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韧性钨钢板材:王强:藏书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28:51

书房主人:王强

  北京大学文学学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科学硕士。曾任北京大学英语系讲师,美国“贝尔传讯研究所”软件工程师。现任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著有《书之爱》一书,书中将自己多年来购书、藏书、读书体验浓缩于此。

童年:在楼道里给小伙伴放玻璃电影

说是从她那里预借几十块钱,那套书也标志着王强系统藏书的开始。说到那几十块钱,王强笑笑说,结婚后也就没再还了。   王强藏书第一要求书要好,内容有价值,其次才是版本。等到大学毕业时,王强已经欠了一屁股书债。   留校当了老师,还清书债,继续买书。在北大当老师的6年里,当时最奢侈的是从香港买了李敖和胡适的全集。那是1985年左右,每套书各二十五六册,折合人民币是王强好几个月的工资。   “那时每个月的工资,至少拿出一半用来买书。一半为肉体一半为精神。我到现在也是,有了钱第一先去书店,第二再去饭店。” 第一次留美:带回25箱书   1987年的时候,王强去美国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回想起那段购书过程真是荡气回肠。那时他在美国一年的薪水相对于在中国时已经不少了,但他还是在当地小餐馆打工,当时就是想多赚些美元,把文史哲经典著作都买全了再回来。等王强1988年回北大的时候,运回了25箱书,每个箱子1立方米,海运了3个月。当这些箱子漂洋过海回到北大时,所有人都羡慕极了。北大藏书很多,但是更新不快,王强当时那个小屋就变成了圣地。北大当时有个老师叫陈维刚,有一天下雨他来王强家看藏书,第二天便要动身去哈佛。看过以后,他说:“我要是有这些书,哈佛就不去了”。很多人从国外回来,买了冰箱,买了彩电,但王强买的就是书。后来有朋友管他借美元,王强说没有钱了,别人都不信。第二次留美:临走前雨天卖书   1990年,王强第二次去美国,这次离开必须把北大的房子退掉,王强第一次要和自己的一些书告别。在痛苦的抉择后,王强决定只带一手资料走,即使这样,他还是带了1吨书去美国。把剩下的书卖掉的时候正好是个下雨天,都是两三折就解决掉,别提多难受了。来搬运书的人骑了个平板三轮车,高高地码放好,拉了6趟才拉完,人家直说,没见过谁家有这么多的藏书。   到了美国,王强的购书欲又开始发作,1990年至1996年,他的藏书急剧增加,而且“越买越有品位”。《天方夜谭》的英译本一共有4种,他全部收集全了,还有《金枝》12卷的精装本,伏尔泰的《哲学词典》,十多本的英译毛边书,现在要找到已经很困难了。《圣经》的各种版本、各种语言至少有十几种。太多的经典藏书,足够让王强自豪。“书就像菜一样,眼前一架子不一定都读完。有些书也许某章对你有用,有些书或许翻翻就对你有用。书海茫茫,生命有限,藏书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绝对不读的书   有几类书王强是不读的,首先网络上的东西他绝对不读,他自称这是偏见。其次二三十岁作家的书不读,他认为这其中极少有天才,由于生理局限,他们写的东西对自己帮助应该并不大。   此外,王强读书从来不参考排行榜,“我觉得

  比起同龄的孩子,王强的童年过得幸福而充实,因为总有读不完的小人书,在那个书籍和物质都匮乏的年代,父亲每个月却肯带着他和弟弟去书店,连环画,随便挑选。《刘胡兰》、《敌后武工队》、《水浒》、《三国演义》,王强的购书感觉在那个时候便开始养成。

  不是每个小朋友都有连环画可以看,为了和大家分享,王强把玻璃裁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用黑色的墨笔把画拓下来,然后招呼小伙伴们坐在楼道的台阶上,自己用手电筒一边放映一边讲解,尽管放出来的画面都是反的,但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小王强也利用此举,为自己换回了好多吃的。

  父亲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却很爱买书。王强家到现在还留有很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联文学著作,《静静的顿河》、《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等等,都是“文革”的时候,父亲用衣服包裹起来偷偷留下的。

榜就和人一样,越热闹的人有时越空虚。   畅销的文字如果3年后还长销那我可以考虑去读,如果5年后还有生命力,那我一定会看。但是大多数的书,5个月后就没有人再提了。“ 最喜欢的书   《我的名字叫红》,是王强超级喜欢的一本书,第一版就被他收藏,还在很早前就到处跟朋友推荐。王强说,这本书是10年来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书,可比卡尔维诺。   因为文学首先就是用语言挑战人的想象力,如果像白开水,那还不如报告文学。   大多数的书,王强都尽量读原版,当然也有例外,王永年所翻译的《在路上》,其翻译水准便得到了王强的赞扬,王强称其为国内少有的翻译到位的译者。此外,钱钟书、周作人和鲁迅也是王强所喜爱的。“周作人和鲁迅他们风格差别很大,是生命的两极,一个宁静淡泊一个炙热烈性,如果一个人的灵魂能有此两极,那就像是生命的两个风景。” 相关阅读: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暴料新东方超牛“四人组”   抱着一颗单纯接受的心勇往直前  一对国际浪人的特殊教室  坚韧的本能铸就不屈的人生  谢强:不只是霍顿的翻译  俞敏洪:插秧的诗人、乱中求胜的影帝和乐观的信徒   徐小平:看清现实才能有效规划  曲强:只爱陌生人  杜昶旭:知识就是手边的积木  王强:语言的男爵也曾是个“老蔫儿” 相关链接:  新东方课堂|新东方播客|俞敏洪文档|王 强文选|徐小平专栏  众名师印象|游学新东方|东方大事记|聚焦新东方|新东方文化

高中:买的第一套书是《约翰·克利斯朵夫》

  开始集中读书是从高一开始,王强那时碰见了学校里最优秀的教师组合,老师们对书的喜爱程度深深感染了他。那时,王强觉得书柜给人一种神圣、超凡脱俗的气质。到现在,他还清楚记得自己所买的第一套书,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第一版。那时候买书要排长队,出现一本书大家都要抢,王强托了同学父亲的关系,才买到。如获至宝的他用衣服包得好好的,一路骑自行车到家,那种正襟危坐的感觉到现在他还记忆犹新。

  还有几本工具书,也是王强那时不可或缺的好帮手。那时喜欢上英文的王强,得到了父亲的大力支持,每次出差来北京,父亲都会去王府井的新华书店,《英语900句》伴随王强在英语学习中迅速成长。还有一套上海科学出版社的《数理化自学丛书》,父亲投资了好多钱为王家兄弟买回来,伴随他们考大学。

  就这样,在上大学前,王强自己已经有了一柜子的书。

大学:买书欠下一屁股债

  到了北大读书后,买书开始一发而不可收拾。上世纪80年代王强每个月的生活费50块,对于那时大多数人一个月才挣90多块钱的收入水平来说,已经相当不少了。《鲁迅全集》精装本才50块一套,于是眼见着王强宿舍床上可以睡的地方越来越少,床铺内侧整齐地码放了两溜书,一直码到顶。然后是床铺底下开始摆书,再后来装衣服的木箱也腾出来都放上了书。王强说自己买书是最不眨眼的,当时买了一套商务出的汉译世界名著,还是女朋友投的资,说是从她那里预借几十块钱,那套书也标志着王强系统藏书的开始。说到那几十块钱,王强笑笑说,结婚后也就没再还了。

  王强藏书第一要求书要好,内容有价值,其次才是版本。等到大学毕业时,王强已经欠了一屁股书债。

[来源:新京报 作者:王嘉宁] 书房主人:王强  北京大学文学学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科学硕士。曾任北京大学英语系讲师,美国“贝尔传讯研究所”软件工程师。现任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著有《书之爱》一书,书中将自己多年来购书、藏书、读书体验浓缩于此。 童年:在楼道里给小伙伴放玻璃电影   比起同龄的孩子,王强的童年过得幸福而充实,因为总有读不完的小人书,在那个书籍和物质都匮乏的年代,父亲每个月却肯带着他和弟弟去书店,连环画,随便挑选。《刘胡兰》、《敌后武工队》、《水浒》、《三国演义》,王强的购书感觉在那个时候便开始养成。   不是每个小朋友都有连环画可以看,为了和大家分享,王强把玻璃裁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用黑色的墨笔把画拓下来,然后招呼小伙伴们坐在楼道的台阶上,自己用手电筒一边放映一边讲解,尽管放出来的画面都是反的,但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小王强也利用此举,为自己换回了好多吃的。   父亲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却很爱买书。王强家到现在还留有很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联文学著作,《静静的顿河》、《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等等,都是“文革”的时候,父亲用衣服包裹起来偷偷留下的。高中:买的第一套书是《约翰·克利斯朵夫》   开始集中读书是从高一开始,王强那时碰见了学校里最优秀的教师组合,老师们对书的喜爱程度深深感染了他。那时,王强觉得书柜给人一种神圣、超凡脱俗的气质。到现在,他还清楚记得自己所买的第一套书,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第一版。那时候买书要排长队,出现一本书大家都要抢,王强托了同学父亲的关系,才买到。如获至宝的他用衣服包得好好的,一路骑自行车到家,那种正襟危坐的感觉到现在他还记忆犹新。   还有几本工具书,也是王强那时不可或缺的好帮手。那时喜欢上英文的王强,得到了父亲的大力支持,每次出差来北京,父亲都会去王府井的新华书店,《英语900句》伴随王强在英语学习中迅速成长。还有一套上海科学出版社的《数理化自学丛书》,父亲投资了好多钱为王家兄弟买回来,伴随他们考大学。  就这样,在上大学前,王强自己已经有了一柜子的书。大学:买书欠下一屁股债   到了北大读书后,买书开始一发而不可收拾。上世纪80年代王强每个月的生活费50块,对于那时大多数人一个月才挣90多块钱的收入水平来说,已经相当不少了。《鲁迅全集》精装本才50块一套,于是眼见着王强宿舍床上可以睡的地方越来越少,床铺内侧整齐地码放了两溜书,一直码到顶。然后是床铺底下开始摆书,再后来装衣服的木箱也腾出来都放上了书。王强说自己买书是最不眨眼的,当时买了一套商务出的汉译世界名著,还是女朋友投的资,

  留校当了老师,还清书债,继续买书。在北大当老师的6年里,当时最奢侈的是从香港买了李敖和胡适的全集。那是1985年左右,每套书各二十五六册,折合人民币是王强好几个月的工资。

  “那时每个月的工资,至少拿出一半用来买书。一半为肉体一半为精神。我到现在也是,有了钱第一先去书店,第二再去饭店。”

说是从她那里预借几十块钱,那套书也标志着王强系统藏书的开始。说到那几十块钱,王强笑笑说,结婚后也就没再还了。   王强藏书第一要求书要好,内容有价值,其次才是版本。等到大学毕业时,王强已经欠了一屁股书债。   留校当了老师,还清书债,继续买书。在北大当老师的6年里,当时最奢侈的是从香港买了李敖和胡适的全集。那是1985年左右,每套书各二十五六册,折合人民币是王强好几个月的工资。   “那时每个月的工资,至少拿出一半用来买书。一半为肉体一半为精神。我到现在也是,有了钱第一先去书店,第二再去饭店。” 第一次留美:带回25箱书   1987年的时候,王强去美国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回想起那段购书过程真是荡气回肠。那时他在美国一年的薪水相对于在中国时已经不少了,但他还是在当地小餐馆打工,当时就是想多赚些美元,把文史哲经典著作都买全了再回来。等王强1988年回北大的时候,运回了25箱书,每个箱子1立方米,海运了3个月。当这些箱子漂洋过海回到北大时,所有人都羡慕极了。北大藏书很多,但是更新不快,王强当时那个小屋就变成了圣地。北大当时有个老师叫陈维刚,有一天下雨他来王强家看藏书,第二天便要动身去哈佛。看过以后,他说:“我要是有这些书,哈佛就不去了”。很多人从国外回来,买了冰箱,买了彩电,但王强买的就是书。后来有朋友管他借美元,王强说没有钱了,别人都不信。第二次留美:临走前雨天卖书   1990年,王强第二次去美国,这次离开必须把北大的房子退掉,王强第一次要和自己的一些书告别。在痛苦的抉择后,王强决定只带一手资料走,即使这样,他还是带了1吨书去美国。把剩下的书卖掉的时候正好是个下雨天,都是两三折就解决掉,别提多难受了。来搬运书的人骑了个平板三轮车,高高地码放好,拉了6趟才拉完,人家直说,没见过谁家有这么多的藏书。   到了美国,王强的购书欲又开始发作,1990年至1996年,他的藏书急剧增加,而且“越买越有品位”。《天方夜谭》的英译本一共有4种,他全部收集全了,还有《金枝》12卷的精装本,伏尔泰的《哲学词典》,十多本的英译毛边书,现在要找到已经很困难了。《圣经》的各种版本、各种语言至少有十几种。太多的经典藏书,足够让王强自豪。“书就像菜一样,眼前一架子不一定都读完。有些书也许某章对你有用,有些书或许翻翻就对你有用。书海茫茫,生命有限,藏书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绝对不读的书   有几类书王强是不读的,首先网络上的东西他绝对不读,他自称这是偏见。其次二三十岁作家的书不读,他认为这其中极少有天才,由于生理局限,他们写的东西对自己帮助应该并不大。   此外,王强读书从来不参考排行榜,“我觉得第一次留美:带回25箱书

  1987年的时候,王强去美国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回想起那段购书过程真是荡气回肠。那时他在美国一年的薪水相对于在中国时已经不少了,但他还是在当地小餐馆打工,当时就是想多赚些美元,把文史哲经典著作都买全了再回来。等王强1988年回北大的时候,运回了25箱书,每个箱子1立方米,海运了3个月。当这些箱子漂洋过海回到北大时,所有人都羡慕极了。北大藏书很多,但是更新不快,王强当时那个小屋就变成了圣地。北大当时有个老师叫陈维刚,有一天下雨他来王强家看藏书,第二天便要动身去哈佛。看过以后,他说:“我要是有这些书,哈佛就不去了”。很多人从国外回来,买了冰箱,买了彩电,但王强买的就是书。后来有朋友管他借美元,王强说没有钱了,别人都不信。

第二次留美:临走前雨天卖书

  1990年,王强第二次去美国,这次离开必须把北大的房子退掉,王强第一次要和自己的一些书告别。在痛苦的抉择后,王强决定只带一手资料走,即使这样,他还是带了1吨书去美国。把剩下的书卖掉的时候正好是个下雨天,都是两三折就解决掉,别提多难受了。来搬运书的人骑了个平板三轮车,高高地码放好,拉了6趟才拉完,人家直说,没见过谁家有这么多的藏书。

  到了美国,王强的购书欲又开始发作,1990年至1996年,他的藏书急剧增加,而且“越买越有品位”。《天方夜谭》的英译本一共有4种,他全部收集全了,还有《金枝》12卷的精装本,伏尔泰的《哲学词典》,十多本的英译毛边书,现在要找到已经很困难了。《圣经》的各种版本、各种语言至少有十几种。太多的经典藏书,足够让王强自豪。“书就像菜一样,眼前一架子不一定都读完。有些书也许某章对你有用,有些书或许翻翻就对你有用。书海茫茫,生命有限,藏书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绝对不读的书

  有几类书王强是不读的,首先网络上的东西他绝对不读,他自称这是偏见。其次二三十岁作家的书不读,他认为这其中极少有天才,由于生理局限,他们写的东西对自己帮助应该并不大。

  此外,王强读书从来不参考排行榜,“我觉得榜就和人一样,越热闹的人有时越空虚。

  畅销的文字如果3年后还长销那我可以考虑去读,如果5年后还有生命力,那我一定会看。但是大多数的书,5个月后就没有人再提了。“

最喜欢的书

  《我的名字叫红》,是王强超级喜欢的一本书,第一版就被他收藏,还在很早前就到处跟朋友推荐。王强说,这本书是10年来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书,可比卡尔维诺。

  因为文学首先就是用语言挑战人的想象力,如果像白开水,那还不如报告文学。

[来源:新京报 作者:王嘉宁] 书房主人:王强  北京大学文学学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科学硕士。曾任北京大学英语系讲师,美国“贝尔传讯研究所”软件工程师。现任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著有《书之爱》一书,书中将自己多年来购书、藏书、读书体验浓缩于此。 童年:在楼道里给小伙伴放玻璃电影   比起同龄的孩子,王强的童年过得幸福而充实,因为总有读不完的小人书,在那个书籍和物质都匮乏的年代,父亲每个月却肯带着他和弟弟去书店,连环画,随便挑选。《刘胡兰》、《敌后武工队》、《水浒》、《三国演义》,王强的购书感觉在那个时候便开始养成。   不是每个小朋友都有连环画可以看,为了和大家分享,王强把玻璃裁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用黑色的墨笔把画拓下来,然后招呼小伙伴们坐在楼道的台阶上,自己用手电筒一边放映一边讲解,尽管放出来的画面都是反的,但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小王强也利用此举,为自己换回了好多吃的。   父亲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却很爱买书。王强家到现在还留有很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联文学著作,《静静的顿河》、《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等等,都是“文革”的时候,父亲用衣服包裹起来偷偷留下的。高中:买的第一套书是《约翰·克利斯朵夫》   开始集中读书是从高一开始,王强那时碰见了学校里最优秀的教师组合,老师们对书的喜爱程度深深感染了他。那时,王强觉得书柜给人一种神圣、超凡脱俗的气质。到现在,他还清楚记得自己所买的第一套书,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第一版。那时候买书要排长队,出现一本书大家都要抢,王强托了同学父亲的关系,才买到。如获至宝的他用衣服包得好好的,一路骑自行车到家,那种正襟危坐的感觉到现在他还记忆犹新。   还有几本工具书,也是王强那时不可或缺的好帮手。那时喜欢上英文的王强,得到了父亲的大力支持,每次出差来北京,父亲都会去王府井的新华书店,《英语900句》伴随王强在英语学习中迅速成长。还有一套上海科学出版社的《数理化自学丛书》,父亲投资了好多钱为王家兄弟买回来,伴随他们考大学。  就这样,在上大学前,王强自己已经有了一柜子的书。大学:买书欠下一屁股债   到了北大读书后,买书开始一发而不可收拾。上世纪80年代王强每个月的生活费50块,对于那时大多数人一个月才挣90多块钱的收入水平来说,已经相当不少了。《鲁迅全集》精装本才50块一套,于是眼见着王强宿舍床上可以睡的地方越来越少,床铺内侧整齐地码放了两溜书,一直码到顶。然后是床铺底下开始摆书,再后来装衣服的木箱也腾出来都放上了书。王强说自己买书是最不眨眼的,当时买了一套商务出的汉译世界名著,还是女朋友投的资,

  大多数的书,王强都尽量读原版,当然也有例外,王永年所翻译的《在路上》,其翻译水准便得到了王强的赞扬,王强称其为国内少有的翻译到位的译者。此外,钱钟书、周作人和鲁迅也是王强所喜爱的。“周作人和鲁迅他们风格差别很大,是生命的两极,一个宁静淡泊一个炙热烈性,如果一个人的灵魂能有此两极,那就像是生命的两个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