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app:姜昆三批郭德纲,多少滋味在其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8:19:01
 姜昆三批郭德纲,多少滋味在其中

据报道,国庆节前姜昆在广州讲演时又批了郭德纲:“现在郭德纲(博客)在网上闹那么多事情,在道德在伦理上,出现这么多问题,我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他?”传统文化有“事不过三”的说法,《三国演义》有刘备三顾茅庐,《水浒传》有梁山好汉三打祝家庄,《西游记》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有好事者数过,从姜昆不点名批“三俗相声”算起,这已经是第三次在公开场合对郭德纲用“重锤”了。笔者咂摸了一下,这区区几十个字里还真是百味杂陈呢。

首先是辣味,从批判郭德纲相声的“庸俗、低俗、媚俗”到“在道德在伦理上,出现这么多问题”,如果说姜昆“一批”的辣度是朝天椒,那“三批”的辣度就是魔鬼椒了。笔者以为,道德是不能绕过去的原则问题。没有高尚的武德,苦练一生功夫还是个赳赳武夫;没有高尚的师德,教一辈子书也不过是个混饭的教书匠;没有高尚的艺德,登多少年舞台也成不了艺术家。什么事艺术家的标准——德艺双馨。笔者曾经在《郭德纲是相声的救星还是灾星?》一文中将郭德纲与侯宝林和马三立做个对比:相声原来只是地摊艺术,档次跟民间二人转差不多。在天桥撂地摊卖艺的时代,相声中有很多低俗的内容,“脏口”比比皆是,这与地摊观众的品味是相适应的。侯宝林、马三立等一批老艺人对相声进行了彻底改造,纯净了相声的语言,这门地摊艺术脱胎换骨终于登上了大雅之堂。郭德纲对相声的重大影响刚好相反,他将相声又“还俗”了。小剧场起家的郭德纲相声语言很鲜活,格调也很“市井”。郭德纲段子中经常“砸挂”,跟他沾边儿的人祖宗八代都倒了霉。吃喝嫖赌都是郭德纲的相声题材,他不损人就不会说话,嘲弄残疾人、弱势群体和方言是最不堪的,连相声界的老前辈他也极尽挖苦之能事。郭德纲名字中有个德字,“德云社”名字中也有个德字,可惜,在德这个问题上其并不为人称道。郭德纲没法跟德高望重的相声大师相提并论,其艺术修为永远也不能登堂入室,更不会成为相声的救星。相声历史上可以记载郭德纲的,是他的挣钱能力——中国最能挣钱的相声演员。

其次是酸味,姜昆的这番话与其说批郭德纲还不如说指责观众的品味。笔者以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郭德纲相声也是时代的产物。侯宝林、马三立的相声是新社会、新道德共同缔造全新上层建筑时代的产物,吸收传统、摒弃糟粕、表现积极向上新面貌的相声是应时而生的,与新时代的人民群众的新文化需求相适应。郭德纲的“还俗”相声也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充分反映了某些群体的价值观念和情趣品位,这是产生共鸣的基础。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火了郭德纲。往前推几十年,郭德纲的相声没有观众。相声作为一门艺术不能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应该弘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作为曲艺界的领导,姜昆当然可以批判郭德纲的“三俗”相声,如果是作为相声艺术家,姜昆是不是应该拿出脍炙人口的相声大作来争取观众?观众不是傻子,谁会放着仙桃不吃啃烂梨?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德艺双馨的相声艺术家们为什么不去埋头创作能代表这个时代先进文化最高水平的相声作品呢?

再次是苦味,姜昆这番话的背后还有对恩师马季的复杂情绪。马季生前曾经被曲艺界老前辈质疑相声是不是完了,马季沉默很久才说“我们好歹还有一个郭德纲呢”。马季为什么就不说“我们好歹还有一个姜昆呢”?马季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相声事业,他把相声看得比什么都重,对弟子们守不住寂寞跳槽将挣钱当事业的感觉只能用痛入骨髓四个字来形容。关于那句“我们好歹还有一个郭德纲”,笔者认为这与其说是马季先生对郭德纲的肯定,还不如说是对相声界的失望。“好歹”这两字值得玩味,这是肯定中的否定!姜昆是否品透了恩师马季的意思笔者不得而知,马季先生泉下有知恐怕不会为姜昆三批郭德纲感到欣喜,他所期待的是重新赢得亿万观众笑声的高雅相声新作和德艺双馨的相声艺术家。

龙沙结缕2011年10月2日于鹤城

《郭德纲是相声的救星还是灾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