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的诊治:为什么说横塘和灞桥同为著名分别之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30:46
1923年,湖南青年毛润之泪别爱妻杨开慧,写下了一首《贺新郎·别友》,词里写道:“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这里的横塘,显然不是他和妻子分别地方的地名,而是借代。


    这横塘,其实就是苏州城东南的横塘。北有(长安)灞桥,南有横塘,横塘在古代,就是非常有名的分别地,反复出现在诗词等文学作品里。不过灞桥往往用于建功立业、朋友有所为等分别,出名在唐代,而横塘则往往用于男女分别之情,真正出名要晚一些,是在宋代。


    宋代有个著名词人叫贺铸(1052-1125),字方回,卫州人(今河南卫辉市),曾任泗州、太平州等地通判,因为生性耿直,官运不顺。其中可能还有一个原因,他脸色发青,可能是有先天性脸部皮肤胎记,就像《水浒传》中的杨志,也是脸有青记,被人叫作“青面兽”,加上他身长七尺,眉目耸拔,看上去比较吓人,当时人叫贺铸为“贺鬼头”,其贬义和叫野兽什么的差不多。这也可能让他和大家相处有心理阴影,也不计上司喜欢。大观三年(1109),贺铸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州,做了新苏州人,那年他58岁。据有的书记载他住在醋坊桥,当然那时的醋坊桥并不像今天是个商业繁华地段。也有的说住升平桥,房子还有个雅号叫“企鸿居”,那是在今天学士街那里。龚明之《中吴纪闻》载:“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他在横塘有处小别墅,经常坐了船往来于两地。由于感情深厚妻子逝去,他心情一直不太好,有一次写了一首《青玉案·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此词一出,就获得了一片喝彩声。周紫芝《竹坡诗话》:“贺方回尝作《青玉案》,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 罗大经《鹤林玉露》:“贺方回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从此以后,士大夫们就对他刮目相看,不叫那个贬义的鬼头而是改叫他“贺梅子”了。


    对这首词赏析,有各种解释,但总的说来是以路上偶见一个女子为起兴,来抒发愁绪。假如只是见一个不知名、没交谈的美丽女郎走过,哪会有这么多这么深的愁呢?所以看来作者还是借看见人家女子想起了自己亡故的妻子。


    贺铸的愁绪,还和横塘曾有古渡口有关。很久以来,横塘镇上有座著名的桥,叫普福桥,三孔石拱桥,俗称“亭子桥”,上有亭名叫“横塘古渡”,是画家喜欢将之入画的对象。


    其实,将横塘写入诗里,从唐代即已开始,如:


    妾家住橫塘,红纱满桂香。(李贺·大堤风曲)
    难随洞庭酌,且醉横塘席。(孟郊 ·游韦七洞庭别业)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橫塘雨。(溫庭筠)


    李贺将横塘和美丽女孩联在了一起,但贺铸之前诗人们所写的横塘是不是都指苏州横塘也成问题。但作为一种学意像,其他地方的横塘逐渐淡出,而因为贺铸将苏州横塘与分别之愁联起来的,苏州横塘这个地名就被赋予了分别之意并固定下来,南宋时苏州诗人范成大住在石湖边,他也是将横塘与送别联系在了一起:


    年年送客橫塘路,细雨垂柳系画船。


    横塘的送别文化,其实很是丰富,值得挖掘。(丁三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