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局和卫生局啥关系:五行天干地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04:51

 

 

 

  五行天干地支

 

  为了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这篇文章,本站需要先普及一些知识。

 

  1、五行理论。中医将五行、五音(宫商角徵羽)、天干地支、阴阳作为一个基本的抽象数学模型体系,对应以具象的天时、地理、人体(五脏六腑、情志)等,以其之间的生克、化用的关系分析人体生病的原因,以及诊疗的方法。

 

 

五行关系图

 

  五行的相生(绿色箭头)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助长和资生、引发的作用。

  五行的相克(红色箭头)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

 

  2、天干和地支。天干化五运。什么是天干地支法呢?

 

  “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那干支为何物?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对应十二生肖、十二时辰)


  传说天干地支是黄帝时候的大挠氏所创。其在运用中有许多神奇的地方,这对现代人来说还是个迷!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始终是个谜。《三命通会》论支、干源流曰: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

 

  3、十天干寓意: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4、十二地支寓意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5、对应关系。根据天干、地支算法,下面对应出了天干地支与五运(金木水火土)之间的关系。

 

  甲、己------土运

  乙、庚------金运

  丙、辛------水运

  丁、壬------木运

  戊、癸------火运

 

  其中:

  单数: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为中运太过之年

  双数:乙、丁、己、辛、癸为阴干,为中运不及之年

 

  6、地支化六气(司天之气)

  子、午 ----- 少阴君火司天 阳明燥金在泉

  丑、未 ----- 太阴湿土司天 太阳寒水在泉

  寅、申 ----- 少阳相火司天 厥阴风木在泉

  卯、酉 ----- 阳明燥金司天 少阴君火在泉

  辰、戌 ----- 太阳寒水司天 太阴湿土在泉

  巳、亥 ----- 厥阴风木司天 少阳相火在泉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代表五种物质属性,是抽象概念,是代号,不要理解具体的某种东西。五行理论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五是个普遍的数字,五指、五官、五脏、五味。。。有很多事物可以分为五类,所以五行理论是有物质基础的。在中医里,用五行描述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系统的功能和关系,注意这里的五脏也是个功能概念(称为藏象),并不限于具体的解剖上的五脏。

  

  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
  火-温热、升腾、明亮
  土-生化、承载、受纳
  金-清洁、清肃、收敛
  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

 

 

中医五行对应图

 

   

 

  如何才能知道

 

  知道,胜;不知道,不胜!

  人在与自然的博弈中,趋利避害,不断发展,《易经》、《黄帝内经》和《道德经》被称为上古三坟,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都有探讨自然、人、以及人与自然的规律——道的内容,也都有养生的哲学在里面,知晓这些规律(道)则胜,则生,不懂的这些道,则不胜,甚至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