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店装修设计:北师大女生“求包养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5:34:31

北师大女生“求包养帖”是一张道德试纸

禹海君 评论作者

“求包养!各种包养!”前日晚,北师大校园论坛蛋蛋网征友板块中,一则“求包养”的帖子引发关注。帖子称,北师大一19岁女生“求过而立之年的大叔包养”,并留有一联系电话。昨日,记者核实得知,“求包养”是北师大一宿舍女生试探社会的一种调查,“实际上子虚乌有”。(9月21日《新京报》)

现如今,大学生被包养的报道并不少见,只需网络搜索就可以一探究竟。但是,北师大女生却退而求其次选择通过发布“求包养帖”进行所谓的社会调查,不得不让人怀疑这种调查的动机,到底是单纯为了解社会,还是在试探社会对大学生被包养的包容度、大学生被包养的市场到底有多大、学校对大学生被包养的态度如何,亦或者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勇气接受被包养?

很显然,扎人眼球的“求包养帖”一经发布立即引来网友的大量跟帖,其中,不乏表示想包养者,纷纷短信咨询发帖者“包养事宜”。从结果来看,北师大女生的目的已经达到,包养市场庞大,社会各界对大学生被包养似乎已是见怪不怪,甚至就连专家也对这种“试探”行为表示要给予包容,而北师大校方管理人员更是以“不知情,不便发表意见”打发媒体。

在笔者看来,北师大女生发出的“求包养帖”已成了一张道德试纸,它照出了社会道德的阴暗面,暴露了某些人的无耻和龌龊。与此同时,它也试出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底线。这无疑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只要拥有权势、金钱,一些人便会肆无忌惮地践踏道德底线,而在这种道德式微的语境下,一些大学生不断趋于浮躁和功利,恶俗炒作、傍大款求包养等突破道德底线的现象层出不穷。

因此,我们不仅不能把北师大女生“求包养帖”当做玩笑看,更不能轻信所谓的“社会调查”说,而应该正视其暴露出的问题,一方面,有必要重塑大学精神,加强道德伦理教育,提升大学生整体的道德水平,同时,对于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给予严厉苛责;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制度设计铲除破坏社会公平正义、违背公共价值标准的行为滋生的土壤,避免价值观、道德观的继续沦陷。 

大一女生发帖求“大叔”包养 称做社会调查

核心提示:刚上大一的19岁女生任同学9月19日在大学校园论坛上发帖“求过而立之年的大叔包养”,并留有联系电话。对此,发帖的任同学称,“包养帖”只是宿舍6人商议后做的一个调查,是为了观察社会,试探社会。就此事校方表示并不知情,不便发表意见。

本报讯  “求包养!各种包养!”前日晚,北师大校园论坛蛋蛋网征友板块中,一则“求包养”的帖子引发关注。帖子称,北师大一19岁女生“求过而立之年的大叔包养”,并留有一联系电话。昨日,记者核实得知,“求包养”是北师大一宿舍女生试探社会的一种调查,“实际上子虚乌有”。

多名网友跟帖评论

帖子介绍,“本人,女;年龄,19;爱好,ACG(动画、漫画、游戏);学校,北师大;欲求,过而立之年的大叔包养;容貌,你看着办吧,有兴趣的联系~~~~”帖子末留有一联系电话。

记者看到,该网帖为网友“utopianism”前晚8时许所发,发帖人状态显示在北师大校内。

“求包养”帖甫一发出,多名网友纷纷跟帖评论。网友“ithinkican”咨询“一个月多少钱?帮我同学问问价”,网友“轻舞飞扬”反问“要是你妈妈和爸爸看到帖子,会怎样?”网友“小驼”则质疑,“不会是被人恶作剧了吧。”女生称旨在试探社会

昨日,记者以“帮老板找女朋友”的身份致电该女生。接电话的女生自称姓任,是北师大中文系大一新生。记者咨询“包养帖”是否是她所发,该女生称为室友帮忙发帖。

“我想了解一下包养价格”,记者还未说完,电话传来女孩咯咯笑声。

任同学称,“包养帖”只是宿舍6人商议后做的一个调查,“是走向社会,观察社会的一次尝试,以此试探社会。”

任同学介绍,宿舍姐妹6人都是大一新生,对社会不太了解,“媒体经常报道一些女大学生因为贫穷等原因开始慢慢堕落,想了解一下是否真的容易受社会诱惑,于是发帖”。她说,“包养帖”甫一发出,便收到十几个网友发来的短信,纷纷咨询“包养”事宜。

不过,昨日上午,记者再次打开蛋蛋网征友板块时,发现“求包养”帖已被删除。

称将写成调查报告

据任同学的一名室友称,通过这次“试探社会”,让她们姐妹6人了解到社会上的人形形色色,鱼龙混杂,大学女生尤其需要保护好自己,“不要因为社会上的金钱诱惑而走向极端,从而开始堕落。”

 

 

该室友表示,之后,她们将写出调查报告,以此提醒女大学生。

就此事,昨日,北师大校方管理人员表示并不知情,不便发表意见。

专家观点

学生好奇心社会应包容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如果作为了解社会的一种方式,大学生发帖“求包养”可以理解,学校、社会应包容大学生的好奇心。不过,为调查研究发“求包养”帖,这种方式并不恰当,“调查前应向被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而不是以掩盖事实的方式调查,这样违背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本文来源:新京报作者: 申志民 )