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0:54:18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成功的教育是從習慣的養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一個人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專家孫雲曉指出:“習慣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將會終身受益,孩子小時候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間。有一個公式:早期教育花1公斤的氣力=後期教育花1噸的氣力。說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如幾年前,當幾十位諾貝爾獎得主聚會時,記者問其中一位元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請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科學家平靜的說:“在幼稚園”,“在幼稚園學到了什麼?”,“學到了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拿,東西要放整齊,做錯事要道歉,仔細觀察事物”。這位科學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說明了兒時養成的良好習慣對人一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一、在家庭中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六個原則

 

習慣的養成是行為積累的結果,孩子從某種行為中獲得了成功感,自然就會重複這種行為,從而變成他的習慣。習慣決定人的性格,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訓要從小開始,從家庭開始,在促使孩子養成好的行為方面,家長可遵循以下六個基本原則:

 

1、有利的環境。必須給孩子提供養成好習慣的適當環境,儘量避免任何破壞這種好的環境的行為。家長要努力營造和諧、安定的家庭環境。軟體方面,要不斷提高家長自身的文化修養和內涵,克服不良的生活習俗,創造寬鬆、民主、對話、交流、溝通的人文環境,喜愛探討、鑽研的學習情趣,和睦的親子關係等。硬體方面,居室燈光的設計、字畫的張貼、書籍的購買、衛生的打掃、物品的擺放等要體現的和諧、舒適,讓家成為親子雙方共同感到舒心和溫暖的港灣。

 

2、耐心的引導。望子成龍的心情人人都有,但操之過急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我們不能要求孩子馬上養成許多好習慣,必須有耐心,慢慢地引導孩子。

 

3、及時的稱讚。發現孩子無意中有良好的行為表現時,家長應立即給予稱讚,以示鼓勵,強化孩子的這種行為。

 

4、良好的示範。家長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孩子的眼睛,必須以身作則,時時刻刻給孩子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5、堅決的態度。在孩子面前,家長必須有主見,做每一件事都要態度堅決。家長自己拿不定主意,孩子就會受到影響。

 

6、默契的合作。成人之間態度的不一致極大地阻礙著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即使成人有不同意見,也要在孩子不在場的時候討論,大家在商談中尋求一個共同的解決辦法。

 

二、在家庭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學習習慣:指孩子在一定的學習背景下自動地去進行某項活動的特殊傾向。也就是說到了一定的時候,孩子會自動地去學習。

 

學習習慣的主要內容:

 

基本的學習習慣是:上課專心聽講,獨立完成作業,認真預習,及時複習。

 

1、課堂學習習慣:預習—專心聽講—記好筆記—大膽發言—善於提問。(勤學好問)

 

2、作業習慣:書寫整齊—勤於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整理錯題。

 

3、考試習慣:平時學好—認真複習—放鬆心態考試。只有在放鬆的良好狀態下,孩子才能在考場充分發揮,正確指導孩子戰勝考場卻場的習慣。

 

4、閱讀習慣: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是開啟孩子智慧之門的金鑰匙。有人說孩子如果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就等於在孩子的心靈中裝上了一台成長的發動機。要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孩子讀書快樂第一,在快樂的基礎上對孩子正確引導。

 

在家庭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家長要以身作則,不在家聚眾打牌,不在孩子做功課的時候看電視,總之,在家儘量不做分散孩子注意力、影響孩子學習的事。

 

2、孩子放學以後,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學習時間規定,一般不隨意更改。

 

3、孩子每週的學習與娛樂有一個合理的安排,諸如星期一至星期四,不看或少看電視,最好能做到不看,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學習與休息中去,星期五、六、日每天可看1-2小時電視,同時星期六、日每天安排一定時間讓孩子做他特別感興趣的事,如打籃球、乒乓球、玩電腦,但玩電腦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以鬆弛一周的緊張學習所帶來的精神壓力,以防止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4、規定孩子在沒有完成學習任務時,不得做其它與學習無關的事。

 

5、杜絕孩子邊做作業邊吃東西的壞習慣。

 

6、父母儘量抽空陪同、協助、監督孩子完成學習任務,不能聽之任之。

 

7、給孩子一個固定的安靜良好的學習環境,包括單獨的房間,固定的寫字臺、專用護眼檯燈等。讓孩子一踏入這個環境,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氛圍中去。

 

三、在家庭中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自理習慣:

 

1、引導孩子形成自理的意識,家長一方面要改變自身對孩子包辦代替過多過細做法,扭轉孩子的依賴心態;另一方面,要培養和強化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識。從上小學開始就慢慢學會自己管理好自己,同時,在生活中,家長應有意識地安排孩子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要求孩子每天堅持自己穿衣、疊被、整理學習用品等,這樣天長日久孩子的自理意識就會不斷加強,自理習慣也會在自理能力的提高中逐步形成。

 

2、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好的習慣與較強的時間觀念是分不開的,因此,家長在培養孩子自理習慣的同時,必須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提高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家長要幫助孩子制定一個家庭作息時間表,督促孩子按時起床,按時睡覺、按時到校上課、按時完成家庭作業,使孩子逐步學會在時間的制約下調整自己的行為。

 

3、幫助孩子掌握家庭學習的幾個環節,孩子回家後的學習活動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補充,對於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最初,孩子並不知道在家如何學習,這就需要家長的精心培養。家長要幫助孩子掌握學習的四個環節;即複習、作業、檢查、預習。複習就是把當天所學的知識重新過目一遍,找出重點知識;在複習的基礎上,再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課後作業;然後把寫完的作業仔細檢查一遍;最後,把下堂課要學的知識預習一遍,對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通過字典來掌握,對不懂的問題做上標記,以便下堂課上注意聽老師講解。為了幫助孩子掌握這四個環節,開始時,家長必須同孩子一起一步一步地進行。在孩子熟悉並掌握了複習、作業、檢查、預習的方法後,家長要經常對孩子行為進行督促和指導,使其逐步形成穩固的習慣,據有關研究表明,低年級小學生一旦形成“複習、作業、檢查、預習”這樣一個家庭學習的習慣模式,不僅會促進孩子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會對孩子未來的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

 

4、家長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要培養孩子的自理習慣,家長本身的表率作用很重要。所以,家長應在平時要注意以好的言行影響孩子,為孩子創造一個井有序的家庭生活環境,使孩子感到自己的父母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很認真,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做好。這樣,孩子便會在潛移默化的薰陶之中,學到家長對待工作、對待生活的優良品質和好的習慣。

 

總之,良好的自理習慣是成功的基礎,一個合格的家長應該是孩子良好習慣的設計者和培育者。

 

四、如何幫助孩子克服一些不良習慣

 

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論是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或是思維習慣,對一個人的一生都將受益匪淺。但是說實在的,壞習慣很容易養成,好習慣卻得之不易,如果不加以堅持,還有可能喪失。人有趨逸避勞的本性,這也是為什麼懶散、拖遝、不專心、亂花錢等壞習慣存在的根本。

 

但是理性是人最珍貴的另外一種本性,作為家長,應努力培養孩子理性的思維,讓他們從服從理性中得到快樂,這種快樂,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上的,都是積極有效的。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動氣不如用心,和孩子一起克服各種各樣的不良習慣,對家長來說,也是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

 

首先一點家長要帶頭克服一些不良的學習、生活習慣。無論家裡的生活和居住條件如何,只要勤快,家裡就能做到清潔、整齊。最好有家裡的規章制度或“約法三章”。如親子論輪流做好居室的清潔衛生,不亂堆放物品,不睡懶覺,不說粗話、髒話,不打罵指責孩子,不看不健康的音相製品,不抽煙、不隨地吐痰等。

 

差的習慣要用好的規範來矯正。如列好作息制度表,做到早睡早起。另外,規定好看電視的時間和節目內容,協商好共同讀書、娛樂的時間。家裡訂閱幾份通俗、健康的報刊雜誌,把文化消費列在家庭的財政預算中,其實每年一般的家庭二百多元也就夠了。

 

其次,家長和孩子都要養成好的讀書習慣。作為家長首先要起表率作用。如不邊看報紙邊吃飯,不邊看電視邊讀書,不邊聽音樂邊學習。學習時要安靜,大家不要相互影響。看書寫字時房間的燈光要柔和,不要刺眼或太暗。試想,若孩子是在家長的責駡聲吵架聲、搓麻將聲、電視、音樂聲下做功課,就算他坐在了書桌前,他怎麼會有心思讀書呢?一個沒有溫暖、沒有讀書愛好的家庭怎麼能培養出愛好讀書的孩子!

 

再次,家長不但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培養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做人。不要誤認為學習好一切都好,學習差一切都差。有的家長孩子考了前幾名就發獎金、買電腦,而孩子的錢怎麼花、電腦怎麼用卻很少過問,這樣反而養成了孩子大手大腳、迷戀上網玩電腦遊戲的壞習慣,其影響學習。所以家長給孩子空間,並非不管,尊重孩子並非放任自流。規定何時回家,按時關電視,幾點做功課,何時睡覺、起床,上什麼網,玩什麼遊戲,玩多長時間,家長都應該有明確的要求,並隨時過問,必要時加以監督和限制。

 

孩子有不良習慣要從家長身上找問題,孩子的問題在家長身上,孩子的許多毛病是父母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

 

總之,孩子好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不斷鞏固的過程,起初需要家長的指導督監和必要的約束,但只要家長身先士卒,言傳身教、持之以恆,那麼好的習慣就會慢慢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