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纱棉:乔布斯生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34:24
  “苹果”出世



    1955年2月24日,斯蒂夫·乔布斯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刚刚出世,就被大学教授的父亲与颓废派艺术家的母亲无情地遗弃了。幸运的是,一对好心的夫妻收留了这位可怜的私生子。
    虽然是养子,但养父母却对他很好,如同亲子。学生时代的乔布斯聪明、顽皮,肆无忌惮,常常喜欢别出心裁地搞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恶作剧。不过,他的学习成绩倒是十分出众。
    当时,乔布斯就生活在著名的“硅谷”附近,邻居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职员,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乔布斯从小就很迷恋电子学。一个惠普的工程师看他如此痴迷,就推荐他参加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这是个专门为年轻工程师举办的聚会,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厅中举行。就在一次聚会中,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电脑,他开始对计算机有了一个朦胧的认识。
    在上初中时,乔布斯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与比他年长5岁的沃兹见面。沃兹是学校电子俱乐部的会长,对电子也有很大的兴趣。两个人一见如故,8年后他们创办了苹果电脑公司。
    19岁那年,刚念大学一年级的乔布斯,突发奇想,辍学成为雅达利电视游戏机公司的一名职员。没过多久,年轻而不安分的他又对佛学产生了兴趣,连工作也不要了,飘洋过海去印度追随大法师修行练功。这次结果可想而知,不但没有学成佛,路上还吃尽苦头。他只好重新返回雅达利公司做了一名工程师。
    安定下来之后,乔布斯继续自己年少时的兴趣,常常与沃兹一道,在自家的小车库里琢磨电脑。他们梦想着能够拥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可是当时市面上卖的都是商用的,且体积庞大,极其昂贵,于是,他们准备自己开发。制造个人电脑必需就是微处理器,可是当时的8080芯片零售价要270美元,并且还不出售给未注册公司的人。两个人不灰心,仍继续寻找,终于在1976年度旧金山威斯康星计算机产品展销会上买到了摩托罗拉公司出品的6502芯片,功能与英特尔公司的8080相差无几,但价格却只要20美元。
    带着6502芯片,两个狂喜的年轻人回到乔布斯的车库,开始了自己伟大的创新。他们设计了一个电路板,将6502微处理器和接口及其他一些部件安装在上面,通过接口将微处理机与键盘、视频显示器连接在一起,仅仅几个星期,电脑就装好了。乔布斯的朋友都被震动了,但他们都没意识到,这个其貌不扬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会给以后的世界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精明的乔布斯立即估量出这种自制电脑的市场价值所在。为筹集批量生产的资金,他卖掉了自己的大众牌小汽车,同时劝说沃兹也卖掉了他珍爱的惠普65型计算器。就这样,他们有了奠基伟业的1300美元。
    1976年愚人节那天,乔布斯、沃兹及乔布斯的朋友龙·韦恩做了一件影响后世的事情:他们三人签署了一份合同,决定成立一家电脑公司。公司的名称由偏爱苹果的乔布斯一锤定音——称为苹果。后来流传开来的就是那个著名的商标——一只被人咬了一口的苹果。而他们的自制电脑则被顺理成章地追认为“苹果I号”电脑了。
  
   乔布斯在斯坦福2005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乔布斯在斯坦福2005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译者注:苹果电脑的CEO 斯蒂夫. 乔布斯在今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读后令人不禁动容,其文并无华丽之色,也无英文演讲范例中惯用的排比。]
  
    斯坦福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今天能参加各位的毕业典礼,我备感荣幸。(尖叫声)我从来没有从大学毕业,说句实话,此时算是我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刻。(笑声)今天,我想告诉你们我生命中的三个故事,并非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件,只是三个小故事而已。
    第一个故事 关于串起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退学是我这一生所作出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我在里德大学待了6 个月就退学了,但之后仍作为旁听生混了18 个月后才最终离开。我为什么要退学呢?
    故事要从我出生之前开始说起。我的生母是一名年轻的未婚妈妈,当时她还是一所大学的在读研究生,于是决定把我送给其他人收养。她坚持我应该被一对念过大学的夫妇收养,所以在我出生的时候,她已经为我被一个律师和他的太太收养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但在最后一刻,这对夫妇改了主意,决定收养一个女孩。候选名单上的另外一对夫妇,也就是我的养父母,在一天午夜接到了一通电话:“ 有一个不请自来的男婴,你们想收养吗?” 他们回答:“ 当然想。” 事后,我的生母才发现我的养母根本就没有从大学毕业,而我的养父甚至连高中都没有毕业,所以她拒绝签署最后的收养文件,直到几个月后,我的养父母保证会把我送到大学,她的态度才有所转变。
    17 年之后,我真上了大学。但因为年幼无知,我选择了一所和斯坦福一样昂贵的大学,(笑声)我的父母都是工人阶级,他们倾其所有资助我的学业。在6 个月之后,我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这样念下去究竟有什么用。当时,我的人生漫无目标,也不知道大学对我能起到什么帮助,为了念书,还花光了父母毕生的积蓄,所以我决定退学。我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当时作这个决定的时候非常害怕,但现在回头去看,这是我这一生所作出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笑声)从我退学那一刻起,我就再也不用去上那些我毫无兴趣的必修课了,我开始旁听那些看来比较有意思的科目。
    这件事情做起来一点都不浪漫。因为没有自己的宿舍,我只能睡在朋友房间的地板上;可乐瓶的押金是5 分钱,我把瓶子还回去好用押金买吃的;在每个周日的晚上,我都会步行7 英里 穿越市区,到HareKrishna 教堂吃一顿大餐,我喜欢那儿的食物。
    我跟随好奇心和直觉所做的事情,事后证明大多数都是极其珍贵的经验。
    我举一个例子:那个时候,里德大学提供了全美国最好的书法教育。整个校园的每一张海报,每一个抽屉上的标签,都是漂亮的手写体。由于已经退学,不用再去上那些常规的课程,于是我选择了一个书法班,想学学怎么写出一手漂亮字。在这个班上,我学习了各种字体,如何改变不同字体组合之间的字间距,以及如何做出漂亮的版式。那是一种科学永远无法捕捉的充满美感、历史感和艺术感的微妙,我发现这太有意思了。
    当时,我压根儿没想到这些知识会在我的生命中有什么实际运用价值;但是10 年之后,当我们设计第一款Macintosh 电脑的时候,这些东西全派上了用场。我把它们全部设计进了Mac ,这是第一台可以排出好看版式的电脑。如果当时我大学里没有旁听这门课程的话,Mac 就不会提供各种字体和等间距字体。自从Windows系统抄袭了Mac 以后,(鼓掌大笑)所有的个人电脑都有了这些东西。如果我没有退学,我就不会去书法班旁听,而今天的个人电脑大概也就不会有出色的版式功能。当然我在念大学的那会儿,不可能有先见之明,把那些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都串起来;但10 年之后再回头看,生命的轨迹变得非常清楚。再强调一次,你不可能充满预见地将生命的点滴串联起来;只有在你回头看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些点点滴滴之间的联系。所以,你要坚信,你现在所经历的将在你未来的生命中串联起来。你不得不相信某些东西,你的直觉、命运、生活、因缘际会…… 正是这种信仰让我不会失去希望,它让我的人生变得与众不同。
  
  
  
   作者:218.6.244.* 2008-1-8 14:46   回复此发言
  
  --------------------------------------------------------------------------------
  
  2 乔布斯在斯坦福2005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第二个故事 关于爱与失去
    被苹果开掉是我这一生所经历过的最棒的事情。
    我是幸运的,在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爱做什么。在我20 岁的时候,就和沃兹在我父母的车库里开创了苹果电脑公司。我们勤奋工作,只用了10 年的时间,苹果电脑就从车库里的两个小伙子扩展成拥有4000 名员工,价值达到20 亿美元的企业。而在此之前的一年,我们刚推出了我们最好的产品Macintosh 电脑,当时我刚过而立之年。然后,我就被炒了鱿鱼。一个人怎么可以被他所创立的公司解雇呢?(笑声)这么说吧,随着苹果的成长,我们请了一个原本以为很能干的家伙和我一起管理这家公司,在头一年左右,他干得还不错,但后来,我们对公司未来的前景出现了分歧,于是我们之间出现了矛盾。由于公司的董事会站在他那一边,所以在我30 岁的时候,就被踢出了局。我失去了一直贯穿在我整个成年生活的重心,打击是毁灭性的。
    在头几个月,我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我觉得我让企业界的前辈们失望了,我失去了传到我手上的指挥棒。我遇到了戴维. 帕卡德(普惠的创办人之一 )和鲍勃. 诺伊斯(英特尔的创办人之一),我向他们道歉,因为我把事情搞砸了。我成了人人皆知的失败者,我甚至想过逃离硅谷。但曙光渐渐出现,我还是喜欢我做过的事情。在苹果电脑发生的一切丝毫没有改变我,一个比特都没有。虽然被抛弃了,但我的热忱不改。我决定重新开始。
    我当时没有看出来,但事实证明,我被苹果开掉是我这一生所经历过的最棒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凤凰涅盘的轻盈所代替,每件事情都不再那么确定,我以自由之躯进入了我整个生命当中最有创意的时期。在接下来的5 年里,我开创了一家叫做NeXT 的公司,接着是一家名叫Pixar 的公司,并且结识了后来成为我妻子的曼妙女郎。Pixar 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电脑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现在这家公司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公司之一。(掌声)后来经历一系列的事件,苹果买下了NeXT ,于是我又回到了苹果,我们在NeXT 研发出的技术成为推动苹果复兴的核心动力。我和劳伦斯也拥有了美满的家庭。
    我非常肯定,如果没有被苹果炒掉,这一切都不可能在我身上发生。生活有时候就像一块板砖拍向你的脑袋,但不要丧失信心。热爱我所从事的工作,是一直支持我不断前进的惟一理由。你得找出你的最爱,对工作如此,对爱人亦是如此。工作将占据你生命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从事你认为具有非凡意义的工作,方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的惟一方法,就是去热爱这份工作。如果你到现在还没有找到这样一份工作,那么就继续找。不要安于现状,当万事了于心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何时能找到。如同任何伟大的浪漫关系一样,伟大的工作只会在岁月的酝酿中越陈越香。所以,在你终有所获之前,不要停下你寻觅的脚步。不要停下。
    第三个故事  关于死亡
    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
    在17 岁的时候,我读过一句格言,好像是:“ 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你生命里的最后一天,你将在某一天发现原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笑声)这句话从我读到之日起,就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过去的33 年里,我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问自己:“ 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末日,我还愿意做我今天本来应该做的事情吗?” 当一连好多天答案都否定的时候,我就知道做出改变的时候到了。
    提醒自己行将入土是我在面临人生中的重大抉择时,最为重要的工具。
    因为所有的事情——— 外界的期望、所有的尊荣、对尴尬和失败的惧怕——— 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都将烟消云散,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在我所知道的各种方法中,提醒自己即将死去是避免掉入畏惧失去这个陷阱的最好办法。人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没有理由不听从你内心的呼唤。
    大约一年前,我被诊断出癌症。在早晨7 :30 我做了一个检查,扫描结果清楚地显示我的胰脏出现了一个肿瘤。我当时甚至不知道胰脏究竟是什么。医生告诉我,几乎可以确定这是一种不治之症,顶多还能活3 至6 个月。大夫建议我回家,把诸事安排妥当,这是医生对临终病人的标准用语。这意味着你得把你今后10 年要对你的子女说的话用几个月的时间说完;这意味着你得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尽可能减少你的家人在你身后的负担;这意味着向众人告别的时间到了。
  
  
  
   作者:218.6.244.* 2008-1-8 14:46   回复此发言
  
  --------------------------------------------------------------------------------
  
  3 乔布斯在斯坦福2005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我整天都想着诊断结果。那天晚上做了一个切片检查,医生把一个内窥镜从我的喉管伸进去,穿过我的胃进入肠道,将探针伸进胰脏,从肿瘤上取出了几个细胞。我打了镇静剂,但我的太太当时在场,她后来告诉我说,当大夫们从显微镜下观察了细胞组织之后,都哭了起来,因为那是非常罕见的,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胰脏癌。我接受了手术,现在已经康复了。
    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一次,我希望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都不要有比这一次更接近死亡的经历。在经历了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验之后,死亡对我来说只是一项有效的判断工具,并且只是一个纯粹的理性概念,我能够更肯定地告诉你们以下事实:没人想死;即使想去天堂的人,也是希望能活着进去。(笑声)死亡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终点站,没人能够成为例外。生命就是如此,因为死亡很可能是生命最好的造物,它是生命更迭的媒介,送走耄耋老者,给新生代让路。现在你们还是新生代,但不久的将来你们也将逐渐老去,被送出人生的舞台。很抱歉说得这么富有戏剧性,但生命就是如此。
    你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否则你就生活在他人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音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知道你其实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在我年轻的时候,有一本非常棒的杂志叫《全球目录》(The Whole Earth Catalog),它被我们那一代人奉为圭臬。这本杂志的创办人是一个叫斯图尔特. 布兰德的家伙,他住在Menlo Park ,距离这儿不远。他把这本杂志办得充满诗意。那是在60 年代末期,个人电脑、桌面发排系统还没有出现,所以出版工具只有打字机、剪刀和宝丽来相机。这本杂志有点像印在纸上的Google ,但那是在Google 出现的35 年前;它充满了理想色彩,内容都是些非常好用的工具和了不起的见解。
    斯图尔特和他的团队做了几期《全球目录》,快无疾而终的时候,他们出版了最后一期。那是在70 年代中期,我当时处在你们现在的年龄。在最后一期的封底有一张清晨乡间公路的照片,如果你喜欢搭车冒险旅行的话,经常会碰到的那种小路。在照片下面有一排字: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这是他们停刊的告别留言。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我总是以此自省。现在,在你们毕业开始新生活的时候,我把这句话送给你们。

《我们现在都是苹果人》,是发表在1月6日出版的美国《连线》杂志上的头条文章,并不仅因为这一天苹果的MacWorld Expo年会在旧金山召开,而是按照《滚石》杂志的杰夫•古德尔(Jeff Goodell)说的那样,“所有人都是为了1月24日才那么兴奋”

1984年1月24日

1984年1月24日曾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价为个人电脑大众化普及的第一日,也曾被已经停刊的《生活》杂志马后炮般称呼为“家庭生活的重大物质飞跃”,这仅源自于苹果当时发布的麦金托什(Macintosh)。1976年创立的苹果公司凭借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天才般的设计能力,以及搭档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商业天性,从最初的家酿计算机俱乐部一步步走向了当时科技新锐企业的巅峰。1980年12月12日,苹果股票成为华尔街的抢手货,但是此后《商业周刊》1983年褒IBM PC,贬苹果的报道,令苹果股票从6月的63美元跌到了10月份的23美元。1984年1月24日,史蒂夫•乔布斯以麦金托什彻底还击。“之后20年那场著名的个人电脑时代都是源于此时。”加州计算机历史博物馆馆长麦克尔•R•威廉斯在电子邮件中告诉记者,“没有亲身经历这20年的人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一天如此重要,也不能理解所谓苹果给人们带来的特立独行的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对于更多没有经历1984的年轻人而言,苹果的麦金托什更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符号,但却对当年超级碗橄榄球赛中苹果插播的那段1分钟长的广告记忆犹新。用麦金托什反抗IBM流水线式的PC,与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的巧妙结合,剃着光头被洗脑的人群和红短裤女孩挥向灌输意志的老大哥的大锤,这一系列强烈的表白就是苹果在1984年1月24日引起轰动的原因。

“难道你想一辈子都卖汽水,不想有机会改变世界吗?”这是乔布斯当年邀请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高利(John Sculley)时说的,后来甚至一些猎头公司也模仿这句话作广告词。当然,20年后的乔布斯已经不会再像那时那样,站在舞台上大声疾呼:“IBM想占有一切,苹果是他的最后一道障碍,我们能让IBM霸占整个信息时代吗?”当年台下15万人齐声吼不能,20年后的今天,IBM确实没有霸占整个信息产业,苹果却曾经被逼迫到了最后一道防线的地步。

苹果门下走狗

此后的历史让苹果和乔布斯都经历过严重挫折,但是苹果却越来越从电脑革命者变成了保持革命火种的态势。目前的苹果已经彻底沦为小众专用品,被苹果收藏者凯蒂称之为“幸存的设计主义者”。实际上没有了图形出版和视频编辑这块金字招牌,苹果甚至会被更多人遗忘。但是遗忘苹果的往往仅仅是钱包,而人们对苹果的热情是不会被遗忘的。“人们都不会忘记乔布斯在去年Mac OS X发布会上的谈笑风生。”痴迷设计的却自诩文字工作者的李安科说,“乔布斯面对Mac OS X漂亮的界面说真想咬上一口,我马上就联想到苹果的商标:‘谁咬了这个苹果一口’,似乎在尝了苹果这个禁果之后,人们才变得如此有创意。而在乔布斯远走、苹果沉沦之后,许多人都想到了另一种可能性:是撒旦怂恿了比尔•盖茨,然后那个世界才变得如此不完美。现在结果更加令人瞠目结舌了——乔布斯单足下跪,将那个业已残缺的果子,呈于盖茨面前。”

当得到设计界和电影人的忠实拥戴之后,苹果越来越变为小众与格调的精神代名词。专门为国内电影设计海报的AJ在苹果圈内很著名,他至今已经买了4台苹果,2个iPod和诸多苹果产品,照他的话:“我已经算是苹果圈内不排斥PC的人了,用苹果的人似乎更多饱含一种另类心情,在我看来当少数人是一种不错的状态。苹果产品的高品质与中产文化的结合,似乎注定会吸引我们这一代人。”实际上,乔布斯退出苹果的10年间,乔布斯二次创业的NeXT和Pixar为苹果统治好莱坞打下了基础,当《玩具总动员》、《怪兽公司》和《海底总动员》这一系列动画电影大获成功的时候,苹果也在不声不响地沾光。《怪物公司》的幕后大师安德鲁•威肯(Andrew Witkin)甚至因此而得到SIGGRAPH的终身成就奖,他告诉记者:“Pixar现在一共有700多员工,其中专门从事软件开发就有70多人,这些家伙基本上都在用苹果的设备。正是90年代将苹果的视频编辑能力引入到好莱坞,才会有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脑合成制作电影,所以乔布斯被很多好莱坞幕后工作者看作是自己人。”

不仅仅是好莱坞,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数码摄像机拍下生活片断,这无疑是苹果的天然高地。苹果不久前甚至收购了数字特技效果软件OthingReal公司,位于圣地亚哥的数字媒体M2研究公司的主分析家旺达•马龙尼(Wanda Meloni)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说:“苹果的收购行动令人瞠目,它实实在在给好莱坞传递了一个信息——苹果要像罗马步兵方队那样打入数字制片专业市场。这无疑告诉每一个家庭,好莱坞都用苹果,您家为什么不用。”吉姆•阿姆斯特朗(Jim Armstrong),这位1983~1997年间苹果公司的媒体广播和竞争分析家在日志上写道:“苹果改变了世界,并且不只一点点。”在他看来,苹果永久地改变了出版业,他说,“苹果早已是全球出版过程中必需的一个环节,而对于音乐、电影或者录像业,它过去影响过、现在还在影响着微软和互联网。”

对苹果的普遍误解

当90年代中国开始在个人电脑问题上大兴土木的时候,苹果已经进入了10年没有乔布斯的日子。更多人津津乐道的仍旧是学生时代用老掉牙的苹果Ⅱ接受启蒙。当设计师们高高在上地霸占苹果iMAC的时候,更多的国人还拥挤在中关村的大棚之中。所以苹果在国内更多的时候是有名无实的奢侈象征,或者是PC群众误读的集合体。纽约朱比特研究公司客户访问及技术小组的主任迈克尔•高德博格(Michael Gartenberg)曾经专门写过一篇论文来探讨苹果与大众的关系,在他看来全球用户之所以只有勇气钟爱苹果,却并不使用苹果,是全球性普遍存在的对苹果两个主要误解。高德博格说:“苹果的价格并不比IBM或者索尼贵,这是民众相对DELL的廉价,而产生的对苹果最大的误解。此外很多人认为苹果缺乏软件,其实大多数PC上的软件苹果都有,最多就是一些格式不同罢了。”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苹果迷们那么高傲,似乎只有他们才看透了真理。

乔布斯的箱底货

微软的盖茨爱开快车是出名的,但是乔布斯回归后的苹果似乎可以忍受微软在占有率上高于自己,却不能接受技术上自己的任何落后。《商业周刊》对1月初的苹果MacWorld Expo年会报道中提到对乔布斯的采访,乔布斯认为微软非常看重的下一代操作系统Longhorn的水平充其量是苹果4年前OS X的水平,以至于评论者夸张地把乔布斯的海口评价为伊拉克新闻部长萨哈夫式的发言。但是苹果2001年10月发布的iPod似乎可以堵住所有怀疑者的嘴,不再保守地只单一支持苹果机,令iPod伴随苹果的音乐下载网站iTunes红的发紫。当1月6日MacWorld Expo年会上乔布斯再一次拿出缩小版的Mini iPod,优雅的造型和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将iMac之后的苹果风格再一次放大。而1984年那段1分钟广告也被苹果重新编辑,红短裤女孩依旧将大锤抡向屏幕上的老大哥,但是腰上却别了台iPod,耳机线长长地垂在胸前。

苹果公司前营销总裁迈克尔•梅斯(Michael Mace)在一次苹果历史网上日志的公开信中写道:“今天的苹果就像计算机工业里脾气古怪的老叔父,仍然有趣,仍然受人爱戴,但却没有PC那么强大了的影响力。虽然我们成功地将个人计算带到了图形界面时代,但自那时起,个人电脑的根本性革新实际上已经停止。”在他看来,大部分计算机用户日常使用的操作系统自1993年以来便停滞不前,过去十年中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变。而Word和PowerPoint等等桌面应用程序,除体积日益膨胀外,已经多年没有任何重大改良。之所以他敢如此说,是因为80年代后期开始的苹果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资源。“我的工作经历中从来没遇过比他们更开朗有趣和具有能力的人了,可能将来也不会遇到。”梅斯说,“可惜我们引入市场的每一项革新都是以扼杀实验室中数十个创新意念为代价的。直到今天,个人电脑世界仍然没有完全消化我们在90年代的研究成果,例如Sybil计划中的组件式软件和高级用户接口等。”吉姆•阿姆斯特朗对苹果目前最快的机器G5评价非凡,“来自IBM的64位G5精简指令集处理器效果惊人,双处理器G5的性价比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中最好的。苹果和IBM还处于这种新架构的开始阶段。微软的Longhorn才刚刚浮出水面,他们要赶上来还需要做很多事情。”马上准备更新到最顶级G5的AJ说,“苹果悦目的外形已经成为了苹果的招牌,虽然PC界也曾经出现过不少模仿者,但是照猫画虎却很难抓住苹果的精神。”

《商业周刊》的沃尔夫写道:“苹果正处于其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正处在从信徒之宠向家喻户晓过渡的关键时刻。iPod肩负着70年代苹果机那样的使命。”苹果的Mini iPod虽然抢了20年纪念的不少风头,但是秘密研究中的iBox才是真正苹果迷们翘首以待的决战客厅武器。iBox将领导苹果完成5年内最具潜力的“客厅市场”,将电视与电脑、音响,甚至猫眼统统联系起来。■

好人用苹果 坏蛋用PC

福克斯的电视连续剧《24小时》以反恐特工鲍尔在24小时的紧张生活为主线,在其扑朔迷离的剧情中最大悬疑就是找出反恐小组内部潜藏的叛徒,但是没人知道他是谁。除了弗吉尼亚州的一位苹果迷迪恩•布劳威尔。布劳威尔和他的妻子每周都一集不差地观看这部连续剧,身为苹果迷的布劳威尔突然发现《24小时》中所有正面角色用的都是苹果iMac,而坏蛋们则全是PC。布劳威尔对《今日美国报》说:“好莱坞对反面角色都已经有定势思维了,以往黑衣和外国口音都是反面角色的标签,没想到现在换到了PC上。”

《真实的谎言》里施瓦辛格就用苹果,片子开头施瓦辛格潜入中东商人房间破解的却是Windows 3.0,而且还是阿拉伯版。《职业特工队》中汤姆•克鲁斯用苹果的PowerBook笔记本,而坏蛋们清一色地用Windows笔记本。布劳威尔说:“第一集开播我就注意到那个杀手用PC,而主角和他的特工小组用的全是苹果。”但是几集之后,内奸法莱尔就把苹果换成了戴尔牌的PC,不出三集法莱尔就被发现是内奸的情节大大增加了布劳威尔的自信。布劳威尔说:“主角最信赖的同事最近也开始使用戴尔的PC笔记本,看来他距离变为反面角色的时间不远了。”《24小时》编剧洛切夫在知道苹果迷们的发现后微笑着说:“能发现这些细节真需要一些智慧,我还可以透露一下,正面角色的手机都是爱立信,而坏蛋用诺基亚。”

硅谷海盗:回到70年代

如果想了解微软和苹果之间曾发生了什么,或者想看看70年代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没有发福是什么样子,史蒂夫•乔布斯和他的私生女丽莎(lisa),以及比尔•盖茨著名的前后摇摆思考,甚至史蒂夫•鲍尔莫没有谢顶前的样子。不妨看看这部1999年拍摄的《硅谷海盗》(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演员们不仅仅形似,很多当年的历史细节还被忠实还原出来,中间也不乏美式传记电影中的自我叙事方法。虽然故事的主角还是乔布斯,但并不为后人熟知的沃兹仍然让我们看到了硅谷408号区的飞客本质,当沃兹敲打第一台苹果的木头外壳时,谁也不会想象他后来会抛开名利去教社区小孩的基础教育,也不会想象日后苹果迷和黑客们对他的敬佩之情。正因为1999年才拍竣,微软的半边天保罗•艾伦的戏份被当时微软刚上任的新CEO鲍尔莫抢去了不少。

在国内苹果圈内,《硅谷海盗》成为拷贝率最高的内容。

不能比我快:AMD拥护者的嫉妒

2003年11月11日对于刚上市的苹果G5来说是最好的宣传时机,毕竟年底是消费的黄金期,但是英国独立电视委员会却禁止苹果一则关于G5的广告。因为苹果在广告中称G5是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最强大的个人计算机,这一下子惹恼了AMD的拥护者。AMD在PC芯片领域与Intel早已经不共戴天,大有1984年苹果与IBM PC的对峙。而AMD的拥护者似乎比苹果迷们更加狂热,就是不能接受苹果说自己最快,尽管苹果拿出来第三方测试试验的数据来给英国广播电视广告许可中心做证据,“不能比我快”,这似乎成为了AMD拥护者最强烈的抗议。

苹果招贴:27年的符号

Shannon Okey在她的网络日志写道:“有一天晚上突然发现汽车玻璃被打碎了,可是小偷并没有偷走音响等值钱的东西,却只是拿走了放在车内的一张彩虹颜色的老款式苹果招贴,我很难过,再也无法找回这样贴纸了,很有可能它正挂在另外一个苹果迷的床头。”2000年11月索斯比甚至曾经举行过苹果屏幕艺术品作品拍卖会,有人在会上自问道:“一个公司的商标图案居然可以被拍卖成几万美元,这难道是在开玩笑?”

自从1977年的Apple II开始,苹果公司就保持在包装中附赠苹果商标贴纸的传统,在90年代中期甚至曾向任何需要的人免费提供。苹果的商标也经历了从最初的彩虹色,向此后的单纯红色,再到白色的变化过程。但是乔布斯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的突发奇想,却始终没有被动摇。早期的苹果用户视彩虹色的苹果招贴是一种荣誉的徽章,证明他们曾经是70年代最前卫的那批人。如果说苹果是一种信仰的话,那么苹果招贴就是这个信仰的标志物,Shannon Okey最后写道:“这个标志代表了我们这代人的一种生活态度,代表着一个人在技术上对酷的追求。”

让1100台苹果组合

“还记得《变形金刚》中的组合体吗?我们就在用苹果做组合”,弗吉尼亚州工学院的保罗•鲁斯说。弗吉尼亚州工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似乎热爱苹果已经到了发狂的地步,他们用1100台苹果,在一个的时间里组装了一台能够排入全球速度前10名的超级计算机,在最初的测试阶段就达到了每秒运算速度7.41万亿次的成绩。田纳西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杰克评价道:“弗吉尼亚的那些家伙做出这台机器并不令我惊奇,因为苹果本身速度就很快,关键是他们仅仅用了500多万美元的成本,要知道类似速度的超级计算机至少要1亿美元以上。”与之相对比的是NEC开发的“地球模拟者”重组秒钟能执行35.8万亿次运算,美国专家给打出了2.5亿美元的估价,而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每秒钟能够执行7.63万亿次运算的家伙也要1000万美元以上。工程学院的院长哈桑自嘲说:“多年以来,在超级计算机的排名中苹果一直落后在x86架构之后,我们证明了这并非是事实。”

驴子与大象抢苹果

按照美国激进作家和独立制片人迈克尔•穆尔的说法:“2004年总统大选,民主党至少多了数百万苹果选民。”因为在2003年3月20日,就因为差几十张选票落马的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加盟了苹果,这位美国第45任副总统被乔布斯拉进了苹果公司的董事会,乔布斯给媒体透露说:“戈尔可是苹果的老用户,他经常用Final Cut Pro来编辑自己的录像。”■

三位一体的乔布斯

◎苗炜

苹果电脑比PC更快吗?或许是。更好用吗?或许是。但苹果电脑肯定比PC更好看。这当然是工业设计上的成功,但我觉得这更是一种艺术气质的成功。从商业上说,苹果与PC之间的比较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因为Mac机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份额已经下降到不足3%,在中国的占有率更是在0.4%~0.5%之间。但用苹果的人大多从事和艺术有关的行业,这些用户又反过来给苹果带来一些艺术色彩。许多时候,乔布斯就是个艺术家做派,他把脚放在苹果公司会议室的桌上,一条大裤衩,光着脚穿着New Balance球鞋。这个2003年最佳经理人之一、最富裕的美国人之一,去年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海底总动员》。他多年前向Pixar注入一笔钱,帮助这家计算机图形和动画公司解决现金流问题,结果却得到了两个好处,第一,股票升值带来的财富;第二,一个艺术家的形象。

去年秋天,罗伊•迪斯尼从迪斯尼公司辞职,英国《金融时报》一位记者以迪斯尼董事长艾斯纳的口吻写了封公开信,他说:“和你一样,我最担心的是迪斯尼可能失去其创作优势。毕竟,我们最近一些卖座影片都是Pixar为我们制作的动画电影,比如《玩具总动员》、《怪物公司》、《海底总动员》等等。看到我们的传统动画制作者费尽心机却难以吸引观众,我真的很郁闷,同时又不得不和史蒂夫•乔布斯进行痛苦的谈判,求他续签我们与Pixar的合约。这居然让我心生一计,在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上,董事会应该更具想象力。毕竟史蒂夫在Pixar和苹果公司的经历已经表明,他是个精明的商业领导人,也有能力培养创作才能。我最近看到的数字显示,Pixar市值仅约38亿美元,因此要吃下它可以说易如反掌,但前提是史蒂夫同意接替我担任迪斯尼的董事长。要想夺回动画领域的头把交椅,并让领导层面貌一新,难道还有比这更妙的方法吗?罗伊,一想到这些我就已经很兴奋了。”

这封信虽然只是一个游戏之作,但不得不承认它有某种现实性。2002年年初,苹果推出的系列广告不像以前那样爱好概念,而是用记录片的方式:一个消费者面对镜头,老老实实讲述他为什么要舍弃PC转变成苹果的用户。虽然这一系列的广告并没有让苹果的销售有多大好转,但乔布斯自己在2003年发生了“转变”,他推出了iTunes音乐在线商店。

从早期在苹果的经历,到后来创办NeXt,乔布斯都是个完美主义者,这样的做派在商业上有可笑之处,但对那些“钱不再是问题”的雅皮来说,他构成了另一种消费习惯:一个好产品,能展现出一家公司最伟大的创意,买一个小东西,就是对一个伟大公司的赞许。

现在还无法判断iPod会不会像Sony的Walkman那样成为一种革命性的产品,这将取决于乔布斯音乐商店的服务怎么样。现在看,iTunes非常成功,但它的竞争对手也刚刚开始动作,Sony在2004年初推出了自己的网上音乐商店,而Yahoo等互联网公司或许也是潜在的对手。

乔布斯的优势在于他和乐队、歌星有良好的关系,他能说服老鹰乐队、Bob Dylan和U2,他在和冰岛歌星比约克吃饭的时候说,他工作的绝大部分动力来自于“为艺术家制造工具”。乔布斯是经理人、工程师与艺术家的三位一体。

能够做到三位一体的总裁以前大概只有Sony的大贺典雄,他是工程师、经理人、音乐家。这个在德国学习音乐的日本人和卡拉扬有深厚的友谊,卡拉扬汽车里的卡式音响是Sony在欧洲最好的广告,也正是卡拉扬,能把飞利浦的高层与Sony的高层聚在一起,说服他们消除技术壁垒,好让他用新技术——激光唱片——录制自己指挥的音乐。大贺典雄在年轻时就表露出他对音质的挑剔,他自称是Sony的品质监管,他在工业设计、质量监督上为Sony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可惜他并没有经营好Sony古典音乐唱片公司,他可以给世界著名乐团捐献200万美元换来一个登台指挥的机会,但专业音乐人士把他看成个大老板,对他的指挥技艺颇为鄙夷。

大贺典雄的音乐才能刚好够他用来塑造Sony产品,乔布斯的艺术家气质也足够他为苹果作秀,但在商业文明之中、在技术之中,艺术气质能有这样的发挥总是令人兴奋的事,智慧达到一定高度,应该在各领域是相通的,软饮料行业的老板在看完财务报表之后能看两本哲学,搞房地产恨不得别人把他当成建筑师或起码是个建筑思想师,这样的努力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仅有金钱上、技能上的成功是不够的,一个生命的完整必须包含艺术气质。

1997年初,乔布斯重返苹果电脑后与比尔•盖茨会晤,他说:“比尔,我们共同控制了100%的桌面系统。”他是3都不到,人家97还要多,但艺术家的算法是不一样,他会认为具有创造性的1%比99%还重要。2004年初,我们依旧能听到乔布斯的坚硬:“微软又在复制我们苹果的产品,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苹果已经成为了微软最为廉价的研发部门。”

回忆苹果Ⅱ型

◎布丁

1983年秋天,我考进北京的一所重点高中,那所学校以理科教育闻名,后来却连着出了两个摇滚乐队的主唱,不过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并不是偶像,那时的偶像是能保送上清华的人。我上高一的时候,正有一位高三学生,最后一年还没读完,已经被清华大学化学系要走了,他的特长是“电镀”,自己没事就在家琢磨电镀,好像还获得了专利。80年代,北京街头有不少家具店,店里的商品以电镀的折叠椅最为时髦,椅子腿光亮夺目,人称“电镀椅”。

这位“电镀师兄”被保送上清华,在学校广播站里介绍学习经验,他说,学习要有兴趣,还要有毅力,为了培养自己的毅力,他坚持每天看某大报的社论,不管怎样要一字一字读完。他说到这里的时候,教室里的同学都笑了。

这位师兄的事迹激励了我,我买了本《美国中学生数学竞赛试题》在家看,后来年级里发通知,说要组织一次数学考试,优胜者可以学计算机。一位香港商人给学校捐赠了20台计算机,当时那可是稀罕物。我参加了数学考试,结果发现试题大半来自我在家看的那本书,没费什么力气我就考上了。

计算机开班第一课,先参观北京的一个计算机中心,知道了什么叫大型计算机。然后去计算机教室,进门要换拖鞋,所有同学都一股子臭脚丫子味,但没人在意,都被眼前神圣的计算机迷住了。那就是苹果Ⅱ型。当时是学Basic语言,我在计算机上干出的第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用一个小程序检验“哥德巴赫猜想”到10万的时候是否成立,程序很简单,但接下来却比较无聊——屏幕上不断显示着两个素数之和,过去了10多分钟还没算到1万呢,但必须承认,它比人算得快多了。

我当时不知道沃兹或乔布斯是谁,最大的科学偶像是爱因斯坦和陈景润。遗憾的是,一桩意外事件断送了我学习计算机的远大前程。计算机班里有个女生,有一天我们在她桌子里发现了一个大苹果,不知道是哪个的主意,我们把自动铅笔里的笔芯插进那个苹果,你插一根我插一根,最后里面得有十几根细细的铅笔芯。很快,女生发现了这个恶作剧,报告老师,老师报告教导处,我们几个被一顿训斥,教导处老师说:你们知道不知道,铅是有毒的!一个多嘴的学生回答:可铅笔芯不是铅,是碳呀。相信,正是由于这个多嘴的顶撞,我们几个受到了停止计算机学习资格的严厉处罚。

被勒令不能进计算机教室后,我只能沉迷于图书馆,借出来一本徐志摩的文集,并从此走上了文学的歪门邪道。这其实只能怪我意志品质不好,被同时取消学习资格的那几位依旧热爱理科,能区分碳和铅的那个后来被保送上了北京医科大学,还有一个则上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计算机通信专业,毕业回来后在中关村开了家小买卖。

现在想起来,我们该为那次“苹果事件”而受罚:那个恶作剧太没有创意了。中学时代的乔布斯就已经知道怎样盗打电话了,他让沃兹设计出盗打电话的装置,以150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大学生,比起这样的恶作剧,往苹果里插碳实在太无聊,起码应该请教一下我们那位师兄,看能不能做一个电镀苹果出来。如果当年我们教导处的老师这样训斥我们,我相信,我会走上科学道路的。

苹果真正的工程师沃兹,多年来一直寂寂无名,比起IT业层出不穷的英雄与偶像来,他简直算是个隐士。据说他在美国类似少年宫或课外活动小组的地方教孩子玩电脑,变成了个十足的胖子。当年乔布斯是推销员,沃兹是总工,可两人分钱的时候,沃兹拿得少,沃兹的爸爸就替儿子感到不公平。我觉得乔布斯是个早熟的商业人才,注意管理和营销。而沃兹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是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从当年那位“电镀师兄”那里,我也知道了什么叫“车库精神”,那时候,我们的环境还没有最大限度地鼓励青年人的创造,没有足够的自由,没有多少机会让大家鉴赏到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与发明,教育以磨灭个性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