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制度pdf下载:《清明节》及中国传统节日邮票(宋晓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12:42

《清明节》及中国传统节日邮票(宋晓文)

(2010-04-12 09:16:05)转载 标签:

集邮

邮票资料

清明节

中国传统节日

独步天下

杂谈

分类: 邮票资料

    4月5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清明节》邮票一套3枚(上图),这是继《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下图)《重阳节》之后第5套以我国传统节日为题材的特种邮票,画面分别为:祭祖、踏青、插柳,设计者是刘赦和康凯。画家通过水彩画与国画艺术相结合的形式,生动表现了清明节的传统礼仪和民风民俗,体现了中国清明文化的历史和传承发展。

  《清明节》邮票的主创者是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刘赦,他曾设计了《重阳节》邮票(2003年发行)。在设计过程中,刘赦发现许多地区过重阳节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登高、赏菊、食重阳糕,也有郊游及对弈品茗。为此,他抓住轻松欢愉、健身赏秋、长寿颐年、步步登高的主题,选择了“登高”“赏菊”“郊游、品茗、对弈”入图,并以工笔画形式,力求与主题重阳节和谐统一。在构图上,他设计了一个“圆”置于方形邮票的中心,采用“镜心”的表现方式,具有小品画的韵味。每个画面都突出一个视角重点,如第一图的登高望远古人、第二图的赏菊隐士、第三图的对弈棋手和沏茶仕。在色彩运用上,他施以浅绛,提以青绿,整个画面色调偏暖,表现出秋高气爽的季节特点,是当年发行的邮票中画味极强的作品之一。

  《春节》邮票(2000年发行)在设计上采用农民画的形式,表现我国农村迎新春、辞旧岁的习俗。设计者郝旭东吸收了民间艺术的剪纸、年画、皮影等技法,用自己手画形式来完成。设计中,他始终追求“稚拙”的味道,使《春节》邮票色彩鲜明,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在表现画面时,他有意强调色彩的力度和张力,3枚邮票采用黄、绿、红3种不同底色,票与票之间构成强烈的对比,每枚邮票的主体与底色之间采用既对比又统一的处理关系,把画面的色彩冲击力推到极点,鲜明、集中、概括地表现了春节的特色。

  《端午节》邮票(2001年发行)由专业邮票设计师尚予和黄里联袂设计。第一枚“赛龙舟”,以我国传统的木版年画构图,两条龙舟你追我赶,舟上插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彩旗,一派祥和气息。第二枚“包粽子”,票面图案没有采用传统的吃食场面,而是别有新意地采用悬挂的如意节来喻意粽子这一主题物象。第三枚“避五毒”,画面表现的是用虎形葫芦符驱五毒(蛇、蝎、壁虎、蜈蚣、蜘蛛)的情景,以虎形葫芦符作为主图物象,脚踩流云,背负宝剑,可谓威风八面,色彩鲜艳,生动逼真。

  《中秋节》邮票(2002年发行)的设计者是山东青年画家于新生,他在设计上采用传统民间木刻与年画艺术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体现民间节日欢乐、吉祥的气氛。除“团圆”和“赏月”等表现中秋节的民俗外,于新生还从《月亮代表我的心》歌词中得到启发,突出月亮下的男女青年,以体现柔情蜜意的中秋情人相会。3枚邮票的内容和构图特点是:“团圆”表现中秋节一家老少品尝月饼、饮酒宴乐、喜庆团圆的情景,构图上采用较为对称的形式,天上的明月与桌上的月饼形成呼应,人们以下方的圆为中心形成一种向心结构,体现团聚、团圆、共享天伦的主题;“赏月”表现人们品尝水果、中秋赏月的情景,画面运用物象之间的承接关系,上下呼应,将月情人意融于一体;“月亮代表我的心”画面上一条潺潺小溪把天和地连在一起,月亮、小溪和一对互赠香袋的情人,构成一幅情意绵绵的画面,那头部变成心形的一对鱼儿和一对桃儿,正是他们爱情的象征。
——《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