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物理研究所工资:关注杜郎口的十大理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16:37

【课改文摘】关注杜郎口的十大理由

2011年01月03日 17:51:20 来源: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字体:大 中 小】

关注杜郎口的十大理由

 

“杜郎口”,一个在新课改语境下的高频词,其点击率之高,使它几乎成为新课改的代名词。有人试图追问是杜郎口诠释了新课改,还是新课改造就了杜郎口,与其纠结于这种类似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考据,不如再次把“杜郎口”这样一个教改典型放在新课改背景下,透视它被关注的十大理由:

第一大理由:她是当代课改的“麦加圣地”

有很多人反对用“圣地”这样一个宗教色彩极浓的词汇来描述杜郎口对外界的感召力,但毋庸置疑的是,几年来杜郎口一直在吸引着全国各地数以几十万计的参观者走向这片教改热土。不管起初怀揣着怎样的向往、思考,甚或怀疑、排斥,来到这里,看到那位宽厚仁达的崔其升校长,那群淳朴执着的乡村教师,以及更多的思维敏捷、手舞足蹈、自信张扬的农家孩子,看到他们在课堂上或站或坐、或聚或散、或独自蹙眉思索、或三五一起高谈阔论、或吟咏、或激扬,一扫传统课堂那看似秩序井然实则沉+闷无味的课堂沉疴,人们禁不住喊一声“奇迹”!正如郭振有先生说的它打破了现行的所有教育学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规范性要求,它冲破了重重阻力,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它在中国的一个乡村里,写出了一本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教育学。

第二大理由:她占据了教育的制高点

这里占据教育制高点的命题,绝不是站在杜郎口在当今社会或者教育领域的影响力或波及面的角度提出的,而是从追问教育的本质提出来。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在多少年来纷纷攘攘的理论思辨中,杜郎口给出了硬邦邦的来自于长期实践的答案,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人学会做人”。他们绝不把学校的高中录取率为目标旨归,尽管曾连续三年全县第一;他们不会强迫学生陷入题海而不能自拔,而学生却经常利用课前课后三五探讨学习问题。他们认为考试成绩是教育的副成品,学生的健全人格,生活的幸福,生命的饱满才是教育最本质的追求。用崔校长的话说,就是“做教育就是做人格,做人生”,“譬如学生在遇到数学难题时,他是勇敢的接受困难,想办法查资料,找方法,反复研究,尝试失败呢,还是直接向人请求援助,甚至直接拿过现成答案来抄完算是呢。这不是个学习问题,而是做人的问题。解决这个数学难题的事情,就是磨练意志、完善人格的事情,我们得把教育提到这样的高度来看才行。”

第三大理由:她抓住了素质教育的牛鼻子

对素质教育的话题,人人都能说出几句,可是素质教育到底怎么搞,则成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个悬而未决的公案。“取消考试论”、“成绩加特长论”、“增加音体美论”、“多搞课外活动论”,各种主张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仍然发现还在素质教育的外围打转转。

杜郎口人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了素质教育的牛鼻子,不是考试,不是音体美,也不是课外活动,而是课堂。课堂才是教育的主阵地,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人格的培养都是从课堂学习中来的,课堂才是阿里巴巴的山洞,只要老师会念一声“芝麻开门”,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宝贝。于是他们以“1035”的时间结构,以“四面黑板”的空间结构,为学生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时空,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多元解读、自主探究、合作展示,身体动起来,思维活起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密切起来。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表达,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学会了关爱,学会了合作。而这些,恰恰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

第四大理由:她发现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我的地盘我做主。课堂是谁的地盘,谁是课堂的主人?传统课堂“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的主人是教师,教师是权威,是主宰,学生充当着“知识的容器”而被抽干了生命的鲜活之后沦为了“非人”。

杜郎口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她从理论上发现了学生的“人”的本质,而在于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学生“人”的权利的回归,还给学生课堂主人的地位。砸掉讲台,禁止老师连篇累牍的霸占课堂,甚至以“0+45”的非常手段纠错纠偏。组建学习小组,建立学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创制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方式,设置“预习、展示、反馈”的课堂流程。以此种种手段和措施来取代教师千百年来“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大任,以编制导学案、课堂适时点拨追问方式发挥其主导作用,消弭教师的课堂霸权和控制权。学生利用导学案,查找资料,设计多种解题方案,讨论交流,形成个性化创作。通过展示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提升个人能力,发展人格。通过自查自纠,互帮互学,兵教兵,兵练兵,实现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学生在课堂中彰显个性、张扬生命,享受主人权利的同时也学会了承担主人的义务,懂得了为自己负责,为他人负责,为今天负责,为将来负责。

第五大理由:她使新课改从天上落到了地下

新课改所倡导的先进理念深入人心,已从理性思考转变为自觉行动。可是这些理念如何落实,怎样找到一条具体可操作的路径和方法,不但困扰着老师们,同样困扰着理论者和决策者。路径和方法的缺失使多年来的新课改几乎陷入“等待戈多”的尴尬境地,课改的美好蓝图如天上的白云一样让我们遥不可及。而杜郎口可称为把新课改从天上带到地上的人,“三三六”教学模式配以科学合理的管理评价体系,保证各学科、各年级、每个教师以及学生都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在做什么,怎么去做,为什么这么做。借助这个精确细化的教学模式,课改提出的培养目标得以层层分解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找到实实在在的落脚点、附着点,从而也找到了最根本的归宿。

第六大理由:她引导学校教学走出“知识”的怪圈

以往的学校教学一直把学科教学、知识教学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且愈陷愈深,以至于最终陷入“知识”的泥沼难以自拔,课堂则演变为各科知识大行其道的展台,学生的大脑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

崔其升校长在会议上反复强调“有些老师成天喊着赶进度赶进度,以为赶上教学进度,多记住几个公式,多背几篇课文就是完成任务了。他就没有认识到给一道题找到三种解法,远远比用一种方法做三十道题重要。他更没有意识到,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他开发智力,养成性格的过程。”因此杜郎口评价教师的教学,不是看学生多考了几分,而是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精彩,是否快乐。这样的校长,谁说仅仅是改革家,算不得教育家,他对教学弊病的认识入木三分。正因为他看透传统教学的沉疴,才使得他们的改革走出“知识”和“分数”的怪圈,摆脱了“惟知惟考”的枷锁,达到教育既人生的境界。

第七大理由:她身上散发着浓浓的宗教情怀

凡是到杜郎口的人,见过崔校长本人,见过那里的老师和学生的人,都会被他们身上的一种气质、一种精神所感动、震动、震撼,这种气质和精神不属于道德范畴,而应该皈依于一种宗教情怀。确乎,他们真的是有点把教育事业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去追求的。崔其升校长不到30岁就患上严重的糖尿病,如今佩着“糖尿泵”的同时每天还要注射两针胰岛素,即便如此,他每年还坚持听1000节课,到全国各地做上百场的报告。张代英是一位年轻的女校长,同时担任着六个班的地理老师、一个年级主任及业务副校长,孩子出生的前几小时她还在给学生们上课。而那些普老师们更让人感动,无论是业务论坛,还是教研活动,老师们彼此间言辞恳切地请求他人给自己提缺点找毛病,别人说的越多越满足越感激,那份虔诚劲儿,分明让你感受到一颗颗追求完美、热爱教育的透明而火热的心。

第八大理由:她存在普适性的“复制基因”

当一个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模式。模式就是规则、方法及其体系,是一个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使之有研究、交流价值、有自己名字的固定解决方案。人们在遇到反复出现的同一问题时,可以无数次地使用该模式来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模式不等于形式,更不等于形式主义。没有模式,理念就是一句空话;没有模式,课改理论就不能指导实际,也无法转变为课改成果。

杜郎口并非当代中国学校的一个特例,她的教学模式对与她有着相似问题的其他学校来说,有着一定程度上的普适意义和借鉴价值。如导学案的推行,使师生关系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得以落实。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在展示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教师减少了讲授时间,却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时间和条件。学生由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激发了兴趣,开发了思维,学会了方法。划分学习小组,形成兵教兵的组织方式,有了小组,互动、互教、互助就可以开展,学习任务就可以共同完成,学生的成长也就找到了平台和途径。

第九大理由:她创造了无数教育奇迹

她创造了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搞改革可以成功的奇迹,创造了资金短缺照样能改革成功的奇迹;创造了没有好的师资也能搞好教育的奇迹;创造了没有专家引领和成功经验也能成功的奇迹;创造了农村学校引领城市学校的奇迹;创造了老师布置零作业而学生的学习成绩仍然名列前茅的奇迹;创造了老师不讲学生自己会学的奇迹;创造了日参观人数超过全校师生几倍比例的奇迹……

第十大理由:她将成为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不管对今天的杜郎口是赞誉,是认可,还是怀疑,甚至排斥,将来在教育史上杜郎口终将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案例,因为这是一场课堂教学模式的革命性的变革,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具有原生原创意义的教育改革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