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之宿舍有鬼txt下载:“特种部队”承载国家安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9:57:47

“特种部队”承载国家安危

——写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成立六十周年之际

吴志军 郝成涛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0月09日   01 版)

    创建之初只设有6个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没想到60年后,这里会成为中国军事医学科研的“巨轮”:拥有61个国际、国家和军队重点实验室和科研中心,建立了63个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体系。以我国卫生界、解放军后勤系统迄今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中国医药领域第一个国家发明一等奖为标志的2000多项科研成果,证明了该院的成功。

    承担特殊使命的“和平部队”

    1950年,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作战。战士们面对的除了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强敌,还有冻伤、疫病和细菌武器的袭击。同时,核大国对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挥舞着“核大棒”,进行着核讹诈和核恐吓。

    1951年6月11日,党中央、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迅速成立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命令。这年8月1日,军事医学科学院在上海成立。

    7年后,这支由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医学专家、学者组成的“特种部队”,奉命迁至北京,从事中国的“ABC”(原子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医学防护研究的重大任务。

    历经几十年,这支“特种部队”先后参与了我国包括首次原子弹、首次导弹核武器、首次氢弹在内的所有类型核试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特种武器伤害的医学防护难题,揭开了一个又一个核生化未解之谜。在他们艰苦卓绝的努力下,一批核辐射损伤救治技术和防治药物相继问世,不仅为我国建立起了应对核武器伤害的一整套医学防护技术和装备体系,而且“防、诊、救、治”的综合水平世界领先。

    他们针对不同种类的化学毒剂,研究形成了一整套预防急救药品、医学保障措施和技术装备,其自主研发的防化救治药品均已装备部队,化学毒剂的检测能力范围已涵盖国际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所规定的43类1000多万种物质。其所属的毒物分析实验室成为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指定实验室,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同时拥有两家指定实验室的国际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缔约国。

    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防疫铁军”

    2009年4月,北美地区出现“甲流”疫情。就在这种病毒尚未进入中国之时,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专家们便开始主动构筑盾牌。很快,他们研制出5种检测病毒的试剂。

    是年5月,所属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成功分离出病株并完成全基因序列测定。与此同时,研究员李松领衔的课题组成功研制出抗甲流药物“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继而又在全世界首创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特殊人群的“磷酸奥司他韦”新剂型(颗粒剂)和新药帕拉米韦三水合物。他们做好了针对甲流病毒变异和其他流感病毒的防控药物准备。

    在2003年,也正是该院第一个分离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冠状病毒并合作测定出整个基因组的序列,并在SARS真正暴发时,很快建立了诊断方法并研制了治疗和防护装备。

    继“非典”疫情之后,2004年年底,禽流感又接踵而来。国家发改委紧急向瑞士罗氏公司订购抗人禽流感特效药物“达菲”,得到的答复却是:2008年以后才能安排供货。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必须有自己的防控药物。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了抗人禽流感特效药“军科奥韦”。2005年11月17日,国家决定由该院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抗流感病毒药物生产线。2011年,这条生产线完成验收,同时完成了国家2600万人份抗流感药物的储备任务,节约资金58亿元。

    2008年,在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第二天,该院便派出了由186名卫生防疫专家组成的救援队,承担起汶川全县的卫生防疫任务,他们用科技的力量控制住了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心系官兵搞科研

    我国边境线处于特殊环境(高原、寒区、热区)的面积占到70%,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6%,热区占国土面积的20%。对此,军事医学科学院积极开展 “三带医学”研究,重点解决极端环境下严重影响官兵执勤、训练和生活的难题,为我军构建起了具有我军特色的极端环境下军事作业医学和卫生学保障技术体系。他们研发的复方丹参片、长效维生素、复合氨基酸注射液、防冻伤等种类各异的防护药品,以及单兵清洁包,产热鞋垫、产热带、防寒靴等装备,成为呵护高原官兵身心健康的必备用品。

    横亘我国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雪山连绵,空气稀薄,人迹罕至,缺氧一直严重威胁着高原官兵的生命健康。

    他们通过一次次高原调研、技术创新和试验改进,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先后成功研制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便携式、车载式、普通型和智能型等多种型号的高原制供氧装备。截至今天,他们已为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部队建成80多座制氧站,高原官兵从此过上了“富氧”生活。

    几十年来,军事医学科学院先后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药物、装备、技术和理论等重大成果相继问世。

    2009年4月,欧盟委员会和欧洲专利局在布拉格与布鲁塞尔同时宣布,将“2009年度欧洲发明人奖”授予军事医学科学院复方蒿甲醚研究团队。2010年,该团队又获具有医药界“诺贝尔”之称的美国盖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