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蓝e和魅蓝note3对比:我只是一粒尘埃\世界为我而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14:52

南通市二模作文讲评

■文题

有这样一则犹太谚语:“你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条,一张上面写着‘我只是一粒尘埃’,另一张上则写着‘世界为我而造’。”的确,“我”很渺小,置身芸芸众生中,沧海一粟,轻如鸿毛;可“我”又很重要,立于茫茫天地之间,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对自我的品读与审视,伴随人生的始终,关乎人生的成败。

请以“读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分析

本作文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人与人生”,但在范围上作了限制,锁定在“人与自我”的层面。题目“读我”是个动宾短语,“读”的内涵可理解为“品读”、“审视”“扪心自问”等意思;“我”字限定了写作对象,写作中,可写真实的自我,可写他人的自我,也可写事物的自我,但必须是第一人称,如果揣摩命题人的意图,写真实的自我应该是最切题的。

在阅卷中,我们发现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忽视审题,偏题严重。

在审题方面存在三种错误:(1)把“品读自我”理解成“我读他人”;(2)把“品读自我”理解成“他人读我”;(3)无视文题结构,忽视文题中的“读”字,把“读我”写成“我”,通篇仅是记帐式的回忆。

二、立意肤浅,缺乏内涵。

“读我”即审视自我,认识自我,通过扪心自问,发现自身的某种个性特质,这种特质可以是行为层面的,可以是思想层面的,可以是心理层面的,比如信心足、毅力强、有孝心、有正义感等优点,又如天赋不足、心胸狭隘等缺点。但很多同学在文中大喊“读我”,却只是空喊“读我”,就是读不出具体内容来,这种现象在议论文中尤甚。

另外,即便有内涵,也是人人都读得出来的东西,不新,不深,不能给人以启发,不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相当一部分同学甚至直接写提示语中的“渺小”、“重要”。

三、混淆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立论的依据,而命题作文的提示语仅起到引出题目、为考生打开写作思路、并含蓄地表露命题意图的作用。材料作文写作须紧扣材料,命题作文写作则不必死扣提示语。对于命题作文中的提示语,优秀的考生应该既要揣摩命题人的意图,又要不受其限制,争取有所突破。但在阅卷中,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考生演绎着两种极端:一种是抛开提示语不顾,只当没有,我行我素;另一种是“紧扣”提示语,不舍不弃,甚至有的学生不假思索,“信手拈来”,直接抄录“我是一粒尘埃”和“世界为我而造”两句话来行文。悲!

四、为文不得法,假、大、空充斥试卷。

议论类文章中存在如下问题:(1)没有观点或观点不明;(2)由头与观点不吻合;(3)观点别扭或观点与“读我”无关;(4)分论点之间在意义上包含或交叉;(5)分论点空而不当,如“读我需要智慧”、“读我需要耐心”、“读我需要勇气”等等;(6)论据陈旧,“死人居多”,缺乏时代感、鲜活感,且很多论据根本不能证明观点;(7)堆砌论据,缺少分析,更谈不上透彻;(8)论证没有层次感,层进式太少。

记叙类文章中存在如下问题:(1)故事体现不出“读我”的内涵;(2)材料编造痕迹明显;(3)选不准切入角度,做不到以小见大;(4)受“提示语”中“对自我的品读与审视,伴随人生的始终”一句的影响,在文章中大记流水帐,从小学写到初中,从初中写到高中,就是写高中,也恨不得分高一、高二、高三写;(5)不会点题,导致很多文章给人的感觉是藕断丝连,抑或“藕断丝断”。

■佳作

 

高三(2) 陈旻

孤独一隅,剥落的红漆。疲惫的双眼再无法向目力无法企及的方向延伸。每天,品读着他人,品读着自然,品读着世界,可否记忆起,你心中的那个自己,也需好好品读?

静室一角,一盏青灯,一品香茗,把心收回,如同读一卷诗书一样,将自己品读。

读我,品读一份天真。

一抹远山,一棵老树,一缕云烟。还记得自己静坐在画室里,描摹法国画家柯罗的《孟特芳丹的回忆》。油墨淡淡的馨香渗出一丝淡淡的甜蜜与惆怅,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激越的情感,仿佛依稀莫辨的梦的残片,这里有人人似曾相识的回忆。我仿佛成了柯罗的共生体。屏息静坐,我读出了自己的那份天真——一份只消画笔便可任意的天真。我的心中有对天真的无限向往之情;坐看碧水蓝天,花繁草盛,阴雨绵绵。没有喧嚣的街市,繁华的灯景。在草地上恣意奔跑,在画板上随意涂抹。读我,拂拭去尘埃与浮华,我看到一个天真自由的灵魂,细细品读,齿留余香。

读我,朗读一份坚韧。

一堆书山,一支铅笔,一杯咖啡。还记得自己安坐在“万家灯火皆熄灭”的无边黑暗中奋笔疾书。在书海中摸爬滚打,如饥似渴地追求精神的食粮。钟表上红色的“蚯蚓”醒目地指向了“12”,我坚定地告诉自己,“唯有志才能成学”。埋头,继续苦干。此时此刻,我的心在大声朗读:读出坚毅不屈,读出奋斗执着,读出“无关风月”的誓言。我的心在朗读我自己的灵魂,让我的躯体更具动力和活力。读我,抛开一切的杂念和繁芜,我读出一个更加纯粹、坚定的自己,大声朗读,慷慨激越

读我,诵读一份善良。

一朵微笑,一次帮助,一笔捐款。还记得无数次的真情相助。抱起摔跤哭泣的陌生小女孩,拭去她脸上的泪珠,报以灿烂的微笑;风雨中,捡起前面那辆自行车掉下的包袱,急速地追赶,只留下一句“不用谢”便离开。灾区有难,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号召同学一起募捐,品读着往昔的点点滴滴,也突然发现在即内心最柔弱的部位充满了温情和善意。反复诵读,能感到人性的美好和至真至纯。读我,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挖掘人性的闪光点,反复诵读,温暖宁静。

读我,品读自己的天真、坚韧、善良。

读我,审视自己,体察内心。

读我,感受生活,品读世界。

读我,提升境界,净化灵魂。

 

高三(2) 樊航

我是鲁山,是高大巍峨泰山边渺小的鲁山。

一座山,倘与“五岳至尊”泰山毗邻而居,大约是很容易遭受忽略的吧。而我,恰是如此。

在巍峨泰山面前,我有什么资格解读我自己?我只要读泰山就够了!

泰山,你知道我有多羡慕你!你历来是为帝王捧红的一个地方,是帝王“封禅”的场所。“封”是祭天,“禅”是祭地。帝王们用来祭祀天地,该是何等气派!何等不凡!

你又是文化的一座山。我在你面前,我仿佛看到了华夏五千年的发展史。耳畔仿佛响起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文人墨客都以在你身上题字立碑为荣。唉,在你面前,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我怎么能读我自己而不读你呢?

然而,在明月高悬,夜深人静时,我仍会抑制不住地偷偷拿我自己与你比较。

我的个头比你小太多了。如果说你是月亮,我便是连星星都不如了。我坐落在齐地,却又了“鲁山”之名,又不免有攀附之嫌,也似乎象征了齐文化被鲁文化遮蔽一样,我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就着月亮,我读着乏善可陈的自己。我能看到自己身上郁郁苍苍的树林,千奇百怪的石林,我听到潺潺的山泉欢快的笑声,宁静寺庙里悠然的钟声传达得很远很远……只这些,却怎么能与你的雄奇壮丽相比?人们争先恐后一饱你的风采,到我这儿的却只寥寥几人。

我读了你几千年,我是那么地崇拜你。但是今天,我却听到了不和谐的声音:“泰山只是商业的泰山!”

蓦然间,我才发现,你原本蓊郁的丛林有些却已光秃,露出了森森白骨。你原本清澈的泉水被濯黑甚至还漂浮着依稀可见的垃圾。到处都是人,他们随意践踏着你,甚至不顾你憔悴的容颜,也不顾你“至尊”之名……

这夜,我难以入眠,我看到了我自己,我那千年间未曾变过的容颜:潺潺的溪,多变的石,宁静的小寺庙和久久难散的钟声……我想,我的确应该好好读读我自己了。

“泰山只是商业的泰山!”我终于明白了。泰山啊,你到底是太幸运还是太不幸呢?你是一个文化符号,那你早早地就给人类劫持了。失去山之本性,你已不配被称作山!即使你那么雄伟那么壮丽,即便我曾那么崇拜过你,但我不得不承认,你已不是一座山,你只是一个文化符号!

我释然了。在泰山面前,我一样可以读我自己,我读自己的宁静隽美,读我自己山的本性。

我仍是泰山边被人忽视的鲁山。我时常读我自己,我知道,作为一座山,我也是高大的!

 

高三(4) 陈奕安

秋日的午后,徘徊于什刹海的水边,看波光荡漾,牵动着我的倒影。

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什刹海的水深深浅浅。水里的人影来来去去,似曾相识而又物是人非。

我来自偶然,像一粒尘埃。

“曾携一卷诗一朵花来到你身旁/在柳荫里静听汩汩的水响/诗遗忘了,花失落了/追不回那缓缓流逝的时光。”

在广阔而又恬静的什刹海面前,我渺小的仿佛沧海一粟,时光容易把人抛,樱桃红了,是孩子的笑脸;芭蕉绿了,是老人的苍颜。

我坐在水旁的大石上,看夕阳的火炬投入水中,照亮对面人家的窗户。人生匆匆,时光荏苒,不免有“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之叹。

然而,“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拾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攀上山来泼洒烈烈朝晖之时。”

山这边,兴高采烈跑上来的孩子,是我。

我是一枚空荡荡的核。

“填满它吧!孩子。”山那边,扶着拐杖走下山去的老人呼唤。

是的,忘不了田维,一只翩然起舞而又转瞬即逝的蝴蝶。她在病床上艰辛地耕耘着半亩花田。在龙胆花开的日子里,她走了,留下的芬芳氤氲人间,香气沁人心脾。

忘不了帕斯卡尔,在芦苇地里顿悟,留下发人深省的哲书,更留下流浪者心中的暖意,孤儿脸上的欢笑。

我在这里,山河湖海围绕;还是山河在此,我之极目,纳万物入怀?

我看见铁生摇着轮椅,坦然地笑;我看见季老伏案读书,皓首穷经……什刹海水波潋滟,吟起环佩之响,惊回我的思绪。

拾起手中的书卷,在暮色中漫步回屋,我感受着身边的时光弥漫开墨香,不禁加快步伐,踏起水花。

人生苦短,日夜匆匆,追寻心中的我之所念,我之所想,在浪花中前行。茫茫天地,谁主沉浮?我掬不住时光的手,但我要乘着一叶扁舟,扬起风帆。

人生的旅途虽长尤短,总有一天,会有人喊我回去,而在那之前,把握着罗盘指引的方向,只顾风雨兼程!

读我,读生命,读时光。在人生长河中畅游,回首,无悔!

 

高三(5) 陶颖

窗外的阳光打在窗户上,泛起层层迷离的光圈,我感觉不到空气一丝的流动,压抑得卧喘不过气来……

黑暗之中我似乎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他在呼喊“我一定要把那太阳追回来。”他开始奔跑,开始奋力地挥动双臂,他穿过氤氲的空气和重重的荆棘。我能感觉到他振奋的雄心,我能听到他一往直前的勇气,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挡他的脚步……

我独坐在灯光下奋笔疾书,唯有那写字声“沙沙”作响,桌子上有一圈暗黄色的水滴,那是廉价咖啡的痕迹,是的,我在与黑暗战斗,我在与疲惫和枯燥拼搏,我一遍一遍地在密密麻麻的草稿纸上演算着数学公式,我的嘴里一边又一遍地背诵着唐诗宋词,我知道,我的内心是强大和勇猛的,我是刻苦而勤奋的……

那个陌生的身影又出现在我面前,他在跑,我能看见他那豆大的汗珠正沿着他的脸颊滑落。,我能听到他沉重的呼吸声,然而,慢慢地,他的脚步开始零落,他的身影开始摇晃,他的双臂似灌了铅一般沉重,他似乎跑不动了,但是他仍在坚持,他仍在不断地奔跑……

    数学课上,那密密麻麻的公式开始在我的眼前游离,我昏昏欲睡,我努力挣扎着张开双眼,感到生理盐水在眼眶里打转,语文课上,长时间的大声背诵,让我的嗓子干得生痛,物理课上,演算的稿纸已堆了厚厚一层,我却依旧毫无头绪。“难道,你打算放弃了吗?你是谁?你是困难打不到的小巨人。”我暗暗地对自己说。(

   是的,我是顽强不屈的,任何的学习困难都打不倒我,纵便试卷上一次次鲜红的分数一遍遍刺痛我的眼睛,纵使一道道数学难题无法让我跨越。但我的心中依然有着坚定的信念,我有足够的勇气客服所有的困难。

他又出现了,然而他在挣扎着用他的最后力气奔跑着,突然他的眼睛发亮,他看到了什么?

那从云层中透出的太阳的光亮,他欣慰地笑了,加紧步伐向前奔跑着……我知道,我只要坚守自己永不言弃的信念,我也会收获心中的太阳。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在一次次失望与绝望的重生中,我从夸父的身上,读懂了我的坚持,我的执着,我的认真。

而与他不同的是,我读到了我身后的羽翼正渐渐张开……

 

 

高三(6)  彭佳琪

    于午后,品茗细读,读内心中那个最真实的我。

    我没有苏轼笔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情壮志,也没有柳永笔下“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的离愁别绪。我不像林黛玉那样忧愁伤感,清高孤傲,于月下吟诵出《葬花词》;也不像薛宝钗那种泼辣率真,敢爱敢恨,于花间自由洒脱。

    我的一生平凡,但我不甘于平凡。

    曾经躺在病床上,面对死亡之神的逼迫,我大呼“上苍之不公”。我本正值青春年华,正在被塑造成国家栋梁之道攀岩摸索,而命运却和我开了个玩笑。正当我自暴自弃,对现实彻底绝望之际,教师谭千秋张开双臂保护四个孩子的举动深深震撼了我,西安女志愿者熊宁在为人民服务时不幸摔入沈崖的场面深深感动了我,突然我认识到了自己生命的卑微和自己对生命的懦弱。

    曾经的我信奉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情”,而如今的我坚信“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对人类有益的事业“。人的一生固然短暂,如流星般,稍纵即逝,但我也已学会在这短暂的瞬间,炫耀出人生最美的光彩。

从那以后的我,对人生,对生命开始持有一种敬畏之心。

玉树地震中,我带领着全家人前往玉树,去给当地的人提供微薄的援助;云南地震中,我率领全班人为受灾同胞捐献资金,去弥补他们心灵的遗憾,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

    除了对生命的敬畏,我人生中另一个闪光点是对理想的坚持。

    从小的我对音乐有着独特的感情,音乐是我的精神氧气,在音乐的殿堂里我可以恣意徜徉。

    然而上天却不青睐于我这个“小歌唱家“,沙哑的喉咙,与生俱来,于是理想和现实成了水火不相容。但纵使音乐之途布满荆棘,我也不曾有一丝放弃的念头。

    每天晚上,脱去沉重的书包,我的世界便变了个模样,到处是黑白键和五线谱,但我也享受得不亦乐乎,纵使有时累得说不出话来,我也毫无怨言。终于,努力得以回报,音乐成为我人生中的又一个闪光点。

    读我,一个平凡的人,却读出了不平凡的人生。

读  我

高三(7) 滕理达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传统文化,现在,没有多少人拜访我了,大家都很忙,很少有人愿意停下来仔细地品地读我,所以,我闲得很,这不,又开始悠闲地四处转了。

当和着春天的脚步,轻柔的风吹得树木冒芽时,我看见街上到处都挂着“欢庆春节”的字样,我明白了,原来是春节,看着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喜气洋洋的笑容,我很自豪,其实我并没有被冷落,我很受欢迎。

一晃两个月过去了,我又出去转转,本应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时候,漫天飞的应是纸钱,地上跪的应是穿着白衣带着白帽在坟前痛哭流涕并摆上鲜花的人,现在却泰然自若地坐在家里,我压不住火,走进一家看了看。

只见一个年轻的妈妈,打开一个正四方方的东西,一开那黑黑的屏里就跳出了山、水、人,那妈妈叫:宝宝到这里来,点点鼠标来网上献花圈。那孩子点了点像老鼠一样的东西,我还听那个妈妈自言自语道:“网上祭拜就是好,比起以前,真是环保多了。也省去了不少麻烦……”

我更生气了,什么破理论,清明节就该去坟前拜祭的。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

当看着我的竞争对手“外来文化”带来的“父亲节”、“母亲节”这么受欢迎时,我嫉妒了,因为当那些小孩子从学校回来时喊一声“父亲节快乐”或者“母亲节快乐”时,他们的爸爸妈妈高兴得嘴都合不拢,比过端午节、中秋节还要开心。

我很不满,一个人坐在公园长椅上,我的对手迎面走来,“hello,传统文化,你的思想落伍了,该去学习学习了!”

……

来到某学校,他们正在上政治课,我在外面静静地听。

“世界正处于全球化时代,我们的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该怎样相处呢?”

下面的学生齐声回答:

“要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要接受外来文化,要批判地吸收与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老师总结了: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确实该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不该一味地维护自己的,排斥外来的。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应用外来文化的优点,弥补我们传统文化的不足。”

我听了这话,羞愧难当,原来网上拜祭并不是遗弃我,而是改善我的缺点,“父亲节”“母亲节”的加入,只是弥补我自身的不足,我应该和外来文化和睦相处的。

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一看,原来是外来文化,他朝我伸出来手,我放弃了长时间作揖的习惯,伸出手。两只手仅仅握在一起,我们相视而笑。此时两种文化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高三(8) 陆嵩慧

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希望你陪伴在我的左右?

是什么时候开始,我把你的每一句话都视为谬论,只有自己才是真理?

猛然间看见你的瞳孔中的我,才发现不可一世的自己居然如此渺小。

爸,小时候你在我的心中好像是个英雄,我愿意牵着你的手向其他小朋友炫耀,然后骄傲地喊出“这是我爸爸”,在我的眼里你又像是一个百宝箱,里面总是装满了无尽的快乐和奇妙的智慧,似乎你把偌大的世界就放在我的手心,我崇拜地望着你—信任,敬畏。

岁月的轻风悄悄地将你的头发染白,而你在我心里的形象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你不在是那万能的英雄,一夜之间似乎变成什么都不是的大叔,我开始不屑和你交流,你和我聊起的话题永远是考试,成绩,努力在努力……这些让我耳朵里生茧的话语,我好像从来是当做耳边风,一吹而过的,每次我们的沟通在我一阵敷衍以后,以我一句“你懂什么”作结。你的不满我直接屏蔽,你的叹息我不予理会,你爱我吗?说说的吧?要不然我怎会好不知觉,你总是无法顺我的意呢?

可就是那一次,我突然读懂这些年的可笑与荒唐,我不知道是不是酒精在作怪,一向理智的你眼里泛着泪光,对我说“你是我的命。”好吧,就是这一句便让我心中的层层城墙全面崩溃,不知什么时候,眼泪就像断线的珍珠一颗颗地散落下来,这些年对你的埋怨和忤逆顷刻间化成一头头猛兽撕扯着我的心。我以为自己够前卫,够新潮,自认为我的人生不需要别人的指点,只有自己才是一切的一切,殊不知我已经肆意践踏着你对我的呵护和关爱。

我忙低下头,不敢再去直视那双慈爱的眼睛,从那里我读到了自己的幼稚与可笑,尘封在心里已久的崇拜与敬畏在此时又光亮如新了。

 

高三(9) 沈博宇

“我”越来越读不懂“我”了!

看着屏幕中动感四射的“美少年”,我为他们而尖叫;

看着墙壁上贴得乱七八糟的海报,我不禁眼冒桃心;

再看看被束之高阁的《三国演义》,以及积满灰尘的“歼10”模型和“三八大盖”玩具枪……

我越来越读不懂我了,何以身上中国男人特有的雄浑气质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遥想古代,十八岁的少年早已横刀跨马,奔赴战场,为保护家国流血流汗;抑或是饱读诗书,勤做学问,为建设国家积存一份远大志向。

可回首现在,“脂粉”少年们竞相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奉献给光怪陆离的舞台,为争得一次上位的机会挤得头破血流,瞧瞧他们,个个浓脂粉黛,漂亮得连女人都牙痒痒。唉哟喂!敢情你们爹妈是把你们当女孩养大的啊?这下可好!木兰纵使老父健壮,弟弟正当壮年,也不得不被逼得掩面上战场了。

除却“非主流”美少年们,中国青年的价值观也极大扭曲!五四运动,鲁迅平地一声吼,千万中国青年不怕流血,拼死斗争;二十年前,李敖、王朔大骂“丑陋的中国人”,激得千万青年焕然一新。可现在,在论坛看到一句爱国言论,我只会打上“被你雷死了”。

同学间拼的不是学习,是爷爷李刚;吃的不是面,是寂寞……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弱则中国弱。”我不禁想要大声疾呼:救救我吧!

所幸被时代狂潮洗卷过的,总会剩下几颗顽石,保持着高尚灵魂。前些日子热映的《闯东关》凭着一群铁血硬汉,硬是在众多的偶像剧中杀出重我,定义了中男人应该俱备的气质。“80年”代表韩寒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为中国人做着思想启蒙。“打假楷模”方舟子不畏强权,为民众戳穿一个又一个假面具。他们就像黑夜中的明灯,在价值观扭曲的中国青年前照亮了回归“真·中国男人”的道路。

读完自我,有些愤慨,有些无奈,但还有着希望。找出自身弊病,寻求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我们中国男人一定会重新寻回中国气质。

 

高三(10) 曹佳慧

    “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 。近日,某蔡姓女大学生“语出惊人”,引来热议。                 “黄世仁是有钱人,如果活在现在,可能还一表人才,风流倜傥。如果嫁给她,

还可以用他的钱发展慈善……”

荒唐,实在荒唐!蔡同学被错误的金钱观蒙蔽双眼。试想,如果她经常品读自我,审视自己的价值观,会发生如此可笑的事情吗?可见,适时读我,审视自己,很重要!

遗憾的是,“读我”的道理明白,我们却往往很难做到。当“凤姐”带着“自信达人”的头衔如风暴般席卷而来,你是否会审视一下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还是,你会像绝大多数人一样以丑为美,盲目跟从“信凤姐,得自信的“谬论?当“犀利哥”带着忧郁的眼神向我们走来,你是否会品读一下自己的“社会观”“尊严观”?还是毫无同情心地一哂而过?品读自我,审视自我,你做到了吗?恐怕,很多人都未做到。

审视自我,品读自我,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上,当面对民族的大爱与大恨,你是否品读过自己?

3月11日,日本发生特大地震,造成严重的经济和财产损失。国人沸腾了,百度上关于“庆幸小日本地震”的词条数以万计。更有甚者,有国人居然恶搞总理的照片,将其手上的文字换为“热烈庆贺日本地震”……哎,我不禁感叹,国人怎么了?仇恨难道掩盖对生命的尊重?读读自己吧,想想自己的“荣辱观”“民族观”,这些言行是否真能体现民族的尊严与骨气?

适时读我,明白得与失,荣与辱,在大是大非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又能让我们取得及时拨正人生的航向,取得人生的成功。

是否还记得2010年广东亚运会刘翔夺冠突破终点线的画面?现场解说员大呼:“刘翔,你是天神。”但你可曾知道刘翔的成功是经过了多少次的“品读自我”,才使他从一次次的低谷和挫折中走出来!曾经,他是跳高选手,品读自我,发现跨栏更适合他,华丽转身才创造了12秒88的奇迹;曾经他因跟腱受伤惜别2008奥运会,多少次品读自我,他疗伤后又重拾勇气咬紧牙关不断努力,让他在亚运会上再一次达到了人生的顶峰!

    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懂得经常审视自我,我们的心灵才不会生锈,我们的人生的航船才会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朋友,从现在起适时读我吧,尤其当你的人生走在岔路口的时候!

 

高三(11) 陆泉栋

犹太谚语告诉人们既不想忘记“我只是一粒尘埃”,又不要忘记“世界为我而造”。然而,当今世界,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品读自我?

物欲横流,娱乐至上的社会已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喧嚣与嘈杂。我们往往迷失于其中,失去自我。

    因此,我要大声疾呼:“读我,还内心一片宁静。”

如今,社会的喧嚣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人们忘记了品读自我,对自我的定位越来越模糊,各种毫无原则甚至有违伦理的现象也层出不穷。一档《非诚勿扰》,将传统的婚恋观彻底颠覆;一个以艺术家自称的海容天天,将伦理观念完全抛弃;一个“最贵中医”张悟本,将道德的底线完全摖除。人不会“读我”,便将所有的准则视为草芥,取而代之的只能是内心的喧嚣。

品读自我的遗失源自于人们浮躁的心态。古人强调修身养性,要“吾日三省吾身”,要“静以修身,简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而今人不然。今人往往盘算着利益,打点着娱乐。物质利益熏染了纯净的内心,娱乐精神阻碍了纯净的内心,娱乐精神阻碍了素养的提高。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获得了物质生活的满足。殊不知,忘记品读自我的人们,已俨然成为精神世界的乞丐。(

 

因此,读我,首先要摒除浮躁的心态,给自己一个客观正确的定位。

读我,不能将自己定位太高,也不能将自己定位太低。一味地自视清高只会让你变得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过分的追求会使你变得好高鹜远,以致忘记了自己的本分。一味贬低自己只会让自己消极沉迷,妄自菲薄,忘记追求,失去目标。我们既然不可能颠覆这个世界,就该尊重这个世界的规律。脚踏实地,一点一点地付出,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

    我们只是尘埃,但世界因为我们而转动。在这个喧嚣的社会中,读我,还内心一片宁静!

 

高三(12) 张雯雯

我的花我自己开/你拥有你的我拥有我的/姿态

——《花的姿态》

十八岁的青春弥漫着芬达汽水的香甜清新,沁人的青草香味氤氲四周,我一手执笔,挥洒下我的解读。

丝竹流年,岁月流逝,青春闲着。如果我可以收集一捧清水折射的皎洁月光,那么我能否用一串串清脆优美的音符串起如歌的岁月?那是一个明媚的午后,阳光与阴影形成参差的美丽。有这么一棵高大繁茂的梧桐树,树下的我戴着耳机,行人来往,与我无关。记得宋慧乔有一则广告——红色的小火车行驶在森林,张开翅膀拥抱森林过往的风,让心冲破世俗的桎梏。就这样驶过流年吧,让音乐将内心的不快稀释成蔚蓝,从耳际,直到心灵。

如此为我,在自由的火车上与音乐永生相伴。

仓颉不老。我钟情于那字正腔圆的文字在弥漫着油墨香的书籍中给我的抚慰心灵的力量。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将书一页一页翻开,安妮宝贝笔下或忧伤或清冷或温情的絮语,老北京城南胡同里的百态人生,都使我无限感动,而这种感动正是我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如此为我,在自由的土壤里与文字长相厮守。

行者无疆。我愿花我生命的十分之一去旅行。西藏的辽阔,丽江的碧透,古罗马斗兽场的神秘与激情……无不牵动着我的心。《莲花》中所说的墨脱——那个莲花的隐藏之地。传说要历经艰难的人才可到达,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到那里。那里有秀美的山峦,柔情的湖水,炊烟袅袅,贫穷而高贵,我的足迹将从北半球到南半球,拼成一个完整的世界。同时的,我的心也将随着足迹的扩展而扩展。

如此为我,在自由的大地上与行走不离不弃。

音乐、文字、行走,是我解读的三原色。他们叠印着使我的一生斑斓多彩,如此为我。

自由的歌者兀自唱着:“你拥有你的,我拥有我的,姿态。”

 

高三(13) 裘心言

我是一介书生,幸而生于富贵之家,但时过境迁,家道中落,没有了昔日的繁华,只有空大而寂寥的院子,和庭阶边的梧桐伴我夜夜读书。

从此,没有了亲朋的问候,没有了夜夜笙箫,我的心中生出了厚厚的墙 ,看破了世俗的浮华,我开始读不懂自己了……

一直在探索着,内心深处的自己想要什么,希望自己走出内心的墙,那就必须先离开这困了我二十年的墙,是的,我要让家族重新兴旺起来。

于是我忘却那些儿女私情,忘却那些荣华富贵,我开始奋发苦读,在孔孟中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我坚定的相信,只要走出这面墙,我的心便会豁然开朗……

院中的芜草在秋风中摇曳百媚,我无暇顾及,八月的圆月照亮我的几案,照亮我奋笔疾书的身影。

终于,老天没有负我,在一个落日的暮光中,我得到了自己金榜题名的消息,告诉自己,我想要的我得到了,我将心中的墙留在了这破败的院中,留在曾经的岁月里,我欣然离开,那一刻,我以为读懂了我自己……

顺利进入了皇城,我想终于有一个梦想飞翔的舞台了。在我身边的都是满朝贤臣良将,共商国是。但是,紫禁城的另一面很快地映入了我的眼帘,“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的心墙没有消失,那不是我想要的……我又一次误读了自己……

我走在宫廷的深处,感到每一个经过的人的心中都设下了一道道城墙,我们相视而笑,虚伪而假意,和快乐无关。

我躲在华丽的大床上,望着门前忙碌的婢女,我开始沉思,试图读懂内心的真我,富贵,名利,家财,美眷,这些我都有,但我的心很岑寂,很孤独……

一声雁叫划破宁静的空气,我起身开窗,只见万里云霄雁阵排成了一个大大的“人”字,那一刻我豁然顿悟……

“人生百岁,能几旦暮”,“戴青霞冠,披白鹿裘,寄情山水。”这才是我的内心所向,那一刻,我才读懂了内心的自己,一切繁华终归一“静”字,内在的淡泊才是最真实的我……

 

高三(14) 严驰

神秘的原始森林中的一个部落,流传着一句谚语,这句谚语是指引他们行为处事的准则。

“可是,我们又是多么渺小啊!”

千年的智慧凝结为这样一句话,让我感动,也让我深思。

我想,人必须认识到自我的渺小,也必须对博大的自然充满敬畏。

可惜,近百年来,人们似乎过多地以自我为中心,过高地评价人在自然的地位,将对生灵的敬畏之心弃之脑后。飞速疾驰的车辆下有多少生灵的亡魂?“我爸是李刚”事件中那名愚昧无知的肇事者除了让我们大笑他的不知天高地厚外,又是否给我们留下生命可畏的启示?他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认为“天地间,我最大!”,因而缺乏对交通规则,对法律,对生命的敬畏。如果人类无法品读到自我的渺小,“我爸是李刚”这样荒唐的事件恐怕还会以不同的形式在社会里上演。(

反观奥地利,奥地利警方为驱赶不慎闯入高速公路的三只小鸭,一度将这条被称为“国道一号”的重量级高速干线阻断了三分钟。他们用三分钟给世界上了一课!认识到自我的渺小,从而对生命心怀敬畏!若在中国,这三只小鸭恐怕就没那么好的命运了。

     如果只知“世界为我而造”,世界上会多出几个希特勒?会多出几个焚书坑儒的惨剧?

《 阿凡达》带给我们的,不仅只是庞大的视听盛宴,更多是纳美人对带给我们生命的自然的敬畏。

    周国平先生:“你可以不相信神,但是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的,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从而对生命与自然充满敬畏,踏上心灵的朝圣之路。

我们要读懂的是自我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要勇于承认自己是渺小的这一个不争的事实。让人们真正得以救赎的,唯读懂自己而已。

 

高三(17) 李姝潔

请你在读我准备好一杯水,它一定要装在透明的玻璃杯中,这样你才会真正的读懂我。

捧起水杯,轻轻地抿一口。水滋润了你的唇,慢慢地在你的舌尖蔓延,在舌头

上打转,接着它清凉了你的喉咙,此时,你有什么感觉?

只是一口水,很普通。

对!就是这样。我只是一杯水,甚至是组成一杯水中的一个水分子。平凡而又寻常。六十亿人口中的一个,十三亿人口中的一个,二十万人口中的一个,世界中的一个,中国中的一个,怀揣梦想的高三考生中的一个。

轻轻地再琢一口水。这次呢?被浸润的嘴唇是否变得略微清甜了?是否有想要把一杯水都喝下去的冲动?这样的一口口品试,怎么试也是杯水。且慢,往里加点糖,不要搅拌。

第一口,是有点甜味。就如同清晨的第一抹阳光照在你脸上,有点温暖。我喜欢予人温暖。

喜欢咧开嘴巴,露出一排白亮亮的牙齿,嘴角边一个不深不浅的小梨涡,弯成月亮的眼眸,一直都是这样给人以初次的甜蜜。

再喝上一口,比上一口更甜了些。如雨后空气中未着尘埃的彩虹,那种雨过天晴的愉悦感。我喜欢予人快乐。

在你困难时,我一定会站在你左右;在你快乐时,我一定会陪在你左右;在你迷惘时,我一定会带你走出它,就是喜欢看见别人欣慰的笑颜,喜欢看见别人兴奋的神情,喜欢看见别人真诚的眼眸。

再喝一口,越发的甜了,请用东西搅拌一下,让沉淀在杯底的蔗糖分子与水相融。太腻的甜味,让人难以接受,可搅拌后一杯均匀的糖水呢?

是的,一杯糖水总有它最甜的时候,这是它的缺点。

人无完人,我即便喜欢给别恩温暖,也喜欢别人灿烂的笑,可我也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

在生活中,多多少少的大小错误,使“糖水”给人们带去了困扰,可至少“糖水”懂,只要它努力发挥它本身的作用让糖分子与其相融就可以弥盖它的小缺点了,变成一杯略微清甜,可口宜人的糖水。

水是我,糖是掺杂在我生命里的不同程度的甜味。我想读我并非是简单的去感受一杯糖水,我想用心品味糖少后的甘甜才会是真正的读我吧!

那么,最后,请将它还原本质,返回这大自然的淙淙涓流中去,让它去体味最本真的,因为它很普通但又不可缺少。

 

高三(20) 郁佳怡

祖母常说:“为何不把自己看做一枚顶针呢?”

我很奇怪,即使是品读与审视我自己,我也不知为何自己是枚顶针。从小到大,这个疑问一直困扰着我。

几天前,恰巧祖母从乡下来,为我们送来几双棉鞋。鞋是祖母亲手缝制的。我们常说现在鞋都可以买,何必费神,况且棉鞋早已过时……祖母却还是一如既往地做着。

临近高考,学习、作业,总不见起色的成绩,像一团团陈年旧絮,郁结在我胸口,堵得我发闷、发慌。我时常唉声叹气。

祖母发现我的哀叹,不时蹦出一句话:“为何不把自己看作顶针呢?”听了无数遍的这一句话,熟悉而陌生,此刻在我的内心开始产生了些触动。

顶针?尖尖的,小小的?我怎么能把自己看做不起眼的它呢?

我去问祖母。祖母时个受过些教育的传统女人,她轻轻抚摸着我额前的刘海,微微笑着说:“孩子,你常常读读自己吗?你把你自己看作什么?”

我沉思着,“读我自己?”似乎很简单的问题让我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应该是一本书,有精美的外表,有精致的书页,有丰富的内容,有不菲的价值……

“不,孩子,你可以是一枚顶针。”

“顶针?”常记得幼时,昏暗油灯下,祖母的指尖会闪着光亮。祖母说那是她一生的戒指,她戴着它在生活中穿梭。

我不明白,为何是顶针。

“孩子,你看:顶针上总有预先被制成的小孔,那是上天为你预设的人生中的苦难。而这细密的孔也可以推着针穿到鞋底的另一面去,就像人会在苦难中慢慢使自己变得坚强,走到生活的另一面去一样。”

祖母低头不语了,我也低下头,细细品味着祖母的话。

读我自己,不需要把自己当做一本多么优秀的书,我可以是一枚顶针,我可以读懂那枚顶针的坚韧与不屈了。

生活中很少有大片的富丽的绸、华丽的缎,更多的是琐碎的片段需要补缀,零碎的细节需要连接。品读自我,把自己看做顶针后再细读。

考试中的失利,是苦难?我读我自己,我努力了吗?我审视我自己,我真的足够努力了吗?我需要做一枚顶针,超越苦难,到生活的另一面去看看。(

读我,我发现原来我真的可以像祖母手中的那枚顶针,在预先存在的苦难中发现生活的另一种色彩。

 

高三(20) 王玫玲

心理学家曾提出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晕轮效应,即对一个人的某一项品质的感知能力会无限放大,从而忽略其他品质。晕轮效应不仅对情人、仇人会发生作用,在自我品读时也会起到一定作用。

芙蓉姐姐、凤姐之流读出的是“美丽绝伦”“无所畏惧”的自我,因而她们搔首弄姿哗众取宠,忽略了自身的鄙薄和无知;李启铭驾车撞人被拦后喊出:“我爸是李刚”,他读出的是有权有势高高在上的自我,忽略了法律的尊严与权威;药家鑫肇事伤人后又行凶杀人,他读出的是怕受不住骚扰而自私自利的自我,忽略了自身的良知与诚实……

由此看来,要阅读好自我这本大书,不少人欠缺的实在太多……

首先是对孤立自我的正确认识。汉字书法中,“我”字来源于“找”字的异变。成就一个“我”字,必先有一番寻找。寻找自我的长处与短处,寻找心灵世界的光明与阴影,寻找自我的伟大与渺小……只有找全了自我的多面,才有可能更好地审读自我、发现自我。如果刘伟没有对自身虽有残疾却热爱音乐的认真品读,世间也许就会缺少一个用脚趾演绎华美与坚强的钢琴王子了吧?

其次是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冷静品读。我们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我们总会与其他人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怎样在这联系中学会冷静地品读自我,有助于我们提升自我,找到明晰的成功方向。蒋方舟能在文学之路上走得这么远,文笔能不断地从童稚清新变得稳重成熟,固然与母亲的严格要求激发出了文学天赋有关,但更与她不断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密不可分。正是这不断地审视,使她日渐明白一味依靠母亲培养的文笔正等着自我的不断磨练,所以现在我们才能看到一个不断提升的蒋方舟。

最后则是对处于社会中的自我的客观的品读。看看自己这本大书的字里行间有没有空白让社会来做个附注?害怕原本的整洁、完满被破坏?不会的。你难道没有看见“海宝一代”人生之书因他们为社会洒下的汗水而变得充实丰富?你难道没有感受到“小白菜”们因为公益事业付出不懈努力而日益变得阳光自信?

圣提亚哥在浩瀚的大海上,品读出一个:“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自我,从而以坚忍的硬汉精神赢得人们的尊重;

觉新在没落的封建家庭里,品读出一个只能奉行“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的自我,最终只能葬送自己亲人的生命。

青年朋友们,快快封锁对自我的晕轮效应,好好品读自我,呈现给世界一个横得昂扬、竖得挺拔、提得坚毅、撇得潇洒、点得成熟的大写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