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与商人2中文版:严凤英诞辰纪念封片欣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10:23

严凤英诞辰纪念封片欣赏

 

  黄梅戏作为安庆的传统地方戏曲,已经名扬海内外,作为黄梅戏表演艺术杰出的代表人物严凤英,更是家喻户晓,受人爱戴。在她诞辰八十周年的时候,各地的黄梅戏团体、媒体、黄梅戏工作者和黄梅戏迷们以各种方式纪念着这位为黄梅戏艺术作出了杰出贡献的表演艺术家。作为家乡的集邮爱好者,理所当然地要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中,采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纪念严凤英。

  市集邮协会的同志们早在一个月前,就策划刻制一枚纪念邮戳,以供集邮爱好者和黄梅戏迷们加盖纪念邮品之需。协会专干蒋先生更是一马当先,为全国各地的集邮朋友准备了几百枚封片,要知道这几百枚封片都要认真地书写邮寄名址,可不是简单的事,得费用几天的时间才能圆满完成的。

  快乐集邮沙龙的姚天麟老先生是位一向求真务新的安庆集邮资深人士,他将纪念严凤英作为安庆集邮的一件重要活动,细致认真且有创意地自制了专门的纪念封,不仅是邮寄给集邮沙龙的每一位成员,而且还邮寄给了各地的一些集邮朋友。当我也收到这枚具有特别纪念意义和邮味十足的纪念封时,真得为姚老先生的精神所感动。我感动的不仅仅是因为我得到了这枚难得的邮品,更为感动的是黄梅戏家乡的集邮者们是在用真情实意来纪念这位大师,但愿严凤英大师的在天之灵能够感受到大家的这份真情!

  因为我设计了这枚纪念邮戳,当是我集邮生涯中的一件幸事。我也为各地的一些集邮朋友、特别是在集邮博客中结缘却不曾谋面的集邮朋友邮寄了这枚纪念封片,愿朋友们在享受集邮乐趣的同时,一同来缅怀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精神风采、感受黄梅戏艺术的独特魅力。

 


 

 

 

我为严凤英诞辰80周年设计邮戳 

 

今天,是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逝世四十二周年的日子,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一首“夫妻双双把家”的经典黄梅戏乡音又在我的心中回荡。提起这首黄梅曲,可以说在当今之中国大地,老少皆知,深入人心,这都是因为有了严凤英,有了黄梅戏。

四十多个春秋,人生经历了几重天,整个神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们对严凤英的思念和对黄梅戏的热爱没有变,她的音容笑貌、她的人格风采、她的艺术魅力,以及她创造的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且已经融入到历史的艺术长河之中!

再过几天,也就是二○一○年四月十三日,我们又将以崇敬的心情纪念这位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诞辰八十周年。我受市集邮协会的委托,设计了一枚纪念邮戳。在接受了任务后,我又一次聆听着严凤英的《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原声唱腔,欣赏着自己收藏的严凤英舞台艺术明信片和大师生前的照片,体悟着这位黄梅戏艺术大师留给我们的精神和魅力。在邮戳设计中,我选取了大师生前最为经典的且有代表性的肖像作为邮戳的主图,放置在邮戳的中央,大师虽已英年化仙天上,却音容犹在,笑看人间,让我们倍感亲切,缅怀之情也油然而生。邮戳外框采用双环形式,象征着纯洁素雅的花环,以表达人们对大师的深切怀念。邮戳内的时间数字,表示了大师的生卒年份,题签纪念文字采用黑体字,以示端庄大方、肃穆公正。设计这枚邮戳,且被采用,也算是我,一个黄梅戏家乡人对于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的最好纪念。

我最早熟悉这首黄梅戏唱曲,是七十年代末期回桐城家乡务农期间。那是在大队部门前的操场上,放映了电影《天仙配》,那个时候看一场电影不容易,更何况在山区,又因为是黄梅戏电影,乡亲们几乎是倾巢出动,连附近邻队的村民都有赶过来的。我那时虽然知道安庆有黄梅戏,但黄梅戏到底啥样,却没有直观的印象,出于好奇,也和其他知青一道将电影《天仙配》完整地看了一遍。说来也怪,观看中,自己不仅被婉转流畅的黄梅戏曲调所感染,陶醉于其间,还被剧中那追求幸福、悲欢离合的故事情节所震撼。观看了电影《天仙配》之后,我还写了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当年的时代背景下,《天仙配》使我知道了黄梅戏,更记住了严凤英,但我却不知道严凤英已经是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更不知道这样一位天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已经于1968年4月8日被迫害故世了。

回城以后,我在原来的大观区宣传部帮助工作,其间又接触到了黄梅戏。那是为了筹备庆祝建国三十周年活动,协助社区委创作排演一个黄梅小戏,当时指导排演的是剧团的一位张老师,女主角不记得了,男主角是齐文斗,后来知道他继续从事群艺工作,并当了馆长。我主要是协助组织,帮助修改唱词、用钢板刻写剧本。这段经历,又使得我对黄梅戏有了更深的感情,对一些简单流畅的唱段也能够哼上几句,可由于自己的破嗓子,总是羞于在大众场合露脸,不过对黄梅戏唱段,我倒是非常地喜欢欣赏。

  黄梅戏的流行,特别是一些像《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这样的经典唱段流行甚广,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事情了。伴随着几代黄梅戏人的努力,并不断传承和创新,黄梅戏不仅走进了央视春晚、走进了海峡两岸三地、还走向了世界。记得当时,我只要参加一些全国性的或者区域性的会议,在会议举行活动时,几乎都要求安徽老乡来一段黄梅戏,如果知道你是来自黄梅戏故乡安庆的,更是免不了让大家死磨硬缠,非得来一段黄梅调不肯罢休。当然,黄梅戏也让我觉得挺自豪的。身在异地,人家要问你是哪儿人时,就会很惬意地回答,来自黄梅戏的故乡!可见,人家虽然不知道安庆在何处,却没有不知道黄梅戏的。

 

 



 


 



 

 


 




                     (题图为云林书童专为纪念大师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