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桑拿49部bt:浅评《弟子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20:50

                浅评《弟子规》

已有 969 次阅读 2011-2-7 07:34|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弟子规

浅评《弟子规》

王亶文

关键词:孔子 弟子规 诚信 欺骗 听话 中规中矩 创新 亚洲模式 一流大学 古为今用

去年春晚有个节目是一儿童背“百家姓”。后来又听说有的地方要小学生背“三字经”、“弟子规”。天安门也立起了孔子雕像。

去年的下半年,山东省教育厅关于经典诵读的新规——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对山东省教育厅的做法,绝大多数网友持认可态度。有网友表示,如果完全按照《弟子规》《三字经》的标准来培养孩子,将来走上社会肯定不适应。就连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过《弟子规》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也说,按国学经典标准培养孩子到社会上90%要吃亏。

本人认为,这还只是从社会实际来说的。不过,山东的说法倒有点站住脚,要有取舍嘛。

取哪点?就取要讲诚信这一点。《弟子规》中[]的第一句:“凡出言 信为先”就是这个意思。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诚实是对的,但是,现在社会上道德底线模糊,象唐骏等人以骗人为本事。叫他们再学学“弟子规”是对症下药了。但是,他们能接受吗?他们公然宣布他们西大校友要北京聚会,是个明目张胆的挑衅行为。现在的价值观完全变了,一切为了钱,不问手段,不问过程。

对于其他多个节的要点,可以用听话来概括。对父母听话,对老师听话,对上级听话。“对尊长 勿见能”,就是说,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这怎么去培养创新能力?

在本人以前的一博文,“听话的教育部长”,得到朋友们的热议和关注,36位推荐者,49个评论,2510位读者。(在此感谢科学网编辑部,放到面上36小时)。

我们中国人世世代代受孔子影响,在家孝敬父母是好的,已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如果父母与孩子也是朋友,就对儿童的发育、培养积极思考、以至将来有创新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孩子从小养成“听话”,就没有闯劲。一个教育部长也只会听话,要求下级也听话,那就更不好了,教育就没法现代化了!怎么能去培养一流大学,培养创新能力强的人才?

话又说回来,我们也喜欢小孩听话,我当老师(后兼职)也可以说一辈子了,也是喜欢听话的学生。这正是孔子影响严重性的表现,说明任重道远啊。

去年,于南京举行了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说在他看来最大的差异,是中国的学生缺乏自主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缺乏挑战学术权威的勇气。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说中国的教学法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总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不去开发独立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这样的一种传统亚洲模式,对于培养一些流水线上的工程师或者是中层的管理干部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如果我们要去培养具有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那就不行了。这对于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也是不利的。

这种所谓的亚洲模式就是过去长期受孔子思想影响的结果。充满孔子教诲的弟子规要求学生中规中矩,对长者不能亮出自己的才能,对老师更不能了。自然,学校里就会出现亚洲模式。

可以说,对于《弟子规》,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孔子的那套不要再顶礼膜拜了。和对待其他古文化一样,要古为今用。

CCTV这些年来,在百家讲坛等节目中,大量宣传了孔子的思想。其目的是想规范社会道德,但是效果正如钱教授所说的那样。倒是春晚捧起的赵本山的买拐忽悠三部曲,极大地为社会上的欺骗之风催波助澜,尤其可恨的是十多年的反复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