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中药方剂:科学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03:08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万户小学    崔旭东
1、我们常用的工具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探究:尝试在实践中更方便地解决科学问题(拔钉子和螺丝钉),提出更多的问题,并有计划地开展进一步研究。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工具的研究感兴趣,很乐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从而启发自己对工具更多的认识。
3. 科学知识:能向别人介绍常用工具的一些基本特点、使用方法和优势用途。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拔钉子和螺丝钉的探究活动,引导发现提出以及进一步有计划地研究问题。 小组合作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三、【教学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调查表、计划表)、各种常用的工具(螺丝刀、剪刀、钉锤、老虎钳等)。
教师:精心制作一套组合工具、在同一木块上钉一颗铁钉和拧上一颗螺丝钉。
四、【教学建议】
本课时重在培养学生对工具研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试用多种工具去取螺丝钉与铁钉,细细体会不同工具的作用(省力费力);同时,鼓励学生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研究计划在本单元中有助于更有序地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况且本课时是教材的第一课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所以建议研究计划的指导与制定在课内完成。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精心制作的教具,可以组合成尺子、筷子、起子甚至剪刀的组合工具:两根标有刻度,中间打孔,一边有斜口的正方体小铁棒)
1.让学生说说,用这一根小铁棒能做些什么?再加点什么又能干什么?(尺子、起子、加块小铁块又可变小榔头等)(回忆:生活中的每一项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事?)如果用两根小铁棒能当什么?还能干什么?
(这部分要让学生意想不到两根小铁棒能干这么多事,而且组成的工具又是那么熟悉,让学生马上联想起生活中的常用工具。所以教具的制作要精心一点,组合要灵活一点,关注学生的回答,突出回答中所提到的工具。把回忆与创造性的思维同步推进)
2. 揭示课题:我们常用的工具。
二、说说常用的工具
1. 说一说曾经还使用过哪些工具,我们是怎样使用这些工具的,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哪些事情?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分组讨论,互相介绍、互相启发。
2. 全班交流,完善活动手册的记录表。
3. 全班交流中对学生发现的以下一些问题应该给予明确的肯定:
( 1 )一种工具能干好多事情。(比如榔头能拔钉子又能钉钉子)
( 2 )同一工具不同的用法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一字螺丝刀能拧螺丝,又能打开奶粉盖)
( 3 )不同的工具能干同一件事。(比如老虎钳能夹小东西,镊子也能夹东西,剪刀有时也行)
( 4 )一种工具做某件事特别专业。(比如剪刀剪指甲不如指甲钳夹指甲来得容易)
……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发现生活中竟然有这么多常用的工具,那么用不同的工具去完成同一件工作,是不是都一样的省力快捷呢?
三、选择合适工具
1. 要将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来,你想到几种工具,选择哪种工具更加方便,更加省力?(组内交流)说说分别做这两件事你所选择工具的理由。
2. 观察木块中的螺丝钉与铁钉,逐一试用自己的工具,同时体会感受,并选出最适合的工具。观察工具,想一想有什么问题要提?要告诫学生,在试用工具的过程中注意安全。
3. 尝试、交流体会,发现有哪些工具最容易起出螺丝和铁钉,并作解释。
4. 对刚才的尝试感受你有问题吗?
(上述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引导提炼出值得学生进一步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注重课堂生成为主)
四、制定研究计划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你觉得哪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我们一起来筛选。
1. 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怎么研究?与同学交流。
2.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教师作适当的指导。(可以向学生提供可供参考的研究计划。)
( 1 ) 你想要研究什么问题?
( 2 ) 这一工具能这么轻松地完成这项工作,你的猜想是什么?
( 3 ) 你用什么方法验证你的猜想?
( 4 )可能会用到哪些材料?
3. 讨论交流研究计划,并作进一步完善。
2、打开盖子的工具
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能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做出自己的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喜欢进行持续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科学知识:认识杠杆这种简单的机械,知道杠杆上有三个点:重点、支点和力点,能够收集生活中应用杠杆的事例,说说杠杆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掌握杠杆上的三个点。找到杠杆的支点。
三、【器材准备】
学生器材: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工具(剪刀、钳子、镊子等)。
教师器材:空油漆桶或胶桶,铁片(或钢尺),玻璃饮料瓶及开瓶器等。
四、【教学建议】
1.教师准备的演示器材要大一些,便于学生观察。
2.用开瓶器打开饮料时要强调两点:一是速度要慢;二是要顺着开。
3.为控制实验的有效性,材料中的玻璃瓶饮料需教师在实验前分发。
4.现代化教学设备较缺的学校建议用本教案。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请你想一想,怎么把一块大石头搬到一旁去?
2.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借助一些工具来完成。今天我们来研究“打开盖子的工具”。(板书)
二、实验观察、探究新知
(1)实物展示:一个空的油漆桶。
提问:如果要打开油漆桶,用什么工具最简单、方便?
(2)①学生讨论。
②小结:用铁条这种工具最简单、方便。
(3)①分组实验。
用铁条打开油漆桶,并仔细观察记录盖子及铁条各部分位置的变化。
②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③教师点拨:向下压铁条的一端时,插入盖子底下的另一端为什么会向上翘起来?
(4)演示后揭示:像打开油漆桶的铁条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把物体撬起的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铁条上人用力的点叫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重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
(5)再次实验并找出杠杆上的三个点,F(力点)、L(重点)、E(支点)。
(6)画一画示意图,并在图上用字母标出三个点。
2.打开玻璃瓶饮料
(1)教师提问:你观察过用开瓶器开饮料瓶的过程吗?
(2)①简单讨论实验要求
②学生实验:仔细观察开瓶器和盖子的运动过程并记录下来。
③汇报实验结果。
④教师提问:▲开瓶器是杠杆吗?
▲如果是,你知道它的重点和力点在哪里吗?能把它画下来吗?
⑤板书反馈
(3)讨论:打开油漆桶的铁条和打开饮料瓶的开瓶器在工作中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学生结合画的示意图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
(4)小结:相同的是都有三点和能节省力量,不同的是支点位置不同。
三、杠杆在生活中的运用
1.师生谈话: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想一想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
2.你能说出这些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吗?
3.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分析这些杠杆,你还能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吗?
四、小结延伸
3杠杆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杠杆各部分的名称,会使用杠杆尺做杠杆的探索性实验;
2、尝试将杂乱的实验数据进行归类,认识杠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省力;
3、按照能否省力的标准,将身边的一些杠杆进行分类。
二、教学重点:
认识杠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省力,什么情况下不能省力。
三、教学难点:
将实验数据进行归类,认识杠杆的工作原理。
四、课前准备:
杠杆尺、钩码、标尺、一些杠杆的实物和图片。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出示撬桶盖示意图,学生指出杠杆各部分的名称。
杠杆能用小小的力量完成了不起的工作,那它为什么能省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杠杆的秘密。
2、认识杠杆尺
出示杠杆尺,观察杠杆尺的结构,将其与杠杆进行对比,认识杠杆尺也是一种杠杆。
让学生在杠杆尺的左边挂上钩码,用手在右边将杠杆撬起来,将手换成钩码试试。体验到可以将杠杆尺左边的钩码看成重物,右边的钩码看成所有的力。
3、杠杆尺在不同时候的状态
让学生阅读教材P6“杠杆尺不同时候的状态”实验,让学生尝试实验,用多种方法记录杠杆尺的状态。
交流记录到的情况。
设问:从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力点离支点越远,就会把左边的重物撬得越高。)
4、改变杠杆尺的状态研究
让学生在杠杆尺的两边随意挂上一些钩码,观察两边钩码的情况并(不同的小组负责其中的一类)分类填写到下边的表格之中:
表1
右边钩码(所用的力)比左边少而撬起左边钩码的情况
左边钩码情况
右边钩码情况
杠杆尺的状态
格  数
钩码数
格  数
钩码数
表2
右边钩码(所用的力)比左边多而撬不起左边钩码的情况
左边钩码情况
右边钩码情况
杠杆尺的状态
格  数
钩码数
格  数
钩码数
各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情况,并将最后一次的实验装置在讲台上分为两类,进行展示。
观察用较少钩码就能够使较多的钩码翘起来的情况,讨论它们的共同点,尝试说说规律。
观察用了较多钩码还不能够使较多的钩码翘起来的情况,讨论它们的共同点,尝试说说规律。
文字描述杠杆的工作原理: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四、思考问题
为什么在有些地方人们要使用不省力的杠杆?使用这种杠杆可以带来什么好处?
五、课堂小结
通过我们的学习,请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中的要求进行使用。并想一想那些用的是省力杠杆,哪些用的不省力杠杆?
1.4螺丝刀里的科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到使用螺丝刀工作时可以省力;
2、知道螺丝刀和方向盘等都是一种轮轴;
3、通过实验知道在轮轴的轮上用力可以省力;
4、能指出生活中的一些轮轴及轮和轴两部分的位置。
二、教学重点:
知道在轮轴的轮上用力可以省力。
三、课前准备:
螺丝刀、钩码、机械实验盒
四、教学过程:
1、实验引入
让学生们分别用一大一小两把螺母刀拧出木板上的两颗螺丝钉,说说用力的情况。
让学生观察螺丝刀两把的区别。让学生说说,两把螺丝刀转同一颗螺丝用力大小却不相同,可能与什么有关?
将学生引导的注意力到刀柄直径大小上来。
2、轮轴的实验
教师演示用两个圆轮组成一个轮轴,认识两个部分的名称。
学生仿装轮轴,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观察。
改变轮或轴的大小,对比变化。
让学生尝试将“轮”上挂的钩码作为“所用的力”,将“轴”上挂的钩码作为“重物”,所说轮轴什么时候省力,什么时候不省力。
解释大小螺丝刀转螺丝用力大小不一样的原理。
3、扩展练习。
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轮轴?轮是哪个部位?轴是哪个部位?
1.5动滑轮和定滑轮
教学课题
1.5动滑轮和定滑轮
教学课时
1
教学目标
1.认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
2.进行对比分析,认识动,定滑轮的不同作用。
3.学生合作实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难点: 认识动滑轮,定滑轮的作用。
教学准备及手段
滑轮器材  测力计
共享备课(设计者: 杨志宏         )
主体完善
一.引入
1.出示升旗图片,讲述升旗的过程。(升旗手讲述)
问:为什么向下拉绳子,旗帜就升上去
2.学生讨论。
二.研究定滑轮
1.出示定滑轮装置,学生观察。(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装配定滑轮。)
2.观察定滑轮是怎样运动的。(用测力计提升)
3.小结。固定的,不能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4.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A.能改变用力方向。B.不能省力。
5.实验并交流实验结果。
三.研究动滑轮
1.出示动滑轮,观察动滑轮的运动情况。(学生根据演示,装配动滑轮。)
2.小结。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3.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学生重点研究)
制定一个探究计划,画出示意图。应用测力计。
四.研究滑轮的工作原理
1.引导思考:如果把滑轮看作是一种杠杆,能找到那三个点吗?
2.能用杠杆原理来解释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不同作用吗
3.交流总结:结合示意图说说。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动滑轮能省力,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五.完成作业。




一.在做动滑轮的实验中要注意考虑到摩擦力的存在。它会影响实验的成功。
二.动滑轮的实验,在器材的选择上有些难度。
三.本课可以先不考虑使用测力计。用砝码演示比较直观。
四.用杠杆原理解释。主要是启发学生找到支点的位置。
1. 6起重机
教学课题
1.6    起重机
教学课时
1
教学目标
1.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2.能解释起重机吊重物的原理。
3.积极参与科学实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滑轮组的作用
难点: 起重机的原理
教学准备及手段
滑轮  重物
共享备课(设计者: 杨志宏         )
主体完善
一.了解起重机在生产中的资料
(图片    模型     影像资料 )
交流自己的发现。
二.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组装滑轮组是本课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的能力。)
1.组装一个滑轮组,实验。
2.在滑轮组上挂100克的重物。学生说说需要多少力才能吊起来。
3.增加一个动滑轮,实验。吊100克的重物需要多少力。
记录数据。
三.玩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 (作为本课的一个学习内容的补充。)
1.说明游戏规则。
2.安课文介绍的材料,请两位学生进行游戏。
3.让游戏的学生把感受告诉大家。
4.分析,交流。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5.学生尝试用了解的知识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6.小结。
四.完成作业。




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滑轮组的安装方法。
7在斜坡上
教学目标:
1、能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来研究斜面,用科学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试验,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经历“斜面省力”研究活动,知道从斜面拉上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和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的原理,了解生活中斜面原理的多种多样的运用。
教学重点:研究同一物体在不同斜面上的提升情况。
教学难点:研究斜面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材料准备:学生:搭斜面的材料(表面同样平整光滑,长度分别为 20厘米、40厘米、60厘米、80厘米、100厘米的木板和高10厘米的木块等),重物(重500克的重物和小滚筒、大木块、小木块等,要有钩子),测力计、平头和尖头铁钉、螺丝钉等各四枚、螺丝刀、铁锤每小组一份。
老师:相关图片和学生材料一份、实验汇报表。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出示重物和高台的图片,问: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工人叔叔比较轻松地把这个重物木箱搬到高台上去?
2、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简单机械的知识想出办法,教师追问:为什么?从而给予肯定和鼓励。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入最简单、最方便的斜面装置,追问:为什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的经验进行迁移,用多种生活的实际经验来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二、探究斜面作用。
1、实验研究:斜面的作用(不同物体在同一斜面上提升的情况)。
(1)同学们认为斜面可以省力,但是万一有同学说用斜面拉不省力,我们怎么说服他?
(2)怎样研究呢?能拿出一个具体的操作方案来吗?
(3)小组讨论,并在交流的基础上完成研究计划。
我们的研究计划(一)
第___组                                  ____月____日
研究的问题
猜想的结果
研究方法及步骤
研究的材料
(4)小组交流注意事项:①拉动木块时要匀速、缓慢。 ②拉动方向需与斜坡平行 。③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手别放松,视线要与刻度一致。
(5)领取记录表,小组实验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6)汇报交流实验数据和结论。
(7)指出这种简单的机械装置叫“斜面”。它是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
2、实验探究二: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同一物体在不同坡度上提升的情况)。
(1)我们的同学真能干,用科学的实验和数据作了最有力的证明。那同学们在研究中有没有发现其他问题?或者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侧重于研究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条件下,坡高一定,坡长不同(即坡度不一)的省力因素,讨论假设猜想并简要说明理由。
(3)分小组讨论研究计划:
我们的研究计划(二)
第___组                                   ____月____日
研究的问题
猜想的结果
研究方法及步骤
研究的材料
(4)小组设计,交流。
(5)领取实验记录单,小组实验。
(6)汇报交流实验数据和结论。
引导学生得出坡度越大(坡高一定,斜坡越短),斜面越不省力;坡度越小(坡高一定,斜坡越长),斜面越省力。
(7)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想更省力,可以怎么做?
尽可能地让坡度变小(坡高一定的情况下,把斜坡铺设的长一点)。
三、联系应用
1、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对斜面这种简单机械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它制作简单,使用省力,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能用你的“智慧眼”把它们找出来吗?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教师适时投影展示应用斜面的图片(盘山公路、剪刀、斧头、螺丝钉等),请学生解释其工作原理。螺丝钉有解释可以用卷纸的方式进行演示。
四、总结拓展
1、课堂小结:学习到这儿,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拓展研究 。
(1)拓展练习:斜面原理在生活中有很广泛的运用,我们刚才找到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和老师一起继续探究斜面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2)创新设计: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可以运用斜面原理进行改进。
(3)课外探索:实验研究二中,我们研究了坡度因素,还会有哪些因素呢?怎样做可以更省力?
五、整理器材
附:实验记录单
研究记录单(一)
第___组                                         ____月____日
序号
重 物
用力情况
直接提(牛顿)
用斜面拉(牛顿)
1
2
3
研究发现及结论
研究记录单(二)
第   组                                          月     日
项目
直接提用力
(牛顿)
斜面上用力(牛顿)
支点20厘米处
支点60厘米处
支点100厘米处
用力大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
研究发现及结论
板书设计:
坡度越大(坡高一定,斜坡越短),斜面越不省力。
坡度越小(坡高一定,斜坡越长),斜面越省力。
8、我的自行车
【教学目标】
1. 科学探究: 在发现自行车众多机械原理的基础上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进行研究,能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并展开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写出研究报告。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 培养合作研究的习惯。
3. 科学知识: 能够发现自行车上应用的机械原理。
【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发现自行车上应用的机械原理。
【教学难点】
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进行研究。
【器材准备】
1、教室外选择好场地一块,并为每一小组准备一辆自行车。(必用,可让骑车的同学准备)
2、螺丝刀、钳子、锤子、扳手等若干。(供学生选用)
3、自行车图片。
【教学建议】
本课时重在培养学生对自行车研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鼓励学生提问题,从探究摸索中发现简单机械在自行车上的具体运用。对学生制定研究计划,教师可以作适当的指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提前一周布置观察自行车,了解自行车上各部件名称和应用的机械原理。
一、引入
1 .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简单的机械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总结并板书。
轮轴 由轮和轴组成,转动轮就可以轻松地带动轴。
斜面 省力。
杠杆 通过支点位置的变化,可以达到省力和费力的效果。
2 .对自行车初步认识。
·统计:我们班会骑自行车的同学有哪些?
·教师介绍:我国是全球自行车最多的国家。
·出示自行车图片:
·说一说:自行车各个部分的名称。
·议一议:骑自行车比起开汽车有哪些好处?
自行车是城乡使用最广泛的工具。
自行车不需要能源,没有污染。
·想一想:自行车上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
二、观察自行车上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原理。
自行车上面究竟有简单机械原理的应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对自行车进行观察研究。
1 .讨论:如何观察研究自行车?观察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A .组内要分工
B .观察要有顺序
C .可以动手操作
D .要有观察记录
E . 要注意安全
……
2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师下发记录表格。
应用机械的位置
应用机械的类型
应用的机械起什么作用
我的其他发现
龙头(车把)
轮轴
轻松地控制方向
3 .学生到指定场地对自行车进行观察研究,并把发现记录下来。
教师现场巡回指导。
4 .交流、整理观察结果。
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投影出示记录表格。
其他各小组补充记录别人发现而本组没有发现的内容。
三、小结延伸
1 .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2 .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课外继续研究自行车上自己感兴趣的机械问题,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引入
1 .回顾上节课发现的自行车上简单机械原理的应用及所起的作用。
应用机械的位置
应用机械的类型
应用的机械起什么作用
龙头(把手)
轮轴
轻松地控制方向
踏脚板与齿轮
轮轴
省力
刹车
杠杆
省力
大车轮与小车轴
轮轴
加快速度
大齿轮与小齿轮
轮轴
提高转速
螺丝与螺帽
斜面
省力
……
……
……
2 .师:那么,这些自行车上的机械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会省力或加快速度?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进一步研究自行车上的机械问题。
二、重点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机械问题
a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
小组讨论: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适合自己小组的研究问题。
师提示可以参考课本 P17 三个同学的发言。
全班交流各组选择的研究问题。
b .制定研究计划。
让我们来写个研究计划吧!你觉得研究计划应该包含哪些部分内容?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引导明确研究计划应包括:
·研究的问题
·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数据记录
·研究的成果
出示一份研究计划,供学生参考:
我们的研究计划
我们想研究的问题:车把与“羊角”轴组成的轮轴。
研究的目的:      车把带动“羊角”轴是省力还是费力?谁是轮?谁是轴?
研究的方法:      在自行车上实验、观察。
研究的数据记录:
研究的成果:
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c. 实践研究并写出研究报告。
制定好研究计划后,由小组长带领到指定的场地进行实践研究并完成研究报告。
(先制定好先去)
师参与学生活动,并提供材料上的帮助。
三、研究活动情况反馈
交流各组的研究结果,包括研究问题的介绍、研究方法的介绍、研究成果的说明等。
四、小结延伸
课后继续研究有关的机械问题,并进一步收集相关资料,完善研究报告。
准备下节课的研究成果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理解、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准确地表达、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2 .在活动中,学习别人研究的成功之处,改进自己研究的不足之处,体验成功的喜悦,失败后改进的勇气,培养合作创新的意识。
3 .能用文字和图画的形式展示交流研究成果,并能解释自己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重点】
研究成果的展示、交流、评价。
【教学难点】
如何进行比较有效的展示的指导。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的研究成果,包括各种展示所用的材料等。
【教学建议】
对如何进行比较有效的展示的指导,教师可以作必要的课前指导渗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一起研究了自行车上简单的机械问题,大家都有了不少收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展示大家的研究成果。
二、展示、交流、评价
1. 小组交流,包括研究问题的介绍,研究方法的介绍,成果的说明,以及研究过程中最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进之处。
研究问题
研究方法
研究成果
最成功的地方
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根据展示的情况分别评出最佳成就奖、最佳展示奖、最佳合作奖。
3. 谈谈自己研究后的感受。
三、总结、延伸
1. 教师总结学生的展示情况。
2. 延伸:自行车设计比赛,展示同学们的才干和智慧。
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设计意图1
(可配上简图):
设计意图2
(可配上简图):
第二单元
2.1抵抗弯曲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实验探究,了解增加纸条的抗弯曲能力,认识横梁立着安放的道理。
2、  在探究中学会识别与控制变量采集和记录数据,并能利用曲线图和数据分析和解释。
【教学准备】
1、  学生实验材料:长、宽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相同大小的铁垫圈、实验记录表、画曲线图的格子纸,木片(竹片)、尺子。
2、  教师示范材料:各种矩形梁的实物模型(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一张纸条,把它放在两个盒子上面,如果在上面放一个重物会怎样?
2、演示在纸条上放一个垫圈,观察纸条怎么样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不弯曲呢?拉近盒子的距离行吗?加支撑物呢?
二、探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1、推测增加纸的厚度,会不会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怎样检验我们的假设?
2、出示1号、2号纸条,研讨实验方法。实验应控制哪些条件不变?实验改变的是哪个条件?弯曲程度怎样保持一样?怎样表示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3、学生分组实验,家世巡视指导。
(1)提示:纸的厚度用粘在一起的张数表示。
(2)先预测后实测。
4、汇报交流,并谈谈做了这个实验后有何感想。
5、引导预测3号纸可以放几个垫圈,交流如何预测。
6、实测3号、4号纸的抗弯曲能力。
7、汇报交流。
三、绘制折线图并分析
1、出示统计图:横向表示纸的厚度,纵向表示垫圈的个数,请大家把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用折线的形式画下来。
2、学生绘制折线图。
3、展示与交流后你们有什么发现?
4、小结: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增加纸的厚度能显著提高纸的抵抗弯曲能力。
四、联系生活实际
1、像纸这样的薄形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较差,如果要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应该怎么做?
2、在建筑中为什么要采用厚度很大的横梁?
3、欣赏图片后,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横梁大多实立着放的还是横着放的?能否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解释其中的道理呢?
4、课件演示后,请大家用手折一折尺子,看怎样折尺子不容易弯曲。
5、交流。
五、小结、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2、提高材料抗弯曲的能力,增加材料的厚度要需要增加材料的用量,如果提倡节约材料,那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请大家课后去研究。
2.2增强抗弯曲能力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能改变物体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2、  了解条形建筑材料常见的形状结构,知道它们做成这种形状的好处。
3、  能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做出分析与解释。
【教学准备】
1、  学生实验材料:包装箱、瓦楞、纸板、小刀、A4纸、双面胶、铅笔、橡皮、尺子、铁垫圈、线、测试记录表。
2、  教师示范材料:一些不同形状的钢、铝形材料和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要增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增加横梁的厚度就要增加材料的用量,增加横梁的自身重量。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2、  两张同样A4纸进行抵抗弯曲的比赛。
要求:纸离地面的高度不变,两个盒子间的距离一定,放垫圈的盒子摆放的位置一定,所加垫圈的型号一定,纸的长度不变。
3、  如果只给你一张纸,同时控制了这些量不变,想要增加这纸张的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办法?改变纸的形状可以改变纸的抗弯曲能力吗?
4、  观看一些钢铁构造图片后,对我们的学习有没有帮助呢?
5、  观察瓦楞纸的构造后,你有什么发现?
二、瓦楞纸板的研究
出示瓦楞包装箱:我们平时看到的很多物品的包装都用到这种包装箱,谁知道制造这种包装箱的纸叫什么名字吗?
1、  感知瓦楞纸的特性
各组同学弯折一下纸板,试试它有多硬,抗弯曲能力如何。
2、  解剖观察瓦楞纸的结构
(1)、用手剥开或用小刀剥离各层纸后,看看一共有几层?每层的厚薄、软硬如何?形状如何?
(2)瓦楞纸板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谁能分析找出瓦楞纸板抗弯曲能力强的原因是什么?
三、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是息息相关的,想一想怎么样的形状有较好的抗弯曲能力?
2、改变一张纸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纸的抗弯曲能力吗?有哪些更多的改变形状的设计可以增强物体的抗弯曲能力?并用实验测试改变形状后纸的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变化?
四、讨论与交流
1、与实验前的纸比较,改变形状后的纸的抗弯曲能力增强了吗?
2、比较这些形状的纸抗弯曲能力的大小,试作出自己的解释。
3、哪个小组的设计方案最好?能分析原因吗?
五、课后延伸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用实验方法证明了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后物体抗弯曲能力可以得到增强。课后请大家继续关注一些改变物体形状的结构并分析其抗弯曲能力增加的原因。
3. 拱形的力量
教学目标:
1、认识拱形能够大大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了解拱形结构在建筑上的应用。
2、通过实验知道拱形提高抗弯曲的能力是如何得来的,认识拱形受力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拱形能够增强抗弯曲的能力。
教学难点:拱形如何加强抗弯曲的能力。
教学用具:纸板、铁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学生看一些拱桥的图片。
问为什么桥要做成拱形 特别是在古代,材料还不是很多,强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其原因在那里?
同学们原意和老师一起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謎吗?
二、拱形承受压测试。
1、实验: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压力吗?(用垫圈测试承受能力)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分工与记录)
3、要求:测试纸拱能承受多大压力。
观察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强,形状有什么变化。
4、分组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5、表述后,教师问:你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准备怎样解决?
三、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1、怎样使纸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2、提示:根据拱形受压变形的现象,寻找克服变形的方法。
3、学生组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工,并注意哪些量是要求不变的。
四、了解赵洲桥及其他拱形建筑
1、  你们知道哪些拱形建筑?它们用的什么材料?
2、  关于赵洲桥你们知道些什么?
3、  出示资料。
4、通过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历史上丰富多彩和发达的造桥工艺。
板书设计:
2.4 找拱形
教学目标:
1、  了解圆顶形、球形以及各种弧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了解生物体结构中存在的拱形结构,加深对生物体的认识。
3、  培养学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能用已有知识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合理的解释。
4、  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圆顶形、球形以及各种弧形结构的受力特点。
教学难点:能用已有知识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合理的解释。
教学用具:完整的和剖成对半的乒乓球若干个,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瓶若干个。塑料安全帽、贝壳、几个相同的拱形、相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们周围有许多圆弧形的东西。它们和拱形有没有关系?
二、认识圆顶形、球形,研究它们承受压力的特点。
1、观察:观察课本中圆顶形建筑和物品的插图,或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
2、这些物体的形状可以叫做什么形状?
3、演示:圆顶形与拱形有联系吗?演示几个相同的拱形可以拼成一个半圆形。
4、提问: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为什么做成圆顶形?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
5、观察、实验、分析:观察剖成两半的乒乓球,看球壳的厚薄,捏一捏塑料皮的软硬。你们估计一下,把半个乒乓球扣在桌上,向下压它,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现在我们在三个这样的半个乒乓球上摞书,看能摞多少本?实验演示。你们认为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半个乒乓球能承受这么重的书?(适时提示:拱形的拱脚是要用力抵住的,圆顶形为什么不需要抵住?想一想,如果几个人手牵手围成一个圆,每个人都努力向外退,能走开吗?为什么?)
6、教师讲述:两个半球形可以组合成一个球形,球形也可以看成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球形硌个方向上都是拱形的。球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所以球形比任何形状都更坚固。巨大的贮油罐做成球形就是这个道理。电灯泡为了更透光,玻璃壳很薄,但做成球形,它就比较坚固了。
三、塑料瓶形状的分析
1、谈话:在我们周围利用拱形增加材料强度的例子很多。我们来做一个“关于塑料瓶形状的研究报告”。你们可以先观察塑料瓶的各部分的形状,看哪些部位包含了拱形,与剖开的塑料瓶对比,试一试强度上的差别,写出发现。
2、小组研究,教师巡视。汇报交流。
四、认识生物体结构中的拱形结构
1、谈话:我们研究了人工设计的物体。我们自己身体中存在着拱形结构吗?人的肋骨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好处?头骨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好处?人的脚骨也是拱形的吗?它能使人的脚承受更大的重量且有弹性。
2、提问:观察龟壳、贝壳、蛋壳等,说说这些形状对它们自身有什么意义?
3、小结:研究了拱形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板书设计:                   圆形    拱形     环形
贮油罐、电灯泡
塑料
肋骨、头骨、脚骨       龟壳、贝壳、蛋壳
5、框架结构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用三角形加强框架稳固性的方法。
2. 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 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四、教学准备:细木条、橡胶筋、物 品。
五、教学过程:
1、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被称为“云中牧女”的是哪个著名的建筑吗?(法国首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师:能大体说说它的构造吗?
师:今天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与之相似的建筑工地上的塔吊,我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些建筑在构造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图片课件演示塔吊和埃菲尔铁塔)
师: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框架结构。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框架结构起到什么作用呢?(板贴课题)
2、经历探究,发现问题
(1)研究简单框架
师:我在课前做了一个最简单的长方形框架。可是这个框架松开手就变形了,你们想一想,有没有好的办法让它稳固些吗?
学生简单讨论交流出解决的方案。
师:为什么我们在这中间加了木条后,框架结构就稳定了呢?(引导得出三角形稳定的概念)
师:你怎么知道三角形有这种稳定性?生活中遇到过吗?
学生思考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
(2)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师:我们看一看塔吊的构造,它是由长方形组成的吗?
师: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是立体的框架。那你们想不想亲手制做一个正方体框架呢?
师:在制作之前我们先考虑一下,制作一个正方体框架都需要什么材料?最少要用多少?(12根木条,一些橡皮筋)
教师分发材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立体框架。
组织展示与评价(一组不稳定的框架结构。)
师:我们的框架结构初具雏形,可是我原来打算用你们制作的框架来放物品呢?现在看来它自己都站不稳呢?你们有办法能让它承载物品吗?
学生讨论:
1、可以在其中一个上面放上木条。
2、在中间加上木条等等
师:现在我们来试一试,看哪个组用最少的木条就可以让框架稳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操作。
汇报解决问题的结论。
学生实验,小组比赛
汇报交流:
师:看看我们改进后的框架能放多少重物?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教师引导总结
三、总结应用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无论是铁塔、塔吊等都是运用了框架结构,要是都改成实体,会怎样呢?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们还知道什么地方用到了框架结构?(高压电线架、铁路运货的钢架)
五、作业: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做一个框架结构的简易书架。
板书设计
框架结构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越多,稳定性越强
6、塔的研究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经历塔的稳定性的探究过程,认识框架铁塔和其他物体稳固不倒的前提因素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2、  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推测——实验、制作和探索——将探索结果与假设相比较”的科学探究过程。
3、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塔的形状与结构是如何保持塔的稳定的科学原理。
三、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明晰的、有条理的探究引导。
四、教学准备:相关图片、每组若干大小相同和不同的塑料瓶、砂子、杯子和水、吸管、铁垫圈、线、胶带等
五、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
1、师出示课件引入几幅塔的图片。
2、观察这些图片,它们的形状与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汇报交流。
4、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要点:塔、高、稳固不倒……
5、揭题: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高耸入云且稳固不倒的塔进行研究。(板书课题:塔的研究)
二、猜测可能让塔倒下的有哪些因素。
1、你们认为可能什么原因会让高塔倒下?
2、小组简单讨论,汇报交流。
3、教师将一些主要的原因板书黑板上(风力、地震、塔基不稳等)
三、猜测高塔不倒的原因
1、师:有这么多原因可能让塔倒下,那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才得以让这些高塔稳固不倒?
2、小组讨论,作出猜想,并在自己的科学记录本上及时记录自己的猜测。
3、让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时要求说说为什么这样想的。教师将一些学生汇报的表格简单呈现在实物投影仪上。
四、物体不容易倾倒的秘密
1、要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该怎么办?(实验)
2、教师提供材料: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和沙子。
3、师:怎样放最容易倒?怎样放不容易倒?怎样放最不容易倒?
4、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
塑料瓶的放置方式
稳定性表现
5、 汇报交流:说说你们比较了哪些放置方式?各种放置方式的稳定性能各有什么差异 。(将一些学生汇报的表格简单呈现在实物投影仪上。)
6、找出小组内“放的最稳”的好办法,然后再找出全班中“放得最稳”的好办法。分析这些好办法的共同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五、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
1、师提供材料:大小不同的塑料瓶若干、水、垫圈、胶带纸。
2、利用这些材料你们能做一个又高又稳的塔吗?看哪组能够建立一个又高又稳的“塔“
3、利用前面所研究的成果:使“塔”最稳的方法——上轻下重、上小下大。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既高又稳的“塔”。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制作方法。
4、交流成果,比一比哪一小组的“塔”最高?哪一组的“塔”最稳?(要公平合理地比较哪组的“塔”最稳,该怎么办?讨论采用合理的办法,建议采用调节木板做成的斜面倾角的大小来评价“塔”的稳定性。)
六、关于铁塔形状和结构的再思考
1、现在把我们研究的结果与先前的猜想比较一下,哪些猜想得到证实,哪些猜想证明是不对的?当时是怎么想的?
2、延伸:我们研究了框架式铁塔的稳定性因素,我们古代劳动人民也留下许多古塔,又是什么因素使它们千百年不倒?(出示古塔图片)
七、本课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些什么?获取了哪些信息?
板书:                塔的研究
高      稳固不倒
}  上小下大   上轻下重
更高    更稳
7、桥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作用在拱桥、斜拉桥上的力所产生的效果。
2.设计并制作拱桥、斜拉桥,探究它们的受力情况。
3.在探究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体验。
二、【教学重点】:
设计并制作拱桥、斜拉桥,探究它们的受力情况。
三、【教学准备】:
桥梁图片,制作拱桥、斜拉桥的相关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研究问题
1.学习导入。
老师: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过:“桥梁是一种自古有之,最普遍而又具有最特殊的建筑物”
出示网上各式各样的桥梁图片,问:你看了桥梁图片后有什么感想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类
(1) 桥有哪些种类
(2) 赵州桥设计成拱形有什么好处
(3) 世界上还有哪些著名的桥
(4) 桥的建造演变历史
(5) 什么样的桥最牢固
(6) 斜拉索桥承受重量能力为什么会大大增加
(7) 立交桥是怎么产生的与普通的桥相比有什么优点
(8) 为什么拱桥没有桥墩反而能承受更大重量
……
3.小组合作选定研究问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条件组织人员,选定一个研究问题,填写好研究方案。
研究主题:关于桥的研究
小课题
课题组号
组长及成员
研究分工
研究过程
研究记录
研究结论
(二)实验探究
根据研究需要,学生领取相应的材料,开始实验研究。
1.制作拱形桥并实验:用竹棒做一个拱,试验一下,向下压拱圈或拉拱圈,它容易变形吗?能承受压力或拉力吗?一个桥面在拱的上面,另一个在拱的下面,然后两个做对比,看是那一个面的受力更大。(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2.认识并研究拉索桥:
出示拉索桥,先让小组讨论:
(1)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的?钢索起到什么作用?
(1)两人同时用力拉绳把“桥”吊起来。我们朝什么方向用力?
(2)把绳子拉平直些,再拉平直些,感觉用力有什么变化?
(三)交流研讨汇报
1.整理分析:
请同学们把实验的发现先在小组中进行整理、分析。
2.研讨交流:
整个过程要突出平等民主。
3.教师总结:
你听了同学们刚才的汇报,有什么新的发现你还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四)完成作业
8、设计制造我们的桥(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结合设计方案进行制作实验的能力;
2、  培养观察、动手的能力;
3、  培养交流、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结合设计方案进行制作实验
三、【教学准备】
学生带来自制的桥、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的设计真不错,在家里同学们一定都做好了吧!
(二)、回顾碰到的问题
交流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  、介绍评价我们的桥
1、展示各组制作的桥。
把同学们的设计方案和制作的桥摆出来,并组织同学们有序地观察。
2、请各组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向全班同学进行介绍,介绍的内容涉及:
a、  设计的想法是怎样形成的?
b、  应用了哪些形状方面的知识?
c、  应用了哪些结构方面的知识?
d、  我们的桥哪里受压力,哪里受拉力?
e、  遇到了哪些困难,我们是怎么解决的?
f、  自我评价优点和缺点。
3、评议各组制作的桥  请同学们根据各组的介绍,你觉得需要改进的有哪些方面?为什么?怎样改进?
4、评出获得优胜奖的桥模
(四)、改进我们的桥:
请同学们根据交流的情况,对自己的桥模进行改进。
(五)、观察身边的桥,并进行研究它的优点以及它存在的不足。
第三单元
3.1 热起来了
【教学目标】
1.能体会到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能发出热。
2.通过讨论、验证加穿衣服是否给我们增加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论证”这样一个探究过程。
3.养成乐于和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论证”这样一个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给我们带来热”和“为什么多穿些衣服怎么会觉得热?”
【教学用具】 温度计、毛衣、两只瓶子、热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我们手冷时,谁有简单的办法让手热起来?
(两只手搓一搓、烘热水袋……)
二、让我们热起来
1.当我们的身体感觉有些冷的时候,我们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自己会怎样做)烤火、在太阳下、运动、多穿衣服……
2.这些方法是怎样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呢?
板书:
方法                  热的原因
烤火-------------火
在太阳下---------太阳
运动-------------食物的能量
(谁能证明运动后热起来是食物的能量提供的?多运动就饿得快。)
多穿衣服---------  ?衣服能生热吗?
三、衣服能给我们带来热吗?
1.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学习知识时与生活结合起来)
(1)晚上,当我们进被窝时,你的感觉是什么?
(2)当我们早上起来时,你感觉又是怎样的呢?同样晚上再次去睡时被窝还热吗?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你对你刚才的想法是不是产生了怀疑?
(3)衣服究竟能不能发热?同组内同学讨论并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
2.分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法,再在班上表述,大家评论其可行性。
3.对设计合理有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在班上推广,并开展实验。
4.对自己的实验作汇报。
(1)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2)衣服会自己产生热吗?
(3)多穿些衣服怎么会觉得热起来了?
5.根据提问和自己的实验思考以上问题。
6.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为什么多穿些衣服怎么会觉得热?小组讨论。
7.把你们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大家评论其可行性。
8.选一种最佳方案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衣服并不能自身发出热量,而热量却来源于我们的自身。那我们身体里的热量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同学们可下去思考和查资料
3.2哪杯水温度高
【教学要求】
1.经历混合两杯水,推测哪杯水温度高,再进行验证的活动过程。
2.从水温及水的质量两个因素来考虑混合后水温的变化。
3.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4.能正确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认表方法。
【教学重点】 物体发出热的方式有哪些。
【教学难点】 物体发出热的方式有哪些。
【教学准备】
1.小组实验用:两支温度计。
2.小组实验用:两只瓶子,一定温度的热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桌上有两杯水,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两杯水一样多;水的温度不一样。)
2.  你是怎么知道水的温度不一样的?
3.  相差几度你知道吗?想知道要用到什么?
4.  用温度计测量,注意正确使用温度计。
5.  用温度计测量出两杯水的不同温度,体验数据的准确性。
(对杯分别编号记下两杯水的温度)
二、研究两杯水进行混合的问题
1.产生问题,如果把这两杯水混合,将会有什么变化?水温将是多少呢?
(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想,并分别写下自己的猜想)
2.实验:把两杯水混合在一起,拿温度计测一测,看结果怎样?
3.两杯同样多的冷热不同的水混合后,水温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4.把自己推测的规律说出来讨论一下。
5.再做一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
三、研究两份热水与一份冷水进行混合的问题
1.如果用两份热水与一份冷水进行混合,温度会发生变化吗?
2.会有什么变化?能使你的推测与实际结果的误差控制在 3 ℃以内吗?
3.小组讨论,做出推测结果,并说说推测的理由。
4.实验并记录。
5.结果怎样?有什么新发现?
6.两杯混合后两杯水水温差异与什么因素有关?
7.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研究一份热水与两份冷水进行混合后水温的变化。)
四、思考延伸
1.书上最一个问题,混合后,哪杯水的温度高?
2.出推测,并说理由。
3.还有什么问题?
3、热是怎样传递的
一、【教学要求】
1.经历设计实验证实自己关于热传递的推测的活动过程;
2.通过实验知道固体的热传递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到较冷的一端;
3.通过实验建立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的概念,交流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实验证实固体的热传递方式。
难点:能获得液体、气体及固体不同的热传递方式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
演示观察用:不锈钢勺(长短不同)、水杯、热水。
小组实验用:大小相近的塑料勺、木勺、钢勺;水杯;热水。火柴、铁丝、铜丝、玻璃丝、陶瓷丝、凡士林(或蜡烛油)、酒精灯。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
(1)、我们知道一杯冷水与一杯热水混合后,温度会发生变化,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呢?
(2)、 请学生解释。
2 、研究热是怎样传递的问题
(1)、师出示透明热水杯,并把一个不锈钢勺放入热水中。学生推测:将整个不锈钢勺放入热水中,热水中的热会传递给勺子吗?
(2)、师:如果只将不锈钢勺的勺部浸在热水中,勺柄露在外面,过一会儿,勺柄也会热起来吗?
教师将长短不同的钢勺放入热水中,过一会,请每一组选一位学生上讲台领取一个短柄勺子(拿之前先拿一下长柄的勺子),并让小组中的同学感受。
(3)、师: 如果换一个比这个钢勺柄更长的钢勺,热也能传到勺柄上去吗?
实验:再请每一组选一位学生上讲台领取一个长柄勺子,并让小组中的同学感受。
(4)、师: 热能能传到勺柄上吗?
推测:如果能传递到勺柄上,你觉得热是怎样传递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5)、师: 我们有没有办法使自己能“看”到或感觉到热在固体中的传递过程?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交流实验方案:哪些办法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6)、教师演示实验操作过程。
学生实际操作实验,并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7)、阅读或介绍热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
学生说说热水与钢勺之间的热传递方式以及钢勺勺部与勺柄之间的热传递方式。
3 、研究哪个传热快
(1)、师: 钢勺是能传热的,那塑料勺与木勺能传热吗?与钢勺相比,哪个传热快?如何验证?
(2)、学生小组讨论比较钢铁、木材、塑料导热性能的方法。
交流实验方案:哪些办法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3)、学生分组实验。
把相同长度的钢条、木条、塑料条的一头同时放入热水中,比较它们的另一端冷热情况。
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4)、师:对于这种现象,你能做出解释吗?
师介绍,让学生理解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的概念。
(5)、师: 在生活中哪些材料像钢一样传递热量速度快?哪些材料像塑料、木勺一样传递热量速度慢?交流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作为热的良导体铜、铁、铝、钢,它们的导热性能一样吗?
学生作出推测,并说说这样想的理由。
(6)、要使热量传递的慢些,我们可以用哪些材料的制品?要使热量传递的快些,我们可以用哪些材料的制品?
学生交流。
4、课外延伸活动
进一步开展不同金属的导热性能的比较观察活动。
固体中热的传递实验记录表
研究“热在固体中的传播方向及不同固体传播热的本领”
铁丝
排列顺序
第一根火柴
第二根火柴
第三根火柴
第四根火柴
下落时间
铜丝
排列顺序
第一根火柴
第二根火柴
第三根火柴
第四根火柴
下落时间
铝丝
排列顺序
第一根火柴
第二根火柴
第三根火柴
第四根火柴
下落时间
结论
4、让水凉得慢一些
一、【教学要求】
1.经历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
2.经历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最好的活动过程;
3.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一只保温杯。
4.能把知识融会贯通,对科学现象作出解释。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
难点:经历研究哪种保温方式保温效果好的活动过程。
三、【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用: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
小组实验用:不同材料的杯子数个,相同材料的杯子五个,配套的盖子、泡沫塑料、毛巾、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1 、哪个杯中的水会凉得慢一些
(1)、师: 今天同学们带来这么多杯子,知道这些杯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
各自在小组中介绍。师为小组中的杯子做一定的调整。
(2)、师:如果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你觉得哪个杯子中的热水会凉得慢一些?
学生做出推测,并说说理由。
小组观察实验:小组中取三个不同材料的杯子,分别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观察并讨论。
交流汇报:用手捂在不同材料杯子的杯壁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慢。
2 、讨论怎样使杯中的热水凉得慢
(1)、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让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
小组讨论:使热水凉得慢的办法。
小组交流,老师板书。
(2)、师:你认为哪个保温办法效果最好?学生做出预测。
师:实验时那些变量要控制好,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引导学生倒水的时间、水的温度等变量要保持一致。
学生实验。
交流实验结果及新发现。
3 、做一个保温杯
(1)、小组合作制做一个保温杯。
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杯外的包装厚度不得超过3厘米。看哪一组的保温杯的保温效果最好。
(2)、小组交换自制的保温杯,测出保温的效果。
交流和评价他组制作保温杯的优点和缺点。分析自己小组制作的保温杯的优点和缺点。
(3)、评出最佳保温杯。
4 、讨论如何才能让热水始终保持原来的温度
(1)、师:  你有办法让热水始终保持原来的温度吗?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保持热水原来温度的方法。
(2)、师:  假如保温杯外的温度比里面水的温度高,热量怎么传递?
(3)、师:  假如保温杯外的温度比里面水的温度低,热量怎么传递?
(4)、小结:保温杯只能减缓物体的温度变化,而不能保持物体原来的温度。
杯子状况
小组
开始温度(℃)
5 分钟后温度(℃)
温度变化(℃)
杯子不加盖
杯子加盖
杯子外面包毛巾
杯子外面包毛巾再加盖
杯子嵌入泡沫塑料中、加盖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保温
3.5着火了
一、【 教学目标 】
1.经历一个研究物体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过程;
2.经历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与资料进行解释的研究过程;
3.知道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温度达到燃点;具有可帮助燃烧的空气。
二、【 教学重难点 】
认识和理解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三、【 教学准备 】
酒精灯、木材、火柴、大小相同的蜡烛三支、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
四、【 教学过程 】
1.引入
如果要让一个物体的原有温度保持的时间长一点,我们有什么办法?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物体的热量。
2.加热引起的变化
⑴.如果给一个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在升高时,物体的其他方面会发生变化吗?
⑵.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⑶.将蜡烛、纸、干木材、酒精等物体同时加热,这些物体会同时燃烧吗?说说你的想法。
⑷.你觉得哪种物体最先燃烧?哪种物体最后燃烧?
⑸.你们这样想的根据是什么?
⑹.下面就是这几种物质的燃点表,这些数据表示什么意思?你们刚才的推测对吗?
⑺ .出示一根木材,教师将木材分成粗细不同的两条。把它们同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推测:哪根木材先燃烧?
⑻.观察两根木材在酒精灯上加热哪根木材先燃烧。
⑼.我们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虽然木材的燃点相同,但是这两条木材一个粗一个细,粗的木材因为热量要传导的面积大,热量均匀分布要有一定的时间,不会马上燃烧,而细木材热量传导面积小,热量很快就传导到物体的各个部分了,所用的时间就少。
3.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⑴.一个物体要燃烧,我们一定要传递给它足够的热量达到燃点才燃烧。
⑵.点燃两根蜡烛,一根蜡烛罩上玻璃杯。你们觉得会产生什么现象?
⑶.这样推测有一定的根据吗?
⑷.学生实验:点燃两根蜡烛,一根蜡烛罩上玻璃杯。
⑸.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⑹.将大小相同的三支蜡烛点燃后,同时罩在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里,推测:哪只杯子里的蜡烛先熄灭?为什么这样说?
⑺.试一试实际是怎样的?怎么解释不同的实验结果?
⑻.杯子里的空气真的被烧完了吗?怎么检验杯子里有没有空气?
⑼.教师演示:检验杯子里还有没有空气。
⑽.杯子里还有空气呀。燃烧究竟需不需要空气?我们怎么研究?
4.燃烧需要的条件
⑴.如果我们要让一个物体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⑵.通过今天的研究你们觉得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课外活动:了解拉瓦锡的生平
拉瓦锡小档案
国籍
出生年月与逝世年月
为人类做出的主要贡献
核心概念:
1、什么是燃烧?
物质相互反应而产生光和热的过程。通常指物质和氧气发生的急剧发光发热的反应,如燃料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的燃烧。但也指物质和氯等其他物质的反应,如磷或钠在氯气中燃烧时,先需要受热变成气体后才能燃烧并发生火焰。可燃物发生燃烧要具备两个条件:(1)有充分的氧气(或者空气)供给;(2)温度保持在它的着火点以上。
2、什么是燃点?
又称“着火点”。通常情况下,指示物质着火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各种物质的着火点是不一样的,如白磷的着火点大约在40℃ ,煤炭的着火点400℃~ 500℃左右。着火点的另一种含义,是指液体表面上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发生火焰并持续燃烧不少于5秒钟时间的温度。着火点是表示可燃性液体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例如苯的着火点是538℃,乙醚的着火点是343℃。
着火点不是绝对固定不变的,对固体燃料来说,颗粒越细,表面积越大,着火点就会降低;对液体和气体燃料来说,火焰接触它们的情况和外界压强的大小对着火点高低也有影响。
3.6蜡烛能燃烧多久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一个对蜡烛会熄灭与怎样保持蜡烛燃烧的探究活动过程;
2.经历一个不断否定与纠正自己推测的思维过程;
3.能够自己设计一些实验解决自己不断产生的疑惑,并且形成自己的实验报告。
二、【教学重难点】
经历课堂实验后能自己设计实验并形成自己的实验报告。
三、【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用:蜡烛一支、火柴。
小组探究用:一个玻璃杯、一支蜡烛、火柴、棋子若干、管子、打气球、记录表。
预备材料:透明的一次性杯子一个、铁钉一个。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⑴.如果将点燃的蜡烛罩在杯子里结果会怎样?
⑵.请你估计一下大概多少时间钟罩里的蜡烛会熄灭?(请几个学生一起用电子表计时间)
2.讨论研究的问题
⑴.现在我在杯子下垫三颗棋子,蜡烛会熄灭吗?
⑵.我们六(1)班的同学做这个验证实验需要多少时间?
⑶.可是今天周老师要给大家15分钟的时间来研究这个问题,在这15分钟你打算干些什么?
⑷.如果蜡烛确实像那位同学说的没有熄灭,那我们怎么办?(是不是不要研究了)
⑸.可如果蜡烛熄灭了,那我们怎么办?
⑹.请大家边研究边记录,15分钟后我们小组内互相提醒自己整理好材料。
3.保持蜡烛继续燃烧
⑴.小组研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在实验的过程及时填写科学实验观察报告。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提醒学生将自己的发现与研究方法进行记录,形成观察实验报告 )
⑵.小组交流:我们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交流,我们是怎么想的?我们做了什么实验?结果有哪些发现?
⑶.思维整理:杯子密封,空气不能进去,蜡烛熄灭了,可是棋子垫起来后怎么也会熄灭呀?怎么解释?
4.后续研究
我这里有两支蜡烛(长短差异大)放在钟罩中,大家来观察他们燃烧的情况?能解释吗?
【活动记录表】
“蜡烛能燃烧多久”研究记录表
1.垫2颗棋子蜡烛燃烧了 ___________ 秒钟。
2.垫4颗棋子蜡烛燃烧了 ____________ 秒钟。
保持蜡烛燃烧,我们还开展了哪些研究?
我们开展的研究
我们的想法
我们的研究方法
我们的发现
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3
3.7把火熄灭
【教学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式,并且能对这些灭火方式的原理做出一些合理的解释;
2.经历一个根据燃烧必要条件进行灭火的活动过程;
3.初步学会使用灭火器。
4.初步学会制作二氧化碳灭火器。
【教学准备】
酒精灯、纸盒、火柴、汽水(可乐)、吸管、 灭火器
【教学过程】
1.引入
蜡烛在玻璃瓶里熄灭了,是什么原因呀? (蜡烛火焰周围的空气没有了)
2.日常生活中的灭火方法
(1)当我们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后是怎样熄灭酒精灯的?(盖上灯帽)
(2)学生在小组内自己亲身体验。
(3)当我们盖上灯帽时,那么旺的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其中的道理什么?(因为酒精灯火焰周围的空气没有了)
(4)平时,我们还用什么方法来灭火?(浇水、拍打、灭火器、盖泥沙、盖锅盖等)
(5)能说说这些灭火方式的原理吗?(降低温度、阻断空气、二氧化碳灭火等)
3.水的灭火原理
(1)老师这里有两张纸,一张是湿的,一张是干的,让他们在相同的距离靠近酒精灯火焰的侧面,哪张纸先燃烧?(先让学生做出判断)
(2)你推测的根据是什么?让学生说明理由。(干的先烧,然后是湿的。)
(3)试一试,结果怎样?(注意点:纸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的位置与距离要一样)
(4) 刚才这两张纸在靠近酒精灯火焰的过程中是怎样变化的?(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尤其是湿的纸条的变化过程:变干——变黄——变黑——燃烧)
(5) 我们的推测对了吗?怎么解释这个结果?(要考虑纸的水分和燃点)
(6)把一个装满水的小纸盒,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小纸盒会燃烧起来吗?(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请各组代表回答讨论结果。)
(7)你为什么觉得小纸盒不会燃烧起来?(水在常态下最高温度是100 ℃,纸的燃点是180 ℃,水吸收了酒精灯的热量使纸的温度保持在100 ℃,纸的温度没有达到燃点,所以是不会燃烧的。)
(8)实验:将装满水的小纸盒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9)小组讨论: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4.做个二氧化碳灭火器
(1)在一瓶汽水的盖子上开一个小孔,插入一根导管。晃动汽水,使气体从导管中逸出,对准火焰,有什么现象?(让学生回答)
(2)怎么解释这个现象?(管子里流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
(3)你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过用二氧化碳来灭火?(消防车等)
(4)你都见过哪些类型的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消火栓“水”)
(5)会使用灭火器吗?教师演示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6)小组讨论:油锅着火了,我们用什么办法把火熄灭?(学生回答:用水、用灭火器)
(7)为什么油锅着火了不能用刚才这两种方法来灭火?说说你们的理由。
(①油密度比水小,是浮在水面上的。加了水后油还会浮在水面上燃烧;②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用了二氧化碳油锅里的菜就不能食用了。)
(8)油锅着火了我们用什么办法灭火呢?(盖锅盖)
5.拓展练习:
(1)填一填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适用的灭火场合
高压水枪
降低温度
高楼着火
人工降雨
降低温度
大面积着火
盖上盖子
阻断空气
油锅着火
小型灭火器
二氧化碳
小面积着火
用口吹气
二氧化碳
蜡烛火
用沙子隔离
阻断空气
油污着火
(2)二氧化碳灭火器制作
实验器材 可乐瓶或者集气瓶一个、一瓶可乐、软木塞一个、有皱纹的吸管一支、蜡烛、火柴。
实验步骤与过程
1.组装实验器材:
(1)将吸管插入软木塞;
(2)将软木塞盖在可乐瓶上,检查器材的密封性。
2.在可乐瓶中倒1/3可乐;
3.点燃蜡烛;
4.摇晃实验器材,将吸管口对准蜡烛火焰。
实验注意 :
1.实验器材要密封;
2.吸管口要靠蜡烛火焰近些
3.8火与我们的生活
【 教学目标】
1.了解火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安全用火的常识;
2.经历一个研究关于人类用火发展历史的活动过程;
3.能够用已有的关于热的认识解释各个时期用火的原理;
4.要求学生用学到的安全用火常识向社区和周围群众宣传。
【 教学准备】
打火石两块、打火机、收集关于人类用火资料。
【 教学过程】
1.引入
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是什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火。(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还有氯气、氢气等)
2.生活中的火
(1)火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烧菜做饭需要火,汽车、火车的内燃机需要火。)
(2)火除了给了人类带来好处外,还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让学生讲一讲:我们身边发生的火灾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哪些灾难。)
(3)小组讨论:怎样用火才能避免火灾?让学生制定一个安全用火守则。
(4)汇报交流:怎样安全用火?
①灶上生火人勿离;
②楼道 清障 保平安;
③电器起火不能用水浇;
④驱蚊也要讲安全;
⑤烧香燃烛要监护;
⑥取暖器烘衣服危险多;
⑦燃放烟花爆竹要当心;
⑧躺在床上莫吸烟;
⑨烟蒂莫乱丢。
(5) 自己总结几条安全用火守则
安全用火守则
3.回到过去
(1)远古时期人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用火的?(原始社会利用闪电产生的火,然后一直燃烧,不让它熄灭。)
(2)小组讨论:说说我们知道的取火方式。(教师点拨、指导,然后让小组分别回答)
(3)交流从远古到现在我们的取火方式是怎样的。(原始社会利用闪电产生的火——敲击火石取火——钻木取火——火药、火柴——打火机)
(4)为什么钻木和敲击火石能取火?(钻木取火是利用摩擦生热,使木头达到燃点;两块石头相互敲击产生的热,如果刚好达到某种物质的燃点,然后就会燃烧。)
(5)打火机是怎样打火的?(电子点燃气体——煤气、甲烷气、丁烷气等)
(6)火石是怎样取火的?
(7)古代人是怎样用火的?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火的一些故事。
(8)讨论:用火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人类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在高度文明的社会与火的利用是息息相关的。最早人类利用火是为了取暖、驱赶野兽和烧烤食物;到公元前6500年时,人们学会了烧制陶器;公元前4000年时,学会了熔炼铜和锡的合金——青铜;后来发展到用火来冶炼铁;再后来发明了火药,火药的产生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火的利用还在不断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9)讨论:假如没有火现在我们人类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回顾人类用火的历史,能更进一步认识到火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教学生用辨证的观点看待火,只要我们人类利用好火,减少因火带来的损失,就是促进社会的发展。……)
4.实验设计与课外活动
(1)制作《安全用火卡》
范例:
市民安全用火守则
①灶上生火人勿离;②楼道 清障 保平安; ③电器起火不能用水浇;
④驱蚊也要讲安全; ⑤烧香燃烛要监护; ⑥取暖器烘衣服危险多;
⑦燃放烟花爆竹要当心; ⑧躺在床上莫吸烟; ⑨烟蒂莫乱丢。
(2)课外摘录“古人用火的故事”
摘录地点(书名或者网址)
作者
故事主要内容
(3)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用学到的安全用火常识向社区和周围群众宣传。
第四单元
4.1各种各样的能量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能量有很多种形式,声、光、电、热都是能量的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生活经验、资料和实验来认识能量,了解周围存在的能量和形式;经历光、热、声是否是能量的探究过程;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地从事有关能量的探究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研究能量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
2、难点:认识食物. 燃料中的能量。
三、【教学准备】
实验用的大烧杯、圆底烧瓶、橡皮塞、开水、塑料杯、线、一小截火柴棍等;
图片资料或课件等;  事先也可让学生收集有关能量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当我们听到“能量”这个词时,会想到些什么?
(由于学生们先前已经接触到能量的一些知识,因此对能量的概念会有自己的解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地板书几个关键词。其中学生们可能会想到:能量会使物体动起来。教师暗示将“能使物体动起来”作为能量存在的标准,但不必强调)
我们已经了解了太阳具有太阳能,食物给了我们身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同学们还知道一些其他能量,看来对能量的认识还不少,其实,我们就生活在一个能量的世界里,我们周围到处都存在着能量。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深入地研究能量。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板书)
(二)认识哪里有能量
1、谈话:
刚才同学们听到“能量”这个词时,就想到了那些有“力量”的东西,它们能使物体动起来。那么风、流水、电、汽油能使什么动起来呢?
教师出示书本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中物体是什么使它们动起来的?
教师小结:风、流水、电、汽油等都能使物体动起来,它们都具有能量(简称“能”)。风和流水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电具有的能量叫电能。汽油具有的能量叫化学能,它燃烧时即发生化学变化时,才释放出它的能量。
2、讨论:热、光和声音是能量吗 ?
(1) “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先让学生再一次明确能量的判断标准。
(2) 提出问题:热、光、声音是能量吗?
(3) 让学生们先做出自己的判断,并说出判断的依据(理由)。
(4) 学生小组讨论:怎样用实验的方法证明热是一种能量?
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提供演示实验,并强调操作要领。
(教材第 56 页实验是把一个空烧瓶塞上橡皮塞,浸在热水中,使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把橡皮塞顶出。这证明热是一种能量,因为它能使橡皮塞运动起来。在这个实验中,要先湿润橡皮塞,以减少与烧瓶的摩擦力,同时也增加了密封效果。应该注意的是,橡皮塞不要塞得过紧。)
学生利用器材,分组实验,并观察实验中的现象。
学生解释实验中橡皮塞弹出的现象,并得出结论:热能使物体动起来,所以热是一种能量。
(5) 让学生交流“光能使物体动起来”的一些事例。
(如:激光钻孔、切割材料)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说明光也是一种能量。
(6) 学生思考交流,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声音是一种能量?(学生们知道声音和振动的关系,因此是有一定基础的)
(“声音也是能量吗?”—— “声音能使水溅起来”的实验中,杯子的底要硬一些,线要绷紧,这样才能有效地将振动传递至水。要使用较粗的棉线,可在棉线上抹一些松香,增加摩擦力。加的水要少,水花才溅得高。手拿一小块布捋线,才能发出较大的声音。)
引导学生进行验证,并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3、食物中储存着能量吗?
(1) 让学生先作出判断:食物中储存着能量吗?
(2)再让他们说出各种理由及事例。
(3)人和动物都是从食物中摄取能量的,吃了食物才能维持体温和从事各种活动,所以食物中存储着能量。
4、 教师小结:
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光、热、声音、电流、水流、风等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在像汽油这样的燃料以及食物之中。
(三)找找我们身边的能量
1、 提供插图或课件,说说图中有哪些能量?
2、 说说自己知道的能量。
3、 说说哪些地方储存着能量?
(教材插图是海浪、雷电、风帆、电池、爆竹、火山喷发,分别指的是自然界存在的潮汐能、电能、声能、风能、地热能和人们利用技术产生的化学能等。学生们在寻找身边的能量时,会发现自己周围到处存在着能量,能量有很多种形式,能量存储在各种各样的物质中。)
(四)总结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能量有很多种形式,声、光、电、热都是能量的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五)课后调查
我们身边存在的能源种类。
4.2能量的转化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用电器是一种能量转化器,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利用电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使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列表的方式,了解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转化成电能;能设计并运用简单的实验来研究能量的互相转化;能制作“蛙声筒”并加以研究;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转化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地从事有关能量转化的探究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研究能量及能量转化的兴趣;初步体验能量守衡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并进一步了解多种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2、难点:应用能量转化的观点描述生活中的变化事例。
三、【教学准备】
有关能量转化的图片资料。使用太阳能电池的计算器、手摇发电机;瘪了的乒乓球、铁丝、绳子、开水等。制作 “蛙声筒”的材料(底部戳洞的塑料瓶(杯)、粗线、筷子、松香等。)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已经知道了很多形式的能量,如风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等,那么你知道我们用得最多,也是用途最广的一种能是什么吗?
(二)探讨电能为我们做什么
1、提问:
说说家里有哪些用电的器具,它们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2、探讨:
家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们把输入的电能变成了其他形式的能输出来。(教师出示灯泡边亮灭电灯边说)如电灯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我们现在用填表的形式来分析一下各种家用电器输出什么能量,能为我们做什么。
教师出示记录表(如教材所示),以电灯为例,做记录示范。
3、学生分组讨论、填表、教师巡视 。
4、小组交流汇报、小结。
(表格这里输入的能量形式都是电能,表中列举的电灯为我们做的事是“照明”,输出的能量形式是“光”和“热”。我们需要的是“光”,热能虽然不为我们所用,但它是伴生的。用电器往往不只输出一种形式的能,它们也不是利用了能量输出的全部形式,比如电吹风把电能转化成了风能、热能和声能,但我们并没有利用声能。学生对照着电灯的分析,通过对家用电器的讨论,对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就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小结: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的转化器,可以把输入的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为我们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5、引导学生们讨论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使用的一些其他用电设备,比如电车、电动自行车,等等。它们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了什么形式的能,为我们做了哪些事。
小结:利用电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使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见教材 59页)。
(三)讨论电能是怎么来的
1、提问
(1)电能通过各种家用电器能转化成不同形式的能量,那么电能又是怎么来的呢?哪些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器转化成电能呢
(2)学生先简单说说电能的来源。如电池、发电站等。
(3)教师出示手摇发电机,演示。
(4)教师出示记录表(如教材所示),师生一起填写手摇发电机的能量转化形式。
2、分组讨论,记录完成表格。
3、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想到发电站里的发电机将水能、风能等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简单介绍其他能量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
电池是常见的电源,干电池、蓄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太阳能电池则是将光能转化成了电能,因此电池是一个能量转化器。各种发电机也是能量转化器,它能把动能转化成电能。发电厂或发电站中的发电机由各种动力带动,比如水电站、风电站、火电站分别是由流水、风以及燃料燃烧引起的动力带动发电机运转而产生电的。因此,利用各种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化学能、原子能等转化为电能。
4、小结。
风、流水产生的机械能,煤、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能,以及原子能、太阳能等都可以转化成电能。
(四)能量的互相转化
1、提问:是不是只有电能才能向其他能量转化吗?
2、活动一:快速用力捋绳子,体会手的感觉;快速反复弯折铁线,体会弯折处的温度变化;两手快速互相摩擦,快速地在纸上擦橡皮。
(学生分组实验体验,教师巡视。)
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让学生意识到能量不一定只转化成电能,像上面的活动就证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成热能。)
3、活动二:制作蛙声筒
教师介绍学生制作、实验。思考蛙声筒是一个怎样的能量转化器,能量如何转化
4、研讨:在日常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利用能量转化为我们做事的例子,它们分别怎样转化能量?
(如用热水泡可将瘪掉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热水器在有太阳时就把太阳能转变成热能,没有太阳的时候就把电能转变成热能等等)
5、引导学生设计其他的能量转化器,并说说这种能量转化器是如何实现能量转化的?
如制作风车、帆船,可以把风能转化成机械能;利用小电珠制作“小台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等等。
(五)总结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各种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的转化器,可以把输入的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也可以互相转化。
(六)课外延伸
寻找我们生活中、动物、植物能量转化的例子,并进行分析记录。
蛙声筒的制作
器材:塑料瓶或塑料杯、粗线、筷子或小竹棍、剪刀。
方法:
(1)在塑料瓶(或纸杯)底部用剪刀穿一个小孔;
(2)把一根粗线一头打结或拴一个扣子,另一头从瓶底穿出;
(3)把筷子或小竹棍一头削成凹槽,在凹槽内涂一点松香;
(4)把线在凹槽里打一个死结,不要栓紧,使线能在凹槽里自由滑动;
(5)甩动塑料瓶(或纸杯)转圈。
现象:
当塑料瓶或纸杯转圈时,会听到像青蛙叫的声音。蛙声筒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声能。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记录表
输入的能量形式
用电器
为我们做的事情
输出的能量形式
电能
电灯
“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记录表
能量转化器
使用的能量形式
输出的能量形式
干电池
电能
3、电和磁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和制作电磁铁,使学生知道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  会制作简易的电磁铁并判断电磁铁也有南北两极。
二、教学重难点
1、  动手制作电磁铁,并能判断南北两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判断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导线、电池、小磁针、大铁钉、大头针。
2、  分好小组。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
电流有磁性吗?你们也许觉得这个问题真奇怪,电和磁是两回事嘛!在100多年前,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想的。1820年4月的一天,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他在课堂上演示物理实验时,偶然把通电的导线平行地放在磁针上面,他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这个现象当时并没有引起在场其他人的注意,而奥斯特却是个有心人,他非常兴奋,紧紧抓住这个现象,又反复做了几十次实验。终于确定了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发现。这个发现是什么呢?
2“通电导线靠近小磁针”的实验
(1)你们想做奥斯特做的实验吗?我想你们也会有重大的发现。
(2)老师示范实验方法,告诉只能通电很短时间,讲解这样做的原因。要求学生观察:接通电流时,有什么现象;断开电流后,有什么现象?
(3)分组实验。
(4)研讨:
接通电流时,有什么现象?断开电流后,有什么现象?
根据过去的经验,怎样做才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现在小磁针发生偏转,这说明什么?
(5)小结:通电导线能产生磁性,断开电流后磁性消失。
3、作一个电磁铁
(1  (1)科学家知道了电可以产生磁后,继续研究并制作出了电磁铁。现在我们也来做一个电磁铁。
(2  (2)讲解制作方法,提醒不要把电磁铁线圈长时间接在电路中。
(3)学生制作电磁铁。试试电磁铁能吸起多少根大头针。
(4)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提出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4、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
(1)磁铁有南北极,那么电磁铁有南北极吗?
(2)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材料?
(3)汇报设计的方法。
(4)分组实验,寻找自制电磁铁的南北极。
(5)汇报交流:电磁铁有南北极吗?是根据什么道理找到南北极?
(6)提问:你们的钉尖是南极还是北极?为什么各组会不同呢?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你们打算怎么研究?
(7)       交流
5、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研究
6、总结
4.4电磁铁的磁力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2、  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与串联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等有关系;
3、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到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  探索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2、  经历科学研究过程,体会到分工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
电池: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铁芯;形状不同的铁芯;比较长的绝缘导线;大头针或回形针。
电磁起重机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
(出示电磁起重机正在吸废钢铁的图片。)
你们知道这是一部什么机器吗?
(老师简介电磁起重机的用途、优点。)
这个电磁铁怎么会有这样大的磁力呢?上节课你们制作的电磁铁能吸起多少根大头针?
2、  作出假设
(1)       要想造出磁力很大的电磁铁,就要知道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应当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
(2)       分组讨论,进行假设:
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根据什么理由这样假设?
(3)       汇报建立的假设,并把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板书出来。
3、  设计实验,进行检验
(1)       讨论:要检验这些假设,需要什么材料?怎样设计实验?需要变化的条件是哪一个?应当控制不变的条件是哪些?
(2)       汇报讨论结果,同学们和老师进行质疑。根据材料和条件,确定用实验检验的假设,去掉暂时不研究的假设。
(3)       对研究的问题按小组分工。
(4)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引导学生:实验要多做几次;记录表的设计应有“研究的题目,变化的条件,不变的条件,吸起大头针的数目”等项目。
4、  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1)       科学交流体会:分研究课题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记录下他们的研究成果。相同研究课题的组可以进行补充。
(2)       提问:我们对几种假设进行了实验检验,现在我们知道了哪些因素影响电磁铁磁力,要制作一个磁力强的电磁铁,可以怎样做?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
(引导学生体验“虽然我只进行了一项研究,但通过交流,分享了大家的研究成果”。)
(3)       教师小结
现代的科学研究越来越成为众多人共同完成的工作。大家一起分析问题、制定方案、分工研究,最后汇集成果,共享成果。没有分工合作,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的研究任务的。
利用几天共同研究出的方法,你们可以制作出一个磁力更强的电磁铁了,课后比一比,看谁做的电磁铁磁力最强。
5、水的变化与热的传递
一、教学目标:
1、能从温度的变化,联系到热量的变化,再从热量守衡的角度分析,并适当联系生活事例,推导出水的三态变化与热的关系。
2、能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小组合作开展探究实验。
3、知道热量守衡,会用热量守衡的观点解析实验现象,推导出水的三态变化与热的关系。
二、重点:
能从温度的变化,联系到热量的变化,再从热量守衡的角度分析,并适当联系生活事例,推导出水的三态变化与热的关系。
三、难点:
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与热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
烧杯、试管、温度计、纱布、盐、深色金属饮料罐、水、冰等。
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景,激发猜想。
(1)同学们,在我们的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水,如在大海中的浪花,天空中的白云,温泉里的热气,巨大的冰山等等,那么,你知道水在自然界中有哪三种不同的状态?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水的变化与热的传递》
(2)把冰捧在手上让冰慢慢融化掉,你们谁有过这样的经历?谈谈当时你们的手有什么感觉?“当水冷到零摄氏度时,会变成什么?”(生:冰)“液体状态的水变成了固体状态的冰”(教师板书:水、冰)“水在自然界里还有第三种状态是什么?”(板书:水蒸气)“是什么在改变着水的状态?”
(3)学生做假设性解释。
2、研究冰融化与热传递的关系。
(1)捧在手里的冰融化时,手有什么感觉?手上的热量到哪里去了?
(2)观察实验:冰在温水中融化时,测量并记录水温的变化。
实验前的
温度
实验后的
温度
实验现象
结论
往水中加冰
(3)学生交流观察的结果。
(4)解释现象:为什么温水的温度会迅速下降?冰融化成水与热有什么关系?
(5)说说夏天用什么方法能使冰不融化成水?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3、水蒸发了。
(1)晒湿衣服会慢慢变干,拖地板后地板上的水迹也会慢慢消失,这些现象叫做水的蒸发现象,实际上就是液体状态的水变成了气体状态的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去了。水蒸气和空气一样,也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的气体。那么,在水蒸发过程中,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
(2)学生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环境温度,即空气温度;再测量并记录冷水的温度。
实验前的温度
实验后的温度
实验现象
结论
包纱布后的温度计
(3)预测:把温度计从冷水中取出,再一次测量空气的温度,温度计上的温度指示会怎样变化?
(4)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及观察目标:在取出的过程中,不要将液泡上残留的水擦去;仔细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5)学生观察活动。
(6)学生交流观察的结果。
(7)解释现象:为什么从冷水里取出的温度计的温度还会进一步下降?
(8)说说水的蒸发和热的关系。
4、让水和水蒸气放出热。
(1)引导语:冰融化和水蒸发的过程都要吸收热量,反过来,如果让水和水蒸气放出热量会怎样呢?怎样做才能让水和水蒸气放出热量?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很冷的环境使水和水蒸气放出热量,因为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2)阅读教材中的实验方法,教师讲解实验步骤。教师强调要观察试管里的水的变化以及罐体外面所发生的现象,同时测量冰盐水的温度。
实验前的温度
实验后的温度
实验现象
结论
试管中的水
铁罐外的水蒸气
(3)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温度。
(4)小组交流。
(5)提问:冰盐水的温度是多少?说说试管中的冰是怎样形成的?看一看、摸一摸,罐体外面白色的物质是什么?是怎样形成的?
5、水的三态变化与热量传递的关系。
(1)引导学生用箭头和简单文字把水的三态变化表示出来,标明变化过程中热量是怎样传递的(放热或吸热)。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能说明水的三态变化与热量传递的关系。
(3)小结: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不同的状态,在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同时存在并互相变化着。这种变化实际上是热量传递的结果。
板书设计:
水的三态:浪花、白云、热气、冰山、雾、霜、雪、冰雹等。
实验前的温度
实验后的温度
实验现象
结论
往水中加冰
冰        水:           吸热
包纱布后的温度计
水        水蒸气:    吸热
冰中加盐
冰        水:            吸热
试管中的水
水        冰:            放热
铁罐外的水蒸气
水蒸气          霜:     放热
4.6永不停步的旅行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自然界的循环,了解水循环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对讨论后的结果能用简单的文字或图形记录下来,并能有条理的进行描述。
3、体会自然界事物之间存在着广泛联系,处在永恒运动之中。
4、会做自然界水循环模拟实验,加深对模拟实验的认识。、
二、教学具准备:
记录纸2张、水彩笔、烧杯、三角架、酒精灯、火柴、沙土
三、教学过程:
1、自然界的水是怎样运动的?
(1)我们时常看见老天爷下雨、下雪,这雨雪为什么总是下不完呢?
江河里的水日夜不停地流,为什么也总是流不尽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2)看图片:水的自然界中的循环
观察:图中有哪些东西,箭头表示什么?
说说图中表示了天气变化中的哪些现象?
自然界中哪些地方有水?
这些水又是靠什么到天空中去的?
海洋上空的云是怎么到陆地上空来的?
雨、雪落到地上后又怎样了?
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不断循环,是什么能量使它这样以三种状态的方式旅行的?
(3)你能不能用一些箭头和文字(也可以是简单的图画)表示一下水的大自然里是怎样旅行的?
(学生讨论,并按小组的讨论思路在记录纸上画出简单图示,可以用水彩笔区分颜色。)
(4)请学生将自己的图示进行交流,并及时补充。
二、模拟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运动。
光说是没用的,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一下自己的成果。
(1)师介绍实验装置,并做演示实验。
(2)学生做模拟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单:
(3)交流:你们小组观察到了什么?这相当于大自然中的什么现象?
(4)没有酒精灯充当热量来源,会发生这种现象吗?
(进一步强调太阳是使水在自然界循环的能量来源)
三、水的循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如果没有这自然界中的水的循环,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2、说说水循环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
板书设计:
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太阳的热量                                            天       空
陆地                                               海洋                                     地球的引力
地面:江、河、湖、树木
地下
4.7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㈠、教学目标:
1、分析、认识煤的成因,了解石油、天然气的成因。知道它们所蕴藏的能量都来源于太阳,是储存着的太阳能。
2、能区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了解一些新的能源。认识能源和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体验科学探究重证据、逻辑推理即运用想象的重要性。
4、渗透节约能源的思想。
㈡、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煤、石油、天然气的成因。知道它们所蕴藏的能量都来源于太阳,是储存着的太阳能。
2、难点:能区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了解一些新的能源。
㈢、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有关煤、石油、天然气成因及其他相关的新能源的信息。
2、煤形成过程、煤层中植物化石的挂图、标本。
3、《能源的使用》记录表,新能源的信息调查表。
㈣、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提问: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说说它们都有什么用处?
(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介绍)
2、提问:煤、石油、天然气的用途是非常广泛的,除了它们的用途以外你还了解关于它们的什么知识?你还想更多地了解什么知识?
(生汇报,结合学生的疑问引入下面的内容。)
二、分析煤给我们带来的信息
1、出示挂图:煤层中的植物化石,夹在岩层中的煤层, 2-3亿年前地球上生长着茂密森林情景等。
a、提问:通过这幅挂图,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b、师补充信息引导学生联想或猜测煤的形成过程。
2、以小组为单位探讨煤的成因。
3、交流汇报、小结。
4、比较:
师述:科学家们也曾研究过这个问题,这是他们的猜测。(出示书中介绍的煤形成过程和教材上的文字资料)
提问:比较一下你们的猜测和科学家的猜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认识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1、提问:煤是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变化而形成的,那么石油和天然气又是怎样得来的呢?
2、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
3、师述:根据不少证据推测,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的低等生物,主要是繁殖量最大的浮游生物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它们已成为我们使用的主要能源,那么它们的能量又是怎么来的呢?
4、组织学生讨论: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5、交流汇报。
6、用箭头表示出“太阳能”、“动植物体具有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三者转化、储存关系。
7、小结。
四、寻找新的能源
1、提问:煤、石油、天然气是目前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他们会不会用完呢?
(学生介绍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述:这些能源储存量是有限的,使用完后不会再生,用一点就会少一点。但有些能源会再生,例如风等,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能源是可以再生的,哪些能源则不会?并完成《能源的使用》记录表。
2、学生讨论并填写表格。
3、交流汇报。
4、引导学生了解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目前全球的储藏量正在不断的减少,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节约这些能源,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学生交流)
5、寻找新能源
提问:谁来说说你知道哪些新能源?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可以再生吗?清洁吗?
(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并完成《新能源的信息》调查表。)
五、总结课文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不可再生的能源又是有限的。想想你能为能源开发、利用提些什么建议?学完本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能源的使用》记录表
2006年   月   日
能源名称
来  源
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来源于植物,最终来源于太阳
不可再生
石油
天然气

《新能源的信息》调查表
2006年   月   日
新能源名称
来   源
可再生或不可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