都是上古华夏民族的分支,所以保存有共同的民俗。“家”字当是华夏人开始驯养猪的时代所造,反映了以猪为家产的民俗。

参考资料:周及徐,戎夏同源说,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第3期。



家族连文指氏族。

新石器时期母系社会农业尚不发达,狩猎所得并不固定,女人从事的采集活动仍然是食物的重要来源。氏族成员的多寡,决定于女人生育能力,而氏族的生存能力决定于氏族成员的多寡,所以妇女地位高于男性,甚至未成年女孩地位也较高。陕西华县元君庙新石器时期遗址,29号墓两个女孩遗骸底部用红烧土块辅垫,陪葬有6件陶器、785枚骨珠。同时期男性墓葬是绝无如此优厚待遇的。史籍中也有类似记载,《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称冉骁夷“贵妇人,党母族”。云南永宁纳西族至今还有母系制残余,相当多的家庭是母系亲族,以母系计算世系。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部分拉祜族也曾有过母系大家族。例(4)母、例(5)女,都以宽厚的胸部为特征,母字中的两点代表乳房。甲骨文中,在成年女性意义上母、女二字可通用,《说文》:“女,妇人也,象形。”“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日象乳子形也。”前一个说形对了,后者则不确。例(6)甲文孕,像人身隆腹而内怀子之形,《说文》:“孕,怀子也,从子从几。”义对形误。例(7)毓,从每臀后有倒子出生,倒子下并有数点示产子时的羊水,以示生育之义。《说文》:“育,养子使作善也。从云肉声。《尚书》曰:‘教育子。’毓,育或从每。”毓为育之重文(异体字)。《说文》谓“育”形声实误,“云”为倒子,肉为后增形符。其“养子使作善”乃引申义。本义,《玉篇》:“育,生也。”《易·渐》:“夫征不得复,妇孕不育。”

由于原始社会卫生保健条件差,新生婴儿成活率很低,在半坡遗址等处发现很多陶瓮棺葬的儿童。知母不知父时代,怪胎、死胎很多,或迷信某时出生的婴儿不祥,故常有弃婴之事。《史记·周本纪》称周人始祖后稷名弃,其母姜原践大人迹“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初欲弃之,因名日弃”。例(8)案字正反映了这种情况,像双手持箕弃初生之子形。《说文》:“案,捐也。从  推草案之,从云,云逆子也。弃,古文案。”所释之义正确,释形是据小篆与甲文不同,但亦有道理,乃双手持一似田网之物盛初生之子欲弃之形。今通行之“弃”为其古文,双手持一初生之子(倒子谓初生)欲弃之。



新观点:“弃”本义为何竟是抛弃孩子?这曾今人十分费解。《诗经·大雅·生民》记载了周民族的首领后稷出生时曾被抛弃的故事,并因此得名弃。从民俗的研究得知,远古一些民族有“杀头胎子”的风俗,以此保证新妇所生的孩子确是自己的,以此野蛮的风俗维持本族血统的“纯正”。由于当时此习俗(弃头胎)盛行,专为之造字。引申为抛弃。有汉字字形、文献资料、人类学资料三方面的证据,证明“弃”字源于上古“弃头胎子”的习俗。

参考资料:周及徐,弃稷解,纪念宋永培先生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月10月





存活下来的婴儿则受到全氏族成人的极力爱护。例(9)保,《说文》:“保,养也。’’释的是引申义,甲骨文保像一人负子于背之形,本义应该是背。《书·召诰》:“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以哀吁天。”句中“保抱”即背抱,用的是本义。《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幼有所长。”文中描写的正是原始社会的情况。甲骨文形体中负子于背之人,未必与“子”有血缘关系,“不独子其子”氏族中的成年人都有义务爱护下一代,并要使其“幼有所长”,即氏族内部有儿童成长的环境,对其进行教育,学习生产、生活技能。例(10)教,《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甲骨文教字形体是会意兼形声,从支从子从爻,爻亦声。爻为两个代表五的×重叠(甲骨文《粹》1149五作×),代表儿童所需要学习的计数等知识,是教育内容;子是教育对象;支是以手持杖,教育从一开始就有强迫性,代表教育手段。持杖之手,当然应该是指氏族内生产、生活经验丰富的老年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句中“老师”是定中结构,意思是年老资深的学者,年老为师本属自然。

亲属称谓是随着婚姻制度的演变而产生的。在群婚杂交时代,性关系没有辈分之分,根本没有亲属称谓。到了血缘同辈婚,禁止不同辈分之间的性交,才产生了区分不同辈分男女的称谓。母本指具有生育能力的成年女人,变为长一辈女性的称谓,当然也包括生母在内。甲骨文时代母还是各代君主对母辈所有女性的通称。这个意义的母,甲骨文也可换成女,但用作女儿,或没有尊崇含意的女,不能换成母。例(11)是甲骨文父字,《说文》:“父,巨(段改)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形义均误,甲骨文像手持石斧之形,乃斧的古字。郭沫若:“石器时代男子持石斧以事操作,故孳乳为父母之父。”斧本是石器时代的主要工具,后引申指持石斧劳动的成年男子。到血缘同辈婚时代,同辈分男子是同辈分女子的共同丈夫,也是下一个辈子女的共同父亲。为了区分不同辈分,父成了子女辈对长一辈男子的称谓。至于是否亲生父亲,那个时代是无法判定的。由于父字被引申义所占,其本义则加斤成“斧”。现代汉语虽然父指生父,但书面语伯父、叔父、舅父、姑父等,在父前加修饰成分来区别,总类还是父,就是上古华夏民族血缘同辈婚习俗的遗存。

例(16)子,像有发大头之婴儿。后引申指对低一辈分子女的称呼,不管男、女都可称子。直到先秦文献子还可兼称男、女。《礼记·曲礼下》:“子于父母,则自名也。”郑注:“言子者,通男、女。”

后来由于农业、畜牧业的生产发展,以及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华夏先民平均寿命提高了。不只要有区分两个辈分的称谓,还需要有区分三个辈分的称谓。

例(12)祖,像男性生殖器的阴茎。祖是母系社会晚期出现的,本是为了氏族昌盛妇女祈求生育所崇祀的生殖之神。仰韶文化晚期临潼姜寨遗址、马家窑文化甘肃甘谷地儿遗址、大汶口文化山东潍坊罗家遗址都出土过陶祖,其他地方也有石祖、土祖出土。至今部分少数民族和个别汉族乡村,仍然有拜“祖”祈求生育之俗。西双版纳傣族妇女崇拜山上的石祖,西藏门巴族供奉木祖。四川木里县大坝村一个名叫鸡儿洞的岩洞里有一个石制男性大阴茎,不育妇女常去进香摆祭供品,然后在这个石制物上坐上片刻,则以为石祖会保佑她受孕了。到了父系制社会,世系以男性为中心,对氏族男性先人则断木顺剖仿造“祖”形制成神主牌位以祀奉。由于盛肉的俎(本为切肉的案板,后来演变成荐肉祭祀的礼器)也是中断木所制,甲骨文中与祖形近混用。用作亲属称谓,祖是祖父辈以上男人的通称,不管是否有血统关系或长三辈、四辈的,一律称祖。甲骨文时代仍然是这种用法。例(13)妣,似一侧视掬手端坐之人,母系社会可以掬手端坐受到全氏族尊敬的,只有老年妇女。用作亲属称谓表示长三辈及三辈以上女性的通称,甲骨文表示先祖之配偶,不管是是长三辈、四辈。《说文》:“妣,殁母也。”那是后来的意义了。

低三辈及低三辈以上则是例(14)孫,《说文》:“孫,子之子日豫,从子从系;系,续也。”许慎所据之小篆讹糸为系。原始社会以结绳记事,以绳结表示氏族世代支系的繁衍,也是结绳的用法之一,《诗·周南·螽斯》:“宜尔子孙,绳绳兮。”朱熹《集注》:“绳绳,不绝貌。”甲骨文字形从子从糸,糸在子下,表示子孙所衍生如绳绵绵不绝。以子、祖之例推之,孙本指子所衍生的后代,不管男女,不管是子之子,子之孙,孙之孙,都可以称为孙。《尔雅·释亲》:“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均以孙为中心词前加修饰成分来区别,总类还叫“孙”。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按孙亦远孙之通称,《诗》:‘后稷之孙,实维大王’是也。”(此引《诗》是《鲁颂·閟宫》句,颂古公直父功德,据《史记·周本纪》古公直父是周始祖后稷十二世孙。)“孙”以字形来看,作为称谓应产生于“子”之后,是氏族辈分观念深化的结果。“孙”指比“子”辈分小的后裔。到父系制确立,私有财产观念加强,为了财产的继承,孙的词义才缩小为直系血缘关系“儿子之儿子”的称谓。

例(15)是妻字,像一手抓拉梳结发髻(字或从两手,意相同)之成年妇女,是母系制崩溃向父系制过渡时期抢婚之俗的反映,本义是男性之配偶。云南景颇族、白族,四川傈僳、彝族,湖南苗族等都曾有过抢婚遗俗。云南傣族、阿昌和贵州水族,抢婚是结婚过程中的必行仪式,是事先约定好的假抢婚。古代中原华夏族也可能如此。后来演变为男性的女性配偶称谓。甲骨文中女性配偶称谓还有妾、妃、母、爽等等,明显是一夫多妻制的反映,是父系制完全确立以后产生的。

第四节  四  灵

华夏民族有所谓“四灵”,《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四灵中只有龟是真实的,而龙、凤、麟则是综合了多种动物而虚构的。

龙的起源是多元的,正反映了华夏族的来源是多元的。龙的形象综合的动物有蛇、鳄鱼、猪、马、鹿、鱼、狗以及天象的闪电。

蟒蛇是华夏传说人类始祖女娲、伏羲的形象,“女娲人头蛇身”“伏羲人头蛇身,以十月四日人定时生”黄河中上游早作文化区,新石器时代覆盖着森林和草原,蛇虫很多,令古人恐惧,而蟒蛇又是其中最大的,在当时某个部落以蟒蛇为图腾完全是可能的。属龙山文化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陶盘上彩绘蟠龙,与蟒蛇相近。龙的长而弯曲身体就是蟒蛇身体的“移植”

鳄鱼生存在长江中下游稻作文化区,仰韶温暖时期淮河流域尚有扬子鳄生存,太吴族发祥于江淮一带,《左传·昭公十七年》:“太吴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当时江淮一带河湖密布,水生物很多,以扬子鳄最为体大可怖,太吴族的“龙”可能就是鳄鱼的变形,武山西坪出土的彩陶瓶上绘有鲵鱼纹。龙腿是从鳄鱼身上搬来的,龙鳞和须则取之于鱼。

饲养家畜在原始农业兴起后,是原始人的重要经济活动,猪是最早饲养的家畜。人们期望家畜兴旺,畜牧发达,崇拜猪首灵物。“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龙可畜,家畜之象。东北地区红山文化遗址(前3500年)出土有三星他拉玉龙,猪首蛇身。传说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嗜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有服事舜,而锡之姓曰董,氏曰豢龙。”舜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可见此时龙仍有家畜之象。猪的形象没有马那样英武,养马普及以后,龙的猪首被马取代,汉代“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还有角。或像牛,或像鹿;爪,或像狗,或像虎。由鳄鱼居水,龙自然也是居水中,其为神异,自可升天,又把龙与云雨雷电联系了起来。典籍传说中龙形纷杂不定,就是因为龙是综合很多动物形象的虚拟灵物。原始社会龙的形象因地域文化不同而有差异,是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图腾。龙的形象统一为华夏族共同崇拜的灵物,大概是夏商以后,

(图形见教材)

例(1)龙,像龙头身之形,身曲如蛇;巨口大张与虹字两端同,龙可升天兴云雨,自应有大口能饮海河而喷云吐雾、口降甘霖。例(2)(泷),像龙张巨口饮于河,《说文》释为“雨泷泷貌”;头上所从不是辛而是倒王字,画在龙首,以表权威。《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春分登天而兴雨,秋分潜渊则雨水减少,这显然是据北方内陆气候所附会的。

新观点:

参考资料:周及徐,上古时期的"龙",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凤是综合禽类而创造的灵物,包括家禽和野禽。家禽主要是鸡,新石器早期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就发现了鸡骨,家鸡是从亚洲原鸡驯育来的。《山海经·南山经》:“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日凤皇,首文日德,翼文曰义,背文日礼,膺文日仁,腹文日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余姚河姆渡一期遗址出土的骨匕上有双鸟驮日纹,状似雄鸡。鸡鸣而日出,故有“丹凤朝阳”之说(“丹”指凤凰所居之丹穴之山,见《山海经·南山经》。一说首翼赤曰丹凤,见《禽经》。原始人对于鸡图腾的崇拜,也是出于家禽饲养的功利需要。

野禽主要取自孔雀形象。仰韶温暖时期中原地区有孔雀,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就出土了孔雀遗骨。孔雀是温和而又最为美丽的飞禽,原始人类崇拜孔雀是很自然的事,至今傣族人仍视孔雀为神鸟。还有食肉猛禽鹰及燕子,殷商崇祀的玄鸟就是燕子一类,凤就是综合众多禽类形象而创造的。后来又分出性别来,雄为凤,雌为凰(典籍中多写作皇,凰是因凤而起的类化字)。大约到了秦汉时代,凤才定型。例(3)凰(凤),凤字旁加兄(祝)字,像有人跪跽拜祀神鸟。头部上有毛冠,例(4)则作倒王形,与龙字所从寓意相同。例(4)之凤有长尾似孔雀,而例(3)凤之身接近鸡形。《说文》:“凰,神鸟也。天老日凤之象也。麟前鹿后,蛇颈鱼尾,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于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从鸟凡声。”(依段《注》)这个鱼尾龟背之凤与今天民间形象并不一致,与原始社会崇拜的图腾风也不相同,这是不同时代华夏族人的不断“加工修改”的结果。

麟,又称麒麟,是以鹿形象为主综合虚构的灵物,与凤凰一样,也雄雌相配,“雄曰麒,雌曰麟”。鹿是生活在灌木草原温和美丽的动物,华夏族历来以鹿为仁兽,铜器父癸爵亚形族徽中画着一侧面鹿形,父己鼎的亚形中所画也像一变形的鹿,说明古代确实存在以鹿为图腾的部落。《说苑》:“帝王之著,莫不致四灵焉,德盛则以为畜,治平则至矣。麒麟糜(当为麋)身牛尾,圆头一角,含信怀义,音中律吕,步中规矩,择土而践,彬彬然,动则有容仪。”因为麟也是从多种动物综合来的,《尔雅》、《孝经》,《天问》王《注》等典籍说的各有差异,《明史·外国传》竟把国外的长颈鹿当成了麒麟,称“前足高九尺,后足六尺,颈长丈六尺有二”。麟被当成祥瑞的象征。例(5)麐,是形声字,《说文》释为“牝麒也,从鹿吝声”。吝、群声同,即麟的异体。而释麒“仁兽也,麇身牛尾一角”。

麟为毛虫(披毛动物)之长,龙为鳞虫之长,凤为羽虫之长,都是虚构的灵物,而龟却是古今一直存在的爬行动物。龟耐饥渴而长寿,有活至一两千岁的,在古人所见动物中是寿星,故以为灵异通神,《说文解字义证》引《白帖》:“龟,介虫之长,水族之灵。”并以龟为知未来吉凶之神物,孙氏《瑞图》:“龟者,神异之介虫也。玄采五色,上隆(指背)象天,下平(指腹)象地,生三百岁,游于蕖叶之上,三千岁尚在蓍丛之下。明吉凶,不偏不党,唯义是从。”龟当然也是由部落图腾演变来的灵物,例(6)龟,《说文》:“龟,旧也,外骨内肉者也,从它,龟头与它(即蛇)头同。天地之性。广腰(据严可均校改,原作广肩)无雄,龟鳖之类以它为雄,象足甲尾之形。”龟外形难辨雄雌,人观察不细,误以为龟均是雌性,生殖要与蛇相交尾,故神龟玄武之象多作蛇盘于龟上交尾状。唐代开设妓院的乐户头著绿巾,与龟头颜色相近,人嘲其为乌龟,以喻其纵妻卖淫性器官不健全类似无雄之龟。经过宋代,到元明时龟声誉一落千丈,只能在宫廷建筑、道教等小范围内保持其灵气了。 第十章  汉字的研究方法和原则(2学时)

对于汉字的研究,东汉以来,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对考察个体汉字的形音义以及弄清汉字系统的问题,古今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探索出一些研究方法,确立了一些研究原则。下面分别作简要的介绍。

第一节  汉字的考释方法

汉字考释方法,指识读个体汉字,尤其是古汉字中未识的个体汉字的方法。

汉字自产生以来,便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地新陈代谢。在数千年的演变中,有些汉字的形音义均有变化,有些古汉字因时代变迁已失去使用的意义而成了死字。对于形音义有变化的字,后世之人虽然知道它们是什么字,然而对其构形以及本义等却不大清楚;对于死字,辨认起来就更困难,既需认出是什么字,又要确定其在具体使用场合的特定含义。考释文字便成了汉字研究中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汉代初年把秦时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母敬《博学篇》三部书合在一起,称为《仓颉篇》。《汉书·艺文志》说:“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宣帝时征齐人能正读者,张敞从受之。”所谓“正读”,就是能认识是什么字,能知道其音义。《仓颉篇》既多古字,到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杜林便作《仓颉故》,以解释其中的字义,这是字书有注解之始,因而《汉书·杜邺传》说:“世言小学者由杜公。”据此可知,汉字的考释创始于汉代。

自宋至清,历代学者释出不少难识之字,积累了不少释字经验,但未总结出考释汉字的理论和方法。直到清末,吴大澂《字说》、刘心源《古文审》、孙诒让《古籀拾遗》等著作中,才偶尔有涉及古文字考释方法的语句。而后罗振玉、王国维、叶玉森、郭沫若、杨树达、唐兰、于省吾、王力、裘锡圭、李学勤、徐中舒、高明、饶宗颐、曾宪通、姚孝遂、凌沄、李家浩、陈炜湛、唐钰明等先生,都对考释古文字的方法或在考释实践中有所提示或作过专门的总结。王国维《毛公鼎考释》、杨树达《新识字之由来》、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序》、徐中舒《怎样考释古文字》等论文,以及唐兰《古文字学导论》、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林沄《古文字研究简论》、陈炜湛、唐钰明《古文字学纲要》等专著,对考释古文字的方法都有精到的议论和推阐。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第五章还将战国文字的考释方法归纳为历史比较、异域比较、同域比较、古文比较、谐声分析、音义相谐、辞例推勘、语法分析等八种。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第八章则总结出偏旁分析、异文比勘、归纳类比、字书佐证、审察文义等五种考辨俗字即区别于正字的异体字的方法。现在选择重要的作简要介绍。

一、字形比较法

字形比较法,也称因袭比较法、对照法。即利用汉字系统性和古今发展的相互关系,拿已经确认的字与已识字作形体上的整体比较和对照,来考释未识字的方法。现已识的一千多商代甲骨文,两千多西周金文,大部分是用此法辨识出来的。

这种方法在汉魏时便有人用过,但有意识地运用来释字,则始于清末孙诒让等人,明确地作为一种考释方法提出来,是在唐兰《古文字学导论》中。

字形比较可分为两种:一是横向比较,即将未识字与同一时代已识字相比较,求同别异来考释未识字;一是纵向比较,即将未识字与不同时代的已识字相比较,寻求字形在不同时代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线索和因袭关系,从而以已识识未识。一些学者所总结的据《说文解字》释字、据《汗简》释字、据金文释字,都属于此。

(字形见教材)

横向比较的,例如: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上有(1)形字,隶定作“  ”,过去各家释法不同,所释亦非。李零《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据战国中山王方壶铭文中上的“皆”字作(2)形,指出:“今按此字上从虎,有头与两足,下从曰,去掉虎头剩下两足(比),与曰合在一起,便与楚简常见的皆字(3)没有分别,实际上就是皆字。我们在中山王方壶铭中也碰到过上从虎下从目的皆字,但那个皆字所从的虎没有像比字的两足,不像这里的唐字更能说明皆宇的演变。’’传世有一战国弩机上有(4)形字,罗振玉释为“秦”,而称之为‘‘秦五大夫弩机”。黄盛璋《中山国铭刻在古文字、语言上若干研究》将此字与中山王鼎之(5)字形、《汗简》之(6)字形、司马成公权(7)字形左旁比较,认为“此字是‘委”,“此字仍来源于-委,字省作,去下部‘女’旁加‘匚’。”“《汗简》据《字略》注为‘魏’字,看来确有来历。”“  或魏出于后假,弩机仍用作‘委’,意为委任吏人制造,与司马成公权‘  吏’同,用委字解释   与从   之‘  ’,全部解决。”

纵向比较的,例如:甲骨文有一个(8)形字,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把它和《说文解字》中柬字篆文比较,指出:“《说文解字》:‘棄捐也。从収推  弃之;从  ,  ,逆子也。’此从子在  中(许书从  即  也),収弃之,殆即弃字。”甲骨文有一(10)形字,商承祚《殷墟文字类编》把它跟《说文解字》中秦字籀文和掷子妆簋秦字金文字形比较,指出:“午,书辞作   ,故知此为秦字。《说文解字》秦籀文作(11)形,鄦子妆簠亦从称,皆与此同。”1978年陕西宝鸡县发现的秦公钟等上的铭文秦字与籀文同,证明商氏所释至确。

字形比较法是一种最为简便和根本的方法,用以释字,必须详细占有字形资料,可作比较的对象应确定无疑,要以形体为客观依据,防止先人为主,强说字形,以免犯主观想象的错误。

二、偏旁分析法

偏旁分析法,是对不认识的字通过分析确定其构成的偏旁,再将这些偏旁与已认识的偏旁相比较,然后组合起来.以认识所要考释的字,即通过已识字和未识字形体上的局部比较和对照来考释未识字的方法。许慎《说文解字》通过分解离析汉字内部结构以说明汉字的形义关系,为这种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宋人考释金文已运用过这种方法,但把它提高到一种具有科学意义的研究手段,则始于清末孙诒让。孙氏《名原》每释一字,多要对偏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作为一种考释方法正式提出者,是唐兰先生,其《古文字学导论》专门论述了这种方法,指出这种方法最大效验为“只要认识一个偏旁,就可以认识很多的字。”

(形见教材)

偏旁分析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已识的合体字作偏旁分析,再将其偏旁与未识的独体字或合体字的偏旁比照,来考释未识字;一是用已识的独体字与未识的合体字的偏旁比照,来辨释未释字。

唐兰《古文字学导论》从合体字中寻出了“斤”这个偏旁的写法作(1)形,从而释甲骨文(2)形为斫字、(3)形为折字、(4)形为兵字等等,共计二十余字。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识得甲骨文心字作(5)形,像人心脏的轮廓,然后与一些旧未识的合体字偏旁对照,从而识出(6)形为念字、(7)形为枇字、(8)形为恙字、(9)形为沁字。

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充分掌握同一偏旁的各种变体,按组合规律分析字形结构,防止主观臆断。

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将未识字结构分析清楚,最后解决字的形音义关系,仍要借助字形的比较;如果找不到作比较对照的偏旁和对应字,还是不能真正认识这个字。

三、辞例归纳法

辞例归纳法,也称辞例推勘法,简称归纳法或推勘法。辞例是指未识字所处的语句及存在的具体语言环境。辞例归纳法是依据未识字出现的语言环境,通过对辞例的分析、比较、归纳,确定未识字在其中的含义和用法,从而考释文字的方法。

辞例归纳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跟时代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古文字材料以及传世的文献典籍中同类辞例的比较,来推断这个字在其中的含义和用法,与我们已经认识的哪一个字相当;一是通过对上下文辞义的考察和分析,来推断这个字在其中的含义和用法来辨释文字。

(形见教材)

甲骨文和金文中计日干支字(1)形,宋以来皆释为“子”字,待到罗振玉作《殷商贞卜文字考》时,根据殷虚出土兽骨刻辞中一份完整的干支表,其干支搭配与排列顺序和传世文献典籍的记载相同,“乙巳”之“巳”甲骨文用此字,从而确定此字为“巳”。战国文字(2)形习见,据字形分析,这个字似乎只能是“全”或“金”。中山王器出土后,朱德熙、裘锡圭《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鼎铭25行“方数百里”,而圆壶铭29行相同语句中百字作(2)形,确认(2)形是“百”字。平山出土的许多重量的铜器铭文里,“百”字都与之形同或形近。我们疑此形是“百”字在战国时因倒写而形成的变体。战国吉语印和魏国布币铭文中都有此形,以“百”读之,全都能读通。

战国中山王圆壶铭文有(3)形之字,看似从夕从火,古文字和字书里均无此字。铭辞云:“日一不忘”。从文义上考察,此字与“日”相对,应为“夜”字,故朱德熙、裘锡圭《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认为:“此字从火、夕声,‘夕’与‘夜’古音相近,铭文当读为‘夜’。”后有人据《说文解字》:“夜,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亦省声。”认为(3)形下部“火”为“亦”省形,是个从夕(月)、亦省声的省变形声字。这样,释形似乎更贴切些。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成语句的文字,但是难以确定该字究竟是本字还是借字。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正式提出的这种考释方法,虽有实用价值,但只能作为考释古文字的一种辅助方法,要确认所考释之字的形体结构,还必须借助其他手段。

四、综合论证法

综合论证法,也称据礼俗制度释字法。即综合运用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把考古、文献、民俗和古文字研究结合起来,探索每个字的字源和语源,据以考释文字的方法。它是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引申和发挥,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掘。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其演变,必然受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文化、礼制等影响,所以字形往往形象地反映着古代各方面的情况,这是综合论证法赖以成立的基础。

运用这种方法考释文字,可利用的资料主要有三类:一是与古代的社会生活、文化和礼制等有关的文字记载,包括传世的文献典籍和出土的文字材料;一是古代的实物,包括考古发掘的各种遗址;一是不同民族保留下来的风尚习俗。

最早运用这种方法释字的人是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一书中,从人类社会婚姻进化的普遍规律人手,分析中国古代文献和古文字中有关材料,来探讨“祖妣”二字构形来源,(形见教材)

得出甲骨文(1)形应释为祖,为“牡牝”初文,是牡与牝二器之象形的结论。结合社会发展与阶级的产生和分化,论证臣、民二字的构形和本义,指出:“臣民均古之奴隶,宰亦犹臣。”金文民字(2)形。“作一左目形而有刃物以刺之”,“周人初以敌因为民时,乃盲其左目以为奴征”。

大力倡导运用这种方法的是于省吾和徐中舒二位先生。于氏的《释羌、苟、敬、美》和徐氏的《怎样考释古文字》等论文,为我们做了这种考释方法运用上的示范。于氏指出:《说文解字》以羌字为“从人从羊,羊亦声”,把羌字作为会意兼形声字是不够准确的。因为甲骨文羌字作(3)形,上从羊角,不从羊。追溯其形的来源,是因为羌族有戴羊角的习俗,反映在甲骨文中便是人头上戴羊角的字形。为了证明羌族这种戴羊角的古老习俗,他搜集了12条散见于古籍和中外期刊里有关世界各原始民族习见的戴羊角、牛角、鹿角为饰物的证据,来说明当时羌族有戴羊角的习俗不是偶然的。又因为羌人是商人俘虏的主要来源,常用绳索套在脖子上以防逃跑,反映在后期甲骨文中便是羌字旁又加了绳索。又到了后来,甲骨文、金文中的羊角就错写成羊字了,小篆又将其错沿袭下来,致使《说文解字》的解说不够准确。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也有人采用望形生义法释字。望形生义法是直接就字形进行分析、解说,以考释文字的方法。望形生义包括:分析古文字字形和分析楷化汉字字形。社会上流行今人写的《文字源流浅说》、《解开汉字之迹》等书,是运用此法的代表性著作。其实,早在北宋王安石就用此法写过《字说》,原书虽然早已亡佚,但杂见于各笔记者尚可窥其端倪:人为之谓伪,讼者言之于公,分贝为贫,坡者土之皮,波者水之皮等。不可否认,运用望形生义法考释汉字也可能得出个别正确结论,然而由于丢开字书和古代文献典籍以及古今字形的关联,往往以自己的意思当古人制造文字的意思,既与传统的文字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不合,又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实际有距离,所释字绝大多数不可信。“队”字本是“隊”字的草书楷化简体字,左旁为阜的变体,阜字在甲金文中像土山或阶梯形,从阜之字,字义多与山陵、土石、台阶或地名有关。有人释“队”字为“排队的时候,人们向左耳看齐”。那么类推,则“方耳为防”,“百耳为陌”,岂不可笑。所以学界对此法多持否定态度。

于省吾先生在《甲骨文字释林序》中把识字方法加以科学总结,提出:“我们研究古文字,既要注意每一个字的形音义三方面的关系,又应注意每一个字和同时代其他字的横的联系,以及它们在不同时代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纵的关系。只要深入具体地全面分析这种关系,是可以得出符合客观的认识的。”他称这种识字法是“唯物辩证的认识方法”。用“唯物辩证的认识方法”来考释文字,已成为我们时代的学风,在这一学风的影响下,个体汉字的研究必将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

第二节  汉字研究的原则

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任何科学都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研究的,汉字学也不例外。汉字学研究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从汉字与汉语的客观实际出发。

第一位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来研究汉字并取得了杰出成就的学者,是郭沫若先生。他把甲金文与商代社会联系起来加以研究,用以阐明商代社会的阶级关系、社会性质以及其他各种现象。考释文字也能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先详细地占有材料,而后作周密的分析与归纳,把形、音、义三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不斤斤于一点一画之间,不拘泥于一字一辞的释读。

郭沫若和其他卓有成就的学者的研究实践表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来研究汉字,必须先抓根柢,即先明许、段,熟经史,识字形,通训诂,明音韵。还必须注意文字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既要注意每个字形、音、义三方面的关系,又要注意每个字自古至今形、音、义演变的脉络,还要注意每个字和同时代其他字的关系。

二、要有系统的观念

汉字的构形有其严密的系统性,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汉字都有自己的构形系统,字形与字形之间不是毫无关联的个体,而是由一定的构形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分层次分类别组合而成的,每个字都处于系统之中,彼此依存,互为环境,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和一致的规律。所以考察汉字的形与义,讲解汉字的形与义,都不能孤立地对单个汉字进行猜测,而要有系统的观念,注意相关字形的考察。

系统论作为哲学思维的理论被视为20世纪新兴的科学方法论,然而我国传统的文字学已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进行过系统性或层次式的研究工作。《说文解字》一书就体现了许慎朴素的系统观念,许氏在书中用六书说理论对古文字形体进行全面分析,创制540部首,开创“据形系联”的部首归字法,分析归纳出汉字的构形元素、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和组合模式,揭示了汉字内部的系统性。

汉字本身是呈系统的,但又是处在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研究汉字还要把汉字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要利用历史、考古、天文、地理、民俗、民族、农业、中医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把文字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中来考察。

三、要有时空的观念。注意时代和地域的不同

汉字是在发展变化着的客观事物,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形有更革,音义有转移。因此在对汉字的形、音、义诸方面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时空的观念,注意时代和地域的不同,既要从汉字发展演变的不同历史阶段去进行断代的考察和研究,也要从汉字产生使用的不同方国、地区去进行分域的考察和研究。

拿汉字字形的研究来说,形声字声符的作用是标示字音还是提示字音是有争议的。如果用时空的观念去指导这一问题的研究,是可以消除争议的。汉字体系中的形声字,是由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所造的,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不同时代的人造形声字,其谐声系统应合乎其时代的语音系统;不同方国、地区的人造形声字,其谐声系统也应合乎其方言的语音系统。例如:现代汉字中普通话语音为“邃”字造的简化字“辽”,依江浙话语音为“债”字造的简化字“价”,其声符“了 ”和“介”与这两个新形声字在普通话和江浙语中读音分别是极为相似和完全相同的。由此我们不难做出这样的推论:在造字的时代,声符是标示字音的,它标示的可以是雅音,也可以是方音。声符和由此声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应是极为相似或完全相同的,不然这个形声字一开始就无法记录语言。然而这个形声字一旦为社会所接受,约定俗成,进入汉字的系统,它便可以用不同时代、不同方国地区的语音来读,其字音便不可能是确定不变的了,其谐声偏旁由于时代和地域的变化,可能由历史上标示字音变为在后世不再标示字音或不能准确标示字音,随之发生变化,具有了超时空的性质,只起一种提示字音的作用,而成为主要是强化形符、区别字形的东西了。

附录:《说文》部首及常用词举例

《说文》以540部首统率9353个汉字,这些部首大多是意符。如果了解了这些部首的意义,就可以帮助我们借助意符分析汉字的形体,确定汉字的意义,从而掌握其词义。例如:“鄙”从右“阝”,即《说文》邑部的字,从而知道“鄙”的意义与都邑有关,本义为五百家(户口单位),引申为边邑。边邑就是“鄙”这个词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如《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题”从“页”,本义指额头(“页”是头,不是书页的页),如《楚辞·招魂》:“彫题黑齿。”可见,无论古今,学习汉语,弄清汉字部首的意义与常用词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说文》的部首虽然有540个,但最常见的不过一百多个。下面按《说文》部首的先后顺序,介绍100个常见的《说文》部首,每个部首下面举一些例字。这些字的基本意义与今天的常用义相比较,有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常用字就是我们要例举的常用词。

1.一部

元,本义是人头,《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面如生。”引申为开始、第一,如《公羊传·隐公元年》:“一年者何?君之始年也。”《说文》:“元,始也。从一,兀声。”根据古文字字形,元应为从人,而以“·”或“二”(上)指明头部。后世字典归入“儿”部。

天,本义头顶,《说文》:“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古文字“天”像正面人形而突出其头,故按意符应归人大部。引申指天体、天象、自然界等。

吏,本义为官吏,《说文》:“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春秋以前大小官吏都可称“吏”,战国以后一般指低级官员。《左传·成公二年》:“王使委于三~。”(三吏指三公)[辨]古汉语中“官”通常指行政机关或职务,而现代汉语中称有行政职务的人用“官”不用“吏”。

2.二(上)部

旁本义是广博、广泛,《说文》:“旁,溥也。从二,阙方声。”《书·太甲上》:“~求俊彦。”今常用义为旁边。

3.示部

示部之字与神、宗庙、祭祀、祸福有关。

社,本义指土地神,《说文》:“社,地主也。从示、土。”地主即土地之神的神主。《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土为~。”与“稷”(谷神)联用,成了国家的代称。因为古代帝王都祭祀社稷。今常用义为社团、社会、报社等。

祀,本义为永久祭祀,《说文》:“祀,祭无已也。从示,巳声。”徐锴《系传》:“《老子》曰‘子孙祭~不辍’是也。”特指祭祀天神,《周礼·地官·鼓人》:“ 以雷鼓鼓神~。”贾公彦《疏》:“天神称祀,地神称祭,宗庙称享。”商代称年为祀,《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周曰年。”

祠,本义为春祭,《说文》:“春祭曰祠,品物妙,多文词也。”《公羊传·桓公八年》:“春曰~,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

祭,本义为祭祀、祭奠,《说文》:“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论语·八佾》:“~如在,~神如神在。”

祝,本义为祈祷,《战国策·赵策》:“祭祀必~之。”又指祭祀时主持祝告的人,《说文》:“祝,祭主赞词者。从示,从人、口。”《礼记·曾子问》:“袷迎合于祖,则~迎四庙之主。”引申为祝颂、祝愿、庆祝等。

祖,本义为祖庙、奉祀祖先的宗庙,《说文》:“祖,始庙也。从示,且声。”《周礼•考工记·匠人》:“左~右社。”引申指祖先,又特指祖父,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禁,本义为趋吉避凶的禁忌,《说文》:“禁,吉凶之忌也。从示,林声。”《论衡·讥日》:“衰世好信~,不肖君好求福。”引申泛指禁止,《荀子·胜恶》:“重刑罚以~之。”

祸,本义指不能得到神祷而致的灾害,《说文》:“祸,害也。神不福也。从示,呙声。”引申泛指灾害、灾难。《老子》:“~兮福所倚,福兮~所伏。”

禘,本义为祭天,《说文》:“禘,谛祭也。从示,帝声。”《诗·商颂·长发序》:“长发,大~也。”郑玄《笺》:“大祷,郊祭天也。”

祚,本义为神赐福,《左传·宣公二年》:“天~明德,有所底止。”引申为帝位,《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卒践帝~,成于汉家。”

4.王(玉)部

从玉之字与玉有关。《说文》王作“王”,玉作“王”,两部首应分辨清楚。

理,本义是按纹理雕琢、分离玉石,《说文》:“理,治玉也。从玉,里声。”《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引申为治理、料理、整理等。

瑞,本义为古代玉制的信物,《说文》:“瑞,以玉为信也。从玉、嵩。”《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引申为祥瑞,段《注》:“瑞,引申为祥瑞者,亦谓感召若符节。”

5.玨部

班本义是将玉制信物分为二,《说文》:“班,分瑞玉也。从  ,从刀。”《书·舜典》:“乃曰觐四岳群牧,~瑞于群后。”后引申为分给、排列等级、班级等。

6.气部

气,本义指云气,《说文》:“气,云气。象形。”《木兰诗》“朔~传金柝。”引申为凡气之称,《战国策·赵策四》:“太后盛~而揖之。”“气”是个部首字,包括空气和人的呼吸之气。

氛,本义为预示吉凶的云气,《说文》:“氛,祥气也。从气,分声。”段《注》:“统言则祥氛二字皆兼吉凶,析言则祥吉氛凶耳。”《左传·昭公十五年》:“吾见赤黑之程,非祭祥也,丧~也。”杜预注:“氛,恶气也。”今常用义“气氛”,为中性词。

7.士部

从士之字与男子有关。

壮本义为人体高大,《说文》:“壮,大也。从士,爿声。”徐锴《系传》:“爿则林之省。”《吕氏春秋·仲夏记》:“其器高以桷,养~狡。”高诱《注》: “肚狡,多力之士。”引申为壮年,《礼记·曲礼上》:“三十日~,有室。”再引申为壮大、雄壮、壮美等。

8.艸部

艸,作意符为“艹”字头,从艸之字与草木有关。

苦,本义指苦菜,即茶,《说文》:“苦,大苦,苓也。从卿,古声。”《诗·唐风·采苓》:“采~采~,首阳之下。”引申为一切的苦,常用义痛苦、困苦。

華,本义是花,《诗·周南·桃夭》:“桃之天天,灼灼其~。”引申为华丽、美丽、精华等,王勃《滕王阁序》:“物~天宝。”又引申为光彩、光辉,《尚书大传》卷一:“日月光~,旦复旦兮。”

薄,本义是草木密集丛生处,《说文》:“薄,林薄也。一曰蚕薄。从卿,溥声。”《楚辞·九章·涉江》:“露申辛夷,死林~兮。”木丛生为林,草丛生为薄。又训为物体厚度小。《诗·小雅·小旻》:“如履~冰。”

蔽,本义为小草,《说文》:“蔽,蔽蔽,小卿也。”用小草掩盖,引申为遮盖、隐蔽等义,《楚辞·九歌·国殇》:“旌~日兮敌若云。”

草,本义从《说文》:“草,草斗,栎实也。一曰象斗子。从卿,早声。”徐铉曰:“今俗以此为卿木之帅,别作皂。”因此,草借为草本植物的总称,《论语·阳货》:“多识于鸟兽~木之名。”

9.牛部

牲,本义为古代供祭祀用的全牛,《说文》:“牲,牛完全。从牛,生声。”《周礼·地官·牧人》:“凡祭祀,共其牺~。”(牺,纯色牲)注意“牺牲”古今义迥别,今义为正义捐躯。泛指供祭祀或食用的家畜。

物,本义为杂色牛,《诗·小雅·无羊》:“三十维~,尔牲则具。”毛传:“异毛色者三十也。”由色彩丰富引申泛指众物,《说文》:“物,万物也。”《易·系辞上》:“方以类聚,~以群分。”

特,本义是牡牛,即公牛,《说文》:“特,朴特,牛父也。从牛,寺声。”《诗·鲁颂·閟宫》:“白牡辟刚。”唐孔颖达《疏》:“白牡谓白特,辟刚谓赤特也。”引申为杰出的,《诗·秦风·黄鸟》:“维此奄息,百夫之~。”再引申为独特、特别等。

牡本义为公牛,《说文》:“牡,畜父也。从牛,土声。”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谓牡字卜辞从上,乃牡器之象形。引申泛指雄性的兽类,《诗·邶风·匏有苦叶》:“雉鸣求其~。”再引申指一切动植物的雄性者。

牝,本义为母牛,《说文》: “牝,畜母也。从牛,匕声。《易》曰:‘畜牝牛,吉。”’引申为雌性的兽类,《书·牧誓》:“~鸡无晨。”

10.口部

从口部的字分为四类:与口有关的器官,与口有关的行为,与语言相关的事和象声词。

吻,本义指嘴唇,《说文》:“吻,口边也。从口,勿声。”晋左思《娇女诗》:“浓朱衍丹唇,黄~烂漫赤。”今吻作动词,亲吻。

喙,本义指鸟兽虫鱼的嘴,《说文》:“喙,口也,从口,彖声。”唐柳宗元《行路难》:“蟠龙吐耀虎~张,熊蹲豹掷争低昂。”引申又指人的嘴,《庄子·秋水》:“今吾无所开吾~,敢问其方。”成语有无庸置~、百~奠辩。

唱,本义是领唱,《说文》:“唱,导也。从口,昌声。”《荀子·乐论》:“~和有应。”引申为带领、倡导,《史记·陈涉世家》:“为天下~。”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倡”。

和,本义是跟着唱,《说文》:“相应也。”《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者必寡。”引申为以诗歌酬答,《列子·周穆王》:“西王母为王谣,王~之,其辞哀焉。”

哥,本义是口中发出的声音,《说文》:“哥,声也。从二可。古文以为箭字。”《史记·燕召公世家》:“~咏之,作《甘棠》之诗。”注意上古时代“哥”无兄长义。作兄长讲,始见于唐代白居易作品,是汉语吸收蒙古语词汇形成的。《说文》哥归人可部。又为歌唱字,后来写作“歌”。  唐本义为大话,《说文》:“唐,大言也。从口,庚声。”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庄周以其荒~之辞呜。”另外,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也称唐,《诗·陈风·防有鹊巢》:“中~有甓”(甓,砖)。引申为广大貌,枚乘《七发》:“浩~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又引申为空、空虚,《庄子·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肆也。”

唯,本义从《说文》:“唯,诺也。从口,隹声。”指应答的声音,《论语·里仁》:“曾子曰:‘~。”’后常用作范围副词,只。

喝,本义为声音嘶哑,《说文》:“喝,歇也。从口,曷声。”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榜人歌,声流~。”郭璞《注》:“言悲嘶也。”吆喝、喝彩义为晋唐以后的事。注意喝水在古代言饮水。

11.止部

止,古文字字形像脚趾,后来写作“趾”。从止之字与脚有关。

歷,本义是经过、经历,《说文》:“歷,过也。从止,麻声。”《书·毕命》:“既~三纪,世变风移。”

歸,本义是女子出嫁,《说文》:“蹄,女嫁也。从止,从媚省,自声。”《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宜其室家。”后引申为返回、归还等常用义。

12.正部

正,本义为远行,刘志成《汉字与华夏文化》言:“正,从口从止,口不是地穴,乃是代表聚落的口(崮),正字形体像举趾往一居邑,原始社会人口稀少,居邑相距遥远,故正字本义是远行。为征字初文。”《说文》:“征,正行也。”引申为不偏、不斜,《荀子·君道》:“仪~而景~。”又引申为公正、纠正等常用义。今字典归人止部。

13.是部

是,本义从《说文》:“是,直也。从日、正。”跟“曲”相对,《易·未济》:“濡其首,有孚失~。”引申为正确,与“非”相对,《吕氏春秋·察传》:“辞多类非而~,多类~而非,~非之经,不可不分。”注意:“是”在先秦汉语中很多时候用为指示代词,这,这个,这样。先秦作判断动词只偶见《孟子》等个别典籍,汉代的《史记》、《论衡》稍多些,魏晋南北朝以后才大量出现。陶潜《桃花源记》:“问今~何世。”今字典归入日部。

14.辵部

辵,作偏旁写作“辶”。从是的字与道路和行走有关。

迫,本义是靠近、接近,《说文》:“迫,近也。从走,白声。”司马迁《报任安书》:  “涉旬月,~季冬。”引申为逼迫,《汉书·吴王濞传》:“~劫万民,伐杀无罪。”再引申为急迫、窘迫、压迫等义。

逆,本义为迎接、迎着,与送相对,《说文》:“逆,迎也。”古文字字形从倒大、从止彳。《左传·桓公元年》:“目~而送之。”直到明朝还有称旅店为“逆旅” 的,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寓逆旅主人。”迎与对方则方向相反,倒着,《孟子·滕文公下》:“当尧之时,水~行,泛滥于中国。”于是引申为违背、抵触、不顺,与“顺”相反,《史记·留侯世家》:“忠言~耳利于行。”

造,本义是到、去,《说文》:“造,就也。从走,告声。”《诗‘大雅。公刘》:“乃~其曹,执豕于牢。”引申为造访、造诣。

逸,本义为逃跑,《说文》归人兔部,曰:“逸,失也,兔谩诎善逃也。”《左传·桓公八年》:“随侯~。”引申为释放,《左传·成公十六年》:“乃~楚囚。”再引申为安闲、安逸,成语有以逸待劳、劳逸结合。  遍本义为到……去,《说文》:“逋,之也。”段《注》:“此不曰往而曰之……往自发动言之,逋自所到言之。”《庄子·逍遥游》:“彼且奚~也?”又特指女子出嫁,去到夫家,《左传·昭公元年》:“~子南氏。”注意:今简化字“适”,多用于人名,如《论语》中的南宫适,与“逋”本为不同的两个字。

15.彳部

彳,《说文》:“彳,小步也。”彳今俗称双人旁,其实与人无关,凡从彳之字与道路和行走有关。

徒,本义是指徒步而行,从辵土声。《周易·贲卦》:“舍车而~”,引申为指步兵,《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帅~以往。”又引申指同一学派、同一政治主张的人,同一集团、同一类的人,即徒党,《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无道桓文之事者。”引申为徒弟、门徒。又泛指同伴,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日与其~上高山,入深林。”“徒”还假借为空、白白地。今有成语徒劳无功。

徐,本义是慢慢走,《说文》:“徐,安行也。从彳,余声。”引申为缓慢、慢慢地,苏东坡《前赤壁赋》:“清风~来,水波不兴。”

微,本义为隐蔽地行走,《说文》:“微,隐行也。”《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其徒~之。”孔颖达《疏》引郭璞曰:“微谓逃藏也。”引申为隐蔽、藏匿,又引申为微妙、稍微、卑微等义。还假借为“如果不是”假设性的否定副词,一般用于假设分句的句首,《论语·宪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征,本义是远行,征为正的后起字,见正字条。《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而不复。”引申为征伐、征税。注意:古代汉语中,征与徵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徵有征召、追问、征兆等义,现“徵”简化为“征”。又宫商角徵羽(五音)中的“徵”,不能简化为“征”。

後,本义为走在后面,《说文》:“後,迟也。从彳幺复者,後也。”引申为时间、空间居后的,范缜《神灭论》:“先荣~枯,何也?”再引申为后代、子孙。注意:古代汉语中,後与后是两个字。后:君王、皇后。今将“後”简化作“后”。

16.行部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古文字“行”像十字路口。故行本义是道路。从行之字也与道路和行走有关。

術,本义为都邑中的道路,《说文》:“衍,邑中道也。从行,术声。”泛指道路,《汉书·刑法志》:“园囿~路。”引申为途径,《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也。”又引申为技艺、技术、学术、主张等。注意:古代術与术是两个字,术为植物名,如苍术、白术。现“術”简化为“术”。

衍,本义是水循河道流汇于海,《说文》:“衍,水朝宗于海也。从水,从行。”引申为溢出、漫延,司马相如《上林赋》:“东注太湖,~溢陂也。”引申指动植物孳生繁茂,《管子·八观》:“荐草多~。”今多用繁衍义。

衔,本义为马嚼子,《说文》“街,马勒口中,从金,从行。街,行马者也。”《战国策·秦策一》:“伏轼撙~,横历天下。”引申为用嘴含,《后汉书·张衡传》:“(地动仪)外有八龙,首~铜丸。”引申为包含,范仲淹《岳阳楼记》:“~远山,吞长江。”

17.足部

从足之字与脚有关。

距,本义是鸡、雉腿后部突出像脚趾的部分。《说文》:“距,鸡距也。从足,巨声。”三国魏曹植《斗鸡》:“觜落轻毛散,严~往往伤。”今常用为距离。

蹇,本义为跛脚,《说文》:“蹇,跛也。从足,寒省声。”马中锡《中山狼传》:“策~驴。”引申为困苦、不顺利,屈原《九章·哀郢》:“~佗傺而含感。”

踵,本义是脚后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比肩继~而在,何为无人?”活用为动词走到,《孟子·滕文公上》“~门而告文公曰……”

18.干部

干,本义为防身的武器,即盾牌。古文字“干”像盾形。《方言》卷九:“自关而东……或谓之干;关西谓之盾。”《山海经·海外西经》: “ 操~戚以舞。”引申为冒犯,《说文》:“千,犯也。”又引申为冲犯,杜甫《兵车行》:“哭声直上~云霄。”再引申为求取、干求,《论语·为政》:“子张学~禄。”进一步引申为干预,《晋书·王衍传》:“好~预人事。”注意:干湿的“干”本字应为“乾”。此外,“干”与树斡的“斡”也是两个字。

19.言部

从言的字与言语有关。

許,本义是应允、许可,《说文》:“静,听也。从言,午声。”《左传·隐公元年》“亟请于武公,公弗~。”款本义是争论、争辩,《说文》:“款,争也。从言,公声。”《盐铁论·利议》:“辩~公门之下。”引申为诉讼、打官司,《周礼·大司寇》:“以两造禁民~。”

訟,本义是咨询、征求意见,《尔雅·释诂》:“访,谋也。”《说文》:“访,泛谋曰访。”《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诸蹇叔。”引申为查访、拜访等义。

証,本义为谏正,《说文》:“征,谏也。从言,正声。”《战国策·齐策一》:“士尉以~靖郭君,靖郭君不听。”

證,本义为告发,《说文》:“蔷,告也。从言,登声。”《论语·子路》:“其父攘羊,而子~之。”引申为验证。注意:现“箍”简化为“证”,但古代是不同的两个字。

謀,本义是对困难的事提出来商量,《说文》“谋,虑难曰谋。从言,某声。”《左传·襄公四年》:“咨难为~。”引申为考虑、谋划。

諷,本义是背诵、朗读,《说文》:“諷,诵也。从言,风声。”《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教国子,兴道~诵言语。”郑玄《注》:“倍(通背)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后多用引申义讽喻、讽刺。

謁,本义是禀告、陈述,《说文》:“褐,白也。从言,曷声。”《战国策·秦策一》:“臣请~其故。”后多用引申义拜见、进见。

講,本义为讲和、和解,《说文》:“講,和解也。从言, 声。”《战国策·秦策四》:“三国之兵深矣,寡人欲割河东而~。”引申为研究、议论,《礼记·礼运》:“刑仁~让。”(讲,灵活译为提倡。)注意:古代讲字没有讲话意义。

讀,本义是解释、阐发文字语句的意义,《汉书·艺文志》:“《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宣帝时征齐人能正~者,张敞从受之。传至孙之子杜林,为作训诂。”引申为阅读、诵读。又引申指诵读时句间停顿的地方,韩愈《师说》:“句~之不知。”

讓,本义是责备,《说文》:“讓,相责讓。从言,襄声。”《左传·僖公五年》:“夷吾诉之,公使~之。”引申为辞让、谦让,李斯《谏逐客书》:“泰山不~土壤,故能成其大。”

谢本义是认错道歉,《史记·项羽本纪》:“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引申为推辞、告辞,《说文》:“谢,辞去也。”又引申为告诉,《孔雀东南飞》:“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再引申为感谢。由辞谢、拒绝,引申为衰退、消亡。再进一步引申为逊色,唐孙过庭《书谱》引王羲之言:“假令寡人耽之若此,则未必~之。”(之:代钟繇、张芝二书法家。)

20.音部

从音之字与音乐及一般声音有关。

竟,本义为乐曲终止,《说文》:“竟,乐曲尽为竟。从音从人。”段《注》:“曲之所止也。引申为凡事之所止也。毛《传》曰:‘疆竟也。”’《左传·宣公二年》:“亡不越~。”引申指边境、国境,后来加“土”旁作“境”。

章,本义为音乐的一曲,《说文》:“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史记·吕太后本纪》:“王乃为歌诗四~,令乐人歌之。”引申为文章或作品的一篇,《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下笔成~。”

21.辟部

辟,本义是法度、法律。古文字“辟”像一人跪跽被以辛施刑,故本义从《说文》:“辟,法也。”《诗·小雅·雨无正》:“~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体现“习惯法”的是君主,所以又引申为君主,《诗·大雅·文王有声》:“皇王维~。”

22.又部

又的本义是右手。从又之字与手有关。

右,本义为右手,古文字“右”像右手之形。后世因“又”借表“再、更”之义,便在“又”下增加区别符号“口”,表示赞助之义,《左传·襄公十年》:“天子所~,寡君亦~之。”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佑”。

及,本义是逮住,《说文》:“及,逮也。从又人。”引申为追上、赶上,《左传·成公二年》:“不能推车而~。”又引申为到、至,《荀子·王制》:“自古~今,未尝闻也。”再引申为连及。由追上同时引申为比得上。

叔,本义是拾取,《说文》:“叔,拾也。从又,东声。”《诗·豳风·七月》:“九月~苴。”(苴:麻子。)后世多用假借义:叔叔、叔父,伯、仲、叔、季等。

受,本义兼有接受、授予二义,《说文》:“受,相付也。从受,舟省声。”甲金文“受”字为上下两手递一凡(盘),《说文》本归入  部。卜辞《受年》:  “今岁商~年?”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当给予意义的“受”,后来写作“授”。

曼,本义是延长、展开,《说文》:“曼,引也。从又,冒声。”《楚辞·九章·哀郢》:“~余目以流观兮。”引申为长,《诗·鲁颂·閟宫》:“孔~且长。”又引申为柔美,《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郑女~姬,被阿锡,揄纶缟。”又引申为轻细、细胁,《楚辞·天问》:“平胁~肤,何以肥之?”

反,本义是用手抓住山石顺崖攀登,“反”为扳、攀之初文。《说文》:“反,覆也。从又厂。反形。‘厂”是山崖。经典借用作翻转义,《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手也。”引申为正反的“反”。又引申为返回。《韩非子·说林上》:“春往冬~。”这一意义后来写作“返”。

23.史部

史,本义指管理狩猎或记录猎获物的人。后来引申为记录国家大事的人叫史官。《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良~也。”又引申为记载历史的书称为史,刘知几《史通·叙事》:“~之烦芜。”

24.聿部

聿,本义是笔,甲金文“聿”为笔的初文。《说文》:“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唐柳宗元《湘源二妃庙碑》:“咸执牍~,至于祠下。”

25.攴部

攴,本义为小击,《说文》:“攴,小击也。从又,卜声。”古文字“攴”为手持棍棒,“卜”为树棍形。林则徐《政书·焚剿夷船擒获汉奸折》:“~更陈望,以防我兵火攻。”

“攴”作偏旁在右写作“攵”。从攴之字与打击有关。

收,本义是逮捕、拘押,《说文》:“收,捕也。从攴,丩声。”《诗·大雅·瞻卬》:“此宜无罪,女反~之。”引申为收集、收割等。

攻,本义是攻打,《说文》:“攻,击也。从支,工声。”《孟子·公孙丑下》:“环而~之而不胜。”引申为治疗,《周礼·天官·疡医》:“凡疗疡,以五毒~之。 ”又引申为治理、加工,《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玉。”又引申为指责,《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之。”

救,本义是禁止,《说文》:“救,止也。从支,求声。”《管子·立政》:“山泽~于火,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引申为挽救、拯救、援助等义。注意:在“止”、“助”的意义上,用“救”不用“拯”。

数,本义是计算,《说文》:“数,计也。”晋葛洪《抱朴子·外篇·接疏》:“岂肯称薪而爨,~粒而炊。”引申为列举,贾谊《治安策》:“何不壹令臣得孰~之于前?” 再引申为责备、数落,《左传·襄公十四年》:“范宣子~吴之不德也,以退吴人。”由计算转为算术作名词,《周礼·地官·大司徒》:“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引申指博弈之类的技艺。又指术数、占卜,屈原《楚辞·卜居》:“~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由此又引申为命运,《李将军列传》:“以为李广老,~奇。”又,屡次,《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犯边境。”又,密,《孟子·梁惠王上》:“~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26.教部

教,本义指政教、教化,《说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礼记·乐记》:“广乐以成其~。”后引申为教育、教导作为今常用义。《说文》立教部,实际“教”也是从支,后世字典归人支部。

27.目部

从目之字与眼睛有关。

相,本义为省视、察看,《说文》:“相,省视也。从目,从木。”古文字“相”正像以目省视树木,《韩非子·说林下》:“伯乐教其所憎者~千里之马,教其所爱者~驽马。”当“互相”讲。《庄子·大宗师》:“四人~视而笑。”由“互相”转而偏指一方,指代动作的受事。《史记·陈涉世家》:“苟富贵,无~忘!”句中“相”可译为我们。

省,本义是察看、察视,《说文》:“省,视也。从眉省,从中。”《说文》归人眉部。其实就甲金文“省”字看,“省”为用目察看禾草,故字从目。《易·观》:“先王以~方观民设教。”后借为行政区划。

盼,本义是眼珠黑白分明,喻美目流转,《说文》:“盼,《诗》曰:‘美目盼兮。’从目,分声。”引申为顾盼,《伍子胥变文》:“悲歌以(已)了,行至江边远~。”

眷,本义是回头看,《说文》:“眷,顾也。”《诗·大雅·皇矣》:“乃~西顾。”(于是回头向西看)今多用眷恋义。

睦,本义是目光和顺,《说文》:“睦,目顺也。从目,圭声。一曰敬和也。”当“和睦、亲厚”讲,是其引申义。《尚书·尧典》:“九族既~。”

睡,本义是坐着打瞌睡,《说文》:“睡,坐寐也。从目、垂。”欧阳修《秋声赋》:  “ 童子莫对,垂头而~。”辨析:睡、眠、寝、寐、卧,古人在使用这几个词表示睡眠意义时是有区别的。“眠”本义是闭上眼睛,引申为睡眠,如唐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寝”指在床上睡觉,或因病躺在床上不一定睡着,如《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卧”指趴在几上或地上睡觉,随意而睡,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醉则相枕以卧。卧而梦。“寐”有时指睡着,有时指坐着打盹,如《左传·宣公二年》:“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

瞒,本义为眼睑低、闭目貌,《说文》:“瞒,平目也。”《荀子·非十二子》:“酒食声色之中,则~~然。”唐宋以后引申为欺骗、隐瞒。

28.習部

習,本义是鸟类反复地试飞,《说文》:“留,数飞也。”甲骨文“白”作“日”,表示百鸟在日光下练习飞行。《礼记·月令》:“鹰乃学~。”引申为习惯,《论语·阳货》:“性相近也,~相远也。”

29.隹部

隹,本义是短尾鸟的总称,《说文》:“隹,鸟之短尾总名也。”古文字“隹”为象形,甲骨文隹、鸟是一个字,也没有短尾、长尾的分别。从隹之字与鸟有关。

雄,本义是公鸟,《说文》:“雄,鸟父也。从隹,右声。”《诗·邶风·雄雌》:“~雌于飞。”引申指雄性的、男性。再引申为雄壮、英雄等义。

雅,本同“鸦”,《说文》:“雅,楚乌也。……秦谓之雅。从隹,牙声。”元白无咎《百字折桂令一段》:“千点万点老树昏~。”又基本义为正、合乎规范的,《论语·述而》:“子所~言,《诗》、《书》、执礼,皆~言也。”

隻,本义为鸟一隻,《说文》说:“从又持隹,持一隹曰叟,持二隹曰整。”引申为一只,《公羊传·僖公三十二年》:“匹马~轮无反者。”又引申为单数,《宋史· 张洎传》:“肃宗而下,咸~日临朝,双日不坐。”注意:古代“只”和“宣”是两个字,上述义项不用“只”。当仅仅、只有,宋以前多写作“柢”、“祗”、“ 祗”。

30.鳥部

从鳥之字与鸟类有关,与隹部本无分别。

鴻,古代指天鹅(鸿鹊),又指大雁(鸿)。《说文》:“鴻,鸿鹄也。从舄,江声.”《诗·豳风·九最》:“~飞遵渚。”此为鸿鹄。《礼记·月令》:“(仲秋之月)~雁来,玄鸟归。”此指大雁。

鷙,本义为闪猛的以猎取其他动物为生的鸟,《说文》:“鷙,击杀鸟也。从舄,轨声。”《楚辞·离骚》:“~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引申为凶猛,《商君书·画策》:“虎豹熊最,~而无敌,有必胜之理也。”

31.肉部

肉旁在下写作“肉”,在左旁写作“月”。从肉之字与肉有关。

肖,本义为相貌相似,《说文》:“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不似其先曰不肖。”《史记·五帝本纪》:“尧知子丹朱之不~。”引申为像、似,苏轼《影答形》:“我依月灯出,相~两奇绝。”

肓, 本指心脏和膈肌之间的地方,中医术语,《说文》:“肓,心上鬲下也。《春秋传》曰:‘病在肓之下。”’注意“肓”与“盲”不同。

胖,本指古代祭祀用的半体牲,《说文》:“胖,半体肉也。一曰广肉。从半,从肉,半亦声。”《仪礼·少牢馈食礼》:“司马升羊右~,髀不升。”又,舒坦、安泰,《礼记·大学·诚意》:“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故君子必诚其意也。”又引申为肥大。此字《说文》本在半部。

脱,本义为消瘦,《说文》:“脱,消肉膜也。从肉,兑声。”又为肉去皮骨,《礼记·内则》:“肉曰~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引申为脱离,再引申为逃脱、脱落等常用义。

胙,本指祭祀求福用的肉,《说文》:“胙,祭福肉也。从肉,乍声。”《史记·商君列传》:“天子致~于孝公。”引申为福佑,《法言·重黎》:“仲尼大圣,则天曷不~。”又引申为赏赐,《左传·隐公八年》:“~之土而命之氏。”

32.刀部

从刀之字与刀有关。

利,本义是刀剑锐利、刀口快,《荀子·劝学》:“金就砺则~。”引申为迅速、敏捷,《史记·仲尼弟子传》:“子贡~口巧辞。”又引申为顺利、方便,《史记·项羽本纪》:“时不~兮骓不逝。”事情顺利则得益,由此引申为利益、好处,《韩非子·五蠹》:“上下之~,若是其异也。”又特指利禄。

制,本义是裁剪,《说文》:“制,裁也。”《诗·豳风·东山》:“~彼裳衣。”引申为制定、规定,控制、规划,又引申作名词规章、制度等。

則,本义是指等级划分物品,《说文》:“則,等画物也。从刀、从其。具,古之物货也。”《汉书·叙传下》:“《坤》作坠势,高下九~。”引申为准则,《诗·大雅·抑》:“敬慎威仪,为民之~。”又引申为法典、规章,《书·五子之歌》:“有典有~,贻厥子孙。”引申为规律,《管子·形势》:“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

33.耒部

耒,本来指上古耕作用的下部有叉的木棒,后来又指古代农具耜的弯曲形木柄,《说文》:“手耕曲木也。”从未的字与农事有关。

耘,本义是除草,《龙龛手鉴·耒部》:“耘,除草也。”《诗·小雅·甫田》:“今适南亩,或~或耔。”《说文》作“赖”,曰:“除苗间秽也。从未,员声。”王筠《说文句读》:“《论语》及诸子书,多借芸为赖,他经则省卿作耘。”北魏薛虎子《上表请屯田》:“半兵赖植,余兵尚众,且耕且守,不妨捍边。”

34.角部

《说文》:“角,兽角也。”从角之字与兽角有关。

解,本义是分解动物的骨肉肢体,《说文》:“解,判也。从刀判牛角。”《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王一牛。”引申为解开、解散、解释等义。

35.竹部

从竹之字与竹子有关。

符本为古代朝廷封爵、置官、命使和调兵遣将的凭证,《说文》:“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从竹,付声。”司马迁《报任安书》:“仆之先,非有剖~丹书之功。”

笨,本为竹子的内层,通称“竹黄”,《说文》:“笨,竹里也。从竹,本声。”引申为不精细、粗陋,《宋书·颜延之传》:“常乘赢牛~车。”再引申为不灵巧,《儿女英雄传》:“我的嘴~,也说不出个什么来。”再进一步引申为愚笨、不聪明。

等,本义为一样长的竹简,或使竹简整齐,《说文》:“等,齐简也。从竹,从寺。寺,官曹之等平也。”段《注》:“引申为凡齐之称。”《淮南子·主术》:“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引申为等级、级别,《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筵,本义为竹席。古人席地而坐,铺在地上的一层称筵,筵上的称席。《说文》:“筵,竹席也。”《诗·大雅·行苇》:“或肆之~,或授之几。”引申为席位、座位。再引申为宴会。

籍,本义为名册、户口册,《说文》:“籍,簿书也。从竹,糟声。”《周礼·夏官·大司马》:“乃以九畿之~,施邦国之政职。”引申为登记,《汉书·武帝纪》:“~吏民马。”引申为国籍、学籍等,《战国策·楚策四》:“(春申君)召门吏为汗先生著客~。”段玉裁《注》:“籍,引申凡箸于竹帛皆谓之籍。”即书籍。注意:籍与藉,古多通用。但典籍、户籍不能写作“藉”。

36.甘部

甘,本义是好的味道,《说文》:“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书·洪范》:“稼穑作~。”引申为甜味,《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如荠。”又指美味的食物,《孟子·梁惠王上》:“为肥~不足于口与?”一说甘为甜的初文。

厭,本义是饱足,《说文》:“厭,饱也,足也。从甘,从肤。”段《注》:“‘厌’专行而‘肤’废矣。”《国语·周语中》:“岂敢~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厌之有?”即作“厌”。

37.旨部

旨,本义是味美,《说文》:“旨,美也。从甘,匕声。”《诗·小雅·鹿鸣》:“我有~酒。”引申为美好的意思、意图,《易·系辞下》:“其~远,其辞大。”

曹,本义是辨别滋味,《说文》:“曹,口味之也。从旨,尚声。”《荀子·荣辱》:“~之而甘于口。”又古代称秋祭为尝,《诗·小雅·天保》:“禴祠悉烝~。”

38.皿部

皿,从皿之字与器皿有关。

益,本义是水漫出器皿,从水从皿,会意。《吕氏春秋·察冬》:“潍水暴~。”这个意义先秦多作“益”,后来写作“溢”。引申为增多,再引申为富饶,《说文》:“益,饶也。”《史记·货殖列传》:“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又引申为利益、好处,《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又作副词,更加,《孟子·梁惠王下》:“如水~深,如火~热。”

盛,本义从《说文》,指放在祭器里的谷物,《书·泰誓》:“牺牲粢~。”引申为盛东西,《诗·召南·采薇》:“于以~之,维筐及笤。”作兴旺、兴盛讲。

盛,甲骨文“监”字如人低头在盆里照视,即“鉴(镜)”之本字,《书·酒诰》:“占人有言曰:‘人无于水~,当于民~。…引申为监视、视察。又为借鉴,《论语·八佾》:“周~于二代,郁郁呼文哉!”

39.去部

去,本义是离开,甲金文“去”字表示人离开居住地。《诗·大雅·生民》:“鸟乃~矣,后稷呱矣。”注意:古汉语中“去”是离开某地,“往”是前往某地。与现代汉语“去”义迥别。

40.皀部

皀,甲骨文像豆器中盛有食物。从鬯之字与吃食有关。

即,甲骨文“即”字像人走近食物前就餐,《说文》:“即,即食也。”为会意字。引申为接近、走近,《诗·卫风·氓》:“来~我谋。”又特指登上天子或诸侯的位置,《左传·隐公元年》:“及庄公~位。”

既,本义是食尽,甲骨文“既”左边像一簋子饭食,右边像人张口吃完饭转身。以此表示动作完了、尽,《春秋·桓公三年》:“日有食之,~。”古称日(月)全食为“既”。《史记·周本纪》:“周~不祀。”司马贞《索隐》:“日食尽日既。”

41.食部

从食之字与吃食有关。

飢,本义是饿,《说文》:“觎,饿也。从食,几声。”《书·舜典》:“黎民阻~,汝后稷,播时百谷。”词义与“饱”相对。

饑,本义是荒年。《说文》:“畿,谷不孰为饿。从食,畿声。”《韩非子·五蠹》:“故~岁之春,幼弟不饟。”

上古汉语,两字截然不同。《左传》两字不相混用。《孟子》一书“饑”可当“饥饿”讲,而“饥”却不当荒年讲。中古以后,由于两字读音相同而逐渐混淆不分。现“畿”简化为“饥”。

馑,本指菜蔬欠收,《说文》:“馑,蔬不孰为健。从食,堇声。”《诗·小雅·雨无正》:“降丧饥~,斩伐四国。”辨析:浑言则钱、馑无别,均指荒年,析言则饿指谷不熟,馑指菜不熟。

餞,本义是用酒食送行,《说文》: “饯,送去也。”鲍照《数》诗:“五侯相~送。”今有双音词饯别、饯行。

饗,本义为乡人相聚宴饮,《说文》:“饗,乡人饮酒也。从食,从都,都亦声。”《诗·豳风·七月》:“明酒斯~,日杀羔羊。”古代祭文中常将飨借作祭献义的“享”字。今简化为“飨”。

42.亼部

亼,《说文》:“亼,三合也。”象形。

舍,本义指客舍,《说文》:“舍,市居曰舍。”《庄子·说剑》:“夫子休就~。”引申为房舍。由供人住引申为住一夜。特指行军或狩猎时临时住宿,《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又宣公二年:“宣子田于首山,~于翳桑。”再引申指军行三十里为一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辟君三~。”又当丢弃、放弃讲,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捨”,今又简化为“舍”。

43.入部

入,本义是进去、进来,跟“出”相对,《孟子·滕文公上》:“(禹)三过其门而不~。”在这一义项上古人说“人”,不说“进”,如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日与其徒,~深林。”又作方位名词,与“出”相对,指(家)国内,《说文》:“人,内也。”《孟子·告子下》:“~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又作动词献纳,《左传·僖公四年》:“贡之不~,寡君之罪也。”又采纳,《左传·宣公二年》:“谏而不~。”辨析:古代“进”与“入”不是同义词,“进”与“退”相对,“人”与“出”相对。

44.缶部

缶,本为盛酒浆的陶器,《说文》:“缶,瓦器,所以盛酒浆。”古文字考订,“缶”为形声字,下形上声。《礼记·礼器》:“五献之尊,门外~,门内壶。”从缶之字与陶制器皿有关。

缺,本义是陶器残缺、破损,《淮南子·说林》:“为车者步行,陶者用~盆,匠人处狭庐,为者不得用,用者不肯为。”引申为缺陷、过失,《书·君牙》:“启佑我后人,咸以正,罔~。”

45.矢部

矢,本义是箭,《说文》:“矢,弓弩矢也。”象形。屈原《九歌·国殇》:“~交坠兮士争先。”从矢之字与箭有关。

矯,本是一种使箭杆变直的箝子,《说文》:“孀,揉箭箝也。从矢,裔声。”引申为矫正,《易·说》:“坎……为~輮。”又引申为假托君命,《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以郑伯之命而犒师焉。”

46.木部

木部之字与树木有关。

某,本为酸果,《说文》:“某,酸果也。从木,从甘,阙。”后作“梅”,“某”则借为元定代词,《玉篇·木部》:“某,不知名者云某。”《公羊传·宣公六年》:“于是使勇士~者前往。”又指一定的人、地、事、物,不明言其名。

柬,本义为选择、挑选,《说文》:“柬,分别简之也。从束,从八。八,分别也。”《说文》归入“束”部。后来写作“抹”。《荀子·修身》:“安燕而血气不惰,~理也。”引申为简略,字又作“简”。引申为柬帖,如请柬,唐皮日休《鲁以竹夹膝见寄因次韵酬谢》:“大胜书客裁成~。”

格,本义为树木的长枝条,司马相如《上林赋》:“天娇枝~,偃蹇杪颠。”长枝条常用以编成栅栏,故引申为栅栏,杜甫《潼关吏》:“连云列战~,飞鸟不能逾。”引申为阻止,《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形~势禁。”又引申为抵挡,《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所冲陷折关及~猛兽。”因栅栏呈方形,又引申为方格,用于抽象事物,就为格式、规格、格律等,《礼记·缁衣》:“言有物而行有~也。”

極,本指房屋的正梁,《说文》:“極,栋也。从木,亟声。”张衡《西京赋》:“踌(zhi)游~于浮柱。”引申指北极星,“譬众星之环~。”(同前)又引申指最高地位,如“登极”言即君位。又引申为最高标准,《报任安书》:“立名者,行之~也。”又引申指极点、边际、尽头,《诗·唐风·鸨羽》:“悠悠苍天!曷其有~?”

植,本指门外闭时用以加锁的中立直木,《说文》:“植,户植也。从木,直声。”《墨子·非儒下》:“季孙与邑人争门关,决~。”又为木柱,《墨子·备城门》:“城上百步一楼,楼四~,~皆为通舄。”由于户植、木柱皆笔直,需人工竖立,故引申为栽种,《孔雀东南飞》:“东西~松柏,左右种梧桐。”引申为生长,《庄子·外物》:“草术之到~者过半而不知其然。”又引申为植物,《战国策·燕策二》:“蓟匠之~,植于汶篁。”

47.口部

口,《说文》:“口,回也。象回币之形。”口象环绕的围墙、围栏。从口之字与围墙、包围有关。

固,本为城邑四周的防御工事、城堡,《说文》:“固,四塞也。从口,古声。”《周礼·夏官·叙官》:“掌~。”郑玄《注》:“固,国所依阻者也。国曰固,野曰险。”引申为坚固,《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亦孔之~。”

因,本为茵的初文,甲骨文“因”像一张席垫。垫子是古人席地所依托的,故常用义是凭借、依靠,《左传·僖公三十年》:“~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又引申为沿袭、因袭,《论语·学而》:“殷~于夏礼。”

園,本指种植花木菜蔬的园子,《说文》:“園,所以树果也。从口,袁声。”《诗·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无折我树檀。”引申为供人憩息赏玩的地方,如公园、动物园等。

圃,本指菜园,《说文》:“圃,种菜曰圃。从口,甫声。”晋陶渊明《咏贫士》之二:“南~无遗秀,枯条盈北园。”

國,本指国家,《说文》:“圆,邦也。从口,从或。”古文字“国”的初文为“或”。周代指诸侯的领地,《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也,尽心焉耳矣。”西汉时诸侯王的封地也称“国”,相当于郡,所以郡国连称。又指国都、首都,《左传·隐公元年》:“大都不过参~之一。”当时“国中”指整个首都之内;“国人 ”指“国都的人”。

48.具部

从贝之字与钱币和财物有关。

贪,本义是贪财,《说文》:“贪,欲物也。从且,今声。”《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货弃命。”辨析:古代“贪”指贪财;“婪”指贪食。后世混用。

责,本义指债款、债务,,《战国策·齐策》:“~毕收,以何市而反?”本义后来写作“债”。引申为“索取”,《说文》:“寅,求也,从其,束声。”再引申为责备、责任等义。

贿,本义是财物,《说文》:“贿,财也。从员,有声。”《诗·卫风·氓》:“以尔车来,以我~迁。”引申为赠送财物,《左传·襄公二十年》:“宋人重~之(季武子)。”后与“赂”(本义为赠送财物)连用,成为贬义词,意为有所图谋而以钱财买通人,《左传·昭公六年》:“乱狱滋丰,贿赂并行。”

贰,本义是把钱财一分为二。分钱财有私心,故引申为“贰心”,即不专一、有异心,《诗·大雅·大明》:“上帝临汝,无贰尔心。”又引申为两属,《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太叔命西鄙北鄙~于己。”《说文》:“试,副益也。”贰有副、居次要地位的意思,《国语·鲁语下》:“大夫有~车,备承事也。”又为重复一次,《论语·雍也》:“不~过。”

辨析:二、贰、两、再。“二”是数目字,“两”表示成双的事物,如两翼等。“贰”用于“两属”等上述义项。“再”可作副词,如“再说”。“再”用作数词时,是表示两次或第二次,而不同于现在“再”表动作的重复,如《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而衰,三而竭。”《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斯可矣。”’

49.邑部

邑,本义是人口聚居之地。甲骨文“邑”字上从口表居邑范围,下边“巴”字乃人跪坐之形的讹变,表人居其中。《谷梁传·庄公九年》:“十室之~,可以逃难;百室之~,可以隐死。“邑”作偏旁楷化为“阝”(在右边)。从邑之字与城邑有关。

都,本指人民聚居的城邑,从邑者声。《诗·小雅·都人士》郑玄《注》:“城郭之域曰~。”西周以前,大体上一个城邑都是一个部落或邦国,是贵族的宗庙所在地,所以“都”又泛指邦国的都城。到春秋时,宗法等级严格起来,都、邑、国意义分工逐渐明朗化。“国”指诸侯贵族的宗庙所在的城邑,“都”指诸侯弟子或卿大夫的宗庙所在的采邑,一般的城邑则叫“邑”。《左传·隐公元年》:“~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郵,本义为传递文书、供信使食宿并提供车马的驿站,《说文》:“郵,境上行书舍。从邑、垂。垂,边也。”《孟子·公孙丑》:“德之流行,速予置~而传命。”今简化作“邮”,《说文》中“邮”与“郵”是两个字,“邮”本是地名。

50.日部

从日之字与太阳、季节、时间等有关。

時,本指季节、季度,《说文》:“時,四時也。从日,寺声。”《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引申泛指时间等。

旻,本指秋天,《说文》:“曼,秋天也。从日,文声。”《书·多士》:“~天大降丧于殷。”引申指天空,晋张华《命将出征歌》:“豺狼染牙爪,群生号穹~。”

昧,本指天明前昏暗的时刻。《说文》:“昧爽,旦明也。从日,未声。”引申为昏暗,《书·尧典》:“分命和仲,宅西,日~谷。”

晏,本义为晴朗,《说文》:“晏,天清也。从日,安声。”《淮南子·谬称》:“晖目知~,阴谐知雨。”(晖目:鸩鸟。)

晦,本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说文》:“晦,月尽也。从日,每声。”《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朔。”

51.月部

从月之字与月亮、时间等有关。

朔,本为月相名,夏(农)历每月初一,《说文》:“朔,月一日始苏也。从月,剪声。”《史记·秦始皇本纪》:“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引申为朔方、北,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日月合朔于北,故北方谓之朔方。”《书·尧典》:“申命和叔,宅~方。”

霸,本义指阴历每月初始见的月亮,《说文》:“霸,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霉声。”《汉书·律历志下》:“惟四月哉生~。”(哉,始也。)这个意义后来写作“魄”。而“霸”则借为霸王义。清阮元《畴人传·戴震》:“朔、望、且出、霸,纪于月者也。”其实,“霸”纪于月,早在金文中就有了,金文中将每月按月相分为四:初吉、既生霸、生霸、既死霸。

52.禾部

禾,本指粟,碾之米即小米,《说文》:“禾,嘉谷也。”《书·微子之命》:“唐叔得~,异亩同颖,献诸天子。”从禾之字与农作物有关。

秒,本指禾芒,《说文》:“秒,禾芒也。从禾,少声。”《汉书·叙传下》:“产气黄钟,造计~忽。”(忽:细蜘蛛网。)引申为微妙、细微。引申为时间单位:分秒的秒。

秉,本为禾束、禾把,《说文·又部》:“秉,禾束也。从又,持禾。”《诗·小雅·大田》:“彼有遗~,此有滞穗。”引申为持、拿,《诗·邶风·简兮》:“左手执龠,右手~翟。”再引申为保持、坚持,《晋书·李含传》:“实有史鱼~直之风。”

移,本义是禾柔弱貌,《说文》:“移,禾相倚移也。从禾,多声。一目禾名。”《春秋繁露·五行五事》:“春阳气微,万物柔易,~弱可化。”又为移栽、移种义。再引申为转移、迁徙,《书·多士》:“~尔遐逖。”

稼,本指禾穗,《说文》:“稼,禾之秀实为稼,茎节为禾。从禾,家声。一曰稼,家事也。”《诗·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又为种植五谷,《书·洪范》:“土爰~穑。”后稼穑连用成词,即指从事农业生产。但二字是有分别的:稼指种植,穑为收割,《诗·魏风·伐檀》:“不~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穑,本指成熟的庄稼,《说文·禾部》:“穑,谷可收曰穑。从禾,啬声。”《晋书·阮种传》:“如农者之殖硗野,早年之望丰~。”

穆,甲骨、金文“穆”像禾穗成熟,象形,本义为和美,《诗·大雅·烝民》:“吉甫作颂.~如清风。”引申为和谐、相和,苏轼《和陶劝农》:“兽踪交缔,鸟喙谐~。”常用义为恭敬,肃穆;深远,幽微。

53.宀部

宀,甲骨文“宀”像房屋之形,从宀之字与房屋有关。

宇,本指屋檐,《说文》:“宇,屋边也。从一,于声。《易》曰:‘上栋下宇。”’《诗·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九月在户。”由屋四垂为宇,引申指上下四方整个空间,《荀子·富国》:“万物同~而异体。”

室,本指房屋内部,从一至声,唐玄应《一切经音义》:“户外为堂.户内为室。”《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引申为居处、房屋.《诗·豳风· 七月》:“入此~处。”辨析:室,宫。一般而言,“室”是“宫”的内部。在指房屋或两者连用时,为同义词。如《易·系辞下》:“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秦以后,“宫”专指宫殿,如宫观、皇宫;“室”则指一般住宅,与之相对了。

宗,本为祭祀祖先的地方、祖庙,《说文》:“宗,尊祖庙也。从一,从示。”《左传·成公二年》:“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引申为宗族、同祖称宗,《史记·秦始皇本纪》:“车裂以徇,灭其~。”

官,本指官府,《礼记·曲礼下》:“在~言~,在府言府。”上古汉语“官”很少当官吏、官员讲。《荀子》一书多次提到“官人”,意思是政府里的人。引申为官职,《左传·成公二年》:“摄~承乏。”

實,本义为富裕,《说文》:“實,富也。从宀,从贯,贯,货贝也。”段《注》:“以货物充于屋下,是为实。”《汉书·食货志》:“食足货通。然后国~民富。”引申为财物、充实等义。

寫,本义是移置、放置,《说文》:“宿,置物也。从宀,舄声。”《礼记·曲礼上》:“御食于君,君赐余,器之溉者不~,其余皆~。”引申为输送,《史记·秦始皇本纪》:“发北山石椁,乃~蜀、荆地材皆至。”又引申为倾吐、倾述,《诗·小雅·蓼萧》:“我心~兮。”转抄书籍亦谓写,故引申为书写、誊录,《抱朴子·内篇·遐览》:“书三~,鱼成鲁,虚成虎。”再进一步引申为创作、写作,为今常用义。

完,本义是完整,完好,《说文》:“完,全也。从宀,元声。”《荀子·劝学》:“巢非不~也。”作动词,意为使之完整。《左传·隐公元年》:“大叔~聚。”注意:上古汉语中,“完”没有完了、完毕之义。说完了、完毕用毕、竟、尽来表达。辨析:完、全。“完”是完整无缺,没有破损,着重同一整体而言;“全”是齐备,没有差少,着重各个方面的数量而言。如《列子·天瑞》:“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全功”指各个方面的功德都具备,“全能”指各种本领都有。

54.宫部

宫,本为房屋的通称,《说文》:“宫,室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中而用之?”引申后词义范围缩小,秦汉以后专指宫殿、皇宫等。“宫”后世字典多归人一部。

55.穴部

究本义指溪流的尽处,《水经注·温水》:“山溪濑中,谓之~。”引申为穷尽,《说文》:“究,穷也。从穴,九声。”《新唐书·历志三上》:“少阳之刚,有始,有壮,有~。”引申为到底、终极,《韩非子·难一》:“有擅主之臣,则君令不下~。”(下究:贯彻到底。)再引申为深入探求、钻研。《诗·小雅·棠棣》:“是~是图,宜其然乎!”又引申为终究,副词。

窮,本义是阻塞不通,故字从“穴”。而它的古代常用义是仕途坎坷,困窘不得志,与“达”相对,《庄子·德充符》:“死生存亡,~达贫富。”引申为尽头、完结,《说文》:“穷,极也。”《书·微子之命》:“作宾于王家,与国成休,永世无~。”又Bl申为生活困难,《战国策·齐策四》:“振困~,补不足。”辨析:穷、贫。缺乏衣食钱财一般叫贫,反义词是富;不得志、没有出路一般叫穷,反义词是“通”。“ 困穷”连用时,包含有贫穷的意思。但“穷”困于“贫”,贫者家少财货,穷谓全无生业。《荀子·大略》:“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

56.疒部

疒,《说文》:“疒,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从疒之字与疾病有关。

疾,本义指疾病,《说文》:“疾,病也。从疒,矢声。”《易·复》:“亨。出入无~。”引申为缺点、毛病,《孟子·梁惠王下》:“寡人有~,寡人好勇。”又引申为痛,《诗·小雅·小弁》:“心之忧矣,疚如~首。”再引申为憎恨,《论语·季氏》:“君子~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病来无期无迹,故又引申为急速,《易·系辞上》:“唯神也,故不~而速,不行而至。”病本义指重病,《说文》:“病,疾加也。从广,丙声。”《荀子·正名》:“性伤(生理受到损伤)谓之~。”又作动词,得重病或负重伤,《左传·成公二年》:“郁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曰:‘余~矣!”’ 又引申为毛病、弊端,《新唐书·杜希全传》:“砭切政~。”也作意动用法,以……为困苦,《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为政,诸侯之瞥重。郑人~之。 ”由此引申为担忧,《论语·卫灵公》:“君子~无能焉。”辨析:病、疾。上古一般的病痛只称“疾”而不称病,“病”是重病、重伤。

57.网部

网作形旁大都变形为“罒”,从网之字与网有关。

置,本义为释放、赦免,《说文》:“置,赦也。从网、直。”段《注》:“直亦声。”《汉书·尹赏传》:“赏新阅,见十~一。”引申为放到一边、放弃,曹丕《杂诗》:“弃~勿复陈。”又引申为安放、摆设,《史记·李斯列传》:“~酒咸阳宫。”又引申为建立、购置等义。

罹,本义是捕鸟的网,《说文》:“耀,以丝罟鸟也。从网,从维。古者芒氏初作罗。”《诗·王风·兔爰》:“有兔爰爰,雉离于~。”引申为搜寻,《汉书·王莽传上》:“网~天下异能之士。”又引申为包罗、囊括,《庄子·天下》:“万物毕~,莫足以归。”又引申为排列、分布,《史记·五帝本纪》:“旁~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

罪,本指捕鱼的竹网,《说文》:“罪,捕鱼竹网。从网、非。秦以罪为阜字。”借为睾,一般便用作罪恶义了。

58.巾部

从巾之字与丝棉织品有关。

帥,本指佩巾,《说文》:“帥,佩巾也。从巾、自。”由于古书常借为率领的“率”,故引申为将帅、统帅,《易·师》:“长子~师,以中行也。”《论语·子罕》:“三军可夺~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9.人部

从人之字多与人有关。

作,本指人站起身子,《说文》:“作,起也。从人,从乍。”《论语·先进》:“舍瑟而~。’’引申指开始,《老子》:“天下大事,必~于细。”又引申为兴起,王充《论衡·佚文》:“周秦之际,诸子并~。”引申为生长出来,《诗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止。”再引申为劳作、创作等义。

何,本义为担、挑,《说文》:“何,儋也。从人,可声。”甲骨文“何”字像人荷物之形。《诗·曹风·候人》:“彼候人兮,~戈与梭。”段《注》:“何,俗作荷。”何又借作疑问代词。

信,本义为言语真实,《老子》八十一章:“~言不美,美言不~。”引申为道德品质的诚实,《说文》:“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再引申为真实、的确,《左传·昭公元年》:“子皙~美矣。”又引申为守信用,《孟子·滕文公上》:“长幼有序,朋友有~。”又引申为相信、信奉,《论语·述而》:“述而不作,~而好古。”又引申为符言、信使。再引申为书信,晋王羲之《杂帖》:“往得其书~,遂不取答。”注意,信件上古称“书”,中古以后既称“书”,也称“ 信”,现代汉语称“信”或“书信”,却不再称“书”。

伐,本义是砍杀,《说文》:“伐,击也。”甲骨文“伐”像用戈砍人头。卜辞中“伐祭”,即砍头祭天。引申为砍伐,《诗·小雅·伐木》:“~木丁丁。”引申为讨伐、进攻,《诗·商颂·殷武》:“奋~荆楚。”郑玄笺:“有钟鼓曰伐。”引申为功劳,《史记·项羽本纪》:“自矜功~。”又引申为夸耀,《史记·淮阴侯列传》:“不~己功。”辨析:征、伐、侵、袭、攻。征和伐最初用于天子攻打诸侯,有道者攻无道者,所以是公开的、大张旗鼓的军事行动;侵和袭是不宣而战的秘密军事行动,袭比侵更带隐蔽性和突然性;攻是具体攻打某个地区或城市,为中性词。

保,本义是动词背,甲金文“保”字像负子于背之形。《书·召诰》:“夫知~抱携持厥妇子,以哀吁天。”引申为养、育,《说文》:“保,养也。”《书·康诰》:“若~赤子,惟民其康义。”引申为安、爱护,《孟子·梁惠王上》:“~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引申为保佑。再引申为守卫,《诗·大雅·崧高》:“南土是~。”

倡,古代本指歌舞乐人,《说文》:“倡,乐也。从人,昌声。”《汉书·灌夫传》:“所爱~优巧匠之属。”颜师古《注》:“倡,乐人也。”后引申为发起、带头,《汉书·陈胜传》:“今诚以吾众为天下~,宜多应者。”引申为提倡、宣扬,《礼记·缁衣》:“故大人不~游言。”

伯,本指古代统领一方的长官,《说文》:“伯,长也。从人,白声。”霸王之霸乃通假字,本字就是这个“伯”,《左传·僖公十九年》:“诸侯无~。”甲骨、金文“伯”字均作“白”。引申为兄弟中排行第一者,《仪礼·士冠礼》郑玄《注》曰:“伯、仲、叔、季,长幼之称。”

60.衣部

从衣之字与衣服之类的用品有关。

被,本义指被子,《说文》:“被,寝衣也。从衣,皮声。”《论语·乡党》:“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孔安国《注》:“寝衣,今之被也。”引申为表面,作动词解为覆盖,《楚辞·招魂》:“皋兰~径兮斯路渐。”又引申为遭受、蒙受,《汉书·赵充国传》:“身以~二十余创。”又读盯,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史记· 陈涉世家》:“将军身~坚执锐。”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披。辨析:衾、被。先秦时被子的意义不用“被”字表示,小被子称作“寝衣”,大被子称“衾”,后来衾、被没有分别了。至于被作介词表被动,是实词虚化(借用)的结果,成为今之“被”字的常用义。

衰,本指蓑衣,《说文》:“衰,卿雨衣。从衣象形。”《国语·越语》:“譬如~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后来写作“蓑”。“衰”则借作衰落的“衰”。

衷,本指内衣,《说文》:“衷,里亵衣。从衣,中声。”引申为穿在里面,《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楚人~甲。”再引申为内心,颜延之《五君吟》:“深~自此见。”

裹,本指衣服内层,《说文》:“裹,衣内也。从衣,里声。”《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引申为里面、内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山河。”辨析:裹,里,古代为意义各不同的两个字。“里”本聚落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引申为乡里,江淹《别赋》:“离邦去~。”又引申作长度单位。而今“裹”简化为“里”。

裕本义是衣物充足,《说文》:“裕,衣物饶也。从衣,谷声。”引申为富饶、宽裕等义。又可作使动用,《荀子·富国》:“足国之道,节用~民,而善藏其余。”

裔,本指衣服的边缘,《说文》:“裔,衣裙也。从衣,同声。”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类·衣服制》:“凡官员衣服宽窄随身,文官自领至~,去地一寸。”泛指边缘,屈原《九歌·湘夫人》:“蛟何为兮水~。”又引申指后代,《书·微子之命》:“功加于时,德垂后~。”

61.尸部

从尸之字,一部分与房屋有关,一部分与人体有关。

屋,本指古代半地穴式住室建筑的顶部覆盖,段《注》:“屋者,室之覆也。”《诗·小雅·正月》:“瞻乌爱止,于谁之~。”引申指房舍、房间。

屏,本指当门的起屏蔽作用的小墙,又称照壁,诸侯或天子宫内的又称萧墙。《说文》:“屏,敝也。从尸,并声。”《荀子·大略》:“天子外~,诸侯内~。”引申为屏障。又引申为蒙蔽、隐瞒,《左传·昭公二十七年》:“~王之耳目。”又引申为抑止,《论语·乡党》:“~气似不息者。”又引申为除去,《诗·大雅·皇矣》:“作之~之,其茁其翳。”由“屏障”又引申为保护,《汉书·王莽传》:“周公~成王而居摄,以成周道。”

尼,本义是亲近、亲呢,《说文》:“尼,从后近之。从尸,匕声。”后来写作呢,或嘴。《书·高宗肜日》:“典祀无丰于昵。”孔颖达《疏》:“尼与昵音义同。”

62.尾部

尾,《说文》:“从到毛在尸后,古人或饰系尾。”这是古代游牧民族为美的习俗之一。凡从尾之字与尾有关。

屬,本义是连接、连续,《说文》:“屬,连也。从尾,蜀声。”郦道元《水经注·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引凄异。”(声音连续不绝。)《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文。”引申为跟随,《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渡淮,骑能~者百余人耳。”上下级相关连于是引申为隶属。又引申为类属等。“属”又是“嘱”的古字。“属”又作副词,恰恰、正值,《左传·成公二年》:“~当戎行。”

屈,本义是无尾,或短尾,《说文》:“屈,无尾也。从尾,出声。”《韩非子·说林下》:“鸟有翮嗣者,重首而~尾。”引申为弯屈、屈服等义。

63.履部

从履之字与鞋、踩踏有关。今归入尸部。

履,本义是践踏,《诗·小雅·小曼》:“如~薄冰。”脚踏在鞋上,引申为穿鞋,《战国策·秦策一》:“赢滕~跻,负书担橐。”又引申为鞋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者。”

屨,本古代的鞋,《说文》:“屨,履也。从履省,妻声。”《庄子·寓言》:“脱~户外,膝行而前。”汉扬雄《方言》卷四:“屦,履也,自关而西谓之屦。”

64.儿部

儿是人的变体,从儿之字与人有关。

兄,本义是婴儿,既指男性,也指女性。《说文》:“兑,孺子也。从儿,象小兑头囟未合。”《史记·扁鹊列传》:“闻秦人爱小~,即为小~医。”引申为儿子,《木兰诗》:“阿爷无大~,木兰无长兄。”

65.先部

先,本义是走在前面,本为动词,《说文》:“先,前进。从儿,从之。”今一般归入儿部。屈原《九歌·国殇》:“矢交坠兮士争~。”引申作副词,指事情、行为发生在前,《战国策·楚策》:“吾为子~行。”

66.见部

从见之字与看有关。

見,本义是看见,《说文》:“見,视也。从人,从目。”引申为拜见,《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请~。”又引申为见解。作助动词表被动。《孟子·尽心下》:“盆成括~杀。”放在动词前作指代性副词,指代动作接受的对象,译成我或自己,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背。”注意:上古没有“现”字,当出现的意义原本都写作“见”。

觉,本义是睡醒,《说文》:“觉,悟也。”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而起,起而归。”注意:古代“睡觉”没有睡眠的意思,只表示睡醒。引申为发觉。又引申为省悟,《荀子·成相》:“不~悟,不知苦。”

67.欠部

欠,本义是打呵欠,《说文》:“欠,张口气悟也。”古文字“欠”字,上半是张口出气状,下半是人。从欠之字与张口或出气有关。

次,本为按顺序叙事,居于前项之后的称次,《说文》:“次,不前不精也。从欠,二声。”徐锴《系传》:“不前,是次于上也。不精,是其次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太上不辱先,其~不辱身。”注意古代“次”不作量词。引申为按次序排列,《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皆~当行。”特殊讲为临时驻扎,《左传·僖公四年》:“师退,~于召陵。”引申为外出旅行停留,《穆天子传》卷五:“仲秋甲戌,天子东游,~于雀梁。”

68.頁部

頁,《说文》:“頁,殖也。”从页之字与头有关。

颁,本大头貌,《说文》:“颁,大头也。从页,分声。”《诗•小雅·鱼藻》:“有~其首。”通“斑”,须发半白,《孟子·梁惠王上》:“~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领,本指脖子,《说文》:“领,项也。从页,令声。”《诗·小雅·节南山》:“四牡项~。”(项,大也。)引申指衣领,《荀子·劝学》:“若挈裘~。”

颜,本为两眉之间,即印堂,《说文》:“颜,眉目之间也。从页,彦声。”引申为容颜、脸色,《诗·郑风·有女同车》:“~如舜华。”再引申为色彩。

题,本指额头,《说文》:“题,额也。从贾,是声。”《礼记·王制》:“南方曰蛮,雕~交趾,有不火食者矣。”引申为题目、题写等。

颠,本义是头顶,《说文》:“颠,顶也。从页,真声。”《墨子·修身》:“华发隳~。”(颠:秃顶。)引申为山顶、禾梢、高等义。

硕,本义是头大,《说文》:“硕,头大也。从贾,石声。”段《注》:“引申为凡大之称。”《诗·魏风》有《硕鼠》篇。引申为学习渊博、德高望重之人,曾巩《与杜相公书》:“当今内自京师,外至岩野,宿师~士,杰立相望。”

69.面部

面,《说文》:“颜前也。”从面之字与面部有关。

  本指面颊,此义常用通假字“辅”。《说文》:“醋,颊也。从面,甫声。”《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70.彡部

彫,本义指以毛饰画的花纹,《说文》:“彫,毛饰画文。象形。”从乡之字与花纹、雕饰有关。

影本义是雕刻(花纹),《说文》:“彤,琢文也。从彡,周声。”《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也。”引申为文饰、彩绘,《书·五子之歌》:“峻宇~墙。”辨析:彤、雕、凋,本为意义不同的字。雕为大雕,凶猛的鸟,常借为肜刻的“彤”,走向极端,今便作“雕刻”,而不写成“彤刻”了。“凋”为凋落。

彰,本是错综的花纹或色彩,《说文》:“彰,文彰也。从乡,从章,章亦声。”《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殿食,鸟行而无~。”引申为明显、显著,《书·汤誓》:“克宽克仁,~信兆民。”又引申为宣扬、表彰,《书·毕命》:“~善瘅恶,树之风声。”辨析:章、彰本为古今字。先秦、两汉时,显著、表扬这个义项常写作“章”,汉以后“表彰”不再写作“表章”。

71.文部

文,本为肌肤上刺画花纹,是纹身的“纹”的本原字,《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胸腹部有交错的花纹。《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身。”引申为纹理、花纹,《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汉字本由表意系统发展而来的,象形、会意是按物、事画出来的,故汉字先秦称文。《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害辞,不以辞害志。”再引申为文章等义。

72.色部

色,本指脸上的气色、表情,《说文》:“色,颜气也。从人从   。”《战国策·赵策》:“太后之~少解。”又特指女色,《论语·季氏》:“戒之在~。”引申为颜色、色彩,成为今之常用义。

73.山部

从山之字与山有关。

崩,本义为山倒塌,《说文》作“岣”,曰:“山坏也。”《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引申泛指倒塌、崩裂。用于抽象义为崩溃。特指天子死,《书·大诰》:“武王~,三监及淮夷叛。”辨析:崩、薨、卒、死、没。古代死的称呼也分等级。“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礼记·曲礼》)“没”作死讲,等于说“去世”。

岱,泰山的别称,也叫岱宗、岱岳,《说文》:“岱,太山也。”《书·禹贡》:“海一准青州。”《风俗通·山泽》:“岱者,长也。……故为五岳之长。”

嶽,本五座大山的总称,也作“岳”。《诗·大雅·崧高》:“崧高维~,骏极于天。”引申泛指大山或山的最高峰。

74.广部

广,从广之字与房屋有关。

序,本指堂屋的东西墙,《说文》:“序,东西墙也。从广,予声。”《仪礼·士冠礼》:“主人玄端爵辑,立于阼阶下,直东序西面。”殷代称学校叫序,《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周曰庠。”引申为次顺、序列、序言等义。

廉,本指堂屋的侧边,《说文》:“廉,仄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仪礼·乡饮酒礼》:“设席于堂~东上。”侧边直而有棱,故引申为正直,《庄子·让王》:“人犯有难,我享其利,非~也。”引申为廉洁、不贪,为今之常用义,贾谊《治安策》:“故天下咸知陛下之~。”

75.厂部

厂,从厂之字多与山崖有关。

厚,本义指山陵高厚、多土,《说文》:“厚,山陵之厚也。从早,从厂。”引申为宽厚,与“薄”相对,《诗·小雅·正月》:“谓地盖~,不敢不踏。”又引申为多、土地增多,《左传·隐公元年》:“~将得众。”(厚:指大叔段扩大封地。)又引申为厚道、着重等义。

原,本指水流起头的地方,《说文》:“原,水泉本也。从泉出厂下。”《左传·昭公九年》:“木水之有本~。”后来写作“源”。引申为本源、原来的等。

76.石部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从石之字与山石有关。

研本义是碾成粉末,《说文》:“研,石靡也。从石,开声。”《齐民要术·煮杏酪粥法》:“打取杏仁,以汤脱去黄皮,熟~,以水和之,绢滤取汁。”引申为研究,为今常用义。

确,本义是土地多石而贫瘠,《淮南子·人间》:“有寝丘者,其地~石而名丑。”引申为坚硬,唐元稹《田家词》:“牛叱叱,田~~,早块敲牛蹄趵趵。”又引申为薄、不丰厚,《文心雕龙·诸子》:“墨翟执俭~之教。”再引申为确实、确切,《后汉书·崔定传》:“指切时要,言辩而~。”今之常用义为正确、确实等。

七十七、犬部

犬在字左边写作“犭”,从犬之字与动物有关。

狎,本义是驯犬,《说文》:“狎,犬可习也。从犬,甲声。”《新书·大政下》:“辟其犹以鞭~狗也,虽久弗亲矣。”引申为亲近、接近,《礼记·曲礼卜》:“贤者~而敬之,畏而爱之。”又引申为熟悉习惯,《国语·周语中》:“未~君政,故未承命。”词义加重带上贬义色彩,引申为轻忽、侮慢、戏弄等,《书·泰誓》:“~侮五常,荒怠弗敬。”

猛,本义健壮的狗,《说文》:“猛,健犬也。从犬,孟声。”引申为健壮,杜甫《朝献太清宫赋》:“张~马,出腾虬。”又引申为凶猛、凶暴、猛烈等义。

猝,本义是犬从草中突出追人,《说文》:“猝,犬从草暴出逐人也。”引申为仓猝、匆忙,张溥《五人墓碑记》:“非常之谋,难于~发。”

狠,本义是犬争斗声,《说文》:“狠,吠斗声。从犬,艮声。”引申为凶狠,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皂隶如此野~,其令可知。”又引申为程度副词,后来写作“很”,《西游记》第二十二回:“这家子远得狠哩。”

78.火部

火在字下部作“灬”,从火之字与火或火光有关。

焚,本义是烧山林宿草田猎或田耕,《说文》:“焚,烧田也。”《春秋·桓公七年》:“七年春二月己亥,~咸丘。”后引申泛指焚烧。

然,本义是燃烧,《说文》:“然,烧也。从火,肤声。”徐铉注:“然,今俗别作燃。”然、燃古今字。《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泉之始达。”引申为照耀,《洛阳伽蓝记·正如寺》:“~目之绮,裂鼻之馨。”“然”假借作指示代词,表这样和连词然而等义。

烈,本义指火势猛,《说文》:“烈,火猛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引申为强烈、猛烈,《书·舜典》:“~风,雷雨弗迷。”又引申为严酷、浓烈。又引申为显赫,《国语·晋语》:“君有~名。”再引申指显赫的事业、功业,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应该注意:古汉语“烈士”一词与今义不同,主要指两种人:一是重义轻生、视死如归的勇士,如《庄子·秋水》:“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一是指有作为、建功立业的人,如曹操《步出夏门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79.大部

古文字“大”像正面的站立的成年人,从大之字与人有关。

夫,本成年男子的通称,《说文》:“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诗·秦风·黄鸟》:“维此奄息,百~之特。”后特指女子的配偶。作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些),《淮南子·齐俗》:“此一是非,隅曲也;~一是非,宇宙也。”又常作句首有议论的发端词。

夷,本指称我国古代东部少数民族,《说文》:“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又蔑称中原以外的各少数民族。近代用来指称外域各民族。夷还有平坦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以近,则游者众。”又作动词,铲平、消除,《史记·秦始皇本纪》:“~去险阻。”又特指灭族。

80.立部

从立之字与站立有关。

竦,本义为引颈举踵而立,《汉书·韩信传》:“~而望归。”引申为肃敬,《后汉书·黄宪传》:“淑~然异之。”又引申为高起、高耸,曹操《步出夏门行》:“山岛~峙。”

端,本义是直立,《礼记·玉藻》:“~行,颐香如矢。”引申为正、直,《史记·秦始皇本纪》:“畏忌讳谀,不敢~言其过。”又引申指人的品性端庄正直,《商君书·修权》:“君好法,则~直之士在前。”“端”又表示事物的一头或一方面,《礼记·中庸》:“执其两~,用其中于民。”又当歼头讲。“端”又指称周代的礼服,有玄端、素端等。

81.竝部

竝,本为(二人)并立,今归人立部,

《说文》:“垃,饼也。从二立。”隶变作“蓝”。引申为并列,《荀子·强国》:“则欲自~乎汤武。”又引申为一起。又作依傍、沿着讲,《史记·秦始皇本纪》:“~阴山至辽东。”辨析:监(垃)、并、饼。三个字在古代并不完全通用,并、饼为同义词,并和监不是同义词,古音也不相同。兼并不作“蓝”,一起的意义多作“并”,依傍的意义只作“监”,抛弃的意义只作“并”和“饼”。现简化都作“并”。

82.心部

从心之字与人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有关。

恨,本义是遗憾、后悔,《荀子·成相》:“不知戒,后必有~。”引申词义加重、怨恨、仇恨。《说文》:“恨,怨也。从心,艮声。”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忘国~。”

患,本义是忧虑、担心,《说文》:“患,忧也。”《论语·学而》:“子曰:‘不~人之不己知,~不知人也。”’引申为祸患等义。

悠,本义是忧思,《说文》:“悠,忧也。从心,攸声。”《诗·周南·关睢》:“~哉~哉,辗转反侧。”引申为遥远、长久,杜甫《龙门》:“川水日~哉。”又引申为闲适,陶潜《饮酒二十首》之五:“~然见南山。”

悖,本义是心乱、惑乱,《说文·言部》:“静,乱也。或从心。”《管子·度地》:“桓公曰:‘寡人~,不知四害之服奈何?”’引申为违背,《国语·周语上》:“是以事行而不~。”

惠本义是仁爱,《说文》:“惠,仁也。”《书·皋陶谟》:“安民则~。”引申为恩惠。又引申为柔和,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天朗气清,~风和畅。”又引申为善、贤惠等义。辨析:慧,聪明;惠,贤惠。

悼,本义是恐惧、战栗,《说文》:“悼,惧也。从心,卓声。陈楚谓惧曰悼。”宋玉《九辩》:“窃~后之危败。”引申为悲痛,《诗·桧风·羔裘》:“岂不尔思,中心是~。”又特指追念死者。

惟,本义是思考,《说文》:“惟,凡思也。从心,隹声。”《诗·大雅·生民》:“载谋载~,取萧祭脂。”又当“为”讲,《书·益稷》:“万邦黎献,共~帝臣。 ”又用作句中语气词,《书·说命》:“非知之艰,行之~艰。”辨析:惟、唯、维。惟本义是思;唯本义是答应;“维”本义是绳子。从本义看,三个字各不相同。但当“只”讲,“惟”和“唯”通用;作语气词,三个字都通用。

恙,本义是忧虑,《说文》:“恙,忧也。从心,羊声。”《汉书·公孙弘传》:“何~不已。…‘无恙”即平安无事。引申为祸患,汉王延寿《梦赋》:“转祸为福,永无~兮。”又引申为病,秦观《答文潜病中见寄》:“君其专精神,微~不足论。”

恭,本义是恭敬、肃敬,《说文》:“恭,肃也。从心。共声。”《论语’子路》:“居处~,执事敬。”金文多作“事奉、奉行”义,《尚书》也有这一用法,如《甘誓》篇:“今予惟~行天之罚。”辨析:恭着重在外貌上,敬着重在内心里。

83.水部

水在字的左边作“氵”,从水之字与水有关。

池,池塘、水池,《庄子·逍遥游》:“南冥者,天~也。”又常指护城河,“城”与“池”并举,《说文》:“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

汝,本为淮河的支流,《说文》:“汝水,出弘农庐氏还归山.东入淮,从水,女声。”《盂子·滕文公上》:“决~、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假借用为第二人称代词。

沛,本水名,《说文》:“沛水,出辽东番汗塞外,西南人海。从水,市声。”又为沼泽、多水草之地。应劭《风俗通义·山泽》:“~者,草木之蔽茂,禽兽之所蔽匿也。”引申为水充盛貌。又作“沛沛”、“滂沛”。王褒《九怀》:“望淮兮沛沛。”

沃,本义是浇、灌。《说文》作“茨”,曰:“溉灌也。从水,芙声。”《论衡·偶会》:“使火燃以水~之,可谓水贼火。”浇灌土地而肥美,故引申为肥沃,《史记·河渠书》:“关中为~野,无凶年.”

没,本义为沉没于水中,《说文》:“没,沉也。”《庄子·列御寇》:“其子~于渊,得千金之珠。”引申为淹没、隐没、埋没、没收等义。后来又写作“殁”,死。《易·系辞下》:“包牺氏~,神农氏作。”引申为没有,为今之常用义。

沐,本义是洗发,《说文》:“沐,濯发也。从水,木声。”《史记·屈原列传》:“新~者,必弹冠。”沐与浴构成同义复词“沐浴”:①洗澡,《孟子·离娄下》:“斋戒~~。”②指沉浸在某种环境中,皇甫谧《三都赋序》:“二国之士,各~~所闻。”③受润泽、得到恩惠,曹植《求自试表》:“~~圣泽。”

浴,本义是洗澡,《说文》:“浴,洒身也。从水,谷声。”《左传·文公十八年》:“二人~于池。”又为鸟飞急上忽下,《大戴礼记·夏小正》:“黑鸟~。……浴也者,飞乍高乍下也。”

泗,本为水名,《说文》:“泗,受沸水,东人淮。从水,四声。”后指鼻涕,《玉篇·水部》:“泗,涕也。”《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涕~滂沱。”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洒,本洗涤义,《说文》:“洒,涤也。从水,西声。”段《注》:“下文云:‘沬,洒面也’、‘浴,洒身也’、‘澡,洒手也’、‘洗,洒足也’。”《孟子·梁惠王上》:“愿此死者壹~之。”又,把水均匀地散在地面上,《诗·唐风·山有枢》:“子有廷内,弗~弗扫。”

渊本指打漩的水,《说文》:“渊,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貌。”《列子·黄帝》:“流水之潘为~。”引申为深水、深潭,《荀子·劝学》:“积水成~,蛟龙生焉。”

84.雨部

雨,《说文》:“雨,水从云下也。”古文字正像其形。从雨之字与降雨有关。

零,本指余雨,《说文》:“零,余雨也。从雨,令声。”引申为降雨,《诗·豳风·东山》:“~雨其潆。”引申为落下、凋落,《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泣涕~如雨。”注意:古代汉语“零”不作零数、零碎讲。

85.户部

户,本指门,《说文》:“户,护也,半阴曰户。象形。”《诗·小雅·斯干》:“筑室百堵,西南其户。”引申为住户,《易·讼》:“人三百~,无眚。’’从户之字与门和房屋有关。

房,古代指正室两旁的房间,《说文》:“房,室在旁也。”《大戴礼记·诸侯迁庙》:“脯醢陈于~中。”引申泛指房屋、房间,《庄子·知北游》:“无门无~,四达之皇皇也。”

扉,本义指门扇,《说文》:“扉,户扇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子尾抽桷击~三。”现多指书刊的扉页。

扃,本指从外关门的门闩、门环,《说文》:“扃,外闭之关也。从户,同声。”《礼记·曲礼上》:“入户奉~,视瞻毋回。”引申为关闭、上闩,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豪家朱门~。”又引申指门户,南齐孔稚圭《北山移文》:“或假步于山~。”

扁本义是在f J户上题字,《说文》归人册部,曰:“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后汉书·百官志五》:“皆~表其门,以兴善行。”后来写作“匾”。“扁”则借用为不圆貌。《诗·小雅·白华》:“有~斯石,履之卑兮。”

86.門部

門,从二户,象形。从门之字与门户有关。

閒,本义为缝隙、空隙。《说文》曰:“閒,从月。”会意。徐铉《注》引徐锴曰:“夫门夜闭,闭而见月光。”今简化作“间”。《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而窥其夫。”引申为距离、间隔、离间、嫌隙等义。又引申为秘密地、私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乃变易姓名,~行东归。 ”又参与,《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焉。”引申为中间、期间,曹操《度关山》:“天地~,人为贵。’’又当近来讲,《汉书·叙传上》:“ 帝~颜色瘐黑。”又可作量词,义为清闲、空闲,《庄子·天地》:“天下无道,则修德就~。”

閑,本义为栅栏,《说文》:“閑,阑也。”从阴中有木,《周礼·夏官·虎贲氏》:“舍则守王~。”引申为马圈,《魏书·常季贤传》:“仍主厩~。”引申为防止,刘禹锡《天论》:“建极~邪。”熟习义,后来写作“娴”,《战国策·燕策二》:“闲于兵甲,习于战功。”

閔,本为吊唁,《说文》:“閔,吊者在门也。从朗,文声。”引申为怜悯,后来写作“悯”,《诗·周颂·闵予小子》:“闵予小子,遭家不造。”

閭,本指里巷的大门,《说文》:“閭,里门也。从髑,吕声。”《周礼·地官·乡大夫》:“国有大故,则令民各守其~,以待政令。”

87.耳部

从耳之字与耳朵有关。

聊本义是耳鸣,《说文》:“聊,耳鸣也。从耳,卯声。”汉刘向《九叹·远逝》:“横舟航而济湘兮,耳~啾而恍慌。”又典籍常用为依赖、凭借义,《战国策·秦策一》:“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假借为姑且、暂且,屈原《九章·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以舒吾忧心。”

聖。本义为听力好。甲骨文“里”像人着大耳听口说话,会意。引申为通、无所不通,《书·大禹谟》:“乃~乃神,乃武乃文。”由圣明引申为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人无名。”又引申指具有最高技艺的人,如诗圣、草圣。注意:在古代圣和聖是两个字,《说文》:“聖,汝颍之间谓致力于地曰圣,从土从又。”现代“聖”简化作“圣”。

聱。本指乐音,《书·舜典》:“~依永,律和~。”孔《传》:“声为五声。”即宫商角徵羽。引申泛指声音,《说文》:“聱,音也。”《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无臭。”“聱”现简化为“声”。

聯,本义是连续不绝,《说文》:“聯,连也。从耳,耳连于颊也;从丝,丝连不绝也。”汉张衡《西京赋》:“缭垣绵~四百余里。”简化为“联”。

聰,本为听而能审察是非真假,《说文》:“骢,察也。从耳,忽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也,谗言之蔽明也。”引申指听觉、听力,《易·央》:“闻言不信,~不明也。”引申为听觉灵敏,《荀子·劝学》:“耳不能两听而~。”再引申为聪明、有才智,为今之常用义。简化作“聪”。

88.手部

从手之字与手有关。

扣,本义是牵住、勒住(马缰绳),《说文》:“扣,牵马也。从手,口声。”《左传·襄公十八年》:“齐侯驾,将走邮棠。大子与郭荣~马。”引申为靠近,沈括《梦溪笔谈·异事》:“余与同职~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再引申为询问,《论衡·书解》:“说章句者终不求解~明。”马牵走,需击打,故“扣”引申为敲击,《荀子·法行》:“~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再引申为攻打,宋叶适《安集两淮申省状》:“~城不下,攻壁则人。”

折,本义是折断,《说文·卿部》:“折,断也。从斤断卿。”甲骨文从斤断木。《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引申为屈服、折磨等义。“折”又引申为判断、裁决,《论语.颜渊》:“片言可以~狱者.其由也与?”

抑本义是按压,《吕氏春秋·适威》:“若玺之于涂也,~之以方则方,~之以圆则圆。”引申为抑制、控制,再引申为克服、压抑,《书·无逸》:“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畏。”再引申为深沉、低,晋成公绥《啸赋》:“响~扬而潜转。”又作选择连词,当“还是”讲,《国语·晋语一》:“君之使我,非欢也,~欲测吾心也。”

揭,本义为高举,《说文》:“揭,高举也。从手,曷声。”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竿为旗。”引申为持、拿,《汉书·冯衍传》:“~节奉使。”又引申为扛,《庄子·胠箧》:“负匮~箧,担囊而趋。”再引申为揭开,白居易《醉吟先生传》:“~瓮拨醅。”又引申为显露、公布,《诗·大雅·荡》:“人亦有言,颠沛之~。”又为揭帖的简称。

掉,本义是摆动、摇动,《说文》:“掉,摇也。从手,卓声。”《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引申为整理,《左传·宣公二年》:“御下两马,~鞅而还。”引申为调换。于是又引申为转、调转头,为今之常用义。

抢,本义是撞、冲,《广韵·阳韵》:“抢,突也。”《战国策’魏策四》:“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地尔。”’引申为落(在),《庄子·逍遥游》:“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榆枋而止。”’而作“抢夺”讲,今之常用义。

控,本义是拉开弓弦,《说文》:“控,引也。从手,空声。”段《注》:“引者,开弓也。”《史记•匈奴列传》:“~弦之士三十余万。”引申为控制、操纵,唐钱起《送王使君赴太原行营》:“诸侯持节钺,千里~山河。”引申为走告、控诉,《诗·都风.载驰》:“~于大邦,谁因谁极。”又投、落下,《庄子·逍遥游》“时则不至,而~于地而已矣。”

探,本义是摸取、探究,《说文》:“远取也。”《易·系辞上》“~赜索隐,钩深致远。”引申为试探、探亲、侦探等义。

89.女部

从女之字,意义范围较广,包括婚姻、姓氏和与妇女有关。

姓,本义是女人所生的家族称号。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姓之本义谓生,故古通作生,其后因生以赐姓,遂为姓氏字耳。”《诗·唐风·杕杜》:“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引申只指官吏,《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孔《传》:“百姓,百官。”后又指平民,与今义同,《汉书·高帝纪下》:“填国家,抚百~。”

姻,本义指丈夫的家,《说文》:“姻,婿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从女,从因,困亦声。”引申指女婿的父亲。又指婚姻、嫁娶,《诗经·小雅·我行其野》:“不思旧~,求尔新特。”

姝,本义指女子容貌美好,《说文》:“姝,好也。从女,朱声。”《诗·邶风·静女》:“静女其~,俟我于城隅。”引申指美女,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此郊之~,华色含火。”  90.民部  从民之字与人有关。

民,本指奴隶。引申泛指百姓,《说文》:“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诗·大雅·假乐》:“宜~宜人,受禄于天。”又指人类,《诗·大雅·生民》:“厥生初~,时维姜螈a”

氓,本指老百姓,《说文》:“氓,民也。从民,亡声。”《诗·卫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引申指外来的老百姓,《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道,愿受一廛而为~。”注意:“流氓”古代指无业游民。

91.戈部

戍,本义是守卫,《说文》:“戍,守边也。从人持戈。”杜甫《石壕吏》:“三男邺城~。”

贼,本义是杀害,《说文》:“贼,败也。从戈,则声。”《韩非子·内储说下》:“二人相憎,而欲相~也。”引申为害,《墨子·非儒》:“是~天下之人者也。” 引申为对敌人的蔑称,再进一步称强盗为贼,柳宗元《童区寄传》:“~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辨析:偷、盗、贼、窃,“盗”与“贼”相对而言时,“盗” —般指偷窃,“贼”为残害,伤害。用作名词,“盗”多指偷盗者,即指小偷;“贼”既指强盗,也指残害忠良的奸臣、乱臣。今天所谓的贼(小偷),在上古叫“盗”,不叫“贼”。“偷”本义是苟且,后来才引申指偷窃行为或偷东西的人。“窃”也可作偷讲,但多用为偷偷地、私下里做某事。

我,本义是兵器,甲骨文“我”像三刃兵器之形。假借作第一人称代词,《说文》列有我部,曰:“我,施身自谓也。”《诗·小雅·采薇》:“昔~往矣,杨柳依依。”

或,本为国之初文,《说文》:“或,邦也。”古文字“或”乃持戈守卫领土之形。假借作无定代词,当有的(人或事)讲。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又副词,或许。连词,或者。

戚,本为古代一种似钺的武器,斧属,《说文》:“戚,戌也。”《诗·大雅·公刘》:“弓矢斯张,干戈~扬。”又为忧愁、悲哀义,《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后来写作“俄”。又有“亲戚”义。注意:亲戚一词,古今词义有差别,古代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族内族外的亲属。后来词义缩小,主要指有婚姻关系的族外亲属。  92.弓部  从弓之字,与弓箭有关。

引,本义为拉开弓,《说文》:“引,开弓也。从弓、1。 ”《庄子·田子方》:“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之盈贯。”引申为延长、伸长,《左传·成公十三年》:“我君景公~领西望。”引申为引导、率领,《史记·秦始皇本纪》:“~兵欲攻秦。”为退却、避开,《战国策·赵策三》:“秦军~而去。”又引申为取过来,《战国策·齐策二》:“~酒且饮之。”又为招引、引用等义。

弘本义为高为大,甲骨文“弘”字似弓背隆起之形。《易·坤》:“含~光大。”又引申作动词扩大,《论语·卫灵公》:“人能~道,非道~人。”

93.糸部

糸,从糸之字与丝麻、绳索等有关。

绝本义是断绝,《说文》:“绝,断丝也。从糸,从刀,从卩。”引申为割断、切断,《战国策·楚策四》:“今楚虽小,~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引申为隔绝(难通),陶潜《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境。”(注意:“绝境”不能解为:没有出路的地方。)又引申为横穿,《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作副词,义为最、极,引申为绝对。作形容词,指才技独特,独一无二,吴均《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天下独~。”  短本指织布机上的纵线。王充《论衡•量知》:“恒女之手,纺续织~。”引申为主干,《管子·度地》:“水之出于山而流人海者,命日~水。”又引申为常法、经典,《汉书·五行志》:“礼,王之大~也。…‘经”有整理丝缕、理出丝绪之义,故与“维”或与“纶”连用,兼有经略、治理(国事)之义,金文《虢季子白监》:“~维四方。”吴均《与朱元思书》:“~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经,本古代官吏系印用的丝带,《说文》:“经,青丝绶也。从糸,龠声。”“纶”有编丝成绳之义,故引申为治理,《易·系辞上》:“故能弥~天地之道。”注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的“纶”,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称纶巾。

綸,本指登车时用手拉车的绳索,《说文》:“綸,车中把也。”绥本为登车之安全,故有安抚义,《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四方。”

94.土部

从土之字与土地、建筑物等有关。

垣,本指矮土墙,《说文》:“垣,墙也。从土,亘声。”泛指墙,《管子·轻重乙》:“内毁室屋,坏墙~。”又为宦署的代称,唐皮日休《太白传》:“清望逸内署,直声惊谏~。”

城,本指都邑四周用作防守的高墙,《公羊传·定公十二年》:“五版而堵,五堵而雉,百雉而~。”又为构筑城墙,《汉书·高帝纪》:“今天下县邑~。’’引申为城镇、城市,《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哲妇倾~。”注意:城、郭对举时,“城”指内城,“郭”指外城,《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连用则泛指城墙,《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型,本指浇铸金属器具的土模子,《说文》:“型,铸器之法也。从土,刑声。”段《注》:“以木为之曰模,以竹曰范,以土曰型。”《淮南子·修务》:“明镜之始下~。”引申为法式、楷模,又引申为类型、式样。

坐,本义是席地而坐,《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引申指所坐的位置,《史记·项羽本纪》:“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杀之。”此义后来写作“座”。坐是身体接触的地方,故引申为触犯刑律,因……获罪。“坐”于是成为古代的法律术语之一,有“连坐”、“随坐”等,《汉书·赵广汉传》:“广汉虽~法诛。…‘ 坐”又当因为讲,乐府诗《陌上桑》:“但~观罗敷。”注意:古代坐的姿势相当于今天的跪坐。

95.田部

从田之字与田地、耕种等有关。

田,本义为农田,甲骨文“田”像阡陌交错的田地形。卜辞:“土方侵我西施~。”引申为打猎,《左传·宣公二年》:“宣子~于首山。”后来写作“畋”。又为耕种田地,《诗·齐风·甫田》:“无甫~,维莠骄骄。”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佃”。又指管理农事的官,《管子·法法》:“后稷为~。”此义后多作“田唆”。《诗·豳风·七月》:“馐彼南亩,田峻至喜。”

畔,本为田界,从田半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行无越思,如农之有~,其过鲜矣。”段《注》:“引申凡界之称。”《国语·周语二》:“修其疆~,日服其镩。”引申为边、旁边,《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

略,本义是划定土地的疆界,《说文》:“略,经略土地也。从田,各声。”左思《吴都赋》:“故其径~,上当星纪,拓土画疆,卓荤兼并。”引申为谋略,《三国演义》第五回:“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

畸,本指不方正不规则的田,《说文》:“畸,残田也。从田.奇声。”引申为不规则、不正常,《荀子·天论》:“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又引申为零星、剩余,又作单讲。

耆,本义是土地面积对等,《说文》:“酋,田相值也。从田.尚声。”简化作“当”。引申为相当、抵当,柳宗元《捕蛇者说》:“募有能捕之者,~其租入。”引申为抵挡,《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莫不以一~十。”又为面对,《左传·成公二年》:“下臣不幸,属~戎行。”

96.斤部

从斤之字与刀斧类工具有关。

斤,本义即斧,《说文》:“斤,斫木也。象形。”《孟子·梁惠王上》:“斧~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斫,本指斧刃,从斤,石声。《墨子·备穴》:“斧以金为~。”引申为用刀斧砍削,《说文》:“斫,击也。”唐杜荀鹤《山中寡妇》:“旋~生柴带叶烧。”又引申为攻击,《三国志·吴志·甘宁传》:“至二更时,衔枚以~敌。”

斯,本义为劈开,《说文》:“斯,析也。从斤,其声。《诗》曰:斧以斯之。…引申为分散、分开,《庄子·则阳》:“~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又扯裂,后来写作“撕”。假借为指示代词这、这样,《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夫!不舍昼夜。’”又作副词,相当于“则”。

兵,本为兵器、武器,《说文》归人廾部,曰:“兵,械也。从廾持斤。”《荀子·议兵》:“古之~,戈、矛、弓、矢而已矣。’’引申指拿武器的人,即士卒,《资治通鉴·淝水之战》:“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又引申为军事、武力、战争,《孙子兵法·计篇》:“~者,国之大事。”又指兵法。

97.車部

从車之字与车有关。

軌本指车迹,《说文》:“軌,车辙也。从卓,九声。”《孟子·尽心下》:“城门之~,两马之力与?”又指车子两轮间的距离,《史记·秦始皇本纪》:“车同~。”引申为轨道、一定的路线,《淮南子·本纪》:‘‘五星循~而不失其行。”又引申为法度、规矩,如常轨、越轨。

軍,本义指战车环绕而成的军营,《左传·成公十六年》:“齐、宋、卫皆失~。”引申为包围,《说文》:“军,圜围也。四千人为军。从卓,从包省。”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十阵》:“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者,在于慎。”活用为动词驻扎,《史记·项羽本纪》:“沛公~霸上。”叉指兵士,《史记·淮阴侯列传》:“~皆殊死战,不可败。”今常用作军队、军人。

轩,本指古代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车子,《说文》:‘‘轩,曲鞠藩车也。从卓,干声。”引申为车子的通称,江淹《别赋》:“朱~绣轴。”车子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诗·小雅·车部》:“戎车既安,如轾如~。”引申为高,《红楼梦》第二回:“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峻。”轩还指窗,《文选·谢瞻<答灵运>》:“开~灭华烛,月露皓已盈。’’

辖,本指使车轮不致向外脱出的车轴两端的插栓,《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巾车脂~,隶人、牧、圉各瞻其事。”引申为管辖,《红楼梦》第七十三回:“二姐竟不能~治。”

98.早部

“阜”为意符写作“阝”,一定在字的左边。从阜之字多与山陵、台阶等有关。

防,本义是堤坝,《说文》:“防,暗也。从阜,方声。”《周礼·地官·稻人》:“掌稼下地,以潴畜水,以~止水。”引申为堵塞,《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怨。”

附本为小土山,《说文》:“附,附娄,小土山也。从阜,付声。《春秋传》曰:‘附娄无松柏。”引申为依傍、依附,《易.剥》:“象曰:‘山~于地,剥;上以厚安宅。”

阿,本指大土山,或山窝、山的弯曲处,《说文》:“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从阜,可声。”晋陶潜《杂诗》:“白日沦西~,素月出东领。”余冠英《注》:“ 阿,大陵。”屈原《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王逸《注》:“阿,曲隅也。”引申为曲从、阿谀,《国语·周语上》:“大臣享其禄,弗谏而~之。” 现代汉语多用词头,如阿哥、阿妹。

阴,本指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说文》:“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韩非子·说林上》:“夏居山之~。”《列子·汤问》:“达于汉~。”引申为阴暗、没有阳光,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气象万千。”又为古代的哲学概念,与“阳”相对立。《易·系辞上》:“一~一阳之谓道。”

隰,本义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水北为~,山南为~。”引申指阳光、太阳,《诗·小雅·湛露》:“匪~不唏。”又为明亮,《诗·豳风·七月》:“我朱孔~。”

99.子部

从子之字与小孩有关。

子,本义是幼儿,包括男、女,《仪礼·丧服》:“故~生三月则父名之。”有时单指女子、姑娘,《诗·周南·桃夭》:“之~于归,宜其室家。”引申为男子的尊称,《韩非子·难一》:“以~之矛,陷~之盾,何如?”

存,本义是问候、省视,《说文》:“存,恤问也。从子,才声。”《后汉书·马援传》:“过~伯春。”后为生存、存在,《公羊传·隐公三年》:“有天子~。”

字,本义为生育,《说文》:“字,乳也。从子在“下,子亦声。”段《注》:“人及鸟生子曰乳。”王充《论衡。论死》:“鸡卵之未~也。”引申为怀孕,《易· 屯》:“女子贞不~,十年乃~。”又引申为抚养、抚育,《左传·昭公十一年》:“其僚无子,便~敬叔。’’文字孳乳繁多,故“字”引申为文字,《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者,言孳乳而浸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