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与砍杀战团红龙:诗画重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04:18
2011年10月05日 11:29:30 来源: 浙江日报


在2000多年的岁月长河中,重阳节积淀下厚实的文化层,伴随着时代不断充实、位移、变迁。倘若以时间为经,切开一个剖面观察,会发现很有意思。文本资料是研究重阳节的重要载体,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弱水带领我们从中开启一段寻访之旅。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王勃《蜀中九日》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王缙《九日作》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晏幾道《阮郎归》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供一笑,落帽参军华发。莫倚忘怀,西风也曾,点检尊前客。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  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试把空杯,翁还肯道,何必杯中物。临风一笑,请翁同醉今夕。
——辛弃疾《念奴娇·重九席上》
翠微路窄,醉晚风、凭谁为整欹冠。霜饱花腴,烛消人瘦,秋光做也都难。病怀强宽。恨雁声、偏落歌前。记年时、旧宿凄凉,暮烟秋雨野桥寒。 妆靥鬓英争艳,度清商一曲,暗坠金蝉。芳节多阴,兰情稀会,晴晖称拂吟笺。更移画船。引佩环、邀下婵娟。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离亭宴煞】 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马致远《夜行船·秋思》
【江弱水解读】这些都是古典诗词曲中以重阳为题的名作,只有一篇王维的没有选,因为谁不知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呢?但我们就选了那些“兄弟”中的一位,王缙的诗。王缙做过河北宣慰使、幽州节度使等,所以他的重九诗写得就比较愁苦。
古人每逢重阳辄登高望远,或者豪兴大发,或者幽愁顿生,总是由这两种情绪主导着的。孟浩然“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杜甫“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都试图将情绪从悲愁引向高兴,在暗色的底上涂抹了鲜明的亮色。
通观这些诗词,登高、赏菊、佩茱萸、风吹落帽,是最为常见的元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形象太有名了,他自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言于怀”;重九日孟嘉落帽的故事,也是经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写出,后世传为美谈。孟嘉“色和而正”,宴席上风吹帽落而浑然不觉,在左右都穿着军装的衬托下,更成了魏晋风度的代表作了。
所以,中国古代的节日最富于诗意,也每每跟诗人有关:屈原与端午,杜牧与清明,还有陶潜与重阳。

白露为封面,清霜作扉页
秋是一册成熟的诗选
翻动时满是瓜香与果香
又月满中秋,菊满重阳
炒栗子和螃蟹新肥的引诱
又飘满这港口的街角和酒楼
野火烧艳对岸的远山
吐露港是一湾湛湛的蓝
仰对长空幻幻的青
每一个美得无憾的金日子
临去都签上晚霞的名字
而永垂不朽,吾友吾友
你航空信里寄来的红叶
满是霜余的齿印,血印
夹在诗选的“秋兴”那几页
便成为今年最壮丽最动人联想的
一张书签
——余光中《秋兴》
夏衣收藏了蝉鸣,
黄栌在半山腰慢慢开始燃烧。
溪水流出黎明的时候
一柱炊烟突然
从农舍的屋顶升起。
重阳,重阳。
从何时起,你再也没有看到
排成人字的大雁。
秋空令人惆怅的蓝
使凉风安静,而一阵颤栗
从楸树的叶梢传至你的额头。
你紧贴潮湿的岩石,当黑暗再次
从脚底弥漫,一场提前的雪花落在
父母覆盖着晨霜的头顶。
是低垂的芦苇在飞舞。是时间在说话。
是一个重阳接着另一个
无尽的重阳……
——蓝蓝《深秋》
【江弱水解读】现代诗人对重阳节显然不像古人那样在意。要想在十本诗集里找到一首主题为重阳节的现代诗都十分困难,这说明什么呢?有一种可能是,今天由于科学昌明,重九登高,饮菊酒佩茱萸以辟邪除害这一民俗已经不那么容易让人信服了。还有一种可能是,重阳节被逐渐定位为老年节,年轻人也就自然而然地与这个节日疏离了。
最喜欢写重阳节的现代诗人是余光中。因为他是重九这天出生的。所以,他自称“茱萸的孩子”,也自认“登高,久成我命中的隐喻”。他的这首《秋兴》用杜甫的诗题写现代人的秋思,非常饱满。“满是瓜香与果香”“月满中秋,菊满重阳”“炒栗子和螃蟹新肥的引诱又飘满这港口的街角和酒楼”,连用四个“满”字,正写出沉甸甸的秋收。余光中激赏何其芳的《秋天》,也是用了三个“满”字。
九九重阳,是阳数的极盛,而盛极将衰。所以才有登高祈寿的习俗。又有魏文帝《九日与钟繇书》说:“岁月往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重九几乎要“满”了,也就是转折的关头,所以说“天道亏盈而益谦”,也就是蓝蓝诗中所谓“是时间在说话”,我们都要格外小心地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