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代芙花芬岛:职责定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22:04

职责定律  

2007-09-27 20:35:01|  分类: 销售经典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定律一:销售经理的职责是让业务员被迫勤奋 
   在普通企业,勤奋是一种值得赞美的品德;在优秀企业,勤奋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优秀企业的业务员最初是被迫勤奋,后来却是习惯性勤奋。 
   大多数业务员只是普通人,早晨想多睡一会儿懒觉,中午想喝上两口,晚上想上网聊聊天,没准儿还搓几圈麻将或玩玩斗地主,时间就这么荒废了,更何况业务员在外是天高皇帝远 
   优秀经理绝不会让业务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们让业务员集中做市场,对业务员实行集中管理,早请示,晚汇报。即使业务员偷懒,也只能偷一天的懒;即使业务员犯错误,也只犯一天的错误。如果业务员不得不跑单帮,也要管到每个人每天的每件事。严格的汇报体制和监督体制,让业务员觉得虽然人远在天边,但管理的法眼却无处不在 
定律二:销售经理的职责是让业务员被迫成功 
   优秀企业并非高手满营,而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让平凡者被迫成功。优秀企业严格的招聘标准,即使不一定能招来高手,但绝不会招笨蛋。新手经过系统培训如果还不能独立工作,就要做老业务员的助销员,把新手放在一个团队里看管起来,不让他有犯错误的机会。等到新手练成老手了,这时好习惯已经养成,老业务员的经验已经学到手,想犯错误都难了。即使一时心血来潮做点出格的事,企业的监控系统马上就会发现。优秀企业基本都有一套纸上作业系统,白纸黑字把每天的事记得一清二楚,想耍点小把戏并不容易。 
    在优秀经理的领导之下,你想犯错误可能没有机会,你想偷懒可能没机会。最后,不想成功都很难。 
定律三:销售经理的职责不是培养几个营销精英,而是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成功的管理并非假设员工是道德的圣人,而是假设他们是普通人。他们或许没有凶险祸害之心,却免不了自私自利。 
    成功的管理者并不准备招聘一批营销高手或精英。因为他们知道,在普通岗位,高手或精英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在内部升职,否则就会走被对手挖走的第二条路。真正稳定的销售人员是资质平凡的普通人。营销管理就是要让这些人出业绩。 
    上述两条就是营销管理的前提。 
    营销管理就是要通过制度建设和有效监管,让那些免不了自私自利的人找不到犯错误的机会,从而成为结果意义上的道德模范 
    优秀管理者绝不让业务员摸着石头过河,因为那样的话,很多业务员一定会掉到河里。他们会通过培训、标准化、模式化、流程化等手段,给普通业务员一个平台,让他们做出超出其能力之上的业绩。 
定律四:销售经理的职责不是挖空心思去创新,而是发现和推广创新。 
    营销创新不是来源于办公室的冥思苦想,而是来源于市场一线的灵机一动。这是销售人员营销创新的源泉。 
    营销创新不能靠个别人的灵机一动,而要变成企业****的一项流程。这是企业层面营销创新的源泉。 
    这是关于营销创新两个不同层面的辩证理解。 
    销售经理远离市场一线,可能缺乏业务员灵机一动的创新。但销售经理一定要善于发现业务员灵机一动的个人创新,并通过一定的流程把它变成企业层面的创新,推而广之。 
定律五:经销商管理得好就是天使,否则就是魔鬼 
    有人唱高调:厂商是一家。可以说,说这句话的人自己不信。但是,当有人在一些公开场合言不由衷这样说时,你也不要驳人家的面子。厂家与商家是靠得很近,却是难以相交的直线。 
    有人说:经销商不是上帝。消费者才是上帝,经销商甚至不是上帝的代言人。反正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有宗教情绪,上帝只是挂在嘴边而已。而现实却是店大欺客,客大欺店,谁把握主导权谁就是上帝。 
    有人说:厂商是博弈对手。即厂商是下棋的双方,既相互依赖,又互为对手。在赚取消费者的钱时,双方高度一致;在分脏时,双方不一致。经销商的要求永远是:质量更好一点,价格更低一点,促销更大一点,广告更多一点。 
    有人说:厂商是同床异梦的夫妻。夫妻是合同关系,父子是血缘关系。厂商也是合同关系,而且经常是不拿合同当回事的合同关系。维系夫妻关系的是爱情,而爱情是双方共享的。维系厂商关系的是利益,而利益无法共享——因此,厂商是同床异梦的夫妻。 
    有人说:厂商互为工具。工具者,达到目的就扔。企业的发展,实际是一个不断淘汰与更换经销商的过程。企业每次营销变革,都会拿经销商动刀。所谓的渠道扁平化,如果没有杀大户的决心,是不可能的。 
    对经销商的现实理解应该是:管理得好,经销商就是天使;管理得不好,就是魔鬼 
定律六:很多销售经理是业务员劳模从政,但千万别留劳模从政后遗症 
    很多业务员之所以被提拔为销售经理,不是因为有杰出的管理能力,而是因为有杰出的业绩。业务员是自己干出业绩,而销售经理是指导别人干出业绩。 
    劳模从政后遗症就是销售经理有过多的业务员情结,总是把自己当作大业务员。每当遇到没有领会自己意图的业务员,心里就发急,就想把业务员撇在一边自己干,自己当大业务员,而仅仅把业务员当作帮手。 
    人性定律 
定律七:对优秀的人,管理就是信任;对普通人,信任就是管理。 
    对那些善于自律而且能力突出的人,管理就是给他们自由的边界,让他们尽情挥洒。边界越大,尽情发挥的空间越大,就越有超乎意料之外的结果。 
    对普通人,管理就是把他们的行为约束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边界之内,让他们的行为符合企业规范。 
定律八:人性管理不是人情管理,最大的人性是让对方成功。 
    人性管理不是惯着对方,并把对方惯出一身坏毛病。最大的人性是逼着对方成功。因此,在处罚员工时绝不能手软,并且告诉对方:在处罚时,我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或许,当时对方会怨恨你,但过不了多久就会感谢你。10年后,对方或许还忘不了你。 
    如果你不信的话,不妨回忆一下你的学生时代。那些惯着我们的老师早就忘了,倒是那些严厉的老师,让我们念念不忘。 
定律九:成功状态是一种非理智状态,是最危险的状态。 
    人在三种状态下智商最低,最容易犯错误。这三种状态分别是:恋爱状态、成功状态、有钱状态。 
    恋爱状态的智商之低已被公认。人在此时所犯错误将影响人生幸福。 
    成功状态会让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人在此时所犯错误将影响事业成功。 
    问题定律 
定律十:已经发现的问题不再是问题,没有被发现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找到了问题,通常也就找到了答案。关键点是:你找到的问题是真正的问题吗? 
    比如,当新品推广失败,总结的问题经常是新品不符合消费者的需要。这可能是一个假问题。真正的问题也许是新品还没有进入市场之前就遭遇销售队伍的层层否决 
    比如,人们通常认为新品开发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其实,通路销售中,新品开发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经销商盈利的需要。 
    因此,当你竭力思考问题的答案时,不妨多花点精力思考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定律十一:遇到问题时的本能反应,即使不是错误的,通常也是无效的。 
    世界上没有不假思索的简单答案,真正有效的答案往往在思维拐弯处。 
    比如,在总结产品卖不动的原因时,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牌子不响,似乎牌子一响,销量就解决了。这就是简单的本能思维。只要思维稍微拐弯就知道这个答案值得怀疑:所有的知名品牌都是从不知名品牌走过来的,最初他们的牌子不响时是如何做销售的?进一步思考还会发现:优秀企业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是他们成功之后如何做,而是成功之前如何做。也就是说他们是如何从不成功走向成功的。 
    比如,如果一个人在某个职位上干得不好,人们的本能思维是换个人。其实,真正的问题可能不是人,而是职位设计出了问题,因为这个职位可能就是一个不可能职位,是一个只有上帝才能胜任的职位 
    比如,销售下滑怎么办?本能的反应通常是降价、促销、做广告。那么,销售经理们不妨做下列思考:有谁不知道这样做呢?只要是正常的成人,就能想得到,这样的本能反应通常是无效的。 
定律十二:承认问题需要勇气,解决问题需要智慧。 
    发现问题并不难,可是,由于问题的背后是责任和能力。因此,承认问题就变得困难了。 
    有了问题而不承认问题,那就是最大的问题。 
发现问题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掩盖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人们总是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公开问题。此时,或许问题正在变得恶化。 
    当承认问题就意味着否定自我时,问题就不再仅仅是个单纯的问题而已。 
    是否敢于承认问题,是对自己自信心的真正考验。正因为很多人缺乏承认问题的勇气,才会不断发生下列现象:只有当一名经理调离时,问题才得以完全暴露。 
定律十三:处理问题的流程应该是先救急,再追责 
    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市场上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但企业却没有部门或个人出面解决。因为大家都在想:谁出面就可能意味着谁默认自己是问题的责任人。为了回避责任,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出头 
    有些企业处理问题的程序是:先找责任人,谁出问题谁负责解决。由于有些问题并不容易找到责任人,或者一个问题有多个责任人。于是,找责任人的过程更是加速了问题的恶化。 
    正确的流程应该是先救急,再追责先救急就是贯彻客户优先,市场优先,不要因为追责而耽误救急 
    案例:多数酒店都有这样的规定:客人损坏房间用品要赔偿,如果服务员未发现,要由服务员赔偿。于是,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当酒店要求客人赔偿时,客人坚决否认,而服务员则一口咬定是客人损坏的,最终导致酒店与客人关系激化。 
    根据客人优先原则,只要没有确切的证据,并且客人坚决否认,就应由大堂经理签单。因为业务员的思维是:如果客人不赔,就得由我赔;得罪客人不是我的责任,没有发现问题就是我的责任。因此,即使没有完全的证据确定物品是由客人损坏的,也要一口咬定,因为这是逃避自己责任的最佳办法。 
    团队定律 
定律十四:团队是成员之间彼此融合升华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 
    如果你的团队成员之间没有分工与合作,都只是单兵作战,哪怕他们个个绝顶优秀,他们也不是一个优秀的团队。 
    一个真正的团队,必须是每个人有求于其他人,并且能够贡献于他人。也就是说,团队成员要有配合,并且谁也离不开谁。团队的组合形成化学反应而不是物理反应。6名主攻手组成的排球队不是团队,11名前锋组成的足球队也不是团队。同样,一群单兵作战的业务员组成的队伍也不是团队。 
    团队并非人的简单聚合,一个有效的团队必须具备四大要素:共同目标(团队目标优先个人目标,个人行为有助团队目标的实现)、****认同(心理上认同团队,行动上服从团队)、有效****(相互分工协作)、团队首脑(让团队成员臣服)四大要素。这样的团队才能实现1+12的效果,而团队的目标恰恰就是实现整体大于个体之和 
定律十五:一个有效的团队,能够实现一个诸葛亮领导三个臭皮匠胜过四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永远都只是臭皮匠,绝不会成为诸葛亮。诸葛亮代表了一种境界,即使臭皮匠扎堆,也无法达到诸葛亮的境界。 
    一个臭皮匠领导三个诸葛亮,等于四个臭皮匠。这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三个诸葛亮还不如一个臭皮匠。团队成员没有互补和配合,力量就可能抵消。 
    一个诸葛亮领导三个臭皮匠胜过四个诸葛亮。团队****结构只有符合下列条件才能实现价值倍增:第一,有分工;第二,互补;第三,金字塔结构。 
定律十六:优秀团队总是不断出人才,要特别注意把人才送到优秀团队去锻炼,并注重从优秀团队选拔人才。 
    最佳培训是团队同化。在一个优秀团队耳闻目睹,胜过精心设计的培训课程。团队领导耳提面命的工作指导是培训的最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