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攒局:辉煌王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32:13
  

司古

每当看到欧洲王室头上那些璀璨夺目的王冠,笔者都会陷入一种对它们渊源的困惑。为什么这样的东西在西方文化中能成为至高无上权利的象征?

在君主制国家,王冠不仅是王室的象征,更成为整个国家的象征。在脑袋上戴王冠的历史究竟应该从何时算起,今天已经弄不清楚,但历史学界公认至少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现有史料表明,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皇帝们头上佩戴的环带状冠饰,应该算是后来王冠的最初形式。公元三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照搬了波斯皇帝们的做法,从此后来的罗马帝国诸君都戴上了王冠。不过那时罗马皇帝们的王冠样式和现在我们看到欧洲王室的大不相同,它们的形状和今天纽约曼哈顿岛上自由女神像头上那光芒四射的冠饰十分相像,这种样式据说来自希腊罗得岛太阳神巨像的神冠。当时的人形容罗马帝国皇帝的王冠是“四周镶有太阳光芒的花冠”。

现存最为古老的王冠,应属神圣罗马帝国的黄金冠。这顶王冠制作于约公元10世纪的奥托一世或康拉德二/三世时期,在12世纪的史料中有文字明确记录过这顶王冠。神圣罗马帝国时期,这顶王冠和帝国之剑、帝国之矛以及帝国十字一起构成了神圣王权的象征物。从1424年到1796年,这些王权珍宝一直被保存在纽伦堡,这里是法兰克王国的发祥地,只有在新君加冕时,才能离开纽伦堡。今天,这顶王冠保存在维也纳的霍夫堡,成为游客必看的奇珍。

神圣罗马帝国的黄金王冠,这顶有着近千年历史的稀世珍宝如今保存在维也纳的霍夫堡

神圣罗马帝国王冠看起来和今天现存大多数古代王冠在外形上差异较大,这顶王冠不是呈圆形,而是八面棱体的形状。王冠采用8块下方上圆的高纯度金版铰接而成,通过两根铁条用金铆钉连接起来。王冠表面镶嵌有许多珍珠和144颗宝石。这些宝石未经切割(当时的工匠们还没有切割宝石的技术),只是被磨成近似圆形。构成王冠的八块金版中,稍小的4块上带有拜占庭风格浓郁的掐丝珐琅画,其内容取自圣经,其中三块取自《旧约》,分别表现大卫王、所罗门和希西家(与预言家以赛亚在一起)的形象;一块取自《新约》,表现的是耶稣和两位天使。其余4块金版则嵌满宝石和珍珠。前后两块较大的金版之间有一条拱梁,拱梁前方装有一枚同样镶嵌珍珠宝石的十字架(十字架是11世纪加上去的)。

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王冠只有在加冕时才能使用。为了应付平时参加一些仪式或典礼的需要,国王们就自己制造了一些私人王冠。比较有名的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1602年在布拉格制造的王冠,这顶王冠也是纯金打造,堪称欧洲黄金工艺的杰作,王冠上镶嵌了不少钻石、红宝石、尖晶石、蓝宝石和珍珠,内衬为红色天鹅绒,王冠的整体造型带有主教冠饰特点,鸢尾花装饰象征着王室,顶端的蓝绿祖母绿则象征着天堂。后来这顶王冠成为奥地利帝国之冠。1612年鲁道夫二世死后的动荡中,其他王冠都被毁坏,唯有这顶王冠幸存下来,今天它被收藏在维也纳。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为自己平时需要于1602年打造的黄金王冠,这顶王冠后来成为奥地利帝国之冠。

这幅宫廷画生动地记录了佩戴奥地利帝国之冠的奥皇弗朗兹一世的形象。

在基督教背景下的欧洲,君主们不能自己给自己戴上王冠。在他们的加冕典礼上,基督教会的高级神职人员(有时候干脆是教皇)会将王冠戴在国王的头上,以表明国王继承王位这一事实得到教会的认可,属于“名正言顺”。君主们也乐意借此稳固自己的地位,只要和教会关系不是很僵,一般都要采取这样的加冕形式。一些早期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们甚至亲自前往罗马,请教皇为自己主持加冕礼。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举行加冕典礼,他特地把教皇请到了巴黎圣母院,但这位桀骜不驯的法国皇帝并没有拘泥早已成为“成法”的惯例,他不等教皇拿起王冠为自己加冕,就自己从教皇庇护七世手里取过王冠自己戴上。

拿破仑加冕礼打破了由教皇为君主带上王冠的惯例,他不仅自己从教皇手里拿过王冠戴在头上,而且还亲自为约瑟芬皇后加冕。这幅当年的场景画里,拿破仑身后的教皇神态极不自然。

法国王冠珍宝在1885年经历了一场浩劫:当时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认为销毁了象征法国王权的王冠珍宝,便消除了波旁王朝复辟的可能——这种想法着实有些幼稚,他们下令将法王的许多王冠拆毁,并将贵金属和珠宝以很低廉的价格出售。保存下来的一些历史意义重大的法王王冠,上面的珠宝也被换成了廉价的玻璃,今天在卢浮宫展出。大革命以前,所有的法国国王都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加冕典礼,大革命以后,只有拿破仑一世、约瑟芬皇后和查理十世在此举行过加冕礼。法国最为著名的王冠,当属路易十五1723年加冕时佩戴的王冠,这顶王冠上镶嵌有著名的“摄政王”钻石和由红衣主教赠送的8颗大钻石,此外还装饰有许多红宝石和珍珠。王冠上设有4拱,各拱交汇处的最顶端装有一个由两圈钻石装饰的平台,平台上用9颗大钻石镶嵌成一朵璀璨的立体鸢尾花。王冠的内衬为金线绣成,上面同样装饰着钻石。后来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内特也曾佩戴过这顶王冠。在这顶王冠制成之前,法王的王冠很少使用贵重的宝石,因为在当时有这样一个传统,即法王死后要把王冠馈赠给圣丹尼斯修道院作为收藏。在路易十五死后,这顶王冠也被赠送给圣丹尼斯修道院,但上面的钻石被拆下来换成了水晶,今天这顶王冠保存在卢浮宫。

  路易十五1723年加冕时佩戴的王冠,这顶王冠上镶嵌有著名的“摄政王”钻石和由红衣主教赠送的8颗大钻石,此外还装饰有许多红宝石珍珠。

今天,君主国已经几乎成了历史遗迹。只有英国的君主还继续保持着使用王冠的传统,照例会在君主登基仪式上举行涂油礼和加冕礼。其他大多数欧洲君主的王冠都只作为保存在博物馆的纯粹陈列,除了作为国家的象征,不再作为实用器物。作为欧洲最为古老的王室,英国仍然保存有精美的王冠,圣爱德华之冠和帝国之冠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1661年为英王查理二世加冕制作的圣爱德华之冠

1661年制成的圣爱德华王冠采用纯金制作,上面带有两条交错的拱梁、4枚马耳他十字和4朵鸢尾花饰,王冠上嵌有444颗宝石,英国许多君主的加冕礼都采用圣爱德华王冠,相传该冠的黄金来自阿尔弗雷德大帝的金冠。但一些英国君主觉得这顶王冠太重,佩戴起来不舒服。1937年,英王乔治六世下令制作了一顶新的帝国之冠,这顶王冠也是采用交错的马耳他十字和鸢尾花饰作为装饰,采用交错双梁设计,上面镶嵌有2868颗钻石、273枚珍珠、17颗蓝宝石、11颗祖母绿和5颗红宝石。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著名的“黑太子”红色尖晶石和有着“非洲之星”美誉的库里南二号巨钻也在这顶王冠上。通常在英国议会开幕仪式上,女王会佩戴这顶帝国之冠出席。鉴于英国王冠对于这个君主国的重大意义,英国法律禁止这些王冠珠宝出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王乔治五世在作为印度国王出访德里时只能下令重新制造一顶王冠,这就是帝国印度之冠,今天它也和英国王冠珠宝一起存放在伦敦塔城堡里。

1937年制作的英国帝国之冠,这顶王冠上镶嵌有两枚举世闻名的珍宝——“黑太子”红色尖晶石和“非洲之星”巨钻。

英王爱德华七世像。英王的右手桌上就放着璀璨的帝国之冠。

如果想看更古老的英国冠饰,可以去德国慕尼黑,那里保存着一顶现存最为古老的英国王后冠,这顶王冠制作于1370年左右,又被称为波希米亚和帕拉蒂尼公国之冠,它是作为英王亨利四世的女儿布兰奇公主嫁妆的一部分被带到海德堡,从此落户德国,今天已经成为稀世珍宝。

保存在慕尼黑的波希米亚和帕拉蒂尼公国之冠,它制作于1360年左右,是现存最为古老的英国王后冠

1613年俄国罗曼诺夫王朝首位沙皇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即位时,他佩戴的是一种被称作莫诺马克王冠的东西,此后几个世纪,历代沙皇都在该冠形制的基础上加工自己平时使用的王冠,但在加冕礼上,他们都还会使用祖宗的莫诺马克王冠原物。1721年,沙皇开始使用新制成的嵌满钻石和宝石的俄罗斯帝国之冠,用于取代原来的莫诺马克王冠。1762年,女沙皇凯瑟琳二世命令工匠为自己精心制造了加冕用的帝国之冠,这顶王冠镶嵌有总计4936颗钻石,其中有一颗重达398.72克拉的巨大红色尖晶石,冠圈边缘还嵌有许多珍贵的珍珠。在1917年被推翻之前,俄罗斯罗曼诺夫的沙皇们,在加冕时都会佩戴那顶辉煌的帝国之冠,这顶王冠最初出现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加冕礼上。最后一次使用则是1896年尼古拉二世的加冕礼。如今我们可以在克里姆林宫国家钻石库中的藏品中看到它。

罗曼诺夫王朝早期沙皇加冕时佩戴的莫诺马克金冠,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风格。

俄国女沙皇伊凡诺夫娜在17世纪末佩戴的王冠。

伊凡诺夫娜女沙皇冠冕像

俄国女沙皇凯瑟琳二世像。图中可以看到那顶精美异常的俄罗斯帝国之冠。

丹麦今天也保存有一顶非常精美的王冠,这顶王冠是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1595-1596年制造的,王冠采用黄金制作,带有7个尖顶,王冠表面镶嵌有切割成成型的宝石和珍珠,王冠的分量不轻,有2895克。1648年,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三世加冕时佩戴的就是这顶王冠,这也是它最后一次使用。

保存在哥本哈根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王冠,这顶黄金王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一顶王冠,是一个甚至几个王朝兴衰历史的缩影。如果它们能说话,那历史就会变得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