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苹果手动刷机:【向賈伯斯致敬】Jobs Legacy—浪漫才是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5:00:57

【向賈伯斯致敬】Jobs Legacy—浪漫才是王道!

撰文者:詹偉雄發表日期:2011-10-06    

賈伯斯是一位典型的「傳記式創業家」,和另兩位同樣做PC事業、大學也同樣沒畢業的比爾.蓋茲(微軟創辦人)與麥可.戴爾(戴爾電腦創辦人)相較,賈伯斯可能更「典型」。

所謂的「傳記式創業家」,指的是創業家動心起念、引之為行動憑恃的,不是商學院中引為圭臬的「合目的性」之理性邏輯,也不是社會對男性必須「功成名就、出人頭地」的規範性壓力,而是自己「生命的敘事」。往往是創業家自我察覺到:當生命已走到這步田地,下一步路只有「創業」,別無它途。「創業」是踐履自身生命敘事的必要行動、是解決生命本身緊張與焦慮的必要手段。也正因如此,這個行動才具有高度的原創性,旁人無法複製、抄襲甚或學習。 

雖然都是大創業家,但蓋茲與戴爾都比較像是為「實現美國夢」而創業,是一種為了「證明自身才智」所做的孤注一擲。但賈伯斯則不同,他在2005年那場著名的史丹佛大學演講詞中,說到當年「麥金塔」電腦的構想,來自於他在Reed學院所旁聽的「書法課」。當時才17歲的他,對那些由不同字體、字間、行間所排版出的不同閱讀況味神往不已,他感到「活字印刷的偉大」、「書寫的美好」、「歷史感與藝術是科學所無法掌握的」。因此,當十年後他開始要做「麥金塔」的原型,這些概念自然而然就變成了基礎,「視窗」和「滑鼠」也是因應這樣的需要才被發明出來的。換言之,今日全世界使用電腦的方法,其實是由一個17歲男孩在面對歷史文化的感動中所發端的。

歷史的感動

公元2001年,蘋果推出第一代的iPod,和當時其他的數位隨身聽產品相較,採用5G容量「微型硬碟」做儲存裝置的iPod體積,遠較採行「快閃記憶體」(flash)的競爭者來得厚重長大,價格也較高,因此當時業界一般都不看好iPod的市場前途。沒想到產品一推出,消費者便瘋狂擁抱(市場上很快就不見原先流行的快閃記憶體產品),其中關鍵就是賈伯斯本身就是一個「復古搖滾樂迷」,蘋果會推出iPod和賈伯斯浪跡6、70年代的反文化運動青年記憶有關(他擁有披頭四所有專輯,也曾說:「披頭四的Ringo Starr是搖滾樂史上最被低估的鼓手。」)。

對於在那時代中成長的「年輕人」而言,一個音樂隨身聽起碼要裝得下1000首歌──或至少裝得下「披頭四作品全集」──才算得上是真正有意義的產品(隨身聽在此變成了「行動DJ」的概念)。而「5G/1000首歌」的記憶容量,也就成了他堅持的標準。蘋果的設計總監Jonathan Ive為了要裝進這顆微型硬碟,才創造鏡面鋼板與乳白壓克力相合的機殼,也才有了大拇指環形選取的觸控轉盤。  

拯救自由靈魂

1976年,他和矽谷同鄉學長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創辦蘋果電腦,logo是一顆啃了一角的彩色蘋果。這個點子十足反映了當時美國青年次文化的天真與直率:美國是一個由新教徒移民開國的國家,《聖經》的故事不僅家喻戶曉,而且深入日常生活倫理。「蘋果」隱喻的是《舊約》「創世紀」中,亞當與夏娃所吃的「禁果」,亞當與夏娃抗拒不了「獲得分辨善惡知識」的誘惑,偷吃了不該吃的禁果,結果被上帝剝奪了活在無憂無慮伊甸園的權力,下放到人間,並接受以下的處罰:夏娃「懷胎的苦楚加增,生產時要受苦楚;要戀慕丈夫及被丈夫管轄」;亞當則「要受咒詛,要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他歸了土;從此需終身勞苦才能從田地裡得到食物,而地會長出荊棘和蒺藜」。

「啃了一角的彩色蘋果」象徵著對「伊甸園」的拒斥,肯定著人們心中「懷疑、求知與探問」的熱情,也代表著用一種象徵性的幽默來挑釁成人世界與傳統的意圖。這是從約翰.藍儂已降的年輕人都會用的招數。

1985年,他被蘋果電腦董事會掃地出門,不過他帶走1.5億美元,這使他有能力買下《星際大戰》導演喬治.盧卡斯創設的電腦動畫公司Pixar,也提供他資源成立自己的電腦公司NeXT,使他在離開與重回蘋果的這12年間,仍有足夠的舞台來證明自己。尤其是Pixar,1995年《玩具總動員》(Toy Story)的大獲全勝,幾乎已預言了他有朝一日將以「救世主」的身分重返蘋果,拯救個人電腦產業快速頹唐的自由靈魂。

1997年,賈伯斯回到蘋果,接下來所有的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了。非常遺憾的,這位矽谷的天才可能無法再創造更多精彩的發明,因為他的生命和傳記都接近了尾聲。但對整個21世紀和青年人來說,「Jobs Legacy」的啟示卻意義非凡:這意味著在當今世界的分工體系裡,既然有那麼多的中國年輕人想做「郭台銘」,那也就相對提供更多機會給台灣的年輕人來做「賈伯斯」。

看看昔日啃了一角的蘋果logo,可以發覺台灣我們這一代50歲的人是很難做出輝煌的品牌的,因為到處都看到我們「想成功」、「爭取他人肯定」的用力印記,看不到賈伯斯撇見「書法字體」時的感動、聽披頭四音樂的孺慕之情。而我深信這樣浪漫的、感性的、往自我內在深處生猛探索的傳記式創業歷程,才會有博大精深的遠見、奇妙非凡的創意。而這些故事,大概也只有在台灣不滿30歲的年輕人身上,才得以第一次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