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进口家具:1969与中国人民擦肩而过的核打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8:09:22
1669年前苏联做了充分准备要对中国进行一场毁灭性核打击在美国的强力干预下放弃
',1)">
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和建国之后的中印、中越两次边界自卫反击战相比,珍宝岛战斗规模不大,时间也不长,但是这一事件的战略规模之大,对国内的政治、经济的影响之深,可以说却超越了建国之后历次军事斗争,是一场真正的战争较量。军事评论家认为说珍宝岛冲突是二战结束之后,朝鲜停战以来最具有危险性的一次全面地区战争,甚至是一场核战争的导火索。在外加关系上,对中美、中苏和苏美关系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解说:珍宝岛的斗争只是两个巨大的火药库间迸出的小火花,却使两个大国的全部神经都绷了起来。苏共政治局领导人对此看法不一,格列奇科等坚持报复,不惜与中国开战,而柯西金强调高层接触,缓和关系,避免把中国逼上梁山。
1969年3月21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通过高频通讯装置,直接打电话给中国外交部,要求接通毛泽东或周恩来进行一个亲口的谈话,来探明中国政府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冯玉军(俄罗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法学博士、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柯西金打来电话的时候,中南海话务局的一个女值班员接了电话,当她听到对方打电话的是柯西金,柯西金的时候,而且是在珍宝岛事件刚刚发生之后,我们这个非常具有革命精神的女话务员当时就说,你这个苏修的头子,我们伟大的领袖怎么能可以和你对话。那么柯西金又说,我可不可以和周恩来总理进行对话?那么这个女话务员又说,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这么繁忙怎么能和你这个苏修头子来进行对话?当时就把这个电话就挂掉了。
解说:柯西金放下电话又急忙给苏联驻华使馆的临时代办打电话,要他带为联络,但随后中国外交部给苏方的正式通知,仍就拒绝了柯西金关于通过电话直接交谈的建议,要求对方通过外交途径正式向中国政府提出交涉。
冯玉军:3月21号晚上的时候,在一方面柯西金再打来电话要求和中方领导人展开热线对话,另一方面,中方的最高领导人,接到的另外一条情报和信息就是苏联的军方已经要求边防军加强战备,积极动员起来,要在当天晚上强力的通过武力拿下这个珍宝岛。所以说在两条不同的矛盾,相互矛盾之中,信息面前,可能领导人最终选择了一种冷处理的这种方式,而不是和柯西金直接的通过热线进行交流。
解说:3月29日,苏联政府发表公开声明,一面扬言要用武力对付中国的挑衅,一面又暗示事情仍有协商解决的可能。随后,苏联强硬派的观点日渐上风,决定不断向中国方面施加压力。
李丹慧(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研究员):苏联的就是《真理报》和军方的《消息报》什么的,发表大块头的文章,大块头的文章就是宣传苏联的核武器,实际上就是对中国进行核威胁了。
再有呢,就是苏联的外交官,在美国和美国方面进行接触,然后跟他们沟通,说我们想要对中国,中国的核设施动外科手术,我们要对他进行打击,你们支持不支持?你们同意不同意?现在看来材料看,美国当时表态是我们不同意,我们不支持你们这么做。那么这是一个手段,还有另一个就是直接的军事报复。这是在8月,1969年8月23号吧,苏联在新疆,新疆就是伊犁地区,也是裕民县的铁列克提地区,在这个争议地区。然后苏联方面出动了坦克装甲车三百多武装军人,在直升飞机掩护等等吧,然后突然袭击中国的一个巡逻队,所以中国有一个巡逻队基本上都被消灭。
解说:事件核心外的国家,也在关注着中苏两国的局势,苏联是否会对中国进行核打击?是美国等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美国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得到一个重要结论,认为苏联人仍是美国人最大的威胁,而且苏联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的话,会对整个的战略格局发生一个非常消极的影响。因此在这个会议上,美国人开始思考,怎样利用中苏之间的矛盾,来达到它自己的全球的战略目的。
冯玉军:最后又综合了进行一个决定,通过美国的媒体把这个消息捅出来,那8月28号的时候,他没有选择其他的主流媒体,而是选择了这么一个不太有名的《华盛顿明星报》,既要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中国,透露给整个世界,同时也不要引发这个美国和苏联人直接的冲突和对抗,选择了这么一家报纸,就是说苏联人正在酝酿对中国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对中国的罗布泊这个核试验场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这个问题也是通过这个报纸来透露出来的。
这个消息确实是让我们中国的领导高层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了苏联人对这个中国国家安全构成的实实在在的威胁,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中国方面其实采取了两个最终的决定,一个方面就是说,要向苏联人表达,坚决地捍卫国家安全的这种决心,另一方面就是说,要开始酝酿在整个国际战略层面调整对美关系。
解说:8月27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紧急发布文件,宣布成立由周恩来任组长的人民防空领导小组,迅速组织疏散城市人口,迁移工厂号召厂矿企业职工跟城镇居民自力更生,立即开始深挖洞,广积粮,以备核大战之需。与此同时,中央军委也命令东北华北和西北的部队立即进入紧急战备状态,正在这战云密布之时,突然从河内传来了一个苏方有意缓和的讯息。
冯玉军:9月3号的时候,这个越南的领导人胡志明逝世,那么中苏两国作为越南的这个,都是共产党的这个领导人,肯定是要去参加他的葬礼和吊唁的,那么当时9月4号,其实周恩来总理就已经抵达了越南,参加了胡志明同志的这个悼念仪式,但是当天就返回来了。
李丹慧:苏联总理柯西金,去参加了,那么柯西金呢在越南就让越方跟中国方面说,说希望在他返回莫斯科的时候,经过北京,然后和周恩来总理进行会谈。
冯玉军:这个消息通过李先念和越南的外交部传递到中国高层以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最终决定还是可以让柯西金来,但是毛主席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意见,就是柯西金的这次到北京的访问不能是正式访问,他只能作为一种路过,而且必须在北京机场来进行。
解说:终于,刚刚飞抵喀什干的柯西金得到了消息,迅速改变了航线,经伊库茨克飞往北京,从而使两国总理得以于11日在北京机场进行了为时三个半小时的会晤。
冯玉军:在机场会谈的时候,当柯西金走下飞机的时候,周恩来总理还是热情的走了上去以同志相称,这个称谓也就是让柯西金感觉到了一种热情和友好。但是在会谈开始的时候,周总理还是非常义正辞严的提出了中方的担心,就是说如果苏联人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的话,中国肯定会把这个视为侵略,视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也会以相应的方式进行这种反击。
解说:不管双方最高层在审定这次会谈的内容时,采取了怎样一种态度,高度紧张的战争形势照理说是出现了明显的转机,18日周恩来秘密致函柯西金,建议双方承担互不使用武力,包括不使用核力量进攻对方的义务。26日,柯西金复函周恩来,建议实行严格的监督以遵守苏中两国间的空中界限,并建议签订一个互不侵犯,互不使用武力的国家间的专项协定。
战争的乌云正在渐渐散开。但是对于这一突如其来的转折,中国方面的反应却十分复杂。
解说:苏军原在中苏边境驻有12个师,珍宝岛冲突数月之后,陆军增至55个师,空军、防空军24个师,海军13万人。导弹打击目标也做了调整,苏联的打击目标主要在北约,而现在在亚洲也部署了35个导弹基地,其中洲际导弹基地10个,中程导弹基地25个,这些基地大部分目标对准了中国。
冯玉军:从现在看到的档案材料,包括当时苏联的这种种种举动看来,我们可以看到,苏联方面确实是做了很多的准备,包括军队的调集,包括战略导弹的部署,而且这种不断的发表这种强烈的这种声明和信号。确实是要对中国进行一场战争。
一些苏联的军方的高层甚至扬言,要通过核打击,一劳永逸的消灭中国的这种威胁,所以说这种强烈的这种敌对的这种意图不能不让中国领导人产生强烈的担心。
解说:9月18日、22日,中共中央又接连举行政治局会议,继续讨论战争的可能性问题。林彪等人明确认为,柯西金的北京之行,是为其大举侵略释放烟幕。如同珍珠港事变前,日本派特使莱西去美国迷惑罗斯福一样,毛泽东明显的支持了这样的判断,会议为此决定了一系列紧急备战措施。据此,周恩来一面通知外交部各部委要迅速拟定、疏散隐蔽重要机密档案的方案,一面开始进行战备动员。他在22日紧急召开的全军战备工作会议上讲话称,国际形势紧张,我们要准备打仗,准备打仗这是一个新的战略部署,要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1969年9月28日和29日,美国地震监测站、苏联地震监测中心以及两国的卫星几乎同时接收到了能量巨大的振动信号。他们马上做出了判断,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地下核试验和高爆核试验,这是中国进行的第八次、第九次核试验。但是一连几天,中国的所有新闻媒介都悄无声息,好像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美联社对这种反常的表现评论说,中国最近进行的两次试验不是为了谋求某项成果,而是临战前的一次检测。
鉴于苏联边界谈判代表团即将来京参加预定10月20日开始的中苏边界谈判。中共中央根据苏联当时的战略动向和一些情报资料,再度怀疑苏联很可能会把谈判作为向我发动突然袭击的一种烟幕。
冯玉军:到了9月之后,那么林彪作为这个军委办事组的领导人,视察了这个张家口等对苏作战的前沿,也视察了北京西郊机场等等。进行了这个,最终做出了这个疏散的,战略疏散的这种决定,就是说要把军队重要的军事装备,包括这个重要的领导人,疏散到全国各地。那么当时毛主席是到了武汉,林彪是到了苏州,那么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这个一些领导人,转移到了西山的这个军事基地里面,可以防御核打击的这种军事指挥中心里面来坚持工作。
解说:10月17日,刚刚撤到苏州的林彪又擅自指示在京的黄永胜命令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随即不仅全军,或进入前沿工事或紧急疏散,而且许多大中城市也紧急进行了防空演习和大规模的疏散行动。仅军队疏散就达94万余人,4000多架飞机和600余艘舰艇。联系到当时大批干部被下放到五七干校,所有高等学校下放地方或迁往外地,重要档案纷纷秘密运往西南存放。各大中城市大挖人防工事,成千上万的城市居民相继被卷入到这一紧急战备行动之中,整个气氛之紧张可想而知。
陈晓楠:1969年秋冬,中共高层对战争形势估计之严重确实超过了后人的想象,周恩来在中南海办公室有个工作台历,日复一日的记录着他每天的工作日程。但是从1969年10月20号到1970年2月,这几个月之间的时间,却令人惊异的出现了空白。只有了解上面这段历史的人,可能才理解这其实是当时战争危机的产物,正是战争的危机迫使周恩来撤离了他日常的工作地点,直到1970年2月基本解除苏联突袭的警报之后,他才有得以回到中南海,他的办公室正常办公。而已不难看出,正是在珍宝岛事件之后,这样一种极其特殊的背景之下,中国对美国的大门渐渐打开了。
解说:当1969年8月13日,38名中国军人的忠魂仍飘荡在中国西北边陲时。美国副国务卿理查森发表了被基辛格称为革命性步骤的讲话,讲话称不断改善同中国的关系,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通过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向中国总理周恩来捎话,美国愿意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与此同时,当8月20日,苏联驻美国的大使多勃雷宁找到了当时美国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探求美国人的意见。如果苏联人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的话,美国人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立场时,尼克松跟基辛格决定,通过美国的媒体把这个消息捅出来。
冯玉军:另外一个这个决定就是说,苏联人,美国人不能漠视苏联对中国进行核打击。采取,美国政府通过一个非常巧妙的手段就是说已经被苏联人破译的美国密码向它海外基地,向它的一些重要的战略导弹的基地发布了一条命令,如果苏联人的任何一颗中程导弹离开它的发射架的话,美国人就要对苏联的130多个重要的核基地,包括工业城市和重要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核打击,力图用过这一点来遏制住苏联人的这种对中国进行核打击的这种企图。
解说:得知消息的勃列日涅夫感到非常的愤怒,因为他是想通过多勃雷宁来探究美国人的意见,来让美国人最起码保持中立的立场,而美国人反而把这个消息捅了出来。
冯玉军:勃列日涅夫勃然震怒,就说美国人出卖了我们,他当时马上就抄起电话给多勃雷宁打电话说,美国人究竟是什么一个,怎么一个立场?多勃雷宁跟他讲,他和基辛格的会晤之后,美国人确实也表达了这么一个立场,如果苏联人对中国进行核打击的话,美国不会坐视不管,也确实是要遏制,制止苏联人的这种冒险的行为。
解说:即使在进入到1970年以后,在毛泽东看来,苏联入侵的危险仍旧严重存在,他反复强调,要用战备的观点观察一切、检查一切、落实一切。
这一年2月15日至3月21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也仍旧把对付外国敌人的突然袭击和大规模入侵当做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当然这个时候的战争估计到底同1969年秋冬有些不同了。
不过这场虚惊到底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差不多在整个1970年,中国对苏联入侵还都处于高度戒备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经历过战争年代,善于审时夺势的毛泽东抓住这一千载一时的外交机遇,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解说:1969年12月初,中国驻波兰外交人员受命开始了与美国外交官的直接接触。与此同时,既说基辛格也下令美国驻波兰大使设法同中国驻波兰外交官进行接触。无论双方接触的具体经过如何,中美两国政府于一个月后,即1970年1月8日,正式宣布华沙大使级会谈将于20日重新恢复。在重新开始的中美大使级会谈中,中国代表受命正式通知美方,中国政府愿意在更高级别或通过其他渠道深入商谈两国关系问题。
冯玉军:珍宝岛事件本身并没有成为整个国际战略格局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但是它确实是成为了中苏关系全面额外的一个转折点。那么在这个之后,包括苏联人扬言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包括美国人在越南战场上遭遇到的失败,尼克松提出了这个尼克松主义要从这个开始从越南撤兵,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整个在国际形势发生转折的大背景之下,珍宝岛事件成为了一个国际战略格局转变的一个推动器。
解说:1972年二月,尼克松访华,为中国外交使开启了新的篇章,飞机降落在北京南苑机场,尼克松和夫人走出舱门沿舷梯走下,他微笑的伸出了手臂,周恩来也伸出了手。据尼克松回忆说,鉴于18年前,杜勒斯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拒绝了与周恩来握手,因此他这次特地远远地向周恩来伸出了手,而基辛格事后说,为了突出这个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此时有一名粗壮的副官在空军一号的通道里等到尼克松单独一人与周恩来历史性的握手结束后才让美国代表团其他人像变魔术似的出现。
1982年3月24日,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发表了讲话,在讲话中,勃列日涅夫反复强调,苏联已主动提出再次举行中苏边界谈判,此外他呼吁中苏应该实现关系正常化。至此,塔什干讲话被认为是中苏解冻的早期讯号,而中苏关系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的建立逐渐恢复正常外交。
陈晓楠:1969年3月12号,在珍宝岛3·2战斗刚刚过去十天之后,在全国人民声讨苏军侵犯中国领土罪行浪潮当中,宝清县召开了安葬革命烈士声讨苏军的一个大会,仅有四五万人口的县城倾城而出,人们佩戴着黑纱或白花和烈士家属,还有解放军指战员代表一起将烈士安葬在了万金山路,饶力河畔的珍宝岛烈士陵园。
金秋时节,我们的摄制组也有幸跟随当年的亲历者们坐船上了岛,到烈士陵园进行了祭拜。
珍宝岛保卫战亲历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珍宝岛这个大门,我那时候登岛还在前头那边上来岛进来的,斜着上来,斜着搁那边进来,隐蔽上来。
解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是中国边防部队以劣势装备同苏联军队优势装备的一次较量,在战斗结束即1969年4月份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孙玉国代表边防部队在大会上汇报我军捍卫主权与苏军作战的经过时,毛泽东几次站起来带头鼓掌,会场代表无比振奋。毛泽东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毛泽东的这句话不仅是对边防战士的褒奖,也成为全国人民的座右铭,后来被人们称之为珍宝岛精神。而在建国20周年国庆杜永春、于洪东被邀请到北京参加国庆庆典,虽然他们并不知晓当时的中苏、中美、苏美关系是怎样的一种错综复杂,但那段经历却让他们永生难忘。
于洪东(珍宝岛保卫战一等战功荣获者、时任某部特务连侦查排排长):9点多了,那个毛主席他们就朱德、林彪、周恩来还有董必武这帮人都出来了,我看不见就是后脑勺,我们对面都起来了,我说怎么回事,我回头一瞅,哎呀,毛主席来了,这简直,这不是激动,这简直就吓一跳。
杜永春(时任133师政治部干事、珍宝岛保卫战一等战功荣获者):主席那个开始坐电梯那块,城门楼那块电梯上去,咱们后边是林彪、总理他们跟着,然后总理慢慢上来招手,大家那个情绪就是喊主席万岁啊,鼓掌啊,我也跟着喊。主席走到那个中间那要转弯,往他那边去的时候,到这停下了,正好和我对上,也就1米多远,其实伸手一伸手也就,他伸手我就能够着,但是不敢啊,这不敢伸手啊,他们都鼓掌,最后我不知怎么,当时那个怎么灵感也不啥,我就立正敬礼,主席冲我笑。
驻珍宝岛军:珍宝岛防卫作战胜利以后,为维护我国领土完整,我部奉中央军委命令,驻守并长年驻守珍宝岛,于1969年8月建此营房。
解说:如今珍宝岛已经成为军事教育基地,有中国驻军把守,而那些那场战役的烈士,安葬在不远的县城,宝清县烈士陵园里。英雄们的崇高精神与山河同在,烈士们的英雄形象与日月同辉。
杜永春:珍宝岛虽小,但是这一场冲突对我们国家,对世界意义很大,这个意义,深远意义,现在咱们还看不透。所以我有机会能参与这是我的荣幸,这是我一生都难忘的,也没白活一生。
冯九喜(参战者):我们执行党的任务,我们要打,我们还要发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珍宝岛的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