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成熟完整版:中国的古代地图史(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24:23

神话传奇式地图:《山海经图》

 

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说起

    传说中的中国古地图起源较早,在四千年以前就已经在使用了。 在大约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有一《河伯献图》的神话故事,说的是大禹治水时, 河神河伯献一青石于大禹,上有治水用的地图,大禹用以指挥治水,终于成功。 此传说表明地图早已在民间流传。

    概括来讲,古地图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原始地图、古典地图和实测地图三个阶段。原始地图是人类社会初期出现的简陋地图,它尚未摆脱图画和神话传说。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汉代。

    地图载入史册,在“史记”卷八十六《荆轲传》中可以查到,公元前228年, 秦攻占赵都邯郸,赵灭。北邻燕国(建都今北京一带)一片恐慌。为防秦进攻,燕太子丹苦思良策,终于结识荆轲,图派荆轲出使秦献燕督亢(今河北涿县,固安一带)地图给秦王为名,伺机刺杀秦王。荆轲将入秦,燕太子丹等送至南部边境易水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歌声悲状激亢。

荆轲到达秦都咸阳,秦王召见,荆轲献图于秦王,图展尽,忽抽出匕首,左手握住秦王衣袖,右手刺秦王,秦王惊跳,扯断袖子猛跑,两人追逐,此时侍从拿起药袋打向荆轲,秦王乘机拔出长剑,砍断荆轲左腿,荆轲应声倒地,拾匕首抛向秦王,打在铜柱上未中,最后荆轲被秦王侍从杀了。

    此故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 故事虽说明燕国企图以献地图来改变历史的一段徒劳进程。但是这当中却明确说明公元前200年时, 我国就已有地图来表示国家的地理版图。春秋战国初期,七国各占一方,疆域之争战事不断, 最后终为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这些表示地理疆域的地图,虽说至今仍未发现有实物验证, 但从种种历史记载的考证,地图确早已存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即位时,他曾把全国所有的地图收集起来,这时的地图主要是表示地理版图的军事地图, 以致秦灭亡时,刘邦攻入咸阳城(公元207年)时,其宰相萧何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尽快把这些地图接收过来, 以备继续为汉朝的统治利用。

    所以要说中国的地图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起码是在春秋战国之前就有了, 春秋战国的诸候战事不断,各国利用地图指挥战斗,地图更是得到充实与利用。 从那时至今已有2000多年了,可见中国地图的出现之早。

甘肃放马滩汉墓:最早的纸地图.jpg

至今为止,有确切的地图实物证明,是公元前168年西汉时期,当时中国的地图就已经编制得十分精美。 1973年冬天,中国考古学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进行古墓发掘,其中在马王堆的三号汉墓中发掘出三幅绘在帛上的地图, 这三幅地图各是一幅地形图、驻军图与城邑图。这三幅地图的出现,给中国的地图史提供了最早的宝贵实物资料。 由于三幅地图出于西汉文帝12年(公元168年)下葬的马王堆三号墓中,因此其制作年代距今已有2100多年, 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制作的地图,也是三幅当今世界上无比珍贵的中国古地图。

这三幅地图是:

1. 长沙国南部驻军地图.jpg

2. 长沙国深平防区图.jpg

3. 城邑图(缺图) 

    对三幅地图的研究表明:我国在西汉时代地图的绘制已十分精确详细, 虽然出土的地图上没有图名、图例与比例尺以及任何说明,但是在驻军图上已绘制出相当于现代东经111度至112度30分, 北纬23度至26度之间,1度30分经差与3度纬差的广大区域,跨越了当今湖南、广西与广东的一部分,即如今的广西全州、 灌阳一线以东;湖南的嘉禾与广东的连县一线以西;北到新田、全州;南到珠江口的南海。为潇水流域和南苓、 九嶷山一带。按现在的折算,地图比例尺约为18万分之一。主要内容:

·8个县级居民地、80多个居民点、74个乡级居民地及其地名

·20多条道路、大小30条河流

·用山形线、晕线方式表示山脉、山岭等地形

·防区界限、驻军驻地、城堡等军事要素

    根据与现代地图的比较研究,图中主要河流、山形与现今十分相近,居民地位置也十分准确。这说明在当时测量工器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 能绘出如此地图,是十分了不起的。

图片:

'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杰出的中国西晋地图学家裴秀

    中国不仅有最早编制的地图,而且还创建了编图的一套理论,这就是裴秀的“制图六体说”。裴秀:字秀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出生于公元223年,死于公元271年,终年48岁。自幼好学,才华显著。年轻时在魏、晋朝做官,34岁便开始创立我国最早的地图编制理论“制图六体”:

分率:用来区别地域面积大小的比例尺

准望:用来确定彼此间方位的方向

道里:用来确定人行道路的里程

高下:高低起伏

方斜:斜正

迂直:迂回曲直

这六条法则运用时互为参考,综合运用,把地图的比例尺、方位和距离三个基本要素与自然界表象,通过法则得以在地图上体现。

“制图六体”说绘制地图有六条法则: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斜、迂直。

这六条法则运用时互为参考,综合运用,把地图的比例尺、方位和距离三个基本要素与自然界表象, 通过法则得以在地图上体现。

裴秀依据这六体理论绘制了著名的“禹贡地域图”共十八幅,图上不仅绘出各诸侯、府县的政区, 居民地的位置,而且把古代的九州、历史上各王朝曾经举行会议的会址,签订条约的地点、古地名皆表示出来, 可惜该图没有留下来。

朱思本的《舆地图》与元代前的地图

朱思本系元代地理学家、地图制图学家,江西临川人,他周游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十省。继承裴秀、贾耽“计里画方”法,注重实地资料的考证,并与地图对照,慎重取舍绘成《舆地图》,刻石于上清之三华院,可惜后来失传。但其求实求精的制图方法则影响了以后二百多年的地图发展。

在朱思本之前,裴秀之后的500年,还出现过继承与发扬裴秀制图理论的又一杰出人物贾耽, 贾耽生于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死于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5年),为沧洲南皮(今河北南皮县)人,他以裴秀的制图六体为指导, 编绘出《关中陇石及山南九州等图》与统一全国的大地图《海内华夷图》等。由于《海内华夷图》图大,内容丰富、 位置准确、绘制技术全面,不仅继承了裴秀理论,而且还有创新。

因此可以说,裴秀-贾耽-朱思本是元代前杰出的三大著名地图学家,前后共约1000年,计里画方的基本编图法一直延用。

明代的各种地图及《郑和航海图》 

    从元朝到明朝,前后历经3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较长的封建王朝, 这段时间内中国的地图学发展虽说没有新的重大发展,但在传统的编制方法上日趋成熟, 图种也渐增多,开始出现了全面表示全国山川城镇的地图,还有不少用于军事防务的军事防务图, 其中包括首次出现的沿海防务用的海防图、江防图和用于治理水利用的河防图与航海用的航海图等。 这时的地图内容多是贯彻一套基本的特点:

1. 以中国为主,外国作衬映

2. 以传统的计里画方法为数学基础

3. 注重河流、山川的表示精度

    在明朝的众多地图中,《郑和航海图》就是其中一幅具有重大影响的航海图。 郑和七次航海,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在世界上也是一次罕见的大举, 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前后近30年访问了亚洲、非洲等30余国,对促进我国与世界的交往, 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均有极大的作用。这其中据郑和航海经历编成的航海图, 是我国地图学史上的一大创作,更是一部专为指导航海用的地图。其表示内容、 表示方法与编制方法上有其独特之处:

1. 从方便使用出发,从起点开始至终点,图幅呈一字排列展开的连续拼接。

2. 采用“对景图”的画法,绘制山形形象与有方位意义的地物,可把图与实地一一对景,尽快判断出自己所处的位置。

3. 绘出平潮时的浅沙、礁石和港口、海岛等航海用的地物要素与居民地、山地等。

明代的地图较发达,尤其到了明末,西方新兴的自然科学技术由一些传教士逐步在华传播,地图制图术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时,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华,第一次把西方绘制的世界全图传入中国,把中国的资料补充进去, 充实丰富了地图内容。续此之后,西方传教士也陆续来华绘制了一些,这些世界地图经过修编后, 不仅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绘图成规,而且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特点:

1. 把地图的中央经线置于中国,形成以我国为中心的图面配置。

2. 采用测量出地球表面的经纬度绘制地图。

3. 把地球以赤道为中心,平分为南北两半球,划出了南北二回归线与南北二极图线。相应形成气候的带、温带与寒带。

4. 扩大了对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地的地理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5. 对外国地名的翻译起了一个译定作用。

大明混一图.jpg

 

河防一览图.jpg

 

郑和航海图(部分).jpg

 

坤舆万国全图.jpg

 

东西两半球图.jpg

清代的实测地图《皇舆全览图》及其测绘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西方科学制图法的传入,使康熙帝认识到我国地图的粗略、 模糊,需借鉴科学技术实测后绘制,于是组织一次全国大地测量,以天文观测为基础, 开展三角测量法进而测图。公元1708年开始测制,历经10年,完成了《皇舆全览图》的编制, 这是我国第一部实测的地图。全图按省分幅,共计41幅。其特点:

1. 采用了伪圆柱投影,以经纬度制图法绘制。

2. 以汉、满文共注地名,其中满文用以边疆,汉文用以内地。

3. 第一次实测了台湾省地图。

    除了制图术外,在尺度丈量上的全国统一,实地测量地球的子午线弧长等, 都给清代地图制图充实了依据,提高了制图质量。

    但是,从康熙到乾隆的这一地图制作技术的高度发展,很快到乾隆以后,由于受清政府消极保守的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又退回到传统的计里画方制图法。当然,这一时期,在地图学的某些方面也有继续前进发展的,如编制了第一部的世界地图集和多部历史考证图集以及一些专题图集等。但总的是发展不大。

中国历代地图学家

战国至五代:

    传说中的中国古地图起源较早,四千年前就已经在使用了。西周时,地图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军事、城市建设及墓葬规划等方面;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各诸侯国之间争战不断,对地图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使地图编制的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经过两汉的发展,到晋代,地图不仅在制图工艺上有较大提高,制图理论上也有较大突破。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致力于科学探索的古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石 申:生于约公元前4世纪,又名石申夫,战国时代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所著有《天文》八卷、《浑天图》等。后人把他的《天文》与楚人甘德的《天文星占》合二为一称为《甘石星经》。石申和甘德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了五大行星出没的规律;他们还记录了八百颗恒星的名字,测定了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方位。后世许多天文学家在测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运动时,都要用到《甘石星经》中的数据,因此,它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及木制机械大师。主要著作有《灵宪》、《灵宪图》、《算网论》、《二京赋》等。他发明创造的“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星象观察仪器。在地理地图领域,他发明了构思巧妙的指南车、记里鼓车。

 

裴秀:字秀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出生于公元223年,死于公元271年,终年48岁。自幼好学,才华显著。年轻时在魏、晋朝做官,职至“司空”(相当于宰相),专门负责管理国家地图、户籍等。34岁便开始创立我国最早的地图编制理论“制图六体”,即绘制地图有六条法则: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斜、迂直。

这六条法则运用时互为参考,综合运用,把地图的比例尺、方位和距离三个基本要素与自然界表象, 通过法则得以在地图上体现。

裴秀依据“制图六体”理论绘制了著名的“禹贡地域图”共十八幅,图上不仅绘出各诸侯、府县的政区, 居民地的位置,而且把古代的九州、历史上各王朝曾经举行会议的会址,签订条约的地点、古地名皆表示出来;另一项重要作品就是将旧《天下大图》缩编为《方丈图》。这两项地图作品在中国地图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可惜这两种图都没能留存下来。

一 行:公元683年-727年,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县)人。唐朝高僧,著名的天文学家。主要成就是主持编制《大衍历》,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等方面均有重要的贡献。 唐开元年间,他率领测量队对祖国疆域进行的空前天文大地测量,正确计算出了中国各地昼夜不同的准确时间,测出从滑县到上蔡(位于河南)的北极高度相差一度半,两地实际距离为527里270步(唐代长度,一尺等于现在的24.56厘米,5尺为1步,300步为1里)。从而得出每351里80步(折合现代129.22公里),北极高差一度的结论。相当准确地提供了地球子午线一度的弧长(一度为132.03公里,现以111.1公里为准),纠正了我国古天文算学著作——《周髀算经》关于子午线“王畿千里,影差一寸”的错误计算公式,对人们正确认识地球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设计制造了黄道游仪、浑仪、复矩等天文测量仪器。

 

贾 耽:公元729-805年,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省南皮县)人,唐代地理学家、地图制图学家。以裴秀制图六体说撰成《海内华夷图》、《古今邵国县道四夷述》、《陇右山南图》、《贞元十道录》、《皇华四达记》及《吐番黄河录》等。唐代的地图绘制由贾耽集大成。他在55岁时组织画工绘制《海内华夷图》,全图幅面约十平方丈,耗时17年,完成了这个巨幅唐代中国全图——继裴秀之后又一伟大的地图作品,在中国和世界制图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具两大特点:一是注重外国部分的编绘,二是注重历史地理的考证,古今地名分色绘制。可惜此图已失传,但它的缩印本在南宋刻石为《华夷图》。

北宋至元朝

 

    宋、元两朝统治中国愈400年,文化、科学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特别是宋朝可称为中国自然科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地理学和地图学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沈括、黄裳、郭守敬、朱思本等数位对地图学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及地图学家

沈 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对天文、地理、数学、医学、农业等均有研究,又兴修水利,改制浑天仪、浮漏和景表,发现磁偏角。主要著作《梦溪笔谈》、《良方》、《长兴集》,曾编修成《天下州县图》。

黄 裳: ?-公元1190年,字文叔,四川隆庆府普城(今剑阁)人。南宋时期制图学家。精通天文、地理和制图,绘成《苏州石刻天文图》和《苏州石刻地理图》两幅图,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郭守敬:公元1231-1316年,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学家和仪器制造家。曾主持开凿通惠河及修治河渠多处,和王恂等编制准确的天文《授时历》、创立“招差法”和“弧矢割图术”几何定理。创制近20件天文仪器仪表,进行过全国大规模以海平面作为高程基准的“四海测量“。主要著作有《推步》、《仪象法式》等。

朱思本:公元1273-1333年,字本初,号贞一,江西临川人,元代地理学家、地图制图学家、道士。他周游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十省。继承裴秀、贾耽“计里画方”法,注重实地资料的考证,并与地图对照,慎重取舍绘成《舆地图》。其求实求精的制图方法影响了以后二百多年的地图发展

明朝至清朝

    中国的明朝正是世界范围的大探索时代。郑和七下西洋,欧洲的地理大发现,传教士来华,都使人们对整个世界有了新的认识,相应也出现了新的地图表达,荷兰的墨卡托与中国的罗洪先以其各自的地图集分别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的地图发展成就,成为东西方的代表;随着传教士将西方科学技术的引入,到清朝,康熙帝开始大规模的实测编制地图、地图集,且在绘制方法、精度、内容选择及地域范围上都为当时世界之先。

郑 和:公元1371-1435年,本姓马,小字三保,回族,昆阳(今云南南晋县)人。明初任内宫太监,时称三保太监。明代杰出航海家。从1405-1433年前后七次率舰队奉使出西洋(今南洋群岛和印度洋一带),从苏州出发,先到越南南部,后到西爪哇、泰国、马六甲、苏门答腊,后又到斯里兰卡、印度、马鲁古群岛、亚丁、麦加以及非洲的东海岸等地,访问了亚洲、非洲等30余国,对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均有极大的作用。其远航时掌握了先进航海技术和罗盘、计程法、测深器、牵星板、针路记载等导航设备与绘制海图技术。依据郑和航海经历编成的《郑和航海图》是一幅具有重大影响的航海图,是我国地图学史上的一大创作。

罗洪先:公元1504-1564年,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明代科学家。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知识介绍到中国,可谓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他学习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带来的西方天文、历算、火器等,尽通其术。著有《崇祯历书》,对于中国古代历法的改革是一次飞跃性的突破,它奠定了中国近三百年历法的基础。另译著有西方的《几何原本》、《泰西水法》、《测量法义》、《测量异同》、《勾股义》等。对中国当时的数学、天文、历算、军事、测量、水利和农业等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

利玛窦:Ricci Matthieu,公元1552-1610年,意大利马切拉塔人,字西泰,罗马耶稣会传教士。1582年来华传教,先在广东肇庆学习汉语,同时收集中国地图资料,与西方的地图资料结合,着手编制世界地图,第一次在华编成《山海舆地全图》。把西方的地理知识与利用实测经纬度表示地图的方法引入中国。译著有《几何原本》、《同文算指》、《乾坤体义》、《经天说》等。

玄烨:公元1654-1722年,名为爱新觉罗·玄烨,即清世祖康熙皇帝。亲政即位后,多次平判国内叛乱,反击西方殖民地主义入侵。重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重视天文、地理、生理等专门技术,组织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大地测量。以天文观测为基础, 开展三角测量法测图。历时十年完工,并编绘完成《皇舆全览图》,其质量“不仅是亚洲

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的所有欧洲地图都好,更精确”。

张诚:Gerbillon,Jean Franucois,公元1654-1707年,法国耶稣会士。1687年来华后,为康熙皇帝所用,并与白晋、李明、洪若翰、刘元等传教士在华传播西方科学技术。曾在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谈判中充当中方翻译,发挥重要作用。并上书康熙皇帝对中国各省地形重新测量,编制全国省级新图。

蒋友仁:Benoist Michael,公元1715-1774年,法国耶稣会士。1744年来华,曾参与圆明园的若干建筑物的设计。他在《皇舆全览图》基础上,增加新疆、西藏测绘新资料,编制成一部新图集《乾隆十三排地图》,最终完成了我国实测地图的编制。著有《坤舆全图》、《新制浑天仪》等书。

图片:

'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中 国 古 地 图 总 目 录

战国时代的地图

兆域图 是70年代末从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一座王陵的地宫中出土的一幅铜版地图。距今已有2300年历史,被专家鉴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兆”是中国古代对墓域的称谓,《兆域图》则是标示王陵方位、墓葬区域及建筑面积形状的平面规划图。墓主是战国时期一个小诸侯国“中山国”的第五代国王。

地图标示了王陵及王后、夫人等五个陵墓上建筑的方位,同时对王陵的“堂”、“宫”、“门”等位置标示的十分详细,伴有文字说明和图形符号,并刻有中山国王的“诏书”42字。

地图上的文字均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文字“金文”书写。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学勤、北京大学朱德熙教授等全国十多位古文字研究专家,对文字进行了较长时间的释译,证明铭文是“中山国”国王生前下令为自己修筑陵寝,并绘制成一式两份《兆域图》作为建筑的依据,规定国王死后一幅《兆域图》随葬,一幅藏于宫内。《兆域图》上所标示的方位与现代地图相反,为上南下北。图上共标有各种文字注记33处,数字注记38处。图上所有线条符号及文字注记均按对称关系配置,布局严谨。地图中的尺寸采用“尺”和“步”两种度量单位表示,地图的比例尺约为1比500。

中国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专家近年来共同研究的结果认为,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图形、符号、比例尺、方位和经纬度等内容,《兆域图》除经纬度外,具备了其他所有内容,具有地图的基本要素。这幅地图不仅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地图,也是价值连城的文物精品。现藏于河北考古研究所。

'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中山王陵兆域图.jpg

中山王陵兆域图(公元前475-221年) 系战国时中山王的陵园规划图,48×94cm铜版(线条为金银丝镶嵌)。图中详细整齐地排列了五个享堂的方位,图面规整,线条匀称,注记清晰,注有相应文字说明。该图充分反映了中国战国时代制图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堪称中国古地图中的珍品,现藏于河北考古研究所。

'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jpg

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公元前299年) 战国未期秦国的县地图,26×18cm木版,共七幅。图上重点表示了境内的河流、居民地及其名称,部分地区还表示了树木的分布情况及里程注记和其它地名。地图对地形地物的表示内容丰富、形象。现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汉时代的地图

'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jpg

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亦称长沙国南部地形图(西汉 文帝)1973年12月发掘湖南长沙市东郊马王堆三号汉墓(轪侯之子墓)时出土。绢底彩绘,成图于公元前168年以前。比例尺约为1:180 000,相当于汉代的一寸折十里,地图幅面为纵96cm、横96cm。原图上本无名,由于地图内容包含了山川、道路、城镇等要素,故取名“地形图”。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本图上方为南,下方为北, 采用田青、淡棕、黑三色绘画, 较详细地表示了山脉、河流、道路、城镇、乡里等内容。河流表示得十分突出,从河源到下游,以逐渐变粗的线条表示。较大的河在河口处均注有河名。著名的深水、冷水在其源头标注“深水源”“冷水源”文字。 地貌表示颇具特色,山脉、山峰、山头、山谷诸元素皆清晰可见。采用闭合曲线表示山脉坐落、山体轮廓和走向,这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表示地貌的科学方法,它虽然还不是18世纪出现的等高线,但已具备了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特点。该图翔实的内容、科学的表示方法,都超越了以往人们对古代地图传统的概念。国际制图学界普遍认为:马王堆汉墓地图是世界地图学史上罕见的珍宝,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长沙国南部驻军图.jpg

长沙国南部驻军图(西汉 文帝)1973年12月发掘湖南长沙市东郊马王堆三号汉墓(轪侯之子墓)时出土。绢底彩绘,成图于公元前168年以前。

比例尺为1:80 000——100 000,地图幅面为纵98cm、横78cm。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本图上方为南,下方为北。 采用红、黑、青三色绘画,出土时色彩艳丽。图上表示了军队番号、驻地、防区界线、指挥城堡等,均用红色表示。图上表示的三支军队:周都尉军、 徐都尉军、司马得军呈梯形布置。图幅中部的三角形城堡,是各支驻军的指挥中心。指挥城堡后面注有“甲钩”、“甲英”的地方是军队武器、粮草的集积地。

'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木刻星象图.jpg

木刻星象图 西汉天象图。表现了众多星辰和天象,更以图象形式标示了观察者所见到的月亮、慧星、太阳、诸星宿与银河等天体的视运动关系,特别是描绘了月食和慧星运行图象,为其它古星象图所不及。该图揭示了中国古代丰富的天象观测成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现藏于南京博物院。东汉时代的地图

'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市井图.jpg

市井图(公元25-220年) 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东汉时期城市地图,39×47cm石雕。图中标有北市门、东市门及方位物,标画了几条东西、南北向街道,还表示了沿街商店、市井的四隅有屯积货物的店房,城市建筑对称。另外,图砖上的人物也刻画得十分形象生动。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

'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宁城图.jpg

宁城图 描示了墓主人的身份、仕途经历及庄园财产等。将宁城分为南门外、宁城、护乌桓校尉幕府三部份。南门外空场上画有武士守卫,在宁城还表示了城垣、城门、街巷、衙署和市场等。该图采用了平面与乌瞰相结合的表现技巧,具有立体形象的效果。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北魏时代的地图

'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洛阳元父墓显象图.jpg

洛阳元父墓显象图(公元386-534年) 本图突出表示了银河和恒星等天体系统,银河贯穿南北,恒星表示有三百多颗,并均用朱色绘出,还以不同的符号区分恒星大小,星座和亮星之间用线相连接,地图对天体表示很形象逼真,对常见星及星座从图上很容易识别,如北斗、紫微、紫微左垣、紫微右垣、太微左垣、太微右垣、轩辕、北河、南河等,它是我国已发现最早的星图之一。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唐五代的古地图

'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洱海图.jpg

洱海图 (899年)系根据神话传说绘制,用颜色形象逼真的绘出了双蛇,其内又绘有一鱼一螺,在洱海周围还注出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以及江河的名称。现藏于大理市博物馆。

'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敦煌星图.jpg

敦煌星图 (618-907年) 是用红、黑两色绘出,并用符号以圆圈和实点两种形式共绘出1350多颗恒星。前者表示石申和巫咸星表中的星,后者为甘往星表中的星。地图还将北极附近的星画在圆圈上,把赤道附近的星画在横图上,开创了我国星图的科学绘制法。也是世界上现存古老的全天星图。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五台山图.jpg

五台山图(947-955年) 460×1300cm 绘于石壁上的彩色壁画地图。表现了五台山佛教圣境全貌,图面主要描绘了五台山的地形和寺庙,图的下部绘出了由太原、镇州通往五台山两条道路。图上还表示了河流、山峰、寺庙、村镇、树木以及名称注记。本图是一幅较早的佛教圣境专题地图,是中国唐代建筑、社会历史和地图绘制的珍贵史料。现藏于甘肃敦煌英高窟第61窟。北宋时代地图

兴庆宫图拓片.jpg

兴庆宫图拓片(1080年)64×38cm 石碑。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离宫――兴庆宫前后两院建筑平面图(比例尺1:2800)。前院正中表示了一大水池,称“龙池”,池的东边有沉香亭,南边有长庆殿、龙堂、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后院是兴庆宫的主殿兴庆殿,大同殿为唐玄宗处理政务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兴庆宫是一幅宫殿园林地图,各种建筑表示的立体形象,绘画精致,它是宋代城市、园林地图上唯一注明比例的地图。现藏于陕西省碑林博物

九域守令图.jpg

九域守令图 (1121年) 128×101cm 石刻。本图(比例尺:1:1800000)绘制了中国东部地区,其包括地域广宽,北到保定、顺安、广信,东边绘到大海,南至海南岛,西达成都,重点表示了山脉、湖泊、江河、州县等内容,海岸线表示详细,长江、黄河的轮廓及走向基本正确,河流主支分明,居民地全用名称注出,该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全国行政区划图。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南宋时代地图

 

禹 迹 图.jpg

禹 迹 图 南宗绍兴六年(1136年)114×114cm 石刻 比例尺:1:5,000,000 突出表示海岸线、黄河、长江及其支流、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水系要素及其名称注记,保留了唐代的地名,地图以网络的形式绘出,是中国现存最早带有方格网的地图。《禹迹图》在制图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藏于陕西省碑林博物馆。

 

华 夷 图.jpg

华 夷 图 南宗绍兴六年(1136年)石刻 较详细表示了中国东部的主要山川、州、府。突出地绘制了黄河、长江、珠江、辽河、红河以及太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青海湖、居延海等水系要素,表示了四百多个州府居民地及注记,长城以城墙象形符号绘出。本图内容表示全面、详细,是我国唐宋地图的精品。现藏于陕西省碑林博物馆。

 

鲁 国 之 图.jpg

鲁 国 之 图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217×112cm 石刻 该图以平面图的形式表示了古鲁国都城全貌及其附近地理形势,突出表示了“古鲁城”城垣遗址与城门,城内外的孔庙、香坛、孔府、阙里、孔林以及泗河、沂水等要素,并兼绘了附近的山川、城邑、古迹。本图幅是一幅古今兼顾的历史地图。现藏于湖北省阳新县一中(南宋兴国州学原址)。

 

九州山川实证总图.jpg

九州山川实证总图 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 本图选自《禹贡山川地理图》一书中,图中主要表示了《禹贡》中山、河、湖、海及冀、兖、青、徐、豫、荆、雍、梁九州界域及内容,并采用古代地图传统形象绘画法,以文字注记区别古今内容,将九州用阴文,宋代建置用阳文,地名套以黑圈,山河名加方框,河道变迁处辅以文字说明。地图刻工精细印制清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墨印地图实物。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古今华夷区域总要图.jpg

古今华夷区域总要图 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30×23.7cm 本图突出表示了宋代全国27路及古今州郡分布势,图中还表示了海岸线、河流、长城及地形要素。。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禹贡所载随山浚川之图.jpg

禹贡所载随山浚川之图 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30×23.7cm 雕版墨印 地图主要表示了禹贡九州(冀、兖、青、徐、豫、扬、荆、雍、梁)和宋代州郡的山脉、河流、湖泊、四夷等要素,对一些重要地名及九州界线都注有文学说明,该图是古今对照的历史地图。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700')this.width='700';if(this.height>'700')this.height='700';" border=0>

定海县境图.jpg

定海县境图 南宋绍定元年(1226-1228年)雕版墨印 地图主要反映今浙江台州地区的定海县县治及辖乡 四邻、山川、湖海、岛屿、桥闸、港口、津渡、船坞、寺院、军营、学校、税场、商市、村寨、古迹等要素、各要素采用传统形象画法,线条匀称,注记清晰,皆套黑框,该图反映了金代县级区域普通地理图与专题图并兴的状况以及我国地方志中地图绘画的较高技术水平。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平 江 图 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277×142cm 碑刻 比例尺:南北方向约:1:2500; 东西方向约:1:3000 本图系表示宋代平江城,即今苏州市的一幅城市平面图,该图详细精确地描绘了城墙,城厢、平江府衙、平江军、吴县等军政府署以及纵横交错的河流、街道,还表示了305座桥梁和近250座规模很大,但形象不同的殿堂、寺观及建筑群,还表示了齐门、娄门、葑门、盘门、闾门及五座城门,每座城门还分别绘出了陆门及水门,地图较真实完整地显示了平江城内发达的水网状况,表示手法有所创新,采用了平面和三维立体相结合的效果。平江图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碑刻地图,也是世界罕见的巨幅古代城市规划图,是我国和世界地图史上的杰作。。现藏于苏州市碑刻博物馆。

 

天 文 图.jpg

天 文 图 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 181.3×95.8cm 碑刻 地图较详细地描绘了天体形态,重点绘出了内规、外规、黄道、赤道、银河等内容;星图下部刻有介绍天文知识的文字,详细解释了地体、北极、南极、赤道、日、月、黄道、白道及现象并有正确的阐述。该图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石刻科学星图,在天文史上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现藏于江苏苏州市碑刻博物馆。

汉西域诸国图.jpg

汉西域诸国图 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年) 雕版墨印 本图主要反映了汉代西域诸国分布以及交通路线。图中形象地表示了天山、葱岭、北山、南山、石山和积石山及其名称,并清晰地绘出了中国通往西域的两条路线,全图还标注了地名七十多处,该图对研究西域地理沿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西湖图.jpg

西湖图 南宋咸淳四军(1268年)雕版墨印 地图突出表示了杭州西湖及四周的著名风景点,用写实方法将六和塔、断桥、岳庙、雷锋塔、苏堤、白堤北高峰、南高峰表现得恰到好处。本图采用乌瞰图的方式,配以中国画的手法表现风景及人文结构,既直观易读,又具有艺术感染力,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杭州西湖地图,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园林地图之一。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禹贡九州山川之图.jpg

禹贡九州山川之图 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雕版墨印 该图主要表现我国古地理名著《禹贡》中所述的禹贡九州的分布及山川大势,图中各要素采用中国古代地图传统形象画法,并用虚线绘出“南北西域”和“三条四列”反映了我国山川地脉分布形势,是研究中国古代自然地理区域分布及汉唐地理学思想史的重要参考文献。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唐一行山河分野图.jpg

唐一行山河分野图 图中主要表示有京城、州郡、山河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星次和星宿等,这是一种天文和地理相结合的特殊地图,其表现方法以注记和文学说明为主。该图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分野,即是所谓将地面某一地区与天空中的某一星辰相对应之山脉地络等地理学思想有参考价值。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金代的古地图

灵岩寺田园界至图.jpg

灵岩寺田园界至图 金明昌六年(1195年)91.5×95cm 碑刻。该图主要表示了金山东济南市长清县东西方山灵岩寺地图,明昌五年经管府允准划定的灵岩寺属地界范围以及附近地区的山峰、河流、村庄、道路、林木及地理要素,地图采用传统形象绘制,刻工精巧,线条粗细均匀,清晰可辨。现藏于山东省长青县灵岩寺文物管理处。

大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jpg

大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 金承安五年(1200年) 124.5×65.3cm 碑刻。本图表示了河南省嵩山中岳庙,地图对所有的寺、院、殿、楼进行了详细描绘,还相应地表示了牌楼、古树、碑石,在庙的四隅各绘有角楼一座,在绘制中注重图形平面位置的准确和建筑物形象的逼真,该图为寺庙地图之佳作。现藏于河南省登封县中岳庙。

元代的古地图

奉元州县之图.jpg

奉元州县之图(元中期) 该图主要表示了元奉元路所辖诸州县,并将各路、州、县城用双线方框绘出并注有名称,另外还绘有山河、泉谷、陵墓、庙宇、宫苑、古城以及重要地名等,该图对研究关中地区沿革地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契丹地理之图.jpg

契丹地理之图 元至正四年(1344年)雕版墨印 本图多表示了我国古代辽河流域的契丹游牧民族所建契丹国地图。地图中主要表现了辽国(即契丹)疆域、山川大势、京府州镇、长城关塞以及邻国部族等内容,本图采用了中国古代地图传统的形象绘法。现藏于北京图书馆。明代的古地图

 

大明混一图  属行政区域图,成图年代为公元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彩绘绢本,图幅尺寸达386×456cm,是一幅大挂图,图内主要表示明朝及其邻近地区的各级居民地、山形、河流及其相对位置。居民地均以地名加框的方法定位,其框用不同颜色区别内外所属。此图绘制精美,内容丰富,是一件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现藏于中国-历史档案馆。

 

扬子器跋舆地图摹绘本.jpg

扬子器跋舆地图  摹绘本 此图详细绘出明代所辖范围内全国行政区域。用显著的红色线条勾绘各省行政界线。居民地使用了规格化的图形符号,地物、地貌用形象的写景法表示,它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幅内容丰富、行政区名详实,绘制精良的彩色全国行政区划图,是一幅明代具有代表性的地图。168×180cm 绢底彩绘本,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山 西 镇 总 图.jpg

山 西 镇 总 图(无说明) 

 

九 边 图.jpg

 

九 边 图 3.jpg

九 边 图  全图用青绿重彩描金,按明代“九边”序列,分别绘出九处边镇地区的建置、山川、卫所、关塞、边墙等内容。反映出九边重镇的布局及山川形势。图上注释原为汉文,后清人又加注了满文。本图为研究边防地图的绘制历史和方法提供了重要资料。

河 防 - 览 图.jpg

河 防 一 览 图 (拓片·明)全国以黄河为主,并将南北大运河与黄河并列绘出。详细表示了自然地理要素及河防工程,居民地按不同的行政等级配以相应的符号表示,名胜古迹以象形符号表示。河流以双线内辅水波纹法表示。此图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幅古代治黄工程图。

 

河 防 一 览 图.jpg

河 防 一 览 图 (摹本·明)河防一览图(取沁黄交会处、镇江府部分)属江防图。成图于公元1590年(万历十六年),绢本,图幅尺寸45×2008cm。全图以黄河为主,并将南北大运河与黄河并列绘出。详细表示了自然地理要素及河防工程,居民地按不同的行政等级配以相应的符号表示,名胜古迹以象形符号表示。河流以双线内辅水波纹法表示。此图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幅古代治黄工程图。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乾坤一统海防全图  表示自今广西钦州湾至鸭绿江口的全国沿海图。详细表示了沿海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政区建置、军事设防状况。陆地部分用计里画方的方法,绘制州府、山脉、河流的相应位置。该图对于研究明代沿海历史地理海防军事制度都有重要参考价值。170×605cm 彩绘绢本,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两仪玄览图.jpg

两仪玄览图 本图系由八条屏幅组成,系根据万历三十条(1602年)利玛窦的“坤与万国全图”为蓝本绘制,但两者内容表现形式不同,本图主要表示了五大洲、山峰、山脉、河流等,并将山形涂以绿色。其汉字注释旁后被清人加注满文注音。本图可能是世传孤本,十分珍贵。200×442 纸地版刻,黑墨印本,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广舆图之舆地总图 《广舆图》是中国400多年前的第一本刻本地图集。其绘制年代可能是明嘉靖20年前后,计有地图45幅,附图68幅,总共113幅。其总图、两直隶和十三布政司图,主要根据朱思本《舆地图》并参考了一些其他地图,用计里画方法缩编而成。其他的九边图、漕河图、四级图等都是罗洪先自己补充编绘的。《广舆图》绘画工整,刻镌精细,第一次采用了24种地图符号。很多符号已抽象化、近代化。它对增强地图的科学性,丰富地图内容起了重要作用。

 

郑和航海图 1.jpg

 

郑和航海图 2.jpg

 

 

郑和航海图 3.jpg

郑和航海图  在明朝的众多地图中,《郑和航海图》就是其中一幅具有重大影响的航海图。 郑和七次航海,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在世界上也是一次罕见的大举, 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前后近30年访问了亚洲、非洲等30余国,对促进我国与世界的交往, 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均有极大的作用。这其中据郑和航海经历编成的航海图, 是我国地图学史上的一大创作,更是一部专为指导航海用的地图。其表示内容、 表示方法与编制方法上有其独特之处:

1. 从方便使用出发,从起点开始至终点,图幅呈一字排列展开的连续拼接。

2. 采用“对景图”的画法,绘制山形形象与有方位意义的地物,可把图与实地一一对景,尽快判断出

      自己所处的位置。

3. 绘出平潮时的浅沙、礁石和港口、海岛等航海用的地物要素与居民地、山地等。

苏州府城内水道四隅分治图.jpg

苏州府城内水道四隅分治图  本图主要表示苏州内近百条经纬交织的长短水道及三百多座桥梁。是历史上表示苏州城内河道最详细的一幅图,对研究城市内部水网分布及太湖沿海地区水文地理和水利发展史有重要价值。44.8×60.8cm,现藏于苏州市水利局

娄 江 全 图 3.jpg

娄 江 全 图 以娄江为主体,自右而左一字形绘制,上南下北,绘出了汇入娄江的一百二十九条支流的情况,绘制之详尽为此图问世以前所未见。22.4×212.8cm,现藏于苏州市水利局。

北京城宫殿图.jpg

北京城宫殿图 本图范围为明代北京城全貌。采用缩绘法,将街区、庙宇宫殿概括地标绘出来,突出表示了北京城宫殿建筑及名称,还明确绘出了一条自海子湖(今积水潭)向西南流入北沟沿的河道。反映出明代北京城的布局。它是现存最早的北京城古代图珍品,对研究明代北京的宫殿、城市布局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99.5×49.5cm,现藏于日本宫城县东北大图书馆

饶州府城图.jpg

饶州府城图 本图以形象化手法主要表示山岭、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要素及寺庙、居民地等建筑,还表示了名称注释。该图是反映江西省壮丽山河的艺术珍品之一,对研究中国古代地图及明代江西历史地理等有一定价值。28×26.5cm 绢底彩图本,公元1573~1619年(明万历年间),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清代的古地图

《皇舆全图》 由清康熙帝主持,中西方测绘人员合作,历经十年测制的《皇舆全览图》,是中国第一部实测全国地图,采用经纬差各一度的梯形经纬网格,详细地表示了地形、水系、居民地间相对集团及其汉字名称,并在边疆地区加注满文。该图具有较高的精度,因此成为1933年申报馆《中华民国新地图》出版以前的中国许多地图的蓝本。公元1717年成图(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9年制成铜版(康熙五十八年),52.5×77cm 共41幅,比例尺:1:1400000,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皇朝一统舆地全图.jpg

皇朝一统舆地全图 公元1832年(清道光十二年),20.3×27.7cm,比例尺:1:2700000,雕版双色套印。本图以红、黑两色套印。该图系在《皇舆全图》与《十三排皇舆全图》底图上进行综合取舍,补充现势资料后编绘而成。主要表示地形、水系、居民地仅选取县以上者及其名称。图上还采用画方格和经纬网於同一图上,这种从实际出发的双重网格并存的地图曾在国内广为流行,在中国地图史上有进步意义。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浙江省垣城厢总图.jpg

浙江省垣城厢总图 82x148cm 刻本。约绘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图中无题记,绘图人不详。现存于北京图书馆。该图四周无边框,上北下南。图中绘有清波、涌金、钱塘、武林、凤山等城门十一座,城门与城门之间没有城墙连接,这是与其他城门地图不同之处。

姑苏城图.jpg

姑苏城图 公元1783年,108×81cm 木版印刷。本图表示街巷、桥梁、寺庙、衙署、城门、码头及其名称等。尤其对街道的标绘更为详尽,在绘制上全部采用平面轮廓线。该图绘制精确,标注详明,是中国古代城市地图中的杰作。复印件现存苏州博物馆(日本学者赠)。

福建沿海图.jpg

福建沿海图 公元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36×661.5cm 绢绘长卷彩图。 地图的方向为上东下西,采用形象画法,将福建沿海地带的府城、海岛、村落房舍、山梁、港湾等都绘得详尽、逼真,因而具有古代海防图的性质,图中许多地名至今还在沿用。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黄河图2.jpg

黄河图 80×1260cm 绢底彩绘。该图采用俯瞰画法,以工笔手法,浓艳彩,精确细致的描绘了西自黄渭交汇口东至大海的黄河及其两岸形势,图内反映出两岸城池地物等相对位置及其名称注记,城镇之间偶有距离标注,因此具有地图的效用,是一幅清康熙皇亮帝南巡时,河道官员进呈的一幅艺术品。现藏于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

历代舆地图.jpg

历代舆地图 29×19.5cm 公元1906~1911年(清道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三年)陆续刊行。本图系一多卷本的中国历史参考地图集,其分34图组,分订为34册,由扬守敬主持编纂刊刻。刻图系以清初实测地图为地理底图,历代正史地理志为考订。详细表示了中国历代疆域、政区、都邑等,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历史地图集。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京杭运河全图3.jpg

 

京杭运河全图4.jpg

京杭运河全图 (清代中期) 78.5×1783.6cm 绢底彩绘。该图从北京至杭州,将大运河沿途地形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既有相应的地理方位,又生动地反映出山水风光、城市桥梁、江河船楫,并点缀人物或拉纤、行走、栩栩如生。城市、山形、河流均用金粉安注记。它是一幅地图与绘画相结合的杰作。

 

避暑山庄全图.jpg

避暑山庄全图 29×19.5cm 公元1736~1795年(清乾隆年间),141.5×224cm 纸底彩绘。本图是一幅清皇离宫专题地图。全图采用形象绘法,生动地表现了承德离宫与外八庙及附近山水胜景之全貌。堪称中国古代同类地图中的精品。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河东被灾各州县情况图.jpg

河东被灾各州县情况图 52×48cm 纸本彩绘,公元1815年(清嘉庆二十年)。该图反映清嘉庆二十年山西平陆地震后,受灾地区各州县灾情。图上采用标签加注受灾村庄数、死伤人口与房屋、城垣、城楼破损状况记录。另以传统的形象画法彩绘出中条山和解州盐池、绘出河流、道路及里程。系一幅专以表示地震专题的地图,为中国地图珍品。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大清邮政公署备用舆图.jpg

大清邮政公署备用舆图 101.7×96.5cm 公元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本图是一幅以中英以照、以黑、红两色套印,表示清光绪年间全国邮政状况的专题地图。除表示省会、府、州、万、县等行政单位外,还划分了邮政地区,分别表示了送递快信邮路,以及电报局的分布等,各类要素的表示均已符号化。全国从设计思想到表示手法,都已向现代化专题地图迈近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