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木耳玉米芯配方:3★★【何谓经典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0 09:35:53
01【何谓经典文章】
02何为经典作品?
03什么叫经典,经典的标准是什么?
04经典文学_百度百科
05当代人能否写出经典作品
06擦亮那些蒙尘的经典文学之灯2011.09.19.*******
01?3B【何谓经典文章】
时间:2008-12-09 
   
    何谓“经典” 千百年来,新书源源不断地问世,属于“名著”的书目亦与日俱增。书海茫茫,世人难以全数涉猎。不管你的寿命有多长,你至多只能阅读书海中的一滴水珠而已,因此你所读的书应该是精华之所在,要读“名著”。【值得庆幸的是,真正的名著相对说来是“凤毛麟角”】。 【自从世界上有了文化,就有人列出最佳书目】。古代亚历山大城的教师和图书管理员就曾列过此类书单。 【不同时代对书目的挑选会有所不同】,这不难理解,但各个时代所选的最佳书目录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无论在哪个时代,书目编篡者对于古代和现代的作品总是兼收并蓄,而对于现代著作是否能同古典作品相媲美则深感怀疑。何谓“名著”?标志是什么?本文所述之六条未必称全,但我在每年选择书目中发觉极为有用。
    1.【“名著”一般都拥有最广泛的读者】。它们不是只风行一二年,而是【经久不变的畅销书】。《飘》比起莎士比亚的剧本和《堂.吉诃德》来,读者就相对地说要少得多。有人作过较切合实际的估计:三千年来,荷马的史诗《伊里亚特》至少拥有两千五百万读者。名著问世后未必在那个时代就成为畅销书,要有一定时间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天文学家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书现在是本名著,而据报道当时他曾说过:“上帝等待了六千年才有一个观察者,我这本书可能要等上一百年才会有一个读者。”     2.【“名著”通俗易撞,不卖弄学问。】它们不是专家写给专业人员看的专门性著作,无论是关于哲学或者科学,历史或者诗歌,它们所【论述的是关于人类共同感兴趣的题材,而不是学究式的空谈】。这些书并非为教授们所作,而【是为普通人而写】。要学高深的教材,必先学基础教材。“名著”所论述的都是各个专题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名著”是基础教材】,所不同的是它们不是互有联系的一整套教材,也并非按难易程度和问题的技术性而编排。有一类书却应先读,以便有利于名著阅读,那就是名著的作者读过的别的“名著”。以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基础知识》和牛顿的《物理学的教学原理》为例。读欧几里德的这本书无需事先学习数学,因为该书本身便是名副其实的几何入门和基础算术入门。牛顿的书则不然,因为牛顿运用数学来解决物理问题,他的著作深受欧几里德关于比例和面积的论述的影响,若不先读欧几里德的书的话,恐怕连科学家也难以一下子读得懂。我的意思不是说科学巨著可以轻易读懂,而是说【要按历史顺序读才能事半功倍】。正如欧几里德能启发人读懂牛顿和伽利略的著作一样,牛顿和伽利略又能帮助人理解爱因斯坦的著作。这一观点也适用于阅读哲学著作。
    3.【“名著”,永不过时】。为便于比较,我们把眼下流行的书称为“当代作品”,它们只流行一、二年或至多十多年。许多早期的畅销书恐怕你连书名也记不起了,也不会再有兴趣读它们。而【“名著”却不会因思想运动、学说更迭、舆论分歧而过时】。名著不是供学者研究而积满尘垢的遗著,而【是当今世界上潜在的最强大的文明力量】。人类的基本问题代代相同。读过德摩斯梯尼的演说辞和西塞罗的信件,或是培根和蒙田的散文,任何人都会发现:人们对于幸福和正义、美德和真理,甚至对于安定与变幻本身是何等的笃信不疑!人类为其目标而奋斗的道路看来是不可改变的。
    4.【“名著”令人百读不厌】。只要你认真阅读,你决不会感到扫兴。【名著一页书所包含的思想要比一整本普通书的内容还要丰富得多】。它可以使你百读不厌,其中的养料汲之不尽。理解能力不同,或对事物持不同见解的人,都爱读“名著”。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格列佛游记》、《鲁滨逊飘流记》和《奥德赛》。儿童可以饶有趣味地阅读,但未能领会其中能为成年人所欣赏的全部妙处和含义。
    5.【“名著”最富有教育意义】。“名著”含有其他书籍所没有的东西,不论你是否赞同书中的观点,它们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老师。“名著”受到那些既是读者又是作者的人的广泛讨论,“名著”是许许多多书籍所论述的题材,论述“名著”的书多得不胜枚举,大部分已为世人遗忘。
    6.【“名著”论述人生有待解决的问题】。世上有一些真正奥秘的东西,那是人类知识和思维局限性的标志。人们不仅带着疑问开始探究,也往往满腹疑团终止探究。真正有才智的人老老实实地承认未能理解的东西,认识到这一点不 意味着浅薄,(此句中出现乱码,有几字为编者补充)而是表明知识的渊博。读书的人都以知识不为国界所局限而深感庆幸。我不知道如何冲破政治上民族主义的桎梏,但我确实知道我们可以怎样成为人类各方面精神的朋友,而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就是靠阅读“名著”。
更多何谓经典相关知识>>何谓人生的三大境界何谓爱情的最高境界
*其他答案
经典,就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就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体现本行业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她往往还蕴含着令人感动的人文之美,而人文之美,又往往体现在其艺术品鉴价值,历史价值及拥有价值上.一个经典,都经历时间沉淀而又超越时间,成就完美艺术。就以【劳斯莱斯】为例,这个汽车中的真正贵族,让造车成为一种艺术.它一直秉承了英国传统的造车艺术:精练,恒久,巨细无遗.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自1904年到现在,超过60%的劳斯莱斯仍然性能良好.劳斯莱斯最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大量使用了手工劳动,一直到今天,劳斯莱斯的发动机还完全是用手工制造.更令人称奇的是,劳斯莱斯车头散热器的格栅完全是由熟练工人用手和眼来完成的,不用任何丈量的工具.而一台散热器需要一个工人一整天时间才能制造出来,然后还需要5个小时对它进行加工打磨.每辆劳斯莱斯车头上的那个吉祥物———带翅膀的欢乐女神,她的产生与制造的过程,更是劳斯莱斯追求完美的一个绝好的例证.这尊女神像的制作过程也极为复杂.它采用传统的蜡模工艺,完全用手工倒模压制成形,然后再经过至少8遍的手工打磨,再将打磨好的神像置于一个装有混合打磨物质的机器里研磨64分钟,做好的女神像还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正因这种对完美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成就了劳斯莱斯的卓越品质,让其穿越时间而又能超越时间,成为世人敬仰的百年经典.每一个经典,总是蕴含着令人敬仰的精神一如世界经典名表之一———【百达翡丽】(PatekPhilippe),她是贵族的标志.贵族的标志则是拥有一块百达翡丽表.高贵的艺术境界与昂贵的制作材料让百达翡丽经久不衰,更难能可贵的是,百达翡丽绝不因为市场走红而滥造一只,坚持与工业化生产反其道而行,百余年保持一个传统,即每年只手工制造一只产品,【其价在人民币3000万元左右,而谁要获得这只手表,起码要耐心等待8至10年时间】.试问,这样的产品能不让世人神往吗 这样的产品能不被认为是贵族的标志吗 上城,世界建筑史上最绚丽的经典华章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人文思想.以人为本,是所经典建筑的精髓;成就舒适生活环境,是成为经典建筑根本.世上【最著名的上城】———国纽约上东区,那里富人云集建筑也聚集了整个时代的一精华.在气势磅礴的中央公旁,古典的建筑,弧线的顶窗简约的线条,唯美的雕塑,人与自然,建筑和谐共处,人文与艺术有机交融.而今这些古典建筑和雕像穿越历长河,依旧年轻,散发着浓的生活气息……在上城,每栋建筑都能穿越时间的深度厚度,历久弥新,成为世人仰的人居经典 回答采纳率:30.4% 2008-12-09**
02何为经典作品?2009-04-03
我们经常听人说要重读经典作品,那么,什么是经典作品?经典的标准是什么?我以为经典就是值得花时间深阅读的好书,它们是人类文明长河的沉淀,下面来看看意大利知名作家卡尔维诺是如何定义经典作品的。 
卡尔维诺如是说:一、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二、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他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他们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他们的人,他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三、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些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四、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五、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六、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七、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他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时留下的足迹。八、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云,却也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九、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十、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个名称,它用于形容任何一本表现整个宇宙的书,一本与古代护身符不相上下的书。十一、“你的”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十二、一部经典作品是一部早于其他经典的作品;但是那些读过其他经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能认出它在众多经典作品的系谱中的位置。十三、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把现在的噪音调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对经典作品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十四、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它格格不入的现在占统治地位,它也坚持至少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
03什么叫经典,经典的标准是什么?
百度知道2007-6-1
       最佳答案 什么是经典?     (1)【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后人尊敬它称之】为经典。  (2)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3)经典就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  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就是【经典】。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单称为“【经】”,如老子、论语、圣经、金刚经。有些甚至被称为【经中之经】,位居群经之首,比如中国的《易经》,佛家的《心经》等,就有此殊荣。由此而论,<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四大名著>,鲁迅的作品是中国的经典.《荷马史诗》,《悲惨世界》,《和平与战争》巴尔扎克的作品,马克.吐温的作品是外国的经典。作品成为“经典”是有“永恒性”的。作品只有在历史的考验中,被广大求知者认可从而成为“经典”。至于金庸和张爱玲,他们的作品正在接受历史和人民的考验,但还没有成为“永恒”。所以有人加了一个定语,称“百年经典”,也是“偷换概念”
而已。
(“红色经典”更是“胡说”。他让每一个读书人都在耻笑。)参考资料:http://life.21cn.com/b/mw/talking/2006/09/29/2990182.shtm****
04经典文学_百度百科 经典文字经典的标准,是看它的文学价值,还是看它是否能伴你到久远的以后,还是看它是否写出了一些可能被压制或淡忘的人和事,作家们自己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在蒂姆·洛特看来,经典必须“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而鲁思·伦德尔则认为经典必须是完全自出机杼的作品。
  不管怎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永恒的、神圣的、不变的经典是不存在的。即使我们按照文学史或文学的标准确立了一些当代文学经典,但经典作为一个历史化的过程,仍然需要不断被遴选、沉淀与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化的过程无异于一个重写文学史的过程。
  因此,经典所承载的价值内容应具有永恒性。经典的创作内容应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在表现生活时,关心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批判社会黑暗势力,张扬人道正义价值;在塑造形象时,记录历史真实,揭示历史规律,使作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经典要能深深吸引读者,能重重撞击读者的心灵,能久久地令人回味。
  开放分类:
  文学,经典,经典的标准
*****
05当代人能否写出经典作品
 07/09/11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领域,经典作品尤其在基本理论方面的经典作品,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让人难以遗忘。然而,近20年来我国的知识生产却似乎只能复述、引用既有的经典,当代经典作品越来越少。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问题的出现?当代人还能写出经典作品吗?                             
经典需要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洗礼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韩 震
                                 
                             
    经典作品的缺失,从根本上说,首先是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所决定的。在古代,尽管不同民族和群体之间的交往不如现在频繁,但是人类社会整体的、共同的和普世的意义却有着共同的基础:作为生命基础的自然,作为世界创造者的诸神或上帝,作为文化延续的传统……等等。然而,现代化进程使世界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可以说,我们处在一个文化根基漂移的时代。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人造物的不断嵌入,使人们对自己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的体认越来越模糊,人对自然甚至产生了隔离感。第二,人的实践力量的增强,让人越来越自信地摆脱了上帝造人并且决定人的命运的观念,尼采说“上帝死了”,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不相信神圣的命运了。第三,城市化和人口的流动,使人们远离了相对稳定的乡土文化传统,人与传统文化之间似乎出现了断裂,人们越来越缺失过去人与故乡环境之间的神话叙事。在这样一个时代,就像卢卡奇的女弟子阿格尼丝·赫勒所说的,人们的思考往往拘泥于“历史境遇的牢笼”之中,人们的语言往往是对这种断裂式存在表述的话语。第四,随着人们对“宇宙理性”的认识论怀疑,人们对自己的理性认识能力的有效性也产生了动摇。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相信柏拉图式的“理念”和黑格尔式的“绝对精神”,而且对康德式的为自然立法的理性的普遍性和先验有效性也失去了信心。总之,自然远离了我们,上帝死了,传统断裂了,理性主体性进入了黄昏阶段;人们难以再有张载所说的那种雄心壮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没有了宏大叙事的基础,人类也就失去了可以把握时代本质的思想自信和语言力量,人们只能进行某些对情景化事件或事物的经验的片断式叙述。这些叙述往往缺少超越时空的力量,因而无法成为传世的经典作品。
                                
    其次,从精神生产方面而言,经典难以产生也与人们精神生产力的提高有关。过去,只有少数人有机会受教育,有物质条件和闲暇时间进行思考;多数人须为了谋生而终日进行体力的劳作。写作往往是圣贤的事情,一般人并不奢望。可是,现在教育的普及使许多人都可以写作,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使许多人有条件写作,社会的民主、宽松气氛使许多人敢于写作,各种精神产品像雨后的野草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对精神作品失去了往日的神秘感,并且以更加挑剔的眼光审视它们。在比较民主的文化氛围里,每个人的自信和自尊都增强了,甚至当今的文化是一种“自恋的文化”,互相之间难以产生崇拜感。因此,尽管精神产品的产量日益增加,可是人们感到当代经典作品却越来越少。同时,由于精神产品的大量涌现,人们的精神生产处于一种竞争之中,必须尽早地抛出才能获得其地位,因此,人们越来越多地进行短平快的写作,而没有足够的耐心进行精雕细刻,这也是经典作品难以产生的原因。经典作品难以产生,并不是就没有经典了。从道理上说,任何时代都有反映自己时代特征的作品,也许经典的形态发生变化了。
                                
    最后,从精神产品的鉴别过程看,任何经典作品都是历史沉淀的结果,都要经过岁月流逝的大浪淘沙。以往的经典已经是几千年积累的产物,已经是历史多重选择的结晶。我们现在看,似乎前人写的都是经典,这些经典作品是在与同时代的作品竞争后存留下来的。实际上,这些经典作品在产生过程中也有许许多多的怀疑和批评,作者也经历过许许多多的犹疑和彷徨。必须有足够岁月长河的冲刷,才可能最终使经典作品水落石出。经典作品往往是超时代的,它们的作者往往比自己同时代的人看得更远,即使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捕捉到未来的蛛丝马迹。因此,很有可能,在今天不为人理解的作品,我们的后人会发现它们的经久价值。我们必须有历史的态度。                             
达到经典标准和在历史上成为经典是两个问题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  高小康
                                
   “经典”问题需要分开来谈。说起来好像是很简单的问题,似乎大家都看不到伟大的经典作品或者说是里程碑式的作品,现在的作品写得不好,但在文学和文学史上,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从两个维度上来看。一个是作品本身,在什么意义上才能把这部作品称之为经典;另外一个就是历史的维度,经典是怎样形成的,是怎样被成为经典的。作品本身达到经典价值标准和在历史上成为经典是两个问题。在历史中成为经典,也就是在接受中成为经典。具有经典素质的作品不一定就是经典。作品本身达到经典的水准、具有经典的价值,这只是成为经典的内在可能性。要真正成为经典,还需要历史的条件,需要被历史承认接受。
                                
    在接受的条件中,作品首先要具有经典价值,这就牵涉到作品本身的价值问题了。所谓经典的概念,就是指被一代代人传承下去,人们认为它具有永恒性,具有典范性,或者在某种意义上的标准。作品的价值,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统来说,一个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标准和美学的标准,或者可以称之为文化的价值和美学的价值。美学的价值,就是指艺术上的独创性、完美性,在人的审美感受中给以美的体验。应当说能够达到这个价值标准的作品,代代都有,包括当代,从美学上来说,比前代强、能够提出新的审美体验的作品其实是很多的,甚至是不亚于以前的大著作,比如说,比《红楼梦》在美学上更提高的作品有的是。但是这不是唯一的条件。这种条件在有的情况下可以成为经典,比如一个时代的文学在艺术上很匮乏的时候,如果一部作品可以给人以开拓式的完美性,那么人们从艺术上的价值认为它就是经典的。但是仅凭美学的价值成为经典的作品不是很多,它需要另外一个方面的价值支撑。
                                
    文化价值就比较复杂了。一个是普世性的价值,即人们能够从中普遍体会到的人性的深度、心灵的深度,从人类文明发展上说普遍地对各个不同时代、不同种族的人都有启发性的东西。通常人们认为经典作品都要符合普世性价值的要求,比如具有莎士比亚作品的心灵深度,托尔斯泰作品的宗教情怀等,但这是非常高的要求。普世性是一个在世界文明沟通中形成的概念,在中国的文化中,它是一个相当晚的概念。当我们对中国文化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是相当困难的。还有一种经典就是具有传承某种文化意义、文化个性这样一种价值,就是能够把特定民族、国家、族群、地域的文化传承的价值体现出来,作为一个特定文化象征,这种经典每个种族、每个民族都有,比如从经典的诗词到《红楼梦》,这样的作品很多,它们都体现了我们这个特定文化传承的价值。
                                
    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当代作品中有没有满足这些要求的经典作品呢?在我看来,不能完全否定。首先,在艺术上更创新的、更完美的作品是有的,从文化价值上说,即使没有追求普世性要求,至少它们也能体现我们民族文化特点。也许,我们不把经典要求定得太高,能体现中国的或者中国某一个族群的文化特征的作品还是有的,作品本身还是有一定价值的,但是它能否成为经典就要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了。作品要成为经典,还需要历史承认。被历史承认就遇到一个麻烦问题。比如《阿Q正传》,也许有人认为艺术上不是很完美,但它能够被历史承认,因为它放到中国历史上,人们的确绕不开它。中国新文化以来,重新理解中国文化问题的时候,特别是小说的叙述,它有独特的眼光,换句话说,在这个时代,别的作品不能掩盖它。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现在有很多低层次文化消费,但并不能否认没有文化大餐。其中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在文化多元化时代评价文化的专业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作品能在多元文化中得到普遍承认?在文化相对单一的时代经典作品很容易得到承认,比如在新文化运动时代,第一种就是能够体现新文化运动意识的文化,另外一种是体现文化保守主义的文化,我们就很容易从中发现伟大的作品。但是现在有很多种文化,不能简单地说哪一种文化能够得到普遍的承认。在这种情况下,经典能够被普遍承认就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再则就是,讨论当代意义上的作品还会遇到一个问题,经典需要历史承认,当代作品都没有经过历史筛选怎么能够成为经典。经过若干年后,人们回过头重新检视,对过去的文化有了共识,某些作品成为了经典。在当代,要求当代作品成为经典,这个本身在逻辑上来说是很难成立的。我们可以谈论作品本身是否具有经典性的价值,但是,它有没有成为经典,这在当代是不能回答的,尤其是文化价值多元化以后,经典问题就变得更困难了。多年以后,人们回过头来可能只能谈论当代文化多样性的问题了,比如,某一作品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某一文化倾向、某一种文化认同。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文化更重要的问题是哪些作品能够起到文化沟通、交流的作品,而不是简单地说哪个是更经典的作品。                             
形成创造经典的环境氛围
                                 
《社会科学报》总编  许 明
                                
    今天我们能否以及如何写出经典这样一个问题在我脑海里徘徊了很久。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学术发展不能不说是繁荣的,不能不说是高产的,不能不说是开放的,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一个现状,三十年前我们生产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广义上叫作“学术产品”。我们冷静地鉴定一下这些产品的质量又到底如何呢?在世界范围排比一下,在创新方面是否具有一些质地呢?对此,我的评价是悲观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现状不容乐观。在总体上,它呈现出这样几大特征:
                                
    第一,不断地重复。半个世纪来,三十年来,近十年来,西方所涌现出的热门话题如大家所共知的反本质主义、女权主义、新东方主义、殖民批评等,我们的很多著作和文章都以重复这样的西方式的话题、西方式的结论、西方式的方式为己任。当然,这些学术作品由于有地方发表,由于没有严格的学术评判机制,它们也能在我们的体制内得到认可,其生产者可以获得世俗的利益,如评上职称,当上博导,当上学科带头人等。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中,对大学教师来讲可以勉强算上及格,因为,他们总算承担了传播知识这样一个功能,对教学是有益的。但对于优秀的大学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研究性,对专业研究人员来讲,就不够了。
                                
    第二,大量的论文和著作都在材料的整理、梳理上,就像博物馆陈列展品一样告诉你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但对现象后面的研究性问题,许多学术产品都是没有深加工的能力和开掘的余地。这也是许多学术产品言而无味、广而不深、多而不精的原因,特别是相关的基本理论领域,全国有一大批人做着毫无创新的工作,并从其中获得自己的成就感。从科学研究的性质上来讲,如果把这种工作当作一种宣传需要,也是情有可原。但是事情往往并不是这样,这种研究往往和体制上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有关,它披着科学的外衣,这就危害匪浅了。因为从结果上看,它没有超越现有的结论和判断,在学理上看它没有提供任何新的方式,从效果上看它不断地重复,引起广大读者的厌恶,反而适得其反。以上种种可以简单归纳为照搬型、描述型、注释型学术研究方式和学术产品的生产方式。这种学术生产方式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扼杀了理论创新的激情和冲动,使学术生产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在根本问题上徘徊不前,难出大师,难出经典。
                                
    那么,中国的学术土壤还能不能生产出学术经典呢?回答是肯定的。以中国的历史之长、国土之广,中国问题之复杂和特殊,本来应该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大有用武之地。同样的三十年间,西方当代的许多大家、名家成长起来,比如斯洛文尼亚的齐泽克,在近十五年间,他写出了十来本著作,被翻译成英文后,成为许多学者顶礼膜拜、争相阅读的对象。在这些年间,中国也在发展,中国的学者也在写作。但同时代的中国学者是在关注同时代的西方学者在做什么,他们得出了什么结论,然后把他们的研究成果照搬过来,用他们的术语和他们的思想来阐释他们关注的一些问题。因此,可以产出大成果的中国没有产出大成果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是我们的学术体制、社会生态、物质条件真的不行吗?凭心而论,我们目前的学术生态环境,特别是在基本理论领域要宽松许多、优越许多,物质条件也好了很多,但还是出不了可以与世界对话的大成果和可以解决中国问题的大成果。这是什么原因呢?观念问题,心理问题,学术生产方式问题,学术体制问题,高校教育培养体制,意识形态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出很多问题,其中可能有许多是根本问题。但是我想指出一个问题:让我们的评价机制给有学术创造力的年富力强的一代人松绑吧。今天五十岁左右的一代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学术训练,他们的学术视野、学术背景、知识结构都达到了可观的积累。但他们由于在这个学术体制中要应付无数多的检查、报表、会议、任务、课题等,宝贵的科学创造力被分解了,学术精力被分散了,定不下心、安不下神来搞研究。这样的体制、机制注定会造就一批批无成就的人,他们注定要被历史无情地淘汰。我们也许不要祈求可以改变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和务实的追求,但我们可以创造这样一种氛围环境:让真正有创造力的人摆脱俗务,甚至免除对他们的工作考核,让他们用三十多年的积累创造出我们无愧于时代的经典来。                             
当代经典缺乏的原因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顾 肃
                                
    古往今来,人文社会科学不乏其经典著作。所谓经典,即是专业领域里划时代的作品,受到同行的公认。它们不仅记录了其作者辛勤创作的崭新成果,而且代表了一个时代重要的典型思想观点,足以影响同时代的许多人,甚至流芳百世。
                                
    不幸的是,观察一下近数十年来的中国学术界,每个领域里真正的经典著作屈指可数。虽然就数量而言,发表的论文和著作不断增多,但是,同行认可的经典却寥若晨星。中文、历史、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领域,都缺乏公认的创新经典。人们的大部分工作是翻译、介绍、评论和消化发达国家在本领域不断翻新的成果与经典,却很少能创作出自己的经典回输给这些国家。即使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通过文化交流包括大量的孔子学院在介绍国人的学术思想成就时,也大多是把两千多年前的孔孟老庄所创作的经典翻译成现代语言,却鲜见今人创作出的真正的经典。
                                
    这里仅指出造成当代经典缺乏的几个原因。一是人们普遍的浮躁心态,急功近利地制造速成品,不能静下心来“十年磨一剑”,以致许多作品均像快餐一样满足一时之需,却不能产生长远的影响,起到深化专业研究、改造人的灵魂、陶冶情操之功效。二是全社会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人们既然都以一时的感官享受为满足,也就不再欣赏真正的经典,缺少了对经典的市场需求也就缺少了创作经典的动力。三是权威机构评价学术成果的指挥棒是只重数量、不看质量,以致人们粗制滥造的作品只要能够发表,就可以得到一些权威机构的认可和奖赏。今天,许多单位把刊物定成三六九等,按照发表文章的刊物和篇数决定提职称、甚至提供巨额奖金,却并不考虑成果的学术质量、新颖性和社会影响。许多文章和著作了无新意、论述混乱,社会反响几近于零,读者寥寥、无人引用,却仍然能够评上高级别的权威奖,获得巨额奖金(为此我建议开辟一个大型网站,把近年各级获奖成果一一发表出来,供广大学界和民众公开评论)。这种指挥棒自然会引导人们制造虚假学术繁荣,产生不了经典。这些原因与我们今天行政官僚管理学术教育的现状关系密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四十年以前的数十年,人文社会科学并没有产生过多少公认的经典著作,尤其是在极左思潮泛滥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和此前的若干年,同样鲜见经典。因为极左政治的高压和恐怖对人的思想禁锢非常严重,人的个性和思想完全受到了压制,学者们只能重复或赞赏地解释“最高指示”或者政治权威机构的指令,因而不仅数量上著作不多,甚至在质量上也捉襟见肘。直到今天,一些人仍然习惯于只是解释权威的话而无法解放思想、真正地自主创新。因此,今天经典缺乏的现状有一部分应该归咎于极左思潮的影响。
                                
    改革开放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经济和社会的多样化竞争造就了今天的繁荣,但却未产生出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经典。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令人遗憾的现象。在中外历史上,经济和社会大发展的时期都曾经促成经典迭出。我们当然不应该把今天的这种状况归咎为改革开放本身,而是需要认真总结经验,进行相应的改革,创造产生经典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当今急功近利的氛围不利于经典的产生,但人们并没有一概断绝对经典的欣赏和向往,而且学术的发展的确也需要公认的经典。关键在掌握巨大行政和财政资源的权威机构的指挥棒,必须改变当前的学术成果评价制度,创造学界自律自主的新评价体系,对于浪费资源、粗制滥造的成果,不仅不该奖励,还要实行惩罚。同时创造宽容宽松的自由创新氛围,允许专家学者和教授们为了创作精品而慢工出细活(当然不是不出活)。这些都需要改变学术思想上一切围着行政官僚转的体制。同时通过适度引导而使受众的欣赏口味更加合理,创造欣赏和重视经典与精品的良好环境。假以时日,一个繁荣富强、正在不断解决自身各种社会问题、以创造和谐社会的中国,没有理由不会再涌现出自己的经典。                             
(摘编:邬伟民)
******
06擦亮那些蒙尘的经典文学之灯
           
2010年06月25日
中国教育报
守护我们的幸福花园
                ■儿童文学作家 徐鲁
               
           
    阅读文学经典就像在阅读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因为,每一本美好的书都不仅仅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它们本身往往就是一个完整的“小世界”。阅读文学经典,也像水手在大海茫茫中航海,书中的忧愁与悲伤是他的黑夜和风暴,书中的欢乐与希望是他的阳光和云彩。世界上还有比阅读更美好、更惬意、更幸福的事情吗?请你相信:你阅读,所以你美丽,正如你思想,所以你存在。
               
           
    美国家喻户晓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著名阅读指导专家费迪曼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阅读推广经验,为读者设计和推荐过一份经典阅读书单,取名为“一生的读书计划”。他强调,一生的读书计划最好从童年就开始。这是因为,这些经典书籍中的每一本书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人内在精神不断成长的源泉,成为你一生中最好的、永难离弃的伴侣。他说:“这些书一旦成为你精神中的一部分,就会永远长驻心中,发挥无限强大的作用……它们是你一生用之不尽、蕴藏丰富的宝山。”
               
   《外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正是基于同费迪曼教授同样的愿望,面向广大少年儿童和大众读者所遴选出的一份比较完备的阅读书单。
               
           
     这些童书杰作大都是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淘洗,是具有伟大和恒久品质的不朽之作。它们写的都是少年儿童们感兴趣的故事,它们的叙述方式也能为全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少年儿童们所接受,它们所呈现出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也是向每一个读者敞开的。这是一些永恒的经典,这是对你的一生的邀请。
               
           
    在我们记忆的长夜里,曾经有过许多明亮的经典儿童文学的神灯,给过我们温暖、光明、幻想,还有智慧和力量。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每个人精神世界的一次次改变,那些神灯的光芒,也许渐渐变得遥远和蒙眬了,即使有些书中的故事和人物我们都还记得,但过了许多年之后,再打开它时,却发现那已经是另一本书、另一个故事了。时间和经验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已将它们颠覆或重新“改写”了。因此,重新擦亮记忆深处的那一盏盏神灯,重新返回经典文学阅读的花园,重新找回各自阅读记忆中的密码和感觉,进而完成一种自觉的和美好的精神确认,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有三句与书有关的名言,值得喜欢阅读的人记取。一句话是:“我一生都在书籍中旅行。”想想看,这样的一生该有多么幸福!另一句话是:“天堂的样子,应该就是图书馆的样子。”他想象着有一天他到了另一个世界也还能够坐在图书馆里幸福地读书。还有一句话:“在图书馆里,或者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本书。”他的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书很多很多,多得你根本就读不过来,即使活上几辈子也读不完,关键是要学会读书,要学会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和真正喜欢的而且能够帮助自己的好书。是的,去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本书。只有找到了属于你自己的那本书,它才能真正成为你心灵上的朋友,成为一处你随时乐意去就可以到达的地方。
               
    优秀的文学翻译家,向来被人们称为建造神话中的通天之塔“巴比塔”的大匠,是一群伟大的“盗火者”和“播火者”。正是因为有了优秀的文学翻译,我们的读者才能跨越语言障碍,共享阅读的幸福与快乐。
               
    列入《外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中的经典童书,代表和涵盖了全人类儿童文学领域里最杰出的文学名篇和艺术智慧成果,所选书目不仅包括了读者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不朽经典,也有许多本来应该被人们记住,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译文版本的稀少而被忽略和遗忘的经典杰作。叶君健、陈伯吹、吕叔湘等不同语种的儿童文学翻译名家,为这套书系奉献出了各自优美的、忠实可靠的中文译本。
               
    经典的魅力是永恒的。数千年来人类有幸拥有了一批最伟大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这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和幸福花园,我们将世世代代守护着它们,使这缕书香薪火相传、绵延不断。
               
【分级阅读】
              
 快乐才是阅读的底色
               
■曹利娟
               
    图画书越来越受到父母和师生的欢迎,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把图画书作为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资源,但如何借助图画书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图画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跳一支以“乐”为核心的“三步曲”。
    用眼细心读图,发现乐趣
               
    儿童正处于读图的年龄段,与文字陈述相比,图画书更易给孩子带来直接的视觉震撼。图画书对儿童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感受的启迪,正是他们日后成功与快乐生活的源泉。儿童的图画书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用眼细心读图,发现其中的乐趣。
               
    好图画书是用细节堆积出来的。对于图画书,每一张图都有其意义,甚至封面、封底、扉页中的图画也不该放过。封面是我们对书进行预测的最直观的来源,孩子通过看它,可以知道故事的主人公,猜测这本书可能会讲什么故事。而封底有时重复书中的画面,让孩子回味,有时延续了故事,有时又和封面连起来给孩子以独特深刻的印象。至于扉页,一般图书的扉页多是作家、出版社等介绍性的文字信息,而图画书往往从扉页开始就有图画,故事在这里已经开始了。比如《好同学小米》的扉页就是告诉你主人公是谁,它以黄色为主,小米和小狐狸一上一下、遥相呼应,小狐狸没有出现在封面上,而出现在了扉页,到此,书中所有人物悉数登场,而主要人物小米也凸显出来了。至于那用一张张色彩丰富的图画所讲述的“正文”故事所包含的内容就更多了,更需要我们引导孩子去细细品味每一个细节。
          
用心感受故事,愉悦心灵
               
    细致读图的同时,需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故事,这是“三步曲”的第二步。这个环节也可分3步:首先通过边猜边读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比如读《好同学小米》的第一页:今天,河马老师踏进教室,就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有个新同学要来喽!大家要一起学习和游戏,做个好同学啊!”读完这一页后,不让学生马上读第二页,而让他们猜一猜:这是个什么样的新同学呢?如此类推,让学生先想象,再翻开书验证。这样的阅读期待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乐趣。然后,让学生再次走进图画书,通过思考讨论,有所感悟。仍以《好同学小米》为例,在教学中就可以设置希望小米具有哪些优点?小米为了取得同学们的信任,他主动做了些什么,你有什么感受等问题来引导学生讨论。最后,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重温画面,可以照着文字来读故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读故事。这样由读到思,再由思到读,才能让孩子不断地深入阅读,真正用心感受故事,愉悦心灵。
               
用口谈谈感受,快乐交流
    碰撞才有火花,交流产生智慧。阅读图画书的最后一步是让学生用口谈谈感受,快乐交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事表演能极大地激发低年级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在图画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表演图画书中的故事,这样可让其置身于神奇的故事世界里,从而对图画书中的故事会有更多领会。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寄托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是提高学习兴趣的精神能力,图画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增添情节,甚至创编新的故事。想象是图画书教学的真谛所在,若能学习图画书中的想象,将想象进行到底,定会有奇迹发生。另外,在教学中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有新的收获,接受图画书丰富内涵的影响。
               
    总之,愉快自在的享受阅读才是孩子们最大的幸福,所以在低年级的图画书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以“乐”为核心,通过图画书给孩子的童年送去更多美好与快乐。
               
(作者单位:广州市萝岗区教育科研与发展中心,《好同学小米》已入选“南方分级阅读”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