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吕布拍的图片:警惕技术迷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8:04:13
警惕技术迷信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 傅蔚冈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1-09-29 (www.ftchinese.com)

9月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两列车追尾事故,消息一出,举国哗然。由于地铁事关普通市民日常出行,公众自然会对此高度紧张。不过,公众除了对事故的发生表示惊讶外,还对地铁运营当局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质疑。有网友很快就在网络上找到了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在6年前的讲话,在该讲话中指出上海地铁有一整套行车安全管理规范,加上有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保驾护航,确保不会发生类似泰国的地铁列车追尾相撞事故。

但是,上海地铁的行车安全管理规范和自动控制系统并没有能够防止地铁列车相撞事故的发生。早在2011年7月28日晚,上海地铁10号线就曾经开错方向,引起舆论哗然。但是此次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媒体也就没有进一步的追究。不过9月27日的地铁相撞,终于给我们敲了一记醒钟:原来我们的管理和技术并不是那么的完美。

如果看看各个城市的地铁公司对上海10号线相撞的反应,就更有意思了。如地铁刚刚投入试运营的西安表示,西安地铁二号线使用的信号系统与上海地铁所使用的并非一家公司,可以保证地铁内的列车不会发生相撞事故。成都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作了类似的表示,由于信号提供不是同一家公司,可以确保成都地铁不会发生相撞事故。

那么,信号供应商没有问题,就可以确保调度不会出现问题吗?恐怕问题不是这么简单。一个再为简单的例子是,任何技术在理论上都会出现差错——我们所谓的安全程度高,只不过是其出差错的概率更低而一,世界上没有万无一失的技术。问题是,当信号调制系统出现问题后,地铁运营方该如何应对,这才是一个问题。

有位网名为“瀚海栏杆”的网友在该事故发生后的评论中指出,“信号设备发生故障了,自动闭塞实现不了了。改为电话闭塞,也就是人工调度的方式。这是铁路技术规范允许的,不用说电话闭塞了,最原始的空间间隔法行车也不会发生追尾事故。”在他看来,所谓的信号故障绝对不是这个事故的直接原因,因为人空调度也可以确保地铁安全——而且事故时并非发生在上下班高峰期,此时地铁里的车次并不拥挤。

到目前为止,此次事故鉴定的最终结论并没有出来,但是媒体几乎都将矛头对准了10号线的信号提供方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仿佛它就是此次事故的幕后黑手。之所以有这样的指责,原因之一可能是该公司同时是“723”温州动车相撞事故的供应商,此次10号线的信号提供商也是它,那么它自然就是公众所批评的对象。

指责信号供应商的最大的原因,在我看来就是那些深藏于国人内心深处的技术迷信。无论是指责该公司为10号线相撞的罪魁祸首,还是西安、成都等地的地铁运营商为其地铁安全辩护,对技术的迷信都是其主要的原因。是的,好的技术可以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营。但是一套设备要运行良好,除了设备本身要先进,管理人员的水准可能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同样的一套设备,在不同人的管理下,完全会产生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这种对技术的迷信,本质上是起源于现代社会对装备的迷信,认为通过好的设备,就可以替人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殊不知,再好的技术也有其应用的环境,一旦离开相关的条件,那么这种先进的技术就会成为麻烦的制造者。

在中国环境下讨论技术迷信,可能还有另外更深层次的意义。首先,把问题的产生归咎于信号供应商,就可以为相关管理人员卸责。如果此次事故是技术故障,而技术故障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意味着相关人员的责任就可以减轻。其次,由于迷信技术装备,那么就会导致运营方或者施工方在为“一流装备”而搞“军备竞赛”,使得各个公司更加注重硬件设备的投入而忽略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这样的结果往往会使一流的技术装备会有更大的潜在危害——因为忽略了管理。

如果把上海的10号线和世界各大城市的地铁线路相比,我们会发现在硬件设备上很少有国家的地铁能超出其右,但我们的管理呢?这恐怕是我们最应该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