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楼房供水系统:教育的新理念有哪些?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25:47

教育的新理念有哪些?

教育新理念的内容较多,主要是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取自主讨论、自主研究、合作学习等新的模式下教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自有教不好的老师,取消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方式,具体的几个方面如下:

1、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3、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4、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5、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
6、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
7、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让学生喜欢,因此,要想有所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学生。只有改变了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8、衡量教学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9、学生崇拜教师,教师不值得炫耀;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使自己崇拜,教师才值得眩耀。
10、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11、教师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
12、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已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身的价值。
13、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
14、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
15、“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

教育教学类

18、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所做的一切要向他们负责。
19、爱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创新是教育的希望。
20、和学生共同成长,是新世纪赋予教育和教育者的新的要求。
21、“蹲下”一词是多么贴切的词语,只有“蹲下”才能和孩子的视线保持同一水平,才能看到孩子看到的一切,才能从孩子的位置出发去理解世界。
22、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积极地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寻找新课程中“自我”的意义,并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课程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使新课程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23、和学生交朋友,才能听到他们的心里话。
24、给学生一片蓝天,他们会让它繁星点点;给学生一片绿地,他们会让它春色满园。
25、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26、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我们应用“问题”来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
27、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28、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付出的才是真爱。
29、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影响孩子终身的大事。
30、赏识就在我们身边,赏识就在我们一言一行中,所以我们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去评价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自信中快乐成长。
31、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
32、创新是人的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教育既有可能为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成为发展的动力,也有可能阻碍,甚至扼杀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摧残天资优异而具创造力的年轻人,比鼓励他们开花结果要容易得多。
33、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无穷的财富。
34、正确判断每个学生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这是教育智慧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35、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惟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
36、人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潜能,绝不是课堂上讲解出来的。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围绕某类主题调查搜索、加工、处理应用相关信息,回答或解决现实问题,这样的教育和训练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37、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
38、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这是教师从教的基本功。去当一天学生,体验一下学习生活,再来反思:教与学是否和谐。
39、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40、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爱的滋润,知识的浇灌,让每一个孩子在知识的碧海中和谐、自主、幸福地成长。
41、创造性是对常规性的突破,教师的教学也应当不断突破旧的教学范式,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教师都应该拥有选择、探索、和创新的权利。不要让教师对教学的独特理解和独特追求成为规范化的牺牲品。
42、教师应当具有的人才观是: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生生能成才的人才观;终身学习的人才观。
43、教师应当具有的教育观是:素质教育的教育观;系统工程的教育观;正确方向与科学方法的教育观。
44、教师应当具有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学生是各有个性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处在发展中的学生观
45、要时刻牢记:每个学生天生都是世间的奇迹,坚信每个人都是可造就的。
46、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能教好学生的方法。
47、工作的计划性使你一天生活过得充实,而且会使你一生有所作为。
48、你希望学生认认真真地学习,首先你自己就要认认真真地研究、扎扎实实地工作。
49、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远离,被惰性所消磨。

评价类
50、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多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51、要尽量多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也要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完善教育评价,可能使学生身体的、智力的、思想的力量得到广泛地发挥。
52、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
53、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长处,揣测他们的能力,了解他们的程度,考验他们的天资,巩固和鼓励其优点的一切趋向,并帮助他们发展,同时使他们自己相信其长处。
54、用我们的爱心和诚心去赞美每一个孩子吧!我坚信:忧郁、自卑将不复存在,每个孩子的眼中都是一片晴空。
55、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56、宽容不是姑息、放纵,而是在严格要求下对犯错误的学生的理解、尊重,给予充分反思的时间,改过自新的机会,使他们最终改正错误。
57、健全的人格是二十一世纪的护照,充分发展的个性是民族的宝贵财富。
58、不要一味地赞美雄鹰,因为这样就会伤害更多的小鸟。
59、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长大了成为普通的人居多,因此,教师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是小草,就让他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他成为栋梁之才。
60、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应当体会儿童生命的最大丰富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61、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62、成长需要激励。面对失败或成功的结果,孩子最需要成人的安慰或鼓励,学生最期待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
63、每一个少年儿童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
64、成绩主要说明学习起点的新状况,而不是提供终结性的结论。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学校。
65、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

引用 最新教育理念39
1、知识教育靠“灌输”,人文教育靠熏陶。
2、我国教育的一些优势(如学生的计算能力强等),现代技术是可以代替的,而我们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创新能力弱等),却是现代技术无法代替的。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迫切需要改革的主要原因。
3、我们教师要牢记:没有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没有医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永远不可能从某一位成功教师那里克隆相同的教育艺术或方法来对自己的学生实行成功教育。如果真的能够那样,世界将是只有领袖、政治家、科学家、诗人、银行家、企业家和大富翁的世界,世界也将变得无法存在。
4、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
【学 校】
5、我们不应该片面理解学校只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为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师发展能更地促进学生发展,放弃教师发展而追求学生发展,最终学生的发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教 师】
6、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教师,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的未来。
7、不称职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适应自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则是让自己去适应学生,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前者是授人以鱼,后者是授人以渔。
8、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9、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10、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11、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12、这几种比喻很值得我们教师欣赏: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味大餐。
【课堂教学】
13、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头痛的问题是学生不提问题。如果学生提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是学生提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难怪有人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了问题,所以,中国学生年级越高,问题就越少;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会不断发现问题。学生的问题老师也回答不了,就算很成功了,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会突发奇想,富有创意。
14、教师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要首先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立场,而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式的裁决,而要进行富于启发价值的评价;不要对学生鲜明的个性或完全否决或过度赞赏,而要引导学生鲜明的个性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15、衡量教育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16、过去的课堂教学,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现在的课堂教学,学生应该是主角,教师是配角。
17、成功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走进教室,学习后在更高层面上产生不同的新问题。
18、教师在课堂上要控制自己的表现欲,惟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以及思考的时间。如今学生在课堂上缺少的就是“表现机会”和“思考时间”。
19、教师向学生讲授“为什么”,远不如学生向教师提出“为什么”。
20、如果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学就是为了会学”。
【教师与学生】
21、学生崇拜教师,教师不值得炫耀;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使自己崇拜,教师才值得炫耀。
22、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23、教师要永远相信:自己教给学生的和学生教给自己的是同样多的!
24、教师的表扬或鼓励,对有些学生而言是“锦上添花”,对有些学生而言则是“雪中送炭”。相比之下,教师应该更多一些“雪中送炭”。
25、教师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
26、批评学生时一定要讲究方法,而表扬学生时则可以适当地信口开河。
【教师的专业化】
27、要想成为真正的名师,学习的速度务必大于教育变革的速度。教师要将“学习”作为最重要的职业需要,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处,事事是学习之事”的理念。
28、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已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身的价值。
29、能使学生超过自己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能使自己超过教师的学生才是最好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超越之胆,即具有敢于超越教师的精神;有超越之识,即具有超越教师的能力;有超越之智,即具有超越教师的智慧。
30、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才是一个成熟的高素质教师。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31、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
【学生行为习惯】
32、学生行为优秀不是真正的优秀,学生行为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行为习惯。
33、当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需要的时候,原先认为“学习是苦事”就会变成“学习是乐事”。
【师德】
34、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
35、宁可让学生说错误的真话,也不要让学生说漂亮的假话。
36、“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
【管 理】
37、没有最好的教师,只有用好的教师。
【创新能力】
38、质疑能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能力之一,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只有通过质疑和提出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得到不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得以不断提高。教师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学生就敢于质疑;教师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学生就善于质疑;教师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自由的教学氛围,学生就经常质疑。
【现代教育方向】
39、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新、否定等级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主导思想;人性化、信息化和终身化的教育价值取向,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特征。

1、以人为本是永恒的主体理念。因为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更受人的公平对待。
2、自主、合作、探究、创新。
3、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中国的教育理念需转变

    教育理念的核心是究竟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这一点非常具体地表现在各级领导、新闻媒体、家长和一般社会舆论对教育工作的价值评价上。正是这方面,在评价一个学校、一个教师和一个学生优劣的价值尺度上,普遍存在着令人焦心的不良倾向。
  
   分数、升学率(还有出国留学)作为教育评价主要价值尺度的顽固倾向仍然广泛存在,根深蒂固!本来,教育最重要的职能应该是通过教学和学校的一切活动去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独立思维与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挖掘孩子潜在的可能性,养成孩子们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心理素质,可是,这些常常被压倒一切的分数尺度和升学率冲淡了。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如果有一位因为获者得高升学率被评为全国模范班主任的教师,竟然为自己班上的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不满和怨恨,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一事件呢?事实是这位教师顺利地通过了各级领导的审查,不但获得全国性的荣誉也受到所有媒体的吹捧,还受到众多家长的敬佩;而按照科学的教育理念说,这位教师其实是没有资格做一个班主任的。这类的模范教师依靠压力和紧张的训练能够培养出考上一般大学或重点大学的学生,却未必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才华横溢充满创造活力的人,从长远看对中华民族的未来是非常有害的。类似的例子在支配我们对学生、学校、教师的教育评价中比比皆是。有的重点中学招收的学生本来功课就好,毕业时考上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比例高不一定是学校办得特别好,社会上普遍追崇这类学校也是信奉一种不科学的教育理念的表现。媒体上天天在宣传与表扬的先进榜样都是在无心中宣传一种教育理念,比如什么理科状无、文科状元之类,我们究竟在追求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呢?
   中国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具有按严格标准制定的基础学习要求,这并不是坏事。从某种角度看,这是中国教育的优点。但我们也应该适当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与做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需要反省的地方是奶多的。
   要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但要站到全中国与全世界的全球高度,也要有百年、千年的辽阔视野,“百年树人”说的正是这一重要长远视角。我们的人才价值尺度要向世界公认的尺度看齐,要目标长远的未来进行校正。
   中国文明真正值得骄傲的地方其实不是秦始皇的大一统功劳,而是百家争呜百花齐放的战国时代。从某种程度说,中国文明可以称为战国文明,在短短的两百多年里大批充满创造性的人物如群星闪耀在天空,中华民族的所有伟大思想、观念几乎都被创造出来了。世界上能与此比美的只有希腊的雅典时代和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是战国时代和其他时代充满创造性的先人们奠定的,要复兴伟大的祖国,也必须依靠大批充满创造激情与创造活力的人才。
   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中国人的聪明令人自豪。可是,我们的电子科技、汽车产业等等的关键技术还在依赖外国,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是能造就食人牙慧的聪明人,要真正振兴中国只是幻想。中国人绝不能以在世界上善于模仿的形象自豪,中国文明之所以至今受到全世界尊敬,肯定是以它的巨大创造性为根据的。
   总之,必须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自学能力、独立思维与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到首位,从长远来说,我们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在课堂上,同样是讲牛顿三大定律,同样是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的教师能让学生自己悟出其中的十分之一,有的学生甚至能在教师启发下自己悟出十分之三,就是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创造,这就远比把全部知识教给学生取得高分但学习中排除学生自己创造性的教学高明得多也困难得多。孔夫子早就主张“举一反三”,这一强调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优良传统可惜被我们很大程度上淡忘了。
   学校在抓好课程教学同时,给予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爱好的广阔天地,让学生从书本学习与讨论、争论中获得较广泛的知识,以开拓眼界、发挥独创性,是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价值尺度。对于教师,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强烈的创造追求和创造能力,其实比知识扎实、富于教学经验更加重要。
   我们的学生面对的是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材和统一的考试题。可学生的个性却是千差万别的。“因材施教”要求教师与学生常有个别的知识与灵魂交流,在这种个别交流中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造性。这比提高全班考试分数困难得多。我认为:我们多么需要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媒体正确地表扬、宣传这样的教师。当然,这就要适当减少一个班学生的人数。一个面对六七十个学生的教师很难有精力与那么多学生作个别交流。
   总之,我们要努力使考试第一、分数第一、知识第一、升学第一的教育理念逐步转变到以培养学生优良心理素质、优良自学能力、优良独立思维与实践能力和强烈的创造追求精神的教育理念上来。这无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是我们如果不自觉地努力,我们就永远不可能把中国建设成为真正伟大的现代国家,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的伟大复兴。

 

 

当代中国若干教育理念的反思

【内容提要】权威主义、功利主义、精英主义和科学主义是长期以来存留在当今教育工作者中的重要教育理念。权威主义以教育者为绝对权威,并对教育内容进行神化,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最大障碍;以眼前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虽然能带来教育表面的繁荣,但却是对教育真正内涵的阉割;仅仅关注极少数“英才”教育的精英主义教育理念,其实是古代圣人统治说在今天的体现,它不仅有悖于教育民主化的世界潮流,而且也有碍于国家的发展;具有科学万能论色彩的科学主义本身便是违反科学的,而它造成的怀疑精神的缺失则是这种教育理念在教育方面造成的最大负面影响。

    教育理念是教育实践的内在动力,教育的巨大进步必须以理念的突破和更新为先导。反思我国现存的教育理念,权威主义、功利主义、精英主义、科学主义是支配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主要教育理念。本文拟从这些教育理念形成的根源入手,反思它们对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
    一、权威主义:创新教育的障碍
    所谓权威主义,是指将学校视为一种权力的实施机构,在这个机构当中,有权势者(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等)对无权势者(学生)拥有绝对的权威。在中国,教育理念中权威主义的产生,源自于我国古代专制主义的政治特质和教育领域中“政教合一”的形式。早在三代时期,教育便被视为与政治密不可分的一项工作而备受最高统治者的关注,“官师合一”既是重视教育的表现,又是使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保持权威性的需要。后世儒家学者荀况是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教育领域权威主义必要性的始作俑者。在他看来,在教育领域要形成稳定的秩序,应该采取“合礼”的运行制度,一方面重视教师传授的以“礼”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即所谓“重道”,另一方面还应尊崇教师的权威,师生关系就如同君臣关系,教师对学生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对教师的教导亦步亦趋。后来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出于巩固专制政权的需要,不仅实践了荀况的理论,而且以法的形式进一步强化教育内容的神圣性和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绝对权威。
    虽然自19世纪60年代中国便开始实施近代教育,但是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由于中国社会的专制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教育领域具有专制色彩的权威主义当然也就很难得到彻底清算。在当今的教育工作者中之所以仍然存留着权威主义的教育理念,除了深受旧思想的影响,将权威主义视为维护教育秩序的有效手段之外,更多的是与将教学过程仅仅视为教师指导下的知识传递过程的认识分不开的。
    权威主义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之一是形成了具有强烈权威主义色彩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对教师而言,因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居地位优势以及自身拥有的知识优势而常常被异化为权威的象征,为此,身为“干部”的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时被要求必须不苟言笑,时时保持威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他应是知识的宝库,犹如一部百科全书,无论学生提出任何问题,都能给出正确答案。对学生而言,教师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说教永远正确。对于教师的教诲学生只能言听顺从,而不可提出异议。任何对教师的不从,都是对权威的冒犯。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是一种线性的“授—受”关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居于主体的地位,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虽然在现行的许多教育学教科书中也要求教师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是所要求学生应具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不与教育过程中的权威主义相抵触,而且要求学生对教师权威和知识权威应该具有自觉的认同。
    不可否认,教师在总体上是知之在先,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但是这种对教师地位的认可却不可作形而上学的理解,不能得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固定不变的,否定在某些条件下师生的地位可能发生交换。事实上,当教学的任务不再是局限于对已有知识进行传递,教学以一种更加民主、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时,师生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新的教育秩序中,“这种关系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有更多的是一种交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可能对教师的权威‘延缓不信任’,相反通过行动和交互作用向教师‘随之产生的能力’开放。相应地,教师将‘乐于面对学生’,与学生一起探索师生所达成的共识。”

    教育过程中,学生固然应尊重教师,但尊重不等于盲从,尊师也不是因为教师是权威。它是建立在人与人应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新型师生关系的体现。弗洛姆说:“人类因不从的行为得以不断地进化,不仅精神得到了尽可能的发展,而且智力也得到了发展。人的精神之所以得到发展,仅仅是因为人敢于对以人类良心和真理名义出现的权威说‘不’;人的智力发展依赖于不从的能力,即对试图禁止新思想的权威人士的不从和对长期形成的已变为废话的权威观点的不从。”[2](p.3)同样,过于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学生的一味顺从,只能阻碍教育的发展。
    权威主义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之二是对教育内容的神化。在古代,教育内容是钦定的圣典而容不得怀疑,学生只能将其奉若神明而读之。一个人学问水平高低是以其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来衡量的。现代教育中虽然不再将知识视为经典,但作为一种法定文化、“科学文化”而被普遍地认作是确定性的完备性学说,教师的任务只是将这种知识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习者,学生的任务则是对现有知识的学习和记诵。
    强调书本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本身并无过错。但是权威主义对教育内容的神化,却使学生形成了“知识是具有绝对确定性的必然真理”的观念。其结果将引导学生埋头于知识的记诵与储备。不仅如此,对教育内容的神化,还会使学生相信每个问题的解答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确定无疑的答案或方法,最终将学生的怀疑精神、创新意识磨灭得一干二净。
    正是在这种权威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生不允许也不可能产生任何怀疑精神与创新意识。可见,清除权威主义教育理念,不仅是反对教育领域中的专制主义的要求,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前提。


    二、功利主义:素质教育的劲敌
    所谓功利主义,在此处是指一种以眼前利益的获得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在一般人看来,在中国古代崇尚重德轻利的价值取向的指引下,教育的理念理所当然是非功利主义的,如果仅仅考察有见识的教育家的学说,这一点确实不错,但是回顾具体的教育事实,自汉代推行以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之后,功利主义其实一直成为左右古代教育发展的动力。科举考试劝以利禄,更是强化了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同时还形成了古代对“人才”的定义——考试的成功者。正是由于以结果评价教育、评价人才,加之官本位的思想的影响,造成了古代应试教育的风行。
    现代教育虽然自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便不再以功名出身奖励学习者,但是功利主义的倾向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人们对新教育的接受和认识,相当一部分原因是认为这种教育能够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可见利益。许多家长和学习者表现出对教育超乎寻常的关注,并不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意蕴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仍然是对教育所可能带来的外在的功利的关怀。
    功利主义仍然存留首先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体脑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还长期存在,因此,接受好的、高一层次的教育,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一种有效的谋生手段,尤其是对于那些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子弟来说,在目前户籍制度管理异常严格的情况下考上大学将是他们跳出“农门”的唯一希望。正是在这种巨大的社会压力下,功利主义的具体表现——升学主义盛行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我国,教育自古以来便为人们所重视,其原因与其说是由于认识到教育在培养人方面的巨大作用,毋宁说是认为教育主要是发挥着筛选的功能,此外,社会上文凭主义的流行和相当多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将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教育质量和学校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也在客观上刺激了功利主义的盛行。
    学校教育理所应当讲求效益和效率,但是提倡讲求的是长远的利益,而非教育的短期效益。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和方法来安排、评价教育工作本身就是违反教育发展规律的。功利主义教育理念对教育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对教育危害之一是障碍了教育目的功能的发挥,使教育目的难以真正成为评价的标准,导致了升学主义的风行。学校教育中急功近利流行,无论是学习者、家长还是学校管理者、教育者,虽然也认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真谛,但更加关注的仍然是升学,因为前者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无形的,难以精确度量,而且在短时期内也不可能取得可见的成绩。相反,后者却能给人们带来有形的利益,教育管理者可以此表明自己的“政绩”,教育者和学习者也可以此证明自己的教和学的成果。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风行,素质教育举步维艰。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对教育危害之二是在人才观方面,考试的优胜者便被认为是优秀学生,反之便是劣生。正是在这种功利主义理念驱使下,学校关心的只是那些与考试有关学科的书本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其它知识以及情感、意志等的培养。由于当前我国考试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折射到这种所谓的应试人才身上,不仅表现出知识面狭窄等缺陷,而且还暴露出缺少创新意识以及高分低能等问题。事实上,没有任何测验表明,考试的成功者将来定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而那些失败者将没有任何更进一步造就与发展的可能性。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对教育危害的第三个方面是知识观和教学观。在学习者看来,凡是能够很快为自己带来眼前功利的便是有用的、有价值的,而这种有用、有价值说到底也只是暂时的,因为在这儿知识仅仅只是达到目的、带来功利的手段而已。学生并不关心知识本身的正确与否,而只关注哪种知识的学习能为考试带来好的结果,关注自己的学习是否能与教师的答案一致而获得高分。教师教学最关心的是自己所教知识能否在考试中派上用场。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水平高低与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被无情地简化为知识测试的结果。因而知识主义泛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每门课程均简约为知识内容的教学及掌握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在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态度、情感等则不加考虑。道德教育只是道德知识教育,而忽视道德情感的养成和道德行为的训练,其结果造就的只是冷酷的“道德学问家”。
    功利主义教育理念虽然能带来教育的表面繁荣,但却不能使教育处于真正的发展之中,同时也妨碍了教育目的的实施、教育完整意义的展开。功利主义教育理念若不加以清除,素质教育就只能停留在口号上。


    三、精英主义:教育民主化的阻力
    精英主义是一种认为教育主要应以培养少数英才为唯一目的教育理念。它其实是一种通过学校实施的社会分层。中国传统教育从来就是一种精英教育,而这种体制的出现主要是源于圣人统治说。在教育体制、教育目标、教育组织形式等诸多方面体现出彻底的精英主义导向,例如学校设立的目的并不是面向全体民众以提高其素质,而是以培养官吏为唯一的目标。虽然中国古代教育遵循“有教无类”的办学路线,大多数人均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尽管这种机会有时是不平等的),但是这并不否认教育只是发挥其筛选功能。再就教育内容来说,古代教育传递的儒家经典其实质就是精英文化,《诗》、《书》、《礼》、《乐》、《易》、《春秋》无一不是对古代政治的记述。
    教育中的精英主义色彩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在教育资源极度短缺的国度中,事实上学校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被视为精英教育的机构是极为普遍的。正是在精英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校教育或其重要表征——文凭——已经异化为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包括家长在内的每一位教育者关心学习者的考试,这是因为在学校教育的制度方面,虽然已经根除了地位等级的限制,但分数、智力则成为入学的决定性条件,进入高一级的好学校读书,则表明学习者有可能跻身“精英”阶层,进入主流社会,拥有美好的前程。为了进一步凸现学校的精英色彩,在同一级学校中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在同一所学校中,又有重点班与非重点班之别,虽然这种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集中有效与有限教育资源,把那些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优异生集中起来实施较好条件的教育,在短时期内确实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从长期的效应来看,其负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为从本质来说,这样的教育体制实际上是不公正地分配了教育资源和机会,同时它引起的马太效应更加剧了学校的两极分化,尤其是处于农村地区的薄弱学校,与重点学校相比,不仅硬件陈旧,设施落后,而且师资短缺、生源萎缩。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那些少数有可能成为“精英”的学生,而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致使多数学生在学校处于发展的不利地位。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均是按照培养专家、学者的要求进行设计。忽视教育的真谛乃是提升人的地位,发掘每一个人的最大潜能。
    毫无疑问,我们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大批精英,然而培养精英不能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为代价。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而不仅仅是专家群体的形成。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它的使命是通过教育使每一个人的个性和能力得到最高度的、最和谐的发展。简而言之,精英主义教育理念不仅有悖于教育民主化、全民教育的世界潮流,同时也有损于国家和社会发展。

    四、科学主义:怀疑精神的缺失
    科学主义(scientism)或称为唯科学主义,对于其确切含义并无统一的界定。郭颖颐在《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一书中认为:“一般地说,唯科学主义是一种从传统与遗产中兴起的信仰形式,科学本身的有限原则,在传统与遗产中得到普遍应用,并成为文化设定及该文化的公理。更严格地说,唯科学主义可定义为是那种把所有的实在都置于自然秩序之内,并相信仅有科学方法才能认识这种秩序的所有方面(即生物的、社会的、物理的或心理的方面)的观点。”[3](p.17)可见,科学主义其实就是科学万能论。
    在我国,科学主义是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产物,它的出现,一方面是基于近代科技的落后,而热切盼望着通过令人神奇的科学能迅速地达到国家的富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在科学倡导的早期,主要是一些思想家而非科学家在进行热情的讴歌,而且他们的目的是希望以此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因而产生对科学过于理想主义的误读则是不难理解的。
    中国近代的科学主义可以追溯至维新运动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康有为和严复。康有为在19世纪80年代通过与西方近代科技器物(显微镜)的接触,对西方科技的威力大为惊叹,在《实理公法全书》中全然不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界限,认为无论是实用技术还是人文心理,不管是客观世界还是主观世界,只要是符合科学方法,尤其是几何公理的,就是唯一正确的。严复是近代中国将现代科学作为一种价值体系来接受的最早的学者之一,他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时,通过大量的按语,极力推崇斯宾塞的庸俗进化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界的生物进化规律同样也是人类社会的“天演公例”。严复的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从内容上为中国近代唯科学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们高举“科学”的大旗,视科学为新的价值信仰的对象,并借此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进行抨击,开始为社会营造出一种科学文化的氛围。1923年发生最终以科学主义派的胜利而告结束的“科玄之争”,其实是为科学主义作了一次广泛的宣传,简言之,到20世纪20年代科学最终确立了其绝对优势的地位,科学几乎成为了权威的代名词,胡适曾为此自豪地评论到:“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是‘科学’”[4](p.9)树立科学的权威,对于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发展科学技术,传播科学文明无疑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时至今日我国的科学仍然需要加强。然而,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不等于视科学为万能。将科学置于神坛之上,这不仅不利于科学的普及和科学精神的倡导,反而会给教育的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科学主义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首先表现为工具理性主义,他们认为,教育规律一如自然法则,教育者只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教学,便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全然漠视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将人“物化”。虽然许多《教育学》著作都认为“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但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却常常忘却了教育的艺术特性,而将教育工作视为工厂流水线上生产产品,同一性、规范化有余,而个性化、灵活性不足。在课程的设计方面,仅将课程解释为“跑道”,采用序列的、逐步的次序进行编排,而不存在任何缺口、断裂乃至穿孔,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控制了这个“因”,必然会带来教育所希望的“果”。
    科学主义教育理念其次表现为教育过程中技术主义的盛行。教育过程的复杂性被简化为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同时,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认为新科技革命主要是“物”的现代化,甚至有人提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个体化教学时代的到来,机器将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取代教师,人—人对话,将来可以以人—物对话代替。这不仅是对机器作用的无限夸大,同时也是忽视了教育的任务除了传递知识之外,还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这些均需要在群体之中,通过师生交往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才能实现。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确实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但技术是为人所控制,也是为人服务的。现代教育技术只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如果以技术为中心,则势必使教育成了无“人”的教育。
    科学主义教育理念反映在教育研究方面,十分迷信数量分析的方法,认为只有量的研究得出的结果才是正确、可信的,为此,在对包括人(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的评价时,钟情于数学建模。定量分析的方法固然有着精确化等优点,但对于那些诸如道德等属于内隐方面内容的研究则量的研究并不能取代质的研究。
    科学主义教育理念的盛行,还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人们对那些以“科学”相标榜的事物的敬畏和盲从心理,扼杀了人们的怀疑精神。例如,在一些所谓的教育实验研究中,似乎只要打上“教育科学实验研究”的牌子就再无人敢怀疑其真实性和正确性,以致出现了“教育科学研究”没有失败的怪现象。此外,由于科学主义教育理念的作祟,还在教学内容方面排斥或轻视人文主义学科的价值,出现重理轻文的倾向,使教育难以完成其造就完美人格的任务。
    教育理念是无形的,但它们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却是实在的。清除陈腐的教育理念,是时代的呼唤,是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教育理念:概念、特点和作用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管理和发展学校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教育理念具有思想导向的特性。它以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期望、一种理性目标的形式陶冶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它具有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它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有着强化说明的作用,全体教职员工坚定地信奉这种价值观,就会凝心聚力,形成组织的共识,分享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形成一种对学校未来充满信心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

    教育理念具有对实践反思、规范和指导的特性。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实践的客观反映,以教育实践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一定条件下又反过来对教育实践起指导作用。

    教育理念具有历时性。它是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内外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与时俱进的哲学内涵,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教育理念具有前瞻性。有着对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的设定,体现出对学校未来发展状态的一种期待。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将会成为学校教育行动的思想先导,为教育实践活动指引方向。

    一个优秀的校长在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时,往往从四个层面上来考虑:一要充分考虑国际教育改革的时代发展,定位要高;二要充分考虑素质教育的宏观背景,方向要明;三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空间的建构,视野要宽;四要充分考虑教职员工的工作目的,责任感要强。

    教育理念表现在实践层面上,是办学思路。办学思路的表述,一般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方针、办学策略、办学措施、办学特色和办学目标。有了明确的办学思路,学校的教育理念才能变为现实,才能给学校带来生机和活力。

    课程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学校课程的本质是指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和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的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载体。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都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因此要加强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地设置课程,并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促进学生形成对客观世界的完整认识。学校要通过对课程实施效果的反思,实现对课程开发的质量控制,把教育理念贯穿在课程设置和课程评价全过程之中。

    教育策划是实践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教育策划是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策划理论,就学校的发展方向、办学目标、发展战略、具体措施等进行全面地、系统地预构,创造性地制订出科学高效的行动方案,设计事业的发展,动态控制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空间上的拓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构建学生发展的文化背景和智力背景,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完善学生健康的人格,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唤起学生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好的教育策划是对学校办学理念实施的战略性思考,是对学校办学理念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教育理念决定办学特色。学校的特色不是学校中标志性的实体,它是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校园文化建设的选择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总体风格。这种总体特色是在学校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形成的。

    教育理念对办学特色的影响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它无时不在,无事不在,无处不在。它活跃在校园里,它活跃在教室里,它活跃在学生和教职工的言谈与行动中。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所形成的办学特色,会成为学校的一种优秀传统、一种怀念和一种追求。如无锡市第一中学将办学特色概括为三句话:“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为每一个学生未来的发展创造最大的可能性,是我们的责任;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愿意用自己的价值去创造社会的价值,是我们的理想;让学习成为一种轻松而快乐的工作,让健康的笑容展现在每个人的脸上,是我们的追求。”这种办学特色是在无锡一中“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的教育理念支配下形成的,成为无锡一中师生员工的精神追求。我们新海实验中学要形成的办学特色是“基础扎实,规范自主,特长明显,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和谐发展。”这就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很好地实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作为体现学校价值观的办学理念一旦规范和指导了教职工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就会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教育理念,要通过办学思路、课程设置、教育策划发生治校影响,从而形成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教育理念追求的目标。

    校长独到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是办学的根本,是校长在学校管理的特定情景中对学校管理活动意义的总看法和总观念,它对校长和全体教职工的教育行为起着支配的作用,通过改革校长和全体教职工的教育行为来改变学校的面貌。校长办学理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实质上也是教育价值观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带有导向性、评价性、有效性和动态性,是校长确定教育教学行为的理论起点,在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带有深层次的挑战性。因此,校长应该经常对教育理念的内涵进行探究、反思和追问,不断确立人在教育中的地位,追求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尊重和培养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让崭新的时代教育理念始终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关于课程改革的十大教育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态势稳步地向前推进,欲扎实科学地做好课改工作,必须以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为首要任务。以下十个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每个课改工作者和广 大教师都应认真学习和细细体会的。
    一、从课堂教学突破,深入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
    这一理念是“课改是从课堂教学突破,深入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性措施”的简化形式。其主要内 容有:课程改革是国家坚定地、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课程改革的目的与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而不是简单地换一次教科书;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 要措施之一,而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课程改革必须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配套进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以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广为标志,中国的素质教育将进入一个 实质性突破的新阶段。
    我国的素质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到90年代被认可,并在学校里推行,可以说一直没有取得令人满 意的成果,基本上还处在浅层次的热热闹闹的活动上,以致许多学校出现了“课上搞应试教育,课下搞素质教育”的不良倾向。正如李锐清副总理所说:“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 的进展。一些地方开展素质教育还是口号多而落实的措施少,一些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个别地方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课改就是扭转这种肤浅化、简单化、片面化倾向的根本性 措施,就是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构建起能够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领域里的根本性改革取得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性进展。
    这一理念呼唤并引导广大教师在实际课改工作中自觉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充分认识本次 课改的重大意义。对这次课改要给以高度重视,将课改当做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特别是在思想观念上,一定要主动“洗脑”,尽快确立起与课改精神相一致的教育理念。第二,弄情课改与实 施素质教育的关系,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进行课改。要知道,课改的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了课改而课改,课改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在实际工作中,既要认真学习、深入钻研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又要有 一定的超越性,要更广泛地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并在其指导下,从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第三,一定要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下功夫。本次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没有相应的教 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和教学方法作支持,课改的美好目标就难以实现。第四,让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协调一致,深入细致地、全方位地实施素质教育,逐步建立起有 效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体系。
    二、重新教育中国人的理念
    重新教育中国人这一理念意味深长,内涵丰富,影响巨大。其核心内容主要有:素质教育是在改革开放 过程中,由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一种旨在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振兴国家、培养造就能够创造幸福人生和能招起民族复兴大任的一代新人的教育理论,具有以往任何教育理论所没有的新理念、新属性和新措施;素质教育 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理论,是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人类教育发展和教育研究中的一切先进经验和成果,从而成为最符合中国实际的最先进的教育理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破 旧立新,就是要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和改造,就是要针对时代的新需求实施创新教育。广大教师应当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以课改为新的起点,以开拓创新的新姿态,尽快确立起先进的教育理念,尽快提高自己的理 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功,并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的新要求,积极主动地探索高效的培养一代新人的新方法。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中国的教育在状大中国人的生命、开发中国人的潜能、培养中国人的创新能力、 塑造创新人格等方面,应该也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只有如此,中国教育才能真正成为培养“兴国人才” 的“兴国教育”。其次,知识经济、市场经济、加入 WTO、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时代潮 流和历史使命正在呼唤着中国人自身的创新。按照时代的要求“重新塑造自己”、“重新教育下一代”正在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重新教育中国人”反映了时代的需求和人民的期望。第三,素质教育作为我国20多 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的总结,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代表最先进的教育文化,必须消除中国传统教育重学习轻生活、重接受轻发现、重知识轻能力、重模仿轻创新、重考试轻应 用、重书本轻实践、重教师轻学生等弊端,以是否体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尺度进行大胆创新。第四,在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在这次课改中,教师确 实要有一种重新创业的勇气和虚心学习的态度,以及重新做一次教师的决心;确实需要重新认定自己的角色、重新看待我们的学生、重新设计教育教学过程,以更有效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努力学习和不断成长;确实 需要重新制定评价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的标准。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重新教育中国人”绝不是要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教育。其实,否定传统既不科学也 不可能,更不应该!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教育具有许多合理的有价值的内容,我们需要的是擦亮眼看清楚,在继 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
    三、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既是现代政治理念,也是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它的实质含义就是相信人、尊重人、依靠人、 发展人,让人积极愉快地进行工作,取得更好的效益,实现更大的发展。以人为本表现在教育上,就是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就是要相信教师、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 作环境,使教师心情愉快地高效率地进行工作,并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效益。以学生为本就是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和合理需要。我们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升学需要,而且要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要他们学得好,而且要他们活得好,活得积极健康。
    以人为本的实质是突出人的主体地位。贯彻“以教师为本”的思想,就要突出教师教的主体地位;贯彻 “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就要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就是“两个主体”间的合作、服务与对话的过程。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主要应做好三件事:一是要负起教育主体的责任。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 低了而是提高了。它要求教师在更高的水平上,更科学更艺术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二是处理好教师与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之间的关系。本次课改既强调“要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又强调教师不要成为教科 书和教学参考书的奴隶,面要成为它们的主人。作为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并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开展创造性的教学。三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来说,教 师应确立起“客户观”,即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客户”,真心实意地为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客户就是上帝”,一旦“上帝”不愿意听、不会做,或“上帝”的作业出现了问题,不要去责怪“上帝”,因为 “上帝”无过错,而要进行自我反思,看看自己的服务质量是否出了问题。
    四、丰富学生生活的理念
    这一理念揭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规律、其主要内容就是当今中国学生的最大问题是生活太单调。单 调的生活导致了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单调的生活压抑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欲全面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千方百计地丰富学生的生活——这是根本。
    第一,“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句名言深刻地揭示了生活与教育 的关系。具体地说,“过健康的生活,便是受健康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陶行知 全集》(二),288页)。同样,过单调的生活就受片面的教育,过丰富的生活就受全面的教育。第二,进行什 么活动就形成什么素质。生活的表现形式就是各种各样的活动,生活对教育的决定性影响,具体地表现为活动对人的素质提高起决定性作用。在被动静听的活动中就形成了服从、记忆的素质;在接连不断的考试测验 中,就形成了应试的素质。只有在主动探索的活动中,才能形成发现、创新的素质;只有在经常化的艺术活动中,才能提升人的艺术修养。第三,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学生的学校生活的丰富程度和性质 基本上决定了学生的素质发展。依据这一原理不难发现,中国学生之所以普遍具有“两高两低”的现象,即基础知识掌握和应试能力高,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的生活太缺乏创新活动和 动手操作活动,就在于学生整天都忙于周而复始地听讲、记结论,以应对接二连三的各种考试。
    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新课程在编写中贯彻了贴近生活、联系生活和基于生活经 验的学习及增进学生的生活体验等原则。对此,广大教师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努力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做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现象教学,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生活经历,让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 锻炼。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特别注重以下三点:一是依法执教,坚决上好《课程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对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决不能轻视和对付;二是在学科教学之外,努力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组织帮助他们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三是要大力开发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资源,通过留作业和提建议的方式进一步帮助学生过既健康又愉快的生活。
    五、少讲多学的理念
    少讲多学中的“少讲”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少地进行给予式的讲解。5分钟能讲明白的,绝 不讲6分钟,学生自己能够研究明白的,教师绝不要讲,从而把课堂真正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研究,亲身感悟、体验的地方,而不要把课堂视为欣赏教师讲演、被动静听和接受结论的场所。“多学”有三方面的含义: 一是学生的活动多,即学生自己动脑想,动口说、读,动手写、摸、做,动情感受、领悟、体验的时间多,机会多,也就是得到的锻炼多;二是学到的知识多,信息量大;三是学生的收益多,学习质量和学习水平高 ,学习效益好,也就是学得更扎实更有效,相关素质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少讲”是手段,“多学 ”是目的。只有“少讲”,才能真的“多学”;只有达到“多学”目的的“少讲”,才是高水平的“少讲” 。讲是为学服务的,究竟讲多少为好,完全取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学习习惯。我们不可能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要以保证学生“多学”为标准来确定讲的内容的多少与时间的长短。只要能保证学生“ 多学”,教师的讲解越少越好。
    在教与学的比重关系上,我国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精讲多练”阶段。即教师的讲解要精炼,要达到 举一反三的目的。讲完之后,要领着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以期熟能生巧。二是“精讲精练”阶段,即不仅教师要精讲,学生也要精练,避免陷于文山题海之中,加重学生的负担。现在正在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少 讲多学”阶段。这一阶段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不再是自己讲得怎样,而是学生学得怎样;教师讲多少、怎样 讲、什么时候讲完全取决于学生学的需求,即因学定讲。
    第二,讲授只是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手段之一,绝不是全部。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引起研究、组织研 讨、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提供信息、激发竞争等等,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教师教学技能必须多样化。在一节课中,究竟使用哪些教学技能,这些教学技能怎样组合,也完全取决于学生的需要,即因学定教,没有 固定的模式。
    第三,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不再是教师讲得怎样,也不是教师运用了哪些先进的教育技术,而是学生学 得怎样,是不是达到了“多学”的目的。如前所述,这里的“多学”不仅是获得的知识多,而且包括得到的锻炼多、体验多、学习的质量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益好。这一特点可以概括为“以学评教”。 “少讲多学”是素质培养的根本要求,也是这次课改在教学法上的新要求。它将引发一场课堂教学法的重大变革,它将进一步地激发教师开展教学创新活动。也只有如此,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地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得以贯彻落实,创新素质和创新人格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六、改变学习方式的理念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点。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 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有很大的影响,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可能有积极主动、生动愉快的学习过程,也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等素质。改变不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习方式 是本次课改的重要任务之一。《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 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广大教师在课改中应坚定地追求以下五个方面的改变:一是改变“在听中学”一统天下的单一方式,为 学生创造“在做中学”、“在尝试中学”、“在体验中学”、“在玩中学”等多种学习方式的机会。二是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三是改变学生总是进行接受式 学习的习惯,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这里的研究性学习是指把学习对象当做研究对象来对待,自己动脑研究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规律,接受事实性知识,探索发现原理性知识,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 学习方法。它包括《课程标准》中大力倡导的探索性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四是改变学生机械模仿的习惯,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有意义的学习,让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帮助下的意义构建过程。五是改变单一的向书本 学习的现状,创造、设计更多的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在这方面,留研究性作业和上好研究性学习课是非常必要的。
    七、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 了教学目的。确立这一教育理念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避免副作用,减少无用功,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检验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是否取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预期的 ”是指学生所期望的、教师在教案中设计好的、符合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要求的目标和任务;“应有的”是指学生自己力所能及的、应该达到的“进步和发展”目标。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水平不同,在同一节课中 获得的“进步和发展”也不尽相同,只要是取得了自己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就算是有效的教学,所以,有效教学也有不同的水平。另外,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应该能够通过常规手段检测到或被观察到。在实际教 学中,不管教师教得多么卖力、多么认真、多么精彩、多么生动、多么辛苦,也不管是学生不愿意学,还是学不会,或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只要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就是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 。
    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一定要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特别是要做符合课改要 求的正确的事情,一定要确立正确的预期目标,千万不要固执地坚持自己已有的不良习惯。其实,许多教师在很多时间里都在为已经不合乎素质教育要求的目标而辛劳。第二,要在已有的质量观的基础上,确立起效 益观,要讲究教育教学的效益,要用较少的师生的精力和时间。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缺乏效果的“奉献”,因为这种“奉献”其实是在耽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第三,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应具体 化,应特别关注那些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目标。目标具体,措施才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才会好。第四,要养成经常反思与总结的好习惯,做到天天反思、堂堂反思。实践证明:经常反思的教师,进步就快;不经常反 思的教师,进步就慢;不会反思的或不进行反思的教师就难以取得进步。第五,要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技能。需要指出的是,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要给以高度注意,并尽快按照新的要求 去充实提高相应的新的教育教学技能。例如,课程开发的基本功、教学策划与设计的基本功、了解学生和与学生沟通的基本功、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的基本功、帮助学生积极进行“意义构建”的基本功等。
    八、提高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和艺术水平的理念
    这一理念的主要内容是:①教育教学既是一种科学行动,也是一种艺术创作;②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根 本途径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和创造性教学的水平;③只知“奉献”和苦干,不讲科学和艺术的工作态度和方式已经落后了,现代教师需要完成一次由“体力消耗型工作方式”向“智力创新型工作 方式”的转变。
    在实际工作中实施这一新理念,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思想上真正把教育教学当做一项科学性 和艺术性都很强的专业技术工作,刻苦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技术,特别是学习近年来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所取得的先进经验和有关新课改的解读与辅导材料。二是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之路,把每一天、每一 堂课、每一次谈话都当做应用、验证、体会所学理论的机会,并以实际效果为检测标准,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逐渐提高科学施教和开展创造性教学的水平,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三是 避免“三重三轻现象”,即重科学轻艺术,重具体的方法和技术轻思想和理念,重经验的学习和模仿轻自主的研究和创新。要认识到,教育教学是比文学创作更充满变数、更复杂、更需要创造性的艺术,只讲科学不 讲艺术的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也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具体的方法和技术需要正确的理念和思想来指导,否则高效的方法和技术也可能用来做错误的事情。任何科学的理论和技术都不能穷尽真理,都需要进一步丰 富和发展。一定要有教育机智,一定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对于个人来说,此时此地的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只存在于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中。四是要常年坚持,把教育教学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干,让提高教育教学 的科学化和艺术化水平成为体现自己生命价值的人生追求。
    九、运用与开发多元智能的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为多方面高效率地开发和培养人的素质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学基础,实施素质教育应充分运 用这一理论思想和已取得的成果。可以说,多元智能理论已经融入了《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之中。运用与开发多元智能的理念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运用学生的多元智能进行教育教学;二是将开发和培养学生 的多元智能当做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从而使学生的多元智能既作为手段得到呼唤和锻炼,又作为目标得到培养和发展。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首先要确立多元智能观,明确关于智能的六个新认识:① 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人人都至少具有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八种智能 。只要开发及时,方法科学,每种智能都能达到较高的水平,那种把智能局限在语言与推理范围内的传统智能观已经过时了。②每个人的各种智能的潜力不同,其生活经验也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智能组合都不一样 。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不仅取决于各种智能的水平,更取决于智能结构的整体效能。开发智能不仅要提高各种智能的水平,还要在构建合理有效的智能结构上下功夫。要打破“直线式学习方式”,转向“辐射式学习方 式”。③在多种职能中,相对发展水平比较高的智能被称之为优势智能,每个人的优势智能都是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和培养起来的,并在优势智能方面会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是教育教学 的重要任务。④各种智能相对独立,同等重要,不要有偏见。⑤各种智能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顺序和规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在人的不同阶段通过不同的锻炼方式形成。⑥多数人一生只能在一两种智能上有出色 的表现。首先,教育教学应把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职能与培养优势智能结合起来;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安排呼唤和锻炼学生多种智能的活动与场景,在单调的活动中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多种职能;再次,要加 强学生多元智能的评价,只谈教育和培养,不进行评价,其效果就难以保证。
    十、以评价促发展的理念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本次课改的明确要求。以评价促发展作为一个理念,其内容主要就 是要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检查了解、反馈调整、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引导肯定、区别选拔等功能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更好地实现课改的目标,更有效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发展 性评价体系有五个最基本的特点:①评价主体多元化,尤其强调自我和同伴的评价;②把评价当做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③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特别重视评价在过程 中的激励与导向作用;④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中,更注重质性评价;⑤不仅评价学业,同时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目前,在素质教育评价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评价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矛盾,强调了科学化,就导致了可 行性的复杂化,加大了评价的工作量,在实践中行不通;为了可行,就得大幅度地简化内容和程序,结果又导致了不科学。实践证明,在我国,简单地照搬国外的一些做法是行不通的,必须针对我国学生多、教师工 作负担重、升学考试压力大的实际情况,研制简单可行又有较高促进作用的发展性素质评价办法。《教育探索》2002年第9期

 

 

教育理念实践与困境

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北京大学民办教育研究所共同举办,新浪网教育频道独家门户网络支持的“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系列活动的第一场——“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于2月21日成功举行。研讨会除了邀请专家、教育管理者和企业界人士外,还邀请了来自福建和北京的家长代表以及来自北京和河北廊坊的大中学生代表,希望通过家长和学生的教育利益直接相关者多元声音的呈现,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到会嘉宾:北京市教科院院长时龙;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郭元婕;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传统文化公益组织“一耽学堂”总干事逄飞;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巫爱金;北京海淀区实验中学学生;零点咨询集团社会公众事务研究总监范文;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局长姚宏昌;中国社科院教授李楯;中国青年报记者、《大小眼看美国》的作者陈强;作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

  以下为中国社科院教授李楯先生的精彩发言实录:

中国社科院的李楯老师

  李楯:讲两个问题,首先讲以人为本,还是科教兴国。带出来的问题,就是我们教育是培养人还是培养人才?人是我们一切活动的目标,是投入还是产出?我觉得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要讲培养什么人,我觉得这是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细谈来就是以人为本,还是以国为本,我们知道在80年前,在国民党执政的时候提出的是国家社会本位,这是一个基础理念。那么治理方略是以党治国。在这段历史结束之后,也就是八十年走过来,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法治国家。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今天谈教育问题的大背景,我们就是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经历。

  谈教育理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人为国,还是国为人。人是作为人类资源的投入,为了要投入,所以我们把它弄成人力资源,还是我们一切活动的最终产出?我们知道中国政府接受了联合国在上个世纪末提出的人类发展这个理念,他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呢?提出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是它的人民,发展的目的在于造就一种使人们能够获得长期的、健康的和富有创造性生活的能动的环境。这是一个简单、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在人们追逐物质和金钱的时候却经常被忘记,当然忘记它还不只追逐物质和金钱,还有在别的时候,比如说讲阶级斗争,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时候也是如此。

  我们首先讲一下科教兴国这个问题。科教兴国可能没有什么不好,但科教兴国用于教育是不是恰当的。为什么是科教?而不是教科?更不是我们现在都接受的教科文?这里讲的科,实际上主要不是科学,是技术,这是最实质的问题。我们谈做教育的规划,做纲要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为提高国家竞争力而要增强自主创新力,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提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这是不是教育的迫切需要?我个人认为,不是。

  那这里要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不是一个概念,在我们发展的前一阶段强调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时候实际讲的是技术,我们特别关注它们给我们能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利益,带来什么样的物质改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学习发达国家的科学实际是技术的时候,我们在强调科学决策的时候,不知不觉受到了这种科学技术强势话语的影响,我们很少考虑到过于强调科学,实际是技术所带来的问题,和这种技术会给人类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人类社会发展到近代其中有一点,就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这样一个对立和分裂,这在世纪初我们有一次关于教育的会上,杨东平老师也去了,清华大学的刘斌教授特别谈到这一点,他就说科学的传统体现了一个独立的对自然界认识的过程,而技术源于一种工匠的传统,欧洲那些作坊,源于那种工匠的传统。我这个人不愿意做定义,如果非要做个定义的话,粗略地说,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的、按照一定规范的对自然现象的认知,认识是一个过程,所以即有的认识并不总都是正确的,它是个过程。

  科学本身并不带来自然的变革,能够带来自然的变革是科学向技术的转化,它才能带来对自然的变革,我们说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变革自然上,实际就是技术带来的。这种表现如果反映到决策上有两点,一个,科学的就是正确的,忽略了科学的过程性,第二,误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忽略了人文文化的作用。有些人提到有用没用,没用的都不学,我说学校是要学很多在有些人看来没用的东西。比如像做人的原则,不见得是能换钱的,我做人有原则,不见得好就业。

  第二个问题就是讲教育是什么。我觉得教育要给人的是学识能力,使他能自主选择。讲到学,就是一种知识和记忆的传承,包括操作,包括劳动,这活怎么干,本来不会,我的前辈告诉我这个活怎么干,我会了,一些知识本来我不知道,我的老师告诉我了,我的父母告诉我了,我知道了,这是第一类;第二类,我们要给受教育者,对他的生存环境的一种认知和解释的能力,刚才很多人谈到我们中国是什么样?谈到我们中国特色,有人就谈到世界是什么样。我们现在一个一个人,包括我们的农民工子弟,面对的都是在国际上流动的资本,他有没有一种认知能力?如果不能认知就很难选择。当然它的跨度太大的选择恐怕很难实现,但是在他的生存条件下给他的空间,他可能通过努力选择正确,生活就会好一些,选择不正确,就会差一些。

  第三点,就是他在认知解释之后,他有没有很好的回应和处置的能力,知道该怎么办。作为后者来说,我们谈到自主选择,目的就在于使个体,也就是一个一个的人能更好的生活。第一点,要是健康的,身心健康,要是快乐的;第二点,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的同时,不伤及别人,对人是负责任的;第三点,能够与我们生存的自然空间和谐共处。教育是干什么?就是教一个人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做人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要教出一个有脑子的人,自己能选择的人,而不是像过去要求脑袋长在别人身上,我们只要根据他的脑袋来活动。

  第二点,就要讲一下目的理念和实现目的理念的做法。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我觉得很重要的是我们中国处在转型之中,我们在1997年,刚才有人谈我们的《宪法》,谈我们的《教育法》,我还要谈一个更重要的阶位同样高的一个法律文件,就是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我们国家在1997年加入,2001年全国人大批准,它的法律阶位就在这样一个位置上。第13条就专门讲了受教育权,我在这里不重复,简单地说一个教育的理念,那里面对教育理念作出规定了,我们国家签署了,我们要承诺,就要遵守;第二个是政府财政对教育的积极责任;第三点是教育的公平;第四点是受教育者的选择自由;第五点是办学左右。就是说这些在中国1997年政府签字加入,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就是我们的最高权力机关批准,它的地位是个宪法性文件的地位,那就是我们怎么做。

  从这里边我们来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而不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人才,就国家教育政策而言,我个人认为,培养活跃于今天,也就是21世纪多元一体,合而不同格局下开放世界中的中华人。刚才有人说得很好,你培养完了跑美国去了怎么办?加入美国国籍了他仍然是一个中华人。如果这样来看,我们教育按照中国政府签署加入的这个联合国文件,这个法规性文件,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这样几点:

  第一,鼓励人的个性和尊严的充分发展,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第二,要做到使所有人能有效地参加自由社会,促进人群之间的了解、容忍与合作,教育就是干这个的,目标、理念就是干这个的;

  另外从国家立场考虑,我们有些时候也要考虑到国家立场,包括我们这些做法律和公共政策的人,从国家立场考虑,发展和发达都是全面的、整体的。今天的中国正像有些研究者提的那样,不但已经不是一个真正的经济大国,还没有做到这点,更重要的中国早已经不是一个知识生产大国了,那么在这种情况宏观的国家教育政策方面应该注意到的是中国在知识和信息的取得和交流方面,赶上发达国家,远比在经济方面赶上发达国家要更容易,而且在知识和信息的取得和交流方面赶上发达国家,正是在经济方面赶上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之所以重要就在这里。教育要具体操作,不是谈个空理念,具体怎么做?今天是谈理念,不多说,简单说这么几点:

  第一点是政府责任。政府主要在教育方面负有财政支持的积极责任,但不应该直接管理学校中的具体事物,而且政府财政对教育的支持应该首先用于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后的职业培训,在中国尤其是农村人的职业教育培训;其次应该以评估选优的方法来支持研究型大学,政府财政一般不应该直接用于师范、农村、小城市、社区、医生以外的高等职业教育,同时应该放开民间教育基金会和教育慈善捐款,但民间的投入再多,不能同样抵减政府的投入;

  第二点就是受教育权的问题,这里我们就要说一个,义务教育的义务是谁的?义务教育的义务是两种人的,第一是国家,提供条件,别的不要多管,第二是父母必须送孩子去,不许让孩子干活挣钱,一不履行义务在法律上是要受到惩罚的。所以不是受教育者有义务,而是国家和父母有义务,当然这是我的理解。

  第三点,就是在讲课和办学方面的权利和教育的归置,要开放办学权,放低办学门槛,由市场和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专家评估机构来评价学校。我们现在学生压力最大的就是高考,学校压力最大的就是教育部的评估,闹得人仰马翻,有什么用?要我说,毫无用处。

  那么教育的归置应该三个层面:第一,我们国家很特殊,就是要由党和全国人大制定教育法律,这点不能太多;第二点,就是应该由教师选举产生的教育委员会,在法律框架下来制定和修改具体的关于教师资格、基础课程标准、教学安排这方面的制度;第三点,就是要学校自行安排的制度。这三种制度都必须给教师留下在工作中自主创新和选择的空间,我们说学生不自由,教师也不自由。如果我坐在这儿,脑袋长在你身上,那么我就不需要讲课了,弄个录音机放个电影就成的,或者弄个机器人来讲,何必要人来讲呢?

  第二点,就是在各个层面设立教育委员会,由各类学校的教师选举产生民主管理教育,在大学中实行教授治校;

  第三点,就是小学要培养学生自治,中学要实行有限的学生自治,大学要实行学生自治。

  最后讲一下怎么突破困境,给我的题目不是说困境吗?为什么有困境?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困境就来自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里面提到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改革面对体制性障碍,我们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走来,和十七大提出的全面改革,我们说出了,还没有做好,没有做到,推行了全面改革,教育的问题就解决了。

  体制性的障碍在现在三十年了,我们已经不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了,衍生出两种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功利和过时的敌情意识,我们在敌情意识上有强迫症了,那东西很难忘,再有就是习惯和利益。

  第二点,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十七大提出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合作是时代潮流,以人为本。我们能不能真正做到、认识到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而不是满天下的敌人,合作是时代潮流,我们能不能真正以人为本,而不像国民党时期以国家社会为本位?我们多走了这么长时间,八十年的弯路,现在能不能做得更好一些?

  很重要的问题我觉得就是要梳理问题,制定规划要有广泛的公众参与,要梳理问题,要认错,要改变计划经济走向市场教育回归计划的那种现状,现在经济走向市场,教育回归计划,教育管的越来越死。举国体制是搞不好教育的,举国体制能不能出人才?能不能出科技成果?当然能出,但是不可能搞出人人平等享有的教育,不可能搞成有助于人人幸福生活的教育,问题就在这儿。

  市场出效率,政府搞公平,所以我们需要改变学校是政府附属物的现状,我们知道1984年中共中央有一个文件,谈经济体制改革,提出要改变在当时企业是政府附属物的现象,那么我们今天要改变学校是政府附属物的现象。所以很重要的,我们是强调国家的教育权力,还是强调公民的受教育权,我认为当然是后者。因为不管执政党也好,政府也好,都很清楚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那么有了困境,需要解扣,走到今天了,我们改革30年了,解扣不可能逐步,逐步解决问题,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对教育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梳理,对教育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构想,需要有党、政府、企业、学校、公众各方面人齐心合力的努力,我们的中国教育才有可能搞好。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