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内堂课教案:有一种奉献叫做守望--记蓝天希望小学蒋衍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1:29:49
有一种奉献叫做守望--记蓝天希望小学蒋衍斌  [日期: 2010-03-02 ] 来源: 中国教师网   作者: 佚名 [字体:大中小]
蒋衍斌,男,小学一级教师,中共党员。从一个在蓝天希望小学走出去的农村孩子,到一名主动申请回母校任教的小学教师,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曾做出多少次常人无法理解的选择,在他的身上曾发生过多少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学校受捐赠,心中埋梦想
蒋衍斌上小学的时候,简陋的教室是用土坯搭成的,用草做的房盖,在风雨下弱不禁风。夏天,外面大雨倾盆,屋内小雨连绵;冬天,小火炉在肆虐的寒

风面前无济于事,学生上课帽子、手套都捂得严严实实的,还要不停的搓手、跺脚。在这样的条件下,磨炼了他的意志,正是处于这种学习环境中,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一个愿望:我要努力学习,将来出人头地,住上舒舒服服的大房。在他即将小学毕业的时候,学校受到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沈阳空军飞行学院的捐助,建成全县第一所希望小学。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使用着崭新的桌椅听着老师讲课的声音,仿佛进入了天堂一般,同学们的学习条件发生了360度的大转变。享受幸福的同时,他的心中留下了一个深深的烙印:是沈阳空军的官兵们为我们创造了这样舒适的学习条件,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温暖,我要报答他们,我要把他们的爱心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我要当一名农村小学教师,教给孩子们知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让他们享受幸福的生活正是军区指战员的爱心感染了他,激励了他,帮他确定了人生的目标。
二、悠悠山村路,情系家乡娃
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埋头苦读,初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依安师范学校。在校期间,由于学习成绩突出,班王任老师推荐他去哈尔滨师范大学深造,他婉言谢绝了,因为他心中牵挂着家乡的孩子们,一心想早点回到家乡,把知识传授给孩子们。中师毕业后,县中学缺少化学教师,县教育局决定分配他到县第二中学任教。接到通知的时候,家里人非常高兴,书没有白念,终于可以脱离农家院啦,全村的父老向他投未了羡慕的目光。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他放弃了这次机会,主动申请回蓝天希望小学工作,家里人对此很是不明白,甚至有的人还在背后说他傻,是一个书呆子,放着楼房不去住,非要回农村和老百姓打交道面对白发苍苍的父母他说:“爸、妈,人家沈阳空军的官兵们都不惜千里来帮助我们,我又怎么能只为自己着想呢?是龙泉这片沃土养育了我,教育了我,我要把所学知识传授给村里的孩子们,帮助他们打好基础,把他们送入中学、大学,让咱们村里的人都成为文化人,把咱村建设成为文明村、文化村、小康村,只有这样家乡的面貌才能改变。”听了他的话,父母没再说什么。他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从此,便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
三、浓浓敬业情,铺就课改路
参加工作后,他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浪潮中,他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成绩放在首位。自己订阅了《黑龙江教育》、《教育文选》等多种教育期刊,从中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应用于实际教学,逐一实施、考证。一桌一椅、一盏台灯、一摞参考书,伴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的夜晚和忙碌的周末。针对农村学校生源不足,学生课堂不活跃的现状。蒋老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入手,用自己那仅有的带着体温的钱买来一些课外读物,在班级建起“图书角”;他和学生一起拣来饮料瓶,制成简易的花盆,学生拿来花苗,使班级充满生机与活力;又自制了一些教学用具,充实无味的数学课堂。在其影响下,校长也买来一些材料帮助他布置教室。小小的变化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采用“引导——实践——交流——积累——运用”五个步骤的教学。学生以自读自悟为主,通过播放朗读录音、分角色朗读、朗读比赛、课本剧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在交流中根据学生情况分成组,开展小组内交流、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开展辩论,教师不当裁判员,而是当好组织者,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结合课文中优美的语段反复吟诵,熟读涵咏,促进语言积累;以读后感、复述课文内容、仿写优秀片段,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等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增加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数学课堂上重点培养学生五种学习能力,即会听,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大脑的快速运转,接受教师语言,获取知识;会看,培养学生形成看懂书本,看懂板书,看准演示、操作与教师体态语言的能力;会做,让学生进行实物演示,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毛泽东同志实践出真知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等观点的意义就在于此;会问,诱导学生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耻下问;会练,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由一般到特殊的练习。
蒋老师的课堂上,师生共同活动,教学相长,教师解放了“教”,学生解放了“学”,学生动口说、动笔写的机会多了,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凸现,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经过辛勤的努力,他的班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班级的学生变得开朗、乐观、自信、团结友善、积极进取,他所带的每个毕业班的成绩都名列全乡之首,现在已有多名学生升入县重点高中。
四、深深师生情,涓涓爱子心
他是从农村走出去的,他深知农村孩子求学之路的艰辛,满怀着对孩子们的热爱,他为学生垫付书本费、资助贫困学生、给学生买衣服、带学生回家吃饭,这些都是家常便饭。几年来,蒋衍斌自己也说不清从工资里掏出过多少钱。
王璐同学的父母离异,没有人拿抚养费,她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又患脑出血,生活不能自理,她辍学了,蒋老师了解情况后,上门家访,做家

长工作,又送去了200元钱与衣物等生活用品,并且主动承担她所有生活费用,支持、鼓励她好好读书。家长感动了,发自内心地说:“我们决不辜负蒋老师的这份爱心,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要让孩子读书。”
班级里的李明同学,父母每天去石场打工,早出晚归,没有时间照顾李明的生活,孩子每天一日三餐都要带饭到学校吃。为了让他能吃上热呼饭,每天蒋老师都要把李明带回家吃饭,晚上把他领回家辅导功课,帮助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几年来,不知有多少学生在他家吃过饭,住过宿。无论多忙,他都坚持家访,龙泉村每条乡间小路上都有留下了他的足迹,经过做工作,有二十几名学生放弃了转学的想法,十多个孩子重新返回了校园,没有一名适龄儿童游离在学校的门外。
蒋老师有一个小日记本,上面记录着每一位学生的生日和家庭生活情况。每一个学生过生日,他都会提前去为学生挑选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学生。每到换季,他都会及时地去为班里的几个贫困学生买衣物。经常会有售货员问他:“你多大结婚?有几个孩子?”每次他都会习惯地重复一句话:“结婚不早,孩子也不多,才十几个。”蒋老师对每一名学生的关怀都是无微不至的。
2006年7月的一天,为给学生准备复习题,放学后,他一个人在办公室查找复习资料。突然,一位学生家长急匆匆地跑来,说他家的孩子放学后没有回家。蒋老师二话没说,便冲出门去,沿着田间小路找去,由于道路上布满石头、土块,在路上奔跑时,他只顾向四周张望,没有注意脚下,被一块大石头绊倒。当时,心急如焚的他,哪里还感觉到疼痛,爬起来接着跑,后面的家长看到从他裤角流下的血,叫住了他,“我没事,找孩子要紧。”他毅然地说。当得知孩子在亲戚家吃晚饭时,才松了口气,然而,他却倒在路边再也站不起来了。乡亲们把他送到医院,经医生诊断,右腿粉碎性骨折,需住院治疗。他一听急了:“不行,就要期末考试了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不能扔下学生不管。”在医生和家人的劝说下,他勉强在医院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又回到了学校,坚持给学生上课。疼痛加劳累汗水一串串从脸颊滴落下来,学生看了纷纷落泪,有的学生从家里搬来了一个大椅子,让蒋老师坐着讲课。蒋老师的敬业精神,爱子之情感动了每一名学生,每一位家长。家长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每天早晨在蒋老师家门口等候着,用小四轮把他安全送到学校,放学后又开车把他送回家。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期末考试结束了,苍天有眼,蒋老师班的学生成绩名列全乡同年级组第一,有两名学生数学,英语双科打满点,这时他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年过去了,蒋老师的腿伤愈合了,但由于耽误了治疗时间,右腿留下了后遗症。现在站立时间长一点,走路远一点,右腿还会隐隐作痛,他再也不能帮父母干农活了。
五、累累硕果,描绘新蓝天
蒋老师出色的工作表现和突出的教学成绩得到了学生、家长以及教育同行的一致好评,他本人多次在市县级课改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经常在县镇做公开课,所撰写的论文《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和指导》、《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连续获得市级优秀科研成果奖,蒋老师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科研先进个人。
对于取得的这些成绩,蒋老师只是淡淡的一笑,他所想的是农村教育在构建和谐新农村形势下的美好未来,他相信,在党的阳光沐浴下,在希望工程的无私帮助下,在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农村教育未来的天空会更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