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以吃阿胶膏吗:让课堂变得有感觉起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32:27

让课堂变得有感觉起来

——论课堂教学现场感的缺失与回归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周彬

 

有这样两位老师,一位上起课来慢条斯理,学生一不小心就睡着了,但那怕你偶尔醒过来听听课,也会觉得他讲的每句话还真有道理;另一位上起课来行云流水,但当你听了一堂课下来,却始终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唯一的印象就是当时挺好玩的,这位老师讲得挺生动的。当对这两位教师进行评价时,往往前者会被形容为有学问,如果因为听得有道理还考出了高分,那这位老师还会被形容为上课比较实在。对于后者,更容易被认定为耍嘴皮子,讲课油腔滑调;要是学生还没有考出好成绩,那就更是说明这位教师上课不够实在。其实,在这种评价现象的背后,潜伏着一种不易察觉的教学理念,那就是为了未来的教学目标,可以牺牲当下的课堂现场感受的。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课堂教学的“现场感缺失症”

刚听完A老师的数学课,虽然他的课上得挺有深度的,但一堂课下来的确让人很吃力,特别像我这种数学又不好的人,就更是觉得瞌睡连天了。当我在教师办公室休息的时候,却正好巧遇到这位数学教师批评在他的课堂上睡觉的学生。A老师问学生,为什么要在课堂上睡觉,学生答,就是因为想睡了所以才睡;A老师问学生,是不是对自己上课有什么意见才睡,学生说真的没有意见;A老师问学生,是不是对数学不感兴趣才睡,学生说自己对数学挺有兴趣的;A教师不厌其烦地问道,是不是对自己的未来不抱希望了才睡,学生说当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学生有点不耐烦地说到,老师,我真的没有任何别的想法,就是因为想睡就睡了一会儿。哎,我在边上真是深感幸运,要不是自己自控能力比这位学生强一点,也会睡着了!

学生上课睡觉,总觉得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但当自己以学生的身份坐在课堂里,也会有想睡觉的感觉时,才发现学生上课睡觉,也是让人觉得是一件如此顺理成章的事。之所以觉得学生上课睡觉不可接受,是因为如果学生上课睡觉了,不管教师怎么教,也不管教师讲什么,学生都不可能听进去,所以总觉得学生不尊重老师的课堂教学成果,而不尊重自然是不可接受的。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学生睡觉的呢?如果不能找到原因,并把原因消除掉,不管教师认为学生睡觉是多么不可接受,学生也还会继续睡下去的。其实,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的原因,不仅仅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睡觉,还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还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心情烦躁,总之会导致学生转移在学习上的注意力,从而让课堂变得低效甚至无效起来。

相信每一位来听课的学生,都不会抱着准备好要在课堂上睡一觉的心态来听课;但为什么听着课,他就开始转移听课注意力,至到让自己在课堂上睡着了为止呢?对教师来讲,上课绝对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如果你一讲解学生就听懂了,要是真的这么简单,似乎也不需要你讲了;如果你讲了几遍学生也听不懂,讲课对学生也就没有什么帮助,似乎也不需要你讲。因此,课堂教学的直接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听懂了,而是对学生听懂要有帮助而已。于是,当教师非得以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让学生搞懂时,学生不但有完全被动的感觉,而且还会因为教师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听课的感受,从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觉得无趣。当这种被动的感觉,当这种无趣的感觉,在课堂中被持续下去时,学生就必须以分散听课注意力来减轻这种感觉带来的心理压力。因此,当我们把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帮助学生搞懂学习内容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有乐趣,如果连乐趣都没有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意义也就丧失了。如果学生听了课但没有学到知识,我想这并可怕,因为学生还可以自学,可以向同学学习,可以向别的教师学,只要他愿意学,总有学懂的一天;但如果学生听了但却对学习知识不感兴趣了,这就可怕了,因为那怕有无数的学习路径放在他的面前,他也会对此无动于衷。

 

二、 “课堂现场感” 与“课堂有效性”

钱总是让人觉得为难,究竟应该把钱存起来以后花,还是应该把钱现在就花掉了?如果把钱存起来,这样不但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而且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在未来有保障;但如果把钱现在就花掉,这样就可以真正让自己感受到钱的用途,让现在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究竟是让现在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还是让未来的生活更有保障,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经常面临这样的问题。活在当下,还是为未来活着,这样的问题不但经常拷量我们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更是拷量我们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其实,对于这种非此即彼的问题,最好的答案就是不要回答,因为答案既不在于“此”,也不在“彼”,而在于“此”对“彼”的妥协,也在于“彼”对“此”的尊重。

课堂教学不能没有现场感,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有感觉起来,这是学生愿意进入你的课堂,愿意听你讲课的前提。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我们总认为,学生听课是一种天生的义务;既然是学生,那就应该无条件地去听课;可是,一旦我们把听课视为学生的天生义务时,那就很容易忽略课堂教学带给学生的现场感,从而让教师一心一意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是,即使学生也真的把听课视为自己的天生义务,在没有课堂教学现场感的情况下,这种义务也是难以支撑下去的;对于那些根本就不把听课视为天生义务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但需要课堂教学现场感来支持他们学下去,还需要课堂教学现场感来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当学习不再是学生生存不得不选择的途径时,把听课当天生义务的学生会越来越少,把听课视为课堂享受的学生会越来越多。于是,没有课堂教学现场感,似乎也就没有了学生的听课,也就无法奢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了。

课堂教学只有现场感,不但这种现场感是肤浅的,而且这种现场感本身也不会持久。小王同学一直很喜欢张老师的课,觉得张老师的课讲得幽默而又风趣,上课的时候也没有知识上的压力。可是,等了一段时间以后,小王同学就觉得有问题,一是自己平时总是喜欢张老师上课时候的幽默与风趣,可是当这种喜欢形成一种习惯时问题就产生了,自己在别的课上很难接受老师那种缺少幽默和风趣的课堂表达方式;另一是虽然在课堂上欣赏了张老师的幽默与风趣,但往往捕捉不到张老师究竟在课堂上传统了什么知识,在嬉笑怒骂之余,始终找不到张老师嬉笑怒骂的缘由是什么,要让课堂现场感能够持久起来,要让课堂现场感不再肤浅,就需要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解决自己个人无法解决的学习问题,提高自己个人自学无法拔高的内容。因此,虽然课堂现场感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学生参与和坚持接受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因;但真正要让学生的现场感持久的,还是得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效起来,不管是获得考试成绩,还是获得良好的感受,都得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成就感。

 

三、课堂现场感的建构策略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感觉,就要让学生觉得在课堂上有被关注的感觉。人是社会的动物,当他无法融入这个社会时,就会觉得生活特别没有意义。人最可怕的,既不是别人骂自己,也是不是别人表扬自己,而是别人不理睬自己。当学生在课堂上如果长期得不到关注时,他就会丧失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丧失对教师课堂教学意义的认识。学生对课堂的感觉,并不是通过课堂上学到了什么东西来决定的,而是通过课堂上教师如何关注学生,学生之间是彼此关注来形成的。不管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多少知识,如果教师不肯定他学到的知识,同学间不夸奖他学到了那么多的知识,时间长了他自己就会觉得学到多少知识都是没有意义的事。于是,他就会放弃对知识的学习,改为如何吸引教师或者同学的关注,甚至不惜通过调皮捣蛋来达到这样的目的。非常可惜的是,当学生因为调皮捣蛋,而让自己在课堂上得到别人的关注时,但却丧失了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上的有效性。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感觉,就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来。人对别人的东西总是难以提起兴趣的,除非这件东西对自己有什么切身的利益或者影响。当你自己没有开车时,就不会特别关注道路上的车辆;可是,一旦你自己开了车,你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道路上自己开的品牌的车多了,其他品牌的车却变得少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在心理学上叫做选择性观察,那就是人对自己的东西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观察或者思考时会给予更多的注意力。因此,要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有感觉,就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来,不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还是在课堂学习中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但他都会相信并想办法去丰富课堂教学的意义。要让学生参与课堂,并不是非得让学生以问答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参与其中,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的思维参与其中,要让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身份和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其中。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感觉,就得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成就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在想方设法为自己追求成就感,比如总想看到自己的指令能够迅速被学生执行,自己讲解的内容能够迅速被学生理解,自己的观点能够迅速被学生接受。可是,当教师的成就感越强烈时,就意味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越是被动;因此,那怕学生真的在课堂中有效地执行了教师的指令,迅速理解了教师讲解的内容,迅速接受了教师的观点,尽管这些看起来也是学生的学习成就,但往往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成就感。在这种被动的情境里,那怕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也只是一种任务的完成。只有当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而获得知识时,他才觉得这样的过程是富有成就感,因为这个时候获得的成就,并不是别人施舍的结果,而是自己主动上的投入和客观上的努力的结果。其实,判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有成就感,最重要的条件,就是看学生自己觉得,自己获得成就的过程是不是可以复制,能够被复制的可能性越小,学生就越不可能有成就感;当成就获得过程被复制的可能性越大,这种成就获得过程的独立性越强,学生获得成就感的概率也就更高。

因此,课堂教学的现场感,并不是单纯的对学生感官的刺激,而是对学生学习意识的激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培育。如果我们单纯地把课堂教学现场感理解成对感官的刺激,反而是对课堂教学的反动,虽然当下的感官刺激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变得兴奋起来,但却会让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中更难兴奋起来;虽然感官刺激可以让学生在形式上投身于课堂,但也会让学生更关注形式上的课堂任务的完成,从而放弃或者忽略对课堂本质的认识,比如如何去感知知识的内在逻辑,如何去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如何去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等等。但是,如果将课堂教学的强迫性,与课堂教学的感官刺激相比较,还是后者更有教育意义一点;虽然后者会让学生因为感官刺激而变得肤浅,但还不至于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变得厌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